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本章单元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7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六节 本章单元复习
能量最子化:振子只能一份一份地按不连续方式辐射或吸收能量,每一份能量大小为νεh =
黑体辐射的规律:随温度的升高①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在增加;②温度升高时,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①瞬时性;②极限频率;③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④出射光子数与光强度成正比
康普顿效应: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光的量子性: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E =h ν。
粒子波动性:德布罗意提出假设:与光子一样,静止质量不为零的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①实物粒子的质量为m ,速度为v ,其德布罗意波长可以表示为:mv
h
p
h ==λ②粒子的能量也可以用与光子能量相同的形式表示:hv =ε
电子衍射实验
概率波:1926年,德国物
理学玻恩提出了概率波,认为个别微观粒子在何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大量粒子在空间何处出现的空间分布却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
不确定关系: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测准。理论分析计算可得:
π
4h
p x ≥
∆∆ 本章知识网络
一、黑体辐射与能量量子化假设
要点回顾:
1、一般物体热辐射的理解。
2、黑体辐射的规律。
3、普朗克能量最子化假设
典例解析:
例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T 1>T 2
B. T 1 C.随温度的升高,两曲线可能相交。 D.随温度的降低,两曲线可能相交。 二、光电效应 要点回顾: 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光的波动理论无法解释的规律 3、爱因斯坦光子学说。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0W E h k +=ν 典例解析: 例1、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金属被光照射发生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E K 与入射光频率V 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实验曲线可求出( ) A .可求得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B .可求得该金属的逸出功 C .可求得普朗克常量 D .可求得中子的质量 三、康普顿效应 要点回顾: 1、康谱顿散射的规律: 2、康普顿散射的解释:光子和电子的能量、动量变化,遵循相对论能量——动量守恒定律。理论分析可得: θλλλ20sin 2C m h = -'=∆ 典例解析: 例1、频率为v 的光子,具有能量为hv ,将这个光子打在处于静止状态的电子上,光子将偏离原子的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散射后的光子( ) A. 虽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频率保持不变。 B. 光子将从电子处获得能量,因而频率将增大。 C. 散射后的光子运动方向将与电子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 D. 由于电子受到碰撞,散射后的光子低于入射光的频率。 四、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要点回顾: 1、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光子的能量:E=hν (2)光子的动量:p= λ h P 与ε是描述粒子性的,λ、v 是描述波动性的,h 则是连接粒子和波动的桥梁。 2、物质波: 知识要点精析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假设:与光子一样, 静止质量不为零的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典例解析: 例1、结合物质波的应用,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物质波观察晶体的原子排列的方 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电子显微镜利用的是高速运动的电子 的物质波的波长比晶体中晶格的尺寸小得多。 B. 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运动的速度大小 没有要求 C. 要获得晶体中晶格中X射线明显的衍 射图样,X射线波长要远小于晶格的尺寸。 D. 中子的物质波的波长应当跟晶体中晶 格的尺寸接近。 (2)若金属晶体中晶格大小的数量级约为 10-10m,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形成一电子束, 电子束照射该金属晶体时,发生了明显的衍射。 问这个加速电场的电压约为多少? 五、概率波与不确定性关系 要点回顾: 1、概率波 2、不确定关系: π4 h p x≥ ∆ ∆ 典例解析: 例1、在实验室做了一个这样的光学实验, 即在一个密闭的暗箱里依次放上小灯泡(紧靠 暗箱的左内壁)、烟熏黑的玻璃、狭缝、针尖、 感光胶片(紧靠暗箱的右内壁),整个装置如图 所示,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熏黑的玻璃后变得 十分微弱,经过三个月的曝光,在感光胶片上 针头影子周围才出现非常清晰的衍射条纹.对 感光胶片进行了光能量测量,得出每秒到达感 光胶片的光能量是5×10-13J.假如起作用的光波 波长约为500 nm,且当时实验测得暗箱的长度 为1. 2 m,若光子依次通过狭缝,普朗克常量 h=6. 63×10-34J·s.求: (1)每秒钟到达感光胶片的光子数; (2)光束中相邻两光子到达感光胶片相隔的 时间和相邻两光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3)根据第(2)问的计算结果,能否找到支 持光是概率波的证据?请简要说明理由. 1. 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射 出的电子束经两个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 该实验说明() A.光具有波动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 课后习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