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试题汇编7 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生物光合作用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光合作用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光合作用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量?A. 热能B. 化学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A. 水和氧气B. 葡萄糖和氧气C. 葡萄糖和二氧化碳D. 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二、填空题4.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光反应;暗反应5.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被固定成有机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卡尔文循环三、简答题6. 描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同时产生ATP和NADPH。

在暗反应中,ATP和NADPH提供能量和还原力,将二氧化碳还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7. 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它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此外,光合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8. 讨论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利用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波长、温度、水分供应以及植物自身的生理状态等。

在理想条件下,光能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0%左右。

然而,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限制,实际的光能利用效率通常低于此值。

例如,光照强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但超过一定阈值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甚至可能因光抑制而降低。

温度对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效率。

此外,水分供应不足也会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五、实验题9.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中考生物专项训练--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

中考生物专项训练--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

图4中考生物专项训练--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1.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

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来实现的B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 .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2.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晓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人70度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DA .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B .叶片上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的多C .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D .叶片下表面的气孔多3.我们行进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

这是因为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其中的科学道理是C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4.图4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D )5.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的C A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6.当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滕作用D.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太阳光7.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DA.降低叶片的温度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8.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BA.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B.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D.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光照B。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合作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质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葡萄糖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C3. 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A. 二氧化碳和水B. 氧气和水C. 二氧化碳和氧气D. 葡萄糖和水答案:A4.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A. 化学能B. 电能C. 热能D. 动能答案:A5.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的光是:A. 红光和蓝光B. 绿光和蓝光C. 红光和绿光D. 蓝光和紫光答案:A二、填空题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和______的光合作用,将______和______转化为______和______的过程。

答案: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气2.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______阶段和______阶段。

答案:光反应;暗反应3. 光合作用中,光能首先被______吸收,然后通过______传递给______,最终用于合成______。

答案:叶绿素;电子传递链;ATP;葡萄糖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意义。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它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还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基础。

2. 描述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区别。

答案: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需要光照,主要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电子的激发和传递、水的光解以及ATP和NADPH的生成。

暗反应则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需要光照,主要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最终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初中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初中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初中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什么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A. 呼吸作用B. 光能C. 热能D. 电能答案:B2. 光合作用中,植物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什么?A. 产生氧气B. 产生二氧化碳C. 合成葡萄糖D. 产生水答案:C3.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和水在什么部位被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壁答案:C4. 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以下哪些?A. 葡萄糖和氧气B. 葡萄糖和二氧化碳C. 氧气和水D. 二氧化碳和水答案:A5.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哪种能量形式?A. 电能B. 化学能C. 热能D. 机械能答案:B6.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的作用是什么?A. 吸收水分B. 吸收二氧化碳C. 吸收光能D. 释放氧气答案:C7. 光合作用中,植物释放的氧气主要来源于什么?A. 二氧化碳B. 水分子C. 葡萄糖D. 叶绿素答案:B8. 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细胞内哪种物质的含量会增加?A. 二氧化碳B. 葡萄糖C. 氧气D. 水答案:B9.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不需要B.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C. 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晚进行D. 光合作用在植物体内进行,呼吸作用在动物体内进行答案:B10. 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的光主要是哪种类型的光?A. 红外线B. 紫外线C. 可见光D. 无线电波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答案:叶绿体2. 在光合作用中,水分子被分解成______和______。

答案:氢气、氧气3. 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______,它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物质。

答案:葡萄糖4.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______吸收光能。

答案:叶绿素5.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其中C6H12O6代表______。

中考科学冲刺:生物必刷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中考科学冲刺:生物必刷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中考科学冲刺:生物必刷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考冲刺:综合性习题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如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颖绿叶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作用是使装置内的CO2 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改变可依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经计算获得。

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改变如下图。

〔1〕当光照强度为15 千勒克司,1 小时光合作用产生该气体的量为________〔2〕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具劝说力,本试验还应设置对比试验。

在光照相同的状况下,如对比组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 毫升,其可能的缘由是________。

〔3〕理想条件下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试验装置中,讨论温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获得的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相关问题:温度〔℃〕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汲取的二氧化碳量〔mg/h〕1.0 1.752.53.25 3.75 3.5 3.5 黑暗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mg/h〕0.5 0.75 1.0 1.5 2.25 3.0 3.5①若试验过程中昼夜始终不停光照,则温度约为________ 时植物生长速度最快。

