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合集下载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齐物论》《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

第二部分,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1、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 译文:南郭子綦靠几静坐,仰面朝天,缓漫吐气,形体木然,仿佛精神脱离了身躯。

颜成子游立侍在跟前,问道:“您怎么这个样子啊?形体安定本来可以使它像枯干的树木,而精神岂能可以使它像熄灭的灰烬呢?您现在靠几而坐的情况,不是您过去靠几而坐的情况了。

”2、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译文:子綦回答说:“偃,你问的问题,不也是很好的吗!如今我忘掉了功名利禄,你知道这一点吗?你听到过人造的萧声,却没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你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却没听到过天空中自然形成的音响吧!”3、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摘要:本文以庄子的《齐物论》为研读文本,先就“齐物论”三个字分析了两种传统解读,再从“是非观”的来源、“是”与“非”的存在形式、对待“是”与“非””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来简单探到一下庄子的“是非观”。

关键词:齐物论、庄子、是非观首先看一下对“齐物论”三个字的两种传统解读:一、将“齐物”两字连读,“论”字是文章的题材,如《文心雕龙·论说》篇“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便是这种看法,其意义是说万物的形色性质虽至不同,但在庄周看去却是齐一的,如《秋水》篇“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天下》篇“齐万物以为首”,正是这种意思。

似此,则“齐物论”,就是用论说题材来阐发“齐物”之旨的;二、将“物论”两字连读,“物论”成了一个名词,自王安石、吕惠卿、张文潜、王伯厚、归有光、王夫之,以及当代有些研究《庄子》的人,都是这种看法。

其意义是把百家争鸣的学说当做物论,庄子以道的观点,来齐一些“物论”。

如儒墨的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名家的坚白异同之辩,在庄周看来都是剖判大道,只见其偏,不见其全的,所以庄周要纠正他们,统一他们相持不下的异说,于是而作《齐物论》。

①其实这两种解读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严格来说,庄子《齐物论》的主旨就是通过齐“物”(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根据,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是平等的)而齐“物论”(各种不同的思想学说都有自己的产生根源,虽然彼此的是非观念截然不同,但都有自己存在的权利。

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是平等的)。

②所以本文要阐述的“是非观”即可从“物”的层面理解,即判断世间万事万物是非对错的主观标准;也可以从“物论”的层面来理解,即先秦诸子“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坚白异同之辩”的各种学说观点。

那么庄子的《齐物论》到底是如何体现其是非观的呢?一、“是非观”的来源——“成心”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谁独且无师乎? ”,即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那么谁没有这个标准呢?③何谓“成心”?上文引用的译本将其译为“成见”,而王富仁认为,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己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相对完整的人生观念和宇宙观念,就是“成心”。

简析庄子的“彼此是非”论及生死观

简析庄子的“彼此是非”论及生死观

简析庄子的“彼此是非”论及生死观简析庄子的“彼此是非”论及生死观作者:黄忠晶《庄子·齐物沦》(以下简称《齐物论》)中有“彼此是非”一节:“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日莫若以明。

”涉及此节时,论者多从认识论角度分析。

如有评论说:“《齐物论》中所说的‘是非’,都是指主观性的争论,如‘惹是生非’的‘是非’。

”类似的观点认为:“庄子肯定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彻底的怀疑主义者。

由于是非难定,引来世事纷扰。

故齐是非,就是要杜绝无谓的惹是生非。

”还有论者指出:“既然是非、彼此只是语言上的问题,而事物本身并无所谓是非、彼此,因而人们围绕这些是非、彼此的问题争辩不休,也就是没有意义的。

”同样的观点说:“《齐物论》认为客观事物是不分彼此,本质上是同一的,而人们关于是非彼此之争论,皆出于成见执著。

”庄子此段文字前的一段话,最后几句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这里论及儒墨之是非,确实是在认识论意义上说的,也可以说是“主观性争论”,无谓的惹是生非”。

于是论者多以为接下来的这一段,“是非”也一定在认识论意义上说。

实际上,庄子已经说明,要真正“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这意思就是,接下来的话,他会在一个完全不同于儒墨之是非的角度来谈是非问题。

细观庄子这一段话,笔者的看法是,他完全不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谈“彼此是非”,而是在本体论意义上谈的。

从认识论意义上说,“是”就是正确的,“非”就是错误的;“彼、此”则指不同的认识主体,如人、我之间。

关于庄子思想的述评,文学角度浅析庄子的论述语言特色

关于庄子思想的述评,文学角度浅析庄子的论述语言特色

《关于庄子思想的述评》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向往逍遥、崇尚自由,拒绝了楚威王之重聘,一生仅担任过宋国的漆园吏,而后过着贫困的隐居生活。

尽管物质极度匮乏,但他的精神反而更加富足。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虚构奇特,语言富有诗意、运用自如,论辩方式灵活多变,并且具有微言大义的特点,善于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庄子的思想。

一.天道无为的哲学观庄子认为道是先天也而生,无始无终,实有而无形,自然而永恒,是神秘莫测、不可知的。

同时,庄子也极其羡慕大自然的生命的自由——一种自然的自由,不因人为因素的自由。

故他崇尚自然,宣扬天道自然无为,否定人对自然的作用,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庄子看来,这种自由在俗世间是无法轻易获得的,人只有做到“不要用人为去摧毁天性,不要用人事去推翻命运,不要为追逐名利而丢掉性命”,否则让尘世太多的杂物扰乱心智,人的内心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平静,也就无法得到自由。

