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金属材料说课稿
![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9cc2572e3f5727a5e962c3.png)
《金属材料》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制品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教材注重练习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图片介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情本届九年级学生普遍基础差,而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庆幸的是学生们对化学的兴趣还是挺浓厚的。
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完了上册内容,对化学的学习方法、策略已经初步掌握,而且本课时内容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身边的化学物质,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会特别费劲,符合学生发展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
2.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知道一些之最。
3.知道合金的概念及常见合金与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的区别。
4.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一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2.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硬铝片和铝片的色泽、硬度,焊锡、武德合金与其组分纯金属的熔点大小,认识合金比其组分纯金属纯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以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2.认识合金的特性及其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难点:1.合金的概念。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五、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从学生熟悉的金属制品,如锅、壶、水龙头等说起,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
九年级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f723f1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5.png)
九年级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九年级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节课做一个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合金。
在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氧气、氢气和碳等非金属单质,本单元学习的是金属单质,既为下边溶液、酸、碱、盐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又完成了由单质向化合物知识的过渡。
2、教学目标:我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它因素。
(2)认识合金类物质的优良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金属材料的奥妙,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金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法;对简单明了的内容,我采用指导阅读法。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就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
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通过阅读教科书深入理解和巩固知识,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
金属材料说课稿
![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53e8f49240c844769eaeef3.png)
金属材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开展学习,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归纳总结得出金属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各自的特性,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常见金属与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决定用途的,但并非唯一因素。
3.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1.学习收集、整合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3.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二、学情分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对金属的相关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的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如:不锈钢炊具,铜导线,铁钉、金项链等等,并且学生对合金一词也并不陌生,铝合金窗户随处可见。
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
通过前边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也能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总结和评价。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内容。
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3d79996a8956bec0875e306.png)
《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课标解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本课题的要求如下:(2)教材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
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
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
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2)过程与方法①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②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九年级《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c6c49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f.png)
3.进行一次家庭小实验,观察并记录金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情况,分析原因,并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他们为人类福祉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金属材料的了解也初具雏形。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好奇心强:学生对金属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2.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仍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
4.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合理利用。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金属材料在国家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金属材料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强调金属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福祉做出贡献。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金属材料的科普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金属材料的题目,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69e7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7.png)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学习目标分析(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铝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知道合金的一般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金属材料发展史及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2)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增强其社会活动能力。
(4)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学生在初三学过合金知识,但深广度都远远不够,本节对铜合金和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介绍,使学生对合金成分及形成条件对合金性质的影响有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铜、铝和铁的合金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合金种类,比较容易把本节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展多样实践活动——研究合金,撰写相关小论文;扮演不同社会角色,从多角度体会同一问题的多面性。
所以,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定为:(1)生活中铁合金、铜合金及铝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为本节的知识重点;(2)培养学生的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3)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三、教学内容安排(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是在本章金属单质、化合物性质学习结束后的一个重要延伸,意在体现STS。
为了更好的结合学生实际,内容选取了学生熟悉的铜合金和铁合金,以之为载体说明有哪些影响合金性能的因素(主要突出成分和含量)。
从知识角度看,本节内容知识相对较少,难度较低,易于掌握,因此教材在本节设计了本章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一是关于合金的小论文,一是关于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制饮料罐角色扮演。
金属材料说课稿
![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d8fdf4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0.png)
金属材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金属材料》。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金属材料》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 1 的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属的物理性质,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物质世界,为后续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金属的冶炼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很多金属制品,对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以及合金的特点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理解。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2)认识合金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合金及其性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的性质。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性质;通过讲授,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854d6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8.png)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①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金属材料,能够了解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进步的联系和重要性。
②了解金属的分类,认识合金材料的元素组成、性质和用途。
③了解金属材料将来的发展方向,和进行金属回收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本节课和本节课之前的预习准备,学会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
②通过本节课,学会基本的研究问题的过程、方法,掌握进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了解金属对人类进步的重要性以及人类进步对金属材料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通过对于使用铝制饮料罐的调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①了解掌握合金的性质、用途。
并能够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合金材料。
②分析金属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和人类社会进步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图片激趣】1、出示金属图,问:它们是纯金属做的吗?2、我们很少使用纯金属,而主要使用合金。
铝合金锅、钛合金羽毛球拍、镍合金门锁一、合金的概念及特性: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合金的概念:2、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情况下,合金与纯金属相比较(1)硬度大。
(2)熔点较低。
(3)常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性能。
