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理论和模型

合集下载

第4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第4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式中:K、L、D代表资本、劳动和距离;G代表外形转 化函数;Q(d)代表距离变化函数。 与公式(4—5)中与转化紧密相关的成本函数公式为:
Cd =XpPp + Kgr +LgW + Kdr + KdW (4—6)


式中:r代表租金(资本价格);W代表工资率。 当要解决时间问题时,我们可以提出相似的公式,变 换一下公式(4—5)可得:

Xc = H(Xp,Kh,,Lh)+T(Xp,Kt,Lt) Q(t) (4—7)
4.3 国际服务贸易模型—— 对传统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迪尔道夫模型 1985年,迪尔道夫率先运用H-O模型,建 立了“一种商品,一种服务”的模型, 来 探讨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在他的模型中, 迪尔道夫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对服务 贸易比较优势进行分析。
1.
图4—9 生产过程的分散化

图4—10 总成本和产出
图4—11 分散后的平均成本与产出
图4—12 边际成本与产出
图4—13 总成本和产量:外国服务链的影响
3.
“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的不同解释 (1) 李嘉图理论的解释 (2) H-O 理论的解释 (3) 埃塞尔解释 (4) 弗农解释
4.2.1


4.2.2 时空一致性问题 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幸运的独立性并不适于所有的活动。 市场上像理发业及阑尾切除手术之类的医疗服务就有很 大的不同,这里的生产和消费不是独立的,实际上是同 一活动。对于这些商品,生产和消费的结合要求时间和 空间的一致,我们不能使生产和消费之间有隔离,这样 就不是公式(4—1)和(4—2)了,我们有一个简单 的表达式: U=U[F(K,L),X] (4—3)

第二章 国际贸易服务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

第二章  国际贸易服务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
(二)服务产品的价值和价值量 服务产品具有价值的原因 (1)凝结性 (2)有用性 (3)社会性 (4)抽象等同性
(三)服务商品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第三节 服务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三、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 (一)服务产品的概念 1.一般概念 2.经济学概念 (二)服务商品的特征 1.服务产品是无形的 2.服务提供商和服务消费者的同时性 3.服务质量差别大 4.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 5.服务价格差别大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学说
二、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一)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和贸易基础的解释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 。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 影响。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 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兴起了新贸易保护主义 。管理贸易政策的内容是:国家对内指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 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的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对外经 济贸易协定,以协调和发展缔约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第四节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二、自由的服务贸易政策
可逆转。
5.两国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且要素密集度不
6.两国消费者需求偏好相似。
7.自由贸易而且各国贸易平衡。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二、传统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指导
(一)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服务贸易的基础
(二)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对生产要素禀赋说的 补充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学说
(一)相关概念 1.生产要素禀赋与要素丰裕度 2生产要素密集度.

【国际服务贸易 精品课件】7 国际服务贸易:基于新贸易理论框架的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 精品课件】7  国际服务贸易:基于新贸易理论框架的分析
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国际间差异
(一)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二)任何两国之间的收入相似程度 (三)经济发展阶段 (四)任何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阶段差异性 (五)一国的经济规模 (六)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接近程度 (七)国家之间的一体化程度 (八)国家之间的贸易失衡程度
H
F
109-124.
劳动:L
直接劳动: D
单个部门: 生产差异性产品
间接劳动: S
Identical?
从一国封闭经济均衡开始分析
10
3.1 封闭经济均衡
经济的供给方:企业 企业的生产由直接生产活动和间接生产活动构成,直接生
产活动因专业化而表现出递增的规模报酬。
现有文献对专业化引致的报酬递增问题的形式化,存在两 种方法。一是Ethier(1982)和Romer(1987)采用的方法。 他们将Spence-Dixit-Stiglitz效用函数用作生产函数,结 果表明,在保持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中的投 入品种类,将导致产出的增加。二是Edwards and
Vaal, (1996)
9
Francois, J.,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XXIII, No. 1, February 1990, pp.
劳动
Dixit-Stiglitz方法
Lancaster模型
垄断竞争 规模报酬递 水平差异 增
Hotelling- Lancaster方法
BranderKrugman模型 (无运输成本和 有运输成本)

