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四重点语句翻译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3重点文言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3重点文言翻译

必修三文言翻译《指南录后序》★ 1、予 /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 都督诸路军马。

我被任命(或“被授予” 右丞相兼枢密使, 统领各路军马。

★ 2、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 /为可 /以纾祸。

元人邀请 (我朝主持国事的人见面,众人认为我去一趟是可以解除 (国家祸患的。

★ 3、予不得爱身 , 意北亦尚可 /以口舌动也。

我不能顾惜自己的生命 , 估计(或“料想” 元人也还可以用语言打动的。

★ 4、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 ,予羁縻不得还。

不幸的是,先是吕师孟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 ,后又是贾余庆在元人面前献媚讨好 , 我被扣押不能回。

5、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我估计自己不能脱身, 就径直上前责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 列举吕师孟叔侄叛国投敌的罪行, 只想求得一死,不再考虑个人安危。

★ 6、变姓名, 诡踪迹, 草行露宿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我改了姓名, 隐蔽行踪, 在荒草间行走 , 在露天里睡觉 ,每天(都可能与元人的骑兵在长淮一带相遭遇。

★ 7、穷饿无聊 , 追购又急,天高地迥, 号呼靡及。

(我困窘饥饿, 没有依靠 , (元军悬赏捉拿又很急, 天高地远, 呼喊无人回应(或“叫天不应,叫地不应” 。

8、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我面临死亡 ,不知有多少次。

9、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几从鱼腹死。

(我经过元人舰船往来的地方有十余里,被敌人巡逻的船只盘问 ,差点葬身鱼腹而死。

★ 10、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在贾家庄差点被元人巡查的军官欺侮逼迫而死。

11、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我用小船在巨浪里出没,实在是没有办法, (我把生死本就不放在心上了。

12、死生,昼夜事也。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 层见错出 ,非人世所堪。

死亡,是早晚间的事情。

死就死了,但是环境如此危险凶恶, 反复出现,不断发生 ,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必修三四重点语句翻译 (1)

必修三四重点语句翻译 (1)

必修三重点语句翻译1、故余与同社之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翻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翻译:这五个人,是寥州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在这件事上的3、去今之墓而葬焉翻译:距离现在建墓并安葬在这里。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资财以送其行。

翻译:我们复社里那些品行能成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

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翻译: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翻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晋国)的土地呢?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翻译:如果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秦国使节往来的时候,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翻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1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翻译:所有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为国家深切的忧虑进而使治道显著,一旦取得成功,道德就衰退。

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11、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参考译文: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2.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哪里要用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3.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4.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5.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所求的土地呢6.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廉颇蔺相如列传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3.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来修敬也.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7.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译文:1.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2.现在您竟然从赵国逃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那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3.赵国给秦璧如果秦国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4.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拂逆强大的秦国,使其不高兴,不应该.5.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6.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7.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被吓得倒退了.8.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9.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的急难为先,而以个人的恩仇为后啊指南录后序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4.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5.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7.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8.9.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10.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11.1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指南录后序参考译文:1.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请主持朝政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2.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估计元人也许还可以用言语打动的.3.可不幸的是,吕师孟先在元人面前说我坏话陷害我,贾余庆后又向敌人献媚讨好.于是我被软禁不能返回,国事就不可收拾了.4.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责骂敌军统帅不讲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国投敌的罪状.我只想求死,不再考虑个人安危.5.迫不得已,我改变姓名,隐蔽行踪,在草野中行走,在露天下歇宿,每天同元军骑兵在长淮一带互相出没.6.困窘饥饿,没有依靠,元军的悬赏追捕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呼天不应,叫地不灵.7.唉死生,是早晚间会发生的事情,死就死吧;可是境地那样危急险恶,而且不断地交错出现,真不是人间所能忍受的.痛苦平定下来以后,再追想当初的痛苦,这是怎样的痛苦啊8.要求做一个孝子,如果用父母赐予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9.以前,假使我把尸骨抛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掩饰自己对国君、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又将会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11.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本朝,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和皇后,即使早晚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五人墓碑记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4.★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6.★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7.8.★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9.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10.★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11.12.★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3.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参考译文:1.五个人的死,距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2.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在这件事上的人.3.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来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4.在魏阉作乱的时候,却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官员或士大夫,这么大的全国,有几个人呢5.6.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顾惜,又是什么缘故呢7.8.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逮捕有牵连的东林党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愤怒的一击, 魏忠贤不敢再有牵连治罪.9.魏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突然发动,等到当今皇帝即位,就畏罪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10.又有人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品行,跟这五个人的死比较,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11.12.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一个平民的死对国家也有重要作用.13.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屈身拜倒,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参考译文:1.我虽然是最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对于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2.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 3.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成一体,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4.虽然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5.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 6.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可以轻视吗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见到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7.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想到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8.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9.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10.为什么一定要使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的耳目,毁坏无为而治的大方针呢11.鸿门宴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3.★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8.★如今人方为刀俎zǔ,我为鱼肉,何辞为9.10.★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参考译文:1.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2.拒守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3.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出入和意外的变故.4.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道歉.5.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来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6.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了他.7.做大事情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节不必计较小的礼让.8.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9.10.项羽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季氏将伐颛臾1、无乃尔是过与2、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4、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6、7、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8、9、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0、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参考译文:1、恐怕应该责备你吧2、那个颛臾,.况且它在鲁国境内3、4、展现才能担任职务,不能这样做的人就停止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5、6、况且你的话错了7、8、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却偏要找借口的人.9、因为财物平均分配就不会贫困,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10、如果像这样,远方的人仍然不归服,归服;使他们来了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寡人之于国也1、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参考译文1、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咚咚地击鼓进军,两军已经交战,士兵抛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2、那些人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3、细密的渔网不进池塘,鱼鳖等水产就会吃不完.按照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4、百姓对供养活人、安葬死人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始.5、五亩大的宅院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了.饲养鸡、猪、狗这类家禽家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衍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6、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了.7、做到了这样却不能称王的,不曾有过.8、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知道收敛;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9、这和拿刀把人杀死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大王能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

