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6版高二语文第1章1.5《庄子》选读暑假作业(含解析)
精编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精编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一、知识巩固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②⑦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不能容于远近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4.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⑤5.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7.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9.选出没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 )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函梁君臣之首D.序八州而朝同列10.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1.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壮:雄壮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身:身体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函梁君臣之首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D.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14.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C.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5、名句填空回眸一笑百媚生,,天长地久有时尽,塞上长城空自许,--《书愤》,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楼船夜雪瓜州渡,映阶碧草自春色,,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长使英雄泪满襟吴楚东南坼,二、语言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3分)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B.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C.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D. 他的父亲整天沉湎于麻将当中,他对父亲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B.风风雨雨,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C.关于子女的教育问习题,家长们都认识到如果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D.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时会出现呕吐和腹泻,严重的会导致死亡①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②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③包括发热、咳嗽、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咽痛以及流涕等,④表现出的症状和感染和其他流感类似,⑤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往从未在人群中传播过,A.⑤②①④③B.②⑤①③④C.②⑤③①④D.⑤②③④①4.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连报考都有严格限制的英国伊顿公学,凭借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首选的地位和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而成为一所举世闻名的私立实验中学5.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三、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习题李庭芝生时,有芝产屋栋,乡人聚观,以为生男祥也,遂以名之少颖异,日能诵数千言,而智识恒出长老之上王昱守随,庭芝年十八,告其诸父曰:“王公贪而不恤下,下多怨之,随必乱,请徙家德安以避”诸父勉强从之,未浃旬①,昱果为部曲挟之以叛,随民死者甚众淳祜初,举进士,中第辟荆帅孟珙幕中,主管机宜文字珙卒,遗表举贾似道自代,而荐庭芝于似道,庭芝感珙知己,扶其柩葬之兴国,即弃官归,为珙行三年丧似道镇京湖,起为制置司参议,移镇两淮,与似道议栅清河五河口,增淮南烽百二十开庆元年,似道宣抚京湖,留庭芝权扬州庭芝初至扬时,扬新遭火,庐舍尽毁州赖盐为利,而亭户②多亡去,公私萧然庭芝悉贷民负逋③,假钱使为屋,屋成又免其假钱,凡一岁,官民居皆具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兼浚他运河,放亭户负盐二百余万亭民无车运之劳,又得免所负,逃者皆来归,盐利大兴又大修学,为诗书、俎豆④,与士行习射礼⑤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扬民德之如父母德佑二年,宋亡三月,大元将阿术使者持诏来招降,庭芝开壁纳使者,斩之,焚诏陴⑥上七月,阿术请赦庭芝焚诏之罪,使之降,有诏从之庭芝亦不纳是月,益王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庭芝以朱焕守扬,与姜才将兵七千人东入海,至泰州,阿术将兵追围之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裨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被执至扬州,朱焕请曰:“扬自用兵以来,积骸满野,皆庭芝与才所为,不杀之何俟?”于是斩之死之日,扬之民皆泣下(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注:①浃旬:十天②亭户:盐户③贷民负逋:宽免百姓的拖欠的赋税④俎豆:古代礼器祭祀时用以盛牛羊等祭品⑤射礼:古代贵族男子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分四种,此处指乡射⑥陴:城上女墙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留庭芝权扬州权:代理B.兼浚他运河浚:疏通C.放亭户负盐二百余万放:免除,解除D.不杀之何俟俟:通“矣”,语气词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庭芝善于安民的一组是①随必乱,请徙家德安以避②扶其柩葬之兴国③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④逃者皆来归,盐利大兴⑤又大修学,为诗书、俎豆⑥死之日,扬之民皆泣下A.①②⑥B.①④⑤C.③④⑤D. ②③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庭芝聪颖过人他出生时,他家的房梁上长出了灵芝,乡人认为这是大吉之兆,于是就起名庭芝他少年时就非常聪明,每天能背诵数千字的内容,智慧和见识也常常超过长辈B.李庭芝知恩守丧他在孟珙帐下听用,孟珙去世前遗表推举贾似道接替自己,又把李庭芝推荐给贾似道李庭芝为报答孟珙的知遇之恩,弃官回家,为孟珙守丧三年C.李庭芝拒不降元南宋灭亡后,大元将领阿术派使者劝降李庭芝,结果使者被杀,诏书也被焚毁后再次劝降,又被李庭芝拒绝D.