2 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理论

2 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理论

—欣德利 & 史密斯 ,库伯 —萨皮尔& 卢茨,拉尔
3.不完全适用的观点

前提有缺陷,需要修正(服务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部门) 需要考虑服务产品的特点
4
完全适用 于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n the "suitability" to discuss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1.不适用的观点

前提不适用(生产要素不能流动) —桑普森 & 斯奈普 结论不吻合 服务贸易有自己的特点不适用 —R•Dick & H•Dick —G•Feketekuty

服务贸易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挑战
2. 完全适用的观点

原理适用(合理内核) 实证研究结论吻合
第四,在法律与工会组织的影响下,雇员的非工资费用趋于增 加。
25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二)消费者服务市场化的分析
26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服务贸易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
1. 价值链理论(Value Chain) 1985年,迈克尔· 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 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 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 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23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服务业的非市场化向市场化发展 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社会分工导致了服务业产生,服务业的 发展由内而外;服务业的国际化促进了国 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4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一)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 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是在诸多促进因素和掣肘因素的共同作 用下展开的。促进因素有: 第一,企业活动日趋复杂化,导致对雇员的监督日益困难。 第二,专业化的加强和技术诀窍的变动率,使得在市场购买某 些种类的专门技能比在厂商内部生产更有利。 第三,信息和交通费用的下降导致服务的市场交易费用下降, 促进了服务的外在化进程。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第一节 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及相关模型
一、国际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其含义
RCA定义:一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占世界该种商品或服务 出口的比率对于该经济体总出口占世界总出口比率之比。
在n(j=1-n)个经济体,m(i=1-n)种出口商品或服务中,一经济体 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可以表示为:
m
RCAij
X ij
n
X ij
X ij
i 1 nm
100
X ij
j1
j1 i1
第一节
二、迪尔道夫模型
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
(1)封闭状态下:无商品和服务贸易发生
(2)自由贸易状态下:商品和服务都实现自由贸易
(3)半封闭状态下:只有商品可以自由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商品贸易和作为商品贸易副产品的服务贸易是有效的。
第六节
三、国际服务外包的衡量 服务外包总体测度 分行业服务外包测度
OSSi
j
产业i的服务j投入 产业i的全部非能源投入
服务j的进口
服务j的国内产出+服务j的进口-服务j的出口
上式中的 产业i的服务j投入 产业i的全部非能源投入
的计算,可以采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方法。该分数的
分母除了非能源物质性投入外,还包括9大类服务部门:电信;金融;机
第一节
三、伯格斯模型
伯格斯运用修正过的H-O模型,探讨了服务贸易、服务技术出口问题。 该模型说明了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技术差异如何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决定服 务贸易的格局。 根据伯格斯模型,一个厂商是选择合约经营还是选择自身进行服务取决 于服务的市场价格与要素价格孰高孰低。如果服务价格相对地超出工资 和租金越高,生产厂商就越少依赖服务部门,但用于服务的支出将因要 素间替代程度的不同而升降。如果技术或政策壁垒阻碍服务贸易,那么 提供服务的技术差别将成为一国商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决定因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培训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培训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服务贸易政策的内涵与目标
内涵
服务贸易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服务贸 易发展,通过干预市场、提供信息服 务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对服务贸易进 行管理和调节的措施。
目标
服务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服务贸易 的发展,提高服务贸易的效率和竞争 力,实现国家经济利益和服务贸易自 由化的目标。
服务贸易保护政策
保护幼稚服务业
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外国服务的进入,保护本国服务业的成长和发 展。
保护就业和产业利益
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外国服务的进入,保护本国服务业的就业和产 业利益。
保护国家安全和主权
政府采取措施审查外国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国家安全和主 权。
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
1 2
促进服务业发展
政府通过减少限制和壁垒,促进本国服务业的发 展和竞争力提升。
服务贸易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理论
01
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概念
阐述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概念,以及在服务贸易中如何体现全球化和区域
化。Leabharlann 02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趋势
分析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的形成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
03
全球化与区域化对服务贸易的影响
介绍全球化与区域化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政
策环境等。
03
重要性
03
04
05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国 际服务贸易,各国可以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 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
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 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各 国可以提高在国际市场 的竞争力。
推动全球一体化:国际 服务贸易是全球一体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 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进程。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服务贸易的经济学原理

