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比面测定实验报告
比面实验
实验报告封皮
课程名称:油层物理 指导教师:尹博宁 开课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及所用 仪器
二、实验条件及要求
JHS-BMY-2型比表面积测定仪 人工岩心 游标卡尺 量筒 秒表
三、实验相关知识点(实验原理)
测定所依据的公式:
A H 1 S 14 L Q
3
其中
0.16
四、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岩心的放空开关(横关竖开), 向罐内加水,大约加水罐的2/3即可,关闭注 水和放空开关。 3、将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中,环压放空阀调至 环压并加压0.7MPa的环压。
4、慢慢打开排水开关,开始流量控制得小些, 待压差计两端的压差稳定后,利用秒表和量筒 测量水流出的体积流速,同事记录压差计两端 高度差。 5、增大水的流量,用同样方法测定3组数据 6、关上排水开关,环压放空阀调至放空位置, 取出岩心,整理实验物品,实验完毕。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未放入岩心前,一定不要打开环压阀,否 则会导致岩心夹持器内筒炸裂。 2.在实验结束后,一定先放空环压再取出岩 心。
六、实验成果及要求
岩心直径:
序号 1
岩心长度:
2 3
记录时间/s
流出水体积 / cm3 压差计高度 差/cm 比表面积
七、分析讨论
实测我组岩心比表面积S=XXXX
油层物理岩石比面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 油层物理 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1.10.13 成绩:班级: 学号: 姓名:教师: 张丽丽 同组者: 无岩石比面测定一. 实验目的:1.巩固岩石比面的概念。
2.了解岩石比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比面是指单位体积岩石体积内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单位岩石体积内总空隙度得表面积.比面通常可以分为以岩石外表体积估计体积和空隙体积为基数的比面,根据毛管模型,以岩石表面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计算公式为: μφφ1)1(1423QH LA S v -=式中 v S —以岩石骨架为基础的比面,32/cm cm ;φ-孔隙度,小数; A-截面积,小数; L-长度,cm ; H-岩石两端的压差,cm ; Q-通过岩心的空气流量,s cm3;μ空气的粘度,mP a ·S 。
当孔隙度已知,A 和L 可以用游标卡尺直接测出,μ由查表得到后,只要通过压力计测得空气通过岩样的压差H 和相应的流量Q ,便可求出岩样的比面。
三、实验流程图四、实验操作步骤1.打开水罐进液阀放空阀,向水罐中注水,大约灌2/3体积时停止,关闭水罐进液阀及放空阀;2.用游标卡尺测出岩样的长度和直径,计算岩样的截面积;3.将岩样放入岩石夹持器,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换压阀加压,确保岩样与夹持器之间无气体窜流;4.准备好秒表,打开流量控制阀,并控制流出的水量,待压力计的压力稳定在某一H 值后,测量一定时间内流出得水量,用同样地方法至少测定三个水流量和与之相应的H 值。
(如果岩石渗透率较低,关闭水柱阀,用汞柱差计读取岩石心上游压力,并将汞柱压力转换成水柱高度。
);5.关闭流量控制阀,关闭环压阀,缓慢打开环压放空阀,结束实验。
五、实验数据处理空气粘度u(mP.s)=0.01819mP.s 孔隙度φ(%)=27.8%表1、岩石比面测定原始记录分别计算三组数据的v S 值,取平均值如下:3223231/3.9400001819.010919.08.1706.4784.4)278.01(278.0141)1(14cmcm QH L A S v =⨯⨯⨯-⨯=-=μφφ3223232/3.8990001819.011256.025.2706.4784.4)278.01(278.0141)1(14cmcm QH L A S v =⨯⨯⨯-⨯=-=μφφ3223233/4.9120001819.011925.055.3706.4784.4)278.01(278.0141)1(14cmcm QH L A S v =⨯⨯⨯-⨯=-=μφφ则有:vS =(1v S +2v S +3v S )/3=(940.3+899.3+912.4)/3 =917.232/cm cm六.小结通过本次做岩石表面测定的实验,我加深了对岩石比面的了解。
岩石比面的测定
计算公式:
3 1
SV 14 1 2 K
14
3
1 2
A L
H Q
1
式中:S——岩样的比面,cm2/cm3;
A——岩样的截面积,cm2; L——岩样的长度,cm;
φ——岩样的孔隙度,f; Q——通过岩样的气体流量,cm3/s; H——相应于流量Q时岩样两端的压差(水柱高),cm; μ——空气粘度,Pa.s 岩石比面的大小与岩石的其它物性——渗透率、孔隙度、吸 附能力等有关,特别是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很大。
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 岩石内总孔隙的内表面积称之为岩石的比面。单位 通常为厘米2/厘米3表示。岩石颗粒越细,形成的 孔道就越小,则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岩样时遇到的阻 力也越大,这样测得的比面也就越大;反之,比面 就越小。
粗砂岩(1~0.5mm) <950cm2/cm3 细砂岩(0.25~0.125) 950~2300cm2/cm3 粉砂岩(0.0625~0.0039) >2300cm2/cm3
二、测试步骤
7、读出岩样内束缚水的体积后,将温度提高到500度,岩 样中石油开始干馏出来,连续加热30~60分钟,停止加热读 出干馏的石油体积;
8、为了补偿在干馏过程中因蒸发损失,结焦或裂解而导致 的石油体积的减小,应通过石油体积校正曲线对干馏出的石 油体积进行校正,每一种类型原油可以通过干馏试验得到自 己的校正曲线。
三、数据处理
1、在测定饱和度之前,首先要确定所分析岩样的比重和孔 隙度;
2、若令岩样比重rf,岩样孔隙度φ,岩样中含油体积Vo, 岩样中含水体积Vw;原油比重ro,地层比重rw,干馏前岩样重 W1,则干馏后岩样的净重W2,
三、数据处理
即:
岩石鉴定的实训报告书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岩石鉴定实训,使学生掌握岩石的基本特征、分类及鉴定方法,提高学生对岩石的认识和识别能力,为今后从事地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训地点地质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岩石的基本特征岩石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岩石结构组成。
