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一)

合集下载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范本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范本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范本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燃烧、爆炸的物质。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易燃易爆危险品通常分为几个类别,每个类别中的物质又根据其具体特性被分为不同的危险分级。

下面是一份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的范本。

第一类:气体1.1 易燃气体1.1.1 丙烷、丁烷等烷烃类燃气1.1.2 乙炔、乙烯等烯烃类燃气1.1.3 气态甲醇、乙醇等醇类燃气1.2 易爆气体1.2.1 氢气1.2.2 氢氧化物等氧化物类燃气1.2.3 一氧化碳等一氧化物类燃气第二类:液体2.1 易燃液体2.1.1 石油类燃料,如汽油、柴油等2.1.2 醇类液体,如甲醇、乙醇等2.1.3 标签为易燃液体的其他液体2.2 易爆液体2.2.1 乙醚、丙酮等易燃溶剂2.2.2 硝化甘油等爆炸性液体第三类:固体3.1 易燃固体3.1.1 铝粉、镁粉等易燃粉末3.1.2 纸张、木材等可燃固体3.1.3 纤维状物质,如棉花、麻绳等3.2 易爆固体3.2.1 火药、炸药等爆炸性固体3.2.2 某些金属的碎屑,如砂轮屑、铝屑等3.2.3 硝化甘油等含能固体第四类:自反应物质及其混合物4.1 易燃自反应物质4.1.1 过氧化氢等自反应物质4.1.2 有机过氧化物等自反应物质4.1.3 烷基过氧化物等自反应物质4.2 易爆自反应物质4.2.1 过氧化物、硝化物等自爆物质4.2.2 高能化合物、过氯酸盐等自爆物质4.2.3 某些溴化物、氯化物等自爆物质第五类:遇水自发反应物质及其混合物5.1 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的易燃物质5.1.1 部分有机金属化合物5.1.2 部分非金属的硫化物、氢化物等5.2 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的易爆物质5.2.1 部分金属钠、钾合金以上是一个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的简单范本,具体的分类和分级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危险品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分级,以便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九大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其标识

九大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其标识

第1类:炸药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爆炸品类别1.1 REX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2 REX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3 REX (RCX RGX 当被允许)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4 REX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5 REX具有大规模爆炸性,但极不敏感的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6 REX极度不敏感的物品及没有大规模的爆炸性物品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RXB RXC RXD RXE RXG兼容性小组任务根据DGR 表3.1.A遇险信号、保险丝发火器, 等。

爆炸品RXB RXC RXD RXE RXG兼容性小组任务根据DGR 表3.1.A遇险信号、保险丝发火器, 等。

第2类:气体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易燃气体类别 2.1 RFG利用不同的气体在某些比例下混合而形成一个易燃的混合物的压缩气体。

丁烷、氢、丙烷、乙炔、打火机不易燃的无毒气体类别 2.2 RNG RCL>任何不易燃, 无毒的压缩气体二氧化碳、氖、灭火器或低温液化气体例如液化氮气或氦气毒气类别 2.3 RPG具毒性或腐蚀性,对人的健康造成危险的气体多数毒气被禁止为使用空运;有些被允许,例如低毒性喷雾剂, 催泪弹等设备。

第3类:易燃液体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易燃液体RFL任何液体的闭杯式闪点闪点测定在60.5.C 或以下。

易燃易爆危险品

易燃易爆危险品

07
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 多数氧化性物质的特点是氧化价态高,金属活泼性强,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本身不燃烧,但与
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和爆炸。 (1)受热、被撞分解性。 (2)可燃性。 (3)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4)与酸作用分解性。 (5)与水作用分解性。 (6)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 (7)腐蚀毒害性。
敏感性 • 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
的能量——起爆量。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 能就是该炸药的敏感度。不同形式的炸药对不 同形式的外界作用的敏感度时不同的。
ONE
1
PART 03
易燃气体
03
含义——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者燃烧范围≥12%的 气体。例如,氢气、乙炔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碳五以下的烷烃、烯烃,无水的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 环丙烷、环丁烷、环氧乙烷,四氢化硅、液化石油气等。 分级 I级:爆炸下限<10%;或者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Ⅱ级:10%≤爆炸下限<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实际应用中,通常还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火险 物质。
易燃易爆危险品相关知识讲解
CONTE NTS
CONTENTS
1.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和种类 2.爆炸品 3.易燃气体 4.易燃液体
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2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5.易燃固体
6.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7.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如:点火管、速 燃导火索等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可燃性、可爆炸性或有爆炸性反应的化学品、物质或制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国际上的相关标准,易燃易爆危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其闪点低于60℃的液体。

