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20 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发展的主脉及其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指导思想探析
一、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脉络1.探索时期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反传统批判的斧头挥砍着旧的思想、文化、道德等腐木朽枝,冲击着千年来的传统价值观。
与此同时,在新思想观念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学者突破传统的藩篱,以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1921年7月,在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成立了,这艘承载着劳苦人民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小船向更光明的远方驶去。
1931年,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对苏维埃政权的教育方针进行了明确——工农劳苦大众,不论男女,在教育上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并充分保障劳苦大众的受教育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拥护。
在这一方针的引领下,党在根据地、解放区,先后创办了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陕北公学等高校,这一方针也始终贯穿于我国在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中,为我国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定了基本方向。
2.基本框架的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建设和发展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发展高等教育亦是如此。
中央人民政府对旧有的大学进行了恢复和整顿,大批高校纷纷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1953年,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教育部多次强调要系统、全面、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经验。
以对旧学校的改造为起点,我国开始了对新模式的高等教育的推广,全国的高等院校被分为高等专科、专业学院、综合性大学三类学校,院系划分、专业分类、学制安排等制度框架也是以国外为参考。
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推广,对于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也逐渐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在高等教育意识形态中基本占据主流地位。
3.探索发展时期1961年,依照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方针。
教育部多次召开高等教育调整会议,对高校的规模、专业设置、分布等各项做出调整。
经过三次调整后,高校数量减少到四百余所。
在1963年全国高校“四定”会议上,又从发展规模、学制、专业、人员编制四个方面规范高校教育,明确不同性质的高校可设置的专业数。
新中国60年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历经四次转折
【关键词】教育变革■方晓东李玉非/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任务,党和国家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开辟和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
60年来,我国教育实现了四大转折并坚持了一条主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任重而道远。
四大转折纵观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四次历史性转折,反映了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变革。
第一次转折: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我国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新中国的教育是在一个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建国初期,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文化教育政策。
教育建设的重点是,接收、接办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公立学校、外资津贴学校和私立学校;建立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并在各级各类学校里建立共产党、青年团、教育工会、学生会、少先队组织;贯彻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政策,发展师范教育,建立新型人民教师队伍;坚持教育向工农开门,确保了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建立新型大学,调整高等学校院系、专业结构和布局;颁布新学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有计划地发展教育事业,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使许多少数民族结束了没有学校教育的历史。
1956年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改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1.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分析中外历史上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引导学生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强调教育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介绍中国教育史时,重点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培养国际视野:通过对比中外教育史,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实施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为进入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按照时间顺序,系统讲授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
在讲授过程中,穿插相关思政元素,如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3.案例分析: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如孔子的教育思想、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等,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与汇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汇报。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课堂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问。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深度等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2.小组讨论评价:对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的见解和建议。
大学中国教育史课程教案
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教育史的基本脉络,掌握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2. 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教育传统的尊重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对中国教育史有哪些了解?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中国古代教育史概述1. 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讲解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如夏商周时期的教育制度。
- 分析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如儒家教育的主导地位、科举制度的形成等。
2. 主要教育思想- 介绍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
- 分析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教育观点。
三、案例分析1. 以“私塾教育”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2. 以“科举制度”为例,探讨其对教育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近代中国教育史概述1. 近代教育的变革- 讲解近代中国教育变革的背景,如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
- 分析近代教育变革的主要特点,如新式学堂的创办、留学运动的兴起等。
2. 主要教育思想- 介绍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的教育思想。
- 分析西方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二、现代中国教育史概述1. 现代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讲解现代中国教育的形成背景,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变革。
- 分析现代教育的发展特点,如教育普及、教育改革等。
2. 主要教育思想- 介绍蔡元培、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思想。
