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事与局部战争
如何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

如何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内容提要】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各种不同类型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一场以发展高技术武器为先导的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对战争形态、战场环境、作战手段、指挥方法等各个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安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也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局部战争将可能面对具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敌人。
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央军委制定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要从应付一般条件下的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
军队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都要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导和统揽,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方针的需要,都要为确保这一方针的顺利实现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
【关键词】现代战争;军事体育;作战主体;发展战略;相关思考;军事战略方针;战略指导;政治工作【正文】随着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普及,推动着战争发展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不对称战争、不对等战争、非接触式战争、太空战争、超限战等等新的战争观点、战争思想和战争理论层出不穷。
战争胜负表现在战争结束之日,孕育于和平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之时。
做好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准备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关键是要全面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大力加强军队的质量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精兵之路努力提高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在思想观念上要做到“五个转变”:一是由准备打一般技术的局部战争,转变到打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二是由准备立足本土打外敌入侵的战争,转变到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战争上来;三是由准备在熟悉的战场与敌作战,转变到在生疏的战场与敌作战上来;四是由原来运用的常规战法,转变到运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战法上来;五是由原来必须经过临战准备才能遂行作战任务,转变到不经(或经短时间)临战准备就能遂行作战任务上来。
军事理论教程第5章 现代战争知识

(一)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
未来信息化战争将在战争的暴力性、 战争的层次、战争的主体等方面发生重大 的变化,从而使传统的战争概念受到冲击, 战争的表现形式有了很大的拓展。
一是战争的暴力性减弱。 二是战争的层次更加模糊。 三是战争的主体多元化。
(二)太空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 的主要作战样式
太空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占 领太空制高点,将获得巨大的优势和利益。
一、信息技术
(一)信息获取技术
(二)信息传递技术
信息传递技术是指信息在空间的传递, 也称为通信技术。通信是连接信息获取、 指挥控制、武器平台与各军兵种的纽带。
它是通过信息链保证信息流的畅通,
是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的“桥梁”,在信 息作战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传递技术按网络构成,可分为信
息传输技术、信息交换技术、信息终端技 术和信息网络技术。
1.军队的规模将加速小型化
2.军队的编制依照信息系统的构成 将高度一体化
3.军队的指挥与作战手段将高度智 能化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2.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有哪些 动因? 3.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4.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信息作战
信息技术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 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它是一个多层次、多 侧面的复杂技术体系。
(二)技术的发展是产生信息化 战争的直接动因
(三)局部战争实践是形成信息 化战争的初始标志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主导的、使用信 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较之其 他战争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战争全程信息主导 (二)武器装备数字链接 (三)作战空间多维立体 (四)交战过程速战速决
高考历史选修三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和平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答案
(1)主要事件是朝鲜战争。原因:70 年代由石油提价
引发了西方的经济危机,陷入越战,与苏联的冷战处于劣势, 国力下降,不得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 阶段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遏制并孤立中国, 中美对抗。B 阶段中美关系缓和,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第31页
第9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3讲
二、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争取人类和平 1. 冷战结束后,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新 的发展,斗争与协调、竞争与合作,仍是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 特征。9· 11 事件后,美国作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 强大的实力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单极世界。欧盟的欧元诞生, 实力和地位进一步增强,是多极化中的一极。俄罗斯在国际事 务中仍有重要影响。中国也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第29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3讲
解析
本题以美国军费开支为切入点,考查中美关系。 A
段为 1950~1953 年, 这个时期美国军费增长迅速, 与朝鲜战争 有关,这次战争导致中美对抗,美国遏制和孤立新中国;B 段 为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中期, 美国军费呈下降趋势, 原 因可以放到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和全球战略收缩的背 景下考虑,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中美 逐步结束对抗,关系趋向缓和。
