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08年, 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面对严峻的旅游市场形势,全国旅游行业克服困难,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

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2.6%;国内旅游人数17.12亿人次,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2.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1.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8%。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2008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稳步发展,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 ——入境旅游人数13002.7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0%。

其中:外国人2432.53万人次,下降6.8%;香港同胞7835.01万人次,增长0.5%;澳门同胞2296.63万人次,下降1.0%;台湾同胞438.56万人次,下降5.2%。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304.9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1%。

其中:外国人1970.41万人次,下降7.9%;香港同胞2566.86万人次,增长1.1%;澳门同胞387.90万人次,下降0.8%;台湾同胞379.75万人次,下降5.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2008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强劲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

其中:城镇居民7.03亿人次,农村居民10.0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971.75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777.55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11.0元,比上年增长5.9%。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49.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75.3元。

旅游业发展情况报告

旅游业发展情况报告

一、旅游业的定义
2.狭义的旅游业 :在中国主要指 旅行社、旅游饭 店、旅游车船公 司以及专门从事 旅游商品买卖的 旅游商业等行业 。
一、旅游业的定义
3.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 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外, 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 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 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 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 活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 结合起来的。
资源和区位条件优势:
(6)禾木和白哈巴村民风古朴淳厚,远离尘嚣,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两村于 2005年同时入选“中国最美的六个古镇古村”之一,在国内外 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众多中外游客溯源追宗、探秘图瓦文 化的梦幻天堂。 (7)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那仁草原、禾木草 原、禾木河谷及布尔津河谷原始峻美的自然风光,是品味自然、观光摄 影、影视剧创作的理想胜地,同时也是科考探险、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 。
资源和区位条件优势:
(4)喀纳斯保护区内的友谊峰冰川区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冰川,具备建 立“世界地质公园”或“四国冰川国际和平公园”的优良资源基础。 (5)喀纳斯“一地连四国”的空间组合,有着比其他边境口岸更加优 越的地缘优势,可与相邻的三国共建中、俄、蒙、哈四国旅游贸易特区 ,实现本区域的“一地四国游”。同时,喀纳斯区域内已开放了“阿黑 土别克口岸”,对俄罗斯的喀纳斯口岸开放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待喀纳 斯口岸开放后,喀纳斯将成为国内重要的陆路跨境通道和出入境旅游区 ,具有发展边贸旅游、跨国旅游的地缘优势和发展成为中亚地区国际贸 易中心及旅游中心的优势和潜力。
• 2018 年全球已登记的国际旅游人数达 14亿人次,全球“大 众旅游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返回
六、国外旅游业发展状况
4. 旅游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成为新常态

中国研学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前瞻分析报告

中国研学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前瞻分析报告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

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研学旅游行业的定义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一个特点,校外排列课后的一些兴趣小组、俱乐部的活动,棋艺比赛、校园文化,不符合研学旅行的范畴。

第二个特点,有意组织。

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作用于学生身心变化的教育活动,如果周末三三两两出去转一圈,那不叫研学旅行。

第三个特点,集体活动。

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乃至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这才是研学旅行。

如果孩子跟着家长到异地转一圈,那也只是旅游。

第四个特点,亲身体验。

动手做做中学,学生必须要有体验,而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要有动手的机会、动脑的机会,动口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的演练,应该有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

全球研学旅游行业市场规模现状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研学旅游行业市场规模603.12亿元,2021年全球研学旅游行业市场规模479.39亿元。

2017-2022年全球研学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如下:图表:2017-2022年全球研学旅游行业市场规模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研学市场发展前景预测行业市场前景一:研学旅行消费需求后劲可期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市场起步较晚,但市场需求很旺盛,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旅游行业一二级市场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一二级市场分析报告

