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学校自然灾害预防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4935e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8.png)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提高学校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自然灾害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自然灾害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 学校自然灾害预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部门、各班级应明确责任,落实预防措施,确保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三、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1)加强自然灾害防范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结合地方实际,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2. 安全隐患排查(1)定期对校舍、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巡查,确保校园周边安全。
3. 自然灾害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
(2)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给师生,做好应对准备。
4. 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职责分工等。
(2)定期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 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食品、药品、手电筒、帐篷等。
(2)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确保物资完好、有效。
6. 应急演练(1)定期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四、责任追究1. 对因自然灾害导致师生伤亡、财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 对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延误救援等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自然灾害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本地区、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不一致,以法律法规为准。
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5篇)
![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047a7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a.png)
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制定目的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气侯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
在____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____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____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____及职责(一)领导小组学校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____学校防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
组长:校长(马龙)副组长:副校长(徐帆)教导主任(曹旺虎)总务主任(刘旭普)组员:马旭艳杜调调曹秀霞文媛柳涛万泉刘小芳吴珍淑陈婷婷(以及各位非班主任)(二)主要职责1、日常工作职责(1)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
(2)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宣传,通过短信、出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提醒师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点检查,确保地下水道疏通。
对学校的基建和修建工地、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室外天线、空调室外机、外悬挂物、广告牌、旗杆,以及围墙、自行车棚、宣传栏等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上报。
坚决查封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自然灾害安全防范工作措施
![自然灾害安全防范工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24b0c9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9.png)
自然灾害安全防范工作措施学校应该做好预防自然灾害工作,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人身安全,保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自然灾害安全防范工作措施呢?一起和店铺看看吧!自然灾害安全防范工作措施一、工作目标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
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成立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三、组织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张晓副组长:陈文胜、陈建光、郑可新组员:行政人员、各班主任主要职责:1、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制定校内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部署校园台风、暴雨、寒冷、地震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正常和教学的工作。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件预防责任制。
3、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落实情况。
4、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5、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教室、地下排水管道、配电房、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墙报栏、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监督整改。
生活知识_校园自然灾害防范教育知识
![生活知识_校园自然灾害防范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6bfca3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d.png)
校园自然灾害防范教育知识关于气象自然灾害的防护教育一、地震灾害1、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灾害性自然现象,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就会引起房屋倒塌、堤坝决口、火车脱轨、道路陷裂以及水火、电气灾害和人员伤亡。
虽然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震级,可是地震发生前自然界会发生一些异常现象,它能提醒我们做好防震、抗震的准备。
2、动物异常:成百上千条蛇爬出洞来长距离迁移;成群的老鼠爬到四五米高的电话线上一动不动;动物园里老虎、狮子萎靡不振、卧地不起;家犬坐立不安、不吃不喝、狂叫不止;骡马驴牛闹圈乱踢,不吃草、嘶鸣不断;鸡鸭鹅傍晚不归笼,乱飞乱叫等。
3、地下水异常:地震发生前,井水水面上长,水量增大,甚至溢出地面;或是井水水面下降,有时水井干枯;地下水井连续翻花冒泡,同时发出“咕鲁、咕鲁”的打雷声。
4、地光和地声:地震爆发之前很短的时间里,会出现地光现象,地光在地面上有时呈现出“五彩的霞关”,如同早晨日出的景色;有时呈现出“多彩的光柱”,直插夜空;也有时从地面冒出“粉红色的光球”,短时间在黑夜中消失了。
如同黑天的闪电,地光和地声的同时发出,人们先看到地光,而后再听到地声。
地声有时像一列很长的货运火车驶过一样声“唿唿”持续一段时间,有时像“雷鸣声”,或是激烈的“枪炮声”等。
5、人的异常感觉:在地震爆发之前,人们也会在精神上、生理上有所感觉,尤其是儿童、老人、心血管病患者,震前感觉会更加明显:食欲不振,不能入睡,坐立不安,脾气暴躁,呼吸困难,头晕眼花等。
6、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平房里,要迅速钻到床下或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待地震间隙再及时离开住房,到安全地点避难。
地震时房屋如果倒塌,你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能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后再逃出室外。
7、如果你在楼房中断定是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不允许。
另外,在地震波传播时,楼体摆动下,很容易摔伤。
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跨度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躲避在桌、柜等家具正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注意保护头部。
学校防灾减灾管理制度(4篇)
![学校防灾减灾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cd1ad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9.png)