第13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3讲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
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但经历了 20 多年国内革命战争和反 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优势。有 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 高素质的部队和著名战将。加上战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 士气高昂。这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 ——李际均《抗美援朝战略遗产: 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
军事理论课教案—高技术局部战争

军事理论课教案—高技术局部战争诸葛亮曾说:“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20世纪的战争生动的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战争的样式、战争的规模、战法、军事理论、军事战略甚至军队的变化,引发了军事领域内的全面变革。
在经历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后,如何应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已成为军事领域内人们竞相研究和追逐的对象。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已在武器技术可能有突破性进展的门槛上,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深刻的改变着战争的面貌,高技术局部战争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把握时代的脉动,探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规律,研究其制胜之策,是我们必须严肃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局部战争,什么是高科技局部战争,以及局部战争的发展方向;了解新军事变革对作战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并结合近期发生的一些战争,全面理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未来可能面对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分析未来作战时所面临的一些困难,积极寻求解决这些困难的应对之策,以此增强我们对现代战争的理性认识,提高现代高技术战争意识。
第一节高技术局部战争概述一、局部战争的由来与发展1、局部战争的定义:局部战争是指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有限目的的战争,它是与世界大战相对而言的。
局部战争往往只波及世界某一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形势产生影响。
局部战争具备四个“有限性”:第一、战争目的有限第二、战争规模有限第三、战争手段有限第四、战争地域有限2、局部战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尽管局部战争的形态和样式繁多,但是真正对局部战争展开研究并创建相应理论体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
二、现代局部战争的类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现代局部战争区分为不同的类型:1、从原因上分2、从时间上分3、从地域上分4、从规模上分5、从目的上分6、从使用武器类型上区分7、从战争性质上区分三、新军事革命与高技术局部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大批当代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军事高技术迅速发展,世界性的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九次战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九次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60年,基本处于和平建设环境,但也经历了数场较短时期的局部战争或军事冲突,大致有:援越抗法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援老抗美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南沙群岛自卫还击战。
从根本上讲,这九场战争都是其他国家带给中国的灾难,是对中国安全环境的严重挑战。
根据形势变化,中国及时调整军事战略,以积极防御为指针,取得每场局部战争或作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利益。
【援外作战: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需要建设和发展。
但是,为了支持民族解放斗争,捍卫世界和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毅然参加了援越、援朝、援老等战争。
当时中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别国的。
援越抗法战争。
1950年1月,印度支那共产党(次年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访苏,与斯大林和当时在苏访问的毛泽东商讨有关越南革命的重大问题。
2月,胡志明向中共中央提出军事物资援助和派遣军事顾问团的请求,以帮助越南的抗法战争。
此时中国革命刚刚取得全国性胜利,正面临各种困难,但为了支援越南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立即同意了胡志明的请求。
从1950年8月赴越,到1954年越南抗法战争结束,中国军事顾问团先后协助越南人民军组织指挥了边界、红河中游、东北(18号公路)、高平、西北、上寮、奠边府等7次较大规模的战役。
越军许多建制部队都是先在中国境内接受装备,进行训练,尔后回国参战的。
中国还向越军提供枪支15.5万支,枪弹5785万发,炮3600余门,炮弹108万余发,手榴弹84万余枚,汽车1200余辆,军服140余万套,粮食和副食1.4万余吨,油料2.6万余吨,以及大量医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志愿军实行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帮助朝鲜人民军转入战略反攻,连续进行5次大规模战役,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
5.局部战争

8、战争后遗症:
环境污染(油井大火、倾泻石油)、各种疾病(贫轴 弹影响、海湾综合症)
五、海湾战争的启示:
1、战争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
2、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 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占领了当代战争的制高点; 4、科技强军战略是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正确决策等
第六章: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第2课:中东战争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1、内因: ⑴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⑵历史原因: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历史 演进的复杂性——“多事之地” (耶路撒冷 三教圣地) 2、外因: 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 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 3、现实原因: 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 4、冲突关键: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
