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警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
浅谈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监狱人民警察,由于长期从事教育管理罪犯的繁琐工作,为了维护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一、当前监狱警察面临的消极心理问题及危害(一)紧张焦虑心理。
由于担心罪犯脱逃、斗殴等安全事故发生,加之要应付各种频繁的工作检查评比,应对家庭、生活等困难,监狱警察容易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二)麻木厌烦心理。
没有多少变化、没有什么新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重复、单调的工作和生活,容易使监狱民警产生麻木,厌烦心理,导致对工作、生活提不起兴趣,无价值感、无成就感,责任心、职业意识下降。
(三)委屈不平衡心理。
管理改造罪犯,既要当执法者、管理者、教育者,还要当医生、父母、心理咨询师,身兼数职,一专多能。
另外,工作中的竞争、激励及选拔机制还没有健全和完善。
因此,就会产生委屈、不平衡心理。
(四)环境郁闷心理。
有些监狱警察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和隐私局限于封闭的环境,无法倾诉、宣泄,很容易产生苦闷的心理。
(五)狭隘攀比心理。
有些监狱警察一方面为自己的职业待遇感到苦涩,另一方面又经不起诸多利益的诱惑,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索取轻奉献,重个人利益轻社会责任,并在这些不良心理的驱使下铸成大错,或被与罪犯有关系的人员所利用。
这些消极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不仅会直接损害身心健康,还会影响罪犯改造质量,甚至可能会影响监狱警察公正执法水平。
二、影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一)职业要求和职业特征是监狱警察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监狱押犯的文化结构、犯罪类型、犯罪手段等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监管安全防范工作中现实的与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加,尤其是多起罪犯袭警事件的发生,监狱人民警察深感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心理包袱加重;其次,随着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罪犯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追究力度加大,监狱警察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
(二)工作时间过长导致长期疲劳作战也易影响心理健康。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

社科论坛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王迪(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摘要:通过对监狱民警进行个案访谈,同时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得知,7.27%的监狱民警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
男性民警比女性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
性格内向者比性格开放的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较严重且不易治疗,同时随着工作年限及年龄的增大,其心理不适应的几率大大提高。
这与监狱民警的工作条件艰苦、生活环境差、物质待遇水平低有关,也和监狱工作本身任务重、压力大、风险大等因素分不开。
关键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在监狱对罪犯的改造活动中,罪犯心理矫治悄然兴起。
进入20世纪90年代,罪犯心理矫治在国内很多监狱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到2006年为止,全国已有93%的监狱成立了心理矫治机构。
这对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警察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罪犯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改过自新。
1监狱警察心理问题的表现心理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
而作为监狱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的人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显得更为严重。
据资料显示有51.23%的警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警察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警察存在中度心理障碍,2.94%的警察已经构成心理疾病。
警察的强迫症状、自卑心态严重,妒忌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忧郁化等都比一般人群高。
可见警察的心理问题状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警察遭受着心理困扰,并严重影响他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体验。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问题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危险性。
警察的心理健康是罪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警察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罪犯的教育改造资源,几乎每个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都会因警察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痕迹。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罪犯的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
由此,警察的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1警察心态的偏差降低对罪犯教育与改造的质量与效率警察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罪犯。
浅谈女性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

浅谈女性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摘要:监狱警察工作具有特殊性,需对特殊人群进行教育与矫治工作。