国际服务贸易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价值是服务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国际市场价格是服务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
供求关系直接影响服务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
其他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 • 垄断 • 竞争 • 经济周期 • 政府政策
第三节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英国经济家C·克拉克于1940年发 表了《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书中 搜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各部门劳 动力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数据,进行 了卓有成效的统计和研究,提出了劳 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结构变化理 论。 克拉克发现: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会随着国民经济 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 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 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 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 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
第四节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模型
Theoretical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完全适用性
▪ 原理适用(合理内核) ▪ 实证研究结论吻合
二、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性
▪ 前提不适用 ▪ 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同 ▪ 服务贸易有自己的特点不适用
生产过程的分散化
图1 总成本和产出
图2-2b就反映这一情况:假定 生产分散化改变了固定成本 和变动成本之间的比例,而 且在生产区1984年,迪尔多夫率先成功地利用传统的2x2x2赫 克谢尔——俄林模型探讨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迪尔多夫的模型为一种商品和一种服务。他认为,可从 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服务要素贸易、不可移动要素 的贸易等三方面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进行剖析。
goods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它指的是各国之间通过提供和消费服务来进行的跨国交易和贸易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具有显著的特点和理论基础,下面将就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首先,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服务贸易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其基本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自己相对优势的产品或服务。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在某类服务领域中具有相对优势意味着该国在生产这类服务方面相对更具竞争力。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在某些领域的相对优势,比如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

比较优势理论有助于各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经济效益。

其次,新贸易理论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新贸易理论强调不同国家之间贸易的根本动因是产品差异。

在服务贸易领域,不同国家的服务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化,这使得国际服务贸易具有广泛的发展潜力。

新贸易理论关注的是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垄断力量,这也影响到了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和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交换服务成为常态。

新贸易理论的观点有助于理解和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也是相关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认为,社会总支出是决定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主要因素,而国际贸易失衡则可能导致内外需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到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强调了全球宏观经济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国家政府对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调控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与全球经济的需求、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有关。

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提出了国家政府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例如调整贸易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

此外,国际服务贸易还受到新经济学和全球生产网络等理论的影响。

新经济学的观点强调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而服务贸易正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经济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新兴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02
新兴市场崛起带来的挑战
新兴市场的崛起也带来了市场竞争、文化差异、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挑战,
需要国际服务贸易各方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
03
拓展新兴市场的策略
为拓展新兴市场,国际服务贸易各方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加强
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
结构优化阶段(2010年代至今)
中国政府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推动服务贸易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加强服 务贸易创新和国际合作。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优势领域
劣势领域
机遇与挑战
中国在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 贸易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同时在电 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领域也 展现出较强实力。
CHAPTER
数字化、智能化对国际服务贸易影响
数字化推动服务贸易创新
数字化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服 务贸易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推动了服务贸易 的创新发展。
智能化提升服务贸易效率
智能化技术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等方法,提高了服务贸 易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服务贸易的效 率。
中国在金融、保险、专利和特许权使 用费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相对 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智 能化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国际服务贸 易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抓住机遇,加 快转型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未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策略建议
推动服务业开放和创新
CHAPTER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原则
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出口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 势的产品,以获取贸易利益。