闪点是指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与明火接触时,能够点燃的最低温度。

根据闪点的不同,易燃液体可分为三类:Ⅰ类闪点低于-18℃,Ⅱ类闪点在-18℃至23℃之间,Ⅲ类闪点在23℃至60℃之间。

2.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容易燃烧的固体物质,或者受外界激发,能够生成可燃的气体。

易燃固体通常可以分为两类:(1)易燃固体废弃物:指那些燃点低于240℃的固体废弃物。

(2)自反应物:指在标准条件下容易进行自反应的固体,如遇到激发源或者受到热源刺激,会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易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气体。

常见的易燃气体有:乙炔、丙烯、氢气等。

这些气体具有很高的可燃性,在不适当的条件下,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4.易燃蒸气和易燃混合物易燃蒸气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容易挥发出可燃性气体的液体。

易燃混合物则是指易燃气体与空气或者其他氧化剂混合而成的可燃混合物。

常见的易燃蒸气和易燃混合物有:醇类、酮类、酯类等。

除了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易燃易爆危险品还可以根据其爆炸危险性进行危险分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品的危险分级主要有四个级别:1.Ⅰ级(极其危险品)这类危险品的爆炸危险性非常高,即使在较小的规模和数量下,也能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

常见的Ⅰ级危险品有:硝酸、硫酸、氢气等。

2.Ⅱ级(高度危险品)这类危险品的爆炸危险性较高,即使在中等规模和数量下,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

常见的Ⅱ级危险品有:醋酸、甲醛、焦油等。

3.Ⅲ级(中度危险品)这类危险品的爆炸危险性中等,在较大规模和数量下,有可能引发较大的爆炸事故。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1)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2)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

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

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4)压力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显著。

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则混合物将变成不可爆物质。

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5)容器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可消除爆炸危险,该直径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6)能源能源强度愈高,加热面积愈大,作用时间愈长,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2023年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2023年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2023年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危险品分类:1. 液体易燃物质:液体状物质,具有低闪点和能维持燃烧的特性。

例如汽油、柴油、溶剂等。

2. 气体易燃物质:气体状物质,在常温和常压下可以燃烧。

例如丙烷、乙炔、氢气等。

3. 固体易燃物质:固体状物质,在常温下会燃烧。

例如木材、纸张、火柴等。

4. 自反应物质和自发燃料:能够在常温下自发反应或自发燃烧的物质。

例如自反应物质、过氧化物等。

5. 遇水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质:与水接触时产生可燃气体的物质。

例如锂、钠等。

易燃危险品危险分级:根据危险性的不同,易燃危险品在危险分级上分为六类:- 一级:具有极高的危险性,短时间内可能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危险。

- 二级:具有高危险性,可能在相应条件下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危险。

- 三级:具有中等危险性,可能在极端条件下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险。

- 四级:具有一定危险性,可能在较高温度或相应条件下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

- 五级:具有较低的危险性,可能在高温或相应条件下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

- 六级:具有极低的危险性,普通条件下不会发生可燃和爆炸反应。

易爆危险品分类:1. 爆炸品: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产生爆炸的物质。

例如炸药、火药等。

2. 自反应物质和自发燃料:能够在常温下自发反应或自发燃烧的物质。

例如自反应物质、过氧化物等。

3. 过氧化物:具有过氧化性质的物质。

例如过氧化氢、过氧化硫等。

4. 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质的物质。

例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氮等。

5. 敏感物质:对外界的刺激和能量敏感,容易引发爆炸。

例如敏感炸药。

易爆危险品危险分级:根据危险性的不同,易爆危险品在危险分级上分为六类:- 一级: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对稍大的改变条件或因环境因素而引发严重的爆炸。

- 二级:具有高危险性,对重大条件变化或极端环境要素引起的爆炸很敏感。

- 三级:具有中等危险性,对大量条件变化或因环境变化引起的爆炸敏感。

危化品分类——精选推荐

危化品分类——精选推荐

危化品分类1.危险品是指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伤亡和财产损毁⽽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即为3点特征)2.⼋⼤类:爆炸品/压缩⽓体和液化⽓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杂类)(分类原则-择重归类)3.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下(受热撞击等),能发⽣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量⽓体和热量,是周围压⼒急剧增⼤,发⽣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质。