岩石的基本特征包括颜色、硬度、光泽、裂隙、节理等。
2. 岩石分类岩石主要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2)沉积岩: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成岩等过程形成,分为碎屑岩、黏土岩和碳酸盐岩。
(3)变质岩: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化学作用等条件下发生变化而成,分为片麻岩、云母片岩、大理岩等。
3. 岩石鉴定方法岩石鉴定主要采用肉眼观察、仪器测试和化学分析等方法。
(1)肉眼观察:观察岩石的颜色、硬度、光泽、裂隙、节理等特征。
(2)仪器测试:使用放大镜、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光谱仪等仪器对岩石进行测试。
(3)化学分析:对岩石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五、实训过程1. 教师讲解岩石的基本特征、分类及鉴定方法。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块岩石样品。
3. 学生对岩石样品进行肉眼观察,记录颜色、硬度、光泽、裂隙、节理等特征。
4. 学生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对岩石样品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矿物特征。
5. 学生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岩石样品的化学成分。
6. 学生根据观察和测试结果,对岩石样品进行鉴定。
六、实训结果本次实训中,学生共鉴定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各一块。
具体鉴定结果如下:1. 岩浆岩:颜色为灰色,硬度较高,光泽为金属光泽,裂隙发育,节理不明显。
经仪器测试和化学分析,确定为玄武岩。
2. 沉积岩:颜色为棕色,硬度较低,光泽为油脂光泽,裂隙发育,节理不明显。
经仪器测试和化学分析,确定为砂岩。
3. 变质岩:颜色为绿色,硬度较高,光泽为玻璃光泽,裂隙发育,节理明显。
岩石试验报告范文
岩石试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1.掌握岩石力学性质测试方法;2.了解岩石的索氏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质;3.学会对岩石进行力学性质测试并分析结果。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仪器:压力机、拉力机材料:岩石样本三、实验步骤1.取得岩石样本,并清理样本表面;2.使用压力机进行抗压强度测试,记录岩石的抗压强度;3.使用拉力机进行抗拉强度测试,记录岩石的抗拉强度;4.通过压力机和拉力机的测试数据计算出岩石的泊松比和索氏模量;5.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岩石的力学性质。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实验结果如下:岩石A的抗压强度为50MPa,抗拉强度为20MPa;岩石B的抗压强度为60MPa,抗拉强度为25MPa;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以下结果:岩石A的泊松比为0.25,索氏模量为20GPa;岩石B的泊松比为0.28,索氏模量为22GPa。
五、数据分析与讨论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岩石B相比于岩石A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说明岩石B的结构更密实,抗性更大;2.岩石的泊松比反映了岩石的柔韧性和变形能力,泊松比越小,岩石的柔韧性越好;3.索氏模量是衡量岩石的弹性模量的指标,模量越大,岩石的刚性越好。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岩石的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并得出以下结论:1.岩石B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高于岩石A;2.岩石B相比于岩石A的泊松比更大,说明岩石B的柔韧性较差;3.岩石B的索氏模量较大,表明岩石B的刚性较好。
七、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1.在实验中,可能由于样本的不完全均质性,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较大。
可以尽量选取均质性好的样本进行测试,或者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2.实验中的仪器精度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选择更高精度的仪器进行测试。
八、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岩石的力学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岩石的力学性质对于土木工程,尤其是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能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岩石力学,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岩石检测报告
岩石检测报告尊敬的领导:我公司于近日完成了对于岩石的检测工作,以下是我们的检测报告。
一、岩石样品来源本次检测岩石样品来自于一座即将进行建设的高层建筑工地。
该工地位于一个花岗岩地带,岩石样品为附近地层剖面上从下往上的第二层灰白色或白色中粗粒的角砾岩。
二、岩石样品的基本性质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鉴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颗粒度分析在颗粒度分析中,样品的粒径分布范围在0.05mm~5mm之间。
大多数岩石颗粒直径在1mm左右。
其中,粗颗粒岩砾为主,大小分布较为不均匀,相对应的比表面积也相对较大。
2.密度样品的密度为2.67 g/cm³。
3. 孔隙度样品经孔隙度测试后,测试结果为1.57%。
4.吸水率和水分含量样品的吸水率为0.21%,水分含量为0.48%.三、岩石样品的物理性质1. 硬度和磨耗性岩石的硬度为7,较坚硬,不易被损坏。
耐磨性能也较好,经摩擦测试后磨耗率为0.001。
2. 压缩强度样品的平均压缩强度为430MPa。
3. 抗拉强度样品的平均抗拉强度为16.2MPa。
4.抗弯强度样品的平均抗弯强度为22.5MPa。
5.冻融循环性能样品经过25次冻融循环试验,抗压试验结果正常,无显著变形或破损现象。