李庭芝拒元至死朱焕利用李庭芝将士和妻子、孩子诱迫把守泰州城的副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投降,并最终请求将李庭芝处死在泰州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假钱使为屋,屋成又免其假钱,凡一岁,官民居皆具(5分)译文:(2)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扬民德之如父母(5分)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习题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唯独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艺术倾向理想,故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艺术以“似与不似”为目标,不能似,亦不能不似艺术批评与艺术不同,仍应以真实为目标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包括艺术批评的娱乐化,都与真实远矣,因而有“失语”之类对艺术批评的批评,包括对艺术批评目的庸俗化的质疑,尤其“孔方兄”的不期而至,更导致艺术批评的矮化,也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艺术批评的所谓真实是有条件的,它并不期待艺术批评与艺术的完全重合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诂”之说,而在西方则有“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谓可见,对艺术批评的期许,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直是很理性的所谓“失语”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借助对艺术批评对象的杜撰,实现与批评对应的批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的目的“失语”之失,失在作伪艺术批评亦有与艺术近似的一面,因为艺术批评也有理想,因此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除却客观与公正之外,还须超越艺术,即超越批评的对象,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艺术,纯化艺术,端正艺术对艺术批评“失语”的批评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对这一目标的偏离但是艺术批评的真实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这里的所谓真实只是相对意义的存在,不是指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对象之间的完全重合,仅限于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可以相互印证,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情景下的有限印证它大致指向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雅与俗、虚与实这些曾经以时序指向图腾、宗教、权力、风俗等等以及其他历史存续的社会意识所有艺术批评一直围绕着这些意识形成历史波澜,并且衍生出诸如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继承与革新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规范和规则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不同的批评规范和不同的批评方式,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信仰、同一区域,其批评的规范与方式亦是变化的不仅如此,古今之间,中西之间,还存在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争斗这些既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亦是艺术批评的现实艺术批评的“失语”认真追究起来,其背后不只有批评道德的侵蚀,亦还有批评素质的掣肘,也许后者才是“失语”的更为深刻的原因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从理想的层面看,并不虚妄,它可以感知,可以体悟今日中国艺术最切近的目标应当是如何回应21世纪人类共同理想的文化自觉,中国文化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超越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艺术的责任与使命,当然也是中国艺术批评的责任与使命1. 下列关于“失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失语”既指艺术批评本身存在的不足,也是对存在着不足的艺术批评的批评B. 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和艺术批评的娱乐化等,都属于艺术批评的“失语”C.“失语”是一种作伪,目的是使艺术批评同与其对应的批评对象之间没有联系D. 除了批评道德的侵蚀会造成“失语”,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批评素质的掣肘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而艺术批评仍以真实为目标,当艺术批评偏离或远离真实时,就会出现“失语”之类的批评B. 艺术批评的真实并不要求艺术批评与艺术重合,但这种有条件的真实并不是说可以借助杜撰批评对象去作艺术批评C. 艺术批评和艺术都有理想,因此艺术批评不仅要客观公正,还要超越艺术,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纯化和端正艺术D. 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规范和规则都由艺术批评衍生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金钱的介入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只要艺术批评能够不受金钱的干扰,就能够保持真实并重获应有的尊严B. 不同民族、信仰或区域之间存在着批评规范和方式的不同,即使民族、信仰或区域相同,其批评规范和方式也有变化C. 在艺术批评的规范和方式上,古今之间、中西之间存在是非轻重的争斗,这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之一,也是其现实之一D. 今天的中国、中国艺术和艺术批评的责任和使命,是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部分参考答案一、1、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答案:B2、提示: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答案:C3、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B4、提示: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答案:B5、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答案:D6、提示: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答案:A7、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答案:B8、提示:A、B、D三项与例句均是名词用作状语,C项“天下”意为“天下的人”答案:C9、提示:B、C、D三项中分别有“舍”“函”“序”为名词用作动词答案:A10、提示:A、B、C三项中“所以”表示原因,D项中“所以”为“用来……的”之意,表凭借答案:D11、提示:B项应为“负(锦囊)而前驱”答案:B12、提示:D项,身:自身、自己答案:D13、提示: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C项中“组”在此处为名词答案:C14、提示:D项为被动句答案:D二、1.B(A: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用错了对象C素昧平生:与人从未见过面不指事物D恨铁不成钢”恨某人不争气、不成材多用于对学生或子女,有时也用于对下属或公众人物B 想入非非:是两用性成语,既可以形容想法大胆离奇,有褒义;又可喻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是贬义语句中用其褒义,正确)2.B(A多重否定用错C“不适当”有歧义D句式杂糅,去掉“诱发的”)3.A4.(5分)【参考答案】英国伊顿公学是一所举世闻名的私立实验中学它的报考有严格限制,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的首选,它拥有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5.(6分)【参考答案】枯萎的落花,即使是一瓣,也会怀念春风的和善,牢记细雨的叮嘱,承载花根的希望三、1.D(俟:等待)2.C(①显示的是智慧;②是感恩于孟珙)3.D(被处死在扬州)4.(1)借给百姓钱款让他们盖房子,房子建成又免掉那些贷款,总共一年,官民的房屋全都盖好了(5分“假钱”、“使‘之’”、“凡”、“具”各1分,句意1分采分点准确即给分)(2)州郡中发生水灾旱灾,李庭芝马上就下令打开粮仓,不够就用自己家财救济他们扬州百姓像对父母一样感激他(5分“发廪”、“振”、“德”、“如父母”各1分,句意1分)5、【参考答案】D【解析】将“也许后者才是”(第6段中)的或然判断误为“还在于”的实然判断曲解原意6.【参考答案】【解析】偷换概念选项中后一个“艺术批评”不同于原文的“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7.【参考答案】A【解析】“只要……就……”的说法不仅绝对而且无据上文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相关内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希望同学们收获一个快乐健康而又充实的暑假!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Happy暑假,我的作业君(2016版)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5《庄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