另外,庄子主张“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我认为这不是消极思想。

从处世智慧上来说,人们要客观面对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知其无可奈何”,不要强求,要量力行事;面对不可为的事情不去强作妄为,如此往往能得自在人生。

如何理解“不可奈何之事”是“命定之事”?庄子所谓的“不可奈何”,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外无法做到的事情。

人尽管不能随便妄自菲薄,但是不得不承认会遇到不可奈何之事,将其视为“命定之事”,不会高估,也不会轻易小看自己,能够客观看待万事万物之区别,也能客观看待自己,继而能客观接受自己“无可奈何之事”并非自己“努力不够”,而是“真的无可奈何”。

二.无为的政治观庄子受老子的思想影响,继承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但两者又有差异,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达到“无不为”,庄子把老子的思想推到了极致,从老子的社会性天下发展成个人独立思想。

庄子《齐物论》解析_一霰儿

庄子《齐物论》解析_一霰儿

庄子《齐物论》解析_一霰儿齐物论第二【提要】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性篇目,也是《庄子》中最重要和最难读的篇目。

“齐物论”的重点是齐“物论”即超越是非。

而要齐“物论”,必须“丧我”。

只有“丧我”,也就是“无己”、“忘己”,才能超越是非,才能认识到“道通为一”,才能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

全文可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由开头的一个寓言和中间的一大段卮言构成。

第二部分是寓言,用五个寓言进一步阐述和深化论述的观点。

每一部分都可再分为五小节,共十节。

第一节是寓言“子綦丧我”,从子綦进入“吾丧我”的境界开篇,“丧我”即“无己”、“忘己”,然后引入“天籁”的概念予以说明,但描写时只讲了“地籁”:众窍是也,生动地描写了大自然在风作用下发出的各种不同声响。

对“人籁”和“天籁”则只轻轻一点:人籁,比竹而已;天籁是“使其自己”、“咸其自取”,给人留下了悬念。

第二节详细描述了复杂的“人籁”现象,即社会上人和人之间的是非之争所导致的“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以至“终身役役、苶然疲役”的“大哀”,并指出这些都是由于不见“真宰”而导致的。

第三节集中分析是非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成心”使“道隐于小成,隐于荣华”,从而导致“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所以提出“莫若以明”(不如以道明之)和“不由而照之于天”(不从是非的角度而观照事物的本然),这样才能把握“道枢”,“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第四节从对“指非指”和“白马非马”的评析入手,说明天地万物的本质是一样的,这就是“以明”的内涵——“道通为一”。

并进一步指出正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分”破坏了“道通为一”从而产生了“朝三暮四”、“喜怒为用”,所以提倡“两行”(是与非各行其所)。

同时也介绍了古人的“至知”:未始有物(即无,亦即物我齐一),后来才一步步退化:有物未分、有物未有是非,直到是非之彰、道之所亏、爱之所成。

然后以昭文、师旷、惠施三人为例,说明其并非是真正的“成”,所以再次提倡“不用而寓诸庸”(将不用是非观念去观照的思想体现在日用中)和“以(道)明(之)”。

解读齐物论02

解读齐物论02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

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缦者、窖者、密者。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见识广的人看待外物很豁达,不拘小节;没什么见识的人老喜欢去钻牛角尖。

世人所谓的高论都气势逼人,好像说的都是真理;还有茶余饭后的闲聊,说的都是张家长李家短。

这些见识的不同,言论的不同又是怎样造成的呢?你看我们睡觉的话会做各种不同的梦,醒来后呢就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外物。

于是我们的见识,感情,就和外物交杂在一起。

这样我们的内心对外物的认识就会受到影响。

有时候我们精神散漫,对外物漠不关心;有时候我们只认死理,别人说什么我们也不听;有时候我们不愿意,甚至还讨厌听从别人的意见。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认识外物,一开始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可一旦我们觉得自己认识这个外物了,就开始漠不关心了。

我们一旦认知外物,会马上产生是非观念。

可这样的是非观念,存在我们心中,很难改变得了。

这样我们本来存在的“道心”,很快地就消损了。

如果我们一直沉溺在我们自己的是非观念之中,那我们的“道心”就没有办法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

如果我们进一步闭塞自己的观念,那我们的“道心”就老去了。

这个“道心”都要死了,就没办法能他起死还生了。

那这样的变化是怎么造成的呢?是因为感情吗?有这个可能。

因为人都有喜怒哀乐这样的感情,我们忧虑叹息的话,内心就会有变化;而这样的内心变化,又会从我们的面部表情中体现出来。

可是感情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好像音乐从虚空中产生,又像蘑菇是由蒸汽变成的。

然而我们每天都产生感情,真好像和感情面对面一样,可我们偏偏又不知道感情是如何产生的。

怎么产生的呢?自己啊,自己啊!我们每天产生的这些感情,都是由自己本身而产生的呀!前面说了,从这个“大知闲闲”开始,说的是“天籁”。

从齐是非、齐生死两个层次来分析庄子的万物平等思想

从齐是非、齐生死两个层次来分析庄子的万物平等思想

从齐是非、齐生死两个层次来分析庄子的万物平等思想作者:马傲宁来源:《理论观察》2022年第01期关键词:庄子;是非;有无;万物;齐一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1 — 0063 — 03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又一杰出代表人物,其关于“道”的论断,关于万物本原的论断更是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一时间众说纷纭。