学校防灾减灾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确保学生、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将就学校防灾减灾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灾害预防、应急处理、教职工和学生的培训以及与外界合作的机制等。
一、灾害预防1.制定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学校应配备相应的灾害监测设备,并与当地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建立灾害信息收集和传递体系,定期进行灾害监测和预警工作。
2.加强校园安全检查和管理:学校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校园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如消防设施是否完善、电线电缆是否老化等。
3.加强设施维护和保养: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校园内的各项设施,如电梯、消防设备、供水设备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二、应急处理1.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灾害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各单位和个人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2.建立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学校应建立灾害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工作和资源调配,及时发布紧急通知和指导。
3.准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学校应储备一定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如急救药品、灾害处置工具等,以备灾害发生时使用。
4.做好应急疏散和救援工作:学校应制定疏散和救援方案,明确各个场所和区域的疏散路线和集合点,组织演练,确保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疏散和救援。
三、教职工和学生的培训1.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和培训:学校应定期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和培训,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教授防灾知识和技能。
2.组织模拟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各类防灾演练,如地震演练、火灾逃生演练等,提高教职工和学生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3.建立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登记簿:学校应建立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登记簿,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紧急联系人、健康状况等,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联系和救助。
四、与外界合作的机制1.与相关机构合作:学校应与地方政府、消防、卫生等相关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和实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信息共享和应急救援工作。
学校预防自然灾害制度
![学校预防自然灾害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dc82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1.png)
学校预防自然灾害制度引言概述:自然灾害是一种无法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现象,对学校的安全和教育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预防自然灾害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预防自然灾害制度的五个部分,包括灾害风险评估、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性、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和演练以及社区合作。
一、灾害风险评估:1.1 灾害历史记录和概率分析:学校应收集和分析过去发生的灾害事件及其频率,以了解潜在的灾害风险。
同时,还应进行概率分析,评估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概率。
1.2 地质和气象条件的评估:学校应了解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和气象特点,包括地震、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这些评估结果将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3 专业评估机构的参与: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地质、气象等机构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二、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性:2.1 结构安全评估:学校应定期对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物进行结构安全评估,确保其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
评估结果将指导学校进行必要的修缮和加固工作。
2.2 消防设备和安全出口:学校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确保安全出口的畅通。
这些设施将在灾害发生时提供紧急救援和疏散通道。
2.3 电力和供水设施的安全:学校应确保电力和供水设施的安全性,避免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停电和断水。
备用发电机和水源的设置将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应急预案的制定:3.1 预警系统的建立:学校应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向师生发布预警通知,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2 紧急疏散计划:学校应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明确各个区域的疏散路线和集合点,确保师生能够快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
3.3 救援和应急物资准备:学校应储备足够的医疗、食品、水等应急物资,并与相关救援机构建立联系,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获取支援。
四、培训和演练:4.1 灾害防护知识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参加灾害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学校自然灾害防护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cbd50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8.png)
学校自然灾害防护措施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等。
这些灾害可能对学校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采取适当的自然灾害防护措施对于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自然灾害防护措施,可帮助学校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1. 地震预防措施:地震预防措施:
- 进行地震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和员工的地震应对意识。
- 检查和加固学校建筑物,确保其能够抵御地震。
- 制定地震应急演练计划,以提高应对地震的应急能力。
2. 台风预防措施:台风预防措施:
- 定期修剪和移除校园内可能成为风灾威胁的树木和杂物。
- 提前了解台风来袭的预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暂停课程、组织疏散等。
- 安装防风设施,如加固窗户和门。
3. 洪水预防措施:洪水预防措施:
- 定期检查校园内的水利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 制定洪水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和安全避难点。
- 加固学校地下室和低洼地区,以减少洪水风险。
4. 火灾预防措施:火灾预防措施:
- 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维护。
- 开展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和员工的火灾逃生能力。
- 加强火灾安全教育,教授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和防范火源。
在制定自然灾害防护措施时,学校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以及学校设施的特殊情况。
同时,学校应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所有成员的自然灾害应对技能和知识。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自然灾害防护措施还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学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本(2篇)
![学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6647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d.png)
学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本一、灾前准备1.制定相关计划和文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建立灾害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灾害信息。