600
图表6:餐饮旅游板块股票市值(红色为国企)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中国国旅 宋城演艺 锦江股份 首旅酒店
中青旅 号百控股 黄山旅游 众信旅游 北京文化 三湘印象 北部湾旅 凯撒旅游 岭南控股 云南旅游 腾邦国际 峨眉山 A
全聚德 丽江旅游 华天酒店 *ST东海A 九华旅游 西安饮食
长白山 曲江文旅 国旅联合 金陵饭店 西藏旅游
一、旅游行业资本市场特点
特点三:资产证券化程度低,二级市场规模与行业体量剪刀差大。
• 2016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达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国内游人次达到44.4亿人次
• 国内旅游收入3.9万亿元,出境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
• 旅游板块A股二级市场总市值为3216亿元(截止2017年6月30日),占总旅游收入市场规模不足10%。
张家界 桂林旅游 三特索道 西安旅游 大连圣亚
新都退
一、旅游行业资本市场特点
特点七:互联网平台受利润条件限制,觅美股/港股为避风港。
8 7 6 5 4 3 2 1 0
A股当期新上市旅游公司数量
300
250
200
150
100
50 6.87
0 一嗨租车
9.95 途牛
273 166 53.64 华住 神州租车 携程
旅游行业一二级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旅游行业一二级资本市场特点 旅游景区(国内游)经营分析和机会展望 旅行社(出境游)经营分析和机会展望 免税和博彩经营分析和机会展望 酒店行业经营分析和机会展望
一、旅游行业资本市场特点
1
特点一:行业覆盖范围大,产业联动性强。

中国文旅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数字技术+利好政策推动迎来发展黄金期

中国文旅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数字技术+利好政策推动迎来发展黄金期

中国文旅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数字技术+利好政策推动迎来发展黄金期文旅产业或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12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表示,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新型业态蓬勃兴起,特别是数字文旅产业表现突出,成为优化文化和旅游供给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展望2020年,文旅产业新一轮政策利好还将密集释放。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正公开征求意见,有望加快出台;数字文旅一揽子新政将加快落地;数字科技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望纳入“十四五”规划。

专家表示,在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文旅产业或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1、数字文旅产业表现突出文旅产业最新成绩单依然亮眼。

文化和旅游部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5.6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18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6%,总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14-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统计情况数据来源:整理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97亿人次,同比增长8.8%,入境旅游人数10876万人次,同比增长4.7%,出境旅游人数11990万人次,同比增长8.5%。

2012-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整理(备注:2017年旅游人数增速为12.6%)投融资方面,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发行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债券规模约777亿元,同比增长5.34倍。

“数字文旅产业表现尤其突出。

”高政介绍,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内容型、社区型互联网旅游企业迅速成长。

网络动漫、数字艺术展示等持续高速增长,智能语音、短视频等新型业态发展活跃。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近年来,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且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国际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市场潜能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分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行业现状中国是世界旅游大国之一,是世界上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共接待国内游客51.76亿人次,同比增长12.8%;境外游客入境量达到换算成人民币的1375.6亿美元,同比增长4.3%。

旅游业成为国内消费的重要部分,展现了行业的强大发展实力。

在旅游业的构成中,国内游是一个重要的蓝海市场,国内游市场占有率高达94%,国内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而通过国际旅游合作,中国市场也将走向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中国旅游,这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市场潜能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旅游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颇受目光的新兴市场。

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巨大的文化吸引力,开发和推广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放眼未来的重要方向。

其次,年轻人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消费者,他们追求自由、个性化的旅游方式,要求旅游体验的新颖和实用性。

再次,休闲旅游、主题旅游等细分市场将得到更多关注和开发,这些市场的增长预期将超过传统的旅游市场。

三、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出现了几个新变化。

首先,旅游业将进一步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演进,现代科技将得到更多运用,比如智能导游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其次,旅游文化将成为旅游业未来重要的品牌和营销方向,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和推广将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再次,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中国将通过加强国际旅游合作,提升中国旅游的国际化水平,未来将成为世界旅游时代的重要一员。

总之,中国旅游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未来多元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模式将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2023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旅游行业的快速增长依然是不容忽视的趋势。

本报告将对2023年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以期对旅游从业者及相关企业提供参考价值。

1.发展趋势1.1 国际旅游市场持续扩大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海外旅游。

据统计,2018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为14.2亿人次,同比增长6%,其中亚太地区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预计到2023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6.6亿人次,其中亚太地区将会占据更大比重。

