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中)ppt课件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fdb0ee9b6648d7c1c746bd.png)
2、特殊旅客安排在应急出口的第二排中间 3、同一排座椅不能同时安排两个特殊旅客 4、单价旅客安排在客舱的最后一排
.
35
五、介绍撤离出口
1、确认出口环境 2、乘务员在所负责区 域面对旅客,逐排向旅 客介绍至少两个以上的 撤离出口 3、对需要帮助的旅客 单独指导 4、确认所有旅客清楚 自己的撤离出口
1、提醒旅客在飞机下降时,反复做捏鼻 鼓气和吞咽动作,以平衡中耳内外的气压, 防止压耳
2、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在飞机下降中 应及时用滴鼻净药剂后再做吞咽动作
3、婴儿哭闹时,吮吸奶嘴有助于预防航 空性中耳炎
.
22
3.3.8
航空器紧急迫降事件应 急处置
.
23
航空器迫降是指航空器在空中由于 设备故障、失火、燃油不足、发现 爆炸物等原因,必须采取紧急迫降 措施的事件
紧抓座椅边缘,两脚平放用力蹬地
.
42
3、成年旅客 (1)上身挺直,
收紧下颚,双手 用力抓紧座椅扶 手,两脚用力蹬 地,系好安全带
.
43
(2)两臂伸直交叉,紧抓前方座椅靠背,头俯下,两脚用力 蹬地,系好安全带
.
44
十一、撤离时的指挥
1、带班乘务长下达机长命令 2、一名区域乘务长或乘务员先下飞机负责地面(水
.
19
晕机症
处理方法:
1、给乘客准备清洁袋,防止呕吐物污染周围 环境
2、乘客呕吐后让其平躺,并做深呼吸,同时 ,打开通风气道,开通新鲜空气
3、症状严重的乘客,将其调到客舱过道座位 ,以便照顾
4、可以服用维生素B6、乘晕宁
5、可帮助掐乘客内关穴(两指处)、足三里 穴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中)报告.pptx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中)报告.pptx](https://img.taocdn.com/s3/m/b706ae0527d3240c8447efd1.png)
课件
• 3、成年旅客 • (1)上身挺直,
收紧下颚,双手 用力抓紧座椅扶 手,两脚用力蹬 地,系好安全带
课件
(2)两臂伸直交叉,紧抓前方座椅靠背,头俯下,两脚用力 蹬地,系好安全带
课件
十一、撤离时的指挥
• 1、带班乘务长下达机长命令 • 2、一名区域乘务长或乘务员先下飞机负责地面(水上)
• 2、提供急救时注意保护自己和其他乘客,减少被感染的危险。 为急救创立相应的控件,隔离其他乘客
• 3、使用口罩、手套,没有手套可以使用保鲜膜、塑料袋代替。 不要直接接触伤患者的血液、痰液、分泌物、呕吐物、伤口。 处理完伤患者后及时用流动水洗手
• 4、对于意识不清并怀疑颈椎损伤、需要清理呼吸道者,尽量 不要搬动伤患者
亲属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并记录发病的时间、主要症状、体 征、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及效果,并且要双方签字、确认 • (6)危急情况时及时报告机长。确定到站后是否需要担架等 搬运工具,是否需要救护车和急救人员,以便着陆前通知地面 有关部门
课件
急救的一般步骤
• 1、首先确保呼吸和呼吸道畅通。观察呼吸要做到: 一看,二听,三感觉
指挥 • 3、乘务员打开可使用的舱门后,要迅速拉人工充气手
柄,用双臂封住机门出口,判断滑梯/救生船充气状况, 充气完毕,指挥旅客撤离 • 4、如果所负责的门和出口不能使用,迅速指挥旅客都 其他出口撤离 • 5、陆地撤离指挥旅客“一个接一个跳、滑”,海上撤 离指挥旅客上船前“救生衣充气”
课件
十二、跳滑梯安全姿势
架内
课件
课件
七、检查和固定设备,清理出口和通道
• 1、检查所有出口,确保其处于待用状态 • 2、检查所有卫生间,确保无人使用并锁好门 • 3、固定厨房设备,关闭厨房电源 • 4、取下客舱内所有隔帘,打开遮光板 • 5、从行李架上取下大的、重的物品放在厕所内锁好,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2ae884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3.png)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在处理突发事件和恶劣环境中,确保乘客的安全是航空公司的首要任务。
为了提高公共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
首先,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保障的基础。
航空公司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政策、制定程序和规章以及对安全绩效进行监控和评估等。
安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从高层管理人员到航空工作人员,每个岗位都要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航空公司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习,提高员工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其次,加强飞行安全监管是确保航空运输安全的关键。
民航局和相关部门应建立严密的监管体系,对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