3.组织开展定期的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保障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基本生存需求。
5.定期检查和维护校园各类设施设备,确保安全运行。
二、灾害发生时应急措施1.地震灾害(1)地震发生时,各班级师生要立即躲避到开放空地,远离高楼大厦。
(2)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掌握躲避和救援技巧。
(3)疏散时应保持队列整齐,避免拥挤,避免人员伤亡。
2.台风灾害(1)台风来临前,学校要提前向师生发送预警信息,告知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2)关闭门窗,加固悬挂物,确保教室、宿舍的安全。
(3)在开设的停灾地点对师生进行安全疏散和集结。
3.洪水灾害(1)在确有可能受洪水影响的学生住宿区,提前进行疏散。
(2)在安全地点进行集中安置,保证师生的安全。
(3)加强对涉水行动的教育和指导,确保师生安全渡过洪水。
4.大雾灾害(1)学校要及时发布大雾预警信息,告知师生不要外出。
(2)安排专人负责学生集中活动控制,并对宿舍、教室进行安全巡查。
(3)借助现代通信技术确保与家长的畅通沟通,时刻保持互相了解。
三、灾后处理1.人员伤亡与失踪情况(1)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2)宣布伤亡人员名单,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3)做好家属安抚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2.重建与修缮工作(1)评估受损程度,制定修缮计划。
(2)优先修缮重要设施和场所。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确保师生的安全。
3.心理辅导与重建(1)组织心理专家开展心理疏导和辅导工作。
(2)开展集体活动和座谈会,增强师生的团结和凝聚力。
(3)提供心理援助资讯,引导师生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四、灾后总结与改进1.及时总结救灾工作经验,发表总结报告。
2.对灾害应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
3.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完善灾害应急预案。
小学防八灾安全教育
![小学防八灾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a1666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b.png)
安全,是生命的保障,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灾害的威胁。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预防各种灾害的发生,我们特此开展小学防八灾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八种常见的灾害入手,详细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这些灾害,确保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二、八种常见灾害及预防措施1. 地震灾害地震是自然界中最具破坏力的灾害之一。
预防地震灾害,首先要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学会识别地震前兆。
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保护好头部。
地震过后,要有序撤离,注意避开危险区域。
预防措施:(1)学习地震知识,了解地震前兆;(2)在家中、学校等场所制定应急预案;(3)熟悉逃生路线,掌握自救互救技能;(4)在地震发生时,不要乘坐电梯,尽量使用楼梯逃生。
2. 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尤其在雨季。
预防洪涝灾害,要学会识别洪水预警信号,了解洪水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预防措施:(1)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2)了解所在地区的防洪设施,掌握逃生路线;(3)洪水来临时,不要靠近河道、堤坝等危险区域;(4)如遇被困,要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3. 火灾灾害火灾是生活中常见的灾害,预防火灾灾害,要学会识别火灾隐患,掌握火灾逃生技能。
(1)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学会识别火灾隐患;(2)家中配备灭火器、防烟面具等消防器材;(3)掌握火灾逃生技能,如低姿势逃生、捂住口鼻等;(4)家中不要乱拉乱接电线,注意用电安全。
4. 雷击灾害雷击灾害是夏季常见的自然灾害。
预防雷击灾害,要学会识别雷暴天气,掌握避雷技巧。
预防措施:(1)关注天气预报,了解雷暴天气;(2)在雷暴天气中,尽量待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3)如遇雷击,立即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4)不要靠近树木、电线杆等高大物体。
5. 飓风灾害飓风是强风灾害的一种,具有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校园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校园自然灾害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85b123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6.png)
校园自然灾害防范措施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抵挡的力量,对校园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校园应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自然灾害的分类开始,逐一介绍校园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一、洪水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的学校。
为了预防洪水灾害,校园应进行洪水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当天气出现异常的情况时,学校应及时向师生们发布警告,并采取避难措施。
此外,校园应设立排水系统,确保学校内部和周围的排水畅通。
二、地震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震源区的学校更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
为了防止地震事故,学校应配备地震预警设备,并且持续进行地震安全教育,让师生们知道保护自己的正确方法,例如躲避桌子下面或者躲进安全的角落。
三、台风台风是一种强风和大雨的自然灾害,经常袭击沿海地区的学校。
为了预防台风,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应对措施。
校园应定期修剪树木和清理排水渠,以减少树木倒塌和水淹的风险。
此外,学校还应制定疏散预案和救援计划,确保师生可以及时安全地离开潜在危险区域。
四、雷电雷电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自然灾害。
为了防范雷电,学校应建立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并设立安全避雷设备。
在雷电天气到来之前,校园应及时发布警报,并要求师生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尽量避免露天活动。
五、飓风飓风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自然灾害,经常袭击热带地区的学校。
为了应对飓风,学校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和安全建筑物的选择。
此外,定期检查校园建筑的稳固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加固工作。
六、火灾火灾是一种致命的自然灾害,对校园的影响很大。
为了防范火灾,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火灾监测和自动报警系统。
同时,校园应加强教育,提高师生的火灾安全意识,并定期开展火灾演习,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师生们能够正确逃生。
七、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为了防范地质灾害,学校应定期调查校园周边地质环境。
如果发现了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学校应及时采取措施,包括加固土地、修建护坡、疏通河道等。
小学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模版(3篇)
![小学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1f8b2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5.png)
小学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模版____年小学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一、前言____年小学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旨在为学校提供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以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保护学生及教职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本预案适用于小学校园内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水、暴雨、台风、火灾等。
二、地震应急预案(一)地震预警1.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系统,并指派专人负责地震的监测、预警及通报工作。
2. 当接收到地震预警信号时,工作人员需立即进行核实,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利用学校广播、警报系统等手段,及时向学生及教职工发出警报。
3. 学生及教职工在接到预警信号后,应迅速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头部和身体,准备疏散。
(二)地震建筑物应急疏散1. 学校应合理规划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学生及教职工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至安全地带。