《国际服务贸易》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第五节 服务外包理论
一、外包的概念
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 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并利用企业外部的 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 在讲究专 业分工的二十世纪末,企业为维持组织竞争核 心能力,摆脱组织人力不足的困境,将组织的 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 运成本,提高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 满意度。外包业是新近兴起的一个行业,它给 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第三节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 的服务贸易理论
一、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背景:科技进步便服务生产成本趋于下降,服 务价格变得越来越低廉,这一变化导致了服务 生产的分散化、迂回性。将生产过程分散在不 同地点,增加了生产方式的组合,从而导致对 服务链更为强烈的需求。由此,国际服务链得 到了更为频繁和大量的使用而成为生产过程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凯茨考斯基:寡头垄断模型
与马库森观点相反,基氏运用寡头垄断模
型,解释了取消国内服务贸易管制的国际
影响。 认为取消国内管制可以促进厂商为获取规 模经济效益而进行国际竞争,因此政府最 好的政策是创造自由的国内市场。
四、垄断竞争模型
马库森借助于垄断竞争理论,对熟练劳动力的服 务贸易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结论是:即使单纯发挥要素禀赋的作用也能从贸 易中获利;由于多种熟练劳动投入能够提高该部 门的最终产出,小国比大国获利更多;由于一些 专业化受到限制,仅有货物贸易并不能实现生产 的帕累托最优,而引入服务贸易可以导致最大程 度的专业化和帕累托最优;即使存在垄断的力量, 关税也不能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而且可能因削 弱全球的专业化潜力而使福利水平降低。
2.要素密集度不同的服务类型也具有不同 的比较优势

02《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

02《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
End 3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 的适用性(2)
RCA是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 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具体讲RCA=(Xij / Yj) /(Xiw /Yw),其中,Xij代表j国i产品出口 额,Yj代表j国全部产品(商品和服务)出 口量,Xiw代表世界i产品出口量,Yw代表 世界出口总额。如果RCA﹥1,意味着该国 以出口I产品为主。
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国际服 务贸易。R.迪克(R.Dick)和H.迪克(H.Dick)
是最早尝试系统解释服务贸易模式的学者。1979年,他 们在一篇论文中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法(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 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贸 易(如运输服务和其他民间服务等)的现实格局是否遵 循比较优势原理。他们以要素禀赋为基础,对18个经合 组织国家的各种现实比较优势指标进行了跨部门回归分 析。其结果是没有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在服务贸易模式的 决定中发挥了作用。排除非关税壁垒影响,他们认为, “如果不考虑贸易扭曲,要素禀赋在服务贸易中没有重要 的影响”。
End 15
适用性讨论(5—1)
3、塔克(Ken Tucher)和森德伯格(Mark Sundberg,1988)认为,尽管国际贸易理论、 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均适用于对服务贸易的 分析,但存在以下局限性:
(1)要素禀赋论主要从供给角度分析国际 贸易,但当可贸易服务的生产函数与主要的要 素投入相结合时,任何国际服务贸易将依赖于 需求因素而不是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消费者 收入、服务的种类和消费环境等因素都构成服 务的贸易条件;
被看成是非贸易品,如全聚德提供的餐饮服务无法在欧 洲享用,但一般都承认生产要素可以跨国界移动。
若假设:成熟的餐饮服务需要三种因素:品牌、高级 厨师和管理。在闭关自守情况下,欧洲顾客需要付出较 高的代价才能享有老字号全聚德的服务。一旦允许人员 跨国界移动,全聚德的高级厨师可以在欧洲分支机构一 显身手,并与当地成熟的管理技能相结合,使自身品牌 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就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服务。显然, 这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因为涉及进行贸易的不是这种 餐饮服务本身,而是服务的生产要素——品牌和管理。

