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合集下载

自动驻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自动驻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自动驻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简介本文旨在介绍一种自动驻车系统的毕业设计方案。

自动驻车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控制车辆停车的智能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系统设计我们的毕业设计方案基于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 传感器模块我们将使用高精度的距离传感器模块,例如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和距离。

该传感器模块能够准确地测量距离,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2. 控制系统我们将设计一个智能控制系统,负责接收传感器模块传输的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和决策。

控制系统将根据车辆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方向,以实现安全停车。

3. 执行器我们将安装执行器,例如电动马达和刹车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加速、刹车和转向。

执行器将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对车辆进行相应的操作。

功能特点我们的自动驻车系统将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特点:1. 自动检测障碍物:通过传感器模块,系统能够实时检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并提供准确的距离数据。

2. 自动调整速度和方向:根据障碍物的距离和位置,控制系统能够智能地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方向,以实现安全的停车过程。

3. 安全停车:系统将根据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精确控制车辆的刹车系统,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停放。

4. 实时反馈和报警:系统将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报警功能,例如声音警报或显示屏上的信息,以提醒驾驶员注意。

应用前景自动驻车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避免人为的停车事故。

该系统可以应用于私人汽车、商用车辆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等各种车型。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自动驻车系统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个自动驻车系统的毕业设计方案,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系统和执行器等主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具有自动检测障碍物、自动调整速度和方向、安全停车以及实时反馈和报警等功能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封闭湿式多盘停车制动器(5t)设计

全封闭湿式多盘停车制动器(5t)设计

全封闭湿式多盘停车制动器(5t)设计第一章绪论1.1 工程车辆制动器的发展方向目前,大型工程机械制动系统的设计具有两个方面的趋势。

其一:行车制动由干式制动器向湿式封闭式全盘式制动器的方向发展。

这种制动器不但防水,防尘,耐磨损,制动性能稳定,没有调整,寿命长,散热效果好,摩擦副间的温度降低显著,而且容易实现系列化,标准化。

其二:制动器的传动装置由气顶液制动系统向全液压动力制动的方向发展。

这种制动装置的制动踏板直接操纵制动液压阀,可以省去气动元件,结构简单紧凑,而且冬季不会因为低温而冻结,不需放水进行保养,阀体和管路不会锈蚀,提高了制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在轮式装载机以及矿用车的制动系统等大型工程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在工程车辆通常使用的制动器有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及湿式多盘式制动器。

前面的两种为干式制动器,而后面的一种为湿式制动器。

目前干式制动器用于各种机动车辆,而湿式多盘式制动器则主要应用于那些工作环境恶劣或使用条件苛刻的工程车辆,如装载机、挖掘机、运载机、矿用汽车、水陆两用车以及其他特用工程车辆。

在国外的工程车辆采用湿式多盘式制动器已很普遍,整车如沃尔沃自卸车;专门生产配有湿式多盘式制动器车桥的公司有美国美弛车桥公司,德国凯赛尔车桥公司等。

然而在国内的工程车辆目前也开始初步使用湿式多盘式制动器作为制动装置,如山东达润专用车制造公司、胜利油田工程机械厂制造的用于石油勘探与开发的2用运输车上以及天津工程机械厂制造的用于公路施工的平地机上,近期又将其研制与生产的新型湿式多盘式制动器安装在厦门叉车厂制造的大吨位叉车上,该叉车转向与湿式多盘式制动器共用1个液压油路。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工程车辆中湿式多盘式制动器取代干式制动器是必然的趋势。

其独特之处在于:(1)为完全封闭的结构,环形工作的面积较大,并且防止了泥、水、油的浸入,从而制动稳定,在使用寿命期内一般无需调整和维修。

(2)采用多片结构,可以实现在较小的衬片压力下获得较大的制动力矩,而元件承受的压力降低,摩擦片的单位面积受压力小。

纯电动客车驻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分析 胡佃朋

纯电动客车驻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分析 胡佃朋

纯电动客车驻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分析胡佃朋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提倡。

本文将以某纯电动微循环车为例,清楚表明驻车制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制动原理等,为我国新能源客车的发展提供范例和参考。

本文将先介绍整车及底盘概况,再说明驻车制动系统方案的选择,有限元分析结果。

关键词:纯电动客车;驻车制动系统;设计1、纯电动客车驻车制动系统概述随着环境问题被逐渐提上日程,我国社会越来越提倡节能减排,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因为它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减排,帮助改善了生态环境。

财政部、工业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应用并推广的文件,规定6米以上的新能源纯电动客车都能得到政府补贴。

某大型汽车集团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开发出了一台6米高的纯电动客车。

该纯电动客车主要采用直线驱驶的模式,车中无变速箱,制动系统主要采用的是液压制动装置,在液压制动装置上,有两种驻车模式,第一种驻车模式是后轮轮边装置,第二种驻车模式是中央制动模式,这一模式安装在变速箱中,但由于该6米高的纯电动客车无变速箱,所以第二种模式——中央制动模式无法完成,对于第一种驻车模式,需要采用集成式装置安装在后桥制动器中,但现有的汽车配套厂还没有类似的装置,所以不能提供该装置。

为了解决这两种问题,该集团公司研发出了一种既操作简便、又能调整,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驻车装置。