2. 教室、办公室等场所应明确标示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畅通无阻。
3. 在疏散过程中,学生及教职工需按照指定路线有序撤离,并在集结点进行点名,以确保无人员遗漏。
(三)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处理1. 地震停止后,学校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2. 对受损的安全室及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
3. 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安全情况及疏散地点,并做好后续安置及照顾工作。
三、洪水预案(一)洪水预警1. 学校应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和水位报警信息,并与当地气象、水利、应急抢险等部门建立紧密联系。
2. 及时将洪水预警信息传达给学生及教职工,提醒大家做好防范准备。
(二)现场疏散1.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明确疏散路线和安全区域,并定期组织疏散演练。
2. 根据水位变化情况及时发出疏散指令,确保学生及教职工能够有序撤离至安全地带。
(三)救援和救护1. 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急救药品,并组建救援队伍进行专业培训。
常见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知识
![常见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1efe30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5.png)
常见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知识
1、雷电灾害与防范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2、地震灾害与防范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3、龙卷风灾害与防范
(1)龙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墙壁。
(2)在室内,人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
(3)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
4、洪水灾害与防范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顶、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001fe1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7.png)
学校自然灾害防备措施为加强对全区教育系统防止和处置自然灾害工作旳领导, 保证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迅速、协调、有序地开展, 最大程度地减少师生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制定本措施。
一、合用范围: 本防止处置措施合用于发生在我区或波及我区旳严重自然灾害及与之有关旳校园突发公共事件旳应急处置。
自然灾害类包括台风、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火灾、冰暴、雪等原因而导致校园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旳应急事件。
二、工作原则1.防止为主, 常备不懈常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旳防止知识, 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旳安全保护意识。
加强平常检查, 发现隐患及早采用有效旳防止和控制措施, 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旳损失。
2.依法管理, 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对自然灾害事件旳防止、汇报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对于违法行为, 依法追究责任。
成立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负责防止、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迅速反应, 运转高效建立预警迅速反应机制, 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 迅速反应, 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三、组织管理1.自然灾害事件旳防止⑴高度重视, 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旳领导和管理。
将防止自然灾害事件旳工作纳入学校目旳管理考核, 并定期开展专题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⑵应常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山坡、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 尽早发现问题,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⑶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旳疏散安排工作。
⑷增长学校投入, 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旳基础设施。
2.自然灾害事件旳汇报⑴学校在台风、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火灾、冰暴、雪等自然灾害期间, 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 并设置和开通值班电话。
⑵严格执行学校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汇报制度。
对发生旳事件做到按程序逐层汇报, 并以最快旳通讯方式在1小时之内汇报有关部门, 保证信息畅通。
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制度范本(3篇)
![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制度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e0631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1.png)
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制度范本为了保障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制度:一、地震安全教育预防制度1. 定期组织地震演习: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地震演习,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躲避地震,选择适当的避难场所,并熟悉应急自救技能。
2. 配备地震应急物资:每个班级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如食品、饮用水、简易帐篷等,以备地震发生时使用。
3. 开展地震知识教育:每个学期开展地震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预警措施和应对方法,提高地震灾害的防范意识。
二、洪涝安全教育预防制度1. 定期组织防洪演习: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防洪演习,让学生了解如何迅速转移和躲避洪水以及避免溺水事故的方法。
2. 培养防洪意识:在雨季来临前,通过讲座、校报等形式,向学生传达防洪知识,提醒他们注意天气预报,避免在危险区域活动。
三、台风安全教育预防制度1. 配备风雨防护物资:每个班级配备防风、防雨的物资,如雨伞、雨衣等,以备台风来临时使用。
2. 开展台风防范知识教育:每个学期开展台风防范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台风的特点、预警信号以及避免受灾的方法。
四、火灾安全教育预防制度1. 定期组织火灾演习: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火灾演习,让学生了解火灾逃生和报警的方法,并熟悉使用灭火器等灭火器材的技巧。
2. 培养火灾防范意识:定期开展火灾防范知识教育,提醒学生不乱拿乱摆电器、不玩火器等,增强火灾预防意识。
总之,我们将持续加强小学生的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通过系统的预防制度和教育措施,提高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确保他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科学应对,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制度范本(2)包括以下内容:1. 目的和原则- 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原则:科学预防、全面防范、安全第一、灾害教育贯穿全学科。
2. 教育内容- 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自然灾害防范知识和技能;- 应急预案和逃生技巧;- 社会力量和救援组织的作用;- 防灾减灾的相关法律和政策。
校园自然灾害应急预案(3篇)
![校园自然灾害应急预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615c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a.png)
校园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是指学校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
下面是一份常见的校园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建议:1. 预警系统:学校应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气象、地震等预警信息,并通过各种媒介向师生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师生及时得到相关信息。
2. 安全演练: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防灾演习,培养学生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包括逃生演练、地震避震演习等。
