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
《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
![《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c741295727a5e9856a61a4.png)
《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一、《弟子规》基本常识1、《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
2、在中国古代“四书”里涉及到《弟子规》的内容的是(《论语》)。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弟子规》中的所有的爱的字意主要阐述的是(爱心)。
5、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6、《弟子规》中的“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
7、《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
8、(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中的“首”的意思是(第一重要)。
9、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句?36010、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字?108011、弟子规原名是什么?训蒙文12、《弟子规》作者是谁?后来经谁改编?[李毓秀贾存仁]13、《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山西什么地方的人?[新绛]14、《二十四孝》全名是什么?《全相二十四孝诗选》15、圣人训的意思是什么?孔子的教导、教诲16、《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什么年间?卒于什么年间?康熙年间、乾隆年间17、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全书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规范。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中,特别是它的核心思想重在教导孩子的言行,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因此在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其倡导的诸多传统美德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风气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8、集团公司对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是如何要求的。
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由党委牵头,团委具体承办,各单位要成立活动领导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团组织为此项活动责任部门,坚持“分类引导,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7e19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e.png)
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李毓秀C. 孟子D. 荀子2. 弟子规的原名是什么?A. 训蒙文B. 论语C. 孟子D. 大学3. 弟子规主要教育儿童哪些方面?A. 科学知识B. 儒家思想C. 艺术修养D. 体育锻炼4. “父母呼,应勿缓”出自弟子规的哪一章?A. 总叙B. 入则孝C. 出则悌D. 谨5. “事虽小,勿擅为”是什么意思?A. 事情虽小,不要擅自做决定B. 事情虽小,不要拖延C. 事情虽小,不要忽视D. 事情虽小,不要轻视6. “亲所好,力为具”体现了弟子规的哪种教育思想?A. 尊重长辈B. 勤俭节约C. 诚实守信D. 助人为乐7. “兄道友,弟道恭”中的“道”是什么意思?A. 道路B. 道德C. 行为准则D. 说话方式8. 弟子规中提到的“谨”是指什么?A. 谨慎B. 节俭C. 谦逊D. 忍耐9.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说话要算数B. 言行一致C. 诚信D. 礼貌10. “凡出言,信为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说话要大声B. 说话要快C. 说话要诚实D. 说话要谨慎答案1. B2. A3. B4. B5. A6. A7. C8. A9. C10. C结束语通过这次弟子规知识竞赛,我们不仅复习了弟子规的基本内容,也加深了对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希望每位参赛者都能从弟子规中汲取智慧,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新时代青少年。
《弟子规》竞赛知识题答案
![《弟子规》竞赛知识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f452541a37f111f0855b80.png)
引导语:属于国学经典,弟子规相当于现在的学前教育,用以让古时的小孩懂得孝顺,仁爱,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不可多得的经典,如果你将来有了孩子,也可以让他早早的学习弟子规,肯定是受益无穷的。
下面就是有关《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与答案篇1:一、填空。
(每空3分,计30分)1、父母呼, ;父母命,。
2、事虽小, ; ,子道亏。
3、亲爱我, ; 亲憎我,。
4、亲有过, ;怡吾色,。
5、, ;事死者,如事生。
二、判断题。
(每题5分,计20分)1、《弟子规》原名《弟子训》,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所作。
( )2、《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 )3、“居处变,酒肉绝”是指为父母守孝期间,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应该解决酒肉,不能贪图享受。