监管部门应根据国际安全标准,对航空公司的运营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同时,监管部门还应加强对航空公司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的飞行技能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第三,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机制对于航空运输安全至关重要。
航空公司应制定应急处置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响应流程。
应急计划应包括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理和恢复等方面,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航空公司还应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得到及时支持和援助。
最后,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公共航空运输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航空公司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对安全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同时,在应急处置方面,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情报和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应急行动。
总之,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飞行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以及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航空运输的安全水平,确保乘客的安全与舒适。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54b8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0.png)
三、客舱氧气系统
1.特点
氧气是由安装在特定容器内的一个专用化学发生器 供给,该发生器可供氧给2 个,3 个或4 个面罩。它们 位于乘客座椅上方、卫生间内、各个厨房( 选装 )及每 个客舱乘务员工作处。
若客舱压力高度超过14000英尺(4267米),氧气面罩会 自动落下。
(四)处理客舱释压时应遵循的原则
• 1、佩戴氧气面罩的顺序:先乘务员再成年人后未成年人旅客, 也可同时进行
• 2、在释压状态未被解除之前,任何人都应停止活动 • 3、对有知觉的旅客吸氧,应采取直立的姿势,对没有知觉的旅
客吸氧取仰靠位 • 4、应准备好灭火设备,防止意外明火引燃,发生火灾 • 5、是否需要紧急着陆或撤离,取决于飞机的状况和机长的决定 • 6、对于整个释压过程及旅客和客舱过程,要及时向机长通报
由乘务长和安全员组织乘务组进行处置,保持与驾 驶舱的联系:
•1、发现炸弹 •固定好炸弹防止滑动
避免震动以发现时的姿态固定好,在检查有无防移动点火装 置之前不要移动,不要切断或剪掉任何导线
•乘务长广播寻找EOD专家
引导旅客离开炸弹,旅客转移前报告机长。要求所有旅客坐 到距离可疑物至少4排座位远的位置,系好安全带,收起小桌板, 调直座椅靠背。如果座位已满,应坐在客舱前部安全区域的地板 上。靠近可疑物的旅客应用柔软物护住头部,低下头,俯下身。
的出口撤离。使用所有可用的机场设施离机,不要拖延。
•客舱释压特用于民用航空器,当飞 行高度超过3000m的客机的客舱因为 空调设备故障,玻璃、机体受损等原 因导致客舱内气压降低直至等于客舱 外气压并持续的过程。
• 缓慢释压
• 缓慢释压是指逐渐失去客舱压力,它可能是因机 门或应急窗的密封泄漏或因增压系统发生故障而 引起的。
民航安全与应急管理PPT课件
![民航安全与应急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0fc58b7375a417866f8fda.png)
(1) 在此事件中,由于下述情况,人员遭受致命 伤或重伤:
① 在航空器内。 ② 与航空器的任何部分包括已脱离航空器的部 分直接接触。 ③ 直接暴露于喷气尾喷。 但由于自然原因、由自己或由他人造成的受伤, 或对由于藏在通常供旅客和机组使用区域外的偷乘飞 机者造成的受伤除外。
.
14
第一节 民 航 安 全
.
10
第一节 民 航 安 全
三 、 事故和事故征候
相对于安全的概念,对应有事 故、事故征候和严重事故征候三个概 念。这三个概念在民航中体现为民用 航空器事故、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征 候和严重飞行事故征候。
.
11
第一节 民 航 安 全
民用航空器事故(简称事故)是指民用航空 器飞行事故和民用航空地面事故。民用航空器飞 行事故是指民用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人员 伤亡、航空器损坏的事件。民用航空地面事故是 指在机场活动区内发生航空器、车辆、设备、设 施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30 万元以上 或导致人员重伤、死亡的事件。
.