②若每天提供12 小时光照,其余时间黑暗处理,则24 小时内植物有机物积存量最大时的温度约为________。

2、如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 分米2 的植物在肯定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二氧化碳汲取速率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

请回答:〔1〕在光照强度为n3 的状况下光照3 小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碱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在昼夜周期条件下〔12h 光照、12h 黑暗〕,该植物需在光照强度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3〕若该曲线表示该植物在恒温30℃时的二氧化碳汲取速率。

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将温度调整到25℃,B 点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生物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生物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生物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主要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答案:B2. 光合作用中,CO2和H2O结合生成葡萄糖和O2的场所分别是:A. 叶绿体和细胞质B. 叶绿体和线粒体C. 叶绿体和叶绿体D. 细胞质和线粒体答案:C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葡萄糖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淀粉答案:C4.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反应需要光,暗反应不需要光B. 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C.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的光主要是:A. 红光和蓝光B. 绿光和黄光C. 紫外光和红外光D. 可见光以外的光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通过______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后,激发电子从______能级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答案:基态3.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分子被分解,产生______和______。

答案:氧气;电子4. 暗反应中,CO2被固定形成______,这是光合作用中碳固定的主要途径。

答案:C3化合物5.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葡萄糖外,还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淀粉;脂肪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过程。

答案:光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涉及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和电子,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将CO2还原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2. 描述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专题0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24生物中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0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24生物中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0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一:蒸腾作用1.(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植物通过_____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C【解析】A.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所以不会产生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不能产生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B不符合题意。

C.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C符合题意。

D.植物体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植物的吸收作用不能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4·湖南·中考真题)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的生理过程是()A.分解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A.分解作用通常指的是生物体内或外环境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如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物。

这与植物通过叶片散失大量水分的过程无关,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过程,通过氧化有机物来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虽然呼吸作用确实涉及到水分的产生,但它并不是植物通过叶片散失大量水分的主要过程,B不符合题意。

C.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这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方式,也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题目中描述的“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正是蒸腾作用的体现,C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虽然光合作用涉及到水,但它是作为反应物被消耗的,而不是通过叶片散失的,D不符合题意。

中招生物试题讲解及答案

中招生物试题讲解及答案

中招生物试题讲解及答案1. 题目: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B.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C.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D. 光合作用不需要水作为原料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因此选项A正确。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作为能量来源,所以选项B正确。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这使得选项C正确。

然而,光合作用实际上是需要水作为原料的,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2. 题目: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C.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D. 细胞壁是所有细胞的共同结构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选项A正确。

细胞核是细胞内含有遗传物质DNA的区域,所以选项B正确。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因此选项C正确。

然而,并非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壁,例如动物细胞就没有细胞壁,所以选项D是不正确的。

3. 题目:生物进化的证据之一是化石记录。

下列关于化石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化石是生物体的直接遗物B. 化石只能形成于陆地C. 化石记录显示生物进化是随机的D. 化石记录显示生物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答案:D解析:化石通常是由生物体的硬部分,如骨骼或贝壳,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因此选项A不正确。

化石可以在陆地和海洋环境中形成,所以选项B不正确。

化石记录显示生物进化是有一定方向性的,而不是随机的,因此选项C不正确。

化石记录确实显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4. 题目: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B. 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C. 遗传和变异是相互排斥的D. 遗传和变异是相互独立的答案:A解析: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之一,因此选项A正确。

中考生物教材考点梳理课时复习含答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中考生物教材考点梳理课时复习含答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生物教材考点梳理课时复习含答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课时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命题点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B)A.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B.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2.害虫啃食农作物叶片,会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D)A.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减少B.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减少C.蒸腾作用减弱,散失水分减少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需要注意的是(C)A.将叶片的上下表面全部对应遮盖B.遮盖叶片的上表面C.将叶片的上下表面一部分对应遮盖D.遮盖叶片的下表面4.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决定该功能的重要结构是细胞中的(A) A.叶绿体 B.线粒体C.气孔 D.叶脉5.“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黑纸片对叶片进行部分遮盖所控制的变量是(C)A.淀粉 B.温度C.光 D.二氧化碳6.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把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统计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A.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B.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厘米时,产生的气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较强C.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D.如果将该试管放在黑暗中,也将会冒出大量气泡7.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产生淀粉)”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B .同一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可形成对照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变为黄白色D .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未遮光部分不变蓝 8.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 .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D .只产生氧气,不产生二氧化碳9.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哈密瓜,甲地的哈密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

