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入学考试理科物理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级2019-2020学年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科物理测试题
1.下列有关力及力和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洛伦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
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若物体合外力恒定,且不为零,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一定不断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洛伦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A错误;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比如物体随传送带沿斜面向上运动,B错误;
C.若物体合外力恒定,且不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不变,因此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C正确;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合力大小可以不变,D错误。
故选C。
2.在t=0时,将一乒乓球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段时间后落回抛出点。
已知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受到
(k为大于零的常数)。
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如图是定性描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关系为f kv
上述过程中乒乓球的加速度a、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B.上升、下降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为负值,因此AB错误;
CD.上升的过程中,速度减小,空气阻力减小,合力向下的减小,因此加速度向下的减小;下落的过程中,向下的速度越来越大,空气阻力越来越大,重力不变,因此向下的合力减小,加速度仍减小,因此整个运
v t图象中,斜率逐渐减小,D正确,C错误。
动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在—
故选D 。
3.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和2m ,用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的O 点,OA 绳竖直,AB 绳水平,OB 与竖直方向夹角60θ
=︒,
在B 上作用一个未知力F ,使A 、B 保持静止,则该未知力的大小可能为( )
A. 2mg
B. mg
C.
1
2
mg D.
32
mg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OA 绳竖直,对球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B 间细绳不存在拉力作用。
当作用在B 上的拉力与OB 方向垂直斜向上时,拉力最小,且最小拉力为
o 2sin 603F mg mg ==
因此作用在B 上的拉力应大于等于3mg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4.如图所示,宇航员在月球上将一小球由倾角为60θ
=︒的
斜面上某点以v 0水平抛出,t 时间后,落到斜面
上;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若该宇航员想让该小球成为一个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则小球的初速度至少为( )
0233v R t
023v R t
02v R
t
0v R
t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可知,小球做平抛运动
212
h gt =
0x v t =
tan h x
θ=
整理得
23v g t
=
若小球成为卫星,则
2
mv mg R
= 解得
023v R v t
=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5.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L 的转盘,盘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0θ=︒。
在盘边缘放上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然后让其随转盘一起绕转盘中心以垂直于圆面的轴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和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和转盘间动摩擦因数为3
2
μ=
,且认为滑动摩擦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物体由A 到B 过程,机械能守恒
B. 物体由A 到B 过程,摩擦力做功为
3
2
mgL C. 物体到B 1
2
gL D. 12g L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物体由A 到B 过程,动能没变,势能增加,因此机械能增加,A 错误;
B .物体由A 到B 过程,增加的机械能是通过摩擦力做功,因此摩擦力做的功
o 2sin 30W mg L mgL =⨯=
B 错误;
C .由于在B 点时
o o sin 30cos30mg mg μ<
因此在B 点速度
零也不会滑下,C 错误;
D ,最容易发生滑动的位置为A 点,因此在A 点最大角速度时
o o 2cos30sin 30mg mg m L μω-=
整理得
12g L
ω=
因此转盘最大的角速度为12
g
L
,D 正确。
故选D 。
6.用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0W ,遏止电压为c U 电子的电荷量为e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光的强度大于乙光的强度
B.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C. 甲光照射时产生的光电子初动能均为c eU
D. 乙光的频率为0c
W eU h
+ 【答案】AD 【解析】
根据光的强度越强,则光电子数目越多,对应的光电流越大,即可判定甲光的强度较大;选项A 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
12mv 2=hν-W 0,12
mv 2=U c e ,由图可知,甲乙的截止电压相同,故甲乙的频率相同,选项B
错误;甲光照射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均为eU c ,选项C 错误;根据
2
012c mv h W U e ν=-= ,可得0c U e W h
ν+=,选项D 正确;故选AD. 7.如图(a )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大小相同但材质不同的甲、乙物块。
t =0时刻,甲物块以速度v 0=4m/s 向右运动,经一段时间后与静止的乙物块发生正碰,碰撞前后两物块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b )中实线所示,其中甲物块碰撞前后的图线平行,已知甲物块质量为6kg ,乙物块质量为5kg ,则( )
