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合集下载

简析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一)

简析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一)

简析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一)【论文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情结【论文摘要】:川端康成说:"无言的死,就是无尽的生"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工作室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

后人评价说川端康成代表的是一种沉重。

无论是其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死亡思想或者说死亡情结还是其最后选择的以决绝的自杀来告别人生都留给了我们无尽的话题和探讨空间。

文章试图探讨的即是在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死亡之美和其死亡情结。

川端康成(1899-1972)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2岁丧父,3岁丧母,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

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这种过分的保护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

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去世,16时岁祖父亦亡。

孤儿的遭遇、童年的封闭,以及亲人相继过世的经历,使他感到生命的孤独和脆弱,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直接导致了他作品中的死亡之美和他人生观中的死亡情结。

川端康成的文学中,死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他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是与死亡联系着。

如在《雪国》中有这样几处关于死亡的描写:行男之死,秋虫之死,叶子之死。

这三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安静得感觉不到一丝悲伤。

首先,行男之死,文中连一句直接描写都没有,只是从叶子的口里得知他将死去,随后,他也就这么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死去。

第二,秋虫之死。

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描写:"有些飞蛾,看起来老贴在纱窗上,其实是已经死掉了。

有的像枯叶似的飘散,也有的打在墙壁上落下来。

岛村把它们放在手上,心想:为什么会生得这么美呢?"①秋虫的生命虽然很渺小,但生命本身是美丽的。

它们在悄然无声中死去,虽惊不起一丝波澜,但也无失为一种静美。

第三,叶子之死:叶子是在一场意外的火灾中坠楼而死,这个短短坠落的瞬间,川端却写得极其详细。

叶子在坠楼的瞬间"僵直了的身体在半空中落下,变得柔软了"②"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③这也是生死转换的一瞬间,所以"生与死仿佛也停歇了。

窥视生死线川端康成文学中“死亡”主题探究

窥视生死线川端康成文学中“死亡”主题探究

窥视生死线川端康成文学中“死亡”主题探究窥视生死线——川端康成文学中“死亡”主题探究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从多角度探讨了人类的生死问题,将“死亡”主题贯穿于其文学创作中。

本论文将从多方面分析川端康成文学中的“死亡”主题,探究其作品中如何揭示人类对生与死的思考和体验。

一、川端康成及其文学生涯二、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死亡”主题概述三、生命的短暂——《伊豆的舞女》中的生死主题四、生死与灵魂——《雪国》中的死亡主题五、死亡解放——《巨人与象》中的死亡主题六、死亡与肉体——《山月记》中的生死主题七、死亡与命运——《叶隐桥恋歌》中的死亡主题八、死亡的陪伴——《眠狂四郎半生录》中的生死主题九、传统与现代——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分析十、结论与启示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不仅是他作品中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更是他对人性深刻洞察的体现。

通过对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进行思考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人性,面对生死,从而珍惜生命、感恩付出。

1. 川端康成及其文学生涯在研究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死亡”主题之前,有必要对川端康成本人及其文学生涯进行了解。

他是日本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才华。

在其文学生涯中,他创作了一系列的文学作品,阐述了丰富的人类思想和情感,其中“死亡”主题贯穿始终。

2. 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死亡”主题概述本节内容主要对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进行总体概述。

川端康成作品的“死亡”主题涵盖面广,不只限于生命的终结和肉体的消亡,还包含人类精神和情感层面的审视。

通过对其作品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中有着不同层面的生死探究。

3. 生命的短暂——《伊豆的舞女》中的生死主题《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生死主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小说中,主人公寺山修司与一位富有感染力的舞女赤松香乃之间的悲剧爱情,揭示出生命的短暂和人类情感的矛盾。

川端康成小说中“死亡”主题的美学特征

川端康成小说中“死亡”主题的美学特征

川端康成小说中“死亡”主题的美学特征作者:李佳蔚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6期摘要:本文旨在对川端康成小说中“死亡”这一主题进行研究。

在当前很多小说和文学作品都摄入了死亡这一主题,却显少有一位作家能如川端康成一般对生死有着如此别具一格的理解。

对于川端文学而言,其笔下的死亡充斥着无常感、恐惧感和悲美感。

而如此深刻特征正是由于作家自身經历所造成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作家幼年失怙兼之忧郁敏感的性格成就了作家对世界的独特感受,而从客观方面来说,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禅宗思想和本土物哀美学等诸方面因素也影响了作家的创作。

关键词:死亡主题;物哀美学;川端康成一、川端小说中“死亡”主题概述对于日本社会来说“悲哀”和“美”之间具有一定共同点。

而死亡本身则是悲哀的最高形式。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说“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正因为这样观点,终其一生川端康成都沉浸在追求死亡美感之中,倾尽全力来塑造一个充满美和悲哀的世界。

对死亡的感触在他早期作品中就有很多体现。

其作品《拾骨》曾这样描述其祖父的亡故“ 走向墓地的途中,我想起了这样一个传闻:据说昨晚守灵的时候,我祖父变成一缕蓝焰的鬼火,从神社的屋顶飞起,又从传染病医院的病房飞过,村庄的上空飘荡着一股令人讨厌的臭味。