第1章1.5 《庄子》选读一、《庄子》解读庄子思想、文章的奇诡美妙,历史上罕有其比。
其后学予以继承和发展,使之更加蔚为壮观。
鲁迅在评介先秦诸子时曾说:“……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列子》《鹖冠子》书晚出,皆为后人伪作;今存者有《庄子》。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清儒林云铭则称《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林云铭《增订古文析义合编》之凡例,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五年宝文堂刻本)。
这些评断,十分恰当地说明了《庄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色、价值和地位。
第一节“无端崖之辞”,主要是要引导学生领会《庄子》写作艺术的新颖奇妙;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主要是要引导学生了解庄子那种不断追求最高人生境界的思想(庄子把“无己”“无功”“无名”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不一定要认同,却应该体会和学习他确定下一个最高的目标后,便向上不断努力的精神)。
1.文章在提出“逍遥游”之前为什么先强调“小大之辩”?2.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1.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
’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夫地非不广且大耶?人之所用容足耳。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
’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庄子•外物》(1)翻译:①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②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2)文中体现了庄子什么样的辨证观点?2.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①。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庄子•齐物论》①封:疆界、界线。
(1)翻译划线句子①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②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2)庄子在论述宇宙之始时具体事物之间存在是什么?3.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2《语文》一 含解析
新课标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2必修一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读不下去的书,并非浅薄无聊。
浅薄无聊的书都好读,像糖粥一样“哧溜”就顺着喉咙下去了,让人不忍卒读的往往是名著经典. B.有人说庄子是第一个达观之人,因为庄子在他的老妻去世时,没有像常人那样衰伤,反而长歌当哭,鼓盆而歌.C.农民工由过去逆来顺受的“沉默一族”开始勇敢地站出来说话,这是令人欣喜的进步。
D.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是要把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变成栩栩如生的“活语文”,就是要把语文学习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B.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C.今年,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D.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图谋。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太阳下山了,,,,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①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②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③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④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⑤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A.①②④③⑤B.④③①⑤②C.①④②⑤③D.④①③⑤②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7)文言文阅读1: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本
(7)文言文阅读1: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齐王谓子思曰:“今天下扰扰,诸侯无伯。
吾国大人众,图帝何如?”子思曰:“不可也。
君不能去君贪利之心。
”王曰:“何害?”子思曰:“夫水之性清而土壤汩之,人之性安而嗜欲乱之。
故能有天下者,必无以天下为者也;能有名誉者,必无以名誉为者也。
达此则其利心外矣。
”曰:“文王葬枯骨而天下知仁,商纣斩朝涉而天下称暴。
夫义者不必遍利天下也,暴者不必(节选自《孔丛子·抗志第十》) 材料二: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
可取,身将先取。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①其大宝②。
用其新,弃其陈,腠理③遂通。
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
此之谓真人。
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诗》曰:“执辔如组④。
”孔子曰:“审此言也可以为天下。
”子贡曰:“何其躁也?”孔子曰:“非谓其躁也,谓其为之于此,而成文于彼也,圣人组修其身,而成文于天下矣。
”故子华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渊成而鱼鳖安矣,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已》) 【注】①啬:爱。
②大宝:身。
③腠理:肌肤的纹理。
④组:织丝。
1.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吾知A其不辜B而适C触D吾忿E故戮之F以为G不足伤H义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扰扰,指纷乱的样子,与《阿房宫赋》中“绿云扰扰”的“扰扰”意思不同。
B.过,指犯错误,与《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的“过”意思不同。
C.日,指每天,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的“日”意思相同。
D.涂,通“途”,指道路,与成语“道听途说”“殊途同归”的“途”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齐王“何害”的疑问,子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从土壤会使本性清澈的水变得浑浊的道理入手,引出嗜欲会扰乱人的本性的观点。
福建省永春一中2016年7月高二语文暑假作业(5) 含答案
永春一中高二语文暑假练习(五)4朝济而夕设版焉(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6。