- 分析现代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关注。
三、案例分析1. 以“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为例,分析其背景、过程及影响。
2. 以“新课程改革”为例,探讨其对教育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中国教育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教育史的理解。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表现。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开始,逐步讨论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的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
被誉为教育家的孔子提出了“教育为本”的观点,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他强调要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方法,并开创了师道尊严的教育传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教育学一直以儒家教育传统为核心。
而在清朝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实行,将中国教育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诸多经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不仅掌握了儒家经典,而且有了扎实的学问基础,成为传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力量。
20世纪初,随着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引进,中国教育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批日本和西方的教育学家纷纷来华,推动了现代教育学的发展。
例如,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倡导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教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新的教育理论不断引入,以促进教育学的发展。
中国开始重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大量的教育学研究机构和高校的教育学专业相继建立起来。
研究领域也从单一的理论研究发展到了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心理学等多个方面。
在教育学研究的同时,中国教育实践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育公平等问题的探索成为热点话题。
为了与时俱进,中国的教育学家们在教育实践中大胆尝试和探索,以期达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的目标。
然而,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例如,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教育质量的提升等,都对教育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的教育学界需要更加注重教育实践和研究的结合,加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的教育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经验。
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
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
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在古代,师范教育主要体现在私学和书院等形式中,这些形式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士人和官吏。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传教士和外交官的进入,西方传教士和外交官开始在中国创办现代学校,这也为中国的师范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全面接管旧中国留下的教育体系,并开始大力发展师范教育。
这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师范教育体系,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增加教师的数量和提升教学质量。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中国师范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
其中,1951年全国第一次师范教育会议的召开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建立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等不同层次的师范教育体系,以满足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师资需求。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实施“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促进了师范教育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师范教育又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其中,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教师培训机构为支撑、现代远程教育为重要手段、职前职后相互沟通、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
这一体系的建立为中国的师范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总的来说,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教育史主要内容
中国教育史主要内容拿到《中国教育史》这本书,我也不禁思考起来:教育史是什么内容?哪些教育史?原来自己在这一方面也是一片空白。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史一无所知,我顿感惭愧,于是决定有时间一定要读读教育史,弥补一点自己学识的不足以下是中国教育史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中国教育史主要内容《中国教育史》编者孙培青、杜成宪。
作为一本教育史入门书,本书编排规范,时间线索清晰。
从原始社会学校萌芽说起,到夏商西周,西周的学在官府和六艺教育,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秦朝君主专制与汉初无为到有为政治制度下的教育状况,魏晋玄学教育思潮和南北朝时期官学的发展,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发展与演变,宋辽金元时期书院的兴起和蒙学教育的发展,明朝的中央官学和文化专制,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和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萌芽,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的兴办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演变,维新时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留学教育的勃兴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民国初民主科学思想影响下的教育以及封建教育的回潮,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出现平民教育、工读主义、职业教育、科学教育和国家主义教育思潮,20世纪20年代引进的西方各种教学方法,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直到新民主主义教育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不同,教育思想也不同。
本书涵盖了各阶段有代表性的教育家、流派的主要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孔丘的儒学思想;孟轲的性善论、荀况的性恶论;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思想;秦汉时期董仲舒和王充的人性和教育作用思想;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士大夫教育及其《颜氏家训》;隋唐时期韩愈的性三品说及其《师说》里的师道观;宋元时期朱熹的明天理、灭人欲和朱子读书法;明代王守仁的致良知与儿童教育论;早期启蒙教育思想家(清初至鸦片战争前)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即提倡学生在学校议论国政),以及同时期颜元实德实才的教育目标;近代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康有为的《大同书》及其教育理想;梁启超的开民智、伸民权的教育作用及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和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民国初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独立思想及其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现代教育家杨贤江的马xx主义教育理论和全人生指导的青年教育思想;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体系。
《中国教育史》课程介绍
《中国教育史》课程是一门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与规律的学科,是教育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认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考察、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发展,包括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各历史阶段的文教政策、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措施,以及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活动和主要教育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扩大教育知识眼界,为学习其他教育学科打下基础。