A. 此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
B. 碰后瞬间乙物块速度为2.4m/s
C. 碰后乙物块移动的距离为3.6m
D. 碰后甲、乙两物块所受摩擦力之比为6:5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 .由图乙可知,碰前甲的速度
13m/s v =
碰后甲的速度
1m/s v =甲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1+m v m v m v =甲甲甲乙乙
代入数所据,解得
2.4m/s v =乙
又由于
2221111
+222
m v m v m v >甲甲甲乙乙 碰撞的过程中,损失了机械能,不是弹性碰撞,因此A 错误,B 正确;
C .由图(b )可知甲的延长线交时间轴于4s t =处,由于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因此
1
2.4(41)
3.6m 2
x =⨯⨯-=乙
C 正确;
D .在—v t 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b )可知,甲物体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211m/s a =
乙物体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220.8m/s a =
因此
11
122232
f m a f m a == D 错误。
故选BC 。
8.如图所示,在倾角30θ=︒的光滑绝缘斜面上存在一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1T ,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磁场上下边界均与斜面底边平行,磁场边界间距为L =0.5m 。
斜面上有一边长也为L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 ,其质量为m =0.1kg ,电阻为0.5R =Ω。
第一次让线框cd 边与磁场上边界重合,无初速释放后,ab 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以速率v 1作匀速运动。
第二次把线框从cd 边离磁场上边界距离为d 处释放,cd 边刚进磁场时,线框以速率v 2作匀速运动。
两种情形下,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量分别为q 1、q 2,线框通过磁场的时间分别t 1、t 2,线框通过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分别为Q 1、Q 2.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 2,则:( )
A. 121v v ==m/s ,0.05d =m
B. 120.5q q ==C ,0.1d =m
C. 12:9:10Q Q =
D. 12:6:5t t =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 .匀速运动时,对线框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22sin B L v
mg R
θ= 可得
121m/s v v ==
根据机械能守恒
221sin 2
mgd mv θ=
可得
0.1m d =
A 错误;
B .进入磁场过程中
2
BL E t t
∆Φ==
∆∆ E
I R
=
q I t =⋅∆①
由三式联立得
2
=BL q R
代入数据整理得
120.5C q q ==
结合A 选项可知B 正确;
C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第一次进入磁场过程中
21119
2sin 30J 220
Q mg L mv =⨯-=o
第二次由于匀速运动
21
2sin 30J 2
Q mg L =⨯=
o 因此
12910
Q Q = C 正确;
D .根据动量定理,第一次进入磁场的时间
1sin mg t F t mv θ⋅∆-⋅∆= ②
而
F BIL
=③
将①③代入②代入数据,可得
0.7s
t∆=
接下来匀速运动,离开磁场的时间
0.5s
L
t
v
'==
因此第一次穿过磁场的时间
1
1.2s
t t t'
=∆+=
第二次匀速穿过磁场的时间
2
2 1.0s
t t'
==
因此
1
2
6
5
t
t
=
D正确。
故选BCD。
9.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控制_____(选填“沙和沙桶”或“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保持不变;
(2)该实验中当满足沙和沙桶的总质量_____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或“远小于”)时,可认为沙和沙桶总重力大小等于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图线(选填“甲、乙、丙”)。
【答案】(1). 小车和砝码(2). 远小于(3). 丙
【解析】
【详解】(1)[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研究对象是“小车和砝码”,在探究加速度
与力的关系时,应控制“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保持不变。
(2)[2]设轻绳的拉力为F ,加速度为a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 ,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 ,对小车和砝码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Ma =
对沙和沙桶的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F ma -=
联立解得mg
a m M
=+
则拉力
1Mmg mg
F m m M M
=
=++ 当m M =时F mg =,即该实验中当满足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时,可以认为沙和沙桶总重力大小等于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3)[3]由于没平衡摩擦力,加上一定的拉力后才有加速度,故丙图线符合题意,甲乙图线不符合题意。
故选丙线。
10.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测量两节干电池的总电动势E 和总电阻r 。
A.待测干电池两节; B.电压表1V 、2V ,量程均
3V ,内阻很大;
C.定值电阻0R (阻值未知); D .
电阻箱R ; E.导线若干和开关。
(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实物图乙中补全相应的电路图_________。
(2)实验之前,需要利用该电路测出定值电阻0R 。
先把电阻箱R 调到某一阻值1R ,再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1V 和2V 的示数分别为10U 、20U ,则0R =_______(用10U 、20U 、1R 表示)。
(3)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 ,读出电压表1V 和2V 的多组相应数据1U 、2U 。
若测得0 1.2R =Ω,根据实验描绘出12U U -图象如图内所示,则两节干电池的总电动势E =_______V 、总电阻r =________Ω。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2).