”。

对于当时川端康成来说,此时他已经丧失了生命中最后一个亲人。

可他的文字依然宛如旁观者般理智,令所有人谈之色变的死亡在笔触中竟有了一些虚无缥缈的色彩。

而在作品《千只鹤》中,对于太田夫人亡故,他也没有用直接笔触来描写其自杀时的场面。

相反,他绕过了这些可能不具有美感的场景,侧面来写太田夫人自杀后她女儿对此的反应。

在文中,太田夫人的女儿这样认为她母亲的死亡“过世后,从第二天起我就渐渐觉得她美了。

这不是我的想象,可能是家母自己变得美了吧。

”由此可知,作者认为正是死亡才使太田夫人变得更为精致,死亡虽然毁灭了她的肉体,但是她的精神反而与美同化,成为美之化身。

在川端康成文中,其极少直接描写第一主人公在面临死亡时的心理历程和故事场景,而是借助于他人视角,通过侧面烘托来刻画逝者亡故,使其具有旁观者色彩。

论川端康成的死亡主题

论川端康成的死亡主题

论川端康成的死亡主题——汉语0825班吴玉姣 0830304514 川端康成,一名日本的文学巨匠。

他是日本第一位获得弄贝尔文学奖的文豪。

他的一生是光荣且富有成就的。

可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似乎并不如获得重大荣耀般的欢呼雀跃。

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用他的笔写下他的思想,写出他的世界。

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充斥着“死亡主题”“处女情结”“孤儿情结”“虚无思想”等等。

这些思想和主题中,死亡主题也许是人们探讨的比较多的。

因为川端康成最后的结局居然是自杀。

他用他的自杀来延续他作品的主题。

这是对“死亡主题”有着多深的概念啊!死亡对他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川端康成的“死亡主题”也是这次我想要探讨的问题。

他的《雪国》《伊豆的舞女》这两部作品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从他的著作中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中不断地出现大量的死亡的主题,他如此热衷于写死亡的主题,与他的生活经历,人生观,美学观以及他生活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1972年4月16日,日本文坛巨匠川端康成在其公寓口含煤气管自杀了。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

川端康成无言的死,为世界留下了无限的话题。

死亡和生存一样,都是人生的重大问题。

许多哲学家认为,死亡是缠绕着人一生的极其深切的人生问题,追求死亡与追求幸福是一致的。

一个人在暮年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他以往对待死亡观念的延伸。

川端康成创作中不断出现的死亡主题,也反映着他的人生观和美学追求。

对于川端康成的“死亡主题”,首先是来源于他的死亡意识。

川端康成如此热衷于写死亡的主题,是与他的生活经历、人生观、美学观以及他生活的时代分不开的。

因此,对于川端康成形成死亡意识的成因,不难想到,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一是童年时期养成的“孤儿的感情”也可称为“孤儿情结”;二是他生活在一个死亡的时代;三是因为受日本文化中“物哀”的影响;四是因为他对美学的追求。

对于这几点成因,我想是不难理解的。

第一、孤儿情结的形成是因为川端康成从两岁到十六岁经历了五位直系血统的亲人的死别,因而过早地就开始了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死亡”。

浅谈《雪国》中的生与死

浅谈《雪国》中的生与死
叶 子— — 静 寂 的 死
去 生命 而显得 自由了。在这 瞬间 ,生与死仿佛都停 歇 了。 ” 在 岛村 看来 ,叶子 已经超越 了生死 ,她 的陨落与美丽 的银 河
为 艺妓 ,她 一 直 在 不 断的 完善 自 己 ,虽 然 没 人 给 她 指 点 三 弦 琴 ,她也 凭借 自己坚强的意 志和 不懈的努力 ,依 靠旧乐谱 认 真 练 习 而取 得 不错 的成 绩 。 驹子 对生活的认真 态度 ,不仅体现在 日常生活的 细节上 , 更体现在她 对爱情的执着追 求上 。身为艺妓 ,本不该奢 望会 有 纯真 的爱情 ,但 驹子第一 次遇见 岛村 就被 他吸 引住 了,并 把满腔 热情和真挚的爱奉献给 了他 。驹 子虽然知道 自己出身 卑贱 ,而且岛村也有妻 室,不 可能和 自己结婚 ,但她仍奋 不 顾 身的爱着岛村。每逢二 月就到客栈 来等岛村 ;即使天 黑的 伸手 不见 五指 也要 去见 岛村 ;只要被唤 到客 栈 ,没有不去 岛 村房 间的;去浴室的 时候也顺便去 看岛村 ;若有宴会 ,就会 提前一 个钟 头来 ,为 了看 岛村一 眼 ;即使 岛村没有来信 ,没 有 守约 ,她也 不气恼 ,依然爱 着岛村 。川端康成把这种 爱情 说成 “ 一 个女人 对生存的渴望 亲切 的传 到 了岛村 身上” 。驹 子对正 常的生活有一种向往和依 恋,她 不愿把 自己困在 当下 困窘 的生活里而失去对人生的美好 向往 ,所以她 坚强的活 着, 努 力 地 生 活 ,试 图 让 自己的 人 生散 发 出不 一 样 的 光 彩 , 即使 身在 社会底层 ,也要 “ 生如春花般绚烂” !
文体 艺术
课程教 育研 究
浅谈 《 雪国》中的生与死

( 辽 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6 )

死亡美学--川端康成的人生与小说创作

死亡美学--川端康成的人生与小说创作

死亡美学--川端康成的人生与小说创作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被誉
为日本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获得了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中,经常涉及到死亡这一主题,在他笔下,死亡被赋予了一种美学的意义,成为了一种灵感源泉。

他在小说中
描绘的死亡并不是恐怖和悲惨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肯定和神
圣的存在。

他强调生命和死亡之间的联系和变幻,同时也表达了他
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人类和历史的思考。

川端康成在他的自传小说《伊豆的舞女》中,描写了一个在静
岡县伊豆半岛遇到了一位与世隔绝的舞女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
死亡是其中一个主题,并且死亡使得生命变得更加珍贵、更有意义。

