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QC-T637-2000_汽车发动机曲轴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3 无 限寿命疲劳极限估算 、 .. S-N 曲线及 P -N 曲线的拟合 -S 将不 同载荷 下用成组法求得 的结果与升降法测得 的疲 劳极限结合在一起 , 就组成 了这种型号曲轴 的 S -N 曲线 , 并且将成为今后进行统计推 断的依据。按 三参数幂函数 拟合 S -N 曲线 :
= (. -./ S+S ) 2
N ・m

M 1
名义工作弯矩
按附录 A规定方法 , 计算得到的 曲轴工作时承受 弯矩的一个理论枯计值
国家 机 械 工 业 局 2 0- 11 0 00 - 9批 准
2 0 -7 0 0 00 -1实施
6 35
Q / 67 20 c T - 00 3
6 7 3
Q / 67 00 C T -2 0 3 子样标 准差 :
二 SM .... ( 一 c_.... 、 丫 --...…) s .... , ... … ) ... .
变异系数参照 附录 B确定 是否满足 64 ..
变 系 异 数
, ,/ 一 . . ・・ ・ ・・ ・・・ 1 S ,1 ・ ・. ・・ ・・ ・・ ・ … ( = A . ・・ ・・ ・・ ・ … . , - 5 )
6 34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汽车行 业标准
Q / 67 00 C ' 3-20 r
汽车发动机 曲轴弯 曲疲劳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 曲轴 曲拐试 样的台架疲劳试验方法 、 数据处 理方法 和试验精度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情形 : 曲轴疲劳强度评估试验 、 新设计、 变更工艺 、 变更材料 、 货源鉴定 、 产品质量抽 检及其它认 为可能引起疲 劳强度显 著变化等情 况。
2 引 用标 准
下列标准包含 的条文 , 过在本标准 中引用而构 成为本标准的条 文。本标 准出版时所 示版本均 为有 通 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 使用本标准 的各方应探讨使用 下列标准最 新版本的可能性 。 G / 1 2-18 63 99 金属力学 性能试验 术语 BT 0 3 符号、 术语及定义 木标准 中采用的符 号、 术语及其定义见表 1疲劳试验有关术语见 G / 163 ; B T 2 0 表 1 符号 、 术语及其定义
式中 a— 装 置试验力矩示值 相对误差 ; v 力矩 重复性相对误差 ; - 装置试验 — 静标定 力矩对应 的应变值 ; — 装 置动态力矩示值与静标定力矩 相等 时, 在试样上动态应变峰值 三次读数 的平均值 ; E.— 同一组动态应 变峰值读数中的最大值 ; ; . . .
3 用一定 率下的 ) 存活 承载能力来表达曲轴的可靠性, 取消“ 安全系数” 应该)13 定 ; . 的规
4 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 疲劳试验数据 ; ) 5 规定了试验结 果的置 信度和相对误差 。 ) 附录 A、 附录 B和附 录 C都是标准的附录 。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 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东风汽车公 司工艺研 究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徐家炽
‘朋 态应变峰值读数中的 n— 同 一组动 最小值。
