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复试题汇总
西南大学学科语文复试真题
![西南大学学科语文复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403ae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1.png)
西南大学学科语文复试真题1、“参”字是个多音字,在“参军”“人参”“参差”三个词语中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氓之蚩蚩”中“氓”的意思是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读音是“máng”。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8.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奔赴在冬奥会赛场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
C.这两位演员临时合作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正确答案)D.在祖国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勇于接受一切挑战。
5、27. 下列各句中加双引号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单选题] *A.不管“海枯石烂”,还是转瞬即逝,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眼前的一切就都是美好的。
B.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花香鸟语”,但它也有献给大自然母亲的含蓄之美。
C.这次经历使他“大彻大悟”,决定改变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D.现在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正确答案)6、1一人不排队挤上公交车,众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这个挤公交的人语言幽默、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嵬的正确读音()[单选题] *wéi(正确答案)guǐwēiguí8、1《芝麻官餐馆》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再现一位离休县长打破世俗观念开餐馆的同时,又表达了作者有感而发的人生思考,读来令人深深回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脍炙人口”中“炙”的读音是“ji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细腻(nì)硝烟(xiāo)凫水(niǎo)B、撅着嘴(juē)打点(dian)脱缰(jiāng)(正确答案)C、菱角(líng)虾篓(lǒu)苇眉(wéi)D、吮指头(sǔn)嘱咐(zhǔ)白洋淀(diàn)11、“将进酒”中“将”的读音是“jiāng”。
西南大学复试题汇总汇编
![西南大学复试题汇总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b7ea1bd02d276a200292e8f.png)
复试题汇总昆虫部分一.名词解释1、IPM: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2、3R:即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3、经济阈值:防止有害生物发生量超过经济受害水平应采取防治措施时的有害生物发生量或病情指数或害虫密度4、世代重叠:二化型和多化型昆虫由于发生期及成虫产卵期较长等原因而使前后世代间表现出明显重叠的现象称之为世代重叠5、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宜与否。
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
6、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转变为成虫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二.简答题1、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区别(或者简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昆虫体躯的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1对口器、1对触角、一对复眼及1-3个单眼;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分为前中后胸,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腹部是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一般由10个体节和一个尾节组成,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其他节肢动物如蛛形纲身体通常分为头腹两个部分,四对足无翅无触角,甲壳纲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5对足,无翅;唇足纲和多足纲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胴部,无翅,前者身体各节着生1对足,后者2对2、昆虫的主要口器类型、危害特点及其防治策略(1)吸收式口器类型,可进一步分为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刮吸式危害特点:吸取汁液,剥夺营养,造成直接为害,如刺吸和虹吸式。
刺吸式口器还可,唾液带毒素,造成失绿.畸形和虫瘿等,如蚜虫、蝽象和螨类等。
造成伤口,引起病害,如烂果,还可传播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等等防治策略:可使用内吸性杀虫剂进行表面喷施、根施(如呋喃丹等)、涂干、涂根、种衣剂等。
西南大学研究生考试 数学教育专业复试试题+++
![西南大学研究生考试 数学教育专业复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5438d39ec3d5bbfd0a7462.png)
西南大学研究生考试数学教育专业复试试题大纲解析第一章数学的特点、方法与意义一、了解数学语言、数学方法、数学模型等概念的内涵,答:1、数学语言:如同数学的对象一样来源于人类实践,它源于人类的语言,随着数学抽象性和严谨性发展,逐步演变成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数学语言主要有文字语言(术语)、符号语言(记号)和图像语言组成。
数学语言作为数学理论的基本构成成分,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