在小说中,川端康成试图探索一种对生命、爱情和死亡的领悟,在
人类历史的大环境下,探索一个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感受和思考,并
试图通过小说表达对生命某种特殊的美学感受。

在川端康成的小说中,死亡被视为一种美好、神圣和完美的存在。

他认为,在死亡之前,人应该珍惜生命,认真体验、享受和创
造美好的东西。

他的小说具有非常强的哲学思考和人类价值的探究,成为了日本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与死亡意识_王艳

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与死亡意识_王艳

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与死亡意识王 艳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摘 要] 在日本现代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的共同特征是她们扮演的是不幸的弱者的角色,体现了川端创作的“幽情”格调。

川端创作的另一个主题是死亡,死亡被认为是最高的艺术。

[关键词] 女性;弱者;幽情;死亡;艺术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川端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的共同特征是她们扮演的是不幸的弱者的角色,体现了川端创作的“幽情”格调。

川端文学的另一个主题是死亡,死亡被他认为是最高的艺术。

一、爱情与女性形象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川端,受日本传统文化和佛教出世观的影响相当深刻,尤其是《源氏物语》所表现的平安朝文学的“幽情”和“愍物宗情”,浸润了他的身心,这使他能够常常超然于事物的矛盾之外,冀图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大战的狂潮汹涌之际,川端的整个身心却沉溺在《源氏物语》的世界里。

他却“忘记战争”①,战争对他创作的影响不是很大,从这个时期的作品《花的圆舞曲》、《母亲的初恋》及《雪国》等就可以看出:描写爱情生活,关注女性的不幸,依然是前期创作主题的继续,特别是《雪国》的创作就足以证明川端对死亡的冷漠与超脱。

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是共同的和普遍的,经济萧条和道德沦丧,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战争使男人不幸,但使女人更不幸。

而女性的命运又总是同爱情维系在一起。

爱情作为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历来受到作家青睐,川端亦复如此,爱情是他创作的一贯主题。

但是,由于他个人生活经历和对爱与美的关注,在创作中对待女性的态度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倾向。

川端究竟倾心于何种女性?他曾这样向父母的亡灵表白:“我喜欢这种少女:她同亲人分离,在不幸的环境中长大,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幸,并且战胜了这种不幸,走过来了。

她性格刚强,不知道害怕。

这种少女具有一种危险性,我被她所吸引。

难以摆脱的死寂纠缠——对川端康成作品中死亡因素的解读

难以摆脱的死寂纠缠——对川端康成作品中死亡因素的解读
2 O 1 3 — 0 7
文艺 生活 L I TE RA T URE L I F E
世 界 文 艺
难 以摆脱 的死寂 纠缠
对 川端康成作 品中死亡 因素 的解读
邓 星
( 四川音 乐学院绵 阳艺术 学院, 四川 绵 阳 6 2 1 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摘 要: 川端康成 , 这位 身世凄苦 的作 家, 从 小就遭 受亲人 的不断逝世给他 带来的沉重打 击 , 年仅 1 4岁就彻底 沦为 孤 儿。 对死亡的 恐惧和身为孤 儿的凄苦使其作 品 中充满了凄清孤寂的情怀。 本文试 图从川端康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
创作相 结合 的角度 , 来探 讨他 的几部 重要作 品中所 涉及到 的死亡 因素。
关键词 : 人 生经历 ; 死亡 因素 ; 凄 清孤寂
中图分类号 : I 1 O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2 1 - - 0 0 6 3 — 0 1
受和近距离的直观印象 。后者则进一步促成他有关 死亡 和无 常的理性认识 , 是一种保持适度距 离的冷静和客观思索。 ” ⑥
因为这些 经历 , 他 的作 品中笼罩着深沉 的孤 寂感 , 死亡 因素也 成为其中难 以摆脱 的重要成分 。
幼状态 ,可是 因双亲逝世 而孤寂无 比的童年生活却深刻影 响 了川端康成一生 的心理历程和文学创作。
奶, “ 她儿子早先在莲 台寺 的银矿 上干活 , 这次染上 了流感 , 儿
极。 “ 康 成已快到上学 年龄 , 自己也不会使用筷子 , 吃饭时还要 前, 奶 奶怕我感 冒, 把 我的头发 留得 像女孩 子一样 长 , 为此受 到大家的嘲笑 。 ” ①祖父母极度担心川端康成 出门惹祸 , “ 让他 整天 困居 阴湿 的农舍里 ,寸步不许离 开 自己的身边。这个时 期, 这位幼年 的孤儿与外界几 乎没有发生任何接触 。” ②他的 世界极其狭窄 ,空间压抑感 由此而生 , “ 我清楚 地记 得开学典 礼时的恐 惧 , 我和全校 的孩子们一起 被塞进 了讲堂 , 我生来还

《花未眠》死亡意识的审美解读

《花未眠》死亡意识的审美解读

《花未眠》死亡意识的审美解读《花未眠》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一篇说理散文。

对文本的细细品读中,让人感叹作者细腻的笔触、深邃的美学思想的同时却也隐隐感到一种“死亡意识”在字里行间流溢。

《花未眠》开始写道,“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进而发现“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它美极了。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这里的“哀伤”,“不仅仅是因为海棠花的盛放不被世人欣赏和关注,更是因为一朵花的盛放之时,恰恰就是它的死亡之始”。

