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问题矫正的实践报告

青少年问题矫正的实践报告
青少年问题矫正的实践报告

1.来访者的自我概述

我们是个特殊的家庭,在这些年当中没有人懂得我们的艰辛和痛苦,我的儿子叫赵文齐,是一个孤独症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自控能力,更没有自尊自信的人,今年已经14岁。我的孩子小的时候非常可爱,也非常省事,跟正常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但从2岁以后发现了不对劲,你叫他他没有反应,像聋孩一样。但是当时认为可能是听觉的问题后到医院就医,经检查无任何异样。我们想可以使发育晚的原因,所以知道他4岁时发现问题的严重才到哈尔滨求医,经哈医大诊断为孤独症。明白了之前一直发生在他身上却无法解释的一些孤独症的症状:喜欢听音乐,尤其是欢快型的音乐,也只有音乐才能让他安静下来。日常的行为很刻板,情绪不稳定。到5岁之后发展到会突然尖叫、手舞足蹈,依旧不会说话,偶尔会蹦出几个单音节的音,无主动性语言,自言自语时的话语无人能懂。

从带他到医院说是自闭症时开始,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从天掉下来的病,不知病因,无法治愈,别人是无法理解我们当时的痛苦,这是一种从天堂到地狱撕心裂肺的痛苦,真是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甚至想到和孩子将来一起到天堂,也许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现在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他的“特殊”也越来越明显,他甚至没有上学的资格,真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总之什么都不知道。

2.既往经历与个人成长情况

小齐的父亲是油公司的职工,母亲则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父亲有酗酒的爱好,母亲的性格则较为内向。小齐的妈妈在生小齐时,由于在顺产与剖腹产选择之间犹豫不决,延误了生产时间,导致小齐最后剖腹产生下后,脸色带青。医生曾说过,小齐出生时间延误并脸色带青,可能会对智力产生影响。建议孩子长大一点之后,到医院检查一下。但是当时由于新生儿的降临带来了巨大的喜悦,这可是小齐父亲这一代孩子中唯一的一个男孩,小齐父亲的弟兄所生的皆为女孩,所以小齐的父母并未对医生的话产生重视。同时也因为在此之前,小齐的母亲怀有身孕,但在初期B超检测中知道是女孩,遂考虑再三打掉了。但在打胎过程中小齐母亲的输卵管折了后接上,很不容易才再次怀孕,所以小齐妈妈在怀孕期间很谨慎小心,轻易不进行活动。也因为小齐的母亲性格较为内向,在孕期也很少与小齐进行交流沟通。

小齐在六岁前所住的地方离亲戚朋友家较远,平时的来往不是很频繁。又因为父母的工作较忙,疏于对小齐的照顾,所以小齐在六岁前身边没有什么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而小齐从出生时就比较乖,不喜欢哭,日常生活比较好照顾,所以知道小齐两岁时依旧不会说话,连最基本的爸爸妈妈都不会叫的时候,小齐的父母才渐渐开始着急。但是小齐在其他的方面并未有明显的特征,小齐的父母仅认为是发育较晚,孩子的性格大概是随了母亲,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而已。后到三岁多时渐渐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初时曾怀疑小齐的听力是否有问题,但经过检查一切良好,后咨询医师,在小齐四岁时确诊为孤独症。

在知道小齐的症状之后,小齐的父母进行了多方咨询,四处求医,但效果均不是很明显。在治疗期间,小齐一直坚持吃医生所开的促进大脑发育的药物,同时也到很多培训机构参加相关的训练等。但是在一切的努力之后,小齐的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改善。医生曾经建议小齐最好多多接触一些同龄的玩伴,对小齐非常有好处,但是小齐的父母之此之前曾尝试着送小齐到幼儿园锻炼过,结果均以发现孩子不正常后拒收。因为小齐在幼儿园和其他的小朋友不一样,不喜欢和他人玩耍,对老师的话也置若罔闻。最让幼儿园老师不能接受的是没有自己的动手能力,吃饭需要老师喂,而且饮食非常单调,不是固定吃的东西就坚决不吃。老师经常对小齐无可奈何。同时小齐的父母发现幼儿园其他的小朋友会欺负小齐,而小齐不会还手也不会说话告诉老师这种情况,直到小齐的父亲在一次接小齐放学的时候发现之后心疼不已,向老师反映情况多次后,小齐的父母经过商量决定不再送小齐上幼儿园。此后小齐曾被送到特殊的学校进行学习,但发现小齐均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小齐的父母也非常担心小齐会受到伤害,所以直到小齐8岁时,一直是生活在家里。