简单地讲,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性、精确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2、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过推理、运算和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数学方法同样具有数学科学的三个基本特点:⑴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⑵精确性,即逻辑的严密性及结论的确定性;⑶应用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3、数学模型:是指对某种事物或现象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的数学概括、描述和抽象的基本方法。
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抽象的过程。
二、理解数学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答:1、抽象性数学抽象性的特点:①数学抽象的彻底性;②数学抽象的层次性;数学抽象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即A从对象的具体性质进行抽象、B从具体的数量进行抽象、C从数学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意义进行抽象;③数学方法的抽象性。
2、严谨性,数学的严谨性是指逻辑上要无懈可击,结论要十分确定,一般又称为逻辑严密性或严格性,结论确定性或可靠性。
数学严谨性的特点: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较高的精确性,一般以公理化的体系来体现。
数学的严谨性也是相对的,随着数学的发展严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3、广泛的应用性。
首先我们经常地几乎每时每刻地在生产中、日常生活中以及社会生活中运用着最普遍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其次对于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等自然学科,数学已成为无可争辩的有效工具;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数学的应用呈现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西南大学复试题汇总
![西南大学复试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09e058d69dc5022aaea00a7.png)
复试题汇总昆虫部分一.名词解释1、IPM: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2、3R:即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3、经济阈值:防止有害生物发生量超过经济受害水平应采取防治措施时的有害生物发生量或病情指数或害虫密度4、世代重叠:二化型和多化型昆虫由于发生期及成虫产卵期较长等原因而使前后世代间表现出明显重叠的现象称之为世代重叠5、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宜与否。
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
6、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转变为成虫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二.简答题1、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区别(或者简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昆虫体躯的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1对口器、1对触角、一对复眼及1-3个单眼;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分为前中后胸,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腹部是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一般由10个体节和一个尾节组成,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其他节肢动物如蛛形纲身体通常分为头腹两个部分,四对足无翅无触角,甲壳纲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5对足,无翅;唇足纲和多足纲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胴部,无翅,前者身体各节着生1对足,后者2对2、昆虫的主要口器类型、危害特点及其防治策略(1)吸收式口器类型,可进一步分为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刮吸式危害特点:吸取汁液,剥夺营养,造成直接为害,如刺吸和虹吸式。
刺吸式口器还可,唾液带毒素,造成失绿.畸形和虫瘿等,如蚜虫、蝽象和螨类等。
造成伤口,引起病害,如烂果,还可传播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等等防治策略:可使用内吸性杀虫剂进行表面喷施、根施(如呋喃丹等)、涂干、涂根、种衣剂等。
西南大学面试试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面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1cef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f.png)
西南大学面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西南大学的校训是什么?A.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B. 厚德博学,求是创新C. 博学笃行,明德至善D. 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答案:B2. 西南大学位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重庆D. 广州答案:C3. 西南大学成立于哪一年?A. 1901年B. 1905年C. 1921年D. 1950年答案:B二、填空题1. 西南大学的前身是_________。
答案:川东师范学堂2. 西南大学的校歌名称是_________。
答案:《西南大学校歌》3. 西南大学的主要校区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北碚校区、荣昌校区三、简答题1. 请简述西南大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西南大学起源于1905年的川东师范学堂,历经多次更名和发展,于2005年由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2. 西南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答案:西南大学的特色专业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农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等。