( )4、“身有伤,贻亲忧”的意思是:父母身体有病,我们要为父母忧伤。
( )三、解释加点字。
(每题5分,计20分)1、首孝悌:2、晨则省:3、茍擅为:4、贻亲羞:四、翻译句子。
(10分)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五、理解性默写。
(10分)阅读黄香的故事,思考黄香行为符合《弟子规》中哪两条准则,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黄香从小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
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小黄香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1、2、六、论述题。
(10分)。
弟子规知识竞赛决赛题范文
![弟子规知识竞赛决赛题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193bff50e2524de5187e28.png)
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2、《弟子规》是三字一句,共有(360)句(1080)个汉字。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弟子规》分为(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七部分。
5、《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
6、《弟子规》中的“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
7、“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8、“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以(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为重点,对(操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安全确认。
9、“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中的“不入”的意思是(不接受)。
10、《弟子规》中,“号泣随,挞(ta)无怨”中的“挞”是指(用鞭棍抽打)11、“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走进、靠近)。
12、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13、《弟子规》的总叙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4、《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16、《弟子规》的特点是传播儒家思想(“孝”)文化。
17、在《弟子规》中,“事死者,如事生”中的“事”是指(对待、侍候)。
18、集团公司提出的新型安全理念是(只有全安,才有安全)。
19、“行高者、名为高”中的行是指(品行)。
20、《四书》是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1、“行高者,名自高”的下一句是(人所重,非貌高)。
22、“读书法,有三到”中的三到是指(心到、眼到、手到)。
23、集团公司提出的“两化”管理是指(精细化管事,军事化管人)。
24、“手指口述”的目的是使(人的注意力和物的可靠性)达到高度统一。
二、抢答题:1.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讲的是关于尧的故事。
践行《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参考答案
![践行《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b2959fd15abe23482f4d7c.png)
践行《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参考答案引导语:《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下文是的践行《弟子规》竞赛试题以及答案,我们一起学习吧。
一、必答题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2、《弟子规》是三字一句,共有(360)句(1080)个汉字。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中的“不入”的意思是(不接受)。
5、《弟子规》中,“号泣随,挞(ta)无怨”中的“挞”是指(用鞭棍抽打)6、“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走进、靠近)。
7、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8、《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9、“行高者、名为高”中的行是指(品行)。
10、“行高者,名自高”的下一句是 (人所重,非貌高)。
二、抢答题:1. 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讲的是关于尧的故事。
答案:错,舜的故事2. “百善孝为先”是为了提倡人们敬孝行善。
答案:对3. 形容一个人,目正心直,主要是指一个人注重德行及其修养、品行端正。
答案:对4. 《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答案:对5.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三国里的曹操为了教育其子而说的做人准则。
答案:错,刘备6.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中“省”在本句中字意是看望、问候的意思。
答案:对7.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中的“业”在句中的意思是指作业及其业绩的意思。
答案:错,所从事的事情8.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一书中阐述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方法。