《中国教育史》课程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它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做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通过学习《中国教育史》,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理解教育的社会文化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本课程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当前教育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中国教育史》课程对于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等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可以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启示。
教育研究者可以借助本课程深入探讨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推动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中国教育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教育类专业基础课,对于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师范教育的形成和发展-2019年文档资料
我国师范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师范教育在我国有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三种不同的模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师范教育体制,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清末新政及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1897年 3月,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特设“师范院”,以培养各级教员,开创了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学校,揭开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序幕。
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于 1902年拟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规定学制系统的文件。
它规定师范教育分为设置于大学堂的师范馆、附设与高等学堂的师范学堂和附设于中学堂的师范学堂两级,分别构成高等师范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
这标志着中国近代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开始。
但很遗憾该学制没有成功施行。
1902 年创立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
1902 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成立了师范馆(现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雏形。
1904 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将师范教育从中学学堂、高等学堂正式划出来,成为单独的系统。
并规定分为初级师范和优级师范,分别培养小学和中学教员,标志着“定向型”教师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开始。
1912 年在南京成立的民国临时政府也非常重视师范教育, 1912 年,教育部刚成立,即颁布《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将初级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
至此,我国师范教育已经初步创立了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
在体系上,分为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等;在管理上,属于公立教育,由政府投资兴办;师范生享受公费待遇,免交学杂费、食宿费,并酌补书籍费及服装费。
这些对保证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五四时期及国民政府时期。
“五四”运动之后,受美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影响,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师范教育的独立性受到学界的质疑,否定教师需要专门培训和师范教育应独立存在,提出将大多中等师范学校并入高级中学成为师范科,高等师范学校合并到高级中学或改为综合大学。
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知识整理
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侠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思潮(1)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3)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4.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也就是指有层次结构的、按年级分级的教育制度,即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其典型代表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5.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6.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7.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8.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9.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的《大教学论》,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并提出“泛智教育”10.从一门标准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教学上,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11.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1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科学的教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促进民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舒尔茨。
中国教育史概括
中国教育史概括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中国教育史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整个教育历程,展示了中国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特点。
一、古代教育古代中国的教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私学,标志着中国教育的诞生。
私学的发展为后来的官学和书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古代中国的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培养,强调学生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储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在官学方面,古代中国设立了太学、国子监等教育机构,以培养官员和士人为主要目标。
太学和国子监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同时也教授其他学科,如数学、天文、医学等。
在书院方面,古代中国建立了许多著名书院,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这些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领袖人才为目标。
二、近现代教育近现代中国的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理念也开始传入中国。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建立了许多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戊戌变法时期,中国开始倡导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提倡新式教育,建立了许多新式学校。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1915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后,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
同时,中国的大学也开始进行改革和发展。
三、现代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在教育管理方面,实行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
在教育内容方面,加强了科学技术的教育,同时也注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实行了大学改革和院系调整,建立了许多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教育体制。