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女性监狱警察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到其身体健康水平。
基于此,结合女性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成为提高女性司法干警职业幸福感与生活品质的重要路径。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女性监狱警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问题解决路径。
关键词:女性监狱警察;心理问题;干预措施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监狱成为重要的执法机关。
因其工作具有特殊性,一线女性监狱警察面临危险性高、压力大、任务繁重、工作环境闭塞、工作时间长、无暇顾及家人、长期与犯人接触等特点。
一旦社会支持系统较弱,会导致其面临较大的心理负担与压力。
因此,结合女性监狱警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女性监狱警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一)情绪不稳面对监狱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部分监狱女性警察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紧张感。
加之其长期处于敏感工作环境,致使不少女干警出现焦虑、情绪不稳等负面心理问题。
甚至陷入性格孤僻、抑郁不自知等负面心理状况中。
(二)心理紧张、恐惧监狱工作对象具有特殊性,多为易发生事故的人群,对工作要求较高。
基层女干警既会担心罪犯再次犯罪,进而对其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监狱女警察长期受担惊受怕等负面心理影响,致使其紧张焦虑、敏感多疑、不安忧虑、恐惧等症状频现,降低了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角色转变难度大监狱女警察面临的罪犯形形色色,每天需要对罪犯进行再教育,干预其思想问题。
而长时间的说教管理亦会让女干警处于烦躁不安、脾气暴躁等负面情绪中。
在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时,若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往往会将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生活中,影响到家庭和谐与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女性监狱警察心理问题诱发原因(一)职业属性应激感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风险性较高。
暴动、暴力袭警、服刑人员脱逃等是每位监狱女警察面临的职业应激源。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三篇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三篇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三篇监狱民警心理健康1监狱民警作为1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态不但关系到个人的生存状态,而且关系到他们工作潜能的发挥,更直接影响监狱改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本文结合兵团监狱基层民警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监狱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现状和缘由,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干心理问题的疏导措施,为保护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全面提升监狱民警队伍的素质提供科学根据。
1、监狱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现状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是指警察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但是,监狱警察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加上监狱体制改革和社会急剧转型,都在时刻挑战着他们的心理承受极限,由此引发心理亚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心理危机:(1) 计划危机未来该做甚么?许多监狱警察很茫然。
根据对第3师盖米里克监狱4监区的民警调查显示,70%的警察长时间处于机械而又繁忙的工作中,没法对自己的兴趣、水平、能力、期望、心理承受度等作全面分析,进而做出较为准确和理智的职业计划。
当监狱警察每天盲目地奔走在监舍到备勤楼的两点1线,想象不出几年后自己的工作将发展到哪1步,眼下的工作只是既定的程序,以后会做甚么,想做甚么,监狱警察毫无头绪。
日复1日地重复相同而琐碎的事务,有1种被掏空的感觉,对未来,却迷茫无措,没有公道计划的工作绝不留情地把监狱警察带入计划危机。
(2)工作危机监狱基层工作千头万续,常常使监狱警察身心交瘁。
事实上,1个人1旦选择了以监狱警察为业,便意味着他的1生从此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
正因如此监狱警察也就不能不比1般人承受更大的压力,而这个压力超过他能够承受的极限,他们就会面临坠入深渊的危险。
大部份兵团基层监狱民警吃住都在监区,工作几近占据了所有时间,生活没有情趣,很少与人交换,吸烟,饮酒成为宣泄的方式,疲劳综合症如影随形,长此以往,倍感人生了无意趣,疲惫、无奈、失望、麻痹等表情自然就会爬满监狱警察的面庞。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表5不同年龄段监狱警察与公安警察心理健%
3% 46%
7.98%7.73% 42.“%41.54%
3% 35%
2.78%
3.0%
0 25% 75% 0
44.45%
O
38%32.59%30.20%
26.39%21.62% 27.78%30.77%
① ②
2003.
刘邦会,主编.法制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罗大华、胡一丁,主编.犯罪心理与矫治新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罗大华,主编.法制心理学的新起点.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13l
③
警察心理健康与压力 29份,因人数太少而放弃统计。因此,全部数据结果均为男性,共 586人(其中一线监狱警察532人,占90.78%;二线监狱警察54 人,占9.22%)。 被调查的监狱警察的基本情况如下(按照有效问卷进行统 计):第一,年龄结构:19—29岁的267人(45.56%),30—39岁的 238人(40.61%),40~50岁的72人(12.29%),50岁以上的9人 (1.54%);第二,文化程度:初中和中专74人(12.63%),大专345 人(58.87%),大学本科及以上167人(28.50%);第三,在监狱工 作的时间:5年以下207人(35.32%),6一lO年137人(23. 39%),ll~20年167人(28.5%),21年以上75人(12.80%); 第四,民族:汉族533人(90.96%),回、白、藏等少数民族53人 (9.04%);第五,全体监狱警察中自诉有身体不适的417入(71.