衡量标准—热感度试验爆发点在350℃以下,撞击感度试验爆炸率在2%以上,爆速在3000m/s以上。

《爆炸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4.爆炸品特性:敏感易爆性、⾃燃危险性、遇热易爆性、机械作⽤危险性、带静电危险性、爆炸破坏性、着⽕危险性、毒害性4.1能栅:炸药从E1状态激发到E2状态所需能量E12越⼩,敏感性越强,危险性越⼤。

4.1影响炸药敏感性因素:内在因素:1键能↓,破坏越易—敏感性↑危险性↑ 2分⼦结构原⼦团稳定性↓数量↑敏感性↑3活化能(能栅)↑敏感度↓4爆热热容量导热性外在因素:1结晶晶格缺陷、晶体位错使炸药处于介稳状态,对机械或外界能量表现出敏感性。

结晶颗粒⼤敏感度↑ 2密度↑敏感度↓3温度↑炸药本⾝的能量激增,敏感度↑4杂质尤其硬度⾼有尖棱杂质能使炸药敏感度↑,⽽⽯蜡沥青⽔等松软或液态物质掺⼊会降低敏感性4.3炸药的热感度指炸药在热作⽤下发⽣爆炸的难易程度 --加热感度和⽕焰感度爆发点-炸药在热作⽤下,其反应⾃⾏加速⽽导致爆炸的最低环境温度爆温>爆发点>分解温度4.4机械作⽤爆炸激发的机理:热点学说认为,在机械作⽤下,机械能会转变为热能,这些热能来不及均匀地分布到全部试样上⽽聚集在⼩的局部范围内形成热点,在热点处发⽣热分解。

由于分解放热促使分解反应速度急剧增加,在热点内部形成强烈反应,从⽽使热点的温度⾼于爆发点。

爆炸就在这些热点处开始,然后扩展到整个炸药。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火灾、爆炸或放出有毒有害物质的物品。

这些物品的危险性较高,需要特殊的防护措施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根据国际上的标准,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一般包括以下几类:1.易燃液体:这类物质在正常温度下可以很容易地产生蒸气,蒸气可以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并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发火灾或爆炸。

常见的易燃液体包括汽油、酒精、甲醇等。

根据其闪点的不同,易燃液体可以分为三个危险等级:低闪点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3°C)、中闪点易燃液体(闪点介于23°C到60°C之间)、高闪点易燃液体(闪点高于60°C)。

2.易燃固体:这类物质在普通温度下遇到火源或摩擦会燃烧或爆炸。

易燃固体可以根据其燃烧特性和燃烧性能分为两个危险等级:可燃性固体和自燃性固体。

可燃性固体是指在燃烧过程中会放出可燃气体并可引起火灾的物质,如纸张、木材、煤炭等。

自燃性固体是指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可以自行燃烧并放出可燃气体的物质,如白磷、硫化亚铜等。

3.易燃气体:这类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处于液体或固体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以气体形式存在并容易燃烧或爆炸。

常见的易燃气体包括丙烷、乙炔等。

易燃气体有三个危险等级:易燃气体(气压>0.1MPa,20°C时容易燃烧或爆炸)、高压可燃气体(气压>1.5MPa,最大使用压力>0.5MPa,20°C时容易燃烧或爆炸)、高温可燃气体(最大使用温度>60°C,20°C时容易燃烧或爆炸)。

4.氧化剂:这类物质可以与其他物质反应并放出氧,进而助燃。

常见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氧化剂根据其氧化性能可以分为五个危险等级:极强氧化剂、强氧化剂、氧化剂、弱氧化剂、不发生化学反应。

5.剧毒物质:这类物质对人体或环境有严重的毒性,接触或吸入它们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常见的剧毒物质包括氰化物、砷化氢等。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模版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模版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模版易燃易爆危险品是一类具有较高火灾危险性和爆炸危险性的化学物质或物品。

为了对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国际上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危险品分类和危险分级模板。

本文将介绍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分类和危险分级模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特性和管理方法。