本文以《庄子》中的《齐物论》篇章以落脚点,据此分析庄子所提出万物平等思想中的深层意涵。

从齐是非、齐生死、两个方面,层层递进,由小至大,由浅至深,由表及里,从世间的两个方面一直推导至万物上来,得出庄子所提出的万物平等的思想。

相比于其他同时期的思想家,庄子的言论显然独树一帜。

在那个注重礼节教化、尊卑孝悌的年代,庄子大胆地从万物的本质出发,看到了隐含于事物其中的“道”的思想,儒、墨所针锋相对的“是非”,众人所避之不及、谈之色变的死后世界,皆被庄子加以批判,并用一种戏谑的语言加以调侃。

这种激进且荒谬的思想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嘲讽与反对,然而,在几千年后,庄子的思想却以其预见性与深层次的哲学思辨,令人交口称赞。

庄子所提出的“齐是非”思想,将是非所产生的判断标准理解的透彻,并通过愚人、智人、猿猴、泥鳅等具体物象的比喻,说明我们所自认为正确的是非判断,不过是基于我们自身所得出的狭隘得利理解;而世人闻之色变、闭口不谈的生死之境,也不过是如寒来暑往一般的自然变幻,虽死状各异,终归于一,且我们所强烈追求的生,到头来怕也只是大梦一场,有形无神的生,倒比不上精神丰富的死。

庄子以其初见端倪的辩证法思想和恢宏庞大的想象,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超越自身形体、精神之外的“第三世界”,让我们以第三人的视角默默观察着世间所发生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万物皆以自身规律所协作运转、生生不息,我们皆在“道”的统率之下,模糊了“自我”与“他物”的界限,以沧海一粟般的存在短暂流连于世间。

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是非问题,包括古往今来各个哲学家、思想家热衷于讨论的哲学根本问题,在庄子看来,则并不是完全必要存在的。

从《齐物论》看《庄子》

从《齐物论》看《庄子》

从《齐物论》看《庄子》庄子与《齐物论》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老子、孔子一起,被誉为“先秦三大家”。

最著名的著作是《庄子》,共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其中,《齐物论》是外篇中的一篇,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齐物论》是庄子对物与道的关系的论述,它与老子的《道德经》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在许多人看来,《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从《齐物论》可以深入了解庄子的思想核心,理解庄子深奥的哲学观点。

齐物论的主要观点在<>中,庄子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大道无形。

庄子认为,大道是无形的,没有具体的形式和内容。

它处于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外,我们并不能直接感知它的存在。

但同时,大道是所有东西的根本,没有大道,就没有一切存在。

•物类相从。

庄子认为,万物都相互关联、依赖。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之间生长、渗透、转化的。

有机物与无机物,动物与植物,都是形成于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

世间万事万物都应该被看做一个整体,物类相从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

•自由平等。

庄子认为,人的自由和平等是应该被尊重和保障的,不论思想、身份、人类、动物等都应该平等。

并且,这种自由和平等的理念也应该得到应用,从政治、社会、文化、道德和个人生活等所有方面去实现。

•无为而治。

庄子认为,只有无为而治,才能真正做到事无巨细,天下太平。

通过无为而治,做到随遇而安、处变不惊,将社会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自然会达到平衡状态。

庄子的哲学思想在齐物论中的体现在《齐物论》中,庄子将“道”的概念发扬光大,将其说成是“齐物”,即一切万物归于一个整体。

庄子认为,道是一个虚无缥缈、无法被知觉的存在,不可执着于某个事物或状况,只有放下才能理解“道”。

庄子的“物类相从”思想也深入印刻在《齐物论》中,他认为人、动物、植物和非生命存在都处于一个平等的和谐整体中,都是相互依存的。

他的思想是,只要所有的物质和非物质事物维持适当的平衡状态,万事万物就能得到和谐发展。

“齐物”观念的层次及其论证--从《庄子·齐物论》到《庄子·秋水》

“齐物”观念的层次及其论证--从《庄子·齐物论》到《庄子·秋水》

齐物”观念的层次及其论证从《庄子•齐物论》到《庄子•秋水》王威威内容提要“齐物”观念在《齐物论》和《秋水》两篇中有着集中的阐发,但二者的主张并不相同。

《齐物论》中的“齐物”观念包含两个层次,泯除是非,承认万物的个性和平等,这是低层次的“齐物”;打破物与物、我与物之间的分界而回归混而未分的整体,这是高层次的“齐物”。

《秋水》的“齐物”观念停留在承认万物的个性和价值平等这一层次,而未进一步上升到“通而为一”。

此外,《秋水》承认各种是非的价值和平等性,强调是非的判断标准会因时而变化,并不主张泯除是非。

关键词齐物物论是非道一《齐物论》是《庄子》书中极为重要但也复杂难解、争议不断的一■篇,关于其标题,就有"齐物论”"齐物论”“齐一一物、论”等不同读法,每种读法又有不同的解释,读法不同、解释不同,就意味着对这一篇的主旨理解不同。