力值 检定应使用量程适 当的三等标准测力仪 。应变测 量应使用准确度为 1 %的电阻应变仪或应变放 大器。力臂长度测量精度应优 于 。 1 . %. 54 当对 系统检定结果产 生疑问时 , . 可根据力学惯性原理 , 计算在一定 弯矩 下夹具上某点 的加速度值来 进行复核 , 时所用的传感器应事先进行 检定, 但这 确保所得加速度值误差不大于 士3 0 % 55 系统应至少每 年检定 一次 , 感器的归一化值进行修正并作好记录 。所用测试仪表需有 计量 部门 . 对传 定期检验 合格证明。根据工作需要 , 系统也可 以在每进行一组试验之前检定 一次。
失效棍奉 尸 %
对致寿命IN g
图 1 三组不同载荷下失效概率与对数疲劳寿命之 间的关 系
632 升降法 ..
用升降法测 定曲拐 的 M-确定 曲轴 的疲 劳极限 M-, 1 1首批试样数量不 得小于 1 8个, 试验 前应对全部 试样编号并随机化处 理 , 以保证 获得六对 有效数据。 弯矩增量 M A 一般在预计疲 劳极 限的 5 %以内 , 试验可在 三至五级 弯矩水平下 进行 。 应使第一根试样 的试 验弯矩水平略 高于预计的 M-。 据上一根试样的试验结果 ( 根 失效或 通过)决定下一根试样 的试验水 , 平( 降低或升 高)直至完成全部试验 。 , 对第一次 出现相反结果 ( 失效和通过 ; 通过和失效) 以前 的数据 , 如在 以后 的试验数据波动 范围之外 , 以舍弃 ; 则予 如在上述波动范 围之 内, 则作为有效数据加 以利用 , 即在试验 过程 中, 陆续将 它们平移到第一对相反结 果之后, 作为该试样所在 弯矩水平 下的第一个有效数据 。 所用 计算公式如下 : 承载弯矩疲劳极 限 :
S, (. 5 2 X ' = 0 8 . ) 0 - 1
S2 (. -8 0 X1 ' = 52 .) 0
S, (. - 5 2 X 1' 一 08 .) 0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循环基数 取 17并在试 验报 告中注明。 . 0, 62 判据 621 承载 能力 : .. 曲轴疲 劳承载能力 以弯矩 为判据 , 但不排 除各企业可 以采用其 它指标 ( 如: 、 例 力 应力 …) 作为 自己的内控判据 622 试样开 裂 : .. 试样产生 疲劳裂纹的特征是 系统 共振频 率下降 。规定下 降量为开始试验 时频 率的 1 % 作为试样 开裂的判据 。如果是委托试验 , 双方也 可以经过协商 另行规定 , 但这时 的开裂判据应在试验报告
9 「E : X % ・ ・・・・・・・・・・・ 一 (一 ; ; , ] . E / ) 10 0 ・ ・・・・・・・ ・・・…… () ・ ・・・・・・ ・・・・ ・ 1 t b ( 、 。./ ] 10 ・・・・・・・・・・・・ () ・・・一 2 =CE 一 二)E X 0% ・・・・・・・・ ・・・ ; , ・・・・・・・・
试验装置
51 疲劳试验 装置应通过 国家计量器具 的型式批 准, . 试验频率及载荷应保证不会 导致试样危险截面产生
局部 发热, 频率应控制在 2 H -20 范围内。 0 0 H z z
52 试验采用夹 具上某一定点 的加速度值作为载荷控制 参数 , . 因为这样引起 的载荷 系统误差最小 。一般 采用加速 度传感器 , 也可选用位移或应变传感器 。 在实际工作中允许通过调节 中间放 大环节使传感器的 电 压输出量 直接表示成为载荷 值( 为归一化处理 ) 称 。 53 试验系统采用 静标动测法通 过试样上 的应变值作 为中间量对试 验载荷进行检定 。 验力矩示值的相 . 试 对误差不 应大于士3 , 值的重复性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3o % 示 0。计算公 式如下 :
Q / 6 7 00 C T -2 0 3