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PPT2

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PPT2

国际服务贸易 2.2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基础
• 巴格瓦蒂通过两要素一般均衡模型进一步阐述了克尔 茨考斯基上述见解。
国际服务贸易 2.2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基础
• X和Y分别代表两种贸易品,S代表非贸易品――服务,下标 R和P分别表示富国和穷国。假设生产中规模报酬不变, 作一条与三条等产量曲线相切的工资――租金价格线W,它 决定各种商品(包括服务)的价格。这样,在富国XR能 交换YR,并且两者都能交换SR。
国际服务贸易
陈 宪 殷 凤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国际服务贸易
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教学目的】
• 了解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 了解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演化 • 熟悉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 熟悉马库森理论和弗兰科斯理论 • 了解服务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
国际服务贸易 2.2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基础
• 归纳起来,图2-2a和图2-2b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释 为什么发达国家在金融、工程咨询、信息处理等资本 密集型服务上相对价格较低,而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工 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现实。
• 因此,图2-2a和2-2b可构成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框架之一。
• 第四,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服务的可 贸易性。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2.1 贸易品、非贸易品与服务可贸易性 2.2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基础 2.3 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服
务贸易
2.4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福利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 2.2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基础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之争】

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理论和模型

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理论和模型
股点 1)这种分类法的国际服务贸易涵盖的 内容是全面的;
2)把国际资本流动所形成的各种收益 (报酬)流量,归于“要素服务贸易”项下, 一方面可以使各国国际收支帐户的资本流动项 目统计简单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国际服务贸易 的投资收益统计不被国际投资流量和国际信贷 流量的各种形式干扰,成为相对独立的价值统 计流量;
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SIC分类)
消费者服务(业): 招待与食品服务、私人 服务、娱乐与消遣服务、杂项服务(B to C) 生产者服务(业):企业管理服务、金融服务、 保险与房地产(B to B) 分配服务(业):运输与贮藏、交通与邮电、 批发与零售(B to C), (B to B) 公共服务(G to B、C)
返回
10) 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 (除视听服务外)
a. 文娱活动 b. 新闻社服务 c.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服务 d. 体育和其他娱乐活动 e. 其他
返回
11) 运 输 服 务
a. 海上运输服务 b. 内陆水上运输服务 c. 空中运输服务 d. 航天运输服务 e. 铁路运输服务 f. 公路运输服务 g. 管道运输服务 h. 所有运输方式的辅助服务 i. 其他运输服务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服务与服务工作
一.服务概念的历史演变
(一) 二战前的服务概念
法国的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最早定义于
《政治经济学概论》: 无形产品(服务)同 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物。(内含 与外延)
古典经济学家巴斯夏:劳务是一种努力,
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乙来 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国际服务贸易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目; =(经常项目-商品贸易项目-单方面转移 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页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页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5.2.2 迪尔道夫模型B
1.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 1)商品和服务贸易与传统的比较优势说相符。 2)互补性服务不可贸易不会影响传统的比较优 势理论在服务贸易分析中的适用性。
2.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 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境移动并结合东道国的相关 资源优势从而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服务。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2)服务贸易自由化导致服务产品种类增多,生产 规模扩大,使服务进口国向更专业 化生产方 向发展,服务出口国或向专业化,或向非专业 化生产方向发展,并使要素总收益相联系的制 成品价格下降。
3)马库森强调服务部门内部的专业化,弗兰科斯 则强调服务在协调和联结各专业化生产过程中 的作用。
20.11.3002:35:0702: 3502:3520.11.3020.1 1.3002:35
谢谢
02:35 20.11 .3002
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2时35分7秒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 11.3020.11.30 Monda y, November 30, 2020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5.2.3 伯格斯模型B
1. 揭示不同国家服务提供技术上的差别是如 何形成比较优势和商品贸易模式。
2. 在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如果技 术相同的两国商品可自由贸易(服务不可 贸易),即使无一种要素能在国际上流动, 两国的要素价格和国内服务价格的差异出 也会缩小或完全消失(在运输成本忽略为 零的情况下),从而降低市场参与者从事 服务贸易的动机。
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5.2.6 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 竞争条件下的服务贸易A
1.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更能贴切地解释国际服务 贸易迅速增长的现实。 2.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第4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ppt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第4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ppt