又前而为歌曰( )7 乃朝服,设九宾()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9。
使使以闻大王()10.箕踞以骂曰()11.其人居远()12。
皆白衣冠以送之( )13.群臣怪之()14.范增数目项王( )15。
吾得兄事之()16从百余骑()1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8。
高余冠之岌岌兮()19。
孔雀东南飞()20。
手巾掩口啼()21.死生亦大矣()22.齐彭殇为妄作()23。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4。
舞幽壑之潜蛟()25。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6。
有泉侧出()27.火尚足以明也()28。
后世之谬其传( )29.五十者可以衣帛矣()30.养生丧死无憾矣( )3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2.序八州而朝同列( )33.外连横而斗诸侯()34。
却匈奴七百余里()35。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36。
以愚黔首()37。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8.舍相如广成传()39.大王必欲急臣()40.尽归汉使路充国等()41。
欲因此时降武()42.单于壮其节()43.反欲斗两主( )44。
乐琴书以消忧()45。
眄庭柯以怡颜()46。
窜梁鸿于海曲()47。
襟三江而带五湖()48。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49。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0.则刘病日笃()四.文言句式:(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
(15分,每个0。
5分)1。
俟我于城隅( )2.秋以为期()3。
为仲卿母所遣( )4。
但闻悲鸟号古木( )5。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6。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7。
则又何羡乎()8.客有吹洞箫者()9。
之二虫又何知()10。
而彼且奚适也?()11.彼且恶乎待哉!()12。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3。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4。
未之有也()15.不拘于时( )1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7。
具告以事()18.籍何以至此()19.何辞为( )20.吾属今为之虏矣( )21.今臣亡国贱俘( )22.具以表闻( )2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4.人不敢与忤视。
(通用版)2016版高二语文 第1章 1.1《论语》选读暑假作业(含解析)不分版本
(通用版)2016版高二语文第1章 1.1《论语》选读暑假作业(含解析)不分版本第1章1.1《论语》选读一、论语解读当仁,不让于师孔子对弟子的爱往往表达出他的道德选择。
伯牛和颜渊两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
《论语·先进》篇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意思是指孔子众弟子中德行好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
孔子为伯牛感慨“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个“斯人也〞就包含着他对伯牛德行的推许。
选文第13那么:“颜渊死,子哭之恸。
〞“恸〞意思是说悲哀过甚,以至于变动容貌。
跟着他的众弟子说:“子恸矣!〞意思是说:“您太过悲哀了!〞孔子那么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作一句疑问:“有恸乎〞,意思是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真的太过悲哀了吗。
再作一句反问:“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说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
“夫〞这里相当于“此〞,“夫人〞就是“这个人〞;“谁为〞就是“为谁〞的意思。
这个反问里面,同样包含着孔子对颜回德行的高度推许。
选文第9那么“贤哉,回也〞一段,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孔子对颜回德行的赞叹。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一方面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一方面又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要做到仁并不难,关键看你是不是有这种追求。
所以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意味着,对每一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他不具备仁德,而是他丧失了追求仁德的愿望。
孔子把仁这种境界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选文第8那么:“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
“仁人〞指讲究仁义的人。
志士仁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只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
仁是孔子为人生开启的根本方向,是孔子为世人营造的安排人生的居所。
选文第9那么:“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里主要是看这句话的前一半。
“约〞,意思是指贫困。
孔子说,不讲究仁义、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中。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6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5 含答案
系列文言文综合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
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
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
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
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
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
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
"改为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不当仕。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为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
此非它,速于扑灭也.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时帝业已讨镇,不从.终之,蔡平,镇乃服.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
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运。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
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
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
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
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
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