人人都赞叹花的美丽,而当这株植物向世人展现其最绚烂的一面的时候,不也正是它走向黯淡直至枯萎凋零之开始吗?一花一世界,自然万物莫不如此。

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一种莫名的伤感与悲哀。

文中继续写到:“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

”“事物毫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这是作者对万物发展的自我体认,既然死是任何生命历程的最后环节,那么死亡就是事物发展的终极归宿和最高形式。

文中还有不少的对没落衰败的渲染的句子,如“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他渗入我的心”。

“我去本能寺拜谒浦上玉堂的墓,归途真是黄昏。

”“我去阑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阑山去参观。

”“死亡”“黄昏”“墓地”“冬天”“独自”“没有人”一系列哀婉、凄清的词语或意象都是“死亡意识”的不经意流露。

在这里,死亡不再是平常人的普通感受,而是作者审视生活和自然的哲学思考,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生意义。

那么这种死亡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可以从作者的成长经历及孕育他的文化土壤中得到启示。

川端康成幼年时父母、祖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母和舅父抚养,在孤独中长大。

他的童年没有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相反地渗入了深刻的无法摆脱的忧郁和悲伤,内心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

在日本的审美意识中,有一种特殊的“物哀”意识。

主要表达“同情共感、优美纤细的吝惜之情”。

这使得日本文学中普遍带有悲伤、哀婉的意蕴。

川端康成自觉接受了日本文学的物哀传统。

简析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一)

简析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一)

简析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一)【论文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情结【论文摘要】:川端康成说:"无言的死,就是无尽的生"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工作室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

后人评价说川端康成代表的是一种沉重。

无论是其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死亡思想或者说死亡情结还是其最后选择的以决绝的自杀来告别人生都留给了我们无尽的话题和探讨空间。

文章试图探讨的即是在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死亡之美和其死亡情结。

川端康成(1899-1972)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2岁丧父,3岁丧母,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

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这种过分的保护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

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去世,16时岁祖父亦亡。

孤儿的遭遇、童年的封闭,以及亲人相继过世的经历,使他感到生命的孤独和脆弱,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直接导致了他作品中的死亡之美和他人生观中的死亡情结。

川端康成的文学中,死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他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是与死亡联系着。

如在《雪国》中有这样几处关于死亡的描写:行男之死,秋虫之死,叶子之死。

这三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安静得感觉不到一丝悲伤。

首先,行男之死,文中连一句直接描写都没有,只是从叶子的口里得知他将死去,随后,他也就这么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死去。

第二,秋虫之死。

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描写:"有些飞蛾,看起来老贴在纱窗上,其实是已经死掉了。

有的像枯叶似的飘散,也有的打在墙壁上落下来。

岛村把它们放在手上,心想:为什么会生得这么美呢?"①秋虫的生命虽然很渺小,但生命本身是美丽的。

它们在悄然无声中死去,虽惊不起一丝波澜,但也无失为一种静美。

第三,叶子之死:叶子是在一场意外的火灾中坠楼而死,这个短短坠落的瞬间,川端却写得极其详细。

叶子在坠楼的瞬间"僵直了的身体在半空中落下,变得柔软了"②"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③这也是生死转换的一瞬间,所以"生与死仿佛也停歇了。

川端康成小说中“死亡”主题的美学特征

川端康成小说中“死亡”主题的美学特征

外国文学川端康成小说中“死亡”主题的美学特征文/李佳蔚摘要:本文旨在对川端康成小说中“死亡”这一主题进行研究。

在当前很多小说和文学作品都摄入了死亡这一主题,却显少有一位作家能如川端康成一般对生死有着如此别具一格的理解。

对于川端文学而言,其笔下的死亡充斥着无常感、恐惧感和悲美感。

而如此深刻特征正是由于作家自身经历所造成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作家幼年失怙兼之忧郁敏感的性格成就了作家对世界的独特感受,而从客观方面来说,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禅宗思想和本土物哀美学等诸方面因素也影响了作家的创作。

关键词:死亡主题;物哀美学;川端康成一、川端小说中“死亡”主题概述对于日本社会来说“悲哀”和“美”之间具有一定共同点。

而死亡本身则是悲哀的最高形式。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说“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正因为这样观点,终其一生川端康成都沉浸在追求死亡美感之中,倾尽全力来塑造一个充满美和悲哀的世界。

对死亡的感触在他早期作品中就有很多体现。

其作品《拾骨》曾这样描述其祖父的亡故“走向墓地的途中,我想起了这样一个传闻:据说昨晚守灵的时候,我祖父变成一缕蓝焰的鬼火,从神社的屋顶飞起,又从传染病医院的病房飞过,村庄的上空飘荡着一股令人讨厌的臭味。

”。

对于当时川端康成来说,此时他已经丧失了生命中最后一个亲人。

可他的文字依然宛如旁观者般理智,令所有人谈之色变的死亡在笔触中竟有了一些虚无缥缈的色彩。

而在作品《千只鹤》中,对于太田夫人亡故,他也没有用直接笔触来描写其自杀时的场面。

相反,他绕过了这些可能不具有美感的场景,侧面来写太田夫人自杀后她女儿对此的反应。

在文中,太田夫人的女儿这样认为她母亲的死亡“过世后,从第二天起我就渐渐觉得她美了。

这不是我的想象,可能是家母自己变得美了吧。

”由此可知,作者认为正是死亡才使太田夫人变得更为精致,死亡虽然毁灭了她的肉体,但是她的精神反而与美同化,成为美之化身。

在川端康成文中,其极少直接描写第一主人公在面临死亡时的心理历程和故事场景,而是借助于他人视角,通过侧面烘托来刻画逝者亡故,使其具有旁观者色彩。

论川端康成文学中的生死观

论川端康成文学中的生死观

论川端康成文学中的生死观作者:周密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5期摘要:川端文学对死亡的特别关注与特别视角一直为读者及评论家们津津乐道。