一、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分类根据危险品的特性和危险性质,易燃易爆危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液体易燃危险品:包括液体燃料、溶剂、液气、可燃液体等。

2. 气体易燃危险品:包括可燃气体、压缩气体等。

3. 固体易燃危险品:包括可燃固体、易燃粉尘、自反应物质等。

4. 自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包括过氧化酮、过氧化醇等。

5. 工程控制:包括发热性物质、自发燃物质等。

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危险分级模板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易燃易爆危险品,各国制定了相应的危险分级模板。

以下将介绍我国国内常用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危险分级模板。

1. GB/T 20533-2006《危险化学品分类与标签规范》该标准是我国国内最常用的危险品分类和标签规范,其中包含了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分类和危险分级要求。

根据该标准,易燃易爆危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1级: 极易燃物质,即在常温和/或低温下就能迅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1.2级: 易燃物质,即在常温下有较大燃烧危险性的物质。

- 1.3级: 危险物质,即在常温下具有燃烧危险性但相对较小的物质。

- 1.4级: 低危险性物质,即在常温下有燃烧危险性但不会产生显著的危险的物质。

- 1.5级: 易燃气体,即压缩气体,具有燃烧危险性的物质。

- 1.6级: 易燃液体,即在常温下能够燃烧但不易蒸发的液体。

2. UN-Orange Book(联合国橙皮书)联合国橙皮书是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危险品分类和危险分级标准,该标准包含了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分类和危险分级要求。

根据橙皮书,易燃易爆危险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类: 极度危险物质,即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爆炸的物质。

04技术实务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_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04技术实务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_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学习要求: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

危险品——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即为易燃易爆危险品。

具体指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中的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2020余种。

第1类爆炸品第2类易燃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括危害环境的物质第一节爆炸品爆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知识点:爆炸品的分类及特性一、爆炸品的分类: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爆破用的雷管、电雷管。

2.具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燃烧弹、催泪弹。

3.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种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点火管、速燃引信、礼花弹。

4.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信号弹,烟花爆竹。

5.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在燃烧实验中不会爆炸。

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二、爆炸品的特性和参数爆炸品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其受到摩擦、撞击、振动、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能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而发生爆炸性燃烧。

其主要危险特性包括爆炸性和敏感性。

(一)爆炸性爆炸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上升和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

这两者缺一不可。

在生产中,爆炸危险源可从潜在的爆炸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等几方面来确定,具体包括能量与危险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等。

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自己看下例子即可,不要去背,了解下,给出例子能选出原因就好。

(一)物料原因(二)作业行为原因(三)生产设备原因(四)生产工艺原因此外,还因为人的故意破坏,如放火、停水停电、毁坏设备,以及地震、台风、雷击等自然灾害也同样可能引发爆炸。

二、常见爆炸引火源表1-3-4 常见引发爆炸的引火源三、最小点火能量所谓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爆炸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目前基本都采用毫焦(mJ)作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

学习要求: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了解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几类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

二、爆炸品的特性及参数(一)爆炸性爆炸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上升和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

(二)敏感度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

不同的炸药所需的起爆能也不同。

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

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 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者燃烧范围≥12%的气体。

例如,氢气、乙炔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碳五以下的烷烃、烯烃,无水的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环丙烷、环丁烷、环氧乙烷,四氢化硅、液化石油气等。

一、易燃气体的分级易燃气体分为两级。

I 级:爆炸下限<10%;或者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Ⅱ级:10%≤爆炸下限<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消防安全技术规程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

消防安全技术规程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

消防安全技术规程(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1危险物品的分类1.1危险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贮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将危险物品分为九类。

第一类为爆炸物品;第二类为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为易燃液体;第四类为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为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类为放射性物品;第八类为腐蚀品;第九类为杂类。

1.2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和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以及具有易燃特性的部分毒害品和腐蚀品。

2储存危险物品的消防安全条件2.1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要有专用仓库、货场或其他专用储存设施,并由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专人管理。

2.2 应根据各类危险物品的类、项标准、分类分项储存,并符合分类存放的原则要求。

2.3 不得超量储存,根据我国《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第6.2条的规定,每栋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的储量不应超过表1-1的规定。

表1-1危险物品库房的允许储存量一定距离,禁忌的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储存方式;2. 隔开储存指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的储存方式;3. 分离储存指贮存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储存方。