必修三翻译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尚且可以用言语打动.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可不幸的是,吕师孟与我有夙怨,先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4、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凭此有所作为啊”5、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间行进,在露天下住宿,每天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天不应,叫地不应.6、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辱逼迫而死.7、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死和生,不过是早晚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叠交错涌现,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8、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以前,如果我的尸骨抛弃在荒草丛中,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国君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9、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义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10、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到了现在,苏州郡贤士大夫向当权者请示,就清理宦官魏忠贤废毁的生祠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前立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1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动天地.1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在魏阉乱政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官僚,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里,又有几个呢13、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爵位显赫的官僚,一旦因犯罪而受惩治时,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又有剪发为僧,闭门不出,假装发疯,不知窜到什么地方去了的,他们这种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之别到底怎么样呢14、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而这五个人也得以增修他们的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他们的坟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逢的际遇呀15、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不这样,假如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脑袋,在家中老死,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自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像对待奴仆一样驱使他们,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惋惜,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愤呢16、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一块墓碑,就替他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普通百姓对国家也有重要作用啊.17、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1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19、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这件事烦劳您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20、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21、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已经在东面把郑国当作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想要的土地呢侵损秦国而使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2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2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任,处于天地间的重大地位,应当推崇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如果)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那么)这也就像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水流流得远啊24、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着,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不是在深切的忧患中治道显着,功业建成就德行衰败的,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大概很少.25、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最终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26、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以狩猎为乐,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以此作为尺度……害怕谗佞奸邪的人,就想到端正自身来斥退邪恶小人.27、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施加恩泽,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胡乱赏赐;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28、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使这九种德行发扬光大,选拔有才能的人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们.29、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30、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3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蔺相如估计秦王只是用欺诈的手段假装给予赵国城池,实际不能得到.3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33、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3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啊.35、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更厉害3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37、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普天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3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特地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39、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我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官吏百姓,封存官库,来等待项将军的到来.4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希望项伯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话全都告诉给项王.4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多次举起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杀死沛公),项王(却)默默地毫无表示.4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这时候,河伯很高兴,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43、“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听到的道理很多,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4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4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地被修养高明白事理的人耻笑.46、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上面执政的人知道了就处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损人利己啊.47、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现在最大的不义是攻打别国,(我们)却不知道指责他的错误,跟随着并来称赞他,说这是义.这可以说得上是知道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1.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我)打算(把这部诗集)保存在家里,让后代的人读到它,能同情我的心志。

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即使我正义凛然问心无愧,但是没有向国君和父母自我表白过,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说(或是看待)我呢?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译文: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

4.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文: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5.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译文: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6.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译文: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呀!7.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

8.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9.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10.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它)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

11. 阕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12.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必修三、必修四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三、必修四重点句子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句子翻译1译:不行2译:34译:,5译有什么不满。