读为“齐物一一论”者,将篇名解释为“万物齐一的理论”或“论述万物一齐的道理”,则此篇的主旨为“齐物”。

读为“齐——物论”者,将“物论”解为众人对万物的评论,篇名之意为齐同人们对万物所做出的不同评论,则此篇的主旨在“齐论”,而非“齐物”。

读为“齐一一物、论”者则综合以上两种看法,认为物和论均为齐同的对象,此篇包含了“齐物”和“齐论”两个方面。

而在外杂篇中,《秋水》篇尤其受重视,这一篇被看作延续了《齐物论》的“齐物”观念,也有学者将两篇的思想互释。

但是,《齐物论》和《秋水》有出自不同著者、创作于不同年代的可能性,将二者思想互释并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笔者就曾提出《齐物论》和《秋水》所主张的是两种不同的“齐物论”①!在此,将以辨析“齐物”观念的层次为重点,进一步厘清《齐物论》与《秋水》中的“齐物”观念之关系。

从“未始有是非”到“未始有封”《齐物论》开篇在南郭子棊和颜成子游的对话中提出了“人籁”“地籁”“天籁”三种喻象,用来喻指三种认识和境界②,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的表达中明显可见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其中的“人籁”被解释为比竹之音,实际喻指思想界和社会中的各种关于事物的是非争论,也就是各种“物论”。

《庄子齐物论》物我的平等与学说是非的相对

《庄子齐物论》物我的平等与学说是非的相对

c.夢與覺
成玄英:「死生之變,猶覺夢之異耳。」
(3)超越是非 a.言辯難以斷定是非-客觀的評判是否存在? b.和之以天倪-以自然的分際調和是非。
19
(七)寓言兩則
•1.魍魎問影 (1)影無特操 (2)破除知識追根究底的精神 •2.莊周夢蝶-物化 (1)物我有分 (2)物我轉化物我界線消解,萬物渾化為一。
23
15
(五)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4.「道」與「言」
(1)道
a.「未始有封」(無所不在)。 b.聖人體道-懷之、「存之於心」。 c.「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 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 (a)順著聖人體道而言。 (b)聖人言說的分寸與層次。
(2)言
a.「未始有常」(流變性、片面性)、有畛(封閉性)。 b.眾人辯之以相示-以言語知識相互誇耀。 c.「辯者有所不見」。
(《莊子集釋》頁45)
(3)化解自我主觀的一切觀念、意見、情緒,與道為 一。 •2.地籟 (1)「地籟則眾竅是已。」 (2)風吹孔竅所發出的聲音。 (3)王邦雄:「整體和諧的大地交響樂。」
(《莊子道》頁45)
3
•3.人籟 (1)「人籟則比竹是已。」 (2)人吹簫管發出的聲音。 (3)成玄英:「地籟則竅穴之徒,人籟則蕭管之 類,並皆眼見,此則可知。」(《莊子集釋》頁49) •4.天籟 (1)「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 者其誰邪!」 (2)在萬物自己、自取中呈顯的境界。 (3)陳鼓應:「萬物因其自然狀態而自鳴。」 (4)杜保瑞:造化本身的聲音,自然無聲的風。
•2.「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
─限於我執,無以自拔,終使生命僵固。 (1)「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 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2)「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 歸,可不哀邪!」 (3)「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 謂大哀乎! (4)存在感受-生命的盲昧與悲哀。

由《齐物论》谈庄子-最新文档资料

由《齐物论》谈庄子-最新文档资料

由《齐物论》谈庄子《齐物论》是《庄子》中的代表篇目,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

战国百家争鸣,各不相让,陷于是非之中的人,激于意气,互相攻击。

庄子主张忘彼此、齐是非、混成毁、一有无,让光彩含而不露,“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追求“真宰”,即超越于万物是非变化之上的“道”。

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是统一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各种各样的学派和争论也都是没有价值的。

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

一、对是非争辩的齐一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既然世间万物是齐一的,那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此即“齐论”。

因此,“破除社会议论的绝对性”是庄子解开心灵桎梏的方法。

庄子批判在理论思辨的观念市场中的争逐,批判那种汲汲营营,担心受怕,好胜好强的心态处境。

庄子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

与接为?] ,日以心斗。

缦者、窖者、密者。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

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齐物论》)他认为,追求真理至道的人,应该有一种舒适愉悦的心境,因为自然的奥秘本也是如此的逍遥自适,庄子观念中的“道”就是一个“逍遥自适无目的巧妙的造化安排”,因此体贴了这个最高真理的知识分子就应该在生活中体现一种自在轻松的情怀,但是战国时代奔走呼号的知识分子、说客们,哪一个不是好强雄辩、勾心斗角损人利己、彼此伤害呢?哪一个人物展现了自得其乐的宁静舒适无胸怀呢?所以他们从生活情调上就已经悖道远甚了,所以庄子在生活情调上予以辛辣的讽刺,庄子说:“喜怒哀乐,虑叹变,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所其萌。

”(《齐物论》)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好象乐声从中空的乐管中发出,又像菌类由地气蒸腾而成。

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1大知闲闲(这里的“闲闲”是指拒绝接受意见的样子),小知间间(“间间”指的是细加分别的样子)。