表3一线监狱警察与其他公民焦虑状况比较
(四)监狱警察与公安警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见表4) 张振声对公安警察进行调查(结果如表4中公安警察一栏所
监狱学视角下的监狱警察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

监狱学视角下的监狱警察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一、引言监狱警察是维护监狱秩序,保障囚犯安全的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独特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监狱警察经常面临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从监狱学的视角,探讨职业倦怠对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表现职业倦怠是指对工作的疲劳感和消极情绪。
在监狱警察中,职业倦怠表现为三个维度:情感疲劳、无效性和厌倦感。
1.情感疲劳是指监狱警察由于长时间与犯罪、暴力等负面事件接触,导致情绪耗竭和情感冷漠。
2.无效性是指监狱警察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失去信心,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和价值。
3.厌倦感是指监狱警察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感到乏味和不满意。
这些职业倦怠表现不仅会影响监狱警察的工作表现,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监狱警察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身体健康问题职业倦怠会增加监狱警察的心理压力,导致身体健康问题的发生。
例如,长期的情感疲劳和压力可能导致睡眠障碍、腰背疼痛等身体不适。
2.心理健康问题职业倦怠还会给监狱警察带来心理健康问题。
常见的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和自杀倾向等。
情感疲劳和对工作无效感的累积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
四、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原因1.高工作压力监狱警察工作需要面对囚犯的行为问题和安全风险,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2.工作冲突监狱警察常常面临道义冲突,比如执行法律任务但同时要关注囚犯的人权等。
这种工作冲突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和压力。
3.工作环境监狱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囚犯的恶劣行为和人际关系复杂性使监狱警察处于高度压力下的工作环境中。
五、解决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策略1.加强支持与交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活动,使监狱警察能够倾诉心声,减轻心理压力。
2.提供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监狱警察的工作技能和自我成长,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3.改善工作环境改善监狱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减轻监狱警察的工作压力和身体负担。
浅析监区民警心理健康与监管安全(共5篇)

浅析监区民警心理健康与监管安全(共5篇)第一篇:浅析监区民警心理健康与监管安全浅析监区民警心理健康与监管安全监区民警是监狱工作的主体,是监狱的管理者。
既管物,又管人;既管生产,又管改造。
减少甚至杜绝监管事故的发生,保障犯罪合法权利,保障监管安全,保障生产任务地顺利完成,这不仅是一线监区民警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对一个监狱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由于监狱地理位臵偏僻,与外界接触较少,而监区民警每天都要接触罪犯,日复一日重复着几乎相似的工作,整天提心吊胆惟恐罪犯出现意外。
同时,在改造罪犯时提倡的是科学化管理,靠教育感化方式进行,这样的说服教育一天、两天甚至几个月都很难看到工作的成绩,因此很难激发监区民警的工作热情。
一些人就产生了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间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长期的工作压力及精神的过度紧张很容易使监区民警心理健康状态出现问题,心身是整体的,这样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由于身心状态不佳,使得工作中的失误或差错增多,造成多种隐患。
监管安全工作在监狱各项工作中被列为头等大事,上级对监管安全工作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这就使得监区民警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全身心的投入和奉献,致使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任务越来越多,心理压力越来越重。
从部分监区民警面谈及用心理量表SCL—90.SAS.SDS测试后发现,一部分监区民警确实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等)。
由于心理疲惫,心情压抑,烦躁不安,神经衰弱,自觉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极大。
这样就会给监管安全工作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1)民警职业倦怠。
监区民警职业怠倦的产生,使他们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工作敷衍了事,应对差事,得过且过,在岗不尽职,只保证自己在岗时不出安全问题就行,带好主班,点好名,根本不去对罪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为那些处心积虑的罪犯提供了自杀、自伤、自残、伤害他人、脱逃等可乘之机,给监区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隐患。
试论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

试论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李永清 皮艳花(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内容摘要 监狱警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分别来自社会、职业、个人三个方面。
监狱警察心理不健康会对自身、罪犯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改善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加强外界对他们的心理疏导,改善监狱警察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作者简介 李永清(1966- )男,湖南常德人,副教授,司法系主任。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主要力量,担负着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任务。
然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使得犯罪手段不断升级以及人们对安全要求的提高使得警察工作压力空前增大,警察心理问题也随着压力的增大而愈加严重。
由于监狱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问题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危险性。
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是罪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监狱警察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罪犯的教育改造资源,几乎每个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都会因监狱警察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烙下较深刻的痕迹。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罪犯的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源头性心理伤害就无法杜绝。
一、导致监狱警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分析(一)社会因素。
由于监狱是收押和改造罪犯的特殊场所,这就决定了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是管理在押罪犯。
由于受固有思想的影响,社会上一些人对监狱人民警察存有偏见。
