无机化学课程考试大纲.doc
专升本《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无机化学》考试大纲一、绪论1、了解内容:无机化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前景。
2、熟悉内容:无机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3、掌握内容: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非电解质稀溶液1、了解内容:其它浓度的表示方法。
2、熟悉内容: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规律及其有关的实际应用。
3、掌握内容:各种常用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换算;依数性规律的有关计算。
三、化学平衡1、了解内容:选择合理生产条件的一般原则。
2、熟悉内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3、掌握内容:化学平衡的计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
四、电解质溶液1、了解内容:质子、电子理论。
2、熟悉内容:活度;盐类水解。
3、掌握内容: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原理。
五、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1、了解内容:沉淀反应的某些应用。
2、熟悉内容: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沉淀的生成、溶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3、掌握内容:溶度积的物理意义及其规则;分步沉淀的计算。
六、氧化还原反应1、了解内容:方程式的配平。
2、熟悉内容:基本概念。
3、掌握内容:原电池及电极电势的应用。
七、原子结构与周期性1、了解内容:电子运动特征、波函数和电子云空间形状。
2、熟悉内容:元素性质周期性。
3、掌握内容:四个量子数、电子排布、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性。
八、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了解内容:分子轨道理论。
2、熟悉内容:离子键、分子极性、离子极化。
3、掌握内容: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氢键。
九、配位化合物1、了解内容:晶体场理论、配合物的应用。
2、熟悉内容:价键理论、配合物的稳定性。
3、掌握内容:基本概念、平衡移动。
十、S区和P区元素1、了解内容:元素在医药中的应用。
2、熟悉内容:各族元素通性。
3、掌握内容:元素重要化合物性质和重要化学反应。
十一、d区和dS区元素1、了解内容:元素在医药中的应用。
2、熟悉内容:元素价电子层构型特点和各族元素通性。
3、掌握内容:元素重要化合物性质和重要化学反应。
高职升本科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高职升本科”无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天津市普通高校“高职升本科”招生考试是由合格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无机化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化学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必修课。
主要研究无机化学常见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平衡原理及其平衡移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考试能力要求本考试要求将《无机化学》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化学计算等知识分为识记、理解、分析计算、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识记:指对相关课程中的有关术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直接应用。
理解:指对相关课程中的概念、公式、方法、基本定律和元素的基本性质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与简单的实际问题相联系。
分析计算:指在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基本定律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化学计算。
综合应用:指能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包括四部分内容:化学反应原理及规律——物质结构理论及知识——元素化学知识——化学实践,归纳为“理论知识实践”“理论”应侧重于理解及其应用;“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侧重记忆;“实践活动”侧重于实验。
了解():对所列知识内容有初步的认识,会在有关问题中进行识别和直接应用. 理解():对所列知识内容有理性的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利用所列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掌握():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形成技能,并能利用所列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第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要求].了解物质聚集状态的基本概念. 理解体系与环境、状态函数、热、功、热力学能(内能)的概念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含义.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定律的应用. 掌握热化学相关计算[重难点].焓变、熵变、自由能变的计算定律的应用第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要求].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反应速率方程. 掌握浓度(或分压)、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准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平衡移动的原理.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重难点]. 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进行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并说明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第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要求]. 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与解离度、稀释定律。
医学院《无机化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专升本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无机化学适应专业: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教材:张天蓝无机化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一、考试目的:《无机化学》是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选用张天蓝主编的《无机化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3月第7版)。
根据高等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本课程重点阐述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突出药学等专业的化学特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和全面的理论基础。
