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2017.9)
安全生产技术—电气安全技术
预防电气火灾措施
1. 合理选用电气设备和导线,不超负载运行; 2. 安装开关、熔断器或架线时,避开易燃物,保持必要的防火距离; 3. 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连接不牢或接触不良,使设备过热; 4. 定期清扫电气设备; 5. 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管理,定期检修、试验,防止短路; 6.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要可靠接地或接零; 7. 保持电气设备的通风良好,有效散热。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1、不随便乱动电气设备; 2、经常接触或者使用的配电箱、闸刀开关、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 裸露出来; 3、非电工不准拆装、修理电气设备,发现破损及时与电工联系修理,不得带故障运行; 4、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以免在短路时发生电弧或熔丝熔断飞溅伤人; 5、移动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时,如电风扇等,必须先切断电源。导线不得在地面拖来拖去, 以免磨损;导线被物体压住时,不要硬拉,防止拉断; 6、使用的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 7、不得使用绝缘破坏的电气设备; 8、不得使用电器设备和灯泡取暖; 9、不得私拉乱接电器线路,也不得将电气设备电源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10、熔丝熔断,不得调换容量不符的熔丝;
2 雷电危害
电效应(冲击电压) 热效应(转换大量热能) 机械效应(急剧汽化)
雷电预防: 防雷装置(避雷针等)
重庆开县“5.23雷击事故”
2007年5月23日下午4时34分,重庆开县义和镇政府兴业村小学遭遇雷击,据目击 者称,当时这所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各有一个班正在上课,一声惊天巨响之后,教室里 腾起一团黑烟,烟雾中两个班共95名学生和上课老师几乎全部倒在了地上,有的学生全 身被烧得黑糊糊的,有的头发竖起,衣服、鞋子和课本碎屑撒了一地。雷击造成7名小 学生死亡、44名小学生受伤,其中5人重伤。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答案解析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答案解析1、简要分析: 感知电流是引起人有感觉的最小电流.(P66) 故选A2、简要分析: 在接触电压100~220 V、干燥、电流途径从左手到右手、接触面积50~100cm2的条件下,人体电阻为1000~3000Ω,潮湿情况下,人体电阻为500~800Ω。
(P67) 故选C3、简要分析: 摆脱电流是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P66) 故选C4、简要分析: 当电流通过接地体流入大地时,接地体周围各点的对地电压曲线基本呈双曲线形状,即接地体具有最高的电压,随着离开接地体,电压逐渐降低,对于简单接地体,离开接地体20m处电压基本降至零。
人体承受的电压Un可以看出,距离接地体愈近,承受的Un将愈大. (P68) 故选B6、简要分析: 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是电击。
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前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后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P68) 故选A7、简要分析: 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是电击。
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前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后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P68) 故选B8、简要分析: 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P69) 故选C9、简要分析: 电伤是电流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给人体造成的伤害(P69) 故选B10、简要分析: 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绝缘、屏护、间距.(P78) 故选D11、简要分析: 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
应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栏与低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8m.(P78) 故选B12、简要分析: 防静电7措施: 环境危险程度控制; 工艺控制; 接地; 增湿; 抗静电添加剂; 静电中和器;加强静电安全管理. B.提高易燃液体输送的流速错. (P103) 故选B13、简要分析: 绝缘的电气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
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XXXX
• 直流电流——持续时间>心脏周期时,室颤阈值为交流的数倍;
•
持续时间<200 ms时,室颤阈值与交流大致相同。
NYJ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5)个体特征
• 因人而异,健康情况、健壮程度、性别、 年龄。
NYJ
人体电阻
• 人体阻抗等值电路
• 发生始于T波的前半部。
NYJ
电流对人体损伤的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 电流的大小 • 电流的持续时间 • 电流的种类 • 电流途径 • 人体的健康状况
NYJ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1)电流值(工频)
• 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0.5 ~ 1 mA 】
•
平均(概率50%),男:1.1 mA ;女:0.7 mA)
电气事故的种类
• 按照能量存在的形态,电气事故分为: 触电事故、(电气火灾爆炸事故、)雷击
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NYJ
第一节 电气危险因素与事故种类
一、触电
• 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 1、电击 • 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是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造
成的伤害。
电击
直接接触电击(也称为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电击) 间接接触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条件:接触电压220V、左手-右手、接触面积50~100cm2
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 500 ~ 800Ω。
NYJ
• 电击类型
• 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