7
第一节 民 航 安 全
2. 人的因素时代
人的因素时代是指从20 世纪70 年代初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在20 世纪70 年代初,由于主 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安全规章的逐步完善,事故 率大大降低。航空运输成了一种更安全的交通运 输方式,在安全方面努力的焦点扩展到了包括人 与机器互动界面在内的人的因素上。尽管在减少 差错方面投入了资源,但人的因素依旧是事故的 常见因素。
(2) 航空器受到损坏或结构故障,并且: ① 对航空器的结构强度、性能或飞行特性造
成不利影响。 ② 通常需要大修或更换有关受损部件。
(3) 航空器失踪或处于完全无法接近的地方。
.
15
最新公共航空运输安全与应急处置(中)教学内容
![最新公共航空运输安全与应急处置(中)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00928fc7375a417876f8f14.png)
2、提供急救时注意保护自己和其他乘客,减少被感染的危险 。为急救创立相应的控件,隔离其他乘客
3、使用口罩、手套,没有手套可以使用保鲜膜、塑料袋代替 。不要直接接触伤患者的血液、痰液、分泌物、呕吐物、伤 口。处理完伤患者后及时用流动水洗手
急救的一般步骤
1、首先确保呼吸和呼吸道畅通。观察呼吸要做到: 一看,二听,三感觉
2、用手指触摸伤患的颈动脉是否有波动,如果无脉 搏波动及循环现象,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检查伤处并立即止血 4、预防休克和暴露受伤部位 引起休克的原因主要有大失血、缺水、严重烧伤、
剧烈疼痛、剧烈呕吐、腹泻、心脏衰竭等 5、正确处理昏迷伤病患者,确保有专人照看,密切
3、由检疫部门按规定对航空器进行处置 工作,检疫部门同意后方可继续使用该 航空器。
急救原则
急救是指当人体受到意外创伤或发 生危急重症时,作为“第一目击者”在 急救人员未到达现场前,按照公认 的急救规则,利用现场的自然条件 对伤患者实施基本急救措施。
※机上急救的一般原则
(1)在遇到重症的伤病旅客时,应保持镇静并立即报告机长和 乘务长,采取正确处置措施。如需要直接服药物时,尽可能详 细询问患者病情及病史,并征得病患的同意。仔细观察损伤的 部位和受伤的程度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 应急处置(中)
3.3.7
医疗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医疗卫生事件是指航空器进入过 国际卫生组织或中国政府发布警 告的大面积传染病区域的事件, 或地面、飞行中出现旅客突发病 症、死亡事件。
在处理医疗卫生事件中应特别注意:
1、参加航班地面保障工作的人员要做好 自我保护的措施;
航空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救援模板课件
![航空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救援模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23ee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b.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航空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 航空救援行动的实施 • 航空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 航空事故应急处理的经验与教训 • 航空安全宣传与教育
01 引言
目的与背景
提高应急处理与救援能力
保障公共安全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参与者了解航 空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提高相关能力。
现场救援的指挥与协调
确定指挥体系
01
建立现场指挥部,明确各级指挥人员和职责,确保指挥有序。
信息传递
02
及时收集、整理和传递事故现场的信息,以便指挥部做出正确
的决策。
协调各方行动
03
协调各救援队伍、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行动,确保救援工作
顺利进行。
04 航空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事故原因的初步调查
01
确定事故发生时间、地 点和涉事人员。
对涉事人员进行身体 检查,了解其健康状 况和药物使用情况。
事故调查报告的撰写与发布
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事故调查报 告,总结事故原因、责任和教训
。
对报告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其 准确性和完整性。