独特的生死美学构成了川端文学永恒的魅力。

本文试图通过部分作品,接近这位作家的灵魂,探讨潜藏于他文学中的生死之念及其变化。

关键词:川端康成;生死观;死亡美学1899年出生的川端康成是早产儿,自幼多病,几近夭折。

他十岁之前,父母、祖母以及自幼寄居亲戚家的姐姐便相继病逝,只剩下盲目、耳背且一直卧病在床的祖父与他相依为命。

至川端十五岁,饱受病痛折磨的祖父也撒手人寰,川端从此成为“天涯孤儿”,再无至亲。

亲人的先后亡故,祖父临终前的衰老、病痛和凄凉,给年幼的川端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人生之无常与死亡的巨大阴影给川端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作品充满关于死亡的各种故事、梦幻、意向,他一生都在对死亡进行执拗探索。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生、死与美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角度与面目。

本文即将论述的就是川端作品生死观的演变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一、直面死亡的青少年期川端在青少年时期有不少自传式作品,如《葬礼名人》、《十六岁日记》、《拾骨》等,都叙述了自身身世以及祖父母病逝前后的情景与思绪。

川端对其他至亲的回忆都少而模糊,对最后相依为命的祖父,则有着不少惨痛的细节描写,如:“……喂──”声音微弱得像从死人嘴里吐出來。

“让我尿尿。

让我尿尿吧。

哎。

”(中略)“拿小便壶來。

把鸡鸡替我放进去。

”没办法,只得不甘不愿替他撩起前边儿照做。

“进去了没?好了没?要撒啦!不打紧吧?”难道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吗?“啊啊,啊啊。

疼,疼哪,疼死人哪。

啊,啊啊。

”祖父一小便就会痛。

痛苦的喊叫,就像要断气了似的。

然后,小便壶底传来了山谷清溪之声。

如此令人瞠目的直接描写,在川端自传式作品中随处可见。

即便是清纯甜美的青春小说《伊豆舞女》(1926年),疾病和死亡也多次突兀出现。

如小说开端不久,在伊豆优美的风景描写之后,突然出现了山腰小屋里因中风而全身不遂的老爷子,他“像是被水淹死的、浑身青肿”、“双眼糜烂、连眼珠都是昏黄的”。

论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死亡之美”

论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死亡之美”

论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死亡之美”对于“死亡”,人们谈及色变,因为“死”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黑暗和恐怖。

然而,曾获得1968年度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其一生的创作中,尤其是战后,近三分之一的作品(如《雪国》《千只鹤》《十六岁的日记》《参加葬礼的名人》《抒情歌》等)都涉及到了“死亡”这一主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川端康成看待死亡的观点和态度与一般人的认识呈现出了巨大的反差——川端康成认为:“生即死,死即生。

生与死乃一线之隔,或者根本没有界限。

死亡是神秘的、美丽的。

死可以使丑、不伦升华为美,一死可以宽宥一切、净化一切。

”川端康成的这一死亡观和他在73岁时选择自杀,走向所谓的“死亡美”不得不令人深思。

那么,川端康成死亡美的观点是如何形成且怎样表现的?川端康成在他的小说中又是如何将恐惧的死亡升华为美的?本篇论文就围绕以上问题通过分析川端康成具有代表性的《雪国》、《千只鹤》以及《十六岁的日记》等作品来分别进行论述。

一. 川端康成“死亡之美”探源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曾说过:“谈论川端先生的人一定接触到美的问题。

谁都说他是一位美的不倦探求者,美的猎获者……先生不仅凝视着美,而且还爱美,可以认为,美也是先生的憩息,是喜悦,是恢复,是生命的反映。

”从东山魁夷的这段话,可看出川端康成一生都在追求和探寻美,美已成为他展现表达生活与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有的方式。

不论悲哀喜乐,不论生死存灭,川端康成都用他美的思想,美的眼光来向人们传达着他对生活现实的观照和解读方式,即摆脱对死亡的苦痛的印象,置身于一个生命自由、死亡消隐的完美的精神境界。

这种独特的视角感受必然注定川端康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艺术家在对生命的意义大彻大悟之后对死亡生成了独特的审美意义的接受。

死亡在他看来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和哲学意味。

这种死亡美的观点体现在川端康成的作品里就是主体的死亡,生命的暂时终止,“生——灭——生”的轮回思想,以及这一思想之中渗透出的幽情的哀伤、优美的怜悯以及纤细的哀愁这样一种审美情趣。

_死亡就在我们脚边_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及成因

_死亡就在我们脚边_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及成因

2004年3月第1期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I Li T eachers C ollegeMar.2004N o.1“死亡就在我们脚边”———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及成因李 琦(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摘 要:川端康成的作品大量地描写了死亡现象,反映出他对生与死、生与美、佛教轮回独有的看法,而其死亡意识无疑是受到早年的“孤儿的感情”、禅宗思想和日本物哀传统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死亡意识 中图分类号:I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76(2004)01—0056—03Death Is Around U s———Death C onsciousness and It’s Cause in Chuanduankangcheng’s FictionsLI Qi(The College o f News and Communi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 sity,Changsha410081,Hunan,China) Abstract:The w orks of Chuanduankangcheng describe a lot of death phenomena which reflect his unique view of life and death, life and beauty and Buddhism transmigration,while his death consciousness is undoubtedly resulted from the effect of his early feeling as an orphan,his Z en thoughts and the Japanese material sadness tradition.K ey w ords:Chuanduankangcheng;Death;Death C onsciousness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是继泰戈尔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个亚洲作家。