• 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
的带电体导致的电击。
• 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不
安全生产与技术-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
1)绝缘电阻试验:绝缘电阻衡量绝缘性能优劣的最基本标准 2)绝缘电阻的测量:用兆欧表测量 3)绝缘电阻指标:不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 (1)屏护 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隔离。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弧光短 路、便于检修的作用。
2.屏护 和间距
1)材料需要足够机械强度、耐火性能,金属屏护材料可靠保护线 2)足够尺寸、与带电体保持必要距离(遮拦高度不低于1.7m,下部边缘离地不超过0.1m。) 3)屏护装置上,“止步,高压危险!”标志 4)声光报警、连锁装置 (2)间距 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其他设备设施、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作用:防止人体 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
2.电伤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多见于机体外部,留下伤痕。能够形成电伤的 电流通畅比较大。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程度、受伤部位等。电烧伤事故大部分发生在电气维修人员身上。 (1)电烧伤 1)电流灼伤: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为热能引起的伤害。 一般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数百毫安电流即可造成灼伤,数安即可形成严重灼伤。 2)电弧烧伤: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严重的电伤。即可发生在高压系统,也可发生在低压系统。 (2)电烙印:触电体留下瘢痕,皮肤变硬、坏死、失去知觉。 (3)皮肤金属化: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层。受伤部位粗糙、紧张,局部坏死。 (4)机械损伤:电流作用于人体,肌肉剧烈收缩造成。包括肌腱、皮肤、血管、神经组织断裂,关节脱位、骨折。 (5)电光性眼炎:角膜和结膜发炎。弧光放电时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都会损伤眼睛。
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
绝缘—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 (1)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1.绝缘 电阻率不低于107欧.米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2)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2)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1.符号“回”是()的辅助标记。
A.基本绝缘B.双重绝缘C.功能绝缘D.屏蔽『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此题的考点是有关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知识。
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是在基本绝缘的直接接触电击防护基础上,通过结构上附加绝缘或绝缘的加强,使之具备了间接接触电击防护功能的安全措施。
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设备属于Ⅱ类设备。
“回”是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标志,作为Ⅱ类设备技术信息的一部分标在设备明显位置上。
由上述可知,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
参见教材P86。
12.测量绝缘材料的的绝缘电阻,通常采用()测量。
A.欧姆表B.电压表C.电流表D. 兆欧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此题的考点是有关绝缘电阻的知识。
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优劣的最基本的指标。
绝缘材料的电阻通常用兆欧表(摇表)测量。
应根据被测物的额定电压正确选用不同电压等级的兆欧表。
参见教材P79。
13.保护接零系统按照中性线和保护线的组合情况有三种形式,包括()系统。
A.TN—C、TN—C—S和TN—SB.TN—S、TN—S—C和TN—CC.TN—C、TT和ITD.TN、TT和IT『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此题的考点是保护接零系统(TN系统)的几种型式。
保护接零系统即TN系统按照中性线和保护线的组合情况有三种型式,分别是TN—C、TN—C—S和TN—S 系统,它们的区别在于在TN—C系统中,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在TN—C—S系统中,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在前段部分是合一的,在后段部分是分开的;在TN—S系统中,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除了在电力系统中性点(系统接地点)处相连之外,在整个系统中,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对照题目中的描述可知,选项A是正确的。
参见教材P82。
14.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包括一种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将设备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电气部分)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讲义(电气部分)安全技术——电气安全一、电气安全概述二、触电事故及其对策三、电气防火防爆四、防雷五、静电危害防护六、电磁辐射防护一、电气安全概述电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伤事故中,电气事故占有不少的比例。
例如: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左右.世界上每年电气事故伤亡人数不下几十万人。
我国约每用1.5亿度电就触电死亡1人,而美、日等国约每用20~40亿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二、触电事故及其对策触电事故的种类电击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
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
单线电击:人占在地面上,与一线接触。
(可以是直接或间接)两线电击:人与地面隔离,两手各触一线。
(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可以是两相,也可以是单相)跨步电压电击电伤: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气机械性伤害等。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人本身就是一种电气设备,这是因为:人的整个神经系统是以电信号和电化学反应为基础的。