4、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 ⑴地位:
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 球人口的90%,占联 合国成员国总数的 84%,在国际事务中 起着重要作用。
⑵作用: ①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就没有世界和平; ②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繁荣。 ……
二、威胁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一)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20世纪出现的一些全球性问题, 如:环境污染、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枯竭、 艾滋病的蔓延等。 2、进入21世纪,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①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并未消除(主要因素); ③各种分裂实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的危害; ④世界发展很不平衡……; ⑤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 出,人类面临的安全和生存形势更加复杂。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的概念 2、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局部战争

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概念。 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包括埃及、 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 斯坦和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
巴以分治
“英国不迟于1948年8月1日 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
此后两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 太国,阿拉伯国的面积为1.1万平 方千米,占总面积40.7%,犹太国 面积为1.585万平方千米(其中含9 500平方千米的内格夫沙漠),占 总面积58.7%,耶路撒冷(158平方 千米)作为“在特殊国际政权下的 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1.“沙漠盾牌”行动 2.“沙漠风暴”行动(空中战役为主)
①多国部队军事行动 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②伊拉克的对抗 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点燃科威特油井 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3.“沙漠军刀”行动(地面战役为主)
①战况:三路进攻(东、西、中) ②结果: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小鹰”号航母 F15制空战斗机 F117A 隐身夜鹰
《朝鲜:我们的第一次失败》贝文·亚历山大(美)
北 朝 鲜
南 朝 鲜 韩 国
( )
战争的过程
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
战争扩大:“联合国军”的干涉; 仁川登陆 抗美援朝:第一阶段:五大战役 第二阶段:边谈边打、 打打停停
战争的影响
对美国: 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 彻底失败。 ②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对朝鲜半岛:加剧分裂局面。 对中国: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②使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 空军,并取得了对美作战的经验。③提高了全国人 民的政治觉悟,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 义精神,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开展。 对苏联: 巩固了苏联对北朝鲜的控制;有利于苏联在 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 对日本:军国主义回潮;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改变 对日本的削弱政策,进而扶植日本作为对抗 社会主义的基地。
近现代世界的军事与战争

近现代世界的军事与战争近现代世界的军事与战争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格局和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军事技术进步、战争形态变迁和战争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军事技术进步近现代世界军事技术的进步是军事与战争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军事武器的种类和威力不断提升。
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化战争中,机械化武器如坦克、飞机及火炮的广泛使用,使战争的规模和破坏力大幅增加,加速了战争的发展速度。
同时,核武器的出现更是改变了近现代战争的本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
二、战争形态变迁近现代战争形态的变迁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密不可分。
在近代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战争往往伴随着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崛起和垮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战争的规模和影响力前所未有。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抗成为世界军事格局的主题,导致了各种冷战冲突和局部战争。
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全球合作的加强,战争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
近年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使得战争呈现出混合战争、非对称战争、网络战等新特点。
对战争形态的适应和应对,成为各国军事力量建设和战略布局的新课题。
三、战争对社会的影响战争不仅对军事领域产生影响,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改变国家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推动着社会制度和政治权力的变迁。
其次,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多方面,增长了军工产业,带动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战争代价和经济负担。
最后,战争对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塑造了各国军人的英雄形象。
综上所述,近现代世界的军事与战争是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技术的进步、战争形态的变迁以及战争对社会的影响,不断推动着战争的发展和演变。
在和平与稳定的背景下,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机化1103班陈佳伟(A07110673)论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统称(多指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背景:朝鲜半岛的分裂1945年2月,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中国、美国、苏联、英国共同托管;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鲜半岛获得解放,美国和苏联随即改变计划,商定以北纬38°为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三八线)同时,苏联、美国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南半部,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于1948年8月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即南朝鲜),朝鲜半岛北部于1948年9月成立了以金日成为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即北朝鲜)。