答案:对9.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的是进入、进出、进出口的意思。
《弟子规擂台赛》题目库
![《弟子规擂台赛》题目库](https://img.taocdn.com/s3/m/2d2383a4a0116c175e0e4827.png)
《弟子规擂台赛》题目库一、填空。
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2、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5、《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
6、“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解释】(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7、“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中的“不入”的意思是(不接受)。
8、“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解释】(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
)9、“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走进、靠近)。
10、(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11、《弟子规》的总叙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2、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14、“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解释】(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15、在《弟子规》中,“事死者,如事生”中的“事”是指(对待、侍候)。
16、“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查色献媚;”这个意思的原文是(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17、《四书》是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18、“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这个意思的原文是(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19、“读书法,有三到”中的三到是指(心到、眼到、手到)。
20、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21、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22、“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这个意思的原文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23、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24、“行高者,名自高”的下一句是(人所重,非貌高)。
弟子规知识竞赛决赛题
![弟子规知识竞赛决赛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cd42e1d4d8d15abf234e35.png)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一、拓展知识答题1.?《弟子规》是哪个朝代产生的??答:清朝康熙年间2.?《弟子规》的原名是什么?原作者是谁??答:《训蒙文》、李毓秀3.?学习《弟子规》的宗旨是要人懂得那两个“字”?答:规矩4.?“规矩”所指的是社会道德规范还是家庭家法?答:社会道德规法5.?按《弟子规》的要求,是不是文化知识越多证明人品素质越高??答:不是6.?《弟子规》与《三字经》有何种相似的文格文律?答:都是三字文格自由转换韵律。
7.?《弟子规》教导我们首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有原则的人,符合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人。
8.?左“孝”右“文”所组合的是哪个字?怎样做象形解释?答:是“教”字;意思是教育孩子首先是从孝开始。
9.?“二十四孝”第一孝讲的是谁的故事?答:舜帝小时候的故事。
10.?《弟子规》共分几个部分?多少句子?多少个字?答:共分8个部分,360句,1080个字。
11.?你知道“卧冰求鲤”是讲谁的故事吗?请简述故事情节。
王祥,晋朝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12.?你知道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吗?请简述故事情节。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13.?你知道陆绩“怀橘遗亲”的故事吗?请简述故事情节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弟子规考试题及答案小学
![弟子规考试题及答案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26419f5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d.png)
弟子规考试题及答案小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哪位作者的作品?A. 孔子B. 孟子C. 朱熹D. 王阳明答案:C2. 《弟子规》共有多少章?A. 5章B. 6章C. 7章D. 8章答案:B3. “父母呼,应勿缓”出自《弟子规》哪一章?A. 入则孝B. 出则悌C. 谨D. 信答案:A4. “朝起早,夜眠迟”是《弟子规》中哪一章的内容?A. 谨B. 信C. 泛爱众D. 亲仁5. “凡出言,信为先”是《弟子规》中哪一章的内容?A. 谨B. 信C. 泛爱众D. 亲仁答案:B6. 《弟子规》中提倡的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什么?A. 傲慢B. 谦逊C. 虚伪D. 粗鲁答案:B7. “见人善,即思齐”是《弟子规》中哪一章的内容?A. 谨B. 信C. 泛爱众D. 亲仁答案:D8. “勿自暴,勿自弃”是《弟子规》中哪一章的内容?A. 谨B. 信C. 泛爱众D. 亲仁答案:D9. “事非宜,勿轻诺”是《弟子规》中哪一章的内容?B. 信C. 泛爱众D. 亲仁答案:B10. 《弟子规》中提倡的学习方法是什么?A. 死记硬背B. 勤奋学习C. 投机取巧D. 依赖他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______时期的一部儒家经典。