上述电信号和电化学反应所涉及的能量是非常小的。
人只要求正常功能所必要的电能,由于这个能量非常小,因此,系统功能很容易被破坏。
电击致命原因①心室颤动数秒~数分钟(6~8 min)→死亡②窒息窒息→缺氧或中枢神经反射→室颤.特点:致命时间较长。
10~20 min。
③电休克(昏迷) 由于中枢神经反射造成体内功能障碍,昏迷时间长后的死亡。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一)电流值(工频)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针刺,发麻。
平均(概率50%),男:1.1 mA;女:0。
7 mA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平均(概率50%), 男:16mA; 女:10.5 mA最低(概率0。
5%),男:9mA;女: 6 mA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
I颤= 50 mA 适用于当1s ≤ t <5s时;I颤 = 50/t mA 适用于当0.01 s<t <1s时。
《安全生产技术》教材精简版
安全生产技术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精简版)欢迎补充目录第一章械安全技术 (2)第一节机械行业安全概要 (2)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 (5)第三节冲压机械安全技术 (5)第四节木工机械安全技术 (6)第六节锻造安全技术 (6)第七节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 (6)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 (8)第一节电气危险安全技术 (9)第四节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 (10)第五节电气装置安全技术 (10)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12)第一节特种设备事故类型 (12)第二节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12)第三节起重机安全技术 (13)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18)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18)第五节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技术 (20)第五章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21)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 (22)第一章械安全技术第一节机械行业安全概要1、机械行业主要产品:1)农业机械2)重型矿山机械3)工程机械4)石油化工通用机械5)电工机械6)机床7)汽车8)仪器仪表9)基础机械10)包装机械11)环保机械12)其它机械。
2、非机械行业产品: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
3、为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分为:直接、间接和指导性三类。
直接是在机械设计时考虑消除机械本身不安全因素,间接是在机械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克服字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指导性安全措施是定制机器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定及设置标志,以提示或指导操作程序,从而保证安全作业。
4、齿轮啮合防护:必须安装全封闭式防护装置。
钢板或铸造箱体,不得震动;5、皮带传动机械安全防护,金属骨架防护网,与皮带距离不得小于50mm,传动机构在2米以下,应设防护罩,在三种情况下,即使在2米以上也要加防护罩,皮带轮中心距在3米以上,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皮带回转速度在9米/分钟以上。
6、联轴器等安全防护,加装Ω型防护罩,轴上固定螺钉一般用沉头螺钉。
《电气安全技术》PPT课件
3、跨步电压触电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或线路一相落地时,故障 电流就会从接地点向四周扩散,形成电压梯度。离 接地点越近,电位越高,电位梯度越高;离接地点 20米外,电位近似为0。
③致命电流 (30mA以上有生命危险;50mA以 上可引起心室颤动;100mA足可致死)
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
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都是电流引起心室颤 动造成的。心室颤动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类型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是电气事故中最为常 见的一种,它基本上可以分为电击和电伤 两大类 。
①感知电流(成年男性1.1mA;女性 0.7mA)
是指在一定的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 感觉的最小电流。
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抖和刺痛。
②摆脱电流(成年男性16mA;女性 10.5mA)
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 大电流。
电流大于感知电流时,发热、刺痛的感觉增强。 电流大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发生痉 挛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
4、断落在地的高压导线上触电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 导线,如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 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 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室内不能接近断线 点4米,室外不能接近断线点8米的范围内, 以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并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定 线路已经无电时,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 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
电流危险程度的因素 触电的危险程度同很多因素有关: ①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②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③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途径; ④电流的种类与频率的高低; ⑤人体电阻的高低。 其中,以电流的大小和触电时间的长短 为主要因素。
《安全生产技术》考点总结
《安全生产技术》考点总结安全生产技术是保障生产过程中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领域。
以下是对其主要考点的总结。