四、论述题1. 请论述西南大学在推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西南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同时也为地区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五、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是西南大学的一名学生,你如何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平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答案:作为西南大学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平台提高自己:- 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知识视野。
- 加入学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培养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 利用图书馆和在线数据库,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
- 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 利用学校提供的实习和就业指导服务,增强职业规划和就业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试题汇总昆虫部分一.名词解释1、IPM: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2、3R:即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3、经济阈值:防止有害生物发生量超过经济受害水平应采取防治措施时的有害生物发生量或病情指数或害虫密度4、世代重叠:二化型和多化型昆虫由于发生期及成虫产卵期较长等原因而使前后世代间表现出明显重叠的现象称之为世代重叠5、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宜与否。
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
6、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转变为成虫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二.简答题1、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区别(或者简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昆虫体躯的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1对口器、1对触角、一对复眼及1-3个单眼;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分为前中后胸,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腹部是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一般由10个体节和一个尾节组成,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其他节肢动物如蛛形纲身体通常分为头腹两个部分,四对足无翅无触角,甲壳纲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5对足,无翅;唇足纲和多足纲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胴部,无翅,前者身体各节着生1对足,后者2对2、昆虫的主要口器类型、危害特点及其防治策略(1)吸收式口器类型,可进一步分为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刮吸式危害特点:吸取汁液,剥夺营养,造成直接为害,如刺吸和虹吸式。
刺吸式口器还可,唾液带毒素,造成失绿.畸形和虫瘿等,如蚜虫、蝽象和螨类等。
造成伤口,引起病害,如烂果,还可传播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等等防治策略:可使用内吸性杀虫剂进行表面喷施、根施(如呋喃丹等)、涂干、涂根、种衣剂等。
虹吸式口器:使用糖醋液等(2)咀嚼式口器危害特点:主要为直接取食危害。
造成田间缺苗断垄,顶芽停止生长,叶片残缺不全(潜食,蚀食,剥食,吞食),茎叶枯死折断。
花蕾果实受害防治策略:使用胃毒剂,表面喷施(雾、粉、烟、超低)、拌种、毒饵(防治苗期害虫)、生物农药的使用3.与农业关系紧密的重要昆虫目有哪些(中文及拉丁学名)?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共8个,见书P654.为什么IPM成为害虫防治的主要策略5.谈谈你对植物保护的认识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植物保护学的范畴是指那些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植物保护的方式为两种,即防和治。
防是阻止有害生物与植物的接触和侵害,或阻止有害生物种群增长,治是指有害生物发生流行达到经济危害水平,采取措施阻止有害生物的危害或减轻危害造成的损失。
植物保护并非保护植物不受任何损害,而是将损害控制在一定程度,以不致影响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为度同时植物保护对农业生态,生态环境具有双重作用,会产生3R问题6. 昆虫纲繁盛的原因(1)有翅能飞翔(2)体躯小且有外骨骼。
(3)繁殖能力强和生殖方式多样化。
(4)口器的分化和食性多元化。
((5)具变态和发育阶段性。
(6)适应能力强。
7. 变态发育对昆虫适应性的作用为了解决成虫和幼虫的矛盾,昆虫进化出三种解决途径:一是幼期适应水生,这是原变态昆虫所走的道路。
二是延迟出卵,胚胎发育到更进步的程度出卵,这是不完全变态昆虫所走的途径。
三是成幼发育分化,幼虫和成虫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活条件,走向不同的发育方向而有的生活及发育的分化,这是全变态昆虫所走的途径。
例如在蛹时期,体内的结构分解再重新组合,比如甲虫(鞘翅目)的成虫大多数都包裹着硬壳,可以防御天敌,并且甲虫幼虫可以在土里,朽木里,树里,落叶里度过冬季,再说蝴蝶,蛾等(鳞翅目),蛹时期与环境成保护色,可以防止天敌,有些种类的蝴蝶与蛾在秋天化蛹,度过冬天,然后再在春天羽化,可以防止气候寒冷将他们杀死。
8. 简述昆虫排泄系统和循环系统P569. 害虫防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状:我国现已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确定为中国的植物保护方针,从而结束了集约化化学防治时代,开创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新纪元。
综合治理策略的提出,促进了农业基础生物学的研究,以及各种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
发展趋势:综合防治策略仍处于发展阶段,至今尚未有一个完美定义,未来将更突出经济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朝着防治方法的选择及协调应用,维护生产者,社会和环境利益,防治的决策标准以及对多种有害生物的综合考虑方向发展。