(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B.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C.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D.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6)文言文阅读(二)——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含解析)
(6)文言文阅读(二)——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含解析)(6)文言文阅读(二)——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文本一: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
”公不悦,揖而退之。
成孙弋见。
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
’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
”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
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
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
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
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选自《鲁穆公问子思》)文本二: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子思曰:“臣羁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亟临筚门,其荣多矣。
顾未有可以报君者,唯达贤尔。
”卫君曰:“贤则固寡人之所愿也。
”子思曰:“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君曰:“必用以治政。
”子思曰:“君弗能也。
”君曰:“何故?”答曰:“卫国非无贤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
”君曰:“虽然,愿闻先生所以为贤者。
”答曰:“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士耶?”君曰:“必以实。
”子思曰:“卫之东境有李音者,贤而有实者也。
”君曰:“其父祖何也?”答曰:“世农夫也。
”卫君乃卢胡大笑曰:“寡人不好农,农夫之子,无所用之。
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
”子思曰:“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
周公大圣,康叔大贤,今鲁、卫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
李音,父祖虽善农,则音亦未必与之同也。
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
臣之问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实也。
今君不问李音之所以为贤才,而闻其世农夫,因笑而不受,则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
”卫君屈而无辞。
(节选自《孔丛子·抗志第十》,标点有改动)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B.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C.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D.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褊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揖,即拱手行礼,是古时汉民族相见礼的一种形式,“揖”据考证约源自周代以前。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解析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解析你的暑假作业写的怎么样了?准备了高二语文暑假作业解析,具体请看”(得分点:判断句,其,已)(2)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2处1分)参考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父亲死了,他的母亲改嫁给长山朱姓人家。
年少就很有志向操守,等到长大,知道了自己原来的家世,就感激(养育之恩)哭泣着辞别了母亲,去应天府,跟随戚同文学习。
夜以继日地不休息,冬天非常疲惫的时候,就用冷水洗脸;食物也不足,甚至只能用粥维持,大多数人都受不了(严苛的待遇与环境),范仲淹却不把这(困难)当成困苦。
考取进士及第后,当上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回他的母亲奉养。
14.(1)忍尤而攘诟(2)载渴载饥(3)哀吾生之须臾(4)暧暧远人村(5)因人之力而敝之(6)齐彭殇为妄作15.(1)参考答案:(1)比喻、夸张(手法各1分),用“漏天”“屋居似乘船” (诗句内容1分)形象描绘出黔中阴雨连绵、潮湿阴暗的恶劣环境(特点1分),反衬(作用1分)。
(2)表现词人虽身遭贬谪仍老当益壮,渴望比肩前代风流人物(内容总结1分)的乐观自信(豪迈、豪放等皆可)(情感基调1分)。
16.参考答案:表面是指斯卡夫人对拉什高超画技的赞美(字面意思1分),实则表达作者对鉴赏者对艺术不懂装懂,只求怪诞的不良风气(内容1分)的讽刺(情感1分)。
17.之前:正直(正派)、刻苦(勤奋)、才华横溢(有才能、有技巧)、热爱艺术(有追求)。
(评分标准:2点1分,任意3点2分)之后:A.利欲熏心(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令智昏,思考角度——变化的思想根源)B.阿世媚俗(投机取巧、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俯身从众,思考角度——放弃艺术追求)C.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知恩不报、卸磨杀驴、兔死狗烹,思考角度——对朋友的态度变化)D. 踌躇满志(骄傲自满、自命不凡、洋洋得意、自高自大,思考角度——成名后的心态“傲然环视、踌躇满志”)E.故弄玄虚(思考角度——维护大师形象的说辞)(评分标准:1点1分,任意4点4分。
【人教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含解析) 课时作业:1.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若臧武仲之知B .闻义不能徙C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D .富而可求也【解析】 A 项“知”通“智”,C 项“要”通“约”,D 项“而”通“如”。
【答案】 B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 ①见利思义,见危.授命②正襟危.坐 C.⎩⎪⎨⎪⎧ ①无莫也,义之与比.②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D.⎩⎪⎨⎪⎧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②不如因而善.遇之 【解析】 C 项,都是并列、紧靠的意思。
A 项,讨厌/满足;B 项,危难/端正;D 项,好的东西/好好地。
【答案】 C3.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②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B.⎩⎪⎨⎪⎧ ①富而.不可求②不义而.富且贵 C.⎩⎪⎨⎪⎧ ①不以.其道得之②文之以.礼乐 D.⎩⎪⎨⎪⎧①曲肱而枕之.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解析】 C 项都是介词,用。
A 项,即使/虽然;B 项,通“如”,表假设/表方式;D 项,代词/主谓间的结构助词,不译。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如不可求,从吾所好.B.饭.疏食饮水C.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D.非其鬼而祭.之【解析】B项,“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为“吃”。
【答案】B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B.见义不为,无勇也C.是吾忧也D.文之以礼乐【解析】D项是状语后置句,A、B、C三项都是判断句。
【答案】 D6.名句默写。
(1)富而可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人不厌其笑;______________,人不厌其取。