我们接下来将WG6610BEV纯电动客车为例,清楚说明这一驻车装置的结构设计。

2、整车及底盘概况2.1整车技术参数整车采用的是一级踏步,车身较窄,车身中部为折叠门,由电能控制,车身的高度比城市中车辆限高要低。

2.2底盘结构设计纯电动车的底盘为矩形结构,长为60×40毫米,宽为40×40毫米,两个矩形焊接而成,工作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弹簧片和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位于车桥和车的后仓之间,而永磁位于后桥部位,前桥的最大功率不超过1.8T,后桥的最大功率不超过3.5T,前桥主要通过液压盘来操作,而后桥则通过鼓动装置制动,这一系列的装置是由较为简单的回路系统构成,前后轮回路分别是一轴对一轴,安装较简单,还能与传统系统中的单轮缸制设备配合工作,该系统装置成本花费也较低。

驻车制动系设计指导

驻车制动系设计指导
耐热性好、摩擦性能稳定 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容易产生噪声和刮伤对偶
精品文档
四、制动(zhì dònɡ)鼓(盘)与衬片(块)之间的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石棉(shímián)摩阻由材增料强:材料(石棉及其它纤维)、粘结剂、摩擦性能调节剂组成
制造容易、成本低、不易刮伤对偶; 耐热性能差,随着温度升高而摩擦因数降低、磨 耗增高和对环境污染 半金属摩阻材料: 由金属纤维、粘结剂和摩擦性能调节剂组成
较高的耐热性和耐磨性,没有石棉粉尘公害 金属摩阻材料: 粉末冶金无机质
所有轮缸的总工作容积
初步设计时
主缸活塞行程S0和活塞直径d0 一般
3.制动踏板力Fp 要求:最大踏板力一般为500N(轿车)或700N(货车)。
4.制动踏板工作行程
踏板行程(计入衬片或衬块的允许磨损量)对轿车最大应大于100~150mm,对货车不大 于180mm。
精品文档
§8-6制动力(dònglì)调节机构
它可使汽车(qìchē)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地提高行车 安全性。
滑动(huádòng)率S ABS系统控制方法目前主要有逻辑门限值控制方法和现代控制方法两种,目的是在各种工况下 制动时都可获得最佳的滑动(huádòng)率S,由此可获得最短的制动距离。
精品文档
§8-7 制动器的主要(zhǔyào)结构元件
3.双向双领蹄式
两蹄片浮动,始终为领蹄。
制动效能相当高,而且不变,磨损均匀,寿命相同。
4.双从蹄式
两块蹄片各有自己的固定支点,而且两固定支点位于两蹄的不同端。
制动器效能稳定性最好,但制动器效能最低。
精品文档
5.单向(dān xiànɡ)增力式
两蹄片只有一个固定(gùdìng)支点,两蹄下端经推杆相互连接成一体

详解四大驻车制动装置

详解四大驻车制动装置

详解四大驻车制动装置现代汽车对于电子化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驾校教练口中的“踩刹车、踩离合、脱空档、拉手刹”等等一些列各种组合与连续的动作,在高科技的参与下简化为了踩刹车和踩油门。

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由自动变速器负责简化,剩下的就是小编今天要讲的刹车系统中的手刹、P 挡、电子手刹与自动驻车,来看看它们有啥区别?●传统手刹其实我们通常说的手刹专业称呼应该叫驻车制动器。

与行车制动器(我们常说的脚刹)有所不同,从名字就能分辨出来,行车制动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短时间制动使车辆停稳或者减速的,而驻车制动是在车辆停稳后用于稳定车辆,避免车辆在斜坡路面停车时由于溜车造成事故。

工作原理及结构手刹属于辅助制动系统,主要借助人力,一般在停车的时候,为了防止车辆自行溜车而设立的。

手刹(驻车制动器)主要由制动杆,拉线,制动机构以及回位弹簧组成。

是用来锁死传动轴从而使驱动轮锁死的,有些是锁死两只后轮。

对于制动杆,其实就利用了杠杆原理,拉到固定位置通过锁止牙进行锁止。

而另一种是在变速器的后方,传动轴的前方,这种又叫做中央驻车制动器。

制动原理大体相似,只是安装部位不同。

现在大多数乘用车都是采用四轮盘式制动器,其制动机构就集成在后轮的盘式制动器上。

有些超级跑车的后制动盘上有两个卡钳,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吧。

如何使用手刹?进行驻车制动时,踩下行车制动踏板,向上全部拉出驻车制动杆。

欲松开驻车制动,同样踩下制动器踏板,将驻车制动杆向上稍微提起,用拇指按下手柄端上的按钮,然后将驻车制动杆放低到最低的位置。

优缺点与手刹配套使用的还有回位弹簧。

拉起手刹制动时,弹簧被拉长;手刹松开,弹簧回复原长。

长期使用手刹时,弹簧也会产生相应变形。

手刹拉线也同样会产生相应变形会变长。

任何零件在长期、频繁使用时,都存在效用降低的现象。

不过这种手刹相对于后面要说到的几种驻车制动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廉。

小结:传统的手刹驻车制动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还有很大一部分车辆在使用。

汽车制动系统设计

汽车制动系统设计

汽车制动系统设计§0概述汽车制动系是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

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

汽车制动系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重型汽车或经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要增设应急制动装置及辅助制动装置;牵引汽车应有自动制动装置。

行车制动装置用作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使汽车在下短坡时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

其驱动机构常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结构,以保证其工作可靠。

驻车制动装置用于使汽车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地停驻在一定位置甚至斜坡上,它也有助于汽车在坡路上起步。

驻车制动装置应采用机械式驱动机构而不用液压或气压式的,以免其产生故障。

应急制动装置用于当行车制动装置意外发生故障而失效时,则可利用应急制动装置的机械力源(如强力压缩弹簧)实现汽车制动。

应急制动装置不必是独立的制动系统,它可利用行车制动装置或驻车制动装置的某些制动器件。

应急制动装置也不是每车必备,因为普通的手力驻车制动器也可以起应急制动的作用。

辅助制动装置用于山区行驶的汽车上,利用发动机排气制动、电涡流或液力缓速器等辅助制动装置,则可使汽车下长坡时长时间而持续地减低或保持稳定车速并减轻或解除行车制动器的负荷。