四、岩石样品的化学性质1.元素含量样品中的SiO2、Al2O3和Fe2O3含量较高,分别为68.85%、16.32%和2.41%,而CaO含量为0.76%。
2. pH值样品的pH值为7.3,属于中性。
3. 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岩石样品对于酸性物质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五、岩石样品的意义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对该岩石样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该岩石样品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适合用于建筑材料的制造。
在结构设计上,由于岩石所含元素的特性,该岩石材料可以在防火、保温、隔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六、结论该岩石样品适合用于建筑材料的制造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中,同时具有优良的防火、保温、隔音等性能,是一种较为优秀的岩石材料。
岩石比面的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成绩: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 同组者:实验五 岩石比面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巩固岩石比面的概念。
2.了解岩石比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比面是指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总孔隙的内表面积。
岩石颗粒越细,形成的孔道就越小,则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岩样时遇到的 阻力也越大,这样测得的比面也就越大;反之,比面就越小。
比面通常可分为一岩石外表体积、骨架体积和孔隙体积为基数的比面。
根据毛管模型,以岩石骨架为基数的比面计算公式为:()μφφ111423v Q H L A S -=v S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础的比面,cm 2 / cm 3 ;Ф—孔隙度,小数; A —截面积,cm 2;L —长度,cm ; H —岩心两端的压差,cm 水柱; Q —通过岩心的空气流量,cm 3/s ; 空气的粘度,102mPa ·s当孔隙度已知,A 和L 可以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出, 由查表得到后,只要通过压力计测得空气通过岩样的压差 和相应的流量Q便可算出岩样的比面。
三.实验流程b )控制面板BMY-Ⅱ岩石比面 测定仪1-环压放空阀; 2-岩心夹实器 3-环压阀; 4-流量出口;5-流量控制阀; 6-环压表; 7-进液阀; 8-放空阀;9-水罐; 10-压差计四.实验步骤1.打开水罐进液阀、放空阀,向水罐中灌水,大约灌2/3体积时停止,关上进液阀及放空阀。
2.用游标卡尺量出岩样的长度和直径,计算岩样的截面积。
3.将岩样放入岩心夹持器,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加环压,确保岩样与夹持器之间无气体窜流。
4打开流量控制阀,并用它控制流出的水量,待压力计的压力稳定在某一H 值后,用秒表和量筒测量一定时间流出的水量,用同样的方法至少测定三个水流量和与之相应的H 值。
(如果岩石渗透率较低,关闭水柱阀,用汞柱压差计读取岩心上游压力,并将汞柱高度换成水柱高度。
)5.关上流量控制阀,关闭环压阀,缓慢打开放空阀,结束实验。
岩石比面的测定一、实验内容用岩石...
岩石比面的测定一、实验内容用岩石比面测定仪测定以单位岩石体积中颗粒的总表面积定义的比面。
二、实验仪器岩石比面测定仪、秒表、量筒、烧杯、岩心。
三、实验原理根据高才尼-卡尔曼和达西方程得出的气测岩石比面计算公式:μφ1443.03QH LA S =(1)式中:S ——以岩心几何体积为基础的比面,32cmcm;φ——岩心的孔隙度,小数;A ——岩心横截面积,2cm ; L——岩心的长度,cm ;Q ——通过岩心的空气量, s cm3;H——岩心两端的压差,Pa ;μ——室温下空气的粘度,s Pa ⋅。
从上式看出,当岩样孔隙度φ 为已知时,A 和L 可以直接量出,流体粘度μ是根据室内温度查 表得出,只要通过μ岩石比面测定仪的压差计测得空气通μ过岩 图1 岩石比面测定装 样的压差H 和相应的流量Q 便 1—马略特瓶 2—岩心夹持器μ可算出岩样的比面。
3—U 型压差计 4、5、6—阀门 7—漏斗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如图1所示:当通过漏斗(7)向马略特瓶注水时,阀(5)必须打开以便放空瓶内的空气。
瓶内注满水后。
关闭阀(4)和阀(5)。
测定时打开阀(6),并用它控制流出的水量,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水面下降使马略特瓶内造成负压(即岩心的一端也为负压),此时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气体通过岩心进入马略特瓶内,同时在压差计上显示出岩心两端的压差。
当气体通过岩心进入马略特瓶的气量等于流出的水量时,岩心两端的压差达到稳定,此时刻记录压差H 和测量相应的水量(即等价于通过岩心的空气量),直接代5555157 463 H2Q图5 压力传感器校正流程图1.压力传感器;2.数字表;3.泵;4.四通;5.压力表1515131413211入公式便可计算出岩石的比面。
表1 1大气压下空气的粘度(smPa⋅)温度℃0 10 20 300 0.01718 0.01768 0.01818 0.018661 0.01723 0.01773 0.01823 0.018712 0.01728 0.01778 0.01828 0.018763 0.01733 0.01783 0.01832 0.018814 0.01738 0.01788 0.01837 0.018865 0.01743 0.01793 0.01842 0.018916 0.01748 0.01798 0.01847 0.018957 0.01753 0.01803 0.01852 0.019008 0.01758 0.01808 0.01857 0.019059 0.01763 0.01813 0.01862 0.01910四、实验步骤1 测量岩样的长度和直径,并测出其孔隙度;2 将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并将马略特瓶注满水,关闭(4)和阀(5);3 测定时,打开阀(6),不全开,利用其开度的不同,可控制流出的水量。
岩石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测定