大言炎炎(火猛气盛的样子),小言詹詹(啰啰嗦嗦)。

翻译:大知过于广博,小知过于精细。

大言盛气凌人,小言喋喋不休。

2其寐也魂交(心神烦乱),其觉也形开(四体不安)。

与接为抅(jū)(交合,引申为周旋),日以心斗。

翻译:他们睡时也心神交错烦乱,他们醒时也形体不得安宁。

与社会接触构合纠葛,整天勾心斗角。

3缦(màn)(通作“慢”,疏怠迟缓的意思)者、窖(深沉、用心不可捉摸)者、密(隐秘、谨严)者。

小恐惴(zhùi)惴(恐惧不安的样子),大恐缦缦(沮丧落魄的样子)。

其发若机(弩上发射的机关)栝(kuò)(箭末叩弦的部位),其司(主。

“司是非”犹言主宰是非,意思是“是”与“非”都由此产生。

一说“司”通“伺”,窥伺人之是非的意思。

)是非之谓也;翻译:有的显得漫不经心,有的却冥思苦想,有的则小心谨慎。

对小的恐惧提心吊胆,对大的恐惧垂头丧气。

他们的心计就像箭在弦上,伺机而弄是非。

4其留(守住,指留存内心,与上句的“发”相对应。

)如诅盟(誓约;结盟时的誓言,坚守不渝),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肃杀,严酷摧残)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翻译:他们闭口犹如盟誓过,为了以守取胜。

他们衰败好似秋风寒冬的景象,这是说他们一天天在消弱5其溺之(溺:沉湎。

“之”疑讲作“于”)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闭藏)也如缄(封闭),以言其老洫(xù)(本指田沟或城池,有自封自守的意思)也;翻译:他们沉溺在所作所为的活动之中,再无法使他们恢复原状,他们隐藏心灵不言不语,说明他们老而枯竭败坏。

6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喜怒哀乐,虑叹变悊(通“蜇”,蛰伏不动,这里指心神不动,犹今说无动于衷),姚佚启态(这四个词分别是浮躁,放纵,张狂,作态的意思)翻译:接近死亡的心灵,再也不能使它恢复生机。

7乐(乐声)出虚(中空的情态,用管状乐器中空的特点代指乐器本身),蒸成菌。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通用6篇)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通用6篇)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通用6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庄子齐物论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篇1《庄子·齐物论》中说:“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

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

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

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生与死,是人的一生中开始与结束的两极。

一般来说,人们是乐生恶死。

我也一直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理所应当的事。

但读了《庄子》上述文字却使我有了新的感悟。

按庄子说的意思,死后去的那个世界不一定就不好。

这就如同做梦一样,好梦不一定是好预兆,而坏梦也不一定就是坏预兆(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

)。

庄子认为,对于未知的事没有必要忧伤。

他给我们讲了丽姬的故事:她开始被晋国掠去,因而哭泣(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

后来成为王妃,享尽荣华富贵(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就为曾经哭泣而后悔(而后悔其泣也)。

庄子借此告诫我们:有可能到了那个世界后,我们会像她一样,后悔当初哭泣。

而且还有可能后悔死而投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生与死所在的两个世界到底哪个更好些,恐怕无人说得清。

婴儿出生时,都是哭来到人世间的。

有人说,一落生就啼哭,是说婴儿知道苦难的人生开始了。

此话虽不科学(科学的说法是:环境骤然变化的生理反应),但确有一定道理。

确实,极少有人在一生中,步步坦途,事事皆顺,处处有圣人帮扶。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探究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探究
庄子认为事物都是没有特定性质的,即事物没有
11
2017年 5 期 总 第 406期 妥 徽
文学
要徽文学
文 学
ANHUIW ENXUE

究 绝对如此,或者绝对如彼。庄子认为,从道一的角度看 的态度;而且,一个人的内心对于知道还是不知道,外
庄子的《齐 物 论 》思想探究
李亚飞
河北师范大学
妥徽文学
ANHUIW ENXUE
文 学