通常,在总质量为5t以上的客车上和12t以上的载货汽车上装备这种辅助制动减速装置。

自动制动装置用于当挂车与牵引汽车连接的制动管路渗漏或断开时,能使挂车自动制动。

任何一套制动装置均由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

制动器有鼓式与盘式之分。

行车制动是用脚踩下制动踏板操纵车轮制动器来制动全部车轮,而驻车制动则多采用手制动杆操纵,且具有专门的中央制动器或利用车轮制动器进行制动。

中央制动器位于变速器之后的传动系中,用于制动变速器第二轴或传动轴。

WG6610BEV纯电动客车驻车制动系统的设计

WG6610BEV纯电动客车驻车制动系统的设计

Design of parking braki ng system for W G6610BEV pure electric bus Abstract:It describes the braking principle,scheme selection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an independent parking braking system for a pure electric m icrocirculation vehicle,calculates and verifies the effect of standing slope, provides a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 without parking mechanism of rear whee1. Keywords:pure electric bus,m icrocirculation,independent parking braking system ,direct drive m otor
制动
动鼓
图 5 中央 鼓 式 制 动器
手刹法兰 、制动鼓 以及传动轴形成一个动力传输 系统 ,通过驾驶员端 的驻车制动杆 ,操纵鼓式制动器 底板上设置的拉索杠杆机构 ,从而带动制动蹄片扩 张,与制动鼓的内壁之间实现摩擦制动 。此结构在车 辆的动力传输系统上进行驻车制动 ,制动安全可靠 , 制动力矩大 ,操纵方便 。 2-2_2 具 体 执行 方 式
C.手刹法 兰与传动轴法兰同轴固定在制动鼓两 侧。手刹法兰的法兰盘和传动轴法兰盘以及制动鼓通
过双头螺栓贯穿固定设置 ,从而使驱动 电机的动力输 出轴 、手刹法兰 、制动鼓 以及传 动轴形成一个动力传 输系统 。

轿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设计与研究分析

轿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设计与研究分析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 1 章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背景 (1)1.1.1线控技术 (1)1.1.2电子驻车制动技术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2)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4)第 2 章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原理 (5)2.1传统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 (5)2.2电子驻车系统的相关技术要求 (7)2.2.1制动系统的功用 (7)2.2.2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8)2.2.3 汽车制动系统的相关法规要求 (8)2.3汽车局域网CAN总线技术 (9)2.3.1汽车网络系统结构 (10)2.3.2 CAN总线的性能特点 (10)2.3.3 CAN总线的分层结构及功能: (11)2.3.4 CAN节点结构 (12)2.5 本章小结 (13)第三章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硬件设计 (14)3.1车速/发动机转速采集节点电路设计 (14)3.1.1 车速计算方法 (14)3.1.2车速采集电路设计 (15)3.2 驻车坡度采集节点电路设计 (16)3.3踏板行程采集节点的电路设计 (17)3.4驻车制动蹄压力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18)3.5中央ECU节点电路设计 (19)3.6左右驻车ECU节点的电路设计 (20)13.7车轮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21)3.7.1 驱动原理 (21)3.7.2基于L298专用芯片驱动电路 (23)3.8本章小结 (23)第四章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案 (25)4.1驻车制动实施 (25)4.1.1驻车制动概述 (25)4.1.2驻车制动控制流程 (26)4.2智能驻车制动实施 (27)4.3驻车制动解锁 (28)4.4智能驻车制动解锁 (29)4.5坡道辅助起步 (30)4.5.1起步阻力的计算 (30)4.5.2坡道辅助起步控制策略 (32)4.6本章小结 (33)第五章电子驻车系统执行机构 (34)5.1 电子驻车机械部分主要部件分析 (34)5.1.1电机的选择 (34)5.1.2运动转换装置的分析 (35)5.1.3机械制动系统执行机构方案 (35)5.2 滚珠丝杆的设计和校核 (36)5.2.1.滚珠丝杠选型及校核计算 (36)5.2.2滚珠丝杆螺母副的参数确定 (40)5.3 二级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与校核 (41)5.3.1高速级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42)5.3.2低速级齿轮的设计和校核 (44)5.4 电机的设计和选用 (45)5.5 本章小结 (46)结论 (47)参考文献 (49)2摘要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lectronic Parking Brake,EPB)是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一类,也是车辆驻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汽车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驻车设计研究浅谈