四.填空题寄主植物对害虫的抗性表现为: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完全变态昆虫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通常按照昆虫取食的食物类别把昆虫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写出下列昆虫的变态类型,蜚蠊:不完全变态,蝴蝶:完全变态,天牛:完全变态吸式口器又可分为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刮吸式植物病理部分1.简述柯赫式法则的具体步骤(1).在病株罹病部位经常可以发现可能的病原体,但不能在健康个体中找到。
(2).病原菌可被分离并在培养基中进行纯培养(3).纯粹培养的病原菌应该接种至与病株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并产生与病株相同的病征。
(4).从接种的病株上以相同的分离方法应能再分离出病原,且其特征与由原病株分离者应完全相同。
2. 如何理解寄生性和致病性概念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
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或宿主。
寄生是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是寄生关系。
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寄生物从寄主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对寄主起着一定的破坏作用。
寄生性与致病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从寄主中获取营养的能力,后者强调破坏寄主的能力,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 什么是病害循环和病程,各包含哪些时期,有何特点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延续发病的过程。
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发生前,病原物从越冬或越夏场所经过传播与寄主植物感病部位接触、经不同的途径侵入、在寄主体内潜育、然后发病并形成繁殖体,又经过传播和再侵染,造成植物群体发病达到高峰。
生长季节结束后,病原物又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冬或越夏,度过寄主的中断期或休眠期,到下一生长季节开始时,病害的发生过程又开始。
一般包含病原物越冬越夏,传播和初侵染与再侵染三个时期病程及病原物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接触,经侵入,并在寄主体内定殖、扩展、进而为害直至寄主表现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到发病的过程。
一般将侵染过程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等4个时期。
4. 多循环病害和单循环病害在流行学方面有何特点(1)单年流行病害一般都是多循环病害,病害潜育期短,一年繁殖多代,繁殖力高,当年就能积累大量菌源,形成流行。
单年流行病害多为地上部、局部性病害,多为气流传播及雨水传播,(稻瘟,反叶株)病原物对环境敏感,因此,单年流行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大。
(2)积年流行病一般都是单循环病害和少循环病害,只有初次侵染或只有很少次数再次侵染,并起的作用不大,所以流行要求的菌源数要经多年积累。
这类病害多为系统性病害,从地下部开始为害、多为土传和种子传播,传播体一般是休眠体,寿命长、病原侵入寄主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小麦腥黑穗病粒线虫、棉花枯枝、黄萎病)。
5. 就你所了解,列举生物技术在植物病理学应用一列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为植物病害的快速而准确地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单克隆抗体技术由于只能识别单个抗原的位置,不与宿主蛋白起交叉反应,故对难以提纯的病毒特别重要。
因此,单克隆抗体技术用来鉴定植物病毒比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更快更精确。
在植物病害诊断上已经采用的另一种生物技术是所谓DNA探针。
科学家们针对某种类病毒(RNA)作成相应的互补DNA,并用同位素加以标记,使这种DNA具放射性,这就是所谓的DNA探针。
将待测植物汁液样品固定在硝化纤维素膜上,然后将这种DNA探针加入其上,除去没与类病毒(RNA) 结合DNA,用放射性自显影法检查是否有结合的DNA,从而可以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该植物是否带有类病毒6. 植物病原物有哪些类型?他们在侵染,传播方面有何特点?类型: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侵染:真菌大都是以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者以菌丝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有的真菌还能从角质层或者表皮直接侵入,高等担子菌还能以侵入能力很强的根状菌索侵入.病原细菌主要是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有的只能从伤口侵入植物病毒与菌原体主要从各种方式造成的微伤口侵入.线虫一般以直接方式刺穿寄主细胞和组织寄生性种子植物直接产生吸根进入传播(1)、气流传播:主要传播产生孢子的真菌性病害,可远可近,如小麦白粉菌。
(2)、水传播,雨水和流水可传播细菌病害,少数真菌病害。
如孢子有粘性的,孢子在土壤中的真菌病害,产生菌核的真菌性病害,如水稻白叶枯菌;(3)、介体传播,主要是昆虫介体,可传播病毒、细菌、真菌病害,造成的伤口有利病害的发生,虫口数量和迁飞与病害关系密切,如天牛传播松材线虫;(4)、人为传播,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商业活动、农事操作可将病害远、近传播,是检疫性疫害的传播途径7. 什么是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1)侵染性病害:由寄生性病菌引起的病害叫侵染性病害。
病害可相互传染发病,既有病状也有病症(即病原物在被害部位的表现症状)。
而且有侵染过程,由点(发病中心)到面逐步扩大危害,全株发病或局部发病。
(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或叫生理病害。
有病状而无病症,发生范围比较大,均匀发病,病情可由轻到重,但无发病中心,不传染。
感病植株基本上都是全株发病,如缺素症和雨涝引起的发病;若是高温引起的(如果实上的日灼病)或药害、肥害引起的,仅局部表现病状。
土壤中缺乏必需的营养元素、水分不足或过多、温度过高或过低、有害物质(如有毒气体)、农药和肥料施用过量等都会引起发病。
8. 植物病害产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1)植物要生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感病的植物,具有侵染力的病原物和有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2)植物本身是植物发病的内因。
植物的遗传特性、生理状况和发育阶段决定植物对于外界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反应能力。
(3)植物生长环境中存在具有侵染力的病原物是病害发生的前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