❖ U=U[F(K,L),X]
(4—3)
❖ 这里效用的获得来自商品X的消费及生产和消费同时发 生的Y服务商品的消费。对于Y,生产者认为其行为是 生产,消费者认为其行为是消费,实际是同一行为。
❖ 4.2.3 中介服务
❖ 我们把有时间间隔的活动定义为中介服务, 这种服务可以由远距离的第三者提供。
❖ 中介服务是我们讨论的三类服务中最多的一 种,至少从产出值来看是这样的。
第4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4.1 服务贸易研究方法对传统理论的继承
❖ 4.1.1 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规范分析

❖ 4.1.2 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实证分析
4.2 服务贸易一般模型
❖ 4.2.1 商品生产与消费的一般模型
❖ 假设市场有X、Y两种商品,仅有两种生产要 素,资本(K)和劳动(L),对于供给来说, 生产函数是一阶同质的劳动力条件下进行生 产的函数,可表示为:
❖ 1. 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

❖ (1) 全封闭情形:以a(autarky)表示,表示没 有任何商品和服务贸易发生。
❖ (2) 自由贸易情形:以f(free trade)表示, 表示商品和服务都实现自由贸易。
❖ (3) 半封闭情形:以s(semi-autarky)表示, 表示只有商品可以自由贸易。
换一下公式(4—5)可得:
❖ Xc = H(Xp,Kh,,Lh)+T(Xp,Kt,Lt) Q(t) (4—7)
4.3 国际服务贸易模型—— 对传统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 4.3.1 迪尔道夫模型
❖ 1985年,迪尔道夫率先运用H-O模型,建 立了“一种商品,一种服务”的模型, 来 探讨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在他的模型中, 迪尔道夫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对服务 贸易比较优势进行分析。

03-第三章__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03-第三章__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英国经济家C·克拉克于1940年发表了《经济进步的条 件》一书,书中搜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各部门劳 动力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数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 计和研究,提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结构变 化理论。
克拉克发现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的劳动力比重, 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 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 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 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要素禀赋理论) 技术差距论(模仿滞后假说)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的比较优势)
第一节 服务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 (一)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的讨论 1981年,萨皮尔(A.Sapir)和卢茨(Lutz) 1986年,拉尔(Lall) 1991年Falvey和Gemmell 理查德.库伯(Richard Kump)
(1)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从各种假设(封闭、半封 闭、自由贸易)说明:均不会影响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服 务贸易分析中的适用性。
(2)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境移动并结 合东道国的相关资源优势从而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服务。 即若允许服务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也符合传统的比较优 势理论。
(3)含有缺席要素的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决定服务贸易的 模式;在某些情况下,要素也可能发生逆向流动,即由价 格较高的一国流向价格较低的一国(如管理要素)。
法国经济学家富拉斯蒂埃也指出,我们所掌握 的数据已充分证明了这一演进规律
对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原因,经济 学家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包括克 拉克分析、富拉斯蒂埃解释等
二、发展路径:从“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模型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模型框架

06
结论和展望
结论回顾
贸易理论发展历程
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阶 段,各阶段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模型框架。
古典贸易理论以比较优势为核心,解释了国 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和贸易模式。
现代贸易理论
贸易与经济增长
现代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结构为核心,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动态发展和 多样化贸易模式。
国际贸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丝绸之路、 大航海时代等时期,而现代的国际贸易则是在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
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自由贸易、保护贸易 和国际商品协定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特点和适 用范围。
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 段,从最初的以物易物到现代 的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
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政策 法规、国际政治环境等。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 法和模型框架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新国际贸易理论 • 国际贸易模型框架 • 国际贸易理论的实证研究 • 结论和展望
01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 和服务的交换。它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向,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全信息和跨国公司为基础,实证研究显示这些理论能够解释跨国公司的投资和贸易 行为。
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存在的问题
实证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质量和 准确性、模型假设和现实情况的符合程度 、不同理论之间的冲突等。
VS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的实证研究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同时 还需要探索新的贸易现象和模式,发展新 的理论和模型框架,以便更好地解释和预 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项目的国际交换和服务业在国际上的跨境交易活动。

与商品贸易不同,服务贸易主要以无形的服务为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旅游服务等。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它认为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国家应专注于自己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方面的优势。