2010
110
U U R U - (3). 3.0 (4). 2.4 【解析】 【详解】(1)[1]
(2)[2] 闭合开关后,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可知,0R 两端电压00210U U U =-,电流为10
1
U I R =,根据欧姆定律
02010
0110
U U U R R I U -=
=
(3)[3]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21
20
U U U
E r R -=-
变形可得
200
1()U r R ER U r r
+=
- 由图象可知,当10U =时,2 1.0V U =,则有
0 1.2 r R E r r
+⨯= 图象的斜率为
0 2.40 1.52.6 1.0
r R k r +-=
==- 联立解得 3.0V E =, 2.4Ωr =。
11.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 的第一象限内存在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在第四象限内有一半径为R 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场的边界刚好与x 轴相切于A 点,A 点的坐标为
(
)
3,0R ,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负电粒子在A 点正上方的P 点由静止释放,粒子经
电场加速后从A 点进入磁场,经磁场偏转射出磁场后刚好经过与O 点对称的O '点(OA =A O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P 点的坐标;
(2)粒子从P 运动到O '的时间?
【答案】3R ,22
6qB R mE );3233BR m m qB π+【解析】
【详解】(1)设P 点的坐标为
)
3R y ,,粒子进磁场时的速度为v 1,根据动能定理有
211
2
qEy mv =
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1,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30AO O '''∠=︒
由题意知
1
13sin 30r r R ︒
+
=
求得
13r =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
111
mv qv B r =
求得
22
6qB R y mE
=
所以P 点坐标为3R ,
22
6qB R mE
) (2)设粒子第一次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1,则
1112
y v t =
13
mv qB
= 解得
13BR
t =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m
T qB
π=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213
t T =
解得
223m
t qB
π=
出磁场的时间
313tan 30v r m
t =
=︒
因此总时间
1233233BR m m
t t t t qB π=++=
++
1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体ABC 固定在地面上,斜面AB 倾角为37°
,斜面AC 倾角为53°,P 、Q 两个物块分别放在AB 、AC 斜面上,并用绕过斜面体顶端A 处光滑定滑轮的细线连接。
放在AC 斜面上的轻弹簧,一端与Q 相连,另一端与固定在C 点的挡板相连,物块P 、Q 的质量分别为3m 、2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两斜面足够长。
开始时锁定物块P ,细线刚好拉直,张力为零,现解除物块P 的锁定,已知 sin 37°
=0.6,cos 37°= 0.8: (1)解除锁定的一瞬间,物块P 的加速度大小;
(2)当物块Q 向上运动
165mg
k
的距离时,物块Q 的速度大小; (3)当物块Q 向上运动的距离165mg
k
时,弹簧断开,同时给物块P 一个平行AB 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F ,此
后细线的拉力为零,且P 、Q 两物块的速度同时减为零,则当物块Q 速度为零时,物块P 克服推力做功为多少。
【答案】(1)9
25
g ;(2)
32125m g k ;(3)
22
84125m g k
【解析】
【详解】(1)解除锁定的一瞬间,设物块P 的加速度大小为a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物块P
o 13sin 373mg T ma -=
对物块Q
o 12sin 532T kx mg ma +-=
又
2sin 53kx mg =︒
联立解得
a 1=
925
g (2)由于
2sin 53kx mg =︒
可知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且压缩量
1.6mg
x k
=
当物块Q 向上运动
165mg
k
的距离时,弹簧的伸长量 16 1.6 1.65mg mg x mg k k k
=='-
由此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
o o 2161
(337253)552
mg mgsin mgsin mv k -⨯
=⨯ 可得物块Q 的速度大小
v =
(3) 弹簧断开,同时给物块P 一个平行AB 斜面向上恒定推力后,物块Q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2sin 530.8a g g =︒=
物块P 向下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也为a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 3sin 373F mg ma -︒=
解得
F =4.2mg
此过程物块Q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距离
224225v mg x a k
==
物块P 克服推力做功
W =Fx =22
