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什么是自我管理? 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及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参与生活管理,通过每个幼儿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帮助,达到共同教育、共同提高的目的。本文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生活在班级的集体中,个人行为与集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为了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能有序安全,幼儿的互督、自律的守规行为有明显的提高,所以在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已十分有意义。但是较长时间以来,幼儿园较偏重对守规行为的培养,忽视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其实,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自我管理能力决定守规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当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后,自然而然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就发展了。
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一、从幼儿的内在动机出发,实行自我管理。
幼儿已经有很强的辨别,分析,思考,探索能力,以前我们常常以规则的利他性来裁判幼儿行为,而忽略了让幼儿自己去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使幼儿以为规则总是利于别人的,于是他们最终学会的总是用规则来要求别人,没有遵守规则的自觉性。《纲要》强调,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当我们的教育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唤醒其主体意识的同时,诸如独立、自制、合作等终生受益的品质,也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之中了。实际上,不从内在动机出发,不让幼儿体验到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幼儿则会长久地停留在他律的水平上。而激发内在动力必须“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要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孩子兴趣和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幼儿才会逐步产生主体意识。如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的区角与内容,自己决定使用材料的方法,自己寻找玩伴及决定与同伴的合作方式等,活动中真正体现从幼儿的内在动机出发,让幼儿体验到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
二、幼儿参与规则的建立,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体验我能行意识。
(一)引导幼儿参与制定规则。
幼儿生活在班级的集体中,为了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能有序,安全,有许多需要遵守的规则,而孩子的日常规则执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运动规则阶段,孩子此时按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行事。所以让孩子通过讨论:“每个活动环节可以做些什么?",孩子自己制定出活动的规则,如上厕所,排队、进餐、午睡、集体活动、区域活动等。教师还需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不合理的现象,引导幼儿讨论,选择解决的方法,从而制定新的规则,并用文字或符号语言记录下来,贴在活动室相应的位置。如玩具摆放的规则,教师把它交给由幼儿自己讨论建立,只有在他们参与下建立的规则要求,才能真正被其接受。幼儿在一种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的,有序的环境里,体验了我能行,发展了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快乐,满足。
(二)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规则的作用,共同遵守。
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制定群体规则,共同遵守。尊重幼儿自身人格,教师
把幼儿当成自己工作的第一鉴定者,开展“如果你是老师”、“假如没有规则”等探讨活动,师幼换位,让幼儿明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知道个体必须遵守群体规则才能人人快乐,没有群体规则就没有个体公平等道理;组织“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听你们指挥”“你需要老师怎样做”等机动活动,了解幼儿需求,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及形式,共同制定活动要求,约定群体规则,参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幼儿内在需求得以满足,自我建立的规则就更容易内化为自身真正的行为,达到制定规则个体参与,遵守规则群体响应,个人与群体和谐统一的良好效果。
1、强化自我管理能力,使幼儿对规则产生积极的情感。
只有使幼儿认识到规则协调了自己与同伴的关系,使活动更顺利,与人与己都有利,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规则才具有实际意义。
案例:班上的一个孩子没在位置上喝水,另一个小朋友就跑来告状:“老师,他没回位置喝水!”老师走过去问那个孩子,他说:“在这喝很方便,一下子就喝完了,为什么非要到座位喝呢?”听到这样的回答,老师霎时想到:是呀,为什么一定要回位置喝呢?第二天,在孩子们喝水前,老师把这件事情跟大家讲了,请小朋友一起来讨论,一些小朋友说:“是呀,没什么不好的,我在家也这样的。”有的孩子连忙反对说:“不行,要在那喝的。”老师说:“这样吧,既然大家争执不下,那就试试。现在请女孩子去喝水,然后就站在那儿喝。”孩子们来了兴致,有的小朋友接完水就在那喝,几个小朋友回到了座位上,一个小朋友堵在了热水壶那喝,别的孩子在那无法接到水就大喊:“老师,我们没法喝水。”老师一直在旁边静静的观察他们,只听见一个孩子说:“看来站着喝水不行,太乱了。”有个孩子就跑过来说:“老师这样没法喝啊,人多一碰就洒了。”等小朋友喝完水后,老师问:“你们觉得今天喝水怎么样啊?”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不行,太乱了。”“那你们觉得怎么做才合适呢?”经过讨论,最后小朋友们达成了共识:要是喝水的人多的时候,最好是回到座位上去喝;要是喝水的人不多,可以站在暖水壶附近喝,只要不影响他人就好。
规则应该是灵活可调的,规则的制定不是为了束缚孩子们,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提出要求让幼儿照着去做,而很少去考虑合理性。其实,到了中大班,孩子对事物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有自己的思想了。可以让他们针对问题进行一场“讨论会”通过共同讨论,与孩子一起共同制定出真正服务于他们的活动规则,而这也更利于孩子们理解和感受规则的作用,更有利于孩子们的自觉遵守。
2、让环境感染幼儿的行为。
幼儿在活动室内外能否自主学习,当然要视教师所设计的活动而定,但环境中的规划和设计无疑是感染幼儿行为很重要的关键,只有让幼儿明确规则的具体要求,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才能使幼儿真正内化自我管理能力,真正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1)通过分割的环境暗示,来避免由于幼儿拥挤而引起争执和矛盾。
在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教室划分为动静区,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把活动区合理地分割开来,并保持通畅,使幼儿知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到合适的场地选择活动内容等具体要求。在区域内挂上适量的工作牌;将座位安排成半圆形,让幼儿可以看到彼此及展示的物品,同时可以起到鼓励幼儿参与的作用等。
(2)通过设计标志的环境暗示。
通过设计标志的环境暗示,可以提醒幼儿自觉遵守把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的规则,玩好后整理物品的规则,形成互督行为。为指引幼儿进行合作的行为,可以根据班上出现的一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