同时密切结合无机化学实验,使学生在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获得基本的训练和培养。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性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在基本运算和简单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进行有关推导和计算,以及分析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公式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7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点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1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客观题(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观题(计算题)较少。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原子结构1.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2.熟悉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3.掌握四个量子数物理意义,概率密度和电子云,原子轨道的图形4.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其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1)鲍林多电子原子能级和徐光宪公式,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2)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表,元素性质的周期变化规律第二章分子结构1.了解分子轨道理论,了解离子极化及晶体结构2.熟悉离子键理论,熟悉分子间作用力(1)离子键的形成、特点(2)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3.掌握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及常见共价分子的价键形成和空间结构,共价键的形成、特点,键参数,轨道杂化理论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应用。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本科)修订
《无机化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类型:必修课适用对象: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大一学生考核内容和要求(一)考核目的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第一章气体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条件及其应用2、气体混合物:1)道尔顿分压定律2)阿码加分体积定律3、气体分子运动论4、真实气体,van der waals 方程第二章热化学1、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2、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物质的量,浓度、气体、相、热力学温度、热与功、状态与过程、热力学标准态、状态函数。
3、四个重要的热力学状态函数:热力学能(内能),焓,自由能,熵。
4、化学热力学的应用(重点)盖斯定律与应用;生成焓、生成自由能与应用;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结化学反应的分类;热力学分解温度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化学反应速率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反应进度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速率常数;用实验数据建立速率方程;利用速率方程进行计算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阿仑尼乌斯公式4、反应历程基元反应与反应分子数;由反应机理推导实验速率方程5、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章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1、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定律;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偶联反应的平衡常数)2、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勒沙特里原理3、自发变化与熵混乱度、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4 、Gibbs函数Gibbs函数判据、Gibbs函数与化学平衡、van’t Hoff方程第五章酸碱平衡1、酸碱质子理论2、水的离子积和pH3、酸碱盐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4、水溶液化学平衡的计算一元弱酸;一元弱碱;同离子效应;多元酸;多元碱;酸碱两性物质的电离5、缓冲溶液(重点)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1、溶度积原理溶度积常数;溶度积原理;溶度积与溶解度;同离子效应;影响难溶物溶解度的其它因素2、沉淀与溶解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生成、溶解与分离;难溶硫化物沉淀与溶解;沉淀转化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值和氧化态;氧化还原半反应;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2、原电池、半电池、原电池符号、电极的分类;电动势、标准氢电极、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能斯特方程的应用;电极电势的计算第八章原子结构1、一些基本概念:元素、元素符号、原子序数、核素、同位素、同位素丰度、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2、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关系式,测不准原理。
《无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一、 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常见无机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 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 质。
具备实验方案设计、进行实验和归纳总结、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 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二、 试考试方法:笔试总分:100 分。
时间:180 分钟。
三、 试题类型:判断、选择、填空、问答、计算等。
四、 课程考试内容与要求:[实验项目 1] 绪论、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 [实验类型] 操作 [实验目的] 明确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了解实验室规则安全知 识;学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方法。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实验内容] 学习绪论内容,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认领、洗涤、干燥玻璃仪器。
[实验项目 2] 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实验类型] 操作 [实验目的] 学习酒精灯、酒精喷灯的原理、构造并掌握使用方法。
学习玻璃管的切割、熔 光、弯曲等简单加工和塞子钻孔方法。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1 / 11[实验内容] 练习酒精灯、酒精喷灯的使用,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细、熔光等操作。
练 习塞子钻孔的操作。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实验项目 3] 台秤与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类型] 操作 [实验目的] 掌握台秤的规范用法,了解电光分析天平的构造和使用。
了解有效数字。
[实验内容] 练习台秤和电光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
[实验项目 4] 溶液的配制 [实验类型] 操作 [实验目的] 练习移液管、容量瓶及比重计的正确的使用。
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 操作;了解特殊溶液的配制。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
[实验内容] 一般溶液的配制、准确稀释醋酸溶液、标准草酸溶液的配制。
[实验项目 5] 五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目的] 了解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进一步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学习研钵、干燥器的使用和沙浴加热、恒重等基本操作。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doc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适用专业:无机材料专业及电子信息课程性质/学时:专业基础课、学位课/ 64材料方向一、考试的目和性质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是无机材料专业及电子信息材料方向的重耍专业课。
学习基础是:己经学习了“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无机材料及电子信息材料的研究和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考试内容:硅酸盐晶体结构,同质多晶原理。
硅酸盐材料与缺陷的关系。
固溶体、熔体的基本概念, 内部结构的规律性,及影响其性质的因素。
硅酸盐材料的农面和界面行为。
相图的基本规则和原理,会应用分析,计算相图。
扩散的基本概念、影响扩散的因素。
相变实质、机理。