然而,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中,服务贸易往往被忽视,因为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无形性、不可存储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些特殊性使得服务贸易不能像商品贸易一样依赖于传统的比较优势。

新贸易理论则试图解释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新贸易理论主要关注国际贸易中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

服务贸易通常具有规模经济,即在生产过程中,单位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这使得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和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一些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不完全竞争来获取利润。

服务贸易中的很多服务具有垄断性,如金融服务和电信服务,它们通常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这使得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质量来增加利润。

国际分工模式是指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分工。

根据国际分工模式,服务贸易可以分为生产者服务和消费者服务。

生产者服务是指一些服务项目主要由企业间进行交换,如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消费者服务是指一些服务项目主要由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如旅游服务和医疗服务。

国际分工模式认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一些发达国家通常在生产者服务中具有竞争优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通常在消费者服务中具有竞争优势。

总之,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等。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影响进行理论分析,还为相关国家和企业制定服务贸易政策和战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

2、完全适应的观点
代表性经济学家包括:麦尔文 (James•Melvin)、萨皮尔(A•Sapir)和鲁 兹(E•Lutz)、拉尔(S•Lall)、理查得•库伯 (Richard Kumpe)、辛德利(Hindley)和史 密斯(Smith)、斯库兹(Schultz)
这种观点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 较优势说是普遍适用的,即使货物贸易 和服务贸易存在一些差别,但该差别并 未大到足以推翻该理论的地步。
1989年,马库森建立了一个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 型来探讨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性服务和其他专 业服务的国际贸易。其分析结果是,允许生产 性服务等特殊中间投入贸易优于最终产品的贸 易,中间投入的自由贸易可以保证贸易双方的 福利同时增加。
2、基尔兹克斯基
1987年,基尔兹克斯基运用寡头垄断模型,解释 了取消国内服务业管制的国际影响。与马库森 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取消国内管制可以促使厂 商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而进行国际竞争,因此 政府最好的政策是创造自由的国内市场。
1)迪尔道夫(A•Deardorff)
1984年,迪尔道夫先是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用于 服务贸易的局限性,认为至少有三个特征可能 会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失灵:一些服务贸易的需 求仅仅是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不存在贸易前 价格;许多服务涉及要素流动;某些要素服务 可以由国外提供。他通过分析指出,前两点不 影响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但第 三个特征会导致比较优势原则不成立。然后, 他运用H-O模型,通过改变其中的个别约束条 件,率先成功地解释了国际服务贸易是如何遵 循比较优势原则的。
6)斯库兹
他认为,即使商品和服务的确有差别,而 且有一些服务的确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国 家控制(如银行业、保险业和电信业等) 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国际贸易,但这丝毫 不影响比较成本论的国际适用性,比较 优势原理是普遍适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TO 的分类
WTO秘书处将服务业经济活动分成了以下 12个行业,155个子行业:
1)商业服务
7) 金融服务
2) 通信服务
8) 健康服务
3) 建筑和工程服务 9)旅游和旅行服务
4) 销售服务
10) 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
5) 教育服务
11) 运输服务
6) 环境服务
12) 其他服务
下一张
1) 商 业 服 务
服务一般是无形的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 服务是难以储存的 服务的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
另:与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 信任特征(另一感性差别)。
三.服务工作与服务交付机构
服务工作指的是从事服务的职业或岗位。
服务交付机构是指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或制度 安排而被提供出来的,一般可概括为四种类 型:家庭、市场、自愿组织(包括宗教组织、 慈善组织等)、政府。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 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对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和对生产者 (包括三个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
第一产业 产品)
第二产业 制成品)
第三产业 服务)
农业(是否生产或提供农
采掘业