一、机械安全技术机械伤害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事故类型。
在这部分,需要了解机械的各种危险部位,如旋转部件、传动部件等。
对于防护装置的设置,要知道其类型和作用,比如固定式防护装置、联锁防护装置等。
机械的可靠性设计也是重点,包括降低故障率、提高维修性等方面。
同时,要熟悉各种机械的安全要求,比如金属切削机床、冲压设备、木工机械等。
例如,金属切削机床的防护要求包括防护门、防护栏等;冲压设备要有双手操纵装置、光电保护装置等。
二、电气安全技术电气事故包括触电事故、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等。
触电事故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要了解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方法。
比如绝缘、屏护、间距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常见措施;而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是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手段。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也不能忽视,要清楚电气引燃源的种类,如危险温度、电火花等。
掌握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和标志,以及电气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如选用合适的电气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等。
另外,静电防护和防雷技术也是考点。
了解静电的产生和危害,以及相应的消除静电的方法,如接地、增湿等。
对于防雷装置的构成和分类也要熟悉,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所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
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对于每种特种设备,都有特定的安全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
以锅炉为例,要掌握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安全附件的作用和维护要求。
对于压力容器,要了解其分类、制造质量要求和定期检验的规定。
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如起重量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等,以及其操作的安全要求都需要牢记。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等,还有日常维护保养的要点也不能忽略。
四、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火灾和爆炸的成因和预防是这部分的核心内容。
要熟悉燃烧的条件和火灾的分类,掌握不同类型火灾的灭火方法和灭火剂的选择。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2017.9)
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电气危险因素分为触电危险、静电危险、雷电危险、电气火灾爆炸危险、射频电磁辐射危害和电气系统故障。
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分为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击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一、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和人体状况相关。
感知电流:轻微针刺,发麻感,男性1.1mA,女性0.7mA;摆脱电流:平均值男性16mA,女性10.5mA,最小值男性9mA,女性6mA;室颤电流: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50mA;小于心脏周期,数百mA;电流途径:最危险的途径是左手到前胸;电流种类:工频电流最甚。
皮肤阻抗:决定于电压、频率、电流持续时间、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皮肤潮湿程度和温度等。
体内电阻:决定于电流途径和接触面积;人体电阻:干燥1000-3000Ω,潮湿500-800Ω;电击按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正常带电状态,分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分为单相电击(70%)、两相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20m处接近0)。
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主要是紫外线);电烧伤是最常见的电伤,分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数百mA即可造成灼伤,数A的电流会形成严重的灼伤;电弧烧伤是最严重的电伤。
二、电气火灾和爆炸1、电气引燃源-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要因1)危险温度: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铁心过热、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电热器与照明器、电磁辐射能量等10类。
2)电火花和电弧-分工作电火花及电弧、故障电火花及电弧。
2、电气装置及电气发生燃爆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电动机着火、电缆火灾爆炸。
电缆火灾的常见起因:电缆绝缘损坏、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然、电缆接头存在隐患、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可燃气体从电缆沟窜入变配电室、电缆起火形成蔓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电气危险因素分为触电危险、静电危险、雷电危险、电气火灾爆炸危险、射频电磁辐射危害和电气系统故障。
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分为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击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一、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和人体状况相关。
感知电流:轻微针刺,发麻感,男性1.1mA,女性0.7mA;摆脱电流:平均值男性16mA,女性10.5mA,最小值男性9mA,女性6mA;室颤电流: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50mA;小于心脏周期,数百mA;电流途径:最危险的途径是左手到前胸;电流种类:工频电流最甚。
皮肤阻抗:决定于电压、频率、电流持续时间、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皮肤潮湿程度和温度等。
体内电阻:决定于电流途径和接触面积;人体电阻:干燥1000-3000Ω,潮湿500-800Ω;电击按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正常带电状态,分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分为单相电击(70%)、两相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20m处接近0)。