(4)合金的性能通过所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调节。
(5)导电性和导热性低于任一组分金属。
如:生铁的熔点比纯铁的低;①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②合金中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③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④合金中成分的含量影响合金的性质。
使用:①不同的原料,②改变原料的配比,③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等,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合金在工业上的用途比纯金属更广、更重要。
二、常见的合金及用途:(一)铜合金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1.青铜2.黄铜3.白铜4.锰铜青铜(主要含锡、铅)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耐磨、耐腐蚀,主要用于制机器零件如轴承、齿轮等。
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77f67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6.png)
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名称•《常见的金属材料》2. 教材版本•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3.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金属的基本性质、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掌握常见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如铁、铜、铝等;•了解常见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物体是否是金属材料;•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特点;•能够描述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通过实例展示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的基本性质;•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特点;•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及其相关原理;•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判断物体是否为金属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出问题:你身边有哪些金属材料?它们有什么特点?2. 提出学习目标•将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任务一:金属的基本性质•通过实例、图表等方式展示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金属的基本性质是如何影响金属材料的应用的。
4. 学习任务二: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特点•介绍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铁、铜、铝等;•分析各种金属材料的特点,如强度、韧性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金属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是基于什么原理。
5. 学习任务三: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通过实例介绍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应用是基于其特点还是其它因素。
6. 学习任务四:实验探究金属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实践金属材料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判断物体是否是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通用8篇)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41717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9.png)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通用8篇)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我将从以下几点来分析这节课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的顺序认识都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的顺序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实际。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金属镁.铝、锌.铁.铜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记住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归纳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乐于探究物质的奥秘.三、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教材处理:首我提出一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新买的铝壶用了一阵子表面会变黑?”引入新课。
金属材料说课稿人教版
![金属材料说课稿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a900a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f.png)
金属材料说课稿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金属材料》,这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章内容。
本章节不仅是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首先,我们来明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了解金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纯金属和合金的区别。
2. 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金属的性质。
4. 引导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接下来,我们来看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 金属的基本知识:介绍金属的定义、分类、性质等基础知识。
2. 金属的应用:探讨金属在工业、建筑、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
3. 金属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讨论金属腐蚀、回收再利用以及环保问题。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讲授法:通过讲解金属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金属性质的实验观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金属的应用和环保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引入具体的金属材料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最后,我们来谈谈教学评价的方式。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反馈的重要途径。
本章节的教学评价将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实验报告评价: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报告撰写能力,评价他们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和小测验: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 期末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金属材料说课稿
![人教版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ffcae4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8.png)
人教版金属材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章——金属材料。
这一章节对于学生理解材料科学的重要性和金属材料的应用具有关键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首先,我们来看教学目标。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掌握常见金属的应用,并了解金属的分类及其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和节约使用材料的意识。
接下来,我们来看教学内容。
本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金属的物理性质:介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基本特性。
2. 金属的分类与应用:讲解不同种类的金属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探讨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措施。
4. 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讲授法:通过直接讲解,传授金属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性质和变化。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就金属材料的应用和环保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自主探究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制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金属材料的主题。
2.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分类,以及金属材料的应用实例。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金属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实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理解。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就金属材料的应用和环保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汇报。
5. 课堂小结:总结金属材料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金属材料的环保意义。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f1f17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c.png)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锅、铁钉、电线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突破重点:结合课本,详细讲解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质、用途以及合金的概念和优点。运用图表、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金属材料的特点。
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案例、讨论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此基础上,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尚存畏惧心理,担心操作失误。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性质、用途及合金的特性。
2.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鉴别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金属材料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合金的概念及其优点,尤其是不同金属元素组成合金后性能的变化。
2.金属材料鉴别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而对于金属材料的性质、分类及合金的原理等方面的理解尚显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金属材料的内在特性及其应用原理。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九单元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2课时 说课稿-精选文档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九单元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2课时 说课稿-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b4bbb256bd97f192279e984.png)
我说课的题目是《常见的金属材料》。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常见的金属材料的第二课时,在学生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为之后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奠定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做到因材施教我将对学生情况进行预测,九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喜欢自主的学习环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改要求,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了解工业炼铁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工业炼铁原理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研读教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工业炼铁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讲解重难点,我将把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相结合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将从4个环节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通过演示金戒指在酒精灯上灼烧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真金不怕火炼呢?黄金在自然界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这样由生活走进化学,在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导入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首先我会介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通过展示几种金属单质和矿物的图片,突出铝矿石、铁矿物。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金、银等少数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单质,而绝大多数金属只能以化合物的形成存在?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出这是因为大部分金属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已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多识一点”稀土金属简介,丰富金属知识。