(3)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
【高二】最新的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
【高二】最新的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
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
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
《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筒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
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
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
《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
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
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
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
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
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
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
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
《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暑假作业 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1《论语》选读 Word版含解析
第1章1.1《论语》选读一、论语解读当仁,不让于师孔子对弟子的爱往往体现出他的道德选择。
伯牛和颜渊两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
《论语·先进》篇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意思是指孔子众弟子中德行好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
孔子为伯牛感慨“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个“斯人也”就包含着他对伯牛德行的推许。
选文第13则:“颜渊死,子哭之恸。
”“恸”意思是说悲哀过甚,以至于变动容貌。
跟着他的众弟子说:“子恸矣!”意思是说:“您太过悲哀了!”孔子则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作一句疑问:“有恸乎”,意思是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真的太过悲哀了吗。
再作一句反问:“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说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
“夫”这里相当于“此”,“夫人”就是“这个人”;“谁为”就是“为谁”的意思。
这个反问里面,同样包含着孔子对颜回德行的高度推许。
选文第9则“贤哉,回也”一段,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孔子对颜回德行的赞叹。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一方面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一方面又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要做到仁并不难,关键看你是不是有这种追求。
所以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意味着,对每一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他不具备仁德,而是他丧失了追求仁德的愿望。
孔子把仁这种境界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选文第8则:“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
“仁人”指讲究仁义的人。
志士仁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只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
仁是孔子为人生开启的根本方向,是孔子为世人营造的安顿人生的居所。
选文第9则:“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里主要是看这句话的前一半。
“约”,意思是指贫困。
孔子说,不讲究仁义、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中。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不讲究仁义、没有仁德的人,若长期处于贫困中,必定会无所不为。
暑假作业 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4《老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
第1章1.4 《老子》选读一、《老子》解读文选涉及到美-恶(丑)、善-不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自见-(不自见)、自是-(不自是)、自伐-(不自伐)、自矜-(不自矜)、大-小、柔弱-坚强等相反的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要面对两个相反的方面,比如说“自知”与“知人”、“自胜”与“胜人”,必须做出智慧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事物往往充满了从一个方面向另外一个对立方面转化的可能,比如由难而易或由易而难、由成功而失败或由失败而成功、由安而危或由危而安等等,必须抓住那些可以促使变化转向有利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因素,并且付出必要的努力。
所有这些,都是《老子》带给后人的启示。
1.对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5分)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第二章)(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孔子和老子什么样的治国之道。
(2分)(2)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你认为“庶人不议”是指“庶人不敢议”还是“庶人无可议”。
请作比较评析。
(3分)2.阅读下面《大学》《老子》选文,回答问题。
(5分)①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②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1)请分别简要概括《大学》和《老子》对“人”的要求。
(2分)(2)结合文段①,谈谈你对“身修”与“天下平”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3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1含答案
永春一中高二语文暑假练习(一)(2016.07)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的‚兴文教,用文人,改革科举制度,为宋代童蒙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开辟了现实途径。
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除了赵宋宗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平民的农家子弟。
此外,历来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视对其子弟的教育。
农工商各教子读书成为宋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向的形成.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进一步彰显,以及为科举之预备目的进一步强化以外,童蒙教育为生计和职业准备的目的初步显现。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能及第者毕竟是少数,当人数众多的农工商子弟的科举之梦在屡试屡败中破灭时,其读书目的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