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涉事方 ,并对外发布。
05 航空事故应急处理的经验 与教训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
某航空公司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遭遇机 械故障,机组人员果断采取紧急措施 ,成功将飞机降落在附近机场,所有 乘客和机组人员均安全撤离。
制定通信计划
确保救援人员之间的通信畅通,以便及时传递信息、协调行动。
救援资源的调配
人力调配
根据救援方案,组织足够数量的救援人员,包括 消防、医疗、警察等。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下)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下)](https://img.taocdn.com/s3/m/1702de06fad6195f302ba60a.png)
• 2、迅速坐在就近的座位上,系好安全带。如果没有空座位,则 蹲在地上,抓住就近的结实结构固定住自己
并让旅客遵照执 行 • 4、有些旅客可能难以戴面罩 指示旅客要摘下他们的眼镜 指示已经戴上氧气面罩的成年人再协助坐在旁边的儿童 • 5、在使用氧气系统期间,告知所有旅客禁止吸烟
• 不同程度的颠簸,其表现及对乘客的影响也不同 1、轻度颠簸
座位上的人员可能感觉到安全带或者肩带轻微受力;未固定的物体可 能被稍微移动,饮料物品晃动,行走几乎没有困难,不影响客舱服务
2、中度颠簸 客舱内饮料会从杯中晃出来,旅客感到安全带有拉紧的感觉,行走困 难,没有支撑物较难站起,八成满的饮料从杯中溅出来,客舱服务受 到影响,客舱内走动困难,未固定的物体被移动,餐车也很难拉动 3、严重颠簸 客舱内物品摔落或抛弃,安全带有被猛烈拉近的感觉,人不能行走。 未固定的物体前后左右摆动、抛起,无法进行客舱服务。
乘务员的处置方法
• 乘务员应根据飞机颠簸强度采取相应措施,将危险性降到最低
• 1、轻度颠簸时,乘务组应进行客舱广播,认真检查旅客安全带是否系 好,可以继续服务,但是停止提供热饮
• 2、中度颠簸时,乘务组在进行客舱广播的同时,提醒旅客系好安全带。 应暂停服务,将餐车拉回厨房,固定并锁扣好餐车;乘务员回到座位, 系好安全带、肩带 • 3、严重颠簸时,乘务组应立即停止服务,在原地马上踩好刹车,将水 壶放到饮料车或餐车内;在就近座位坐好并固定好自己 • 4、发生颠簸后对设备、设施、受伤人员的处理:要求乘务组沉着冷静 地处理好颠簸过后的相关事宜,在航班结束后填写《机上事件报告单》
• 7、在客舱中走动,并让乘客消除疑虑
• 8、对受伤的乘客及机组人员给予救治 • 9、让旅客把用过的氧气面罩放入座椅口袋内,不要把它们重新存放好
航空运输管理课件ppt
![航空运输管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f6cc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5.png)
航空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发展
未来展望
自1873年第一条商业航线开通以来, 航空运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的发展历程。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出行 需求的日益增长,航空运输将继续发 挥重要作用,并朝着更加智能化、绿 色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详细描述
通过对国内外航空运输市场的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技术进步、政策法规、经济环 境等外部因素的变化,预测未来航空运输市场的需求增长、供给变化、竞争格局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为航空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04
航空运输法规与政策
国际航空运输法规
国际航空运输组织( IATA)法规
确保航空安全,包括飞行安全、航空 器维护、机场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航空运输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市场准入政策
决定哪些航空公司可以进入某国市场,影响市场竞争格局。
价格政策
政府对航空票价的管理和控制,影响航空运输市场的供求关系。
补贴与税收政策
政府对航空运输业的财政支持或税收政策,影响航空公司的运营成 本和市场竞争力。
无人驾驶飞行器在航空运输中的应用
无人驾驶飞行器
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和导航技术,实现 飞行器的自主飞行和运输任务。
VS
应用领域
包括快递、货物运输、空中游览等,为航 空运输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和运营模式。