由机械工 业部通知废除。 本标 准与原 ¥ 8 93 J 35-18 标 准的主要区别在于 : 2 1 )统一规定循环基数 No 0; =1' 2 要求试验机精度 提高 到优于士3 ) %;
百度文库

原机械工业部标准 J 35- 18 汽车发 动机曲轴弯 曲疲劳台架试 验方法》己于 19 3月 1 B 8 93《 2 98年 2日
m 一( S),.,… 、 ・..... 、3 _ Z , .. … ・...... ( , / .. .・ ,.... ・...一 )
式 中 :S 导 ( +S十 ) 2 , S; ; /
S,;. ; +分别是出现相反结 果的相邻两级试验载荷 , ,... S : 2 .. 二1 . . . , 一有效数据的对子数 目 , 一

疲 劳寿命


疲 劳强度
N ・m
矩表示
M ’
S,i 1 . 二 ( . "r) 2"i o
在指定循环基 数下 . 母体的 中值 疲劳承载能 力, 亦即母体 的 5 %能经 受规定 的循 环基 0
疲 劳极限
N ・m
数而不产生裂纹或 断裂 的一个 载荷估计值 子样总数为 ,的一组试验 中, , 第 次独立试验所使用的交变载 荷幅 试 验载荷用弯矩表
4 抽样
41 试样 应是经由稳定工艺生 产的同一批工业产品 , . 数量不少 于 3 根并经质量检验 确认符合 产品图样 、 0 工艺及材料规定 , 中随机抽样 。 从 42 试样数量 应能保证试验精度满足本标 准 64 . .. 43 由曲轴上截取 试样的方法 , . 应保证能获得曲轴 中疲劳强度最薄弱 的部位 , 并用简 图形式作 出规 定 , 在 以后同类试验 中保持不 变。 44 试验开始前 . 应统一编号 。试验顺序应按编号随机化处理后进行 。 . 试样
试 验载荷
N ・m n :
在升降法相邻 两级试验载荷下 , 出现相 反试 验结果 ( 通过 和失效) 的二个独 立试验组成

对子数 目
“ 一对” 。所有这些对 的总数 , 称为对子数 目 升降法相邻两级 载荷的平均值 .设第 2 次试验载荷为 筑 , +1 第 次试验 为 S}, 瓦 则
N ・m

平均试验
中注明
63 试验程序 . 曲拐试 样 -N 曲线的测定是曲轴承载能力评估 的基础 , S 可由成组法和 升降法两 部分试验组成 。 成组
63 6
Q / 67 00 C T -20 3 法取 三个组 , 分别获得 三个载荷水平下具有 5 %存活率 的对数 中值寿命 ; 0 升降法则 用以获取具 有 5肠存 0 活率 的条 件疲劳极限 。 用 上述 4个点组成 S -N 曲线 , 然后按 三参数幕 函数 的形式拟合 获得具有 5 %存活率 的S-N 曲线 , 0 并且根据 各点的标准差 推算 出不同失效概 率的 P -N 曲线 。具体步骤如下 -S 6I1 成组试验 法 . 用成 组法评估曲轴在过载 时的疲 劳强 度。在一个较高的载荷下, 用一组不少于 8 的试样 , 它们 个 测定 对数疲 劳寿命 N, 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 就构成 了成组法的试验结果 , 其精度应 满足 64 .. 成组试 验法三组载荷水平 的选择应使 曲拐断裂的循 环次数分别在 下列范围内 :
也 可以将试 验结果在正态概率纸上检验在 该载荷下的失效 概率一对 数寿命关系是否符合对数 正态分 布( 检验各点是否在一 直线 上) 。在满 足所要求 的最 小相关 系数 的情况下 , 计算 中值对数寿命 和标准差 , 并 通过检验 变异系数 确定是否 已经满足本标准 中 64最后 画出失效概率— 对数寿命 图, ., 见图 1
符 号 术 语 单 位 定 义

循 环荃数

测定疲劳强度时 , 人为规定 的一个载 荷循环 次数界限 试样超过该界限 即中止试验。 对 高周疲劳通常规定 N =t, o 通过试验确定的一个试样 至疲劳 失效时所经受的规定交变载荷次数 从载荷— 寿命 曲线上所确定的恰好在 N 次循环时失效 的一个 载荷估 计值。 载荷用弯
A s-C( + 泛" ・・ ・ ・ ・ ・・ ・・・・・ ・・ ・ ・ ・ … … () 1 ・ ・・・ ・・ ・ ・ ・・・・ 6 一 一、 ’N-) ・・・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