袁采在《袁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童蒙教育重心下移至民间,童蒙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即一是包括专为皇室、贵族子弟设立的官学教育系统,二是包括专门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塾、义学、家塾以及其他民间教化形式在内的私学教育系统.私学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是人数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他们的天职‚无非辟土植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因此,他们所读之书系杂字、《百家姓》之类。
广大中下层平民及其子弟在常读熟记中了解五谷杂粮、农什器具、日用家什以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而达到上账不难等基本技能的掌握的目的.此外,宋代许多著名学者如朱熹、吕祖谦等,在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蒙童进行一些自然、科学常识的教育,以培养博学、广闻的儿童。
(通用版)2016版高一语文 第1章 1.4《赤壁赋》暑假作业(含解析)不分版本
(通用版)2016版高一语文第1章1.4《赤壁赋》暑假作业(含解析)不分版本第1章1.4 《赤壁赋》四、《赤壁赋》解读【作者简介】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谥“文忠〞。
眉山〔今属四川省〕人。
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受欧阳修赏识。
由凤翔府签判入朝,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
因政见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杭州通判。
后为知密州、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诬入狱,罪贬黄州团练。
哲宗元祐年间旧党当政,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绍圣年间新党上台,又被贬惠州、儋〔dān〕州。
徵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六十六岁北还,不久逝世。
苏轼一生足迹遍布近20处:四川-开封-风翔-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京城-杭州-颖州-宣州-惠州-儋州等。
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兼长诗文词书画,为北宋一代文宗。
苏文汪洋恣肆,议论纵横,想象奇特。
其诗砭时弊,叹民生、抒胸怀,清新豪健,善用比喻夸张,开豪放派词风。
这篇赋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由。
接着从出游到赏景、箫歌、怀古、伤今、议论、醉酒、天明,完全按时间顺序一路写来,以“月出〞起,以“东方既白〞〔日出〕收。
但需要注意,在时间这条外在线索之外,还有一条内在的情感脉络。
作者此文是重在抒情议论,因此剖析此文的层次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人物的感情变化。
文中主客两人的感情变化,经历了“乐——悲——喜〞的过程。
想一想1.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练一练〔一〕阅读《赤壁赋》,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壬戌.〔xū〕属.〔shǔ〕客冯.〔píng〕虚御风B.泝.〔sù〕流水嫠.〔lì〕妇相缪.〔liáo〕C.酾.〔lì〕酒横槊.〔shuò〕扁.〔piān〕舟D.狼籍.〔jí〕枕藉.〔jí〕无尽藏.〔zàng〕2.对以下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举酒属.客属:寄,劝B.冯.虚御风冯:乘御:驾C.倚.歌而和之倚:靠,依D.盈.虚青如彼盈:满3.对以下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4.对这篇赋所表达的感情,说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一段写在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选修诸子散文阅读--《孟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
《孟子》选读一、《孟子》解读民为贵可见孟子说夏桀殷纣贼害仁义,所以是独夫,所以可杀,跟“民为贵”的思想正是息息相通的。
因为践履仁义是赢得民心的根本,所以桀纣贼害仁义便使他们丧失了民心,终至丧失了天下。
这样,说天子贼害仁义就可杀,就有了天子丧失民心就可杀的意思了。
在这里,“民为贵”的思想表现得非常有力。
孟子时时告诫统治者,希望他们记得天下万民的忧与乐,并且以天下万民的忧乐为忧乐。
1.孟子“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的思想意义和实际境遇。
2.说说在孟子理想中的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下题。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注]:容光:水的空隙。
(1)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②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2)孟子说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学习道理?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离娄上》)(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说:“侍奉谁最重要?侍奉父母双亲最重要。
守护谁最重要?守护自己最重要。
”守护自己的意思是守护自身的操守,不失去白己的节操。
B.孟子欣赏不失去自己的节操而又能侍奉父母的人,对那些失节而侍奉父母的人是鄙弃的。
在孟子看来,“孝”固然重要,但“守身”更重要。
C.孟子对失节而能侍奉父母的人并不是鄙弃的,只是说没听说过而已,在孟子看来,“事亲”足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孝”比“守身”更重要。
D.孟子既肯定“事亲”,也肯定“守身”。
暑假作业 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3《荀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
第1章1.3 《荀子》选读一、《荀子》解读荀子的思想虽然和孔子、孟子的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性,自成一说。
荀子提倡“性恶论”,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强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绝大部分内容是荀子晚年所写,语言富有文采,《劝学》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一个时代是否发生日食月食、是否风调雨顺、是否出现过扫帚星等,都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在于君上是否英明,政治是否清平。
因此,真正可怕的也不是发生日食月食、风雨不合时宜或者扫帚星出现等等,而是由君上昏暗、政治险恶等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即“人祅”。
1.荀子认为人应当在哪些主要的方面发挥自己的努力?2.当代学者李泽厚曾就“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而畏之,非也”说:“现代学人都大讲无神论,其实乃实用理性的范例,与唯物唯心无关。
”试结合文中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5分)材料一: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材料二: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篇第三》材料三: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之不雅。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复古。