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行政权移交给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韩国、南越等政权,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1月底,斯大林同意金日成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
在4月10日至25日苏朝领导人三次会谈中,斯大林强调,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美国不进行干预和获得中国领导人的支持。
金日成很自信,他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军队统一朝鲜,美国不会冒险发动一场大的战争。
5月13日,金日成秘访北京,通报了准备进攻南方的计划。
毛泽东感到很意外,但还是建议朝鲜人民军要速战速决,对大城市要迂回而不要恋战,要集中力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世界当代史第四章 当代世界军事及其发展趋势

第四章当代世界军事及其发展趋势一、当代世界军事的演变世界军事是主权国家、国家集团以及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交往中,以维护安全为根本目标,以军事力量为物质基础和手段,以打赢或遏制战争为中心,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生活领域。
当代世界军事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一是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峙,形成“恐怖平衡”。
二是常规和核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三是局部战争是主要战争方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朝鲜战争二战结束后,南北朝鲜分裂成了两个制度不同的国家。
1948年8月15日,南朝鲜成立了大韩民国,以汉城为首都,李承晚为总统。
9月9日,北朝鲜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平壤为首都,金日成为首相。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直接干涉朝鲜内政。
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麦克阿瑟查看韩国仁川●仁川登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0年10月初,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敌人首次遭遇。
到1951年6月10日,五战五捷,共歼敌23万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美军战败,麦克阿瑟被免职,由李奇微接任。
●朝鲜停战协定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举行,10月8日谈判移至板门店,战争进入边谈边打,谈谈打打的新阶段。
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彭德怀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鲜停战协定》确定:以北纬三十八度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二公里,以建立一非军事区;协定生效后三个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四是军事结盟成为军事关系的常态。
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一是两大军事集团既激烈争夺又相互妥协;《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反导条约》;《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中导条约》二是局部战争多样化;美苏争霸或美苏操纵的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原因:“六·五”战争的失败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发展,法塔赫成为巴解的主流派,阿拉法特当选巴解执委会主席。
近些年发生的战争,战争形势和趋势

现代战争的形势和趋势美国1979年-1989年,苏联为了夺得西亚地区的资源以及进一步威胁中国及抗衡美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入侵,战争初期苏军迅速解决了阿富汗正规军,但之后的游击战使苏联深陷泥潭,阿富汗游击队在美国的暗中支持下给予苏军沉重的打击,苏军在付出惨重的人员伤亡及物质损失后不得不撤出阿富汗;1980年-1988年,两伊战争。
在美国的挑拨离间下,撒达姆发动了对伊朗的全面战争,双方互有攻守,战争历时8年,造成超过100万人的重大伤亡及巨大的财产损失。
伊拉克的国力开始衰退,当年全球数一数二的富国地位不复存在。
1990年-1991年,海湾战争。
刚刚结束了8年残酷战争的伊拉克人民在还没有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情况下又被推入新的战争旋涡……90年8月2日,撒达母发动了对主权国家科威特的入侵,在联合国谴责决议被无视后,由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对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部队及伊拉克本土军事设施展开打击,至2月28日,科威特全境光复。
此战伊拉克损失10万余人及无数武器装备,而多国部队仅仅是伤亡300多人的代价,现代战争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伊拉克长达14年的经济制裁开始,伊拉克人民的苦难也从此开始,直到今天……1992年-1993年,南斯拉夫内战,因种族仇恨而导致的战争是人类的悲哀,大规模的种族屠杀与灭绝在这里成了家常便饭。
战争导致国家的分裂,斯偌文利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奇顿宣告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不复存在。
1998年-2000年,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边境战争。
1999年3月24日-6月20日,美国借口南科索沃问题,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纠集北约部队发动对南联盟的空袭。
结果,南联盟屈服,撤出科索沃,美国夺得在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俄罗斯进一步被挤压出该地区。
2000年第二次车臣战争2000年1月18日清晨,俄军对格罗兹尼的总攻打响了!在警察部队和车臣民兵的配合下,俄军从三个方向攻进了市中心的广场。
2020版高考历史第十六单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6讲二战后的冷战、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课件新人教

重点难点深化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异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建立 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
建立在美苏两大国力量均势的基础之上
基础 的基础之上
不
调整 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
同
矛盾 间的矛盾
间的矛盾
点
大国 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