在改革开放、百业兴旺的今天,绝大多数人都在努力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监狱人民警察容易将自身辛苦又清苦的处境与社会上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进行对比,从而因强烈的反差导致心理的不平衡。
(二)职业因素。
监狱人民警察长期处在改造工作的第一线,在紧张状态下超时工作,造成相当一部人出现焦虑、压抑、烦躁等,在体能上出现疲劳综合症!∀心累#。
一成不变的监狱警察带班工作,枯燥、单调而重复。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一旦到了心理承受力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就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丧失思想,无工作、生活信心,挫折感强。
新时期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问题

新时期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问题引言监狱警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罪犯惩罚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的工作环境与普通的工作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监狱中工作需要面对危险、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在履行使命的同时,监狱警察需要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
工作环境与身心健康问题紧张的工作环境监狱中的工作环境具有很高的紧张性,监狱警察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被攻击和受伤等危险事故的风险。
此外,监狱警察工作的时间长,经常需要进行连续不断的轮班工作,常年的不规律生活难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心理压力监狱警察的工作往往伴随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监狱内的环境、罪犯、家庭关系等问题在日常工作中都可能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身心健康带来长期的隐患。
做好身心健康管理为了提高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水平,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
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监狱警察的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每个警察的身体状况、药品使用等情况,为将来的健康问题提供基础数据,以便及时处理。
加强卫生防护监狱警察在工作时应该使用防护面具、手套等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罪犯身体污物,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健康生活方式监狱警察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遵守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当锻炼等原则。
在离开监狱工作时,他们应该尝试放松自己的身心,避免过度的压力。
心理疏导监狱警察在工作中应该及时与家人、朋友等进行交流,避免压抑自己的情绪。
此外,可以通过参加打球、跑步等活动来放松紧张的情绪。
结论监狱警察在工作中应该加强身心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不仅有益于他们个人的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监狱管理的稳定和有序做出贡献。
论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的重要性

论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的重要性摘要心理健康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而监狱人民警察工作环境固特殊,任务繁重,长时间的心理压力下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
为此,保障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影响、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1. 现状1.1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存在监狱人民警察在工作中存在着长期的、复杂的、疲惫的工作环境,任务量巨大、风险高。
根据调查,监狱人民警察中25%的人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1.2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焦虑、沮丧、困惑、压抑、疲惫等。
2. 影响2.1 影响监狱人民警察工作质量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状态如何,直接关系着监狱的秩序和管理质量。
如果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出现问题,那么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 影响监狱人民警察的家庭生活如果一个人经常处于长期紧张的心理状态中,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他们的家庭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对监狱人民警察个人造成影响,还会对他们的家庭产生不利影响。
2.3 影响社会稳定监狱人民警察是在承担着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职责。
如果监狱人民警察出现心理问题,那么就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甚至是危害。
3. 保障措施3.1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的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从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心理治疗等方面入手,让监狱人民警察在工作中享受到更全面的保障。
3.2 加强心理教育通过安排心理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培训、推广心理健康知识等方式,让监狱人民警察更好地了解自身心理健康,掌握应对和缓解问题的技巧。
3.3 切实完善监狱人民警察工作环境改善和优化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环境,降低长期心理压力的影响。
结论监狱人民警察是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力量,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完善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加强心理教育、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监狱警察是执法系统中非常重要且繁重的工作人员。
他们负责监管犯罪分子,确保监狱内的秩序和安全。
因此,他们经常面临着高度压力和风险。
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首先,监狱警察工作的特殊性会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
监狱环境是一个高度压抑和危险的地方。
警察们每天都被暴力、恐吓和悲伤包围着。
他们不仅需要处理与犯罪分子的冲突,还要应对监狱内部的职权斗争和管理问题。
这些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工作压力是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监狱警察需要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工作,并且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必须保持冷静和应对。
这种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导致监狱警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增加。
此外,监狱环境的帮派和囚犯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加警察的工作压力。
再次,监狱警察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很难将工作的压力和情绪问题带回家。
他们需要保持坚强和冷静的外表以执行职责。
然而,长期的无法宣泄紧张情绪会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的下降。
监狱警察可能会面临睡眠问题、家庭关系问题以及其他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挑战。
另外,监狱警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往往缺乏支持系统。
