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学案13:2.2.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学案13:2.2.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识记北半球大陆上的气压中心。

2.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3.理解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自主预习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差异大。

2.形成和分布3.影响中国的高、低气压中心1.影响机理:大气环流把和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和得到交换,从而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

2.案例、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等。

[自主诊断]1.北半球的气压带都成块状气压分布。

( )2.南北半球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程度相同。

( )3.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 )4.夏季对我国天气影响最大的是印度低压。

( )5.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 )6.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 )合作探究探究点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夏威夷高压是活跃在太平洋的高压中心,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附近。

在不同季节其中心所在的纬度位置会发生变化。

夏季高压中心气压值高,控制范围大,中心附近约位于37°N 附近。

同时其高压脊控制范围还向西扩大,我国东部沿海受其影响,气旋活动频繁。

冬季气压中心气压值低,控制范围小,中心附近约位于30°N附近。

『思考交流』1.夏威夷高压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2.夏威夷高压中心为什么会发生季节移动?3.冬季我国东部为何盛行西北季风?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归纳总结]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北半球7月份的气压中心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1.关于下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2011·广州调研)读下图,回答2~3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B.图示区域为海洋C.图示区域为陆地D.不能判断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3.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B.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4~6题。

4.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5.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6.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7.(2010·广东高考)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

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下图),可知()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8~10题。

8.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终年温和多雨”气候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2010·浙江高考)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_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二课时_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_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二课时_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冰原气候 ⑧
苔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② ①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1)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
(2)大陆西部气候成因及类型

大陆西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气压带和风 带影响决定其气候类型。所以,沿大陆西 岸基本上是按纬度地带性规律分布,从赤 道的热带雨气候开始,向南北对称依次出 现: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 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成因与特点 简述如下:
温带落叶阔叶林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2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 11 12(月)
3
4
5
6
7
8
9
夏季温暖.冬季漫长而严寒.
亚寒带针叶林
位于极圈以内,气流以辐合 下沉为主。终年寒冷干燥少 雨。又分两种类型: ①分布于北半球极地附近 临海的苔原气候 ,最热月均 温0℃-10 0℃; ②位于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内陆的冰原气候,各月平均 温度均在0℃以下。
温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200-400 毫米。
最冷月小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
温带沙漠气候: 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最冷月小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远离海洋, 终年受大 陆气团控 制

2.2.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2.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 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
其它
极地高气压带
90° 80°
冰原气候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少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夏季多雨
极地东风带 70°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盛行西风带
冬季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
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炎热、湿润
冬季
东北风 温暖、干燥
夏季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炎热、湿润
分布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南

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部和海南岛
跟踪训练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3题。
降水缓解酷热。 而西南季风的 形成与气压中 心密切相关。
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
岛低压。
答案
探究点一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每年4~6月为印度的热季,此时的印度大 部分地区都已经热到了极点,最高气温甚 至能突破48 ℃,只能靠西南季风带来的
降水缓解酷热。 而西南季风的 形成与气压中 心密切相关。
冬季大气活动中心与冬季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阿留申 低压

西
副 极
亚洲高压 地 低 气
压 带
60N


亚欧大陆


30°N
夏季大气活动中心与夏季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60N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PPT课件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PPT课件
气压带与风带
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必修一 地理课件
目 录
壹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贰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叁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部分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大气环流
概念: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 期的平均状态。
地面 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 温度差异
大气运动
成因:高低纬度间获得太阳 辐射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意义:是形成天气的基础。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单圈环流
90N
60N 30N 0
假设条件一:
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 面运动,且不受地转偏 向力。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三圈环流
假设条件二:
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 动,且受地转偏向力的作 用。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 温暖湿润
分布地区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
南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 温暖湿润
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
第三部分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 响
分布:副热带地区大陆的中西部 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等 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 响
• 类型的判断
气温变化
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最冷(热)月气温
判断所属温度带
降水的季节分配
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以形定位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五)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2.表现:思考:1)、夏威夷高压、阿留申低压、亚速尔高压、冰岛低压、亚洲高压、亚洲低压按成因分,分别属于什么原因形成的?2)、为什么南半球等压线比较平直? 3.季风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导致了季风的形成。

(1)东亚季风是 造成的;夏季吹 风,冬季吹 风。

(2)南亚冬季风吹 风,是 形成的。

夏季的 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的,【例14】例5.读下图,回答:(1)此图表示北半球 季气压状况。

(2)写出AB 处风的名称:A B (3)季风形成有两个原因,A 处季风形成主要是因为 ,B 处季风形成还因为探究点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部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偏而形成。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该季节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北移越过赤道向偏而形成;东亚地区受差异影响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影响。