【九年级】2021年中考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试题汇编

【九年级】2021年中考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试题汇编

【九年级】2021年中考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试题汇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2021湘潭).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b)a.光合作用的场所就是叶绿体,呼吸作用主要场所就是线粒体b.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c.光合作用就是制备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就是水解有机物释放出来能量d.合理密植和中耕松土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2021济宁).以下观点错误的就是(a)a.只有叶片才能制造有机物b.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源于光能够c.二氧化碳和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d.植物展开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更多能量3(2021鄂州).如图是植物的叶释放氧气的量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下列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d)a.ab段植物的叶只展开呼吸作用,不展开光合作用b.b点时植物的叶不进行光合作用c.cd段植物的叶只展开光合作用,不展开呼吸作用d.b点过后,植物的叶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4(2021苏州).马铃薯遮住地面的部分常常可以变为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能。

这个事实轻易表明(c)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就可以制备d.叶绿素在光下就可以展开光合作用5(2021苏州).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不能表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b)a.储藏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寒冷得多b.地窖内的蔬菜因腐烂而散发出霉味c.萌生种子放出的气体可以并使回应的石灰水变小浑浊d.进入贮存水果的仓库,发现点燃的蜡烛燃烧不旺6(2021泰安).现将一密封透明化的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时放在室外,并展开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量,得出结论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乙),该气体就是(b)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7(2021绵阳).图7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据图分析,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c)a.x表示氧气b.y表示二氧化碳c.光照就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有机物就是光合作用的原料8(2021十堰).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放在阳光下反射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的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实验中考复习题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实验中考复习题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实验中考复习题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并列出所需的反应物和产物。

化学方程式:光能+6CO2+6H2O → C6H12O6+6O2反应物:光能、二氧化碳、水产物:葡萄糖、氧气2. 对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光照和无光照两种实验。

请描述这两种实验的步骤和观察结果,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有光照实验的步骤:1. 取一片绿色植物的叶子,将其置于有光照的位置。

2. 观察叶子的变化。

观察结果:叶子会逐渐变绿,充满活力。

解释:光能刺激叶绿素,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叶子的颜色变绿是因为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光合作用能够进行。

无光照实验的步骤:1. 取一片绿色植物的叶子,将其置于无光照的位置。

2. 观察叶子的变化。

观察结果:叶子逐渐变黄,失去活力。

解释:没有光照时,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葡萄糖和氧气。

叶子失去绿色是因为叶绿素无法合成,植物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3. 光合作用受到温度、光强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请简要说明这三个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温度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如20-30摄氏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抑制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光强的影响:- 适宜的光强(如适度的阳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 过低或过高的光强都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 二氧化碳浓度过低会限制光合作用速率。

4. 某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绿色植物在夜晚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请解释这一现象。

这一现象可以用以下解释:在夜晚,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相反,植物在呼吸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碳,以供其能量需求和生命活动。

初中中考生物专题训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带解析)

初中中考生物专题训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带解析)

专题训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的基本食物来源B.动物都直接以植物为食C.给其他生物提供构建自身的材料和生命活动的能量D.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养育其他生物【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对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理解。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的基本食物来源;绿色植物既给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也给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 “爱护树木,人人有责。

”在树木上乱刻乱画,会导致树木死亡。

其原因可能是( )A.切断了有机物向上运输的通路B.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C.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通路D.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下运输的通路【解析】选B。

本题考查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导管分布在木质部中,能够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等器官。

筛管分布在韧皮部内,能够把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

在树上乱刻乱画,会破坏韧皮部的筛管,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导致树木死亡。

3.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使叶片的绿色褪去的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叶片色素进行处理的实验分析能力。

叶绿素易溶于酒精,不易溶于水,所以叶片要放在酒精中。

由于酒精的沸点低,直接加热易沸腾造成危险,所以要隔水加热。

4.下图表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B.部分遮光的实验操作不必要,因为已经进行了暗处理C.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小烧杯内酒精无色D.滴加碘液和显色以后,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解析】选A。

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避免原有的有机物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对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酒精脱色后,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叶片变成黄白色;滴加碘液后未遮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