汽车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驻车设计研究浅谈

Automobile Parts 2021.04089收稿日期:2020-10-18作者简介:别晓樵(1991 ),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㊁全地形车制动系统产品研发设计㊂E-mail:bie.xiaoqiao@㊂DOI :10.19466/ki.1674-1986.2021.04.021汽车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 )驻车设计研究浅谈别晓樵(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门448000)摘要:介绍汽车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驻车原理与驻车结构设计,包括电子驻车制动钳驻车结构简介㊁制动钳驻车工作过程㊁制动钳驻车机构受力分析㊁电机输出扭矩计算及校核,并对驻车工作电流进行了校核,为汽车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的驻车正向设计提供参考㊂关键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电机输出扭矩中图分类号:TH12Discussion of Automotive Integrated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Caliper (MOC )Parking DesignBIE Xiaoqiao(Hubei Hangt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Jingmen Hubei 448000,China)Abstract :The principle of parking and the parking structure design of motor integrated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caliper (MOC)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arking structure of the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caliper,the parking working process of the brake caliper,the force analysis of the parking mechanism of the brake caliper,the calculation and check of the motor output torque,and the check of the parking working current,which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parking forward design of the integrated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cali-per (MOC).Keywords :Electrical park brake;Integrated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caliper;Motor output torque0㊀引言当今机电产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产品中,例如: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Electrical Park Brake )㊁防抱死刹车系统ABS (Anti-lock Brake System )㊁电子制动分配力系统EBD (Electrical Brake Distribution )等,其中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以驻车制动钳结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整合式制动钳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另一种为拉索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㊂作为电子驻车产品的过渡衍生物,拉索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沿用了原拉索传动结构驱动机械式制动钳进行驻车㊂整合式制动钳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是由电子驻车按钮㊁电子控制单元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㊁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 ㊁CAN 总线系统等组成,因为其高效㊁可靠等优点,作为现电子驻车产品的主流,而被广泛应用[1]㊂随着电子驻车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较新型的电子驻车系统通过传感器等信号传递㊁分析和测算,进而电控部分及电机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提供给车辆实时需要的制动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驾驶员操纵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㊂一般而言,EPB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和手动拉线式驻车制动系统都是对车辆后轮进行制动㊂针对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 )驻车原理简介㊁驻车设计㊁计算及验证如下㊂1㊀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简介(EPB )汽车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系统㊁驻车制动系统㊁紧急(应急)制动系统,3个系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并紧密配合,制动系统简图如图1所示㊂图1㊀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简图2㊀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 )结构简介及驻车工作过程2.1㊀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 )结构简介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 )包括:传统制动钳(钳体㊁摩擦块㊁安装支架㊁活塞等)㊁传动机构(EPB2021.04 Automobile Parts090整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MOC )驻车设计及计算车辆整车参数输入以航特配套车企中某车型整车参数为例,详见表1㊂表1㊀某车型整车参数项目代号数值满载质量/kgG1825满载前轴荷百分比/%48.82满载重心高度/mm h g520满载前轴荷/kg G 1891满载后轴荷/kg G 2934空载质量/kgG ᶄ1450空载前轴荷百分比/%54.10空载重心高度/mm h ᶄg495空载前轴荷/kg G ᶄ1784空载后轴荷/kg G ᶄ2666轴距/mmL2500轮滚动半径/mmr e307后制动有效半径/mmR r123.2(1)(2)(3)坡度倾角x 为:式中地面制动力高度附着系数㊂“中7.10.3条规定[3]: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机动车在坡度为20%(11.3ʎ)㊁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㊁反两个方向保持不动,其时间不应小于2min ㊂车辆极限驻坡角度的计算为检验车辆整车参数设计合理性等㊂Automobile Parts 2021.04091图5㊀车轮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分析及力矩平衡定律可得mg sin θ4F μ㊃r )/r w㊃ξ为制动片与制动盘的摩擦力;F N 为制动钳活ξ为制动片与制动盘摩擦因数;r 为车轮半径㊂整理得:F N =(mg sin θ㊃r w )/(4ξ㊃r )根据车辆空载㊁满载条件,在20%和30%驻坡夹紧力(在1.1倍安全系数下)见表3㊂0.424542.996662.425717.908385.460.434437.346507.485584.938190.450.444336.496359.595458.008004.310.454240.126218.265336.717826.432021.04 Automobile Parts 092图6㊀螺纹牙型简图图7㊀螺纹受力分析螺纹输入力矩计算:T1=(d/2)㊃F N㊃tan(ϕ+ρ)(4)当量摩擦因数fᶄ=f/cosβ=0.167545当量摩擦角0.40 4.37 6.40 5.508.06 0.41 4.26 6.25 5.367.86 0.42 4.16 6.10 5.237.68 0.43 4.06 5.96 5.117.50 0.44 3.97 5.82 5.007.33 0.45 3.88 5.69 4.897.17Automobile Parts 2021.040930.4049.9173.1962.8292.120.4148.6971.4161.2889.880.4247.5369.7159.8387.740.4346.4368.0958.4385.700.4445.3766.5457.1183.750.4544.3665.0655.8481.89空载转速N o /(r ㊃min -1)9615空载电流I o /A0.605堵转扭矩T s /(mN ㊃m)380堵转电流I s /(r ㊃min -1)34.82021.04 Automobile Parts 09491216-4010.6710.7110.75-2011.0011.0511.09011.3611.4211.462511.8411.9111.964512.2712.3412.406512.7212.8112.878513.2213.3113.38图9㊀20%坡度上坡满载驻坡Automobile Parts 2021.04095电桩功不可没㊂不可否认,除了政策的扶持,欧洲市场国土面积小,通行半径短,充电桩部署难度低㊂同时,纯电车的续航里程普遍不高,不像中国,车辆续航里程不够500km 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㊂不能否认,过去几年我国在充电桩建设数量㊁选址优化㊁充电功率有效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能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短短一句话,指向了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息息相关的纵深结构,传达出疏通汽车消费后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瓶颈,提升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信心的关键信息㊂新能源汽车私人购置比重上升,意味着消费者上场㊂优化使用环境的考验不比 造车 难度低㊂(来源‘科技日报“)。

驻车制动设计计算

驻车制动设计计算

219式中ϕ——该车所能遇到的最大附着系数;q——制动强度e r ——车轮有效半径。

一个车轮制动器应有的最大制动力矩为按上列公式计算结果的半值。

奥龙、德御系列车采用的是斯太尔前轴、后桥,制动器采用的是斯太尔领从蹄鼓式制动器,如图13.5所示,制动器的规格为前φ420×160/后φ420×185,制动器结构参数及制动力矩见表13.1、表13.2,由于奥龙、德御车制动系统中没有安装气压感载调节阀,所以整车制动力不可调节,对同一系列车,整车制动力分配系数为定值,所以,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与理想的制动力分配曲线相差较大,制动效率较低,前轮可能因抱死而丧失转向能力,后轮也可能抱死使汽车有发生后轴侧滑的危险。