岩石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测定岩石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测定——————————岩石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测定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学和地质学实验,主要用于研究岩石粒度组成及其分布规律。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岩石的构造,从而更好地探索岩石的来源及其形成机制,为深入探讨地质动力学提供重要依据。
一、岩石比表面测定————————岩石比表面测定是岩石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测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岩石比表面是指对采集到的不同类型岩石样本,通过实验测试结果及其相互之间的相对大小,来评价岩石样本的大小。
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岩石比表面测定分为干法测定和湿法测定。
1.干法测定—————干法测定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它是通过将采集到的样本放入到一个封闭的装置中,然后利用测量仪器对其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岩石样本的大小及其分布特征。
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测量仪器的准确度较低,容易出现误差。
2.湿法测定—————湿法测定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方法,它是通过将样本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然后再加入一些特定的化学药剂(如氧化剂、还原剂等),使得岩石样本中的不同部分溶解成水溶液,从而使得水中的不同颗粒能够以不同的速度沉降,进而分布于水中的不同位置。
优点是准确度高;缺点是耗时耗力,效率低。
二、孔径分布测定————————孔径分布测定是另一个重要的实验,主要用于测量采集到的样本中不同大小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通过对不同大小颗粒所占比例的测量,可以直观地了解该样本中不同大小颗粒所占的比例及其分布特征。
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孔径分布测定分为干法测定和湿法测定。
1.干法测定—————干法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通过将样本加入到一个封闭的装置中(如球形装置、螺旋形装置或直径装置),然后通过尺子或其他测量仪器来测量样本中不同大小颗粒所占的比例。
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准确度较低,易出现误差。
2.湿法测定—————湿法测定是一种复杂但准确度较高的方法,它是通过将样本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然后加入一些特定的化学药剂(如氧化剂、还原剂等),使得岩石样本中的不同部分能够以不同的速度沉降,从而使得不同大小颗粒能够在水中分布开来。
比面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比面的概念,掌握比面的计算方法。
2. 学习利用实验手段测定物质的比面。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面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通常用m²/g表示。
比面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吸附法测定物质的比面。
吸附法测定比面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固体吸附剂对气体或液体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剂表面积成正比。
通过测量一定量的吸附剂吸附一定量的气体或液体,可以计算出吸附剂的比面。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吸附仪、电子天平、真空泵、气瓶、注射器、气体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计等。
2. 试剂:活性炭、氮气、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活性炭置于吸附仪中,调节吸附仪温度至实验要求温度。
(2)将气瓶中的氮气充入吸附仪,使吸附仪内部压力达到实验要求压力。
(3)关闭吸附仪进出口阀门,记录初始压力值。
2. 吸附实验(1)打开吸附仪进出口阀门,使活性炭与氮气接触,开始吸附实验。
(2)观察吸附仪压力变化,当压力下降至实验要求压力时,关闭进出口阀门,记录吸附时间。
(3)将吸附后的活性炭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待活性炭干燥后,再次称量。
3. 数据处理(1)计算吸附前后活性炭的质量差,得到吸附质量。
(2)根据吸附质量、实验条件及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公式,计算活性炭的比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测得活性炭的比面为XXX m²/g。
2. 结果分析(1)实验结果符合理论计算值,说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2)实验过程中,吸附时间、吸附压力、吸附温度等条件对活性炭比面有较大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控制这些条件,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比面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熟练运用吸附法测定物质的比面,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解了吸附时间、吸附压力、吸附温度等条件对物质比面的影响。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吸附仪内部压力和温度的调节,确保实验条件符合要求。
岩石比面的测定
三、操作步骤
5、准备好秒表和量筒,打开排水开关,并用它来 控制流出的水量,待压差计的压力稳定在某一高度H后, 一手拿秒表,一手拿量筒,测量相应H下一定时间内流 出的水量,记录相应的时间,然后逐次增大排水量,用 同样的方法至少测定三个水量和与之相应的H值;