2022中考生物第7讲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2022中考生物第7讲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5.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 越强 。夏季正午时分,
由于气孔关闭,影响了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反而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故光照最强的时候并 不意味着光合作用最强。
(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 提高 二氧化碳的浓度,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生物圈的水循环在生物圈中,水在陆地、海洋、湖泊、河流、动植物 和土壤之间进行着周而复始的运动,这就是水循环。 2.水循环过程示意图
[即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1)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 (2)植物的茎叶可以承接雨水,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 地下,补充地下水。
②将装置放在阳光下,待气体充满试管容积1/2左右时, 移出试管,使试管口向上,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内。
实验现象 (1)在光照条件下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2)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猛烈燃烧。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 合作用产生了 氧气 。
【注意事项】 (1)金鱼藻要新鲜、量较多,光照要充足,以提高光合作用产生氧 气的量。 (2)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操作要规范。
实验探究 素养提升
实验10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注意事项】 由于酒精沸点较低,直接加热不仅会使酒精蒸发过快 造成浪费,也易引燃酒精造成火灾。因此,为了保证安全,应将酒精 水浴加热。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在叶绿体中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 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下列各实验分别验证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 产物。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说明了 光 是光合作用制造有 机物的条件。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说明了 有机物(淀粉) 是光 合作用的产物。

初一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根本来源是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A【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2.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图所示,请你据图分析回答:⑴①、⑤是,属于保护组织,④是。

⑵据图分析,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的主要原因是叶正面。

⑶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运输到叶肉细胞是通过[ ] (各1分)中的导管实现的,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运输的。

⑷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是[ ]__________(各1分)。

【答案】(1)上表皮下表皮营养组织(2)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多(3)③叶脉(4)气孔【解析】(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2)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因此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3)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里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4)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再“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反应式中,对“a”的正确理解是A.叶绿体B.它是细胞内分解有机物和释放能量的主要场所线粒体C.叶的输导组织D.它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答案】B【解析】题干中“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a=二氧化碳+水+能量”表示的是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因此“a”表示的是线粒体;分析各选项可以发现: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2.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海尔蒙特实验得到了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B.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能够净化变得“污浊的空气”C.萨克斯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照下释放氧气,合成淀粉等物质D.谢尼伯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释放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等物质【答案】C【解析】A、海尔蒙特所做的柳树实验是生物研究上划时代的工作,就是把两百磅的土壤烘干称重,然后在土里种下5磅重的柳树种子,收集雨水灌溉;五年后柳树长成169磅3盎司重,土壤再烘干称重,只少了2盎司,这证明树木的重量增加来自雨水而非土壤.A正确.B、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了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更新污浊的空气.B正确;C、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C 错误;D、谢尼伯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释放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等物质故选:C【考点】生物学史.3.(8分)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气体)。

(2)如甲图,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作用。

中考生物核心考点解析卷-专题0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中考生物核心考点解析卷-专题0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专题0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实验步骤:(1)暗 处 理:消耗叶中原有有机物(2)部分遮光: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光照。

(3)光照目的:进行光合作用(4)脱色目的:酒精溶解叶绿素便于观察。

隔水加热:酒精沸点低,易燃;(5)检验淀粉:见光部分变蓝(进行了光合作用)遮光部分不变蓝(没有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的过程。

2.反应式 叶绿体3.能量的转化:光能 化学能4.意义:·为自身提供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5.环境的影响: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二氧化碳 + 水 光照 有机物 + 氧气(储能)6.指导生产:通过控制光合作用的条件,达到增产目的。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温室大棚——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气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7. 探究实验:·光的作用: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还能促进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形成;·检验氧气方法:使快要熄灭的木条复燃;·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因缺少原料基本不能进行。

三、呼吸作用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2.反应式: 3.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特征,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

4.指导生产:·低温保存菜果 减弱呼吸作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而加强)·粮食入仓要晒干 降低呼吸作用,防止萌发(含水量高而加强)·保存果菜降低含氧量 降低呼吸作用(氧浓度高而加强)·栽植物常松土 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氧浓度高而加强)·地窖瓜菜发热 呼吸作用释放热能·新疆葡萄更甜 夜间温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四、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活细胞线粒体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有机物 + 氧气一、选择题1.下列表达光合作用的式子,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2.萨克斯进行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实验步骤:①暗处理: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中一段时间。

备战中考生物专项练习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全国通用,含答案)

备战中考生物专项练习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全国通用,含答案)

