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摘要】每个人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这是川端康成独特的死亡观。其死亡意识无疑是受到“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和禅宗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川端康成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成因。
【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意识;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禅宗
1968年10月17日,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在这些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同死亡相关联的,可见死亡是他作品中屡见不鲜的主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川端康成小说的灵魂就是“死亡”。有评论家在谈及川端康成小说的死亡现象时说到:“大多数作家把死亡当作故事的终结,而川端康成却有把它当作起点来写的的特色。”⑴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死亡在川端康成小说中占据的核心地位。川端康成描写了众多死亡现象,使作品散发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映射出他对生与死、生与美、佛教轮回独有的感悟。
对其作品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将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简单概括为:生命是无常的,人的存在只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生在死的包围下,生是死的前奏,生死相随,生死相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川端康成认为惘味而生不如顿悟而死,人死也可以拥有一种死灭的美。川端康成甚至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川端康成在34岁时,发表了散文名篇《临终的眼》,其中着大量的笔墨放浪恣肆的探究死亡。他援引日本夕阳画家古贺春江先生生前的口头禅,再没有比死亡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川端小说反映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死亡哲学”:生即死、死即生。川端康成曾经说过“死亡就在我们脚边”⑵,死与生时刻相伴随着。他没有把死生对立起来理解,他说:“我觉得人对死比生要更了解才能活下去”。⑶换句话来说,要真正明白生的意义,就要透彻的明白死,死生一线之隔,死是生的延续。如此看来川端康成的眼光必然是超越于生死的。
川端康成认为死即美。他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将死亡视为最高的艺术,在其作品中死是美的一种展现,这一点在他对自杀的看法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川端康成自己曾说过:“优秀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预告死亡,这是常有的事”。⑷不过一方面,川端康成对自杀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一个人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办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人要达到圣境,也是遥远的。”⑸但相反的,他又说:“人若能自己心甘情愿的进入长眠,即使可能是不幸,但肯定是平和的。”⑹自杀成了作品中人物替自己辩解及超脱俗世的手段。这也正是川端康成性格及作品中矛盾的成因。
川端康成的这种意识充分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川端小说低调、沉郁、哀愁的意蕴、浓郁的感伤主义色彩源于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死亡现象。在品味川端的作品时必定会被一种“嗜美”的洁癖和“物哀”的凄美格调感深深攫住。从故事貌似平淡的叙述中,却可以体味到被莫名的人生哀愁和虚无渲染的美感。其笔下的死亡可以说是恐惧悲哀的,更是美轮美奂的,其笔下一切“完美”的人被赋予死亡的宿命。如《千只鹤》中的太田夫人,她死后似乎比生前更美,堪称美的化身。《雪国》中叶子的死更被描绘的美妙绝伦。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究。
一、孤儿的根性
众所周知,川端康成经历了太多的死亡。父母亲、祖父母、姐姐的相继过世,
其自身过多的死灭经验不可避免的投射在作品中,形成“川端文学”对死亡的高度关注。川端康成一生都没有摆脱亲人过世给他留下的恐惧。川端自己也曾说过:“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是我全部作品的全部生涯的潜流吧。”⑺川端康成心中的忧伤令人窒息,他被“孤儿气质”所扭曲。
川端康成生于1899年,家族本是“村贵族”。但到康成父亲荣吉这一代家道
衰落。无独有偶,文学大家常有家族由盛转衰的经历,如曹雪芹、张爱玲。康成一两岁时,父母因肺结核病离开人世,这是小康成经历的第一次死亡。康成从此就和祖父母回到了祖籍。出于对康成的疼爱,祖父母总是让他待在农舍里,就这样康成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他甚至不知道农舍之外还有另一片天,他把自己闭锁起来,逐渐变成一个固执扭曲的人。川端康成上小学后,祖母和姐姐又相继离世。在这之后,他只有
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祖父常常老泪纵横的说“咱们是哭着过日子啊!”心理学认为人小时候留下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我们很难想象这段生活在康成幼小的心灵到底留下了怎样难以磨灭的印记。川端康成不幸的童年经历在失去祖父时达到了极点,这次死亡经历使得川端康成彻底远离了亲情。接连为亲人奔丧的康成几乎没有感受过温情,却难以避免的感受到无法克服的忧郁与悲哀。康成没有体会过爱,对他来说,“爱”是抽象的、宽泛的,他从不曾体会。人生对于他来说有种虚无与对死亡的恐惧感。他所接触的死亡真的太多了,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嗅到死亡的气息。畸形的境遇,不堪回首的童年,孤寂的生活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祖父病重期间,他一直守候在祖父身边,常常诵读《源氏物语》中感时伤世而带有哀调的句子,被感伤淹没。他记录了祖父弥留之际的状态,写下了《十六岁的日记》。《十六岁的日记》映射出他现实生活的苦痛,又有洋溢在冷酷现实里的诗情。从《参加葬礼的名人》、《致父母的信》等作品中我们也能够看到童年时期养成的“孤儿的感情”给川端康成的创作及性格造成的重大影响。川端文学悲凉的格调的形成与他的孤儿心态关系密切。
孤儿的体验对其人格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他的心理病态,他的心灵创伤因初恋的失败而加深,孤独忧郁逐渐就成了他心理人格的主体。佛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认为:“作家的创作动因是幻想,是受压抑的愿望在无意识中的实现。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有幻想,也只有幻想才能满足受潜抑的愿望;作家的创作总是对过去的、特别是儿童期受抑制的经验的回忆。回忆是恢复过去被潜抑的经验的动力,从而产生了要求补偿实现它的愿望,对受创经验的回忆是创作的契机。”⑻可以说,川端文学的死亡现象是孤儿体验在作品中的展现。
孤儿情节养成川端康成离群索居的孤僻,也造成了他对死亡特有的敏感,他深深的感到了人生的悲哀与沉痛。二战以后,战败国的悲哀,国家的破败,使他的苦闷、惆怅逐渐变成一种对整个社会和人生的厌倦和感伤。1947年、1948年其好友横光利一、恩师菊池宽相继辞世,更触动了他的孤儿情节。他感到自己好像死了一样,沉入孤苦中无法挣脱出来。死亡成为找不到出路的川端康成的唯一的解脱,即使他在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即使他的文学贡献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我想从某个方面来看,这些荣誉更促成了他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