答案:清代2.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______,号______。
答案:子潜,复斋3. 《弟子规》的“弟子”指的是______。
答案:学生或晚辈4. “父母教,须敬听”是《弟子规》中______章的内容。
答案:入则孝5. “兄道友,弟道恭”是《弟子规》中______章的内容。
答案:出则悌6. “用人物,须明求”是《弟子规》中______章的内容。
答案:谨7. “见未真,勿轻言”是《弟子规》中______章的内容。
答案:信8. “己有能,勿自私”是《弟子规》中______章的内容。
答案:泛爱众9. “勿谄富,勿骄贫”是《弟子规》中______章的内容。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88a93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1.png)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______时期儒家学者李毓秀所著,主要讲述了______的规范。
2. 《弟子规》中提到“父母呼,应勿缓”,意味着父母叫唤时,子女应该______。
3. 在《弟子规》中,提倡“亲所好,力为具”,是指子女应该______。
4. “兄道友,弟道恭”是《弟子规》中对______关系的描述。
5. 《弟子规》中强调了“事虽小,勿擅为”,意味着即使事情很小,也不应该______。
6. “用人物,须明求”在《弟子规》中教导我们使用他人物品时,应该______。
7. 《弟子规》中提到“凡出言,信为先”,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8. “见人善,即思齐”是《弟子规》中提倡的______精神。
9. 在《弟子规》中,提倡“见未真,勿轻言”,意味着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之前,不应该______。
10. “事非宜,勿轻诺”在《弟子规》中教导我们,在事情不适宜时,不应该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的作者是以下哪位?A. 孔子B. 李毓秀C. 孟子D. 老子答案:B2. “父母命,行勿懒”的意思是?A. 父母命令时,不要懒惰B. 父母命令时,要立刻行动C. 父母命令时,要慢慢行动D. 父母命令时,要思考答案:A3. “晨则省,昏则定”在《弟子规》中指的是?A. 早晨要反省自己B. 晚上要安定心神C.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D. 晚上要向父母报告答案:C4. “出必告,反必面”在《弟子规》中意味着?A. 出门前要告诉父母B. 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告C. 出门前要告诉父母,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告D. 出门后要向父母报告答案:C5. “或饮食,或坐走”在《弟子规》中强调的是?A. 饮食要节制B. 坐走要端正C. 饮食和坐走都要有礼D. 饮食和坐走都要有节制答案:C6. “长呼人,即代叫”在《弟子规》中教导我们?A. 长辈叫人时,要立即回应B. 长辈叫人时,要代替叫人C. 长辈叫人时,要立即回应并代替叫人D. 长辈叫人时,要慢慢回应答案:C7. “称尊长,勿呼名”在《弟子规》中告诉我们?A. 称呼长辈时,不要直呼其名B. 称呼长辈时,要使用尊称C. 称呼长辈时,要使用尊称,不要直呼其名D. 称呼长辈时,要使用尊称,但可以直呼其名答案:C8. “对尊长,勿见能”在《弟子规》中意味着?A. 在长辈面前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B. 在长辈面前要展示自己的才能C. 在长辈面前要谦虚D. 在长辈面前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答案:A9. “路遇长,疾趋揖”在《弟子规》中教导我们?A. 路上遇到长辈,要快速走过去打招呼B. 路上遇到长辈,要慢慢走过去打招呼C. 路上遇到长辈,要快速走过去并鞠躬D. 路上遇到长辈,要慢慢走过去并鞠躬答案:C10. “骑下马,乘下车”在《弟子规》中告诉我们?A. 骑马时遇到长辈要下马B. 乘车时遇到长辈要下车C. 骑马或乘车时遇到长辈要下马或下车D. 骑马或乘车时遇到长辈要加快速度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含义。
《弟子规》知识测试试卷附答案
![《弟子规》知识测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1bfb3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2.png)
弟子规》知识测试试卷附答案一、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
(每小题2分共10分)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2、“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3、“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二、看拼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小题1分共10分)1、父母教,须jing听A、敬B、近()2、出必告,fOn必面A、反B、返()3、事虽小,勿shan为A、擅B、善()4、兄道友,弟道gong A、恭B、公()5、言语忍,fPn自泯A、愤B、忿()6、不如人,勿生qi A、气B、戚()7、闻yU恐,闻过欣A、誉B、誊()8、倘掩饰,增一 gU A、姑B、辜()9、天同fu,地同载A、覆B、复()10、言不hui,色不媚A、炜B、讳()三、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
(每小题2分共20分)1、同是人,类不齐。
(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C、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2、果仁者,人多畏。
( )A、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