备战中考生物专项练习题(全国通用)植物的光合作用1.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叶脉切断(图中甲),另一叶片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黑纸(图中乙),在黑暗处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

取下两叶片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不变蓝,B部位呈蓝色,C部位不呈蓝色。

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B.叶绿素和阳光C.水和阳光D.水和叶绿素2.下列不符合光合作用特点的是()A.释放氧气B.合成淀粉等有机物C.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3.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可安装一种仪器,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产量,其主要原理是利于植物进行()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4.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能制造()A.水B.有机物C.氧气D.无机盐5.科技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农民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同奔小康。

为了提高老高家大棚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适当增加大棚内的昼夜温差②挂果时多喷农药防虫③适当多施有机肥④经常通风⑤喷洒膨大剂⑥阴雨天增加光照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1.(2021·连云港)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①和②可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B.海尔蒙特通过实验说明了阳光和柳树生长的关系C.图中A可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D.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仅用以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2.(2021·云南)下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应将两支长势相同的枝条进行暗处理B.甲乙两装置中加入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应等量C.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D.滴加碘液后,甲装置内的叶片不变蓝3.(2021·丽水)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

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化石燃料的燃烧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D.生物的呼吸作用4.(2020•辽阳)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A.所有植物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植物只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就能进行光合作用C.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中进行D.光合作用既可以放出氧气,又可以放出二氧化碳5.(2020•娄底)科技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农民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同奔小康。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专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

植物被冻死的主要原因是A .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B .地面结冰,植物无法吸水C .细胞液结冰,体积增大,导致细胞破裂,引起细胞死亡D .低温下细胞中的酶催化功能减弱,呼吸作用停止2.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 .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 .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 .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 .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3. 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A B C D4.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装置b 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B .装置c 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C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5.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6.“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A .吸收二氧化碳B .吸收水和无机盐C .生产有机物D .释放二氧化碳a .绿叶b .叶绿体滤液c .叶绿体滤液 (叶绿体有气泡产生) (叶绿体无气泡产生) 研磨过滤 遮光7.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A、清洁鱼缸里的水B、提供新鲜的食料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D、起杀菌作用8.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9.右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

中考生物分类真题练习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带解析)

中考生物分类真题练习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带解析)

专题训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的基本食物来源B.动物都直接以植物为食C.给其他生物提供构建自身的材料和生命活动的能量D.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养育其他生物【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对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理解。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的基本食物来源;绿色植物既给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也给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 “爱护树木,人人有责。

”在树木上乱刻乱画,会导致树木死亡。

其原因可能是( )A.切断了有机物向上运输的通路B.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C.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通路D.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下运输的通路【解析】选B。

本题考查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导管分布在木质部中,能够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等器官。

筛管分布在韧皮部内,能够把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

在树上乱刻乱画,会破坏韧皮部的筛管,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导致树木死亡。

3.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使叶片的绿色褪去的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叶片色素进行处理的实验分析能力。

叶绿素易溶于酒精,不易溶于水,所以叶片要放在酒精中。

由于酒精的沸点低,直接加热易沸腾造成危险,所以要隔水加热。

4.下图表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B.部分遮光的实验操作不必要,因为已经进行了暗处理C.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小烧杯内酒精无色D.滴加碘液和显色以后,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解析】选A。

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避免原有的有机物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对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酒精脱色后,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叶片变成黄白色;滴加碘液后未遮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

〖生物〗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必刷题:光合作用

〖生物〗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必刷题:光合作用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北师大新版七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光合作用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4秋•浦北县期中)同学们直接选取甜椒植株上的叶片,按照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后,叶片变成蓝色。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酒精的目的是给水加热B.碘液的作用是给叶片细胞染色C.证明甜椒叶片内含有淀粉D.证明光是甜椒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2.(2024秋•江津区期中)如图所示,置于光下,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试管。

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

当试管内的气体积聚到,取出试管,迅速将带火星的竹签伸进试管()A.竹签火星熄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竹签火星熄灭,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竹签火星复燃,光合作用产生氧气D.竹签火星复燃,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3.(2024秋•江津区期中)大棚种植甜瓜时,为提高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合理施肥②放置干冰释放二氧化碳③增大种植密度④补充人工光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2024秋•长寿区期中)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陆生植物的⑤主要分布在叶片的④上B.③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C.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D.叶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5.(2024秋•石景山区校级期中)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6.(2023秋•无锡期末)研究光合作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时为了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常采取下列哪种措施()A.施用化肥B.大棚种植C.合理密植D.培育新种7.(2023秋•丹徒区期末)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2011杭州)9.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

