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质量标准与评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4、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2008) • 精品课程定义:是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 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具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能恰当地运用 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 具有示范性和一定辐射推广作用的优秀课程。
2013-8-3
26
精品课程评估体系应反映的内容:
国际
• 1974年,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教育研究革 新中心(OECD•CERI):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材 教学活动 评价方式
•
把“课程”界定为涵括了“显性课程” 与“潜在课程” 在内的赋予学习者的“学习经 验的总体”。
2013-8-3 5
国家教育部有关课程建设内容要求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目标)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内容、 教学活动) 教材、教学资料和实验、实习条件的建设;(教材) 师资结构的合理化和师资水平的提高; 考核方法的改革。(评价方式)
30
内容选取(10) 教学内容组织(10)
表现形式(5)
2007年度2个二级指标: 课程内容 教材及相关资料
2013-8-3
3.教学方法与 手段(25)
教学设计(8) 教学方法(6) 教学手段(6) 网络教学环(5)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 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 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 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考察信息技术适 用情况
选用多种媒体教材B31 教学指导B32
多 种 媒 体 A3
学习适应B33
媒体组合B34
教材质量B35
2013-8-3
媒体使用指导C321 学习方法指导C322 教材可读性C331 教材使用便利C332 学习效果C333 媒体配合C341 收听、收视率C342 CAI利用率C343 制作质量C351 印刷质量C352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 课程定位(4) 课程设计(6)
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 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 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013-8-3
29
2.教学内容 (25)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 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 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 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3-8-3
13
一)课程质量评估目的
一般评估的目的:
为改进课程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其评估是形成 性的,而非总结性的。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的目的:
推出高水平有特色的优秀课程; 扩大其影响力和示范性; 通过导向, 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深化教学体系 内容方法的改革、体现教学理念的变化
2013-8-3 14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 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 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 理。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 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 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 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 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2013-8-3
实践环节成绩B62 考试成绩B63 成绩分析B64
成绩考核方法、构 成、分布
21
教学效果A6
• 问题讨论:
1、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目标 应试教育 教学模式 考核形式 教师传授、学生练习、有标准 试卷考试(纸笔) 答案(模式) 现场测试
操作性能力 教师示范、学生训练、有明确 的质量标准
A1
教材出版发行B14
2013-8-3
建设、修改周期C141
课前到书C142
17
考察如何组织教学, 方法适用
教 学 过 程 A2
教学组织模式 B21 教学研究 B22 作业 B23 媒体利用 B24 教学信息获取 B25 教学适应性 B26
2013-8-3
教学辅导方法C221 教研培wenku.baidu.comC222
18
校内实训条件 (6) 校外实习环境 (4)
2007有2个二级指标: 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内容 2013-8-3
33
6.教学效果 (15 10)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 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 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 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 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 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
大学课程质量标准与评估
----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侯立玉 上海商学院
houliyu@163.com 2009年4月25日
2013-8-3 1
研讨内容
大学课程
质量标准
评估 案例
2013-8-3 2
一、 “课程概念”的认识
国内:
(1)“学科说”: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 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指一门学科科目
教学评价(5)
社会评价(5)
2007年有3个二级指标: 同行及校内督导组评价 录像资料评价 学生实践活动评价
• 国际标准ISO9000对产品质量的定义:
– “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 特性总合”
2013-8-3 7
• 教育质量(定义):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自 身规律与科学的发展逻辑基础上,在既定的 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 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社会需要和 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 •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是个综 合化的概念,衡量教学质量高低是包括教学、 学习以及质量管理的一组综合指标。教学质 量是渐进、累积而成的 • 课程质量是教学质量的基本构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 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 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 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 并能有效共享。
31
2013-8-3
4.教学队伍 (15 20)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 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 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 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 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 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 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 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 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2013-8-3 8
• 课程质量定义:在符合教育基本规律
的前提下,课程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 特征和特性总合。 • 三个层次: 符合学生需要程度” 第一层: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符合社会需要程度 第二层: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需要” 符合教育规律程度 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和相对的; 第三层:对标准的符合。 “需要”应加 以表征,必须转化成指标的 上述三层可概述为三个“符合度”
•
•
精品课程评价标准(高职 2009,沿用2008标准)
精品课程评价标准共分为七个模块:
1. 课程设置 2. 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学队伍 5. 实践条件
6. 教学效果(含建设规划)
7. 特色及政策支持
2013-8-3
28
1.课程设置 (10 )
2008年度的 新增一项
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 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 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 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 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课程评估如何定义? 课程评估的功能或作用是什么? 课程评估的对象是什么? 对每个评估对象应收集什么样的信息? 应该用什么准则去判断对象的优点和价值? 评估应该为谁服务? 谁来做课程评估? 用什么标准对课程评价进行评估?