与一般办公室工作相比,监狱警察面临着较小的社交支持和心理支持。
他们的同事很可能也处于类似的心理健康问题中。
因此,监狱警察很难得到必要的支持和理解来应对心理压力。
为了应对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挑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监狱管理人员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心理健康支持计划。
这包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和支持组,为警察提供必要的情绪排解和心理支持。
其次,应加强工作场所安全措施,以减少警察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同时,警察应该定期接受培训,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和工作压力的能力。
此外,监狱管理人员应鼓励警察采取积极的应对机制,如运动和放松技巧,来缓解和减轻工作压力。
总结起来,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邱为主治医师江西省吉安监狱医院摘要监狱人民警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调查显示监狱人民警察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本文概要地分析了其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问题现状成因对策当前,全国各监狱相继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使有心理问题的罪犯得以矫治,对监狱的安全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在教育管理罪犯中,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尤其不容忽视。
下面对监狱人民警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简单的分析:一、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某心理健康调研机构通过问卷调查及量表分析等形式对某省5630名监狱人民警察进行了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7.1% 监狱警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9.4%的警察可能有明显心理问题;24.3%的警察需要进一步检查。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九因子与常模比较发现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在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强迫症状等方面和国内常模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在阳性项目数指标上,警察的阳性项目数以36.68远高于普通人的平均水平的24.92个(阳性项目数是指出现症状的项目总数)。
调查还发现,监狱人民警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生的频率也不断上升。
本次调研收到78个案例,这78名警察由于心理异常已经影响到正常工作,其中12人不能正常工作,26人基本能维持工作,心理问题严重转化为精神病症的有13人。
本次调研数据及其结果虽然只是反映了某省监狱人民监狱心理问题的现状,但是这也充分说明监狱人民警察是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监狱人民警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一)单调、枯燥而重复的工作,易造成心理疲劳。
据说,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见那里的草帽很精致,便问买一顶多少钱,答曰:10元;美国商人又问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答曰:每顶20元。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警官队伍建设中国监狱学刊年第期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宋胜尊杜玉海李利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市摘要:为了探讨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状况,我们以河北省某监狱在职的名民警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司法警察个性调查问卷、抽象推理能力测验、理解能力测验、反应速度测验、计算能力测验、记忆能力测验、工作控制源量表、成就动机量表等个测验进行计算机测评调查。
结果表明: . %的监狱民警存在心理问题。
群体水平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个因子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并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
男、女民警问各因子分均有明显差异. 。
另外,在个性方面均能体现较强的职业性,这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公正性、坚韧性、情绪稳定性、情绪自控性、适应性、严谨性、有恒性、自律性等几个方面。
其余几项能力测评均在正常值偏下范围。
结论认为:监狱民警总体心理素质较好,部分民警存在心理问题,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监狱民警心理素质心理能力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为保证监狱民警准确、公正地执法,提高监狱的教育查。
二研究方法改造质量,我们必须拥有一支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执法队伍。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开始关注监狱民警的心理健 .样本情况康、心理素质的测评与训练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生物医共测评人,检查后,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有效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问题人,有效率 . %。
男人,女人,男:女为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带有紧张性的职业更是受 .: 。
年龄 ~ 岁,平均. . . 岁。
文化程度: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监狱民警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
有初中人占 . % ,高中人占. % ,大专学者认为:封闭的社会环境、沉重的工作压力、紧张的人人占 . % ,本科或以上人占 . % 。
场龄 ~ 年,平均 . ±. 年。
婚姻状况:未婚际关系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带有一定的职业特点。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一、影响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气质。
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常年面对社会消极群体,更加需要保持心理健康,然而,在对某省监狱警察的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监狱人民警察感到有心理压力。
1、职业要求和职业特征是监狱警察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首先,监狱押犯结构由文盲、法盲向知识型、高学历发展,犯罪类型由一般刑事犯罪向经济犯罪、多技能型犯罪发展,犯罪手段由简单向智能化、集团化、黑社会化转变,流窜犯、暴力团伙犯以及涉黑、涉毒、涉恶、涉枪罪犯的不断增加,等等客观原因,造成监管安全防范工作中现实的与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加,罪犯教育和管理工作日趋复杂,难度增大,风险增高,尤其是多起罪犯袭警事件的发生,监狱人民警察深感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心理包袱加重;其次,随着国家法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罪犯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追究力度加大,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
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工作,监狱人民警察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心理状态,身心常年处于紧张与担忧的应激状态,极易产生心理疲劳,引发身心危机。
2、工作时间过长,长期疲劳作战也易影响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监狱一线警力不足也成为不争的事实。