84125m g k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面张力使液体的表面有拉伸的趋势 B. 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C. 当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弱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则每个氧气分子的质量为0A
M
m N =
,每个氧气分子的体积为0=
M
V ρ
E. 有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甲和乙,设乙分子固定不动,现让甲分子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乙运动且两分子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当甲分子到达r =r 0处时,甲、乙分子系统的分子势能最小 【答案】BCE 【解析】
【详解】A .表面张力使液体的表面有收缩的趋势,A 错误;
B .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如果气体放出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的内能可能增力也可能减小,B 正确;
C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当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弱时,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 正确;
D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则每个氧气分子的质量为0A
M
m N =
,每个氧气分子连同它周围空间的体积为0=M
V ρ
,由于氧气分子距离很大,根据题目,无法求出每个氧气分子
的体积,D 错误;
E .有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甲和乙,设乙分子固定不动,现让甲分子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乙运动且两分子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当0r r > 时分子力为引力,因此当甲分子靠近乙分子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
小,甲分子到达r =r 0处时,甲、乙分子系统的分子势能最小,E 正确。
故选BCE 。
14.如图所示,气缸开口向上放在水平地面上,缸内有一固定的导热板和一个可自由移动的活塞,开始时导热板上、下封闭气体A 、B 的压强相等、温度均为0T ,A 气柱气体的体积为V B 、气柱气体体积为2V ,已知大气压强为0p ,活塞的质量为m ,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气缸足够长,气缸和活塞都是绝热材料制成,给B 气体缓慢加热,当A B 、气体体积相等时,电热丝发出的热量为Q ,重力加速度为g 。
求: (1)当A B 、气体体积相等时,B 中气体的压强多大?
(2)当A B 、气体体积相等时,A B 、两段气体增加的总内能是多少?
【答案】①02mg p S ⎛
⎫+ ⎪⎝⎭;②0mg Q p V S ⎛⎫-+ ⎪⎝
⎭ 【解析】
【详解】①开始时,A B 、中气体的压强
10mg
p p S
=+
对A 气体研究,当气体的体积增大为原来2倍,气体发生等压变化
02V V T T
= 得
02T T =
对B 气体研究,气体发生等容变化,则
12
0p p T T
= 得
21022mg p p p S ⎛
⎫==+ ⎪⎝
⎭
②活塞向上移动过程对外做功为
10mg W p V p V S ⎛
⎫=∆=+ ⎪⎝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两部分气体增加的内能
0mg U Q W Q p V S ⎛
⎫∆=-=-+ ⎪⎝
⎭
15.两列简谐横波I 和II 分别沿x 轴方向传播,两列波的波速大小相等,振幅均为5cm ,t =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如图所示,x =-1cm 和x =1cm 的质点刚开始振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I 、II 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2:1
B. t =0时刻,P 、Q 两质点振动的方向相同
C. 两列波将同时传到坐标原点O
D. 两列波的波源开始振动的起振方向相同
E. 坐标原点始终是振动加强点,振幅为10cm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 .由图可知1=2cm λ,2=4cm λ,据v f λ=得波速相同时频率与波长成反比,为2:1,则A 正确;
B .在t =0时由波的传播方向结合平移法知P 点向下振动,Q 点向上振动, B 错误;
C .两列波的波速相同,由x
t v
=
,知同时传到O 点,C 正确; D .由平移法知两列波均为起振方向向上,D 正确;
E .两列波的波峰距离坐标原点的距离为1.5cm 和2cm ,故不能同时到达坐标原点,不是振动加强点,则E 错误。
故选ACD.
16.半径为R 的固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乙所示,O 点为圆心,O ′O 与直径MN 的垂直。
足够大的光屏PQ 紧靠在玻璃砖的右侧且与MN 垂直。
一束细单色光沿半径方向与O ′O 成θ=30°角射向O 点,光屏PQ 区域出现两个小光斑,其间距为(31)R +。
求: ①此玻璃砖的折射率。
②当θ满足什么条件时,光屏上只剩下一个光斑。
【答案】2;②45° 【解析】
【详解】①光从O 点一部分发生反射,一部分发生折射,设折射角为α ,根据题意可知
cot cot (31)R R R αθ+=
代入数据,整理得
o =45α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得
sin 2sin n α
θ
=
=②当光在MN 边界发生全反射时,出现一个亮点,由于
1sin 2
C n =
= 解得临界角
o 45C =
因此当入射角
o 45θ≥
时光屏只剩下一个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