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概念辨析】 两极格局就是以美苏关系为核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 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世界格局,其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雅尔塔体系的建 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它的建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正式形成的标 志是1955年《华沙条约》的签订)。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产生又是雅尔 塔体系的组成部分,两极格局、冷战局面的形成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②局限性:它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力机构,而是国家间的协调机构,有时 协调冲突时无能为力。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依据 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整个世界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 ②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③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优先发展经济成为世界的潮流。 ④解决一些全球性问题的需要。 ⑤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
(2)经过 ①爆发:1961~1964年“特种战争”。 ②发展:1965年,美国将侵越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3)结果:越南取得胜利,美国从越南撤军。 3.中东战争 (1)原因: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含义: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五次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 (3)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 (4)曲折的和平之路 ①1991年10月,阿以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和谈。 ②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则宣言》。 ③1998年10月,巴以双方达成临时和平协议。
军事通信保障在局部战争中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导报2012 NO.33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34学 术 论 坛军事通信保障在局部战争中的重要性李娜(中国人民解放军76110部队 湖南衡阳 421008)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通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的无名英雄变成了现代影响整个战争成败的信息斗士,其在战争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
本文将从其“战斗力”功能和有助于“精确”作战等方面分析其在局部战争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出军事通信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军事通信 安全 局部战争中图分类号:E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2)11(c)-0234-01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卫星通信、光通信、数字通信等通信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也推进了军事通信的发展。
军事通信从过去的有线电通信发展今天的宽带网络的多媒体通信,从过去“烽火台”狼烟的信息传递到现在的信息的高速公路和太空通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军事通信技术也从过去战争的幕后保障功能逐渐走向了现代的“前台”,从过去的无名英雄变成了现代影响整个战争成败的信息斗士,其在战争的重要性越来越 显现。
1 现代通信技术在局部战争的重要性1.1 军事通信已从保障战斗力发展成重要战斗力随着世界军事的发展,军事通信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也在不断的变化,其逐渐从过去对战斗力的保障功能发展成为战争中一种重要的战斗力。
军事通信已经成为现代局部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现代的信息化局部战争中,通信起着贯穿战争始终、联接诸军兵种、传达命令攻势等多种作用。
现状的通信系统所涉及的环节多,覆盖的范围大,战争中谁失去了制通信权,谁就失掉整个战争。
最近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就是信息化战争,美国之所以通过小的代价获取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他们在战争前期就使对方的通信系统陷入瘫痪、失灵。
现代局部战争和现代国防对动员的要求主要有些

现代局部战争和现代国防对动员的要求主要有些现代局部战争和现代国防对动员的要求主要有些?在⾼技术战争条件下,我军不宜对战役地幅实施⼤批量和长途⽀援保障,然⽽我军后勤要确保未来战争“⼩打有把握,中打有条件,⼤打有基础”,使后勤保障与⾼技术局部战争需求同步、合拍,后勤保障必须跳出单向思维的圈⼦,打破单⼀的线性保障、平⾯保障和固定保障旧模式,进⾏破变性⾰命,以“⼤保障”、“⼤时空”的思维观寻求保障新的“动⼒⽀点”,建⽴军地联供的“⼤后勤”保障模式和“⼤社会”的后⽅体系。
⼀、⾼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区建⽴军地联供体系的内涵和价值(⼀)⾼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区建⽴军地联供体系,是⽑泽东⼈民战争思想在⾼技术现代战争中的继承、发扬和运⽤⽑泽东指出“⾰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战争”。
我国的历次反侵略战争都离不开⼈民群众的⽀援,正是有了地⽅政府和⼈民的⽀援,我军才有⽆往⽽不胜的光辉历史。
在⾼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建⽴军地联供后勤保障体系更是对⽑泽东⼈民战争思想在新时期的充分体现。
(⼆)⾼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区建⽴军地联供体系,是国防建设贯彻质量建军、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正确道路在⾼技术战争条件下,战争的杀伤⼒、破坏⼒、消耗⼒空前增⼤,后勤保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然⽽平时国家改⾰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建⽴庞⼤的后勤保障体系。
因此,战区必须建⽴军地联供体系,国家平时的各项建设必须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
军队后勤保障要充分利⽤和依靠社会⼒量,寓后勤建设于国家经济建设之中,把军⽤与民⽤、战场建设与经济建设、边海防建设与边疆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平时是⽣产⼒,战时能迅速地变成现实的后勤保障能⼒。
(三)⾼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区建⽴军地联供体系,能构成区域⽹络型强⼤的整体保障合⼒⾼技术战争需要三军联合协同作战,在同⼀地域内三军都需要地⽅的⽀援,从保障的效益上讲,往往各兵种会重复使⽤或舍近求远。
浅谈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浅谈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者:夏超邢耀升唐鹏飞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12期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高技术时代,大量先进技术武器兵器研制成功并被投入战场,颠覆了传统的战争理念,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