监狱基层民警工作在生产改造第一线,承担了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
而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要确保监管安全,大部分监狱还停留在“人防”为主的防范阶段,只能以增加工作时间来弥补。
民警们节假日得不到休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再加上监狱大多地处偏僻,环境恶劣,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没有调剂生活、缓解压力的正常宣泄减压渠道,长期处于心理压抑状态,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容易恶化。
3、长期监管罪犯而不注意调节控制情绪,也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管理教育罪犯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耐心、细致、深入的进行。
同时,还需要不断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始终平和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要尽量避免将管理罪犯过程中的一些情绪带到日常生活中来。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分析与应对1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分析与应对1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分析与应对周浦监狱姜琪监狱民警是监狱事业的支柱队伍,因此,监狱民警倘若能够健康成长,罪犯教育改造以及监狱事业就能够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上海监狱系统新老更替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加入到监狱民警的行列,监狱民警的构成发生很大的变化。
因此,对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已变得监狱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监狱的发展状况,心理健康则是影响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
下面就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作一简要分析。
一、监狱民警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监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处于军事化管理和高度戒备的状态,监狱民警长期处在谨慎、警觉的紧张状态中,心理压力很大,不少都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压抑、焦虑。
这是由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和长期紧张的生活快节奏造成的,是心理压力带来的心理反应。
据统计,我国警察平均每周加班 32.5 小时,全年累计超过 130 个工作日。
无论是警察个人还是警察群体,都承受着持续不断的心理压力。
高强度的工作量直接影响着警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过重的心理压力影响会更大。
二是紧张、慌乱。
监管场所是违法犯罪人员最集中的地方,在押人员来源复杂、地域广阔、罪行轻重不一、心态变化无常。
一些犯人为了逃避打击,会不择手段地对抗管教、闹监滋事、冲监袭警。
监狱民警每天都像“坐在火山口、骑在虎背上”,谨言慎行,如坐针毡,有的因此出现了强迫症状和紧张慌乱心理。
三是激动、暴躁。
在上述环境下,有些民警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调节能力下降,甚至表现为性格偏执,即多疑、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脾气暴躁、一触即发、控制不住情绪等。
四是环境不适。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入警时间较短的年轻警察身上。
很多新民警在正式工作之前,缺乏对监狱警察工作性质、任务的了解,把管教工作作为简单社会职业看待。
一旦正式当了民警,立刻就会感到与原来的工作预想反差较大,在心理上一下子进入不了状态,于是就会感到失落、焦躁、易怒。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据调查,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警察身心健康状态整体较好,但随着新情势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加重,我国狱警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政法队伍的稳定和战役力。
对存在身心健康问题的监狱警察,政法机关应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措施,减缓警察的工作和心理压力,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和战役力,着力预防和解决监狱警察身心健康问题,把警察身心健康问题纳入队伍建设。
一监狱警察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1.身体健康问题(1)得病人数增多。
大部份基层警察得了疾病,且得病民警呈逐年上升趋势。
(2)职业性疾病凸显。
基层监狱警察除遭到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等疾病的要挟和煎熬外,胃炎、胃溃疡、胆疾病、气管炎、腿疾病、偏头痛、腰肌劳损、心肌缺血、心律不齐等疾病多发,与职业特点相干的疾病不在少数。
如基层监狱加班加点多,食宿无规律,患肝病、胃病的占多数;生产一线的带班警察,常常在井下受潮气影响或顶烈日、冒酷暑,受空气和噪音污染重,患肺病和腰腿病的占多数。
2.心理问题明显由于各方面的缘由,确切有很多警察存在一系列心理问题。
据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警察由于心理问题影响了身体健康,70%的警察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和精神疲劳,这些情况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1)疲劳心理。
由于压力较大,工作时间无规律,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很多警察得了“慢性疲劳综合症”。
(2)自卑心理。
一些年纪较轻的警察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自认为穿上警服很威风,时间一长,感到工作单调枯燥,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很大差距。
(3)侥幸心理。
一些年龄较大、工作年限较长的警察,认为年龄大了,在政治待遇上没有甚么奔头,工作责任心减弱,只求度日保平安,不求上进,存在着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
(4)内疚心理。
监狱警察整天忙于工作,占去了许多与家人团圆的时间,节假日又是场所安全“防护期”,影响了与家属子女的正常交换,家中的事务过量地依赖配偶和父母,造成对父母、夫妻间感情沟通不够,对孩子疏于管束的地步,内心产生了自责、内疚感。
服刑人员正念、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服刑人员正念、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刑罚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惩罚犯罪分子外,还希望通过改造和教育重新让犯罪分子回到社会。
而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改造效果。
正念作为一种心理学术语,最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服刑人员的正念、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念在促进犯罪分子的改造中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论证。
一、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对改造效果的影响许多研究发现,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与他们的改造效果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导致服刑人员的压抑、沮丧、焦虑和整体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增加他们重新犯罪的风险。
睡眠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改善身心健康,而睡眠不足和不良的睡眠质量则可能导致精神紊乱、压力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到服刑人员的改造效果。
二、正念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作用正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正念可以帮助犯罪分子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更加理智地处理问题,并且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适应力。