1.2 休闲度假旅游成为主流休闲度假旅游一直是旅游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不少人开始选择度假旅游来放松压力、锻炼身体。

到2023年,休闲度假旅游将会形成更大的市场规模。

1.3 移动互联网推动旅游信息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旅游行业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挑选合适的旅游产品。

2023年,旅游信息化将会更加普及,旅游企业将会在信息化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2. 机遇2.1 借助“一带一路”政策拓展市场中国政府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重要机遇之一。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涌向中国。

到2023年,中外旅游市场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方旅游企业也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2.2 科技创新为旅游业开辟新的业务模式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逐渐普及,旅游行业不断创新,推出更多新的业务模式。

在移动支付和虚拟现实等方面的应用,正逐渐地成为未来旅游的趋势之一。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旅游行业的未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3.挑战3.1 旅游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上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挤占市场份额、攻占客源、打造品牌等,都成为旅游从业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旅游愈发成为一种热门的生意,无资质抱团搞捆绑,价格战升级,竞争压力会愈加明显。

中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程玉

中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程玉

2020年3月(第34卷第3期)Mar.,2020(Vol.34,No.3)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中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程玉,杨勇,刘震,熊丹丹(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62)摘要: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前以外事接待为使命,改革开放后依次实现了从外事接待向经济建设的任务转变、从事业管理向市场经济的职能转变、从产品旅游向旅游产业的理念转变以及从经济产业向民生服务的主题转变。

基本经验在于从国情出发、至民情落脚,坚持改革开放国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

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表现为,发展宗旨从经济导向转变为以旅游者为中心,发展模式从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资源依赖从传统生产要素转变为多元要素,产业结构内涵从偏“量”的积累转变为重“质”的提升,旅游业与科技的关系由松散的环节关联转变为紧密的系统关联等。

未来可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需效率,激活市场主体、增强企业信心,构建管理网络、实现协同发展,把握时代特征、聚焦关键领域等方面,实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中国旅游业;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20)03-0001-09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ourism in ChinaCHENG Yu ,YANG Yong ,LIU Zhen ,XIONG Dan-dan(Business School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the mission of foreign reception between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task transformation from foreign re⁃cep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from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o market economy ,the concept transformation from product tourism to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theme transformation from economic industry to people's livelihood service.The basic experience of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includes proceeding from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o the people's well-being ,adhering to the national policy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correct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etc.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are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hange of development tenet from economic orientation to the tourist centered ,the change of development mode from the government-led to the market-led ,the change of resource depen⁃dence from traditional factors of production to multiple factors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notation from quanti⁃ty accumulation to quality promotion ,and the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loose links association to close systematic association ,etc.In the futur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an be realized by ,firstly ,improving top-level design and strengthening system guarantee ;secondly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the matching efficiency of supply and demand ;thirdly ,activating market subjects and en⁃hancing enterprise confidence ;fourthly ,building management network and achieving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fifthly ,grasping the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focusing on key areas ,etc.Key words :tourism in China ;tourism development ;retrospect and prospect一、引言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国家形象和社会风貌焕然一新。

中国旅行社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旅行社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旅行社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一、旅行社行业概述根据我国《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

其中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

旅行社的营运项目通常包括了各种交通运输票券(例如机票、巴士票与船票),套装行程,旅行保险,旅行书籍等的销售,与国际旅行所需的证照(例如护照、签证)的咨询代办。

旅行社的分类二、旅行社行业政策环境政府鼓励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扩展旅游商贸服务,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切实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

2023年03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外国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即日起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外国人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

旅行社行业相关政策梳理三、旅行社行业产业链1、产业链从产业链来看,上游的旅游资源供应商主要涉及住宿、交通、景区等服务;旅行社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可分为线上旅行社和线下旅行社;下游的消费者,包括团体客户和个体客户。

旅行社行业产业链2、上游分析2022年,中国营业性客运量为55.87亿人,较上年下降32.7%,其中的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35.46亿人,所占比例为63.5%。