图13.5 领从蹄鼓式制动器结构示意图因此,对奥龙、德御系列车来说,可以通过调整轴荷分配来调整重心位置,使车辆满载情况下的同步附着系数接近可能遇到的路面附着系数,才能获得稳定的制动工况。

表13.1 斯太尔前、后制动器结构参数表13.2 斯太尔前、后制动器在各种制动气压下的制动力矩4.驻车计算图13.6为汽车在上坡路上停驻时的受力情况,由此可得出汽车上坡停驻时的后轴车轮的附着力为:结构参数 STEYR (前) STEYR (后) L(mm) 155mm 155mm a(mm) 160mm 160mm M(mm) 38mm 38mm 摩擦片包角0β 95° 110° 摩擦片起始角 29°8′ 21°39′ 制动臂长l(mm) 122 145 摩擦片宽b(mm) 160 185 制动鼓半径(mm) 210 210 ()a MP P 0 0.5 0.6 0.7 0.8 m N M u ⋅ٛ/)(1前 10811 12974 15135 17299 m N M u ⋅ٛ/)(2后13573 16287 19002 21717220图13.6 汽车在上坡路上停驻时的受力简图)sin cos (12ααϕϕg a h L Lg m Z +=同样可求出汽车下坡停驻时的后轴车轮的附着力为:)sin cos (12ααϕϕg a h L Lg m Z −=′ 根据后轴车轮附着力与制动力相等的条件可求得汽车在上坡路和下坡路上停驻时的坡度极限倾角α,α′,即由αααϕsin )sin cos (1g m h L Lg m a g a =+ 求得汽车在上坡时可能停驻的极限上坡路倾角为:g h L L ϕϕα−=1arctan 汽车在下坡时可能停驻的极限下坡路倾角为:gh L L ϕϕα+=′1arctan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第7.13.3条要求, 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机动车在坡度为 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的 1.2 倍以下的机动车为 15%)、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 0.7 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应少于 5 min 。

EPB电子驻车设计指南

EPB电子驻车设计指南

电子驻车的原理研究孙建涛(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底盘部制动科芜湖,241009)摘 要:汽车电子驻车系统(以下简称EPB)是改善汽车制动方便性和智能化的有效装置,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代替了传统的机械杠杆和钢索,能为司机提供更好的帮助。

在国外中高档车已经普遍应用,本文主要介绍EPB系统的控制理论以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EPB 电子驻车 即时起步Abstract: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is an effective equipment to improve vehicle braking conveniency and to be intelligentized, which substitutes for traditional machine lever and type tightwire, can provide better helpfor drivers. EPB has been commonly used in middle and top grade cars in foreign countries. Control theoryand work principle of EPB system is main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EPB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Drive Away Release1.前言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道路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舒适和便捷的同时,也对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和制造部门的重要任务。

作为手刹的换代产品,有更多手刹不能比拟的优点,使人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享受到更多的便捷和驾驶的乐趣。

2.EPB比传统手刹的优点2.1EPB将行车过程中的临时性制动和停车后的长时性制动功能整合在一起,并且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从技术升级上看,比长期使用的传统型手驻车制动模式推进了一大步。

轻型货车制动系统设计

轻型货车制动系统设计

摘要制动系统是汽车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

因为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车速将越来越高,对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能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由此可见,本次制动系统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轻型货车制动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轻型货车制动系统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动系统。

首先制动系统设计是根据整车主要参数和相关车型,制定出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其次设计计算确定前、后鼓式制动器、制动主缸的主要尺寸和结构形式等。

最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出了前、后制动器装配图、制动主缸装配图、制动管路布置图。

最终对设计出的制动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另外在设计的同时考虑了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等因素。

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制动系统是合理的、符合国家标准的。

关键词:轻型货车;制动;鼓式制动器;制动主缸;液压系统.AbstractBraking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stem in the automotive . because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with the highway. The car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high-speed, braking system on the work of the increasing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Brake work of a reliable car,guarantee the safety of travelling,This shows that, The braking system design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braking system is one of important system of active safety.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intermediate car’s braking system, a braking system design is performed in this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First through analyzing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entire vehicle, the braking system design starts from determ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scheme. SecondlyCalculating and determining the main dimension and structural type of the front、rear drum brake,brake master cylinder ans so on,Finally use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drawing draw the engineering drawings of the front and rear brakes, the master brake cylinder, the diagram of the brake pipelines. Furthermore, each target of the designed system is analyzed for checking whether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some 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 this thesis, such as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accurate, comparing with the related national standards.Key words:light truck;brake;drum brake;master cylinder;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的意义 (2)1.2 本次制动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2)1.3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内容 (2)1.4 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 (3)1.5制动系统类型 (3)1.6 制动系工作原理 (4)第2章汽车制动系统方案确定 (5)2.1 汽车制动器形式的选择 (5)2.2 鼓式制动器的优点及其分类 (6)2.3 盘式制动器的缺点 (7)2.4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 (8)2.4.1简单制动系 (8)2.4.2动力制动系 (9)2.4.3伺服制动系 (9)2.5 制动管路的形式选择 (10)2.6 液压制动主缸方案的设计 (11)第3章制动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13)3.1 轻型货车主要技术参数 (13)ϕ的确定 (13)3.2 同步附着系数的3.3 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β的确定 (14)3.4 鼓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4)3.5 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 (16)3.6 制动器制动因数计算 (17)3.7 鼓式制动器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18)第4章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22)4.1制动轮缸直径d的确定 (22)的计算 (22)4.2 制动主缸直径dF (22)4.3 制动踏板力P4.4 制动踏板工作行程Sp (23)第5章制动性能分析 (24)5.1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24)5.2 制动效能 (24)5.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4)5.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5)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25)5.5.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25)5.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26)5.5.3 实际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26)5.6 制动减速度j (27)5.7 制动距离S (27)5.8 摩擦衬片(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 (28)5.9 汽车能够停留在极限上下坡角度计算 (29)第6章总结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附录1 (33)附录2 (40)第1章绪论汽车工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汽车工业的生产水平,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个工业水平,汽车工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总体水品。