通过正念,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从而更有助于他们的改造。
三、正念在促进犯罪分子改造中的作用1. 减少自我认知上的偏见,帮助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我价值正念通过帮助服刑人员意识到自己内在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消除了内在的抵触和压抑。
它可以帮助服刑人员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我认知。
例如,有些服刑人员可能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和尊重,这种认知往往导致他们的行为与价值观发生偏差。
使用正念的治疗方式,可以帮助这些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减少[自我认知上的偏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我价值。
2. 建立正面情绪和心态,减少心理压力和学习困难服刑人员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困难问题非常普遍,这也是他们不能完全融入正常社会的原因之一。
在使用正念的治疗方法时,心理医生会教服刑人员如何调节负面情绪、建立正面的情绪和心态。
民警睡眠状况报告

民警睡眠状况报告一、背景介绍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需求之一,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民警,良好的睡眠状况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和履行职责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分析民警的睡眠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睡眠质量分析1. 睡眠时间通过调查问卷和个体记录,我们了解到民警的日均睡眠时间为6.5小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从统计数据来看,民警的睡眠时间普遍偏少。
2. 睡眠质量民警的工作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时间不固定,轮班制度和加班常常影响到他们的正常休息。
经过一系列测试和调查,我们发现民警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
其中,以下问题较为突出:•失眠:约有60%的民警表示经常出现失眠问题,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中断。
•压力:民警的工作压力较大,这可能导致焦虑和紧张,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三、睡眠对民警的影响1. 工作效率下降睡眠不足会导致民警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由于警务工作的特殊性,民警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应变能力,缺乏充足的睡眠会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2. 健康风险增加睡眠不足与许多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和代谢紊乱等。
作为民警,身体健康对于履行职责至关重要,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减少健康风险至关重要。
四、改善民警睡眠状况的建议1. 推广睡眠教育通过组织专业的睡眠教育活动,向民警传授合理的睡眠知识和技巧。
让民警了解睡眠对于身体和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2. 调整工作制度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度调整民警的工作制度。
合理安排轮班和休假时间,减少连续加班和工作强度过大的情况,以提高民警的休息时间。
3.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为民警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包括安静的宿舍、舒适的床铺和适宜的室温。
同时,减少噪音和光线干扰,创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五、结论民警作为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守护者,其睡眠状况对于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狱警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辛 勇 冯 春 陈幼平△【摘要】 目的 探讨监狱警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 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绵阳市141名监狱警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监狱警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 I)的平均分为(6.99±4.06),以PSQ I总分>7作为睡眠质量问题的判断标准,36.17%存在睡眠质量问题; 不同警龄组监狱警察的得分在睡眠时间(F= 3.292,P<0.05)和睡眠效率(F= 3.289,P<0.05)两个成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监狱警察的SCL-90总均分为(1.81±0.57),显著高于普通人群(t=7.65,P<0.001); 监狱警察的PSQ I总分与SCL-90总均分之间的相关达到极其显著水平(r =0.444,P<0.001)。
在警龄<30年的监狱警察中,心理健康对睡眠质量有显著预测力(t=5.330,P<0.001)。
结论 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警龄越长,睡眠质量越差;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显著;心理健康对睡眠质量的预测仅表现在警龄小于30年的监狱警察中。
【关键词】 监狱警察;睡眠质量;心理健康;警龄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 th in Prison Policemen.X in Y ong,Feng Chun,Chen Y oup ing.School of L aw,Southw est U niv er 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M iany ang621010,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under stand the relat ionship betw een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in prison policemen.Methods A total of141prison po licemen in M iany ang were asked to com plete PSQ I and SCL-90.Results T he av erage score of prison po-licemen on PSQ I w as(6.99±4.06),36.17%o f them had sleep problems. T here w 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 ent career st ages in the co mposition of sleep time(F= 3.292,P<0.05)and sleep efficiency(F= 3.289,P<0.05). T he pr ison po licemen's av erage scor e of SCL-90was(1.81±0.57),hig her than co mmon crow d sig nificantly(t=7.65,P<0.001). T he corr elation between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w as significant(r=0.444,P<0.001).T o those that had been a pr iso n police less than30year s,mental health had sig nificant pr ediction to sleep quality(t=5.330,P<0.001).Conclusion T he prison police-men is in poo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the lo ng er being a pr iso n police,the w or se the quality of sleep is the cor relatio n betw een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is significant;the sig nificant pr edictio n of the ment al health to sleep quality is o nly on those had been pr ison police less than30y ears.【Key words】 Pr ison policemen,Sleep quality,M ental health,Career stages 睡眠的质和量与个体的健康水平及日常工作效率密切相关。