6译:(,(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7译,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8、(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译:(七十岁以上的人穿帛食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9,兵也?",却说‘这不是我杀的,10译:(《劝学》重点句子翻译1译:靛(diàn冷.2、故木受绳则直译:3译:4.译:我曾经整天思索,).5、顺风而呼,译:6,非利足也,,78.译:9译:,10译:,(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那么).11译:,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12译:(.《过秦论》重点句子翻译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译:,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2译:3译,威势震慑四海。

4译:向南攻取南边的百越之地,象郡。

5译:6、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7、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于是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以此)来使百姓变得愚蠢。

8,译:聚集到咸阳,销毁兵刃箭头,把它们熔铸成十二尊金人。

9译:10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11、谪戍之众,译:12、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译:可是成功与失败却完全颠倒,功业正好相反,为什么呢?1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译: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苏武传》重点句子翻译1译:!2、武曰:”译: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起国家。

”3译:使节操有亏,?4,又有谁知道你呢?5,何以汝为见?译:,在异族做了投降的俘虏,我凭什么要见你?6,?译:(你对汉朝的)7.译:8译:,9"译:,(起身)”《张衡传》重点句子翻译1译:(张衡2译:,3译:4译:5、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译:用事实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6治威严,整法度译:(就)治理严厉,整顿法制,来.7译:(张衡,.。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4课文翻译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4课文翻译

⼈教版⾼⼀英语必修三Unit4课⽂翻译⼈教版⾼⼀英语必修三Unit 4课⽂翻译Unit 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Reading—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地球上⽣命的起源No one knows exactly how the earth began, as it happened so long ago. However, according to a widely accepted theory, the universe began with a "Big Bang" that threw matter in all directions. After that, atoms began to form and combine to create stars and other bodies.没有⼈确切知道地球是怎样开始形成的,因为在很早很早以前它就形成了。

然⽽,⼀种普通为⼈们所接受的理论是:宇宙起源于⼀次⼤爆炸,这次⼤爆炸将物质投射到四⾯⼋⽅。

然后,原⼦开始形成并结合成恒星和其他天体。

For several billion years after the "Big Bang", the earth was still just a cloud of dust. What it was to become was uncertain until between 4.5 and 3.8 billion years ago when the dust settled into a solid globe. The earth became so violent that it was not clear whether the shape would last or not. It exploded loudly with fire and rock. They were in time to produce carbon, nitrogen, water vapour and other gases, which were to make the earth's atmosphere. Wha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is that as the earth cooled down, water began to appear on its surface.⼤爆炸后好⼏⼗亿年过去了,但地球还只是⼀团尘埃。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Unit 4 Adversity and Courage重点短语清单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Unit 4 Adversity and Courage重点短语清单

选择性必修三Unit 4 Adversity and Courage 重点短语Ⅰ.英译中1.make fire:生火2.give off:发出,释放(气味、光、热等)3.go smoothly:进展顺利,进行得毫无阻碍4.lie ahead:在前面,即将来临,尚待处理5.bitter cold:刺骨地寒冷6.well and truly:真正地,彻底地,确实地7.resolve to do sth:决心做某事8.keep sb's spirits up:鼓舞某人的精神,使某人保持乐观9.go from bad to worse:每况愈下,情况越来越糟10.behave in a decent manner:举止得体,行为正派11. a motive for (doing) sth:(做某事的)动机,理由12.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好奇害死猫(意指过于好奇可能会带来麻烦或危险)make fire翻译:生火例句:He used flint and steel to make fire in the wilderness.中文:他用燧石和钢片在荒野中生火。

give off翻译:发出(气味、光、热等)例句:The flowers give off a sweet scent that fills the entire garden.中文:花朵散发出甜美的香气,弥漫了整个花园。

go smoothly翻译:进展顺利例句:The concert went smoothly with no technical issues.中文:音乐会进展顺利,没有出现技术问题。

lie ahead翻译:在前面,即将来临例句:Many challenges lie ahead for the young entrepreneur.中文:这位年轻的企业家面前还有许多挑战。

bitter cold翻译:刺骨地寒冷例句:The winter wind blew, bringing bitter cold to the city.中文:冬风吹拂,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刺骨的寒冷。