高技术正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周边地区并不稳定,一旦爆发局部战争也必是一场高技术的局部战争。
因此深入探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并以此指导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对于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霸权主义的存在,使得引发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动因更趋复杂何谓霸权主义?霸权主义就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政治地位的政策。
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的指出:“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最危险的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和稳定的根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本性没有变,因而战争的根源与性质仍然未变。
一方面,霸权国家在政治上排斥“异己”,对不听话的国家大肆进行“西化”、“分化”,其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图谋一刻也没停止。
例如美国等国家对利比亚进行了多轮空袭。
平民百姓的伤亡和输油管线的被炸导致利比亚国内形势更加的动荡不安。
今后,霸权国家仍会以“人权卫士”自诩,打着“保卫人权”、“保卫平民”的旗号,利用敌对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和国内矛盾等一切“风吹草动”,不遗余力地进行煽动、捣乱,甚至进行军事干涉。
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尚需时日,对霸权国家的制约力量薄弱。
多极化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曲折、艰难的过程。
近年来,美国通过实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美日合作研发和部署“战区防御导弹计划”,以及由美国导演修订的美日安保条约,并进一步拓宽同韩、澳、新之间的军事关系,加强同东盟之间的政治、军事合作,以求控制亚太,打压中国。
将来,美国会利用世界多极格局尚未形成之机,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向全世界大肆扩张。
现代战争

现代战争特点一、概念:(一)现代战争:在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科学技术条件下进行的战争。
(二)现代战争的规模、类型:规模——全面战争(世界大战)、局部战争。
类型——核战争、核威慑下的常规战争、常规战争。
(三)现代战争的主要形式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1、制约世界大战的因素(1)第三世界力量增长,我国国际地位提高;(2)第二世界摆脱第一世界控制;(3)第一世界国家经济上也难以承受大战的消耗,人民反对战争,策略上已改为经济文化渗透,和平演变。
2、局部战争连绵不断的原因:(1)战争根源存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
(2)战争诱发因素增多,领土(海)争端,民族矛盾、阶级、宗教矛盾、权利斗争、资源争夺等。
(3)大小霸借助低强度战争,妄图实现控制别国目的(低强度特点:消耗低、效益高、风波小、用途广)(4)帝国主义惯用打代理人战争的手段。
(5)有阶级、民族压迫、人民革命战争不会中止。
二、现代战争主要特点:(一)战争突然性增大,初期地位提高1、出奇不意、攻其无备,所有战争发起者都把它作为争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
2、扩张主义者,都把突袭作为战争指导的战略原则。
3、高科技武器的发展,为突袭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4、战争的突然性,使战争初期的地位显著提高。
(二)战争立体化程度提高,战场范围扩大1、从以地面为主,海空配合的低强度立体化转到陆海空交叉协同的高强度立体化。
2、海空力量从辅助性到相对独立性,海空对抗已成为一种基本作战样式。
3、随着航天和深海武器的发展,立体化将向高层次、多维化方向延伸。
地面(水面)水下——深海战场空中外层空间——太空战场4、战场扩大的因素:(1)武器射程,威力的提高;(2)军队机动能力的提高;(3)战场多维化;(4)作战指导上更灵活,力争主动。
(三)武器命中率,杀伤力提高,战争破坏性增大1、常规武器插上现代化的翅膀(1)射(航)程增大,杀伤覆盖面扩大;(2)射速提高,弹着点密度大,连续杀伤和破坏。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我国军事体育的发展战略思考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我国军事体育的发展战略思考李明
【期刊名称】《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2)001
【摘要】在简析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①在非接触式战争中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正在逐步从战斗力的直接构成因素中分离,已不再是构成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②体质、体能正在根据需要不断地进行着内部粗化和细分,对作战主体的要求趋于两极分化;③体质、体能正在由过去战斗力的直接构成因素,向着作为更加充分发挥战斗力的载体转移等观点.并依此背景和思路,阐述了我国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相关思考.
【总页数】5页(P6-10)
【作者】李明
【作者单位】解放军体育学院,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50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7
【相关文献】
1.高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的高技术战略 [J], 冯昭奎
2.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档案安全保护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J], 韩宏庆;代年云;李筱春
3.广东旅游现代化高技术发展战略思考 [J], 刘锋
4.全球化背景下FDI发展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J], 漆腊应;邹时荣
5.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军事药学的发展趋势 [J], 刁天喜;刘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事理论论述题+简答题

军事理论论述题1、试论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形式;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国际军控与裁军陷于停滞状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或地区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2、试述我国如何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
第一,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主权和安全,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根本基点。
第二,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和文明三种新秩序,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主张。
第三,把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大国关系,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格局,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
第四,把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重点。