对公务员的研究表明,睡眠异常是亚健康的重要表现症状进心灵更新和自我成长。
3.2.4 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具有良好干预作用 自我接纳团体辅导营造了浓厚的团体感染气氛和支持效应,有助于特殊群体学生勇敢地走出抑郁、自卑、孤独、惧怕等消极心境,学会同他人交往与相处,有利于丰富特殊群体学生个体的社会化经验,改善特殊群体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
4 结 论4.1 显示高职特殊群体学生与一般学生在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提示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维护和修复心理健康应做到早发现、早防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4.1 表明高职特殊群体学生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相关性 特别要关注积极的自我接纳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提示心理健康教育课开放性教学中选取团体辅导的活动主题应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4.2 证明团体辅导对改善高职特殊群体学生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说明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开放性教学中全面引入团体辅导教学具有客观必然性。
4.3 团体辅导的自评结果体现了团体干预的积极效果 说明团体辅导实验教学对高职特殊群体学生的帮助是明显有效的,期待团体辅导以及其它开放性教学法能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
总之,引入和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对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开放性教学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5 参考文献[1]李闻戈.对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及特点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1):112-114[2]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20-22[3]林佩云.大学生群体的分类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1):1-4[4]郑洪利.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05(编辑:库雪飞 收稿时间:2012-08-14)之一,且对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关于西藏高原军人睡眠质量对军事训练成绩的研究也表明,高原军人睡眠质量对其训练成绩有显著影响,睡眠质量差者训练成绩亦差[2]。
监狱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紧张引发的睡眠问题更为严重[3],对其日常工作的影响也愈大。
因此,如何改善监狱警察的睡眠状况,是切实提高监狱警察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
已有关于大学生[4]、军人[2,5]、医学生[6]和火车司机[7]等人群的研究均表明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这提示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但目前未见有关监狱警察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因此,本研究拟探索监狱警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二者关系,以期为改善监狱警察的睡眠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绵阳市某监狱的150名在职监狱警察为研究对象。
发出调查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41份(94%)。
其中男性88人,女性53人。
年龄在30~57岁之间,平均(43.96±6.04)岁。
警龄≤20年的64人,20年<警龄≤30年的55人,警龄>30年的20人,缺失2人。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统一施测,当场收回。
所采用的问卷是: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 SQI):由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1989年编制,刘贤臣等1996年翻译(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目的在于测查睡眠的质和量。
以中国被试为对象的研究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PSQ I包括18个计分项目,组成7个成份,分别是主观睡眠质量(Ⅰ)、入睡时间(Ⅱ)、睡眠时间(Ⅲ)、睡眠效率(Ⅳ)、睡眠障碍(Ⅴ)、催眠药物应用(Ⅵ)和日间功能障碍(Ⅶ)。
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 SQ I,总分范围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D er og at is 于1975年编制,在国内外均得到广泛应用。
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5分的5级评分方法,分为9个因子: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根据各因子平均得分和总分高低来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1.3 统计处理 应用M icr oso ft Excel2003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初步处理;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为一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2 结 果2.1 监狱警察睡眠质量概况分析 见表1。
本次调查中,监狱警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平均分为(6.99±4.06)。
以PSQ I总分>7作为睡眠质量问题的判断标准[8],有51名监狱警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占总人数的36.17%。
各成分得分≥2的发生率在6.38%~53.19%之间,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和主观睡眠质量。
此外,男女监狱警察在P SQ I总分上差异不显著,仅在主观睡眠质量上,女狱警略好于男狱警(P<0.05)。
表1 监狱警察睡梦质量的一般状况分析(n=141,x-±s) 不同性别监狱警察的得分 不同警龄(年)监狱警察的得分 项 目总体情况因子分≥2的比例(%)男(n=88)女(n=53)t警龄≤20年(n=64)20<警龄≤30(n=55)警龄>30(n=20)FPSQI总分 6.99±4.06-7.47±3.76 6.19±4.45 1.82 6.33±3.737.49±4.387.95±4.06 1.84主观睡眠质量 1.21±0.8433.33 1.33±0.83 1.00±0.83 2.29* 1.09±0.83 1.35±0.84 1.20±0.83 1.34入睡时间0.99±0.9530.50 1.08±0.960.85±0.93 1.400.95±.970.89±0.88 1.45±1.05 2.72睡眠时间 1.37±0.8751.06 1.41±0.84 1.30±0.910.71 1.19±0.89 1.51±0.84 1.65±0.75 3.29*睡眠效率0.55±0.9819.860.53±.950.58±1.05-0.300.34±0.780.80±1.160.60±0.94 3.29*睡眠障碍 1.16±0.6724.83 1.24±0.63 1.04±0.73 1.73 1.13±0.58 1.13±0.77 1.40±0.68 1.41催眠药物应用0.19±0.65 6.380.23±0.710.13±0.560.840.09±0.460.25±0.730.35±0.93 1.55日间功能障碍 1.53±1.0753.19 1.65±1.03 1.34±1.11 1.67 1.53±1.05 1.56±1.05 1.45±1.150.08 注:*P<0.05,**P<0.01,***P<0.001,下同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警龄组监狱警察的得分在睡眠时间(F=3.29,P<0.05)和睡眠效率(F=3.29,P<0.05)两个成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成分及PSQ I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