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铁又是如何冶炼的?通过这句话过渡到工业炼铁。
首先展示我国炼铁由古至今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a94a6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0.png)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和教学目标1.1 教材背景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在九年级的化学教材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金属材料的分类、制备、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金属材料,掌握其分类、制备、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制备方法;•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理解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2.2 教学难点•理解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金属材料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和参考资料3.1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实验装置与材料,如试管、酒精灯等;•相关实验材料,如铜、铁等常见金属;•学生实验记录本。
3.2 参考资料•九年级化学下册鲁教版教材;•化学教学参考书。
四、教学流程4.1 导入引入通过简单而生动的例子引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生活中接触过哪些金属材料?它们都有哪些性质和用途?”4.2 金属材料的分类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常见金属材料的分类,并解释其特点。
分别包括常金属、稀有金属和合金。
•常金属:铁、铜、锌等,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等特点;•稀有金属:金、银、铂等,具有重要的投资和工艺价值;•合金:钢、铝合金等,通过合金化改善材料的性能。
4.3 金属材料的制备介绍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矿石提取、冶炼和精炼等过程。
•矿石提取:通过采矿、破碎、选矿等步骤获得金属矿石。
•冶炼:将矿石经过高温熔炼,去除非金属杂质,得到纯净金属。
•精炼:对纯净金属进行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
4.4 金属材料的性质•导电性和导热性:通过实验演示,验证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讨论其原因。
高一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高一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82e43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8.png)
高一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1一、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材本节课是化学高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
二、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学情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和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此前,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
但由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时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四、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说课稿 教案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eaeb7af7ec4afe04a1df60.png)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
【能力目标】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各类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同时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比较法。
2.通过对几个实验的探究,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如何正确使用金属及如何爱护金属资源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
【难点】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三、教学器材投影仪四、教学方法与过程: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结合实际法[图片导课]投影:合金的广泛应用[板书]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讲述]在生产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环顾我们四周,很多物品是有金属材料制成的,最简单的金属材料是纯合金,但我们实际应用的都是具有优良性能的合金。
[板书]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回顾]初中学过的合金知识,回答什么是合金?合金具有哪些优良性能?[回答]合金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硬度比各成分的大;熔点比各成分的低。
合金比各成分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投影]图3-26司母戊鼎[板书]1、铜合金[介绍] 司母戊鼎:含铜84.8%、锡11.6%、铅2 .8%,工艺精湛,体现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简介]黄铜(含锌及少量的锡、铅、铝等)及白铜(含镍、锌及少量锰)成分.[练习]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解加工成古铜色的硬铝制品。
硬铝是:A. Al–Si合金 B. Al–Cu–Mg–Mn–Si合金 C. Al–Mg合金 D. 表面有氧化膜的纯铝答案:B[板书]2、钢[讲述]钢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合金,据成分可分为两打类:碳素钢、合金钢。
[板书]钢是铁的合金,含碳量在0.03%~2%之间常含少量硅、锰,几乎不含硫、磷等元素。
钢的分类:碳素钢、合金钢。
[投影]学生阅读[探讨交流]1、生铁和钢性质上为何不同?2、交流你所知道的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的用途。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案(河北省县级优课)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案(河北省县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ab90b7cf4431b90d6d85c76d.png)
学生观看
思考、总结
学生思考
学生观察思考
观察记忆
自主阅读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学生记忆
学生回忆
展示图片
引入新课
学会自主学习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方便记忆
让学生自己找出主要知识
自己探究新知
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补充
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与应用
板书设计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金属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认识到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的性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物质用途体现其性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根据生活经验,举出你所知道的金属及金属制品
课件展示例子
阅读课本总结出金属材料的定义
板书
纯金属
金属材料
合金
讲述金属的应用史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铝的使用
展示几种常见的金属,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并总结,教师纠正并补充完整.
板书
1.金属
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物质用途时考虑多种因素
二、合金
1.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合金
2.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较少,比较容易学习,我通过图片的展示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出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金属材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课标解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本课题的要求如下:
(2)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
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
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
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
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②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③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教学难点:认识合金。
二、教法分析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逐步形成
创设情境T实验探究T得出结论T联系实际T拓展视野T发挥想象T提高兴趣的模式。
三、学法指导
1.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化学基础相对较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化学有很浓厚的兴趣,能够在课外抽出时间,进行化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好,能够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2. 课前可以由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由实物或事实入手,使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进而引入到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
3. 重点组织好教材中的“讨论” ,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对有些讨论题应说
出不止一个理由。
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4. 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表,以及钛和钛合金等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学生只
需留有大致印象即可。
教师应使学生了解如何查阅这些资料的途径,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5. 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
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
使
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展示金属实物图片,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用途及性质。
2 . 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引导学生通过看视频等了解人类发现金属、认识金属、使用金属的历史,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
使学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资料,进一步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产生了解金属性质的探究欲。
(二)探索学习,掌握新知
通过阅读课本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实验结论和分析结果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特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利用课件给出讨论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
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问: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态度。
提问:
1. 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备哪些性质?
2. 制造飞机机翼的材料需要具备哪些性质?介绍合金定义及钢与铁与生铁的区别。
播放视频实验比较纯金属与合金之间的性质差异。
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归纳总结】一般来说,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和强度大,熔点教其成分低,抗腐蚀性能提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九二班进行,内容是常见的金属材料的第一课时,主要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
合金和金属材料三个部分。
本节课的讲解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时间安排上也比较合适,没有超时。
学生也能积极配合,完成度和笔记基本达到了要求。
教学中我利用电子白、视频的手段辅助教学,效果较好。
并且在每个知识点后都有练习,巩固了学习成果。
反思本节课,我认为不足之处有:
1. 环节安排上过渡不太自然,缺乏设计。
2.提问较少,没能关注每个同学的学习状况。
3. 对于合金的讲解不够透彻,从生活中选取的实例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