EQ153后桥驻车制动系的改进设计

EQ153后桥驻车制动系的改进设计
解决的方法是 : (1)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 12676 —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 构 、性能和实验方法”设计制动系统 。一是必须安装多回路保护 装置 ,并确定合理的开启压力 。因为对于一个多回路保护阀 ,其 最低保护压力只与其开启压力有关 , 开启压力愈高 , 保护压力 愈高 。但是 ,开启压力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开启压力过高 ,虽然 保证了各回路之间足够高的保护压力 , 但却使各回路之间的气
20 《 重型汽车 》 H EA V Y T RU C K 2001. 3.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S h e j i k a i f a 设计开发
压相互补充受到极大限制 。因为无论制动系统设计如何周到 ,
设改进后弹簧的自由高度为 L ,刚度为 P’ ,因弹簧在完全
解除制动时高度为 85mm , 行程为 40mm 时的高度为 125mm ,
因此可得以下方程 :
( L - 85) P’ = 9 500
( L - 125) P’ = 7 000 解得 : L = 233mm , P’ = 64. 4N / mm 再求弹簧有效圈数 n 。 设 弹 簧 钢 丝 直 径 d = 14 mm , 中 径 D = 121 mm , 由 P’ = 8 000 D4 / (8 D3 n) 解得 n = 3. 4 ,取整 n = 3. 5 。 改进后弹簧的参数为 : 总圈数 :4. 5 有效圈数 :3. 5 簧丝直径 :14 弹簧中径 :121 自由高度 :233 刚度 :64. 4N / mm 按 上 述 参 数 制 造 弹 簧 , 测 得 F12 = 9 000 ~ 9 300N , F3 = 7 000~7 100N 。装到制动室上 , 测得完全解除制动气压 为 0. 43~ 0. 45M Pa , 初始推力为 8 900~ 9 150N , 行程为 40mm 时的推力为 6 900~7 100N , 行程为 67mm 时的推力为 5 200N 左右 。改进后的驻车制动弹簧推力曲线如图中的 B 线。 由此可见 , 改进后的驻车弹簧在有效制动范围内的推力不 小于改进前的推力 , 而且在行程 40mm~67mm 之间还有所提 高。 改进后的制动室在上海金山公交公司的客车上进行了试 装测试 , 当驻车室气压升至 0. 45M Pa 时 , 车辆均能顺利起步 , 且对制动器无任何制动作用 。经过一个月的路试后 , 检查制动 器 ,发现磨损量有较为明显的减轻 。随即进行小批试装 ,效果良 好 。去年改进后的制动室在一汽青岛汽车厂五吨王载重车上配 装 EQ 153 后桥两千余件 ,均未出现以上问题 。此种方法亦广泛 适用于使用 30/ 24 型 、24/ 24 型 、20/ 24 型以及 16/ 24 型膜片式 弹簧制动气室车型的设计改进 。 总之 ,改进后的制动室有以下优点 : ①降低了驻车制动解除气压 , 车辆起步快 (但是有时气压 过低时起步对制动安全是有害的) ; ②驻车制动力满足使用要求并有所提高 ; ③可有效避免制动器的过度磨损 。 通过进行以上改进试验工作 ,笔者有以下体会 :第一 ,目前 国内汽车气制动产品多数为引进或仿制国外的产品 , 而我国汽 车工业有自己的国情 , 不顾车型不同而一味套用 , 难免会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品 , 并作必要的 改进 , 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制动产品 。第二 ,必须按照新的国家标准来设计新的制动系统 , 并对现生产车型的制动系统进行审核修正 。GB 12676 —1999 “汽车气制动系统结构 、性能和试验方法”, 是国内迄今为止最 为全面权威的制动法规 , 既借鉴了 ECE R13 法规及 ISO 有关 法规 , 又较为适合国内汽车工业和路况现实 , 各汽车厂的产品 都应符合法规要求 ,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制动安全性 , 提高制 动效能 。

驻车制动参考文献

驻车制动参考文献

驻车制动参考文献驻车制动是作为车辆停放时必不可少的一种安全装置,其作用是保持车辆停在所要求的位置上,保证驻车时车辆不移动。

在行驶中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时,驻车制动还可以起到阻止车辆滑行的作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就驻车制动的类型、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梳理,寻求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1. 驻车制动的类型和构造目前驻车制动主要分为脚踏式和手拉式两大类别,其构造基本上一致,都由驻车制动机构、手拉杆或脚踏板、杆和悬挂装置等组成。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车型,驻车制动的杆和悬挂装置相对应地也会发生变化。