2013-8-3 12
本次讨论问题
课程质量评估目的 课程质量评估用标准 课程质量评估实施
2013-8-3 3
•(2)“进程说” 课程是一定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 程,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顺 序安排,还包括规定学生必须具有的知 识、能力、品德等的阶段性发展要求; •(3)“教学内容”说或“总和”说 将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和它们在教学 计划中的地位、开设顺序等总称为课程
2013-8-3 4
创新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师生相互启发、 考核类型多样 共同寻找结果、没有标准、答 (面试、课程设 案多元 计、制作方案等)
22
2013-8-3
• 问题讨论
• 2、课程要求如何检测、标准是什么
认识 了解 理解 掌握 应用
每种要求后要有范例标准
2013-8-3 23
• 问题讨论
• 3、试卷命题
19
人、财、物的支撑 情况
教 学 条 件 A4
课程师资B41 图书馆B42 设备建设 B43 网络资源建设B44
设备提供C431 设备使用C432
2013-8-3
20
课程咨询服务B5
教 学 管 理 A5
课程服务情况,辅 导、作业批改
考试服务B52 作业检查B53 平时作业成绩B61
教 学 效 果 A6
主讲教师 (10)
教学队伍构 (10)
2007年3个二级指标: 主讲老师 教学队伍 教改实践
2013-8-3 32
5.实践条 件 (20 10)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 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 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 高。 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 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 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 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目的:改 进课程
考察如何组织教学, 方法适用
教学条件
教学管理
2013-8-3
人、财、物的支撑 情况
课程服务情况, 辅导、作业批 改
教学效果
成绩考核方法、构 成、分布
16
考察必要性,内容 体系与边界
教学计划B11
课 程 设 置
教学大纲B12
需求分析C131 学科发展C132
教材编制 B13
知识内容与结构C133 媒体选择与分配C134
2013-8-3 9
• 关于课程质量讨论:
• 1、三个“符合度” 之间有时是相互矛盾的。 • • 符合社会需要不一定符合学生需要,符 合社会需要又不一定符合教育基本规律。如 在我国若满足某些学生“西化”思想要求, 则不符合社会需要;文革期间将教育变成政 治工具,则不符合教育基本规律。 完全以社 会需要为标准的质量评价指标是不科学的。
可见,教育部关于课程的概念与经济合作 与开发组织广义课程概念基本吻合。
2013-8-3 6
二、质量与课程质量定义
• 质量一般定义大体上有四种:
– – – – (1)无瑕疵; (2)符合某种规范或标准; (3)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 (4)―内部失败”(指产品离开工厂之前)与 “外部失败”(市场表现)的发生率。
2013-8-3
10
关于课程质量讨论: 2、满意度测量并不一定能准确反映课程质量。 满意度作为测量消费者态度的指标,在某种 程度上是对产品质量的反映 满意度是不可靠的,满意是带感情色彩的认 识。如感知水平符合或高于其预期水平,则 满意度较高。
2013-8-3
11
三、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研究的一般问题
二)课程质量评估标准
不同的目的对应不同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
1、标准: 依据目标设计,应以判断达到目标的 程度 2、指标体系: 判断角度集合。
2013-8-3
判断标准的原则: 效用性 可行性 适当性 准确性
15
3、一般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课程设置
教学过程 多种媒体
考察信息技术 适用情况 考察必要性,内 容体系与边界
髙水平 :是主体,是基础条件。 有特色 :是必要条件
教学水平达到“五个一 流”,教师队伍、教学内 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 与手段、教学效果。
可示范:广泛的适应性,基本品格。
能推广 :在更大范围内资源共享。直接目的。
受重视 髙校支持精品课程建设。这是的动力,是重
要的保障条件。
2013-8-3 27
命题是测量工具,工具出问题,结果肯定错 误。 命题目的
已经掌握知识、能力 尚未掌知识、能力
形式
试卷(如何用纸和笔来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当今世界教育专家最紧迫要解决的问题) 实物 2013-8-3 24 开放式
• 问题讨论
• 4、影响教学质量因素分析
教师与学生(师生关系-最大因素); 教学条件; 教学基本建设(课程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教学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