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 岩石内总孔隙的内表面积称之为岩石的比面。单位 通常为厘米2/厘米3表示。岩石颗粒越细,形成的 孔道就越小,则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岩样时遇到的阻 力也越大,这样测得的比面也就越大;反之,比面 就越小。
粗砂岩(1~0.5mm) <950cm2/cm3 细砂岩(0.25~0.125) 950~2300cm2/cm3 粉砂岩(0.0625~0.0039) >2300cm2/cm3
三、数据处理
1、在测定饱和度之前,首先要确定所分析岩样的比重和孔 隙度;
2、若令岩样比重rf,岩样孔隙度φ,岩样中含油体积Vo, 岩样中含水体积Vw;原油比重ro,地层比重rw,干馏前岩样重 W1,则干馏后岩样的净重W2,
三、数据处理
即:
W2 W1 (Voro Vwrw ) V f W2 / rf
二、测试步骤
7、读出岩样内束缚水的体积后,将温度提高到500度,岩 样中石油开始干馏出来,连续加热30~60分钟,停止加热读 出干馏的石油体积;
8、为了补偿在干馏过程中因蒸发损失,结焦或裂解而导致 的石油体积的减小,应通过石油体积校正曲线对干馏出的石 油体积进行校正,每一种类型原油可以通过干馏试验得到自 己的校正曲线。
岩石比面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4.11.3 成绩: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同组者:岩石比面测定一、实验目的1.巩固岩石比面的概念。
2.掌握岩石比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将岩样放入岩心夹持器,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气源的气体进入岩心周围的胶皮筒与夹持器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为岩心加环压。
打开流量控制阀,水罐中的水流出,在岩心上端产生负压,空气流入岩心。
空气的体积流量约等于水罐中流出的水的体积流量。
岩心两端的压差可通过水柱或汞柱压差计测出。
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总孔隙的内表面积称之为岩石的比面,其单位通常用cm 2/cm 3 表示。
岩石比面的大小与岩石的渗透率、孔隙度密切相关,根据高才尼-卡尔曼方程和达西公式,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μφφ1)1(1423QH L A S b -=式中 b S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础的比面,cm 2/cm3;φ——岩样的孔隙度,小数;A ,L ——分别为岩样的截面积和长度,cm 2和cm ;μ——室温下空气的粘度,P ;H ——空气通过岩心稳定后水柱压差计中水柱的高度,cm ;Q ——通过岩心的空气流量,cm 3/s 。
从上式不难看出,当已知孔隙度φ,量出岩样长度L 和直径d ,查表得到μ后,只要测得空气通过岩样的压差 H 和相应的流量 Q 便可算出岩样的比面。
三.实验流程图1 岩石比面测定实验流程图图2 BMY-2岩石比面测定仪四.实验操作步骤1.根据岩样对照表查出仪器中岩样的编号,记录岩样的长度,直径以及孔隙度。
2. 通过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并记录,并查出对应温度下的空气粘度并记录。
3.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加环压,岩样与夹持器之间应确保气体不能窜流。
4.准备好秒表、打开流量控制阀,控制流出的水量,待压力计的压力稳定在某一值 H 后,测量一定时间流出的水量,并记录水柱压差计的高度;调节流量控制阀,改变流量,待压力稳定后,测定流量和水柱压差计的高度。
岩石比面的测定实验
岩石比面的测定实验【实验目的】1. 加深了解岩石比面的基本概念;2. 掌握岩石比面的测定原理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压力表2.环压加压阀3.环压泄压阀4.岩心夹持器5.进气阀6.注水开关7.排气开关8.唧筒9.放水开关10.压差计图5-1 BMY-Ⅱ型岩石比面测定仪流程图BMY-Ⅱ型岩石比面测定仪【实验方法与步骤】1)测量岩样必须保证是干燥的,用游标卡尺测量岩心的长度和直径,计算出横截面积A;2)检查仪器面板上各阀门与夹持器上的手轮是否关闭(参照比面测定仪操作面板图);3)拧松岩心夹持器两边固定托架的手轮,下滑托架,滑出夹持器内的加压钢柱塞;4)将测量过几何尺寸的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的胶皮筒内,用加压钢柱塞将岩心向上顶紧,拧紧手轮;5)打开高压气瓶阀,将气瓶减压阀的输出压力调节到1MPa,打开环压阀,使环压表显示为1MPa,关闭环压阀(参照比面测定仪操作面板图);6)打开排气开关和注水开关,向唧筒内注水至2/3处,即可关闭注水开关和排气开关,一定要关紧。
7)检查仪器是否有漏气现象:打开放水开关,放出少量水后,关闭放水开关和岩心夹持器进气阀,观察压差计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要检查泄漏处;8)准备好量筒和秒表,打开放水开关,并控制流出的水量,待压差计稳定在某一H值后,测量对应ΔH 的水量和时间,并记录。
流量应从小到大变化,用同样的方法至少测定三个水量和与之对应的ΔH 值。
【实验原理与数据处理】当打开放水开关后,在静水压力下,水面下降使唧筒内造成负压(即岩心的一端也为负压),此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体通过岩心进入唧筒内,同时在压差计上显示出压力差。
当压差稳定时,则说明通过岩心的空气量也达到稳定,该气体量便等于从唧筒中流出的水量。
根据高才尼-卡尔曼和达西方程得出的公式如下:式中:φ 岩心的孔隙度%;A 岩心的横截面积cm 2; L 岩心的长度cm ;Q 通过岩心的空气量cm 3/s ;ΔH 对应于流量Q 时岩心两端的压差(cmH 2O); μ 空气粘度Pa ·s ;岩石比面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讨论与分析】1. 岩石比面的大小与孔隙度有什么关系:2. 影响岩石比面测定的因素有那些?μφφφφ1)1(141)1(142323*∆**-=*-=Q H L A K S =3321S S S S ++=。
岩石鉴定实验报告
岩石鉴定实验报告岩石鉴定实验报告引言:岩石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们承载着地球演化的历史和地质过程的痕迹。
通过对岩石的鉴定,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化过程,进而推断出地质环境和资源分布。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手段,对不同的岩石样本进行鉴定和分析,以深入了解岩石的组成和性质。
实验一:外部观察和质地分析首先,我们对样本进行外部观察和质地分析。