3仓库的建筑防火条件和要求3.1 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库房应根据火灾危险类别,确定其耐火等级和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

每座库房的建筑面积和防火隔间,以及最高允许层数都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标准。

3.2 库房的地面应为易冲洗、不燃烧、撞击不发生火花的地坪。

对易燃液体库房的地面,应有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易燃物品库房的地面应有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3.3 屋顶屋面:屋顶应采用隔热降温的双层通风屋顶,对于有粉尘爆炸危险的筒仓,其顶部盖板应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库房的屋面应为不燃、光滑、不粘粉尘的屋面。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aI时'间H 卜/ / 1 / 7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 2 级:1)1 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 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2)2 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 的可燃气体,如氨、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 1 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 2 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1 )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

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 2〜31%,在氧中为2. 8〜93%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

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4)压力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显著。

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则混合物将变成不可爆物质。

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5)容器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可消除爆炸危险,该直径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6)能源能源强度愈高,加热面积愈大,作用时间愈长,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编号:SY-AQ-09056(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Class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dangerous goods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1)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2)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

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0题)1、根据现行消防救援行业标准《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灾危险性分级》(XF/T 536.1),下列易燃液体中属于Ⅰ级的是()。

A.石脑油B.汽油C.乙醇D.香蕉水【答案】 B2、关于建筑消火栓系统火灾延续时间说法,下列正确是()。

A.建筑高度为105m住宅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0hB.建筑高度为25m展览楼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2.0hC.丙、丁、戊类仓库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2.0hD.甲、乙类厂房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0h【答案】 D3、(2020真题)某建筑高度为36m的候机楼,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候机大厅内的墙面可采用的装修材料是()。

A.珍珠岩板B.复塑装饰板C.聚酯装饰板D.无纺贴墙布4、某建筑面积为3000 ㎡的地下一层商场,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关于该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宜采用标准响应洒水喷头B.洒水喷头与配水管道可采用消防洒水软管连接C.同一隔间内不得选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热敏性能的喷头D.N100的水平管道上法兰间的最长管道长度为20m【答案】 D5、某独立建造建筑面积800㎡单层面粉仓库,耐火等级为一级,其柱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A.3.00hB.2.50hC.2.00hD.1.50h【答案】 B6、(2019真题)某燃油锅炉房拟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

为确定设计参数,进行了实体火灾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为:喷头安装高度为4.5m,布置间距为2.8m,喷雾强度为0.8L/(min*㎡),最不利点喷头的工作压力为9MPa。

下列根据模拟实验结果确定的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A.喷头设计安装高度为5mB.设计喷雾强度为1.0L/(min*㎡)C.喷头设计布置间距为3mD.喷头设计最低工作压力为8MPa7、某陶瓷制品储存仓库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顶承重结构为钢结构,当采用防火涂料对该屋顶承重构件进行防火保护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h。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因自身特性而引起火灾、爆炸、易燃等危险情况的物质。

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标准,以及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燃易爆危险品可以分为七类,分别为: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可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自爆物质、易燃固体、遇空气易燃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爆炸性物质和混合物。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危险品的分类及危险分级。

1. 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是指在常压下可与空气中某特定浓度范围内的火焰或火花接触时能产生可燃混合物,并能在空气中传播燃烧的气体。

根据其爆炸范围和极限氧浓度,可燃气体分为四个危险分级,依次为:ⅠA、ⅠB、ⅠC和Ⅱ。

其中,ⅠA类可燃气体极其易燃,Ⅱ类可燃气体易燃。

2. 可燃液体:可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具有较低沸点或能以常温下可发生燃烧的液体。

可燃液体的危险分级与闪点和沸点有关,分为四个级别,依次为:Ⅰ、Ⅱ、Ⅲ、Ⅳ。

Ⅰ类可燃液体的闪点低、沸点低,易燃性最高。

3. 可燃固体:可燃固体是指在常温下,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固态物质。

根据其燃烬产物和燃烧的难易程度,可燃固体分为四个级别,依次为:Ⅰ、Ⅱ、Ⅲ、Ⅳ。

Ⅰ类可燃固体在常温下即可燃烧,易燃性最高。

4. 自反应物质和自爆物质:自反应物质和自爆物质是指具有在常温下自行反应、自燃,甚至爆炸的物质。

根据其自爆性和爆炸性,这类危险品分为两个级别,依次为:Ⅰ类、Ⅱ类。

Ⅰ类具有很强的自爆性和爆炸性,易燃性最高。

5. 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在外界能产生自燃性物质或能引起火灾的固态物质。

依据其自燃性和催化剂的存在,易燃固体分为四个级别,依次为:Ⅰ、Ⅱ、Ⅲ、Ⅳ。

Ⅰ类易燃固体具有很强的自燃性,易燃性最高。

6. 遇空气易燃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遇空气易燃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在与空气接触时可以自燃或引起爆炸的物质。