B、果敢仁义的人,别人都害怕。
C、果断仁慈的人,人们都害怕他。
3、工夫到,滞塞通。
( )A、只要功夫练到了家,体内就没有任何阻塞。
B、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自然通达了。
C、只要功夫练到了家,就能打通关。
4、字不敬,心先病。
( )A、如果文章写得不恭敬,说明你病了。
B、如果文字没有表现出敬重,说明你身体有病。
C、如果字写得潦草、不工整,说明你浮躁不安,心没定下来,思想不集中。
5、行高者,名自高。
( )A、一个人走得越高,名声就越大。
弟子规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ba77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1.png)
弟子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释迦牟尼D. 观山海老和尚答案:A. 孔子2. 弟子指的是以下哪一类人?A. 男性孩子B. 女性孩子C. 成年男性D. 成年女性答案:A. 男性孩子3. 弟子规主要是指导人的哪方面行为?A. 社交礼仪B. 学习方法C. 家庭生活D. 体育运动答案:A. 社交礼仪4. 弟子规中提到的“敬”是指什么?A. 对长辈的尊重B. 对朋友的友善C. 对学问的热爱D. 对运动的热情答案:A. 对长辈的尊重5. 弟子规中提到的“恭”是指什么?A. 对上司的尊重B. 对师长的尊重C. 对同学的友善D. 对动物的爱护答案:B. 对师长的尊重二、填空题1. 弟子规中提到的“敬”的原则是“敬鬼神,敬父母,敬师长,敬施恩,敬朋友,敬长上,敬守法。
”2. 弟子规中提到的“恭”的原则是“恭以敬人,恭以己慎,恭以言谦,恭以身让,恭以物顺,恭以友谊。
”3. 弟子规中提到的“诚”的原则是“诚心诚意,诚意诚心,诚心实意,诚意实心,诚实无欺。
”4. 弟子规中提到的“勤”的原则是“一日不勤,终身误。
”5. 弟子规中提到的“信”的原则是“不信则终身受骗。
”三、解答题1. 弟子规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弟子规的核心价值观是“敬、恭、诚、勤、信”。
这些价值观教导人们尊重他人、尊重规则、真诚待人、勤奋学习、保持诚信。
2. 弟子规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弟子规作为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它通过教导孩子们遵守社交礼仪、尊重长辈、注重学习等方面的规范,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3. 弟子规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吗?尽管《弟子规》是古代的教育经典,但其中所倡导的尊重、诚实、勤奋等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依然适应。
这些原则是人们在社交、家庭、职场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
因此,弟子规的教育思想和原则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
《弟子规》竞赛试题答案
![《弟子规》竞赛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158d35915f804d2b16c1f0.png)
《弟子规》试题答案1.黄香小时候是如何孝顺父母的?(请用原文回答)冬则温,夏则清。
现在我们有了很好的生活条件,还需要向他学习吗?孝顺父母是不分生活条件的,条件好要孝顺,条件不好也要孝顺。
2.颂词“居有常,业无变”告诉我们居所和事业应该处在一个什么状态?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规律,做事有规矩,不要任意改变世代相沿的事业。
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学业?学习是关系自已一辈子的事,更加不能随便。
3.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所喜欢的事和讨厌的事?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做子女的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去除掉。
原文怎么说?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4.请解释颂词“德有伤,贻亲羞”, 并说明我们应该如何修养,才不会让父母蒙受羞辱?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让父母蒙羞。
我们应该从小事,从身边的做起,应坚持不懈地做,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
5.能否为了钱财,比如玩具、漫画书、食物等,和兄弟姐妹起争执?兄弟姐妹之间不为钱财等物计较,就不会产生怨恨。
原文怎么说?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6.我们跟随父母去参加宴会时会遇到很多长辈,在走路、就座、吃东西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待长辈们?生活中饮食、坐卧、行走,应谦虚礼让,应长幼有序。
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原文怎么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7.对待没有亲戚关系的长辈,和对待自己的父母兄长要有不同吗?为什么?请结合颂词说明。
要像对待自已的父母一样恭敬,像亲兄长一样关爱。
虽然他们不是你的亲父、兄,但他们却与父、兄一样是长辈,所以也要恭敬。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8.我们在哪些方面应互相攀比,哪些方面不能互相攀比?德学才艺衣服饮食原文怎样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9.平时我们放置日常用具,比如衣帽等,应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脱下衣帽应放置在固定位置,养成不乱丢乱放的习惯。
原文怎么说?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10.正确的饮食方式是怎样的?不挑剔偏食,适可而止,不过量。
