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
一、教学内容
1.学习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在学习诗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课型与课时
1.朗读体味课。
2.一节课。
三、教学过程实录
师:有一次一位网友对我说:“诗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诗”。我回复道:心情宁静时写出的诗是一杯红酒,微醉;心情激动时写出的诗是一杯烈酒,伤身;心情愉快时写出的诗是一杯甜酒,养颜;心情悲痛时,写出的诗是一杯苦酒,伤心。我以为自己回答得很完整了,可是有一天当我读到一首情感复杂的诗时,才知道还有另外的答案,它不是红酒,不是烈酒,不是甜酒,也不是苦酒,而是一杯陈年的酒,越品越醇。今天我把这首诗带到了课堂,让同学们跟我一起品尝它的酒韵。既然是品,当然不能一次饮尽。现在老师倒下第一口在荧屏上,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读后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出示诗的第一节,但隐去“祖国啊”三个字。
学生朗读诗句。
生:我感觉这是一杯苦酒,“破旧”“疲惫”等词都让人觉得苦。作者写时一定很痛苦。
师:请你读出这种痛苦的感觉来,好吗?
生读。
师:其它同学的感觉是怎样的,你觉得他读出了自己期望的感觉了吗?
生:我觉得他读得太快,应该慢一些,我会这样读。(生慢读)
生:……
其它学生也讲了自己的感受并读了出来。
教师小结:“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作者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数千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请一个同学用舒缓的语速低沉的语调读出沉重、压抑和悲痛的情感,展示个人的风采。
生读。
师:的确展示了个人的风采。社会状况是如此的贫困,你觉得作者接下来会写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小节:
教师出示诗的第二节,但隐去“祖国啊”三个字。
师:请同学们朗读这一节,并说说这一节是一口什么酒?
生:还是苦酒,但是苦得好一点,因为有希望。
师:你是怎么看出希望的?
生:因为花朵。
师:花朵怎么就看出希望了呢?
生:作者在这里把希望比作花朵,但是花朵未落到地面,说明希望并没有实现,这里的痛苦是希望没有实现的痛苦。
师:同学们可能对飞天的意思并不是很理解。“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飞天袖间的
花朵”是美丽的,代表了人民的希望。然而“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却表明希望并没有实现。同学们理解得很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它呢?
生:还是读慢。
生:语调依然低沉。
师:比起上一节呢?
生:语速稍快,语调稍高。
教师小结:“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说明在贫困落后面前没有失望,但希望仍很渺茫。接下来请女同学用舒缓低沉的声音读出作者的悲哀与向往之情,体现小组的力量。
生读。
师:确实体现了小组的力量。第一节只有痛苦和悲哀,而第二节则是“痛苦的希望”,那么你希望第三节写些什么呢?
生:我希望第三节写些让人觉得快乐的事情,一口甜酒,前面的太苦了,品了让人伤心。
生:我希望写些激动的内容。
生:……
师:同学们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呢?我们来看第三节。(荧幕上)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它,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教师出示诗的第三节,但隐去“祖国啊”三个字。
生读后说感受。
生:我认为作者写这一节时心情很激动,应该是一杯烈酒。
师:你能读出这种激动的感觉吗?
生读。
师:是什么让作者如此激动呢?
生:是新生。
师:新生让作者激动,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语调来读呢?
生:应该是稍快的速度与高昂的语调。
师:谁来试一试。
生读。
师:读出了激动的情绪。对于这一节你有哪些理解上的困难吗?
生:神话的蛛网我不太懂。
师:问得好,有谁知道吗?
生:“蛛网”是一种束缚,而“神话的蛛网”则是思想上的束缚。
师:能理解这么多,真是难得。“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描绘出历史到了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下面请男同学们用高昂的语调读出诗人的欣慰与喜悦。
生读。
师:读得很鼓舞人心。历史的新生振奋人心,那“我”会如何去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第四节。
教师利用大荧幕出示诗的第四节,但隐去最后一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节,并说说我和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生读后回答问题。
生:我和你不可分割。
师:那么表达的是我对你的什么感情呢?
生:我深深的爱着你。
师:怎样才能读出这种爱恋的感觉呢?
生:深情地,语速由慢到快,语调由低到高。
教师小结:这节诗以第一人称写成,是“我”向“你”的倾诉,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你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你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请大家激情地诵读这一节,用生命呼喊出的对“你”的无限热爱。
师:大家读出了我对你的无限热爱,现在大家回过头来看这四节诗。
教师出示刚刚出示过的四节诗的内容。
师:我们将刚才学习过的四节诗全部呈现在荧幕上了,诗节的顺序可以调换吗,请说明理由。
生:不能。因为这四节诗是依作者情感的流动过程写成的。
生:不能,因为前三节诗下百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的思想历程。第四节是作者的誓言。
生:诗里有时间的顺序。过去与现在。
师:诗中有很多过去与现在的强烈的对比,你能选择诗中的词语回答你的过去是怎样的,你的现在是怎样的吗?
生:你的过去是破旧的,现在是簇新的。
生:你的过去是干瘪的稻穗,现在是古莲的胚芽。
生:你的过去是熏黑的,现在是雪白的。
生:你的过去是熏黑的,现在是绯红的。
生:你的过去是蜗行,现在是起跑。
生:你的过去是悲哀,现在是笑涡。
师:总之,你的过去是黑暗的,你的现在是光明的,请学生自由地朗读诗句,诗句中的你是指的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是中国。我是从十亿与九百六十万平方知道的。
生:是祖国。作者一定是中国人。用祖国显得亲切。
师:请问用哪一个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祖国是那个,很有感情的一种称呼。中国是一个很正式的称呼。
生:我也觉得用祖国,像妈妈一样。
教师小结:祖国,这是一个文化概念。里面包含了乡土感,包含了你的某种观念,包含了你的传统,包含了你的所有的真情;而中国,是一个政治概念。因此,用祖国好。作者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每节诗的结尾其实都有一句对祖国的呼唤。
教师将每一节诗最后的一句出示出来,诗句完整的呈现。
师:请同学们通读诗句,朗读之后四个人一小组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同学们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诗中第一句“祖国啊”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涵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表达了诗人激动的心情;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
小组代表:……
其它小组发言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