核心点一风带和气压带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由于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如下图所示:气压带和风带的气流状况如下表所示:核心点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气压中心的成因及分布由于地表并非均匀,北半球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的影响下,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2.季风环流的形成运用简图,结合海陆热力性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得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方法技巧(1)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的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北半球显著,因而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移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主要原因,(3)东亚是世界上季风环流最显著的地区,这是由于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和亚欧
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分别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 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亚洲低压
(
)
[解析]
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
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第(2)题,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 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 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
2.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可简单总结为:陆高切低,陆低切高。
①冬季,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 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 阿留申低压。
②夏季,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
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气压 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平洋高压 (夏威夷高压),在大西洋上的叫亚速尔高压。
(
)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学生调
动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三地
纬度都在北纬30°~40°之间,冬季时受南移的盛行西
风影响,降水较多。第(2)题,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
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喀布尔地处山区,海拔高,
故冬季气温较低。
[答案] (1)A (2)B
(2)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C.东北风 B.西北风 D.西南风
(
)
(3) 当图示的气压中心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B.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 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气压中心

气压中心

热 带 亚 热 带
热带雨林 热带沙漠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地中海气 候
南北纬25°- 海陆热力 35°大陆东岸
南北纬30°- 副高和西风交 夏季炎热干 40°大陆西岸 替控制 燥,冬季温 和多雨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
分布规律 南北纬35-50 度 南北纬40-60 度大陆西岸 南北纬40-60 度大陆内部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
亚欧 北美 大西洋 被切断的 影响我国的 大陆 太平洋 大陆 气压带 气压系统 蒙古西 1月 伯利亚 阿留申 北美 高压(亚 低压 高压
洲高压)
冰岛 副极地低 蒙 古 西 伯 低压 气压带 利亚高压
印度 副热带高 夏威夷高压 夏 威 夷 亚速尔 7月 低 压 (西太平洋副 —— 高压 气压带 (亚洲 高压
降水季节分配
年雨型 夏雨型(最高月 降水500以下) 夏雨型(最高月 降水500以上)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0<t<15 t< 0
P39案例
赤道低气压控制
西风带控制
副热带高压带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
低压)
热带高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2、气压带特征: 3、季风环流
(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 著改变的现象
2、季风环流
(1)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
亚洲季风(冬季)
冬季风的形成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的偏北风,低温干燥, 风力强劲。
西 南 季 风 赤道低气压带
东 南 季 风

高中地理必修一2.2.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一2.2.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件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原理:大气环流把_____和热_量____从水一汽个地区输送 到另一个地区。
2.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__热_带__高__气__压__带___和西 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 律
典型地区
亚马孙河
南北纬 流域、刚
10°之 果河流域、

印度尼西

气候类 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热带草 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 带和信风带 交替控制
干、湿季 明显交替
南北纬10°~ 南北纬20°之

非洲中部、南 美巴西、澳大 利亚大陆北部 和南部
热带季 风气候
冬、夏季风 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 高,雨季 集中
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3)寒带和高山气候
气候 类型
气候成因
纬度高,太阳辐 苔原 射弱,受极地气 气候 团或冰洋气团控

冰原 气候
纬度最高,太阳 辐射弱,受冰洋 气团控制
气候特征 全年严寒 全年酷寒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北半球极地 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的 北冰洋沿岸
使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 上的叫阿留申低压。 ②夏季,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 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 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 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
(3)亚欧大陆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为世界上最 大的大洋,海陆对比显著;而北美洲和大西洋面积相 对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对比不如亚洲明显,因此季风 现象不显著。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_word含解析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_word含解析

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基础夯实读图,完成第1~2题。

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2.B,据此完成第3~5题。

3.四种气候在亚洲出现可能性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四个地点气候类型的形成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下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与③④相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雨热同期B.雨热不同期C.光照充足D.热量不足答案:3.B 4.A 5.B,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其形成原因主要与有关。

(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

(4)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

(5)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答案:(1)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②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3)③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4)高温多雨(5)如下图(要求一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必须要偏南;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

能力提升7.下面几幅气候类型示意图中,表示地中海气候的是()。

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图中①②④⑤所示季风主要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是()。

A.①B.②D.⑤90°E附近海平面气压示意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第9~11题。

9.据气压值推断,该月最有可能是()。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件
)
A.②——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