论《在城崎》的生死观

论《在城崎》的生死观

论《在城崎》的生死观论《在城崎》的生死观生死作为人类共同的命题,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主题。

而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在城崎》作品中,生死观更是贯穿全篇,深刻描绘了人类的生命存在状态和其与自然的关系。

本文将从以下角度来探讨《在城崎》的生死观:一、人类生命的脆弱性在小说中,川端康成描绘了主人公朝比奈遥等人与自然环境的较量,也揭示出人类作为一种脆弱存在的现实。

当一个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时,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弱小。

朝比奈遥在湖边遇到高潮时,被湖涌起的水浪卷入水中,差点丧命,从而引发了对自己的思考。

另外,在遥的眼里,他看到了生命中无尽的消逝变化,感慨于生命的短暂,这也是表达了人类生命的脆弱性。

二、生命与行动小说中的人物们面对生命的脆弱性,不断地探讨着为生命添加意义的方法。

他们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完成对生命的独立认识和存在状态的确认。

遥和梦华的对话,表达了对人生使命的讨论,以及对行动的探究和肯定。

生命的目的在于行动,只有坚持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才会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

三、对生命失去信仰的危险生命观的多样性,是由其背后的信仰与价值观塑造的。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人的本质,迷失在功利主义的茫然中。

在小说中,不少人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感觉到精神上的孤独和寂寞,因为他们已经不信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对生命的热情和追求。

对生命失去信仰的危险与遏制,也成为小说中体现的重要内容。

四、死亡与转化死亡作为生命中必然的一部分,扮演着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小说中,主人公对于死亡的认识,既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也揭示了死亡与生命的关系。

朝比奈遥在青年之间的横断面之上感受到了生命与死亡的真谛,认为人类时时向死亡走去,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人在不断地转化、重生。

在日语中,“死”意味着“归宿”,意味着回归大自然,而这种回归是一种新的开始和新的生命。

小说通过生命与死亡的转化,描绘了生命繁衍和传承的生动场景。

论川端康成死亡意识及其成因

论川端康成死亡意识及其成因

伊犁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论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及其成因学生姓名:罗静
系专业: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学号:06050101070
指导教师:贺元秀
开题报告时间:2009年12月30日
伊犁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填表说明和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同意后生效。

2、学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10篇。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依据、可行性分析及预期成果,字数不少于2000字。

此表一式一份,随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一起由各系存档。

一、文献阅读
二、开题报告。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川端康成,日本文学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留下了无数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在他的笔下,女性形象往往成为作品的核心和灵魂,以其美丽与悲哀并存的特点,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文学大师的艺术魅力。

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里,女性形象往往承载着多重象征意义。

她们既是美丽的化身,又是悲哀的载体,既展现了女性的柔弱与温情,又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还蕴含着作者对于生命、爱情、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川端康成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悲哀的感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所传达的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包括其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命运走向等方面。

还将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评价。

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揭示出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来欣赏和理解他的作品。

二、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概览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著称。

他擅长通过女性形象来展现生命的美丽与悲哀,这些女性形象不仅是他作品的灵魂,也是他对世界和人性的独特理解的体现。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女性形象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人性。

她们既有温柔、善良、纯洁的一面,也有深沉、矛盾、痛苦的一面。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仅是情感的载体,也是川端康成探索生命意义、思考人性复杂的媒介。

在《伊豆的舞女》中,舞女薰子以其纯真无邪的形象打动了读者。

她代表着青春的美好,是川端康成对生命中最纯真、最美好时光的怀念。

而在《雪国》中,驹子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女性形象。

她在爱情与道德之间挣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奈。

日本人的死亡美学:生命终有时,浪漫无死期

日本人的死亡美学:生命终有时,浪漫无死期

日本人的死亡美学:生命终有时,浪漫无死期死亡美学是指对死亡这一自然现象的美学阐释和思考。

死亡美学的观念在日本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宗教和物哀思想的影响下,日本人对死亡有着毫无恐惧甚至是追求和向往的态度。

可以说,死亡精神是他们个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人的死亡美学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于死亡的表达和形式上。

比如他们的文艺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在电影中,他们对于死亡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川端康成曾说:“死亡是至高的艺术。

”他的作品中对死亡的描写更是极具艺术性的唯美,他为死亡营造了一种悲与美相融、恐惧与向往兼具并充斥着无常感的氛围。

他在作品《雪国》中说:“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而他终其一生都沉浸在追求死亡的美感之中,倾尽全力来塑造一个充满美和悲哀的世界。

与之相比,我更喜欢三岛由纪夫对于死亡之美的追求。

三岛由纪夫早期的作品对于死亡的描写是浪漫唯美的,但是后期的作品中,逐渐偏向于暴力血腥的死亡场面,他崇尚武士道精神,认为“切腹是艺术。

”所以在作品中对于死亡的描写强烈而又震撼。

死亡这一主题在他的作品中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为美而亡、为爱而死、为理想而殉身,是他笔下渲染最多的死亡主题。

这两位文学大家最后都选择了以自杀的形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日本人的信仰里,自杀若是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就能洗刷自己的污名,恢复名誉,是一种带着明确目标的崇高行为。

从这种意义出发,自杀可以说是重获新生的一种行为。

人的一生虽然结束了,但是死亡将赋予生命其他的意义。

日本电影中,也经常会有用死亡来升华主题的情节,我想,这是因为死亡常常伴随着悲剧的到来,而悲剧更容易让人共情。

透过死亡,掺杂了情感上的遗憾、无措和悲悯,更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真正带来视觉上和心灵上的震撼,这正是死亡艺术高明的地方。