通过肉眼观察,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岩石的颜色、纹理和形态特征。
例如,黑色的岩石可能含有较高的铁含量,而红色的岩石可能富含氧化铁。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触摸和敲击样本来判断其质地。
柔软的岩石可能是泥岩或砂岩,而坚硬的岩石可能是花岗岩或片麻岩。
实验二:矿物组成分析接下来,我们利用显微镜对岩石样本进行矿物组成分析。
将岩石样本制成薄片后,我们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样本中的矿物颗粒。
根据矿物的形态、颜色和折射率等特征,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类型。
例如,白色的长石可能是钾长石或钠长石,黑色的矿物可能是黑云母或角闪石。
实验三:化学成分分析除了矿物组成,岩石的化学成分也是鉴定的重要指标。
我们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样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照射样本,仪器可以测量样本中不同元素的荧光强度,从而得到岩石的化学成分。
例如,高铁含量的岩石可能富含铁矿物,而高钙含量的岩石可能富含方解石或石灰石。
实验四:岩石类型鉴定最后,我们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对岩石的类型进行鉴定。
根据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和化学成分,我们可以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火山喷发或岩浆侵入形成的,如花岗岩和玄武岩;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堆积和压实形成的,如砂岩和页岩;变质岩是在高温和高压下形成的,如片麻岩和云母片岩。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成功地对不同岩石样本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通过外部观察和质地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岩石的性质;通过矿物组成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类型;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岩石的化学成分;最后,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将岩石分为不同的类型。
观察岩石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岩石观察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岩石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3. 掌握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实验时间:2023年2月24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器材:1. 岩石样品:花岗岩、页岩、石灰岩、砂岩、火山岩2. 显微镜3. 实验记录本4. 岩石样本夹5. 砂纸6. 烧杯7. 稀盐酸实验步骤:1. 观察岩石样品的宏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硬度等。
2. 使用显微镜观察岩石的微观结构,如矿物成分、晶体形态等。
3. 用砂纸对岩石样品进行打磨,观察其物理性质,如磨痕、断裂面等。
4. 将岩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其化学反应,如气泡产生、颜色变化等。
5.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实验结果:1. 宏观观察:- 花岗岩:颜色为灰色,质地坚硬,具有明显的块状结构。
- 页岩:颜色为黑色,质地较软,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
- 石灰岩:颜色为白色,质地较软,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结构。
- 砂岩:颜色为黄色,质地坚硬,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结构。
- 火山岩:颜色为黑色,质地坚硬,具有明显的气孔结构。
2. 显微镜观察:-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晶体形态明显。
- 页岩: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晶体形态不明显。
- 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晶体形态明显。
- 砂岩: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晶体形态明显。
- 火山岩:主要由火山玻璃和火山矿物组成,晶体形态不明显。
3. 物理性质观察:- 花岗岩:磨痕不明显,断裂面呈块状。
- 页岩:磨痕明显,断裂面呈层状。
- 石灰岩:磨痕不明显,断裂面呈颗粒状。
- 砂岩:磨痕明显,断裂面呈颗粒状。
- 火山岩:磨痕不明显,断裂面呈气孔状。
4. 化学反应观察:- 花岗岩:与稀盐酸反应不剧烈,无明显气泡产生。
- 页岩:与稀盐酸反应不剧烈,无明显气泡产生。
- 石灰岩: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
- 砂岩:与稀盐酸反应不剧烈,无明显气泡产生。
岩石比面的测定
2392.83
10.5
2.9
37
0.0784
2342.80
12.8
2.4
27.34
0.0878
2444.7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石工1412学号:姓名:教师:张丽丽
同组者:
实验日期:2016.10.19
岩石比面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及仪器设备
将岩样放入夹持器,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气源的气体进入岩心周围胶皮筒与夹持器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为岩心加环压。打开流量控制阀,水罐中的水流出,在岩心上端产生负压,空气流入岩心。空气的体积流量约等于水罐中流出的水的体积流量。岩心两端的压差可通过水柱或汞柱压差计测出。
(2)根据实验室温度查出空气粘度 。
(3)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加环压。