制造业 (是否生产或提供
建筑业
服务业(是否生产或提供
(二)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差别
(现在被广泛采用的定义) 生产者的活动会改善其他一 些经济单位的状况,这种改 善可以是物质的或精神的, 而且会为其他某一经济单位 的商品或个人增加价值。
综合来看,服务是指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 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 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二.服务的特征: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别
服务的主要特征(与商品显著不同)
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SIC分类)
消费者服务(业): 招待与食品服务、私人 服务、娱乐与消遣服务、杂项服务(B to C) 生产者服务(业):企业管理服务、金融服务、 保险与房地产(B to B) 分配服务(业):运输与贮藏、交通与邮电、 批发与零售(B to C), (B to B) 公共服务(G to B、C)
返回
4) 销 售 服 务
a. 经纪人服务 b. 批发贸易服务 c. 零售服务
返回
5) 教 育 服 务
a. 初等教育服务 b. 中等教育服务 c. 高等教育服务 d. 成人教育服务 e. 其他教育服务
返回
6) 环 境 服 务
a. 污水处理服务 b. 垃圾处理服务 c. 卫生及其类似的服务 d. 其他环境服务
首先,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 其范围通常是难以界定的;而服务业的界定 是以产业、产品即服务为标准的,是非常明 确的。
其次,三次产业划分思想的出发点是经 济体系的供给分类,暗含着高阶层次产业的 发展单向地依赖于低阶层次产业地产品的含 义,即第二产业依赖于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
第三产业又依赖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产品 供应。相反,服务业同其它产业的区分是以经 济系统的需求分类为思想基础的,强调了服务 业同其他产业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不是单向依 赖关系。
返回
7) 金 融 服 务
a. 所有保险和与保险有关的服务 b. 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 c. 其他
返回
8) 健 康 服 务
a. 医院服务 b. 其他方面人的健康服务 c. 社会服务 d. 其他健康服务
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Leabharlann 基本范畴第一节 服务与服务工作
一.服务概念的历史演变
(一) 二战前的服务概念
法国的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最早定义于
《政治经济学概论》: 无形产品(服务)同 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物。(内含 与外延)
古典经济学家巴斯夏:劳务是一种努力,
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乙来 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是劳动产品,是社会财富,可以投入市场进行 交换;
其次,提出了服务同其它产品的差别只是 形式上的,商品具有实物的形式,而服务则体 现为一种劳动形式。
(二)二战后的服务概念
《企鹅经济学词典》(1972)的定义
P.佩蒂特的定义
V.富克斯的定义 M.沙洛特科夫的定义 瑞德尔的定义 希尔(1977)的定义 科特勒的定义
再次,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主要 是相对于国内经济的,而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 构涵义则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
通过比较可见,在思想方法和理论逻辑
上,服务业与第三产业不是一回事,而是存 在差异的。
二.服务业的分类
主要分类
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SIC分类) WTO的分类 北美的生产者服务业分类(NACE)
国际服务贸易 相关理论和模型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 服务价值理论 服务业相关理论及其模型 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与跨国公司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第六章 服务贸易与人力资本 第七章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第八章 国际服务贸易协议 第九章 WTO体制与国际服务贸易 第十章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 第十一章 中国入世关于服务贸易的承诺 第十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产业发展
第二节 服务业
一.服务业的概念 (一)概念
是指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 企业的集合,正如工业和农业是生产各种工 农业产品的经济组织或企业的集合一样。
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第二、第三产 业) 英国经济学家A·费希尔 《安全与 进步的冲突》按经济理论体系的供给分类
第一产业:人类劳动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农业和 采掘业
马克思的定义: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
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 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 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的 “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以物品 资格但以活动资格供给的特别的使用价值”。
浅析: 马克思的定义首先肯定了服务的使用价值,
a. 专业服务 b. 计算机和相关服务 c. 研究与开发服务 d. 不动产服务 e. 无操作人员的租赁服务 f. 其他商业性服务
返回
2) 通 信 服 务
a. 邮政服务 b. 信件服务 c. 电信服务 d. 视听服务(增值电信) e. 其他
返回
3) 建 筑 与 相 关 工 程 服 务
a. 建筑物的一般建筑工作 b. 民用工程的一般建筑工作 c. 安装与装配工作 d. 建筑物完工与装修工作 e. 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