3. 编制应急预案:学校应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更新,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责任分工、应急物资等。
4. 疏散通道与避难场所:学校应明确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保证师生能够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
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避免堵塞。
5.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学校应准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食品、水、医疗器械等,以便应对灾害后的需求。
6. 通讯与联络:学校应建立健全的通讯系统,确保与外界的联络畅通,及时与相关部门、家长等进行沟通。
7. 心理疏导与援助:学校应设立心理疏导室,为受到灾害影响的师生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
8.建立校园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平台:学校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校园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提高对灾害的预测能力和应对能力。
总之,校园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建立是保障校园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能够帮助学校及时应对灾害、组织疏散和救援,减少损失,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校园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二)一、前言校园自然灾害是指在校园环境中出现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如地震、台风、暴雨、雷电、雪灾等。
这些自然灾害往往给校园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制定校园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对于提高校园灾害防范能力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以地震为例,结合校园环境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校园自然灾害地震应急预案。
二、目的和意义校园自然灾害地震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发生地震时迅速、有效地组织师生进行应急避险和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可以提高学校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应对突发灾害的紧张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校突发自然灾害安全预案3篇
![学校突发自然灾害安全预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8fe8a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6.png)
学校突发自然灾害安全预案3篇1.学校突发自然灾害安全预案一、总则1.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学校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发生的地震、洪水、台风、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事件。
3.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建立健全学校自然灾害预防体系,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提高学校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年级按照职责分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自然灾害事件。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学校各部门、各年级要密切配合,形成应对自然灾害的合力,确保应急处置工作迅速、高效。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1.应急指挥机构成立学校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指挥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等。
应急指挥小组职责:全面负责学校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指挥和协调。
制定和完善学校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及时了解和掌握自然灾害的相关信息,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调配应急救援人员、物资和设备等资源。
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害情况和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2.各部门职责教务处负责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组织安排教学调整工作,如停课、复课等。
协助做好师生疏散过程中的秩序维护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学生处负责组织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负责组织学生的疏散、安置和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伤亡情况并向上级报告。
总务处负责学校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查,提高学校设施的抗灾能力。
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如食品、饮用水、帐篷、应急照明设备等,并负责在灾害发生时物资的调配和管理。
负责灾害后的校园环境清理和恢复工作。
保卫科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加强校园巡逻,防范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学校安全教育中的自然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理
![学校安全教育中的自然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a078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6.png)
学校安全教育中的自然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理在当今社会,学校安全教育变得愈发重要。
自然灾害频发,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自然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理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认知和了解。
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随时发生,学校师生都应该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和预防方法。
只有增强对自然灾害的认知,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例如,加固校舍建筑,设置防震设备,规范学校周边环境等。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降低自然灾害对学校师生造成的危害,保障校园安全。
另外,学校还应该组织定期的自然灾害演练。
通过模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场景,让师生熟悉应对程序和逃生路线。
只有在平时进行多次演练,才能在真正发生灾害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此外,学校还应该配备完善的应急处理设施和物资。
包括应急药品、食品、水等物资的储备,以及应急处理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只有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学校才能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应急处理。
最后,学校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只有在师生都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保障校园安全。
综上所述,自然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理是学校安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只有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了解,建立健全的防范措施,组织定期的演练,配备完善的应急处理设施和物资,加强安全教育,才能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希望各个学校能够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理,为校园安全作出更大的努力。
幼儿园自然灾害紧急处理
![幼儿园自然灾害紧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1704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f.png)
幼儿园自然灾害紧急处理
为了确保幼儿园内的安全,及时应对自然灾害对幼儿园带来的潜在
威胁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幼儿园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和预防措施。
一、防震减灾保障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幼儿园的建筑结构和人员安全造成
严重威胁。
因此,在建设和装修幼儿园时,必须符合建筑抗震标准,
建造坚固的建筑物。
而在地震发生时,需要迅速组织幼儿和老师们疏