;气候类型④分布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根据图中气
季。
;气候类型⑤
解析:由图示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①③④⑤⑥⑦分别是热带
的干、湿季。
知识点一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及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
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1)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
(2)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
2.季风环流的形成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该季节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澳大
利亚西北部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的。
1.影响原理
(1)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
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
(2)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2.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举例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3.季风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东亚季风冬季为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为东南风——温暖湿
润。
图表导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教
材图2.13、图2.14)
读图时应把握:(1)势力较强的高、低气压中心的位置。(2)这些
气压中心所处的气压带位置。(3)南半球气压分布状况及其原因。

公开课---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公开课---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5 0 -15 -30 -45 -60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探究:如何判读上图中的气候类型?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1.根据最热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2.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3.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4.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么影响呢?
思考:在海陆之间,冬季和夏季海陆温度各有何差
异? 冬夏季海陆气压有何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节 夏季
冬季
海洋 陆地 较冷(升温慢) 较热(升温快) 形成高气压; 形成低气压; 较热(降温慢) 较冷(降温快) 形成低气压; 形成高气压;
探究:冬季,大陆空气是上升还是下沉? 近地面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赤道低气压带
阿留申低压
探究:1月份,亚欧大陆高压、海洋低压形成的原因,
哪个气压带被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带
低 印度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夏威夷高压
探究:7月份,亚欧大陆低压,海洋高压形成的原因, 哪个气压带被切断?
规律总结: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
(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 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 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
洋流
地形
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 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 布。 而西欧为平原地形,并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 影响,增温增湿,使其范围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随堂强化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与陆地上气压中心会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我国大陆上常受高气压控制B.冬季我国大陆常受低气压的控制C.夏季我国大陆受低压控制,晴热少雨D.夏季我国大陆常受高气压的控制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3.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读下图,图中圆柱为气压柱。

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5.a图中气压柱切断的气压带是()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6.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______月。

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盛行____________季风,C处盛行________________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一侧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该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4.该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A.信风B.西风C.夏季风D.台风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环流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6.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A.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7~9题。

7.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8.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9.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2题。

10.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2.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多雨D.温和少雨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1·南京期中检测)下图是“美洲大陆略图”。

美洲大陆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它像一堵墙壁阻隔了东西水汽交换。

下图表格中是西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资料(单位:毫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1)根据图上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可以推断,________和________的气候类型相同,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6分)(2)全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分)(3)从图上推测,每年7、8月间,受中纬西风控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等。

(4分)14.读世界南北回归线区域某类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分)(1)这类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分)(2)这类气候在非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3)这类气候在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分布特点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4)亚洲东部相应区域没有分布此类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详解答案:随堂强化1.A 2.B 3.B 4.A 5.B6.(1)7印度低压热带季风气候(2)东南西南(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风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亚洲东部处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课下检测1.B 2.A从风向可看出,风向偏向水平运动方向的左侧,故图示的半球为南半球,b点经度为135°E。

第1题,具体考查风带的纬度分布及风向,南半球中纬度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

第2题,具体考查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识记能力,根据b点经纬度可知,该地地处澳大利亚中部,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3.B 4.B第3题,从图形中气温的变化看,该地在南半球,据图判断,该地气温高的1、2、11、12月份,降水较少,所以是地中海气候。

第4题,给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带来水汽的是西风。

5.D 6.A根据图中所示,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太平洋上是低压,应为北半球冬季。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印度处于凉季,是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注意印度最干旱的时候是热季(3~5月),此时太阳直射点已经移到北半球,气温回升快,但雨季尚未来临,所以异常干热。

7.D8.D9.D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三地的季风成因和性质不同。

东亚1月吹西北风。

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性质湿热,其强弱进退影响降水的多少;冬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性质温和干燥;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7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南风。

10.A11.D12.B由纬度可确定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盛行西风带,西南风。

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气流下沉,高温少雨。

13.解析: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根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降水情况,可判断各城市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是:温哥华——温带海洋性气候,旧金山——地中海气候,阿卡普尔科——热带草原气候,拉孔科迪亚——热带雨林气候,利马——热带沙漠气候,圣地亚哥——地中海气候。

答案:(1)旧金山圣地亚哥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2)利马副热带高气压带(离岸风)控制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3)圣地亚哥温哥华14.解析:从图中分布可以看出,该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这种气候多分布在回归线穿过大陆的中部和西部,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同时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

南北美洲由于多山地阻挡,分布与非洲不同。

亚洲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2)大体分布于回归线附近地区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大陆西部海域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3)南、北美洲该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侧,呈带状南北延伸;非洲特别是北回归线地区几乎全是该类气候南、北美洲西部有高大山脉阻挡,而非洲以单一的高原为主(4)亚洲东部地区位于世界最大大陆和最大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独特的季风环流,夏季盛行海上来的夏季风,非常湿润;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冬季风,较为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