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主要是紫外线);电烧伤是最常见的电伤,分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数百mA即可造成灼伤,数A的电流会形成严重的灼伤;电弧烧伤是最严重的电伤。
二、电气火灾和爆炸1、电气引燃源-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要因1)危险温度: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铁心过热、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电热器与照明器、电磁辐射能量等10类。
2)电火花和电弧-分工作电火花及电弧、故障电火花及电弧。
2、电气装置及电气发生燃爆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电动机着火、电缆火灾爆炸。
电缆火灾的常见起因:电缆绝缘损坏、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然、电缆接头存在隐患、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可燃气体从电缆沟窜入变配电室、电缆起火形成蔓延。
三、雷电危害1、雷电的种类、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1)雷电的种类:直击雷、闪电感应、球雷 3种;直击雷:直击雷每次放电过程包括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
一次直击雷的全部放电时间≤500mS;闪电感应:闪电发生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此外,直击雷和闪电感应都能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和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闪电电涌(即雷电波)侵入。
2)雷电的危害形式。
雷电特点:电流幅值大、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
雷电具有三方面的破坏作用: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
3)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火灾与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损坏、大规模停电。
四、静电危害1、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起电方式:接触分离起电、破断起电、感应起电、电荷迁移。
2、静电的消散。
两种方式:中和与泄漏,前者主要通过空气发生。
第二节触电防护技术所有电气装置都必须具备防止电击危害的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措施。
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是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
1、绝缘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一般不低于107Ω·m。
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性能优劣的最基本的指标。
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
2、屏护与间距屏护除隔离带电体外,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弧光短路、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
遮拦高度不低于1.7m,下部不大于0.1m;栅遮拦的高度户内不应小于1.2m、户外1.5m,栏条间距不应大于0.2m;对于低压设备,遮拦与裸导体间距不应小于0.8m。
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的高度不应低于2.5m。
遮拦、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
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架空线路不得跨越建筑物;明装的车间配电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取1.2m 暗装的取1.4m;明装电度表底口距地面取1.8m。
常用开关电器的安装高度为1.3-1.5m;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留150mm的距离;墙用平开关离地面取1.4m;明装插座离地高度取1.3-1.8m,暗装的取0.2-0.3m。
室内灯具高度应大于2.5m,受限的可减为2.2m,低于2.2m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当灯具位于桌面上方等人碰不到的地方时,可减为1.5m。
户外灯具高度应大于3m,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5m。
起重机具至线路导线间的最小距离,1kV及以下的不小于1.5m,10kV者不小于2m。
二、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IT(保护接地)、TT(工作接地)、TN(保护接零);1、IT系统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接地,T表示设备外壳接地。
此系统下,应注意漏电状态并未因保护接地而消失;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接地电阻≤4Ω,当供电源容量不超过100KVA是,接地电阻≤10Ω,10kV配电网中,高低压共用接地时,接地电阻≤10Ω2、TT系统前一个T表示配电网接地,后一个T表示设备外壳接地。
图中,中性点的接地RN叫做工作接地,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中性线(也叫工作零线)。
采用TT系统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采用前者。
T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配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用户。
3、TN系统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N表示设备外壳配电网中性点直接连接。
其保护原理是,故障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TN系统分以上三种,其中TN-S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好,正常工作条件下,外露导体均呈零电位,被称为最干净的系统。
有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它;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TN-C-S;触电危险小、用电设备简单的场合可采用TN-C。
保护接零用于用户装有配电变压器,且其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配电网。
应用保护接零系统,应注意的问题:1)在同一接零系统中,一般不允许部分或个别设备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不可避免个别设备只能接地时,则该设备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2)重复接地合格。