植物被冻死的主要原因是A.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B.地面结冰,植物无法吸水C.细胞液结冰,体积增大,导致细胞破裂,引起细胞死亡D.低温下细胞中的酶催化功能减弱,呼吸作用停止答案:C2.(2011丽水)1 8.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答案:D3.(2011苏州)12. 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A B C D答案:B4.(2011苏州)27.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答案:B5.(2011绍兴)13.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a.绿叶 b.叶绿体滤液 c.叶绿体滤液(叶绿体有气泡产生)(叶绿体无气泡产生)研磨过滤遮光答案:B7.(2011南安)13.“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C.生产有机物 D.释放二氧化碳答案:A8.(2011怀化)25.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A、清洁鱼缸里的水B、提供新鲜的食料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D、起杀菌作用答案:C9.(2011广东)7.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答案:B10.(2011广东)9.右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C.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11.(2011泉港区)7、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4吨的二氧化碳,能使空气清新是植物体进行的()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吸收作用D、光合作用答案:D二、实验探究题1.为了解茶树的生长规律,某科研机构选择了乌牛早、浙农117号和龙井43号三种均生长了一年的盆栽茶树进行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实验在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水分适宜的同一温室内进行,并用科学仪器测出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同时记录温室内的温度,如图乙所示。

请分析回答:⑴由图甲可知,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积累量的高峰都出现在(填具体时间),说明此时植物的作用最强,制造的有机物最多;⑵综合分析图甲和图乙的实验数据,你认为该实验的结论是;答案: (1)10:00 光合 (2)茶树的光合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至35℃时光合作用最强,之后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减弱三、资料分析题1.(2011苏州)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51小题~第55小题。

下图1表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

图2是蚕豆叶不同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应的细胞或结构。

请据时间图甲茶树有机物积累量变化图乙温室内的温度变化024681012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2530354045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时间温度龙井43号乌牛早浙农117号单位叶面积内第38题图/℃有机物积累量(相对值)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51. 若A、B、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扩散作用52. 若A、C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扩散作用53. 若C表示水,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扩散作用54. 蚕豆植株所需要的水,主要由根尖的▲区吸收而来的。

A. 根冠B. 分生C. 伸长D. 成熟55.在“制作与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图2中的A.② B.③ C.④ D.⑤2.(2011台州)30.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表自土壤;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水桶里,只浇水。

经过五年,再次称量,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所示;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存活较长时间;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

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称为光合作用。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 ;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 ;(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 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要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分别是 。

答案:(1)土壤质量明显减少(从具体质量的数值予以比较等类似答案也可)(2)绿色植物能释放供动物维持生命的气体(植物能产生氧气等类似答案均给分) (3)蓝 酒精呈绿色,叶片呈黄白色(写对一项得1分)四、识图问答题1.(2011舟山)27.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

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 。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 。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

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图中曲线上的A 点将向 ▲ 移动(填“上”或“下”)。

答案:(1)气孔(2)酶活性(3)上 2.(2011兰州)28.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 为氧气,则A 为 ,C 为 。

(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 作用。

住此作用过程中,B 为___ _,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3)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 种生理作用。

CO 2吸收量 CO 2 A B C 光照强度0 (第27题图)答案:(1)二氧化碳有机物(2)蒸腾水蒸气(3)33.(2011郴州)57.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

用太阳能、能量、氧气、二氧化碳、叶绿体这些关键词完成下面的有关光合作用的概念圈。

答案:二氧化碳太阳能叶绿体能量四、实验探究题1.(2011南安)39.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6分)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该实验的变量是。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答案:(1)淀粉(2)蓝淀粉叶绿体(素)(3)二氧化碳(4)叶绿素2.(2011湘潭)35.(5分)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中。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

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答案:(1)胚乳(2)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清水(蒸馏水)(4)移走小烧杯3.(2011泸州)52.选取生长正常的爬山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①实验前应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几小时,再将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有机物。

(2)叶片A、B两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

(3)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其中叶片乙不变蓝色。

乙和丙两叶片形成对照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

如果将叶片丙的叶脉切断叶片丙经过上述①②步处理,其叶片颜色将变蓝。

(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根据叶片甲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大棚蔬菜为了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4.(2011南京)31.(4分)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制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4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