航空运输业的新技术应用与创新
新技术应用
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提升航空 运输的运营效率、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客户关系管理
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03
航空运输市场分析
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理模板课件
![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理模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cdbc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0.png)
根据事故类型和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灭火、稀释泄漏物等,以降 低事故损失和风险。
事故调查与报告
事故调查
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收集相关证据 ,访谈目击者,分析飞行数据等,以查明事故真相。
事故报告
完成调查后,编写事故报告,总结事故原因、经过和后果,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时分析事故数据 ,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应急响应的准 确性和效率。
虚拟现实与模拟训练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逼真的模拟训练场景,提 高应急人员的应对能力和操作熟练度。
管理体制与政策改进
完善法规体系
01
制定和完善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职责和
义务,规范应急处理流程。
开行动。
使用定位技术
利用GPS、雷达和无线电等定位技 术,快速确定失事航空器的位置。
扩大搜寻范围
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大搜寻区域 ,确保失事人员得到及时救援。
紧急医疗救援
现场急救
在事故现场进行初步的医 疗救治,包括止血、心肺 复苏等措施,为伤者争取 宝贵的救治时间。
医疗转运
将受伤人员迅速转运至附 近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 治疗和护理。
评估演练效果
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05
国际合作与法律法规
国际航空事故调查组织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
负责制定国际航空安全标准和建议措施,促进国际航空安全合作。
航空事故调查国际合作组织
如国际航空事故调查学院(IIAA)、国际航空事故调查和预防联盟(U-Space)等,提供培训和交流平台,促进 国际航空事故调查的协作与经验共享。
航空运输旅客服务危机应对与处置(PPT 53页)
![航空运输旅客服务危机应对与处置(PPT 53页)](https://img.taocdn.com/s3/m/c8b6c5530066f5335a8121ef.png)
30
d、相关法律的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章基本原则第 条
31
e、民法通则 第一章基本原则 第二条;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
32
f、国际现行航班延误责任认定: a.1929年《华沙公约》第19条 承运人对旅客、行李或货物在航空运输中由于延
1
航空运输服务
空中
机场 出发
售票
2
旅客服务的矛盾集中表现; 旅客的权益主张与航空公司规定。
$$$$$ $$$$$ $$$
按我公司 规定……
3
航空运输旅客服务危机分类: 一、行李运输不正常服务。 二、航班超售。 三、客舱突发事件。 四、航班延迟运输旅客服务。 五、大面积航班延迟运输旅客服务。 六、突发重大事故危机(本课题另讨论)
45
I.如何面对媒体: a、勇敢面对、提供方便。 b、陈述因由、取得公正。 c、宣传教育老记。 d、依靠后循制裁异己。 e、加强沟通、成为知己。
46
五、航班大面积延误的应对; 1、航班大面积延误的定义; A、预计可能发生或己出现征兆。 B、机场关闭4小时未恢复正常。 C、天气原因出现4小时10个以上航班。 D、管理局领导认定。
24
* 按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16177-2007 《公共航空运输服务质量标准》第七章笫七节 规定承担责任。 每30分钟通报动态60分钟向经停到达站提供延 误信息。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 57—62条
25
4、航班延误后旅客的权利; A.知情权 B.签转权 C.索赔权