是王者之制也。
——《荀子•王制第九》【注】道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后王指当今君王。
奉行的政治原则不超出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法度不背离当代的君王。
(1)荀子提倡的礼制与孔子提倡的礼有何相同点?(2分)(2)孔子的“礼”与荀子的“礼”有哪些不同之处,试作评析。
(3分)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
(5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1
新课标2016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1必修四、五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紫砂器,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
紫砂器的制作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
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多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清代紫砂器。
清康、雍、乾三朝紫砂器的式样比明代更加奇特,同时开始注重器表装饰。
其装饰手段千姿百态,有泥绘、加彩、浮雕、堆泥、贴花、施釉、搅泥、镂孔、包漆、包锡、磨光等,层出不穷,因器思变,可以说是集各种工艺之大成。
宜兴窑作为江苏地方窑,曾一度在康、雍、乾三朝受到皇室的重视,享有御用官窑的同等待遇,这是清代其他地方窑除景德镇以外所不能比拟的。
宜窑紫砂除了茗壶制品之外,因材质的可塑性,一些文房陈设器也是可圈可点。
例如“清雍正彩绘花鸟图笠帽大壶”,此壶泥质细润,色泽深褐,雄浑壮硕,气度不凡。
高身壶体折肩平顺,圆转周正,笠帽形壶盖板沿宽厚,与高颈壶口密合,壶流粗壮上翘,流口宽大,壶把扣于壶身,制作工艺精湛,整器有雍乾时风。
最能代表宫廷紫砂工艺的首推彩泥堆绘,此种装饰手法是用各色泥浆绘于坯体,并有一定厚度,类似印章薄意雕刻效果的一种装饰手法。
泥绘装饰源于旧时的漆器堆雕工艺方法,在已成型完工时而保持一定湿度的坯体上用本色泥堆画,局部、细部用专制工具精细雕琢,使之质感强,有浅浮雕、薄意雕的效果,烧成后的泥绘作品,色泽稳定,历久弥新。
常见的泥绘材料有白泥和本山绿泥绘,黑地泥绘则色泽对比鲜明。
清初外销器多见于欧洲博物馆陈列,可见其在陶艺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一直为许多资深藏家所称许及珍爱。
外销的紫砂器多以朱泥制作为主,制作技艺往往加以贴花、镂空、泥绘等工艺手法,其烧成技艺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且造型变化多端,更有同时期名家参与制作,不但学术上评价甚高,更引起收藏家们的重视。
比如“清早期朱泥狮钮贴花镂空十二开光高足玲珑壶”,壶身均匀分布十二个圆形开光,镂空并贴塑各式纹饰,盖顶圆雕狮子钮,瑞狮张口露齿,脚踩绣球,神情生动,活灵活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1.5 《庄子》选读
一、《庄子》解读
庄子思想、文章的奇诡美妙,历史上罕有其比。
其后学予以继承和发展,使之更加蔚为壮观。
鲁迅在评介先秦诸子时曾说:“……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列子》《鹖冠子》书晚出,皆为后人伪作;今存者有《庄子》。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清儒林云铭则称《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林云铭《增订古文析义合编》之凡例,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五年宝文堂刻本)。
这些评断,十分恰当地说明了《庄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色、价值和地位。
第一节“无端崖之辞”,主要是要引导学生领会《庄子》写作艺术的新颖奇妙;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主要是要引导学生了解庄子那种不断追求最高人生境界的思想(庄子把“无己”“无功”“无名”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不一定要认同,却应该体会和学习他确定下一个最高的目标后,便向上不断努力的精神)。
1.文章在提出“逍遥游”之前为什么先强调“小大之辩”?
2.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
1.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
’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夫地非不广且大耶?人之所用容足耳。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
’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庄子•外物》
(1)翻译:
①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②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2)文中体现了庄子什么样的辨证观点?
2.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①。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庄子•齐物论》①封:疆界、界线。
(1)翻译划线句子
①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
②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2)庄子在论述宇宙之始时具体事物之间存在是什么?
3.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10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庄子•秋水》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分)
②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4分)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4.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②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③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
[注] ①垩(è):白灰。
漫:涂。
②斲(zhuó):同“斫”,砍。
③质:质对,对象。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①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②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2)庄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则寓言表达了庄子的什么感情?
5.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知众技众矣。
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①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
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注释①三王:夏、周、商三代帝王。
出自《庄子•在宥》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②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
(2)庄子在文中提出人性的一个共同弱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
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
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
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
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
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