摘 要 :在庄子看来,万物齐一、是 非齐一,要想成为大圣,必须黜聪明,即达到大智若愚的境界。宇宙万物,世 界 人 文 ,万 事 万 物 都 有 自 己 的 展 现 形 式 ,每 个 人 都 有 自 己 的 是 非 准 则 ,那 么 ,万 物 的 差 异 该 如 何 去 区 分 ,每个人 的是非又该如何去判断呢?庄子明确地给出了答案:齐万物、泯别异。事物无差异,是 非 无 标 准 ,即庄子看待人 世的态度。最终,庄子要提出的就是“天人合一”这 一观 念 ,即天道不可违,人要遵循天 道 做 事 ,天与人合而为 一 关键词:齐 万 物措辞是不可以用是非 标准来判 定 的 ,道只有在有所收获之后才可以得到, 语言的好坏是不可谈论的。想要清楚地知道一件事的 是 与 非 ,那就要用道来评判。庄子以“道 ”的方法去认 识和观察 事 物 ,这样出现可以超脱真伪、是非的现象 的概率就会很小。在 他 看 来 ,事物中不存在彼与此以 及 是 与 非 。站在自 己 的 角 度 看 待 事 物 的 是 非 是 不 明 智 的 ,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就可以看出是非曲直的不 确 定 性 。认 为 自 己是对的,是因为只站在了自己的立 场 上 ,生和死只是人们的一念之差,没有明确的区分。 做事情不必非得遵从是非的原则,自己认为合理便去 作 为 。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追求自己内心的信念 即 可 。但 不 可 违 背 天 道 。是 非 彼 此 不 用 分 的 那 么 清 楚 , 也就是所谓的道一。在 庄 子 看 来 ,事物彼与此是没有 明确区分的,彼与此便可以成为认识和判断对方的把 握 标 准 。万物的生与死都是相对的,这种存在的状态 是难以捉 摸 的 ,是与非又是难以辩解的。对于圣人而 言 ,不走是非难辨的路,而用天道去观察事物。因 此 , 实 际 上 不 存 在 彼 与 此 ,也 不 存 在 是 与 非 ,而 这 种 超 脱 了彼此、是非的存在,庄子称之为”一 ”的关系。庄子提 出了一种超脱彼此、是非的认识方法,即“道 枢 ”。然而 “道 枢 ”实际上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庄 子 认 为 ,两 个 人 争 是 非 是 可 笑 的 ,双 方 各 自 坚 持 着 自 己 说 的 是 有 道 理 的 ,可是那么多的人和事,各自又有各自的看法, 是和非是很难说清楚的,所以庄子强调不要光顾着追 求 是 与 非 ,从而使双方陷人一种无知的状态,而是要 站在客观的观察事物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样便具有一 定 的 说 服 力 。按 照 庄 子 的 说 法 ,无 论 是 谁 提 出 是 非 之 道 ,或者无论与谁争论是非,都是争论不清的,谁是谁 非 是 没 有 标 准 的 ,而 且 是 无 法 判 定 的 。是 非 是 无 法 辩 驳 的 ,在庄子看来,不必争论谁是谁非,只有等待造化 了。由此看来,庄子深刻认识到是非标准的不确定性, 并指出了导致不确定性的原因,人们都是站在自己的 角度和位置上来观察事物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浅析《庄子·齐物论》的主旨

浅析《庄子·齐物论》的主旨

义 ,又把老子 的 ‘ ’演化 为 ‘ 道 未始有封 ’的无 差别 执 著于 自己的观点 。从而 勾心斗 角 、彼此 伤害 ,而 不 的绝对 的 ‘ ’,建立 了一个以 相对主 义为认识 论基 是真正 体会 “ 一 道”的情 怀 ,更 别说淡然 明志 、自得 其 础 的 唯 心 主 义的 庞 大 体 系 。 “ 庄 子 思 想 单 纯 评价 为 乐 了。所以他 们从生活态 度上就 已与 “ ”背离而驰 把 道 喜 唯物或 唯心是 欠深思的 ,只有 与圣人直接 对话 、体 悟 了 , 庄 子 对 他 们 予 以 了辛 辣 的 讽 刺 : “ 怒 哀 乐 , 虑 他 的精 神真谛 ,才能真 正抵达 庄子 。体 会 齐物论 》 叹变 ,姚佚 启态 ,乐出虑 、蒸 成菌 。 日夜相抵平前 丰富 内涵及真 正主 旨,首先要 了解庄子作 ( 《 齐物论 而 莫知 其 所萌 。” 作为 说 课 的知 识分 子 们高 兴 、愤 的现实背景 。 怒 、悲哀 、欢乐 ,他们 忧虑感叹 不断 、反 复恐惧焦躁 不安 ,就像音 乐从虚空 的东西里 发出来的一 样 ,菌类 齐物论) )的现实背景 战 国时期 ,百家议 论纷纷 ,思想 复杂混 乱 ,庄子 被地 气蒸发而 出 。这种种 情绪和 心态 日夜 在 自身面前 认 为万 事万物 包括人的 感情和思 想看起来 千差万 别 , 循 环更 替 变化 着 ,却不 知 道是 如 何萌 生 出来 的 。可 I 但根 本上都 出于 自身 、是 齐一的 。以道观 之 ,万 物一 见 ,这 是多 么悲哀 ,人 们以此追 求真理 ,又 V 口声 声 体 ,不 断 的 发 展 变 化 。 庄 子 批 判 那 些 执 着 于 分 别 是 地 不断 认 同 、追 寻 ,却 是 不 知不 觉地 在 远 离真 理而 非 对错 、好胜 好 强 的心 态 。他 认 为 “ ” 本 身是 无 已 。 庄 子 发 出 了 感 慨 : “ 乎 , 已乎 !旦 暮 得 此 ,其 道 已

庄子《齐物论》:是是非非,都是令人极度痛苦的心魔

庄子《齐物论》:是是非非,都是令人极度痛苦的心魔

庄子《齐物论》:是是非非,都是令人极度痛苦的心魔《齐物论》第二讲【释义】寒蝉和灰雀不知行千里之外,三个月前就要准备粮食了,如此气势磅礴的大迁徙,哪里是这两个小东西知道的呢?这就是小知,是寒蝉和灰雀的小知,然而,小知一定不如大知吗?鲲鹏之大,灰雀之小,其大知与小知,谁逍遥,谁又不逍遥?其实,大知与小知都有所待,都不是真正的逍遥。