47
2、启动公司预案; A、掌握情况 航班量、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有效时间至少20 分钟。
A320
2.使用
飞机颠簸
• 飞机颠簸主要是由于飞机飞入扰动气流区,扰动气流使 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和力矩失去平衡,飞行高度、 飞行速度和飞行姿态等发生突然变化而引起的。
• 颠簸时飞机在扰动的气流中飞行时产生的震颤、上下抛 掷、摇晃、摇头灯现象。
(3)紧急情况时,选择应 急超压供氧按钮,这种情 况下可以正压力提供纯氧。
三、客舱氧气系统
1.特点
氧气是由安装在特定容器内的一个专用化学发生器 供给,该发生器可供氧给2 个,3 个或4 个面罩。它们 位于乘客座椅上方、卫生间内、各个厨房( 选装 )及每 个客舱乘务员工作处。
若客舱压力高度超过14000英尺(4267米),氧气面罩会 自动落下。
机组高压氧气瓶 机组氧气面罩
每个机组人员座椅旁一个易取的盒内,均有一 个可快速配戴的面罩。
A320
(1)选择正常位时,使用者可在一定的客舱的高度以下呼吸 客舱空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超过了这一客舱高度,调节器 就提供100%纯氧。
(2)选择100%位,使用者可在所有的客舱高度范围内呼吸到 纯氧。
乘务员的处置方法
• 乘务员应根据飞机颠簸强度采取相应措施,将危险性降到最低 • 1、轻度颠簸时,乘务组应进行客舱广播,认真检查旅客安全带是否系
好,可以继续服务,但是停止提供热饮
• 2、中度颠簸时,乘务组在进行客舱广播的同时,提醒旅客系好安全带。 应暂停服务,将餐车拉回厨房,固定并锁扣好餐车;乘务员回到座位, 系好安全带、肩带
•目的:
在炸弹周围建立起一层保护层,这样爆炸力就可以被引导唯一 的未受到保护区域,以免破坏舱门结构。在炸弹周围的地方填充 座椅和其他柔软物品,直至客舱顶部。在炸弹周围堆放的物品越 多,爆炸损坏越少。只是用柔软的物品,不要使用金属物品,防 止它们会四处飞散。
• 4、飞机在地面停住 • 组织旅客撤离,避免使用(最低风险爆炸区)一侧和靠近炸弹
•1、戴上最近的氧气面罩 •2、迅速坐在就近的座位上,系好安全带。如果没有空座位,则 蹲在地上,抓住就近的结实结构固定住自己 •3、在戴上氧气面罩的情况下,呼喊指示旅客,并让旅客遵照执 行 •4、有些旅客可能难以戴面罩
指示旅客要摘下他们的眼镜 指示已经戴上氧气面罩的成年人再协助坐在旁边的儿童 •5、在使用氧气系统期间,告知所有旅客禁止吸烟
D类——由易燃金属燃烧引起的。如飞机的机轮和刹车装 置的金属燃烧所引起。灭火时使用干粉灭火剂灭火。
2.防火探测方法
防火系统有火警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
(1)火警探测系统
用以探测火警,并以灯光、音响等形式发出报警信号, 同时接通灭火电路自动灭火。
主要探测器类型包括:
(1)过热探测器
(5)辐射敏感探测器
机组也可以超控此自动控制。
当任何一个面罩被拉向乘客座椅时,氧气开始供应。 面罩在正压下接收纯氧,直到氧气发生器内氧气用完为止, 大约持续15分钟。
A320
四、手提式氧气系统
1.特点
机组烟雾罩位于驾驶舱左后侧,当机组成员在灭火及在出 现烟雾或毒气外泄或失去客舱压力时,确保其眼睛和呼吸系 统得到保护。
(四)处理客舱释压时应遵循的原则
• 1、佩戴氧气面罩的顺序:先乘务员再成年人后未成年人旅客, 也可同时进行
• 2、在释压状态未被解除之前,任何人都应停止活动 • 3、对有知觉的旅客吸氧,应采取直立的姿势,对没有知觉的旅
客吸氧取仰靠位 • 4、应准备好灭火设备,防止意外明火引燃,发生火灾 • 5、是否需要紧急着陆或撤离,取决于飞机的状况和机长的决定 • 6、对于整个释压过程及旅客和客舱过程,要及时向机长通报
(一)驾驶舱人员对释压做出的直接处置
• 机组对释压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三种: • 打开“禁止吸烟和系好安全带”信号灯,放下并戴上应急氧
气呼吸面罩,让机上人员可以保证最基本的呼吸需求 • 迅速降低高度到3000m或是更低,保证机舱内温度,并使乘客
可顺利呼吸 • 选择近降落机场,排除故障
(二)乘务员对释压的直接处理
颠簸的主要表现
•不同程度的颠簸,其表现及对乘客的影响也不同 1、轻度颠簸 座位上的人员可能感觉到安全带或者肩带轻微受力;未固定的物体可 能被稍微移动,饮料物品晃动,行走几乎没有困难,不影响客舱服务 2、中度颠簸 客舱内饮料会从杯中晃出来,旅客感到安全带有拉紧的感觉,行走困 难,没有支撑物较难站起,八成满的饮料从杯中溅出来,客舱服务受 到影响,客舱内走动困难,未固定的物体被移动,餐车也很难拉动 3、严重颠簸 客舱内物品摔落或抛弃,安全带有被猛烈拉近的感觉,人不能行走。 未固定的物体前后左右摆动、抛起,无法进行客舱服务。
• 3、严重颠簸时,乘务组应立即停止服务,在原地马上踩好刹车,将水 壶放到饮料车或餐车内;在就近座位坐好并固定好自己
• 4、发生颠簸后对设备、设施、受伤人员的处理:要求乘务组沉着冷静 地处理好颠簸过后的相关事宜,在航班结束后填写《机上事件报告单》
机上火灾