完成旅客周转量12921.54亿人公里,同比下降34.6%,铁路的占比为50.90%。

2022年中国营业性旅客运输量构成(按运输方式分)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四、旅行社行业现状1、数量截至2022年底,我国旅行社总数为45162家,同比增长6.43%,旅游社数量不断攀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分地区来看,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5个地区旅行社数量超过2500家,数量最多的广东共拥有旅行社3754家。

2017-2022年中国旅行社数量及分布情况2、经营情况2022年,我国旅行社行业的经营环境相当严峻,整年的出境游业务处于基本停滞状态,旅行社行业重点发力于国内游市场,侧重研学、户外及露营等细分领域的产品开发。

分析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析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析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李鸿飞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06期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方兴未艾,;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全国各地的旅游开发和旅游公司都在蓬勃发展,形成如火如荼的市场竞争状况。

面对这种现状,探讨旅游市场营销为大势所趋。

本文基于对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及潜在的发展问题研究分析,探讨推测了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和理性发展问题。

一、旅游市场营销涵义关于旅游市场营销的涵义众说纷纭,其中为大众普遍认可的含义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从营销行为角度来说,旅游市场营销是指旅游企业围绕顾客为中心,基于旅游市场细分、旅游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市场调研等基础上,对企业及其旅游产品进行合理定位,进而制定促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理性发展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是从营销观念角度来说,旅游市场营销是一种基于以探讨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与观念、营销活动规律为主的关于旅游市场经营的思想和策略。

旅游市场营销理论属于市场营销理论的一个分支,但又有区别于一般的市场营销理论独一无二的特点。

二、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标准的提高、节假日的推广延长,我国旅游的大众化、普遍化便开始蓬勃发展,我国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也指日可待。

迅速兴起的我国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当今信息与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衣食无忧想提高生活水平。

各地的旅游开发和旅游公司都在蓬勃发展,未来将会展现出无限的可能。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虽小有成就,但与发达国家取得成绩相比差距甚远,而且我国旅游市场营销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盲目追求低价营销问题在旅游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企业的定价策略应该基于旅游市场特定的背景下,随着旅游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灵活运用手段,从容不迫地应对市场不同状况,达到企业理性发展的目标。

然而有许多旅游公司盲目把低廉的价格或者降价作为主要竞争点,不遵守市场应有的价值规律一味追求低价营销。

从长远来看,采取这样的营销策略可能只是谋取一时之利,长期采用只会在损害旅游企业产品形象的同时损害旅游企业自身利益。

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仍处上升期-市场规模将超万亿

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仍处上升期-市场规模将超万亿

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仍处上升期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刚刚过去的一周,对于携程而言是黑色的。

因三季报出现净亏损,携程股价出现了逾19%的大幅下跌,遭遇“黑色星期四”,引发市场情绪波动,连累整个旅游板块走弱。

然而,从携程的基本面和整个在线旅游行业的增长趋势来看,市场的反应显然过于情绪化。

在携程三季报发布前两天,国际OTA巨头Booking也发布了三季报,但其股价并未出现类似携程的暴跌情况,而是大涨逾8%。

另一国际OTA巨头Expedia三季报发布后股价大涨9%,TripAdvisor更是大涨了15%。

这表明,携程三季报后的暴跌纯属个案。

事实上,就业绩而言,Booking、Expedia和TripAdvisor并没有比携程好太多,甚至携程在收入增幅上还领先于这三者。

三季报显示,Booking总收入为48亿美元;毛利4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增速不及携程,而三季报后大涨15%的TripAdvisor更是只有4%的收入增长。

对比来看,市场对于携程“偶发”的单季净亏损明显反应过度了。

长期来看,全球OTA行业尚未完全进入成熟期,尤其是中国市场仍处于上升期,市场前景广阔。

据发布的《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交易规模将突破1万亿关口,市场渗透率将达到15.2%。

尽管1万亿的规模已经不算小了,但从市场渗透率来看,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据统计,美国和欧洲的在线旅游市场渗透率早在2016年就已超过50%。

按照发达经济体50%的市场渗透率计算,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在未来10至20年时间里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至少还有1万亿的增量空间。