3、如何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军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我军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
如果按部就班,尾随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在完成机械化建设任务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就会坐失良机,拉大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
只有抓住机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跨越某些阶段和环节,才能跟上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完成信息化和机械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肩负起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使命。
(1)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推进军事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
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求突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2)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
军事理论教程第6章 局部战争战例分析

一、作战企图 二、战争准备(一)多国部队战争准备
1.快速建立了以美军和沙特军队 为首的两大平行指挥体系 2.向海湾地区调遣兵力,快速完 成防御和进攻部署
针对伊拉克本土作战,伊军熟悉沙漠 地形作战,占有天时、地利的优势,美在 作战指导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扬长避短,发挥高技术兵器的优势 2.选择战机,达成突然袭击之目的 3.避实击虚,形成迂回突击之态势
(四)有限控制,把握节奏,有 效掌握战争进程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非常注重对战争规 模的控制和战场节奏的把握,警惕反伊联 盟瓦解,防止战争向不利于己的方向转化。
第一节 海湾战争 第二节 科索沃战争 第三节 阿富汗战争 第四节 伊拉克战争
第一节 海 湾 战 争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 首的39个国家,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出兵海 湾,与伊拉克打了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来参战国家最多、一次性投入兵力兵器 最多的现代局部战争。
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在作战中的大量
第6章 局部战争战例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局部战争的过程和特点。 2.结合军事高技术,熟悉未来战争 的武器装备。 3.理解现代战争知识,增强打赢未 来战争的信心。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由工业时代迈入了 信息时代。
与此相适应,在军事领域,战争形态 也正处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 的时期。
在这一过渡时期,美军一直主导着世
尽管海湾战争是一场在特定地域进行
的特殊战争,但是它也反映了现代局部战 争的一些共性特征,对世界各国的军事战 略指导和军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已进入了高技术时代,高技术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导致军事高技术领域的开拓和发展,因而促使军事技术日益走向高技术化。
在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在全球持续发展,在军事领域也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
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
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
自60年代以来,一大批高技术武器装备相继问世并用于战争,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因此,无论是谁,不了解当代高技术的发展情况,不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不理解高技术武器装备对现代或未来战争所带来的具大影响,就不可能在高技术战争中掌握主动权,进而立于不败之地。
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是通过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斗技术性能而产生的。
军事技术的组成决定武器装备的构成,军事技术的性质决定武器装备的作用形式,军事技术的飞跃决定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因此,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导致一系列战术技术性能优越的高科技武器装备问世并用于作战,使现代战建立在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对现代作战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有(一)信息技术装备广泛地渗透到战场的各个领域上,信息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逐渐由从属地位上升到主导地位,以至于高科技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为“信息战”。
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种武器装备,各种作战手段和战场指挥中去,信息使用权和控制权的斗争愈来愈激烈。
通过软杀伤和硬摧毁等手段,干扰、压制和破坏对方侦察、通信、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武器系统,使之降低或丧失作战效能。
这就使信息战成为渗透到各个作战领域的重要作战手段,并且自始至终贯穿于战场的全过程。
信息战即在危机或冲突期间,为达到或促成特定目的,针对一个或一些特定的敌人采取的信息对抗行动。
其目的是,为了在危机或冲突中获取信息优势,所采取的影响敌人的信息、以信息为基础的观察-判断-决策-行动过程、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行动,同时还要保护自己。
可见,信息战实际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的信息对抗,它主要破坏的是信息链,影响和削弱敌方的军用信息能力,即影响或削弱敌方全球感知能力、指挥控制能力、信息收集和分发能力、全球导航定位能力、气象预报和通信能力等。
信息对于军事战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战方做出的任何军事行动计划都要以准确可靠的信息为前提,就如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现在科技发展迅速,随着美国的无人机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各国也开始研制,无人侦察机的航程远,活动半径大,具有全球远程侦察监视能力,实时成像,分辨率高,与人驾驶的侦察机相比最为突出的是它避免了人身危险。
再者就是破坏敌方的信息系统,即信息进攻,它主要是让地方的信息系统瘫痪,让敌人变成“瞎子”和“聋子”进而发动攻势,令敌人防不胜防,最终获取战争的胜利。
(二) 对战争样式和作战方式的影响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重要的作战样式。
空袭作战开始于二战,但当时只有轰炸机这一种空袭设备,且数量少、射程短、载弹量少、弹药威力也不大,效果不理想。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代空袭手段大大增加,空袭兵器的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跃,使战略空袭可以摧毁对方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
海湾战争历时42天,其中空袭阶段38天,地面进攻只有100小时。