固柑反应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烧结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影响烧结的因素。
考试范围:第一章第一章晶体结构缺陷考核知识点:缺陷的形成,类型,缺陷反应式,缺陷反应式的写法、分析,硅酸盐材料与缺陷的关系。
考核要求:••准确掌握缺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准确地掌握缺陷反应式,缺陷反应式的写法。
理解硅酸盐材料与缺陷的关系。
第二章第二章固溶体考核知识点:固溶体的分类,形成固溶体的物理化学规律,影响固溶体性质的因素。
固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别是性质部分。
考核要求:••准确掌握固溶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形成固溶体的物理化学规律,影响固溶体性质的因素。
• •掌握固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别是性质部分。
第三章第三章熔体和非晶态固体考核知识点:熔体和玻璃的概念,熔休的性质。
重点为玻璃结构,特别是玻璃结构学说,玻璃通性及晶体性质的区别。
玻璃性质与玻璃结构内在规律性。
考核要求:• •准确掌握熔体和玻璃的概念,玻璃结构学说,玻璃通性及品体性质的区别。
••掌握玻璃性质与玻璃结构内在规律性。
第二章第四章固体表面与界面行为考核知识点:硅酸盐材料的表而和界而行为。
学科教学(化学)硕研-同等学力-《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无机化学》是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它既是化学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又要为后继化学相关课程准备必需的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和知识。
要求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熟悉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掌握化学平衡理论、化学热力学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等在元素化学部分的应用,初步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来阐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
一、考试方法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以下按无机化学原理、元素化学和综合共三部分列出考试内容及要求。
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为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熟悉(或会用)三个层次。
(一)无机化学原理部分1、化学基础知识了解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基本性质;熟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及应用。
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应用。
2、化学热力学基础熟悉、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掌握热力学能U、焓H、熵S和吉布斯自由能G等热力学函数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熟悉状态函数的特点;掌握盖斯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能够熟练计算过程或反应的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理解范特霍夫等温式并学会计算非标准态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掌握利用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的计算、理解△G 、△H 、△S之间的关系;学会估算热力学分解温度和反应温度等。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及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了解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级数的概念。
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平衡常数表达式;熟练掌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应用。
4、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能级、原于轨道(波函数)和电子云等概念。
熟悉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及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了解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的概念,熟练掌握鲍林原子轨道能级图、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1、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学,近代物质结构,化学平衡以及基础电化学等基本原理。
2、利用无机化学原理去掌握有关无机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气体(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
(2)掌握道尔顿分压定律。
第二章热化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相关概念(2)化学反应热效应,等容化学反应热和等压反应热的概念及关系。
(3)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反应焓变的计算;盖斯定律及有关计算;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反应机理等相关概念。
(2)各种动力学方程:速率方程和Arrhenius方程。
第四章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1)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掌握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的概念。
(2)标准平衡常数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反应商、标准平衡常数及其有关计算;利用反应商和标准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4)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吉布斯-姆霍兹公式:ΔG=ΔH-TΔS公式。
了解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来选择合理的生产条件。
第五章酸碱平衡(1)酸碱质子理论。
(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和近似计算;熟悉多元酸、多元碱、两性物质的质子转移平衡和近似计算。
(3)掌握同离子效应的概念。
(4)掌握缓冲溶液的作用和组成、缓冲作用机制、能熟悉地计算缓冲溶液pH值。
(5)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命名,分类。
(6)掌握配位平衡,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的概念以及配合物的有关计算。
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1)熟悉难溶电解质溶液的沉淀溶解平衡、掌握溶度积原理与溶解度的关系。
(2)掌握溶度积规则,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沉淀的溶解,了解两种沉淀间的转化、分步沉淀。
(3)熟悉pH值对难溶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及有关计算。
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年专升本《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年专升本招生《无机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一、总纲安徽省普通高职(专科)层次升入本科教育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专升本考试),是安徽省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和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安徽中医药大学根据报考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择优录取。
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专升本考试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明确了专升本考试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专升本考试内容改革、规范专升本考试命题有重要意义。
《考试大纲》基于考查考生基本知识掌握、关键能力培养、学科专业素养及《药学、中药学专升本专业课程标准》制定。