大自然中的逍遥是如此,人世间的争辩更是如此,大言与小言,奚以知其然也?谁又是真理呢?谁也不是真理,不是真理却自以为是真理,这就成了是非。

你看那些宏大的叙事,慷慨激昂,如同燃烧的烈焰一般咄咄逼人,而无休止的言辩又如同闲言碎语没完没了。

于是,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是与非的纠缠,即使在睡梦之中,也不忘记那些是是非非,人在梦中,魂魄还在争斗,猛然惊醒,才发现那不过是自己在梦中的纠缠。

我们每天都要与外界接触,要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天天都在勾心斗角,与别人讲道理,论是非,谈错对;有些是非娓娓道来,有的又深藏不露,还有的缜密深严;这些是非令人极度不安,令人非常恐惧;小的恐惧让你惴惴不安,大的恐惧更是让你失魂落魄。

是非的言语是如此地可怕,如利箭发于弩弓,又快又尖刻,这就是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是非之争。

是非的双方都将自己的心思深深地埋藏起来,就像是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盟约,至死不渝,终身相守。

【原文】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

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

大知小知、大言小言,都不是天籁大知与小知,大言与小言。

所有人都把大知解读为大智慧,把小知解读为小聪明,这是错的。

以经解经,这句话是顺着《逍遥游》过来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说的是什么知呢?《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大知是鲲鹏的见识,一个从北海到南海的大迁徙,这见识不能不说大;小知是寒蝉和灰雀的见识,在树丛中的跳跃,这见识不能不说小。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庄子就是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她继承了老子的思想。

就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文学家。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她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就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她认为“道”就是“先天生地”的,就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就是相对的,因此她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与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显然,这些消极避世,过分脱离现实的唯心主义观点就是不足取的。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道”为其哲学的基础与最高范畴,其外涉及政治、处世、养生、世界起源论与本质论、唯物辩证法等各个方面。

它既就是道家用以认识世界的工具,更就是其劝人律己的道德手段。

《齐物论》就是《庄子》的代表篇目,“齐物”与“齐论”就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起构成了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题。

所谓的“齐物”,就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与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就是齐一的。

“齐物论”即“齐同物论”,阐述万物平等观。

庄子认为,万物在作为个体的存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差异性,也就就是对立性;而在“道”面前则就是统一的,均齐的,“道通为一”。

庄子瞧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瞧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她又认为这一切又都就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就是没有区别的。

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与论争都就是没有价值的。

就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瞧也就是不存在的。

她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性、绝对性的统一。

庄子是非观浅探

庄子是非观浅探

庄子是非观浅探庄子的“是非”问题是《庄子》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人和人之间的是非无穷无尽。

而是非的根源就在于“成心”。

各人的是非标准不同,对是非的判定也就有所不同。

在庄子看来,是与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立,他要做的就是要突破这样一个框架,将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的分裂消解掉。

所以庄子主张忘却是与非的界线,破除是非,破除分别,将事物看成整体,不区分是与非,不执着于是,也不执着于非,达到因物自然、逍遥无待的境界。

标签:庄子;是非;成心庄子的是非中,是与非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立问题。

庄子处于一个是是非非的时代,这个是非的时代造就了一个是非的庄子。

庄子常被世人评为“怪诞”“异端”,因为庄子不重绳墨、不重规矩,因为庄子无时无刻不在颠覆世人的价值观念。

整部《庄子》中是非、大小、生死、毁誉、贤不肖等相对的概念经常出现,对于世人的这些观念,庄子主张一一破除,来颠覆世人平常的价值观念。

《庄子》一書中,“是非”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从开篇《逍遥游》一直到三十三篇《天下》,庄子都试图用大大小小的种种是非,来串联起生存、处世、生死等一系列问题。

是与非的问题实质体现了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的对立状态,庄子试图去解决这种分裂,超越是非的对立,达到万物为一的境界。

本文试图理解庄子所说的是非,并探寻是非形成的根源,从是非整体性入手,突破“是”与“非”对立的框架,来把握庄子的是非观。

一、人世之“是”“非”:人人是其所是自然世界是一方混沌世界,天地并生,万物为一,没有区别之分,更没有是非之分。

然而人间是非争端不断。

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1]80在人际交往中,人因为有所偏私而有了私情私欲,这样一来争斗随之出现,各种是非就不断了。

但是天下没有“公是”,并不能提供一个判定是非的标准,以至于人人“各是其所是”[1]831,是是非非,无穷无尽。

这些是非在庄子看来是伤害了“人秉承的那种原始自然之道的纯洁纯真”[2]的,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所以他并不认同人间的“是”和“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摘要:本文以庄子的《齐物论》为研读文本,先就“齐物论”三个字分析了两种传统解读,再从“是非观”的来源、“是”与“非”的存在形式、对待“是”与“非””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来简单探到一下庄子的“是非观”。

关键词:齐物论、庄子、是非观
首先看一下对“齐物论”三个字的两种传统解读:一、将“齐物”两字连读,“论”字是文章的题材,如《文心雕龙·论说》篇“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便是这种看法,其意义是说万物的形色性质虽至不同,但在庄周看去却是齐一的,如《秋水》篇“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天下》篇“齐万物以为首”,正是这种意思。

似此,则“齐物论”,就是用论说题材来阐发“齐物”之旨的;二、将“物论”两字连读,“物论”成了一个名词,自王安石、吕惠卿、张文潜、王伯厚、归有光、王夫之,以及当代有些研究《庄子》的人,都是这种看法。