有人说,日本如此重视死亡,是因为日本国多发地震海啸等灾难,而在自然灾难面前,人们无能为力,所以对待死亡如此悲观。

正如他们痴迷樱花凋落这种短暂却灿烂、脆弱却美丽的景象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摘要】每个人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

“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这是川端康成独特的死亡观。

其死亡意识无疑是受到“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和禅宗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

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川端康成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成因。

【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意识;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禅宗1968年10月17日,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

在这些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同死亡相关联的,可见死亡是他作品中屡见不鲜的主题。

我们甚至可以说川端康成小说的灵魂就是“死亡”。

有评论家在谈及川端康成小说的死亡现象时说到:“大多数作家把死亡当作故事的终结,而川端康成却有把它当作起点来写的的特色。

”⑴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死亡在川端康成小说中占据的核心地位。

川端康成描写了众多死亡现象,使作品散发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映射出他对生与死、生与美、佛教轮回独有的感悟。

对其作品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将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简单概括为:生命是无常的,人的存在只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

生在死的包围下,生是死的前奏,生死相随,生死相通。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川端康成认为惘味而生不如顿悟而死,人死也可以拥有一种死灭的美。

川端康成甚至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

川端康成在34岁时,发表了散文名篇《临终的眼》,其中着大量的笔墨放浪恣肆的探究死亡。

他援引日本夕阳画家古贺春江先生生前的口头禅,再没有比死亡更高的艺术了。

死就是生。

川端小说反映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死亡哲学”:生即死、死即生。

川端康成曾经说过“死亡就在我们脚边”⑵,死与生时刻相伴随着。

他没有把死生对立起来理解,他说:“我觉得人对死比生要更了解才能活下去”。

⑶换句话来说,要真正明白生的意义,就要透彻的明白死,死生一线之隔,死是生的延续。

如此看来川端康成的眼光必然是超越于生死的。

川端康成认为死即美。

他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将死亡视为最高的艺术,在其作品中死是美的一种展现,这一点在他对自杀的看法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川端康成自己曾说过:“优秀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预告死亡,这是常有的事”。

⑷不过一方面,川端康成对自杀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一个人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办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人要达到圣境,也是遥远的。

”⑸但相反的,他又说:“人若能自己心甘情愿的进入长眠,即使可能是不幸,但肯定是平和的。

”⑹自杀成了作品中人物替自己辩解及超脱俗世的手段。

这也正是川端康成性格及作品中矛盾的成因。

川端康成的这种意识充分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川端小说低调、沉郁、哀愁的意蕴、浓郁的感伤主义色彩源于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死亡现象。

在品味川端的作品时必定会被一种“嗜美”的洁癖和“物哀”的凄美格调感深深攫住。

从故事貌似平淡的叙述中,却可以体味到被莫名的人生哀愁和虚无渲染的美感。

其笔下的死亡可以说是恐惧悲哀的,更是美轮美奂的,其笔下一切“完美”的人被赋予死亡的宿命。

如《千只鹤》中的太田夫人,她死后似乎比生前更美,堪称美的化身。

《雪国》中叶子的死更被描绘的美妙绝伦。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究。

一、孤儿的根性众所周知,川端康成经历了太多的死亡。

父母亲、祖父母、姐姐的相继过世,其自身过多的死灭经验不可避免的投射在作品中,形成“川端文学”对死亡的高度关注。

川端康成一生都没有摆脱亲人过世给他留下的恐惧。

川端自己也曾说过:“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处女作的潜流。

”“说不定是我全部作品的全部生涯的潜流吧。

”⑺川端康成心中的忧伤令人窒息,他被“孤儿气质”所扭曲。

川端康成生于1899年,家族本是“村贵族”。

但到康成父亲荣吉这一代家道衰落。

无独有偶,文学大家常有家族由盛转衰的经历,如曹雪芹、张爱玲。

康成一两岁时,父母因肺结核病离开人世,这是小康成经历的第一次死亡。

康成从此就和祖父母回到了祖籍。

出于对康成的疼爱,祖父母总是让他待在农舍里,就这样康成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他甚至不知道农舍之外还有另一片天,他把自己闭锁起来,逐渐变成一个固执扭曲的人。

川端康成上小学后,祖母和姐姐又相继离世。

在这之后,他只有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

祖父常常老泪纵横的说“咱们是哭着过日子啊!”心理学认为人小时候留下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我们很难想象这段生活在康成幼小的心灵到底留下了怎样难以磨灭的印记。

川端康成不幸的童年经历在失去祖父时达到了极点,这次死亡经历使得川端康成彻底远离了亲情。

接连为亲人奔丧的康成几乎没有感受过温情,却难以避免的感受到无法克服的忧郁与悲哀。

康成没有体会过爱,对他来说,“爱”是抽象的、宽泛的,他从不曾体会。

人生对于他来说有种虚无与对死亡的恐惧感。

他所接触的死亡真的太多了,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嗅到死亡的气息。

畸形的境遇,不堪回首的童年,孤寂的生活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

祖父病重期间,他一直守候在祖父身边,常常诵读《源氏物语》中感时伤世而带有哀调的句子,被感伤淹没。

他记录了祖父弥留之际的状态,写下了《十六岁的日记》。

《十六岁的日记》映射出他现实生活的苦痛,又有洋溢在冷酷现实里的诗情。

从《参加葬礼的名人》、《致父母的信》等作品中我们也能够看到童年时期养成的“孤儿的感情”给川端康成的创作及性格造成的重大影响。

川端文学悲凉的格调的形成与他的孤儿心态关系密切。

孤儿的体验对其人格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他的心理病态,他的心灵创伤因初恋的失败而加深,孤独忧郁逐渐就成了他心理人格的主体。