专升本考试的开展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贯通高职(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的衔接培养,进一步完善我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我省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深化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专升本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要考查学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考查维度方面,要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原则。
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安徽中医药大学。
二、《无机化学》考查内容纲要(一)《无机化学》考核目标与要求1、学科课程标准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中药学专业本科《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2、教材版本铁步荣,杨怀霞主编,《无机化学》,中国中医药出版,2016年,第四版。
3、知识目标3.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3.2熟悉重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
3.3了解无机化学在药物制备与合成、药物质量检测、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等方面的应用。
4、能力目标4.1具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2年天津自考无机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2012年天津自考无机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一)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气体分子运动论**,真实气体*。
(二)热化学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简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作用(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酶催化)*。
(四)化学平衡熵和Gibbs 函数标准平衡常数KΘ及其应用,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系数之间的关系*。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浓度、压力、温度),里查德里原理。
自发变化和熵★ Gibbs 函数和自发反应方向的判据★。
(五)酸碱平衡⑴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
⑵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
⑶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⑷盐的水解平衡。
⑸缓冲溶液的定义,缓冲原理,缓冲溶液pH 的计算,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酸碱指示剂★。
(六)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度和溶度积,溶度积规则,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七)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⑴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数)。
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⑵原电池:原电池的组成,电池符号,正、负极,氧化型,还原型。
氧化还原电对,电极反应(半反应)。
⑶电极电势的概念,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⑷电极电势的应用: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次序,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⑸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E-pH 图*(八)原子结构⑴氢原子光谱与 Bohr 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薛定谔方程*,波函数与原子轨道,几率密度与电子云,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象,四个量子数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⑵多电子原子的轨道能级,鲍林近似能级图及科顿能级图,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影响多电子原子能级的因素-屏蔽效应及穿透效应。
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周期、族、区的划分及划分依据。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833无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硕士研究生无机化学入学考试是为我校化学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进行的水平考试。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真实反映考生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我校选拔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要求无机化学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运用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 考试时间:180分钟3. 题型及分值试题类型一般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等,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将涉及无机化学的如下内容:气体混合物、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理论、化学平衡基本知识、酸碱平衡、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固体结构、配合物结构、元素化学基本知识等。
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混合物气体分子动理论真实气体热化学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热Hess定律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方程式反应速率理论和反应机理简介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化学平衡的移动自发变化和熵Gibbs函数酸碱平衡酸碱质子理论概述水的解离平衡和pH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缓冲溶液酸碱指示剂酸碱反应与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度和溶度积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两种沉淀之间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电化学电池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应用原子结构氢原子结构多电子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价键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键参数固体结构晶体结构和类型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层状晶体配合物结构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磁性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s区元素s区元素概述s区元素的单质s区元素的化合物锂、铍的特殊性对角线规则p区元素(一)p区元素概述硼族元素碳族元素p区元素(二)氮族元素氧族元素p区元素(三)卤素稀有气体p区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d区元素(一))d区元素概述钛、钒铬、钼、钨多酸型化合物锰铁、钴、镍铂系元素简介金属有机化合物d区元素(二)铜族元素锌族元素f区元素镧系元素锕系元素核化学简介。