北师大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是在中国广泛使用的一套历史教育材料,它按照中国国家课程标准编写,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及世界的历史知识。
本文将对北师大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中国古代历史1. 先秦时期: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历史,重点理解封建制度的确立与演变,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
2.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朝的兴衰,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
3. 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局面,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4. 隋唐五代: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盛世及其对外交流,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动荡。
5. 宋元明清:宋朝的商业繁荣和科技发展,元朝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明清两朝的中央集权加强,以及清朝的衰落和外来侵略。
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西方列强的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洋务运动的尝试,辛亥革命和民主思想的传播。
2.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统治,国共两党的斗争,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胜利。
3.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4. 改革开放至今: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影响力。
三、世界古代历史1. 古代文明的起源: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爱琴海文明的特点和发展。
2. 希腊和罗马: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哲学和科学的发展,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兴衰。
3. 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基督教的传播,拜占庭帝国的文化遗产,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影响。
四、世界近现代史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的文化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和影响。
2.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源,对经济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3.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亚非拉国家的反抗和独立。
4. 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5. 冷战时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影响和结束。
教育史的发展脉络
教育史的发展脉络
教育史是研究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演化历程的学科。
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至今,教育一直是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基石之一。
教育史的脉络如下:
1. 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父母教育儿童关乎生存和基本技能。
随着城邦国家的形成,出现了不少初级学校。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开始普及公共教育和体育活动。
公元前3世纪,孔子创立了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体系。
2. 中世纪教育。
中世纪的教育主要以修道院为中心,同时在城市中也有一些教育机构。
因宗教不容于世俗教育,其中的拉丁语是学术语言,古典文学、神学和哲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科。
3.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学问被重新关注。
人们发现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的重要性。
因此,在意大利等地,私人和公共学校开始为人们提供古典文化的教育。
4. 工业化时代教育。
工业革命和宗教改革使教育面临了新的挑战。
学校数量倍增,公共教育变得更加重要。
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创造了“进步教育”概念,强调学生参与、合作和实践体验。
5. 当代教育。
20世纪后,教育发展迅速,包括新兴的技术、互联网和开放式教育资源的发展。
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相继涌现,如个性化学习、项目式学习、在线课程等。
同时,教育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发展。
以上是教育史的发展脉络,它展示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变迁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
京师大学堂••北京师范大学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
以后历经“戊戌政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1923年,又续办国文、英语、史地三部的研究科。
至此,北京高师已经成为学科门类较齐全,不仅能培养师范与中等学校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而且能够培养各科专门学术人员的高等师范学校。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1952年,与辅仁大学合并,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等先后并入。
1953年,北太平庄校址奠基,1954年起主校区由和平门外新华街旧址陆续迁入新校址。
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被中共中央指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
文革时期1966年后,学校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的浩劫。
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北京师大广大师生员工忠于职守,坚持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卓越成绩。
1976年10月,党和人民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通过拨乱反正,学校的教学、科研、思想工作和后勤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明确提出了办成全国一流、国际上有影响、高水平的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改革开放1978年,学校党委提出,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上来,努力把学校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198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高校。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师范大学为全国10所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并被批准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高校。
1992年,江泽民主席出席学校建校90周年庆祝活动,并为学校题辞“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演进及历史教育的衔接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演进及历史教育的衔接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在高校为大众儿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它演进的过程以及教育的衔接与现代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一、近现代史教育的演进1. 早期的近现代史教育:20世纪早期,近现代史教育主要由基础教育中的科目“现代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近现代史”科目组成,教学内容主要以新知识的过程、学术观念和方法研究为主。
早期近现代史教育上,只能针对总体考察基本形势,这里缺乏议论评价及研究问题深层次的研究。
2. 近代史教育转变:1980年代中期,把近现代史教育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且把传统史学研究从宏观调查转变为集中研究,从而形成以重建历史体制结构,从新角度深入探讨历史议题及今昔对比的史学研究的新模式。
尤其是在当下大环境下,定向史学对于近现代史教育发展存有重要意义。
3. 总结教育新动态:近现代史教育朝着定量、定向及重细节方向发展,要求既能把握历史整体性质,又能够极其关注议题的时代特征,深入研究局部问题以及其它以人文关怀为主的史学研究,然后将研究结果再投放给大众或学界使用,以成锤定铸、有效地指导学术研究方向。
二、近现代史教育的衔接1. 桥梁科学的开发:跨越综合史而衔接近现代史的桥梁科学有很多,包括史学素质教育、史学思想教育、史学信仰教育、史学认识教育、史学文化教育和史学现实教育等,它们将以史学思想和历史视野融入基础教育中,构建和完善时代头脑、角儿、感情与行动的完整思想体系,而形成一个历史全景和时代脉络。
2. 堆积系统的运用:像资料鉴定、文献研究、考古发掘、历史叙述、村寨武装查询以及历史任务等,都能极大拓展近现代史教育的内涵和实践,确保形成新的史学团体学术文化及人文底蕴。