以整个旅游产业的收入规模计算,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在线旅游产业的第一大国。

日前,正在冲刺港股IPO的同程艺龙通过了聆讯,并在联交所披露易平台挂出了更新版招股书,其靓丽的上半年财务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外界对于中国OTA行业长期前景的乐观预测。

旅游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财务分析报告旅游行业财务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旅游行业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蓬勃兴起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该行业的主要业务包括旅游线路开发、旅行社经营、酒店和餐饮服务、景区和旅游景点开发等。

本报告将对旅游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二、行业财务总体情况1.行业整体收入自2000年以来,旅游行业的收入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旅游行业的总收入达到X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旅游目的地的多样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作为娱乐和休闲方式。

2.行业整体利润旅游行业的利润情况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旅游行业的总利润为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旅游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效率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3.行业整体投资旅游行业的投资规模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旅游行业的总投资额为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和民众对旅游市场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三、主要旅游企业财务分析本部分将对几家主要旅游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具体分析。

1.中国国旅(股票代码:XXXX)中国国旅是中国最大的旅游服务提供商之一。

从财务数据上看,中国国旅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稳定增长。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X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X亿元,增长率达到X%。

同时,公司的净利润从2017年的X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X亿元,增长率为X%。

在资产负债方面,公司的资产总额从2017年的X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X亿元,增长率为X%。

公司的负债总额从2017年的X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X亿元,增长率为X%。

总的来说,中国国旅在财务状况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增长趋势。

2.携程旅游网(股票代码:XXXX)携程旅游网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供应商之一。

从财务数据上看,携程旅游网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3年非遗主题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非遗主题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非遗主题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非遗(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非遗产业实现收入2450亿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遗旅游行业作为非遗产业的重要承载者,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一、非遗主题旅游行业概述非遗主题旅游行业是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业态。

非遗旅游融合了传统文化、旅游、休闲、科技等多种元素,以体验式、互动式、深度式旅游为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

非遗旅游具有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二、非遗主题旅游行业市场规模目前,非遗主题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

根据《2019年中国非遗旅游专题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非遗旅游市场规模为7645亿元,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9.44%。

其中,非遗文化体验项目成为了非遗旅游的重要吸引力,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通过体验非遗文化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非遗旅游行业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非遗文化保护、非遗手工艺品生产、非遗美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非遗主题旅游行业市场状况中国非遗旅游行业目前呈现出以下几种市场状况:1. 地区偏向性:非遗旅游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部分地区旅游资源、政策环境和产业基础较为薄弱,非遗旅游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2. 行业内浮动性:非遗旅游市场中虽然存在着一些品质高、知名度大、客流量大的非遗旅游项目,但大多数非遗旅游项目经营效益不佳,经营周期较短。

3. 专业化程度不高:非遗旅游行业中,文化挖掘和旅游营销策略专业人才的缺乏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4. 线上线下结合模式:非遗旅游市场呈现出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模式,旅游公司通过线上平台推广宣传、预定门票,通过线下体验式游览带给游客更具参与感的旅游体验。