高中英语必修3第4单元重点单词和短语讲解

高中英语必修3第4单元重点单词和短语讲解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词汇课——第4单元重点单词和短语讲解1.solar adj.太阳的,日光的solar system太阳系solar power 太阳能; 太阳能动力Some women now can use solar power instead of gas stoves to boil water and cook food. 现在一些妇女使用太阳能代替煤气炉烧水做饭。

solar atmosphere and solar activities 太阳大气和太阳活动lunar阴历的, 月的lunar calendar阴历2.violent 激烈的; 猛烈的; 强烈的;暴力的A shark is a kind of violent fish鲨鱼是一种有攻击性的鱼类.why do French has violent revolutions to bring about change?为什么法国靠暴力革命去寻求改变?1.The boat which was full of petrol sank in a ___ storm at sea.A. violateB. violenceC. violentD. violated选C violent :激烈的;猛烈的;强烈的意思The boat which was full of petrol sank in a violent storm at sea.柴油充足的船在海上强烈的风暴中沉没了。

violate vt.1. 违犯;违背2. 侵犯;扰乱3. 亵渎;污损violence 是名词,暴力。

violated 是violate 的过去时。

3.explodeexplode: “迅速增长”;“发怒” 爆发;爆炸。

The population of this city has exploded in the last / past few years. 在最近几年里这个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explode)假如是“someone explodes”则是“发怒”的含义了。

完整word版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

完整word版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

必修三、四垂点 -----------------《烛之武退秦师》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薄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_______________ 将焉取之?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___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参考译文: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 _______ 麻烦您。

一2.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困难的,(您)哪里要用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

—4.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 ______ 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一_____________ 从哪里得到(他所求的土地)呢? ____5.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_________________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 _________________ 的。

高中英语必修3课文逐句翻译(人教新课标)

高中英语必修3课文逐句翻译(人教新课标)

1.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节日和庆典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been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就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和庆典。

Most ancient festivals would celebrate the end of cold weather, planting in spring and harvest in autumn. 最古老的节日总是庆祝严寒的结束、春季的种植和秋天的收割。

Sometimes celebrate would be held after hunters had caught animals. 有时,在猎人捕获猎物后,也举行庆祝活动。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was difficult to find,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months. 在那个时代,如果食物难以找到,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月,人们会挨饿。

Today’s festivals have many origins ,some religious, some seasonal, and some for special people or events. 现在的节日有很多由来,一些是宗教上的,一些是季节性的,一些是纪念特殊的人和事件的。

Festivals of the Dead亡灵节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y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 有些节日,是为了纪念死者,或使祖先得到满足,因为祖先们有可能回到世上(给人们)提供帮助,也有可能带来危害。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4using language课文详解翻译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4using language课文详解翻译

downtown Chinatown. The cousins chatted with Lin Fei, who
市中心(的)
chat with 与…聊天
定语从句
had moved to Canada many years earlier.
Para 4
“This is the largest Chinatown in Toronto. We have a few more
介词短语作定语,修饰 a city
Overall, Montreal is a city with wonderful sights and sounds.
adv. 一般来说,总体上
声色俱佳
Most of us speak both English and French, and the city has
Standing in the distance, they were astonished惊奇 to see misty
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
foggy adj. 有雾的,雾茫茫的
clouds rising from the great Niagara Falls, which is on the south
吐司
奶酪
Para 10
That night the train was speeding along the St Lawrence River
speed v.快速前行
towards the Gulf of St Lawrence and down to the distant east
coast towards the province of Nova Scotia and its largest city,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1920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1920

必修四重点句子翻译《季氏将伐颛臾》1、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吧(是,宾语前置标志,宾语前置句)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译文:颛臾,以前的时候先代的国君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处在鲁国的疆域之中了,这是鲁国的藩属。

凭借什么讨伐他呢?(宾语前置)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译文:施展力量担任职务,如果不行,就该辞职。

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却不去搀扶,那又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4、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了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状语后置句)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痛恨那种回避想要那样却一定替它找借口的做法。

《寡人之于国也》1、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击鼓,两军兵器已经接触,丢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拿五十步笑百十步,那么怎么样?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真兴办地方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陈述(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了。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译文: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济。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文: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补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并把它作为勉励读这本书的国人必修三重点句子翻译《廉颇蔺相如列传》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烛之武退秦师》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参考译文: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哪里要用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3.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

4.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5.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所求的土地)呢?6.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廉颇蔺相如列传》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3.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来)修敬也。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7.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译文:1.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必修三、四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三、四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20.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 王?” 21.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 留在汉者。
22. 事如此,此比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3.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
24.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25.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 降武。 26.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 理。
6.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 进。 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 而谁何? 8.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王秦族矣。
9.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 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0.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 从而师之。 11.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 12.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也。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 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 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
1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 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4.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于时,学于 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5.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 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 归,间至赵矣。