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初中化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一、无机化学(一)物质结构1了解原子结构有关术语和概念2了解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3了解原子结构和周期系的关系4了解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会用上述理论确定常见共价小分子的杂化类型、分子构型和基本性质;了解价层电子对斥理论并确定常见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5了解分子间力、氢键的概念和应用6了解七大晶系和十四种晶格(二)热力学和化学平衡1了解状态函数的概念和特性,了解U、H、S等的概念和性质2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了解用H、G和S求算标准状态和非标准状态下的体系的H、S和G的方法3了解吉—赫公式的计算和应用,会用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和程度4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意义和用途,应用公式ΔrGm=-RTlnK进行有关计算5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多重平衡的规则6了解酸碱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酸碱电离和酸碱质子理论7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的概念和应用8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原理9掌握Ks应速率的表达方法2了解反应速率方程、初始速率法、浓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3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方程式及其应用4会用活化分子、活化能解释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四)p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掌握Ksp与摩尔溶解度的关系、换算及Ksp的有关计算(三)化学反应速率1了解化学反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基本概念和氧化数法、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2理解电极电势的意义,了解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选择适当氧化剂、还原剂的方法3能用电极电势计算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的方法(公式lgK=nE/0.059*电极电势)4能运用能斯特方程进行简单的计算(五)配位化合物1了解配合物的基本概念2能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常见配合物的杂化类型、分子结构、稳定性、磁性等3理解配合物稳定常数K稳的意义并进行有关计算(六)元素部分1了解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三年制专科. 试行)课程编号:0311010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化学教育开设学期:第1、2学期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一、课程考核目的促进学生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检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获得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主要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的情况;检验学生分析解决一般无机化学实际问题和进一步自学无机化学书刊的能力。
二、教学时数本课程总学时为126(36周,周课时4/3 )。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1、《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面向21世纪教材)主要参考书1、《无机化学》孟庆珍胡鼎文程泉寿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2、《无机化学》曹锡章张婉蕙杜尧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3、《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4、《元素无机化学》蔡少华黄坤耀张玉容。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5、《无机化学基本原理》蔡少华龚孟濂史华红。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四、考核的知识点与考核目标本考试大纲根据上饶师范学院《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以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为目标,按照无机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
考核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或熟悉)、掌握(或会、能),三个层次依次提高。
第一章绪论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定律考核知识点1、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原子和分子;元素、核素和同位素;原子量、分子量和式量。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
3、重要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混合气体分压定律;气体扩散定律;气态物质分子量的测定。
考核要求1、掌握原子、分子、元素、核素、同位素、原子量、原子质量、分子量、式量、单质和化合物等基本概念,了解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及区别。
2、了解国际单位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了解“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其单位——摩尔的定义,并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混合气体分压定律,气体扩散定律,并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第二章反应热效应和化学反应方向考核知识点1、热力学中的常用术语体系和环境;体系的性质;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
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几种常见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
3、化学反应的方向自发过程;熵的初步概念;吉布斯自由能。
考核要求1、了解热力学中的常用术语,掌握状态函数的特点。
2、掌握焓变及几种重要热效应的概念。
3、掌握盖斯定律,并能用于热化学的有关计算。
4、熟悉ΔG与ΔH及ΔS的关系,并会应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度考核知识点1、了解反应速度的概念,掌握反应速度的表示法。
2、初步了解反应速度理论和活化能的概念。
3、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并能用反应速度理论解释各种因素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考核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
2、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度影响的规律。
3、掌握活化能、活化分子等概念,并能运用理论解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第四章化学平衡考核知识点1、化学平衡状态、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2、标准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偶联反应的平衡常数的的表示方法及意义,平衡常数与标准自由能变化(G0)的关系。
(不推导公式)3、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勒沙特列原理。
考核要求1、理解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能利用平衡常数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了解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2、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应用第五章氢、水、溶液和胶体考核知识点1、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氢的同位素;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氢化物。
2、水的组成和结构;水的物理性质;水的化学性质;水的状态图。
3、溶液分散体系;溶液的一般概念;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稀溶液的依数性。
4、胶体溶液胶体的制备;胶体溶液的性质;胶体的结构;胶体的聚沉。
考核要求1、掌握氢气的制备方法及重要性质;了解各类氢化物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水的重要物理性质及其与结构的关系;一般了解水的相图及其应用。
3、掌握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在测定分子量方面的应用。