四、非遗主题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非遗主题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非遗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寻找“独特性、个性化和传统文化”的旅游方式,具备了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目录
1.旅游行业概况 (1)
1.1旅游行业的定义及分类 (1)
1.2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
2.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6)
2.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6)
2.2旅游业政策环境分析 (22)
2.3旅游业社会环境分析 (32)
3.旅游业运行状况分析 (36)
3.1旅游业总体运行状况 (36)
3.2入境游市场分析 (43)
3.3出境游市场分析 (63)
3.4国内游市场分析及预测 (68)
4.旅游业竞争状况分析 (72)
4.1景区旅游业竞争状况分析 (72)
4.2旅行社竞争状况分析 (77)
4.3旅游酒店业竞争状况分析 (78)
5.旅游业区域分析及预测 (85)
5.1旅游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 (85)
5.2行业布局情况及发展趋势 (87)
5.3旅游行业重点区域发展分析 (89)
6.旅游行业子行业分析及预测 (107)
6.1景区运行情况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 (107)
6.2旅行社运行情况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 (111)
6.3旅游酒店运行情况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 (115)
7.旅游业企业分析 (121)
7.1旅游业上市公司总体运营分析 (121)
7.2酒店类上市公司分析(锦江股份) (123)
7.3景区类上市公司分析(黄山旅游) (129)
7.4旅行社上市公司分析(中青旅) (133)
8.旅游行业风险分析 (141)
8.1国际经济环境风险 (141)
8.2国内宏观环境风险 (142)
8.3突发性灾害风险 (143)
8.4旅游行业面临的其他风险 (146)
9.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149)
9.1旅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行业总体平稳较快增长 (149)
9.2出境游继续高速增长 (150)
9.3入境游市场将步入低迷 (151)
9.4国内市场自助游步入成熟期 (151)
9.5“景区+文化”模式或成旅游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152)
图目录
图表1 2006-2014年GDP及增长情况 (6)
图表2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单位:%) (7)
图表3 2014年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单位:%) (8)
图表4 2007-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9)
图表5 2014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累计同比)(单位:%) (10)
图表6 2006-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11)
图表7 2006-2014货物进出口总额 (12)
图表8 2006-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13)
图表9 2006-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14)
图表10 2006-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14)
图表11 2000-2014中国国内及入境旅游人数增长情况 (44)
图表12 2005-2014年上海市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及增长情况 (90)
图表13 2014年各月外国人赴上海人数及增长情况 (91)
图表14 2014年上海市港澳台同胞入境游人数同比变化情况 (93)
图表15 2014年上海市星级酒店出租率月度情况 (94)
图表16 2014年上海市星级酒店平均房价月度情况 (94)
图表17 2005-2014年北京全年接待入境过夜人数及增长情况 (99)
图表18 2014年北京市月度入境外国人人数及增长情况 (100)
图表19 2014年北京市香港同胞入境人数同比增长情况 (101)
图表20 2014年北京市澳门同胞入境人数同比增长情况 (102)
图表21 2014年北京市台湾同胞入境旅游人数及增长情况 (102)
图表22 2014年北京酒店业各项业务收入及增长情况 (103)
图表23 2014年北京市星级酒店经营收入及增长情况 (103)
图表24 2010-2014年北京旅行社接待出境游人数季度情况 (104)
表目录
表格1 狭义旅游业行业分类 (2)
表格2 2005-2014年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单位:亿元,%) (5)
表格3 旅游行业历年来重点产业政策汇总 (23)
表格4 2014年旅游政策汇总 (24)
表格5 2014年入境游主要客源市场情况 (45)
表格6 2014年全年入境外国人人数(按目的地分)(单位:万人) (46)
表格7 2014年全年入境外国人人数(按年龄、性别分) (49)
表格8 2014年全年入境外国人人数(按入境方式分) (51)
表格9 2014年1-12月主要城市接待人数构成 (55)
表格10 2014年1-12月主要城市接待人天数构成 (57)
表格11 2014年1-12月各省接待人数构成 (59)
表格12 2014年1-12月各省接待人天数构成 (61)
表格13 2014年国内景区门票涨价一览表 (76)
表格14 2014年全国主要地区旅游总收入 (86)
表格15 2014年上海入境人数及同比增长 (91)
表格16 2014年抵沪过夜外国人情况(按国别区分) (92)
表格17 上海市星级饭店2014年出租率及平均房价情况 (95)
表格18 2014年上海国际旅行团组团出境情况 (95)
表格19 2014年上海旅行社外联、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及增长速度 (96)
表格20 2014年北京入境过夜人数及同比增长 (99)
表格21 2014年北京市入境外国人来源情况 (100)
表格22 2014年北京市星级饭店平均房价及出租率情况 (103)
表格23 2014年北京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情况 (104)
表格24 2014年中国旅游景区排行榜 (108)
表格25 旅游行业上市公司企业一览表(单位:万元,%) (121)
表格26 锦江股份主营业务构成情况(单位:万元,%) (124)
表格27 2014年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益(单位:亿元,%) (127)
表格28 锦江股份竞争力分析 (129)
表格29 2014年黄山旅游主营业务构成情况 (130)
表格30 黄山旅游竞争力分析 (132)
表格31 2014年中青旅主营业务分行业构成情况 (133)
表格32 中青旅竞争力分析 (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