佛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认为:“作家的创作动因是幻想,是受压抑的愿望在无意识中的实现。

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有幻想,也只有幻想才能满足受潜抑的愿望;作家的创作总是对过去的、特别是儿童期受抑制的经验的回忆。

回忆是恢复过去被潜抑的经验的动力,从而产生了要求补偿实现它的愿望,对受创经验的回忆是创作的契机。

”⑻可以说,川端文学的死亡现象是孤儿体验在作品中的展现。

孤儿情节养成川端康成离群索居的孤僻,也造成了他对死亡特有的敏感,他深深的感到了人生的悲哀与沉痛。

二战以后,战败国的悲哀,国家的破败,使他的苦闷、惆怅逐渐变成一种对整个社会和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1947年、1948年其好友横光利一、恩师菊池宽相继辞世,更触动了他的孤儿情节。

他感到自己好像死了一样,沉入孤苦中无法挣脱出来。

死亡成为找不到出路的川端康成的唯一的解脱,即使他在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即使他的文学贡献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我想从某个方面来看,这些荣誉更促成了他的死亡。

二、物哀物哀即感动、感慨、可怜之意。

它强调的“物”指雪、月、花,即春夏秋冬四季景象,生物间的万千姿态,芸芸众生的形态、心理。

“哀”指在人的种种感情中的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

“物哀”的审美意蕴源远流长,是日本文学的传统审美观念,堪称古典精神的源头。

川端康成受日本物哀传统的影响很深,其死亡观与日本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而自杀的主题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日本传统美学观念的基本精神是“幽情”,何为幽情?即: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和悲哀,也就是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因而也是最美的。

日本民族古典美的神韵在康成的作品中以激荡人心的“幽情”、对人生不如意的“慨叹”,以及平安贵族的“哀感”来展现。

川端康成继承日本文化的精髓,他甚至认为日语的“悲哀”一词同“美”异曲同工。

他把悲哀与美相连,甚至到融为一体。

在作品中人物美的心灵、美的精神、美的消亡的表现是通过赋予男女主人公不同程度的感伤,孤独、诗意和朦胧的情调来完成的。

1968年,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上演讲的题目是《我在美丽的日本》,在演讲中他用“雪月花”来概括“日本的美”。

所谓日本的美简单地说就是日本美的传统文化,是以静寂、感伤、纤细、精致为主要风格,以“阴性美”为主调的民族审美特色,而“雪月花”则源于中国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雪月花时最怀友”。

川端康成用这样一个具有朦胧美感的词汇象征日本传统文化难以言说的东方神韵,表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纤细、雅致而脆弱的精神境界。

川端康成的成长深受日本固有的精神气质的熏染,同时深受《源氏物语》的影响。

前文已经提到,康成在祖父病床前常常诵读其中的句子。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紫式部的作品,是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在世界文学史上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说主要叙述当时的社会生活、宫闺秘闻,用细腻婉转的笔触描绘了众多人物无常的命运,内心世界的悲怨和无奈。

“悲哀”是紫式部的审美追求,形成了悲哀美的艺术风格,川端康成认为《源氏物语》是从古至今最好的作品。

在创作上,他认为《源氏物语》的“物哀”融入了日本式的安慰和解救,西方的裸露哀伤是不能与其媲美的。

禅宗影响了《源氏物语》的物哀传统,以悟来体验文学,从而产生了幽玄、无常感和虚无的观念。

纤细敏感而又哀愁感伤的精神气质促成川端倾心于悲哀美。

川端作品呈现“日本文学”的古典美的底蕴,彰显人性之美。

川端康成接受了日本文学的物哀传统,在审美情趣上崇尚“无”,认为最大的“有”是“无”,产生“有”的本质是“无”,是所有生命的源泉。

川端康成极力追求纯粹精神主义的美,企图从“无”去感悟精神的深邃。

在文艺殿堂中找到解决人的不灭,而超越于死成为其美学意识的核心。

可以说他将自己的悲哀与整个民族的悲哀,时代的悲哀,融合在一起,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一种独具魅力的“悲哀美”。

川端康成的创作在吸收西方文学尤其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基础上,展现了日本文学所独有的物哀风雅和幽玄之美。

悲与美的交织成为川端康成作品的独特风格。

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川端康成无疑是一位虔诚的传统文化的殉道者。

他曾宣称,决心要成为日本式的作家,希望能够继续日本的美学传统。

《伊豆的舞女》中,他以“物哀”之笔饱蘸伊豆风情写下了一个凄婉含蓄的爱情故事。

其间渗透着当时日本民族的文化心态,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即在现实的重压下人们的哀伤、忧愁。

作者在“物哀”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三、佛教川端康成深受佛教观念的影响,可以说其作品是佛教精神之花。

佛教禅宗传入日本以后,对日本人的审美情趣、文艺创作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禅宗在日本提倡“本心即佛”,不讲求出家戒行,重内在修行,认为外界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人生的永恒是内心的宁静与宇宙融为一体。

禅宗同时认为人生是虚妄的,人生无常,只有“死亡”,才能达到涅槃。

生与死其实不过是一个状态的两种形式。

川端康成受禅宗这些思想的影响极深。

他曾说,我相信东方的佛典,尤其佛典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

川端康成还说过,佛教产生以后,再也没有产生任何一种比佛教更深邃的思想。

“无常”、“无我”的虚幻美是川端康成的一种美学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