散到安全地带,并遵循应急预案进行救援和求助。
二、防洪排涝措施
在幼儿园周围设置有效的防洪设施,如提前清理排水系统、加固园
区周边堤坝、准备防洪物资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
同时,定期
检查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在洪水来临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幼
儿园的安全。
三、防台风强风措施
对于在台风季节来临之前,及时修剪园区内树木,加固建筑物,确
保园区内没有松动的物品,以减轻台风对幼儿园的影响。
在台风袭击时,要确保幼儿和老师在室内避风安全,保障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应对突发灾害
在遭受其他自然灾害,如山火、龙卷风等突发情况时,幼儿园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幼儿和老师的安全。
及时向相关部门求助,并组织疏散和救援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幼儿园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保障幼儿园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加强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确保幼儿园内的师生安全。
希望广大幼儿园和学校管理者能够重视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的措施与方法
![幼儿园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的措施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23b9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1.png)
幼儿园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的措施与方法幼儿园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的措施与方法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自然事件,其造成的破坏和伤害对幼儿园及其师生来说,尤其是幼儿们,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做好幼儿园自然灾害的安全防范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与方法。
一、地震的安全防范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对建筑物稳定性的要求极高。
幼儿园作为儿童的集中活动场所,必须采取特定的安全防范措施。
1. 建筑物安全:幼儿园应按照地震安全等级要求建设,选用抗震等级高的建筑材料。
要确保建筑结构牢固,墙体、楼层和屋顶等部分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2. 疏散通道:幼儿园的疏散通道应宽敞明亮,且易于识别。
需定期清理保持畅通,同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以便师生在发生地震时快速有序地撤离。
3. 摆放物品:在教室和走廊内,应将重物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以防地震时造成伤害。
注意定期检查和调整,确保物品的稳固。
4. 演练训练:定期进行地震演练,教育幼儿和教职工遇到地震时应如何行动,掌握拐角保护、躲避掩护等基本自救技巧。
二、洪水的安全防范洪水往往会给幼儿园带来严重的破坏,幼儿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洪灾。
1. 水利设施:幼儿园要建设和完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通畅,尽可能避免洪水对校园的侵蚀。
2. 应急预案:制定洪水应急预案,包括撤离指示、疏散路线、人员分工等。
所有教职工及时了解并严格执行,在洪灾来临时能够快速行动。
3. 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洪水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洪灾知识和自救技巧。
教导幼儿不要接触积水、不要靠近河边等。
4. 保护措施:幼儿园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设置护栏、加固栏杆等,防止幼儿进入危险区域。
三、台风的安全防范台风往往伴随着强风和暴雨,给幼儿园带来较大的风险。
以下是针对台风的一些重要安全防范措施与方法。
1. 强化建筑:幼儿园建筑物要具备耐风性能,确保承受台风强风的能力。
加固门窗、屋顶和围墙等部位,防止被强风吹破。
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有哪些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有哪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46d35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5.png)
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有哪些措施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证明,做好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防范工作重在平时,贵在坚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行安全的小常识,欢迎大家阅读!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措施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各班要结合本地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安全教育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和救助知识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救助能力。
各班要在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采取班会、队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
同时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
2、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学校要做好校舍等基础设施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安全。
学校对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学生安全教育情况、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整治。
3、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
学校要加强同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
各班要密切关注网上信息,及时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舆论引导,防止谣传误传引发师生恐慌情绪,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4、强化责任,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各班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预防工作,要按照学校安全工作“专人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决不允许出现任何死角。
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上报,并及时上报处理进展情况。
各班要在放暑假前将安全稳定排查情况上报学校保卫股。
凡隐瞒不报、漏报缓报,要视情节轻重和事故后果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5、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安全演练工作。
汶川地震灾区的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应急演练,是科学处置突发事件,减少师生伤亡的有效措施。
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措施为加强对全区教育系统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工作的领导,确保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快速、协调、有序地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师生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预防处置办法适用于发生在我区或涉及我区的严重自然灾害及与之相关的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
自然灾害类包含台风、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火灾、冰暴、雪等因素而造成校园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的应急事件。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
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成立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三、组织管理1.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⑴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
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⑵应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山坡、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⑶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⑷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2.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⑴学校在台风、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火灾、冰暴、雪等自然灾害期间,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⑵严格执行学校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