其意义是把百家争鸣的学说当做物论,庄子以道的观点,来齐一些“物论”。

如儒墨的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名家的坚白异同之辩,在庄周看来都是剖判大道,只见其偏,不见其全的,所以庄周要纠正他们,统一他们相持不下的异说,于是而作《齐物论》。


其实这两种解读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严格来说,庄子《齐物论》的主旨就是通过齐“物”(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根据,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是平等的)而齐“物论”(各种不同的思想学说都有自己的产生根源,虽然彼此的是非观念截然不同,但都有自己存在的权利。

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是平等的)。

②所以本文要阐述的“是非观”即可从“物”的层面理解,即判断世间万事万物是非对错的主观标准;也可以从“物论”的层面来理解,即先秦诸子“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坚白异同之辩”的各种学说观点。

那么庄子的《齐物论》到底是如何体现其是非观的呢?
一、“是非观”的来源——“成心”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谁独且无师乎? ”,即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那么谁没有这个标准呢?③何谓“成心”?上文引用的译本将其译为“成见”,而王富仁认为,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己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相对完整的人生观念和宇宙观念,就是“成心”。

它是内在于自己的心灵而又自然地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之中的观念性的东西, 是不一定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内在的意识系统。

④庄子又说道:“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心自取”,即以自己的想法为准,自己认为好的就是好,自己认为不好的就是不好⑤(这点又等同于“成见”之说)。

“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也就是说,即使一个连基本常识都不懂的愚昧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的意见,只要
①张默生、张翰勋:《庄子新释》,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②王富仁:《庄子的平等观(上)—庄子<齐物论>的哲学阐释》,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6期,第190页
③翻译参考:孙通海《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第30页
④同②,第178页
⑤同②,第178页
做到“心自取”就行,不是连这样的愚人也能够做到吗?庄子指出,一个人若没有“成心”,若没有自己较为稳定、较为完整的人生观念和世界观念,他又用什么辨别是非呢?所以,没有“成心”,就没有“是与”“非”的判断,说有“是”与“非”的判断,就如同说“今天到越地去、昨天就已经到了”一样,是将“无”说成“有”。

将“无”说成“有”,即使“神禹”也不能从中获得真知,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所以说,“成心”是“是非观”的来源。

二、“是”与“非”的存在形式——“因是”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到,当时知识分子的是非之争, 是各“以是其所非, 而非其所是”,即都是以己为是,以彼为非,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否定对方所肯定的。

在这种关系中,“是”和“彼”的关系,同时也是“是”和“非”的关系。

自然“是”和“彼”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没有确定性的多变的关系,所以当时知识分子的“是”和“非”的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没有确定性的认识价值的。

庄子指出,自然“是”和“非”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是”就没有“非”,没有“非”也没有“是”,所以圣人并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标准判断事物,看待世界,而是“照之于天”,亦即通过对自己直感直觉中的整个现象世界的思考来看待事物,看待世界,不将其放在“是”与“彼”的对待关系中,不将其放在“此事物”与“他事物”的比较中判断其优劣、是非、善恶和美丑。

也就是说,他是将“物”自身作为“物”存在的根据和意义的:它是什么就将其看做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就将其视为什么样子的。

庄子说,这就是“因是”(“亦因是也”)。

庄子还说到:“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在相互对待的意义上, 有“是”就有“彼”,有“彼”就有“是”,但当不在这种相互对待的关系中看待事物,有没有“是”和“彼”以及“是”和“非”的区别是很难断定的(“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三、对待“是”与“非””的态度——“两行”、“以明”
有了“是非观”,人就会对宇宙和世界进行以自我为需要的人为划分,这时就有了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等等二分法的判断方式,对于这些判断方式,庄子首先提出了用“两行”来对待。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是之谓两行”,即所以圣人混同于是是非非,而任凭自然均衡,这就是无我并行,各得其所。

⑥王富仁也说,“所以圣人不将“彼”与“此”、“是”与“非”绝对对立起来,而是使二者和平共处,保持其自然的分别。

可见庄子并非绝对的取消了“是”与“非”,而是提出不将自己的分别作为绝对合理的分别,而是让被自己的思想分别开来的两类事物各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而存在,既可共存,又保留彼此之的自然差别,使二者各以其自身所可能有的变化而变化。

⑦庄子在“两行”的原则下实现对二者的超越,同时将“以明”的原则作为一个更根本的原则。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即不用个人的一孔之见、一技之长夸示与人,而寄托在事物自生的功用上,这就叫做“以明”。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是亦一无穷也,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如以明。

”不管是“肯定对方所否定的”还是“否是对方所肯定的”都是“成心”,是个人的主观偏见,“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的本源”。

“所是”、“所非”的变化都是无穷尽的,所以说“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的本源”。

正如庄子说的“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不在“是”与“彼”的相互对待的关系中看待事物,就是“道”的枢纽。

)
⑥同③
⑦同②,第184页和185页
我们知道,庄子的“是非观”不是单纯的理性判断,不是说此一物不是“是”就是“非”,不是“非”就是“是”,事物并不是在“是”与“非”中对立存在的,他是希望人们在无限深奥的自然面前去掉一切是是非非之心,进入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万事万物包括“是”与“非”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它们不仅相互依存,也可以相互转换,此乃“道通为一”也,需要我们“休乎天均”、“莫若以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