(4)准备好秒表,然后打开流量控制阀,控制流出的水量,待压力计的压力稳定在某一值H后,测量一定时间流出的水量;调节流量控制阀,改变流量,待压力稳定后,测定流量和水柱压差计的高度,至少测量三组数据。
(5)关闭流量控制阀,关闭环压阀,缓缓打开环压放空阀,实验结束。
岩石比面的大小与曼公式以及达西公式,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Sb=14x x x x
从公式可以看出,当已知孔隙度 ,量出岩样长度L和直径D,查表得到 后,只要测量得到空气通过岩样的压差H和相应的流量Q即可算出岩样比面。
流程图
二、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仪器编号查出岩样编号,并依此查出岩样长度,直径,孔隙度 。
三、数据处理
岩石比面测定原始记录
实验仪器编号:4
室内温度:25 空气粘度:1.834x10-4P孔隙度:27.3%
岩样编号
岩石比表面积测定实验 中国地质大学
《油层物理学》实验报告组员:王圣博1006151130 李柯霖1006151207 实验日期:2017.12.4实验三 岩石比表面积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理解岩石比面的概念。
2.掌握岩石比表面的实验测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由岩心夹持器,压差计和唧筒组成,测定时打开排水开关,水从唧筒中流出,瓶内压力降低,空气从进气孔经过岩样进入唧筒,当压差计上的水柱高度H 一定时,进入的空气量等于排出的水量,用量筒量出相应压差下流出的水量,便可按公式计算出岩样的比面。
公式如下:式中:—岩样的孔隙度;A 和L —岩样的截面积和长度,平方厘米和厘米;—室温下空气粘度,泊;μφφ1)1(1423∙∙∙-=Q H L A S V φμH —空气通过岩样稳定后的压差,厘米水柱;Q —通过岩心的空气流量,立方厘米每秒。
通过压力计测得空气通过岩样的压差H 和相应的流量Q 便可算出岩样的比面。
四、实验步骤1.测量岩样的长度和直径,算出截面积。
2.打开高压气瓶阀门,将减压器出口调至0.7-1.4Mpa 。
3.将量好的岩心放入夹持器,打开环压阀。
4.打开放空开关和注水开关,向瓶内灌水,2/3即可,关闭放空和注水开关,一定要关紧。
5.准备秒表和量筒,打开排水开关,控制流出水量,待压差计的压力稳定在某一高度H 时,用秒表记录下在相应H 下流出一定水量所需时间。
重复此步骤。
6.关上排水开关,计算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量Q ,将Q 和相应的H 代入公式,根据其他已知量算出岩样的比面。
7.关闭高压气瓶阀门,打开环压放空阀门,关闭所有阀门。
五、实验数据处理此次实验只要求测得一组数据将表格内数据代入公式可以求得岩石比面=1976.696㎝²/㎝³ ()22231001818.010711.06.12325.12.012.014-⨯∙∙∙∙-=πV S。
岩石比面测定实验报告
岩石比面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岩石的比面,了解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参数,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储层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比面是指岩石颗粒间的空隙面积与总体积之比。
比面大小直接影响着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参数。
比面越大,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越高;反之,比面越小,孔隙度和渗透率越低。
本实验采用气体吸附法测定岩石的比面。
该方法基于气体在岩石表面吸附和脱附的原理,通过测量不同压力下岩石吸附气体的量,计算出岩石的比面。
三、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石样品,研磨、干燥,制成标准样品。
2.实验装置准备:连接气体吸附仪与天平,确保气路畅通,调试仪器至工作状态。
3.样品称重:将标准样品放置在天平上,测量其质量(m1)。
4.气体吸附:将样品放入气体吸附仪中,在预设压力下吸附气体一定时间,记录吸附前后气体的质量变化(Δm)。
5.数据处理:根据吸附前后气体的质量变化,计算出岩石样品的比面。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本实验测定了3个岩石样品的比面,平均值为46.33 m2/g。
这表明这些岩石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油、气等资源的储藏和运移。
2.比面大小与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呈正相关关系。
比面越大,孔隙度和渗透率越高。
这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储层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3.本实验测定的比面数据可以为后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和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评估储层的开发潜力,预测开采难度和储层保护措施,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气体吸附法成功地测定了岩石的比面。
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岩石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油、气等资源的储藏和运移。
测定的比面数据可以为后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和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本实验结果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油层物理实验讲义(比面、孔隙度)
实验一 储层岩石比面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储层岩石比面的概念及物理含义。
2.了解岩石比面的影响因素。
3.了解BMY-II 型岩石比面测定仪的测定原理。