• 无论飞机是在飞行中还是在地面上,火灾对飞机 来说都是最危险的威胁之一。一般来说,发动机、 货舱、客舱等部位是最易发生火灾的部位。几乎 所有飞机对所有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均安装了烟 雾探测系统或灭火系统,可以及时有效发现并扑 灭火灾,保证飞机安全飞行。下面就以A320飞机
40000英尺(约12000米) 有效知觉时间为15s
有效知觉时间(Time of Consciousness,TUC)
• 是指某人在缺氧环境下能够有效实施有意识活 动的时间。这个时间从发生氧气供应问题,或 者面临缺氧环境开始,到有效功能丧失为止, 当事人不再能采取纠正和保护措施。它不是完 全无意识的时间,不同的人TUC是大不相同的, 而且同一个人每次TUC也不相同。在高空,TUC 会非常短,因为快速释压会将TUC缩短50%。这
防火系统
1.火的种类和灭火剂
A类——是一般燃烧物。灭火时使用水或水基灭火剂。这 些灭火剂能把燃烧物冷却到燃点以下。
B类——是汽油、煤油、滑油、液压油、油脂、油漆、有 机溶剂等易燃液体着火,灭火时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烃和 干化学品灭火剂,这些灭火剂能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类——是指供电或用电设备短路、超温等原因起火。灭 火时最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剂。
的出口撤离。使用所有可用的机场设施离机,不要拖延。
•客舱释压特用于民用航空器,当飞 行高度超过3000m的客机的客舱因为 空调设备故障,玻璃、机体受损等原 因导致客舱内气压降低直至等于客舱 外气压并持续的过程。
• 缓慢释压
• 缓慢释压是指逐渐失去客舱压力,它可能是因机 门或应急窗的密封泄漏或因增压系统发生故障而 引起的。
(三)到达安全高度后,进行客舱检查
• 飞机到达10000英尺(3084米)以下的安全高度,并且飞行机组已经宣布可以安全 走动,则乘务员检查旅客和客舱:
• 1、携带手提式氧气瓶 • 2、检查旅客用氧情况,首先护理急救失去知觉的旅客,然后照顾其他旅客 • 3、对缺氧旅客提供手提氧气瓶 • 4、如果在机身上有一裂口的话,则重新安置旅客的座位,让他们离开危险的区域 • 5、检查洗手间内有无旅客 • 6、检查舱内有无火源 • 7、在客舱中走动,并让乘客消除疑虑 • 8、对受伤的乘客及机组人员给予救治 • 9、让旅客把用过的氧气面罩放入座椅口袋内,不要把它们重新存放好
(2)温升速率探测器 (6)一氧化碳探测器
(3)火焰探测器
(7)光束探测器
(4)烟雾探测器
(2)灭火系统
包括固定式的灭火系统和手提式灭火设备。
在飞机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货舱和盥洗 室安装固定式火警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一般发 动机还安装过热探测系统。
18000英尺(约5500米) 记忆力减退,重复同一动作
20000英尺(约6000米) 惊厥、虚脱、昏迷、休克,有效知觉时间为5min—10min
25000英尺(约7600米) 昏迷和虚脱,有效知觉时间为3min—5min
30000英尺(约9000米) 有效知觉时间为1min—2min
35000英尺(约10000米) 有效知觉时间为30s
确保最低风险爆炸区附近的所有非必要的电源都必须关闭;解 除滑梯预位,避免损坏滑梯连接处地板结构和地板下面的有关系统; 检查炸弹有无妨移动装置,要检查是否有防移动电门或手柄,用一 根绳子或硬卡片(如紧急信息卡)插到炸弹下面不要碰到炸弹。如 果绳子或卡片不能插到炸弹下面,说明炸弹有防移动电门或手柄。
•2、如果无法移动炸弹
氧气系统
飞机氧气系统是用来供给人体所需要的氧气量。 现代客机作为气密座舱的一种应急设施。 在释压、有烟雾或出现有毒气体时,氧气系统为 机组及乘客提供足够的呼吸用氧气。
氧气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驾驶舱固定氧气系统
客舱固定氧气系统
手提式氧气系统
二、驾驶舱氧气系统
1.驾驶舱固定氧气系统由下列部分组成:
初始阶段:有打哈欠、呼吸障碍、脉搏加快 现象出现
缺
氧 症
障碍阶段:有头痛、瞌睡、呼吸困难、平衡 与协调机能失调现象出现
状
危急阶段:失去知觉和死亡
缺氧高度和症状对照表
高度
症状
10000英尺(约3000米) 头痛、非常疲劳
14000英尺(约4200米) 发困、头痛、视力减弱、指甲发紫、肌肉相互不协调、晕厥
缓慢释压的反应
• 机上人员发困和感到疲劳 • 氧气面罩可能脱落 • 紧急用氧广播开始 • 失密警告灯可能亮 • 在舱门和窗口周围可能有光线进入 • 耳朵不舒服,有打嗝和排气的现象
• 快速释压 • 快速释压是指迅速失去客舱压力,它可能因使密 封破裂的金属疲劳,炸弹爆炸或武器射击而引起 的。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把快速释压归类为爆炸 性释压。
用塑料薄膜(如垃圾袋)包住炸弹,再用湿材料和其他减弱冲 击波的材料,如坐垫、毛毯和柔软的手提行李覆盖,避免弄湿炸弹 使电动定时器短路,让旅客尽量远离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