(完整版)弟子规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弟子规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00f330c22590103029d64.png)
《弟子规》复习题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李毓秀。
请讲解“弟子规”的含义。
是指所有圣贤弟子的见解。
2、弟子规分为哪几个部分?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几部分。
这样的序次有什么必要?是一个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修业及为人处世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究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3、请简单讲解“入则孝,出则弟”。
在家尊敬孝顺父亲母亲,多在父亲母亲自旁聚,嘘寒问暖;兄弟间互相尊敬、爱惜,出外待人接物要有礼貌。
4、请简单讲解“谨”和“信”。
在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出外要诚实守信,不谎言言,不甜言密语。
5、请简单讲解“泛爱众,而亲仁”。
关爱别人;多与有仁德的亲近。
入则孝6、颂词“父亲母亲命,行勿懒”告诉我们应怎样对待父亲母亲的要求?父亲母亲交待事情,要立刻去做,不能延误或推辞偷懒。
7、颂词“父亲母亲责,须顺承”告诉我们应怎样对待父亲母亲的责怪?父亲母亲责怪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
8、请讲解颂词“冬则温,夏则凊”,并说明随着外在的天气环境变化,我们应该怎样照顾父亲母亲?待奉父亲母亲要专心谅解,冬天寒冷时为父亲母亲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为父亲母亲铺床扇凉。
9、黄香小时候是怎样孝顺父亲母亲的?冬则温,夏则凊。
现在我们有了很好的生活条件,还需要向他学习吗?孝顺父亲母亲是不分生活条件的,条件好要孝顺,条件不好也要孝顺。
10、颂词“晨则省,昏则定”告诉我们早晚应该怎样关心和孝顺父亲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清早起床,应先探望父亲母亲,向父亲母亲请安问好;夜晚服侍父亲母亲安睡;及时掌握父亲母亲要求和身体状况。
11、颂词“出必告,反必面”告诉我们作为子女出门、回家时应怎样对待父亲母亲?这样做有何必要?出门时,须告诉父亲母亲去处,回家以后,也要当面禀报父亲母亲;让他们放心,防备他们惦念。
12、颂词“居有常,业无变”告诉我们住处和事业应该处在一个什么状态?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规律,做事有规矩,不要任意改变世代相沿的事业。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7e50e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6.png)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依据哪部经典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大成编写的?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C2.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中,“孝弟”指的是什么?A. 对父母的孝顺B. 对兄弟姐妹的友爱C. 对老师的尊敬D. 对朋友的忠诚答案:B3. 在《弟子规》中,以下哪项不是“谨”的部分?A. 朝起早,夜眠迟B. 老易至,惜此时C. 对饮食,勿拣择D. 步从容,立端正答案:B4. “出必告,反必面”在《弟子规》中强调的是什么?A. 出门要告知家人B. 回家要向家人问好C. 出入要有礼貌D. 以上都是答案:D5.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中的“谏”是什么意思?A. 劝告B. 责备C. 命令D. 询问答案:A6.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中的“非”指的是什么?A. 错误B. 失败C. 罪过D. 失望答案:A7.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在《弟子规》中教导我们什么?A. 不要打扰忙碌的人B. 不要和不安的人说话C. 要尊重他人的时间和感受D. 要避免在他人不安时增加其困扰答案:C8.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中,“信”的含义是什么?A. 信任B. 诚实C. 信仰D. 信息答案:B9.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中的“齐”指的是什么?A. 看齐B. 整齐C. 一起D. 接近答案:D10.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中,“损友”和“益友”分别指的是什么?A. 有害的朋友和有益的朋友B. 喜欢批评的朋友和喜欢表扬的朋友C. 性格不好的朋友和性格好的朋友D. 行为不端的朋友和行为端正的朋友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弟子规》原名《________》,是清朝________所著。
答案:训蒙文,李毓秀12. “父母呼,________,父母命,________。
《弟子规》竞赛试题
![《弟子规》竞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370366a26925c52cc5bfa1.png)
《弟子规》竞赛试题
一.填空
1.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3.《弟子规》中告诉我们“把握光阴,及时努力,珍惜青春”的句子是:“(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
4.只要刚一放学回家,随处都可以见到他的衣服鞋帽,脏乱不堪,我们要用“(置冠服),(有定位),(句乱顿),(置污秽)”来帮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原文中讲到“说话最要紧的是要讲诚实信用;说谎话,说胡话,都是不可以的”的句子是“(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
6.“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二.判断。
1.“百善孝为先”是为了提倡人们敬孝行善。