4.加深理解岩石比面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由高才尼-卡尔曼方程()2232231r s s s S S S S S S K φττφττφττφφ-'='='=得:()KS S s r 231φττφ-'=经单位换算并代入管子形状系数(S '取平均值2.5)、颗粒形状校正系数(s τ取平均值1.4)、毛细管迂曲度(τ取平均值1.4)得比面的计算公式如下:()μφφ111423⋅⋅⋅-=Q H L A S r 式中 r S ──以岩石颗粒体积为基础的比面,32cm cm;φ──岩石的孔隙度,小数;A ──岩石的横截面积,2cm ; L ──岩石长度,cm ;Q ──通过岩芯的空气流量,s /cm 3;μ──室温下空气的粘度,s Pa 101⋅⨯-;H ──岩芯两端的压差,厘米水柱。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岩样的孔隙度为已知时,岩样的横截面积A 和长度L 可以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出,而室温下空气的粘度μ可由表查得,只要计量通过岩芯的空气流量Q 和岩芯两端对应的压差H 便可算出岩样的比面r S 。
三、实验仪器1.比面测定仪:主要由岩芯夹持器、空气唧筒和压力计组成,其结构原理如图1-1所示:2.秒表。
3.量筒。
4.烧杯。
图1-1 岩石比面测定仪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用游标卡尺量出干燥岩样的长度和直径(十字交叉法),并计算出岩样的横截面积。
2.将岩样放入岩芯夹持器,加环压0.7~1.0MPa(确保岩样与夹持器之间不发生窜流)。
3.打开进液阀门和排空阀门,向唧筒内灌水,大约2/3唧筒的体积为宜,关闭进液阀和排空阀。
4.检查仪器是否有漏气现象:打开排水阀,放出少量水后,关闭排水阀及岩芯夹持器进气阀,观察压力计的液面是否变化,若不变,则表示仪器不漏气,否则应进行检查直到不漏气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2.11.12 成绩:
班级: 石工10-15 学号:10131504 姓名: 于秀玲 教师: 同组者: 无
实验四 岩石比面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岩石比面的概念。
2.掌握岩石比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岩样放入岩心夹持器,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气源的气体进入岩心周围的胶皮筒与夹持器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为岩心加环压。
打开流量控制阀,水罐中的水流出,在岩心上端产生负压,空气流入岩心。
空气的体积流量约等于水罐中流出的水的体积流量。
岩心两端的压差可通过水柱或汞柱压差计测出。
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总孔隙的内表面积称之
为岩石的比面,其单位通常用cm 2/cm 3 表示。
岩石比面的大小与岩石的渗透率、孔隙度密切相关,根据高才尼-卡尔曼方程和达西公式,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μφφ1)1(1423
Q
H L A S b -= 式中 b S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础的比面,cm 2/cm 3;
φ——岩样的孔隙度,小数;
A ,L ——分别为岩样的截面积和长度,cm 2
和cm ; μ——室温下空气的粘度,P ;
H ——空气通过岩心稳定后水柱压差计中水柱的高度,cm ; Q ——通过岩心的空气流量,cm 3/s 。
从上式不难看出,当已知孔隙度φ,量出岩样长度L和直径d,查表得到μ后,只要测得空气通过岩样的压差 H 和相应的流量 Q 便可算出岩样的比面。
三.实验流程
图1 岩石比面测定实验流程图
图2 BMY-2岩石比面测定仪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根据岩样对照表查出仪器中岩样的编号,记录岩样的长度,直径以及孔隙度。
2. 通过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并记录,并查出对应温度下的空气粘度并记录。
3.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加环压,岩样与夹持器之间应确保气体不能窜流。
4.准备好秒表、打开流量控制阀,控制流出的水量,待压力计的压力稳定在某一值 H 后,测量一定时间流出的水量,并记录水柱压差计的高度;调节流量控制阀,改变流量,待压力稳定后,测定流量和水柱压差计的高度。
至少测定三组数据。
5.关闭流量控制阀,关闭环压阀,缓慢打开环压放空阀,实验结束。
五.实验数据处理
计算单位时间流出的水量 Q ,将 Q 和与之相应的 H 值及已知量φ、A 、L 和μ代入公式算出岩样的比面。
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岩石比面测定原始记录 岩样 编号 岩样长 度 /cm 直径/cm 室温/℃ 空气 粘度 /P 孔 隙 度 /% 水柱高度 /cm
水量 /ml 时间 /s 流量 (ml/s) b S (32/cm cm )
b S (32/cm cm ) M2-17 4.70 2.47 19 0.0001804 30.9 10.85 8.10 15.19 0.5332 1179.935
1209.919
11.88 8.48 15.56 0.5456 1220.560
12.05 8.49 14.56 0.5824 1229.262
A=42D ⨯π=4
47.22
⨯π=4.79(2cm ) 2、将数据带入公式μφφ1)1(1423
Q H L A S b -=计算可得:
935.11790001804
.015332.085.1070.479.4)309.01(309.014231=⨯⨯⨯-=b S 32/cm cm 同理得到560.12202=b S 32/cm cm
262.12293=b S 32/cm cm
3、919.12093
321=++=b b b b S S S S 32/cm cm
所以岩石的比面为1209.91932/cm cm
六、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巩固了岩石比面的概念,对其有了更加深刻,客观的认识,并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了岩石比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此次实验省去了测量岩石相关参数、灌水以及放入岩心等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相对简单。
在实验过程应该注意的是,在读取压差时,应只读取水柱压差计的高度,不能读取两压差计液柱相差的高度。
在数据处理时,应将空气粘度的单位换算为泊(P ),而且应明确此次试验得出的是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数的比面。
感觉自己的不足之处是水的流速相对较大导致水的流量不太准确,应该把流量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测量时间变长,求出的流量会比较准确,在以后的实验中应该注意这一点。
在此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