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培校初中部陈松贤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近几年在我国班级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些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关系不协调”等;相应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有“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等。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策略
【正文】
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因此,分析研究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势在必行。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它的意义是很大的。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国外的一些学者在研究合作学习时,也都存在着一些类似的问题。如荷兰的几位学者在他们撰写的关于合作学习的论文中,指出他们的合作学习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合作学习的足够培训,不知道怎样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学习。这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笔者听过一节《三峡》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学生听完讲解后,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但还有点儿模糊,老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要求: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组内代表发言。
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吸取信息,习练语言,一方面又不断地用自己的经验(包括资料查找)和情感,丰富着课文的意蕴,“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合理地拓展课文,组织富有美感的语言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领略三峡景物的独特之处,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审美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再创美的能力,于是课堂成了学生自由施展才华的场所,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一个入情入境的教学氛围,实现了情境互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并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配乐朗读等方式进行初步感知,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身体验、拓展延伸等方式加深感悟,畅谈自己的感受。这是师生与文本间的心灵互动。
其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任选一景,结合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把三峡风光详细描述下来”并进行交流,从中感受体验三峡独特的美。教师运用“读”、“写”、“说”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课文,品味课文,体悟课文意境,同时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这个活动中,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
最后结合三峡的变迁让学生再次展开联想,描绘三峡工程竣工后的美丽图景。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拓展延伸,通过联想和想象,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如此充满情趣的互动,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领略三峡景物的独特之美。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无不体现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由此迸发了些许火花。可见,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营建师生互动空间,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去感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思考、评价及审美追求,让学生学会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让学生在作者所营构的人、事、物、境、情中,敢想、敢说,甚至敢辩,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究其原因,初步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常规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凡是听过公开课的老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教师上公开课压力大,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另外,在笔者听过的小组合作学习课中,大多数存在
这样一个现象: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这种情况比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小组学习,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个人责任感等。
(三)学生间的关系不协调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因而造成上述问题。
(四)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重点内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怎样设计教学内容才能完成任务。
(五)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
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老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了个体的发展。笔者在观察中发现这一问题比较普遍。当然,研究者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问题是: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呢?
(六)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
笔者听过的合作学习课,大部分是4人一组,每个班12~16组,因受条件的限制(分组比不分组占的空间大),个别情况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来上课。众所周知,我国学校班级人数较多,从笔者多年来在学校调研了解的情况看,一般都在60人左右,多者甚至达到六七十人,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一般来讲,班级人数在50人以下,比较容易分组且易于管理;人数过多,不好分组也不好管理。另外,大部分学校是按班级固定教室,这就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因为有很多课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一个班级的桌椅在课间休息的几分钟里重新布置是不现实的。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对于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克服这些障碍,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知识,不同的人在语文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