这类危险品根据其自燃性和爆炸性分为四个级别,依次为:Ⅰ、Ⅱ、Ⅲ、Ⅳ。

Ⅰ类遇空气易燃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易燃性最高。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精选全文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精选全文

七、放射性物品
1.定义 具有从原子核内部自行不断地放出具有穿透力、
为人们不可见的射线(高速粒子)的性质的物质称 为放射性物质。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 Bq/kg的物品。
2.特性 (1)具有放射性 (2)毒性 (3)易燃性
3.分项
一级、二级、三级
八、腐蚀品
1.定义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
3.内容
包括以下16个部分: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2)危险性概述(hazards summarizing) (3)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 /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4)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 (5)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 (6)泄漏应急处理(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7)操作处置与储存(handling and storage)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三、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在常温 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范围分为以下三类: 1、低闪点液体:闪点≤-18 ℃,如乙醚、乙醛; 2、中闪点液体: -18 ℃ ≤闪点<23 ℃ ,如苯、乙醇; 3、高闪点液体: 23 ℃ ≤闪点≤ 61 ℃ ,如氯苯、丁醇。
3、分项
1.易燃气体: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极 易燃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 氢气、甲烷、乙炔、正丁烷等。

2020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2020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
三、可燃固体
可燃固体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同。
熔点低的固体物质其燃烧过程是受热后首先熔化,再蒸发产生蒸气并分解氧气,例如沥青、石蜡、松香、硫、磷等;
复杂固体物质的燃烧过程是受热时直接分解析出气态产物,再氧化燃烧,例如木材、纸张、煤、塑料、人造纤维等。
(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
(4)压力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显著。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则混合物将变成不可爆物质。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
四、爆炸性粉尘
爆炸性粉尘指与空气均匀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后,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粉尘。
1·分类
目前已发现的爆炸性粉尘有以下7类:
(1)金属类如镁粉、铝粉、锰粉;
(2)煤炭如活性炭、煤等;
(3)粮食如淀粉、面粉等;
(4)合成材料如染料、塑料;
(5)饲料如鱼粉、血粉;
(6)农副产品如烟草、棉花;
(7)林产品如纸粉、木粉等。2·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
(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doc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doc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1)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2)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的更多。

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

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4)压力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显著。

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则混合物将变成不可爆物质。

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5)容器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可消除爆炸危险,该直径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6)能源能源强度愈高,加热面积愈大,作用时间愈长,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及危险分级(一)
易燃易爆危险品指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燃爆的物质。

按形态,易燃易爆危险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四类。

一、可燃气体
可燃气体指凡是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爆的气体。

气体的燃烧与液体和固体不同,不需要蒸发、熔化等过程,速度更快,而且容易爆炸。

1·可燃气体危险特性分级
可燃气体(蒸汽)按爆炸极限下限分为2级:
(1)1级指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小于等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环氧乙烷、氯乙烯、硫化氢、水煤气、天然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此类;
(2)2级爆炸极限下限(容积%)大于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少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在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时,将1级可燃气体划为甲类火灾危险,2级可燃气体划为乙类火灾危险。

2·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
(1)温度爆炸性混合物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2)氧含量混合物中氧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
上限提高的更多。

如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31%,在氧中为2.8~93%;
(3)惰性介质如果在爆炸性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氩等),随着惰性气体百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当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可使混合物的爆炸性消失。

通常惰性气体对混合物爆炸上限的影响比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
(4)压力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随之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显著。

当压力降至某一数值时,下限与上限重合成一点,压力再降低,则混合物将变成不可爆物质。

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
(5)容器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可消除爆炸危险,该直径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
(6)能源能源强度愈高,加热面积愈大,作用时间愈长,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7)此外,光对爆炸极限也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