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1小时之内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⑶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⑷任何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学校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有权向教育局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学校不履行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3.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⑴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学校的特点,应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⑵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好事件发生情况,确保师生的安全。
4.责任追究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学校一把手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
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
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防汛处置办法1.当风力达8级以上,日雨量达50.1毫米(暴雨)以上或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暴雨将达起始标准后,各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及负责人必须到位,加强值班,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在汛期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和报告制度,做好防汛值班记录,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值班领导和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或灾情,及时下达临时紧急处置指令,并迅速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领导汇报。
2.当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时,学校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全部到位。
及时向各学校、年段、班级、教学点通知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
各学校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值班,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组建各类防汛抢险队伍,落实抢险物资。
3.当暴雨袭击或市有关部门发布紧急警报时,学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防汛紧急会议或立即通过局域网进行紧急部署。
各学校要把防汛工作作为压倒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要按防汛指挥网络形成指挥体系,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要按各自的职责进入指挥岗位。
暴雨和洪水过后,要及时对校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4.遇暴雨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学校总务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排水,做到排水畅通;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监督学校有关人员到位、到岗,确保学校排涝设施全过程、满负荷运转,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施进行强排。
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5.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学校应及时把校舍倒塌、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由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立即报告教育局,及时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火速组织营救,并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转移和安置师生。
各校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的责任制。
要特别注意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制定各项汛期安全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
各校要根据校内的特点,立即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凡有安全隐患的,要立即转移到安全地方上课。
必要时要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汛期期间严禁各校组织学生外出及重大活动。
各校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师生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学校一旦发生汛情,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根据灾情,联系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做好抢救、转移和安置受灾师生工作。
预防雷电方法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
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
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
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预防地震办法一、预防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抗震救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体师生对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3.在得到预警预报或突发地震后,迅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食饮水、抢险设备等物资。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救灾工作,要把确保师生生命放在第一位,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1.接到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临震预(警)报后,教育系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立即进入防震应急临战状态,依法向全系统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本系统各项防震工作。
2.各学校(单位)接到有关消息和警报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派出专人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抗震救灾顺利进行。
4.加强各类值班值勤,坚持24小时值班,保持通信畅通,以便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5.协助地震宣传、新闻等部门,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教育师生员工不信谣、不传谣,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抗震救灾物资准备。
7.必要时组织好师生员工有序疏散。
三、震后应急行动1.无论是否有预(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教育系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相关工作组进入抗震救灾工作紧急状态,听候市政府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令,根据灾害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随时赶赴灾区学校的一切准备。
2.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在上级和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组织排查次生灾害危险或威胁,防止震后次生灾害发生。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各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本校的受灾情况(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情况、学校师生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等情况),及时汇集信息向区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汇报。
4.各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要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5.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督促保险公司及时依法理赔。
做好教育系统接受援助的统筹分配工作。
着手研究灾后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