()
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为之”是三国里的曹操为了教育其子而说的做人准则。
()
三.翻译。
1.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伤心生气。
2.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想要使用别人东西时,必须当面向人家提出请求,以便征得别人的同意。
假如不问一声就拿走,这便是偷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一、《弟子规》基本常识1、《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
2、在中国古代“四书”里涉及到《弟子规》的内容的是(《论语》)。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弟子规》中的所有的爱的字意主要阐述的是(爱心)。
5、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6、《弟子规》中的“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
7、《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
8、(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中的“首”的意思是(第一重要)。
9、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句?36010、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字?108011、弟子规原名是什么?训蒙文12、《弟子规》作者是谁?后来经谁改编?[李毓秀贾存仁]13、《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山西什么地方的人?[新绛]14、《二十四孝》全名是什么?《全相二十四孝诗选》15、圣人训的意思是什么?孔子的教导、教诲16、《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什么年间?卒于什么年间?康熙年间、乾隆年间17、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全书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规范。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中,特别是它的核心思想重在教导孩子的言行,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因此在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其倡导的诸多传统美德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风气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8、集团公司对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是如何要求的。
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由党委牵头,团委具体承办,各单位要成立活动领导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团组织为此项活动责任部门,坚持“分类引导,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讨论、带头实践,为广大干部职工作出表率。
要将《弟子规》的学习、讨论、实践活动融入班组管理中,由各单位团组织实施监督。
19、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国家改革开放30年后,社会更多的是注重经济的发展,而我们社会的灵魂工程、核心文化建设相对来说有些滞后。
儒家的文化精髓就是做人,并讲求做到孝、忠、信三个字。
弟子规》是做人再教育的最好教材。
从和谐社会的建设讲,《弟子规》是公民素质教育的教材。
对于企业而言,把《弟子规》中讲的内容做好了,企业管理水平自然会提高。
对于个人而言,《弟子规》是对自己内外修炼的最好的范本。
”20、集团公司开展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国学经典《弟子规》在中华民族文化长期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积极推进山西焦煤亿吨级、现代型、国际化能源大集团建设,把我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山西焦煤优质炼焦煤生产加工示范基地,进这步引申“两化、三不伤害”理念,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汾西,集团公司决定在全公司开展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
二、入则孝1、“丧三年、常悲咽”中的三年是根据(孩子的成长)而定的。
2、“苟擅为亏”中的子道是指(为人子女的本分)。
3、《弟子规》中,亲所好,力为具中的“具”是指(准备);亲所恶,谨为去中的“去”是指(排遣,排除)。
4、《弟子规》中,“号泣随,挞(ta)无怨”中的“挞”是指(用鞭棍抽打)。
5、《弟子规》中,“事死者,如事生”的意思是(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父母活着时一样恭敬孝顺)。
6、在《弟子规》中,“事死者,如事生”中的“事”是指(对待、侍候)。
7、“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中的“省”的意思是(看望、问候)。
8、“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9、“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中的“不入”的意思是(不接受)。
10、二十四孝百里负米中的孝子周仲由,字子路是哪个时期哪国人?春秋时期鲁国人11、怡吾色柔吾声的上一句是什么?出自哪一篇内容?亲有过谏使更。
【入则孝】12、弟子规中亲有疾药先尝在二十四孝中也有一篇相关的内容,是哪一篇?亲尝汤药13、二十四孝百里负米中的孝子周仲由是谁的弟子?孔子的得意弟子14、弟子规中有讲到丧三年,这个三年指的是现在的多长时间?27个月15、平常在家的时候,如果外出和回家后一定要对父母做到什么,不要让父母担心。