必修三古文重点翻译句子

必修三古文重点翻译句子

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寡人之于国也》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住宅的场地。

把桑树种植在它上面。

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蓄养鸡、狗、猪,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百姓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劝学》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金属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1.2.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廉颇蔺相如列传》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3.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来)修敬也。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7.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译文:1.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2.现在您竟然从赵国逃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那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3.赵国给秦璧如果秦国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

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4.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拂逆强大的秦国,使其不高兴,不应该。

5.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6.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7.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被吓得倒退了。

8.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9.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的急难为先,而以个人的恩仇为后啊!《指南录后序》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4.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重点语句翻译
1、故余与同社之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翻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翻译:这五个人,是寥州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3、去今之墓而葬焉
翻译:距离现在建墓并安葬在这里。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资财以送其行。

翻译:我们复社里那些品行能成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

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翻译: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翻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晋国)的土地呢?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翻译:如果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秦国使节往来的时候,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翻译: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
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翻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1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翻译:所有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为国家深切的忧虑进而使治道显著,一旦取得成功,道德就衰退。

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11、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翻译:大概是因为他们处在在深重的忧患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他人。

竭尽诚心,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轻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变成陌生人。

1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翻译: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恫吓人们,最终(人们)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

1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
..秦者,未得。

翻译:计策没有定下来,想找个能够出使回复
....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14.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
..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翻译: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您又被赵王宠幸
.........。

........,所以燕王想和您结交
15.均之
..秦曲.。

..二策,宁许以负
翻译:衡量这
....的责任。

...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和氏璧,来使
..秦国承担理亏
16、、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
..璧归赵。

翻译:大王如果果真
..和氏璧出使秦国。

城池给了赵国,..找不到合适的人,我愿捧着
就让它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请允许我使
.....璧完整
..地回到赵国。

17、臣所以去亲戚而
......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翻译:我们离开亲人侍奉
......您的原因
..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罢了。

...,只是
1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翻译:我实在
..了赵国,所以让人拿着和氏璧抄小路
...回到..害怕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
赵国了。

19、强秦之所以
..吾两人在也
..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
翻译: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的原因
....有我们两个在啊。

...,只是因为
20、吾所以
..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为此者,以先
翻译:我这样做的原因
......,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
....国家的急难放在前面
...,是因为把
啊。

21、公之视.廉将军孰于
..秦王?
翻译:您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
....厉害?
..,哪一个更
22、沛公曰:“孰与
..?”良曰:“长于臣。


..君少长
翻译:沛公说:“他与.你相比
...年龄大?”张良说:“比.我大。


..,哪一个
23、所以
...。

..与非常也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翻译:我们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的发
....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
..和意外变故
生。

2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
..事之
翻译: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
.........侍奉他。

25、距.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翻译:把守
..,秦地就能够全部
..了。

..占有而称王
...其他诸侯进入
..函谷关,不要使
2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
..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翻译:做大事不必顾及
..。

如今人家正是
..刀和砧
..细小的礼让
..细节,行大礼不必计较
板,我们是.鱼和肉,还要
..告辞干什么呢.?
27、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翻译:听到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再说我曾经听说过,有小看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的人(以博学的孔子为孤陋寡闻,以重节义的伯夷为微不足道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

2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29、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翻译:在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中国这么大,能有几个人呢?
必修四重点语句翻译
1.求!无乃尔是过与?
翻译: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翻译:施展才能担任职务,做不到的就辞职(不就职)。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翻译:(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还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翻译:猛兽从木笼子里逃出,龟甲宝玉在木匣中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品德高尚的人讨厌那些不肯说想要那样做却一定要替它找借口的人
6.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使他们来了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翻译:认真的从事学校的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义反复陈述的陈述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8、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翻译:有的人跑一百步停止,有的人跑五十步停下。

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翻译:猪狗吃人吃的食物却不知约束,途中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1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大王不归罪年岁,那么天下的百姓都归顺了。

11、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

翻译:那么
..,同武昌起义
..,使.鬼神哭泣
..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
..可以使.天地震惊
的战役一同永垂不朽
......。

12、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翻译:我写.了这篇序文,既是痛悼死去的先烈,并希望用它勉励
..读到这本书的国人。

13、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翻译:它用来使花草树木摧败凋零的本领,不过是秋气所具有的一点点余威。

14、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翻译:必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

15、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翻译:千百种忧虑干扰他的心绪,上万件事情劳累他的身体;内心有所触动,必然会损耗人的精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