空袭已变成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有时甚至是唯一的作战方式。
高技术武器用于战争,使战争的样式和作战方式有了很大发展。
除了已经出现的用高技术手段进行的军事冲突和小型局部战争之外,还将有可能出现如外层空间的军事冲突和小型战争,以及星球大战和世界性高技术战争等等新的战争样式。
高技术战争发动的方式和进行的方式与以往也有很大不同。
远战可能多于近战,导弹战可能多于枪炮战,电子战可能充斥整个战场。
作战双方利用智能武器和借助现代指挥工具进行的斗争将日益突出出来。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首例使用了战术战斧巡航导弹。
作为远程精确打击武器之一的巡航导弹,具有快速精确打击能力,它采用惯性加GPS复合制导,或再加红外成像,由于取消了地形匹配系统,大大减少了进行任务规划的数据量,可以使任务规划的时间从几个小时缩短到1分多钟。
另外,它在飞行400千米后能在战场上空盘旋待机2小时,能从卫星、无人机、飞机甚至海军陆战队岸上的探测器接收瞄准和定位数据。
它还具有高度的战术灵活性,在飞行中能在前方空中控制员的指挥下改变方向,攻击其他预定的目标。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同样使用了精确制导导弹,而且速度更为快,精确程度更高,相信在今后科技不断发展下,精确制导武器将会被更广泛应用。
(三)对武器装备的影响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军事装备被不断地改进更新,使各种武器的射程、威力、机动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高科技侦察装备,现在已可以覆盖整个战场,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纵深,大面积的侦察和监视,使现代战争空间空前扩大。
在现代战场上,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分部高度从水下、地面到超低空、低空、中高空、高空直至太空,水下低于500米,太空高达3.6万千米。
各种作战行动都将以部署在不同高度上的武器装备进行有机配合。
高低结合的立体化作战已成为现代作战的基本样式。
远距离大纵深的立体化作战使现代作战更加强调主动攻击使战场前后方的区别缩小甚至趋于消失。
隐身武器装备也得到了空前提高,同样被广泛应用在各类战争中。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古今中外军事家、兵器专家及三军将士共同遵循的军事法则。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就用雷达吸波涂料涂覆在飞机机翼前缘和雷达的通气管升降装置上,并进行了试验,从此,拉开了隐身技术发展的序幕。
隐身技术发展至今,有了很大的突破。
F-117A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作战的战斗攻击机,它在1991年1月17日开始的海湾战争中大显身手,仰仗其独特的隐身特性,攻击了伊军一体化防空系统,攻击了关键的指挥控制中心及其他重要目标。
它第一夜攻击了预计目标的35%,自己无一损失。
可见科学技术在军事战争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对作战空间的影响不光是同一作战单位的任务,正面、纵深大于以往作战,而且空中的支援和防护一般可分为超低空、低空、中空、高空,超高空以及高天(外层空间)6 个层次。
由于远程火器增多,部队机动速度加快,作战部队的任务纵深大大地加大了。
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增大。
在谋略思维上能够跳出常规,在复杂的战争现象中,寻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点,在谋求突然性的优势中居主导地位。
但是指挥决策的快速性和作战行动的快速性,无疑有助于突然性的达成。
而后者,在高技术战争中是司空见惯的。
杀伤破坏程度空前残酷。
既有大面积杀伤武器,又有精确制导的杀伤点状目标的武器。
点面结合,破坏面积大,杀伤目标准,对人类带来的灾难超过以往。
如果高能激光武器使用于战场,对其破坏杀伤力目前还没有找到抗御的方法。
战场探测器材十分发达,凡是暴露的目标,一般都可侦知,凡是侦知的目标,一般都可摧毁.克劳塞维茨说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在高技术战争中这句名言将再次得到证实。
电磁频谱的斗争更加激烈。
这方面的斗争不单单是像以往那样主要反映在干扰和反干扰方面,除了干扰反干扰的斗争外,还将反映在侦察反侦察、制导反制导、C3I 系统与反C3I 系统等方面。
高技术战争中,雷达是双方很关注的目标。
电子干扰对方制导系统也将日益重要。
破坏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更有积极意义。
电子压制斗争是火力压制的前提,否则,很难保障火力压制的效果。
所以电磁环境的优势往往伴随着胜利。
(五)对作战指挥的影响由于卫星技术和其它遥感遥测技术广泛使用于军队指挥系统,获取战略情报和战场情报已不是十分困难的事;由于电子计算机成为军队指挥的重要工具,大大提高了对信息的储存、处理能力;而使用激光通信、光纤通信、传真通信和数据通信等手段,通信的可靠性和适时性提高了。
自动化的指挥控制系统使军队指挥既快速又准确,尤其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以提出决策建议和行动方案供指挥员选择参考,作出最佳抉择。
以高技术为支撑的C3I 系统,可供战略指挥(全国、全球、甚至外层空间)使用,也可供战役、战斗指挥使用,甚至单舰、单机、单车、单兵都可使用。
这就要求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必须既是军事专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熟悉自动化指挥程序和具有运用指挥设备的知识与能力。
(六)对后方保障的影响高技术战争的极大消耗量对后勤保障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供应补给量与消耗量要成正比,要以极大的供应量来保障高技术战争的极大消耗量。
假设消耗量为N ,那末供应量应大于N 。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战争的持续进行,如果供应量小于消耗量,那就要影响战争的进行,甚至发生粮尽弹绝的危险情况。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问题是当出现“失”时,有应急措施,手里有预备力量可供使用。
(七)高科技的应用大大扩展了合同作战的范围。
从总体上说现代战争将是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合同作战。
以防空作战为例,现代战场上空飞行者各种飞机和直升机,还有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空中战场监视系统乃至太空飞行器等。
他们对陆战、海战战场构成巨大威胁。
为了对付它们,必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防空力量体系。
将来的防空力量结构是:低空和超低空防御有武装直升机和地空导弹、高炮等;中低空防御有战斗机和地空导弹、高炮以及弹炮结合的防空武器:中空防御有战斗机和地空导弹:高空防御有远程地空导弹:太空防御有反卫星武器和反弹道导弹武器。
这些防空武器还要靠部署在太空、空中、地面的侦察预警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指示目标与指挥控制,以及靠电子战装备提供作战支援。
上述各种武器装备共同构成多层次、综合化的过饱和防空火力网,实施多元一体化的防空合同作战。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发生的几场高科技局部战争,既有工业时代机械化战争的性质,又有知识时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局部战争的样式和特点。
随着国防科技的迅速发展,未来战争的战场空间越来越广,交战的距离越来越远,作战的节奏越来越快,信息成为战争的焦点,新概念武器打量进入战场。
知识化军队、智能化武器、数字化战场、信息化战争、威慑化战略,成为21世纪军事发展的基本趋势。
未来的高科技战争将是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未来的战争将是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战争,未来的武器装备也将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期间,军队还未完成机械化就着手信息化发展,目前军队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面对国际上的很多问题,我相信中国不是软弱,而是不想失掉和平发展的大好机会,一旦中国周边爆发战争,最高兴的恐怕是那些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某些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