出必告,反必面16、亲有过的下一句是什么?谏使更17、请背诵“谏不入……如事生”中间段落。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18、请背诵“事虽小……贻亲羞”中间段落。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19、怀橘遗亲中的陆绩是什么时期哪国人?三国时期吴国人20、请讲一下二十四孝中的弃官寻母的故事。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21、请讲一下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的故事。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22、槐荫改名为孝感是因为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请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二十四孝“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23、二十四孝中有个怀橘遗亲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用弟子规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应该是哪一句?“亲所好力为具”。
24、《弟子规》提出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之外,还具体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它们是那八件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25、二十四孝亲尝汤药中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的第几个儿子?第3个26、在现代生活中,你认为要应如何做到“冬则温,夏则凊?思考题27、你是如何理解“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思考题28、你怎么了解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
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心中常抱着仁心,孝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行为,都不忍心去做, 所以,孝是一切行为中应该最先做到的。
29、《弟子规》告诉我们“首孝弟”,父母教孩子行孝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以身作则)三、出则悌1、在《弟子规》中,“进必趋,退必迟”中的“迟”是指(放慢脚步)。
2、人不在的下一句是什么?己即到3、长无言的下一句是什么?退恭立4、请背诵“兄道友……己即到”中间段落。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5、假如你在路上遇见了长辈,你该怎样做。
用《弟子规》中的话回话。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6、孔融4岁时,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这在《弟子规》中如何体现。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7、请说出“陈肪百犬”故事,并说出它是反映《弟子规》当中哪一部分的内容?内容参考钱文忠教授书籍8、兄弟之间才讲弟道,这个观点你认为对吗?内容参考钱文忠教授书籍9、在当代社会,很多老人家有退休金,有医疗保险,本来可以安度晚年了,但为什么好多老年人晚年的情况不太好呢?那应该如何做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看见子女不和,兄弟之间不讲弟道,不友爱,家庭里闹矛盾,,老人家觉得心不安,对自己的子孙后辈不放心。
所以《弟子规》讲: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姐妹和睦了,就是孝了。
10、从我们生活的经验来看,如果兄弟姐妹之间不友爱,发生矛盾有争端,原因往往有哪些?那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一个是钱财,一个是言语。
这两个是惹事的,为了一些钱财,为了一两句话往往会导致不和。
所以《弟子规》讲的非常明白: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如果大家都把财物看得轻一些,哪里会有怨恨呢?如果大家在言语上相互尽让一下,心里的不满也就自然而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除。
11、你知道“天下第一家”的故事,它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故事内容参考钱文忠教授书籍它反映的是兄弟之间的谦让要讲究方式方法。
12、《弟子规》中讲到“对尊长,勿现能”,你是如何理解的?在长辈面前不要过度的表现自己。
但也要分情况,比如和长辈在一起看电视,突出出现英文歌,你不要说:这个你不懂,这是英语。
这是在夸耀自己。
当然这个现能也分情况,如果要为长辈干活,我年轻,有劲儿,这个现能是必需要的,但话不能这样说:你看你,那么老,边菜都提不动。
这就是显能了。
我认为,对尊长应尊重,而这个尊重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长辈知识的尊重,因为长辈年岁比较大,阅历丰富,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学习,二是要对长辈由于自然规律导致的体力下降,体能下降,健康状况的改变,保存一种感恩之心。
因为你要想他为什么白发会多了,腰为什么弯了等,所以《弟子规》讲“对尊长,勿现能”。
四、谨1、在《弟子规》中,“食适可,勿过则”中的“则”是指(法则、准则)。
2、“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中的“贵”的意思是“注重、重视”。
7、《弟子规》中告诉我们“把握光阴,及时努力,珍惜青春”的句子是哪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8、如果你上课回来迟到了,一定要先敲门,声音洪亮的喊“报告”,是因为《弟子规》中说了哪句话?将上堂,声必扬9、《弟子规》中,“将入门,问孰存”的意思是(在进别人家门之前,首先要问一声谁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