脚踏式驻车制动主要是通过踩下脚踏板,使其上的驻车制动机构产生作用,并通过传送杆将作用力传递至刹车机构,以阻止车辆滑移或者滑动。

脚踏式驻车制动主要适用于大型车辆,如大客车、卡车等。

手拉式驻车制动则是通过手拉杆的拉动,使机构产生作用的原理实现。

手拉式驻车制动使用较为广泛,在常见的乘用车型中均属于这一类别。

2. 驻车制动的工作原理驻车制动机构采用的原理大体相同,包括作用轮、作用杆、悬挂装置、扭簧和制动片等部件。

驻车制动机构的作用轮与传动轮相对应,通过作用杆直接或者经过传动机构连接,使制动片夹紧工作轮,实现制动的目的。

驻车制动的制动片通常由钢制或铸铁制成,其设计结构决定了其在制动时的作用原理和阻力矢量。

所以,制动片的良好质量与设计结构是直接决定制动效果的要素。

当驻车制动处于工作状态时,制动片会夹紧作用轮,并通过离合器接入,以防止车辆向前或向后移动。

当需要放松制动时,只需要踩下油门踏板,驻车制动即会自动解除。

3. 驻车制动的关键技术从机构设计到制动材料的选择,都会影响驻车制动的性能。

因此,制动片材料的品质、制动器组装方式和驻车制动机构设计对于企业制动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1)制动片材料驻车制动器的制动片材料直接关系到制动器的制动性能。

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考虑其热稳定性、耐磨性、安全性以及与制动轮之间的摩擦系数等性能,并通过实验验证来优化材料组合。

汽车变速箱P挡驻车机构设计

汽车变速箱P挡驻车机构设计

汽车变速箱P挡驻车机构设计摘要:汽车自动变速箱中P挡驻车机构作为一项重要配置,在车辆长时间停放,特别是坡道停放的安全上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对于搭载自动变速箱的汽车,P挡机构的可靠性对车辆的安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章主要从P挡驻车机构设计的角度,对结构设计上的几个关键点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P挡驻车机构;设计;解档力;棘齿效应;临界驻车车速1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内汽车变速箱行业从手动挡逐步向自动挡方向发展,比如AT、DCT等形式。

自动变速箱相比手动箱,增加了P挡驻车机构。

另外国内发展较快的新能源汽车单档变速箱也设置了这一配置。

汽车自动变速箱中P挡驻车机构作为一项重要配置,在车辆长时间停放,特别是坡道停放的安全上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对于搭载自动变速箱的汽车,P挡机构的可靠性对车辆的安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P挡机构设计的角度,对结构设计上的几个关键点作简要阐述。

P挡驻车机构满足安全可靠要求,需要实现以下几个关键点:(1)当汽车停止挂入P挡时,驻车机构能顺利的完成锁止动作,并可靠锁止车辆。

即便坡道也不能自动脱档,引起驻车功能失效。

(2)当汽车准备启动退出P挡时,驻车机构能顺利解除锁止。

即便坡道上,合适的解档力也能完成解档动作。

如采用电子P 挡,要考虑足够的扭矩安全系数。

(3)当车速大于某一限定值时,如驾驶员误挂入P挡,驻车机构不能锁止变速箱,且机构不发生损坏。

(4)行车过程中任何工况下,比如车辆振动、急加速、急减速等情况,不能引起驻车机构意外锁止。

(5)当车辆完成驻车后,很多情况下松开刹车,车辆会有一定向前或向后的溜车距离,保证驻车安全,溜车距离不能过大。

国内自动变速箱的设计起步较晚,相比欧美日等国家技术上有明显差距。

相应的,在P挡驻车机构设计方面,几乎找不到较全面的设计资料,大多数情况都以对标参照设计为主。

本文以某款已量产机型为背景,简要分析P挡驻车机构的设计。

2设计关键点2.1设计输入驻车机构设计需要满足强度、可靠性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黄键李薇辜振宇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福州 350002)
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驻车制动设计
1前言
驻车制动装置是使汽车在路面(包括斜坡)上停驻时,为防止车辆滑行,以及汽车在坡道上起步时,用以防止车辆后退的装置。

驻车制动装置有别于行车制动装置,它们各自有相互独立的操纵装置,驻车制动装置常采用手操纵机构,所以通常又称为手制动,但驻车制动装置既可以是手操纵也可以是脚操纵。

一般小汽车和轻型卡车采用手操纵机构,而大型车辆则采用脚操纵的驻车制动踏板机构。

本文主要介绍手操纵的驻车制动装置。

2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
驻车制动装置包括驻车制动器和驻车驱动机构两
部分。

驻车制动器按其作用部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制动传动轴的中央制动器,另一种是与行车制动器共用
的车轮制动器,目前,多采用作用于后轮的驻车机构。

驻车驱动机构因其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一般都采用机
械式的驱动机构,但究竟是采用中央制动器驻车还是采
用车轮制动器驻车,其驻车驱动机构有所不同,而不管
是哪一种的驻车类型,制动器都有鼓式和盘式之分,所
以,驻车驱动机构还有所差异。

图1为采用盘式中央制动器的驻车制动装置,
在鼓式制动器中利用行车制动器作手制动器使用时,如
图3,一般是在它的后制动蹄上通过固定销装有一个制
动蹄杠杆,在这个杠杆的中间通过一根制动蹄推杆同前
制动蹄连接。

驻车制动时,拉紧或摆动手制动操纵杆,
经一系列杠杆和拉绳传动,将驻车制动杠杆的下端向前
拉,使之绕固定销转动,其中间支点推动制动推杆左移,将前制动蹄推向制动鼓。

当前制动蹄压靠到制动鼓上之后,推杆停止移动,此时制动杠杆
绕中间支点继续转动,于是制动杠杆的上
端向右移动,使后制动蹄压靠到制动鼓上,
从而产生驻车制动作用。

对于带有驻车驱动的盘式车轮制动
器,如图4,驻车时是通过驻车拉索的拉
动使位于制动钳体内的指销推动辅助活塞
移动,辅助活塞进而顶住活塞移动,先使
活塞一侧的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接着,
此反作用力则推动制动钳体连同另一侧的
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从而产生驻车制动
作用。