3. 桥梁设施的研建:要发展近现代史教育,有必要构建一套桥梁设施,一是以史学研究、历史研究和史学实践为导向,借助新媒体把传统史学与新史学把关,二是将史学理论及方法运用到课堂和活动实践中,以及围绕历史档案建设和历史资源建设的培训推动,从而确保近现代史教育内容质量的提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真题1996年中教史简释下列各词1有教无类 2三纲领、八条目 3鸿都门学 4四书五经 5朱子读书法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7、同文馆8、癸卯学制9、杨贤江 10、陕北公学回答下列各题1、试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意义。
2、简述隋唐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和对教育的影响。
3、简评宋代三次兴学及其意义。
4、简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5、试述严复在教育的作用及学习西方方面的主张,你有何评价。
6、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你有何评价。
外教史简答题1“七艺” 2昆体良3绅士教育 4自然适应性原则5教育万能论6“国防教育法” 7《巴甫雷什中学》问答题1试论近代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形成的过程,基本主张和历史意义。
2述评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特点1997年中教史名词解释1、孔子的“求放心”2、荀子的“化性起伪”3、教学相长4、九品中正制5、苏湖教学法6、洪仁玕7、京师大学堂8、康有为的“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 9、中华基督教教育会10、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问答题1、谈秦皇汉武文教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朱熹是怎样用理学观点阐述教育作用的3、试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并加以评价4、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外教史简答1 “五项竞技”2西塞罗 3修道院教育 4人文主义教育5《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6费里法令7“九五”决定8永恒主义问答1 试论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述评。
3 应如何正确评述教育历史人物?(举例说明)1998年中教史名词解释1、六艺2、稷下学宫3、《学记》4、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5、《三字经》《千字文》6、1872年幼童留学美国7、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8、京师大学堂9、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10、抗大的教育方针问答题1、从对人性论的不同观点,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主张2、简述唐代中央官学制度的构成,并分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想有何共同特点?试举例加以阐明4、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价5、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并予以评价6、评述杨贤江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外教史简答题1 亚里士多德 2耶稣会教育3形势教学阶段4拿破仑教育改革5史密斯—休斯法 6《教学与发展》问答题1 西欧近代初等教育发展述评。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世纪末,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定屈辱的《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急起救亡图存,开办新学培养人才,是措施之一。
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
以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
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
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开学,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神庙。
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
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学堂。
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
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0年北京高师开办教育研究科,招收高师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及大学三年级优秀学生,开我国高等学校通过考试招收研究生之先河。
1923年,又续办国文、英语、史地三部的研究科。
至此,北京高师已经成为学科门类较齐全,不仅能培养师范与中等学校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而且能够培养各科专门学术人员的高等师范学校。
1923年,北京高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改为师范大学。
始建于1908年的北京女高师亦于1925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在国内其他高等师范学校都相继并入或改为普通大学的时候,北京高师和女高师先后改为师范大学,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独立存在具有深远影响。
1931年7月,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定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下设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及研究院。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春,西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平师大改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发展脉络
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发展脉络一、古代教育的起源教师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教育起源于家庭和社区,父母、长辈或村民负责传授知识和技能给下一代。
在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专门的学术机构如古希腊的学院和中国的儒学开始涌现,这些机构培养了一批专职的教师。
二、中世纪的教育体制在中世纪的欧洲,教育体制由教会主导。
教会负责组织和管理教育事务,教士们成为了教育的主要传授者。
这些教士在修道院和大学中担任教师的角色,教授宗教、哲学和拉丁文等学科。
三、近代教育的兴起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开始逐渐脱离教会的控制。
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为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先驱者,如孟德斯鸠、康德等,他们提倡普及教育和改革教育体制。
教师职业也逐渐从教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
四、现代教育的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和发展。
各国纷纷建立起相应的教育法律和政策,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和权益。
教师培训也变得更加规范和专业化,许多国家设立了教育学院和师范学校,为教师提供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五、教师的角色和使命教师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
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师还扮演着学生心灵导师的角色,关心和照顾学生的成长。
六、教师职业的挑战和发展教师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教师也面临着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等问题。
然而,教师职业依然是备受人们尊重和崇敬的职业,有很多人选择成为教师,并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七、未来教师职业的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教师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家长、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教师需要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大主脉 1、思想演变 2、制度沿革 3、社会风情
一、发展主脉
主要体现为两条主线 一是儒学与非儒学的关系 二是儒学内部的分化
1、思想演变
三点: 儒学与墨家 儒学与法家 儒学与佛教
(1)儒学与非儒学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始儒学 新儒学与今古文学派 南北经学与玄学 理学与理学内部的分化 汉学与宋学之争 心学 实学(启蒙学派) 乾嘉学派
二、主要问题
(2)儒学内部的分化
主要体现为三个层面: 一是教育管理体制 二是学校教育类型 三是人才选拔制度
2、制度沿革
(1)教育管理体制
三个特点: 一是教学与行政职能合一的管理机构设置(国子监) 二是教育职能依附于文化职能(礼部) 三是纳入到政府主官的政绩考评叙迁的系统
一是官学主导、官私并存 二是不同时期的主导官学类型:西周官学---私学
----太学-----国子学(监)-----书院 三是私学的演变及其社会功能
(2)学校教育类型
贡士制度 察举制度 九品制度 科举制度
(3)人才选拔制度
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 家庭观念 社会教化 价值观念 公德与私德 民族关系
3、社会风情
例如:与办学权益相关的问题 例如:与科举制度相关的问题 例如:与汉化教育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