5、了解胶体溶液的制备,结构和性质。
第六章电解质溶液和电离平衡考核知识点1、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缓冲溶液的概念和组成;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责和配制。
3、盐类的水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4、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5、酸碱理论考核要求1、了解离子氛、活度系离数和离子强度的概念。
、2、掌握pH的意义,熟悉pH和氢离子浓度的相互换算。
3、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并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及缓冲原理,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5、掌握各类盐的水解平衡及有关计算。
6、理解Ksp的意义,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7、酸碱的电离理论;酸碱的质子理论;酸碱的电子理论。
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考核知识点1、氧化值和氧化态、氧化还原半反应式、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2、原电池、半电池、原电池符号、电极的分类、电动势、标准氢电极、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能斯特方程的应用、电极电势的计算。
3、酸性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铅蓄电池。
4、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分解电压、超电势、电解的计算。
考核要求1、能够熟练地运用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掌握有关电池和电解的一些重要概念(正极、负极、阴极、阳极、电极电势等等),认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作用机理及电解产物析出的一般规律。
3、能运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4、了解奈斯特方程的意义,并熟练进行有关计算。
第八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考核知识点1、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关系式。
2、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电子排布)。
屏蔽与钻穿效应、构造原理、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3、元素周期系及元素周期表。
4、元素周期性。
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氧化态。
考核要求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2、能够运用近似能级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常见元素的电子层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了解电离能、电负性等概念。
第九章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考核知识点1、共价键理论路易斯结构式、σ键和π键。
2、共价分子的性质共价半径、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3、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偶极矩、分子的磁性。
4、杂化轨道理论(等性与不等性sp3、sp2、sp杂化)。
5、离域π键。
6、价层电子互斥理论(VSEPR)AB n型分子(离子)构型的判断。
7、分子轨道理论的简介。
组成分子轨道的原则、O2、N2、HF分子轨道能级图、分子轨道中的电子排布、键级。
8、等电子体原理。
9、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考核要求1、能写出物质的路易斯结构式。
2、能运用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和等电子体原理推测AB n型分子(离子)的构型。
3、掌握O2、N2、HF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4、掌握分子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概念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5、熟悉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掌握杂化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
6、理解物质性质和分子结构间的关系。
7、能运用价键理论分析和解决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能力关系。
第十章空气和稀有气体考核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液化和分馏;空气的污染及其净化。
2、稀有气体的发现;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的存在和分离;稀有气体的化合物。
考核要求1、了解空气的组成,液化及分馏原理,污染和危害。
2、一般地了解稀有气体的发展简史,单质的性质、用途。
3、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4、掌握氙的氟化物和氧化物的性质。
第十一章卤素考核知识点1、卤素的通性卤素原子的物理性质、卤素的存在、卤素的电势图。
2、卤素单质卤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和用途。
3、卤素的化合物卤化氢和氢卤酸、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拟卤素、卤素氧化物和含氧酸及其盐。
考核要求1、掌握卤素单质、氢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2、掌握元素电势图并用以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以及它们之间地相互转化第十二章氧族元素考核知识点1、氧族元素的基本性质、氧族元素的电势图。
2、氧气单质、氧化物、臭氧、过氧化氢。
3、硫的同素异形体、硫化物和多硫化物、硫的含氧化合物、硫的其它化合物。
4、硒和碲。
考核要求1、了解氧化物的分类。
2、掌握氧、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3、熟悉硫的成键特征及多种氧化态所形成的重要物种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以及它们之间地相互转化关系。
第十三章氮族元素考核知识点1、元素的基本性质。
2、氮和氮的化合物氮、氮的氢化物、氮的含氧化合物、氮的其它化合物。
3、磷及其化合物单质磷、磷的氢化物.卤化物和硫化物、磷的含氧化合物。
4、砷单质与砷的化合物。
考核要求1、掌握氮和磷的单质及其氢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2、掌握砷单质与砷的氢化物、卤化物和硫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性质。
第十四章碳硅硼考核知识点1、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成键性质。
2、碳的同素异形体、碳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碳的硫化物和卤化物。
3、单质硅的性质、制备和用途,硅烷、硅的卤化物和氟硅酸盐、硅的含氧化合物。
4、硼原子的成键特征、单质硼、硼的氢化物(硼烷)和硼氢配合物、硼的卤化物和氟硼酸、硼的含氧化合物。
5、碳、硅、硼的离子型化合物、共价型化合物、间隙型(金属型)化合物。
考核要求1、了解碳、硅、硼的单质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碳、硅、硼氢化物、卤化物、含氧化合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和性质。
3、熟悉硼的缺电子特性及缺电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4、了解硅酸及硅酸盐的结构与特性。
5、认识碳、硅、硼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
第十五章非金属元素小结考核知识点1、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
2、分子型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还原性、水溶液酸碱性和无氧酸的强度。
3、最高氧化态氧氢化物酸碱性、含氧酸及其酸根(含氧酸阴离子)的结构、含氧酸的强度。
4、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溶解性、水解性、热稳定性、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
5、第二周期p区元素的特殊性、第四周期p区元素的不规则性。
考核要求1、掌握非金属元素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理论去理解、归纳和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规律。
2、了解有关酸碱强度的ROH规则和鲍林规则。
3、了解P区元素在周期性变化上的某些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