3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
3.1 结构设计
驻车制动装置的设计其实应在行车制动系设计时加以考虑,首先应选择驻车制动装置的类型:轿车上一般
采用驻车与行车制动共用的车轮制动器,而货车上一般采用中央制动器。

对于前者,考虑到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的功能合二为一,如果是用鼓式的制动器,那么制动器就要选用领从蹄式或双向增力式的结构,高级轿车更多的是使用双向增力式的结构;对于后者,由于是中央制动器,行车制动器的选择就不受驻车制动的影响,而驻车制动器如果是用鼓式的制动器,则大多采用结构简单的领从蹄式或双向增力式。

驻车制动装置的类型确定后,进行驻车驱动机构的设计。

采用中央制动器的驻车驱动机构比较简单,主要考虑手操纵力的大小和手柄的操作空间应符合人体工程。

采用车轮制动器的驻车驱动机构除了设计杠杆增大手作用力外,还应考虑施加给两个后制动器的驻车驱动力应相等,所以,在驻车驱动机构中要设置均衡器,用来向每个后制动器施加相等的作用力。

图5是几种常见的均衡器。

其中形式(d )通常用于盘
式车轮制动器,其它几种大多用于鼓式车轮制动器。

手制动操纵杆的设计主要根据驾驶
室的空间大小,常见的有拉杆式的(如图6中所示),也有摆臂式的(如图7)。

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形式都确定后,
还应校核以下几项,使其满足要求。

3.2驻坡效能的验算
驻坡效能是以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能
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地停驻的最大坡度(%)
来衡量,图7为汽车在上坡路上停驻时的
受力情况,根据参考文献1,可知汽车在
上坡路和下坡路上停驻时的坡度极限倾
角α和α'分别是:
1arctan g
L L h ϕαϕ=− '1arctan g
L L h ϕαϕ=+ 式中ϕ-------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ϕ=0.7,
如果坡度极限倾角α和α'不小于16%~20%,则说明汽车满足驻坡效能。

3.3制动手柄拉力的验算
驻车制动器要能保证产生汽车在坡
路为α的坡道上可靠地 停车所需的
制动力矩为:
0sin e T W r α=⋅⋅ (1)式中e r -------车轮的有效半径,m ;
W-------汽车所受重力,N ;
单个后轮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上限为:
011sin 2
e T W r α=⋅⋅ (2) 中央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上限为:
00
sin e W r T i α⋅⋅= (3) 式中i 0-------后驱动桥的主减速比;
设加在手制动操纵杆上的拉力为P ,对于驻车制动共用后轮制动器时它的制动驱动力F 为:
12
m F P λη= (4) 式中P------施加在手制动操纵杆上的拉力,
λ------驻车驱动机构的总杠杆比,
ηm ------驻车驱动机构的机械效率,ηm =0.6~0.8,
对于中央驻车制动器,它的制动驱动力F 为:
m F P λη= (5) 在如图8的驻车驱动方式中,当车轮有正向滑行趋势时,分别对两个制动蹄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图8 驻车制动器简图
(a)制动器简图 (b)受力分析图
13111()0f c Q l l F N ρρ−+⋅−⋅=
2322f c Q l F N ρρ=⋅+⋅
其中,11f F N μ=,22f F N μ=,μ为制动蹄与制动鼓间的摩擦系数,
将1
1f F N μ=,2
2f F N μ=代入方程组,求得1f F 和2f F ,
所以,制动力矩1312312()()f f c c Q l l Q l T F F ρμρρμρρμρ⎡⎤−=+=+⋅⋅⎢⎥−⋅+⋅⎣⎦
对制动蹄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并令21
l l ξ=,可得: 1Q F ξ=⋅,2(1)Q F ξ=−⋅,带入上式,则
313()(1)c c F l l Fl T ξξμρρμρρμρ⎡⎤−−=+⋅⋅⎢⎥−⋅+⋅⎣⎦
(6) 对于驻车制动共用后轮制动器,将(4)式代入(6)式;对于中央驻车制动器,将(5)式代入(6)式,使01T T ≥[01T 见(2)式]或0T T ≥[0T 见(3)式],计算出的驻车制动手柄拉力应不大于500N (轿车)~700N (货车),否则,可通过改变驻车驱动机构的总杠杆比λ或制动蹄杠杆的ξ值进行调整。

同理,也可求得当车轮有逆向滑行趋势时的制动力矩为:
313()(1)c c F l l Fl T ξξμρρμρρμρ⎡⎤−−=+⋅⋅⎢⎥+⋅−⋅⎣⎦
(7) 按同样方法进行验算。

3.4 制动手柄行程的验算
制动手柄行程应不大于160~200mm 。

制动蹄杠杆端行程一般为8~10mm.,所以制动手柄行程s=λ×(8~10)mm ,可见,为了使制动手柄行程满足要求,实际上λ可选20或与此数相差不多的数值。

另外,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安装位置要适当,其操纵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储备行程,一般应在操纵装置全行程的三分之二以内产生规定的制动效能,而且驻车驱动机构中要设置调整螺母,以备维修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惟信.汽车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667-718
[2] 小田柿浩三(日). 汽车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151-164
[3] 张洪欣. 汽车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27-P252
[4] JB4019-85. 汽车驻车制动性能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