电缆或架空线路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配电线路最远端及每1km处,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共同敷设的两端,应做重复接地。
每一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Ω;4)工作接地合格。
一般不超过4Ω,高阻土壤放宽到10Ω。
6)保护导体截面积合格。
有机械防护的PE线不得小于2.5mm2,没有机械防护的≮4 mm2。
铜质PEN线≮10 mm2,铝质≮16 mm2,如系电缆芯线,则≮4 mm2。
三、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1、双重绝缘1)电气设备的防触电保护分类0类设备:仅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的设备,只能用在不导电环境,如木质地板和墙壁,且干燥。
0I类和I类设备:出基本绝缘外,还包括一种附加的安全措施。
0I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上有接地端子;I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引出带有保护端子的电源插头。
II类设备:除基本绝缘外,还具备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类型的附加安全措施。
这种设备不采用接地的措施,也不依赖安装条件。
III类设备: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从电源方面就保证了安全,不得具有保护接地手段。
2)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措施(属II类设备)双重绝缘:兼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保护绝缘);加强绝缘:是基本绝缘的改进。
3)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条件工作绝缘≮2MΩ,保护绝缘≮5MΩ,加强绝缘≮7MΩ;“回”标志II类设备;手持式电动工具优先选用II类设备;潮湿场所及金属构架上工作时,用II、III类均可。
2、安全电压我国的安全电压额定值:42V,36V,24V,12V,6V。
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42V,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式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36V或24V,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等手持式照明灯12V,水下作业6V。
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又称漏电保护,可作为直接接触电击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基本的保护措施。
第三节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一、危险物质与危险环境(一)、危险物质分类、分组1、危险物质分类爆炸性危险物质分三类:I类-矿井甲烷(CH);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汽;Ⅲ类-爆炸性粉尘、4纤维或飞絮。
2、Ⅱ类、Ⅲ类的进一步分类Ⅱ类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引燃电流比分为ⅡA、ⅡB、ⅡC类,ⅡC类最危险;ⅢA:可燃性飞絮;ⅢB:非导电粉尘;ⅢC:导电飞尘。
3、Ⅱ、Ⅲ类的分组:按引燃温度(自燃点)分为6组,T1、T2、T3、T4、T5、T6。
(二)、危险环境1、爆炸性气体环境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分区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或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如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1区: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上述的区域,如油罐顶上的呼吸阀附近;2区:指正常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是短时间偶然出现上述的区域,如油罐3m外。
2)释放源的等级:连续级、一级、二级、多级释放源,前三种同上述分区。
3)通风类型划分通风的方式: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
通风的效果:良好、一般、差。
通风的等级:高级、中级、低级。
2、爆炸性粉尘环境20区:正常工作时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21区:正常工作时可能出现;22区:正常工作时短时间偶尔出现;3、火灾危险环境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23区:具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二、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1、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分类对应于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I、ⅡA、ⅡB、ⅡC、ⅢA、ⅢB、ⅢC。
设备的保护等级,对应上述:Ma、Mb;Ga、Gb、Gc;Da、Db、Dc;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形式及符号分别是: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浇封型(m)、无火花型(nA)、火花保护(nC)、限制呼吸型(nR)、限能型(nL)、油浸型(o)、正压型(p)、充砂型(q);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应包括:制造商的名称或注册商标、制造商规定的型号标识等;2、防爆电气线路1区、2区绝缘导线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和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1区采用隔爆型接线盒,2区采用增安型接线盒。
第四节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一、雷击防护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分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详见P98)。
2、防雷技术的分类。
防雷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以及防雷击电磁脉冲。
1)外部防雷。
针对直击雷的防护,不包括反击。
2)内部防雷。
包括防雷电感应、防反击、防雷击电涌入侵和防生命安全。
3)防雷击电磁脉冲。
3、防雷装置1)外部防雷装置。
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接闪器:接闪杆(避雷针)、接闪带(避雷带)、接闪线(避雷线)、接闪网(避雷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
滚球半径:一类30m、二类45m、三类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