随着小齐年龄的渐渐增长,小齐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因为没有任何一所正常的学校会接收小齐,而小齐的生活环境也不利于他的成长。后小齐的父母与其在学校工作的姨妈商量之后,送到其姨妈的二年级班级进行学习,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小齐可以多多接触小朋友,感受一下周围的氛围。小齐一直随着班级学习生活,直到五年级小学毕业。在此期间,小齐的症状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善,因为小齐对音乐和绘画比

较感兴趣,尤其是在绘画课上,小齐的绘画才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对小齐其他课业产生了影响。虽然小齐并不能听懂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但是小齐会按照老师的板书原封不动的照着描下来。同时小齐的一些症状依旧还是老样子,上课时会突然喊叫,情绪会突然变得暴躁。没有男女性别上的意识,智力仍保持在幼儿时期。小齐小学毕业后为联络到相关可以接收的学校,所以一直在家至今。

3.临床症状表现

通过了解知道小齐在婴幼儿的情况,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

小齐在婴儿期时,有如下的症状:(1)母哺乳时没有对视和微笑(2)抱起时发挺,不愿与人贴近(3)对人的声音没有兴趣(4)叫名字反应少(5)过分安静、被动(6)回避目光、笑时不看人、缺乏适当的表情(7)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8)不模仿大人的行为

小齐幼儿期的表现,有如下的症状:(1)回避目光(2)对他人言语无反应(3)对父母不产生依恋(4)缺乏交往兴趣、愿望(5)交往方式异常,不会根据社交情景调整自己行为(6)不会分享欢乐,不会寻求安慰或安慰人(7)不会想象性游戏等(8)共同注意问题

通过与小齐的近距离接触(小齐6岁时的情况), 观察及分析比对, 小齐具有自闭症典型特征。其临床症状如下:

(一)小齐表现出社会交往障碍

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 即:不能与他人(包括父母)建立情感联系和社交关系, 不能应用非言语交流。

1. 小齐眼神飘忽不定, 不易停留在他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 看人时常眯着眼睛, 斜视或余光等, 很少正视他人也很少表示微笑, 经常回避他人的目光, 缺乏与他人对视的交流。这种缺乏眼与眼的对视, 往往被看成是自闭症的特殊表现。

2. 通常情况下, 无论是亲人、邻居或者身边熟悉的人叫小齐的名字, 他都不予理会, 没有反应, 表现出“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往往需要重复喊上三遍以上, 他才会偶有反应, 转过头来看一眼, 时间极短, 又会马上转过头去, 不予理睬。

3. 小齐不加区别的、对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表现出冷漠, 对亲人不亲, 对陌生人不拒, 缺乏与父母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对小齐都是一样的, 他对陌生人不予理睬,对父母、亲人也不予理睬。

4. 拒绝亲近。曾多次尝试和小齐亲近, 但全部失败。虽然是小齐的姐姐,但因为关系并不熟悉, 当想靠近他时,他很快就会避开了。随着接触的不断深入, 彼此之间渐渐熟悉, 会尝试着抱抱小齐看电视或听音乐(看电视和听音乐是小齐最喜欢的事情之一),通常他会乖乖的接受,拒绝。当再尝试提出其他要求,比如希望他可以出声叫姐姐,他会看你一眼, 然后马上转移视线, 接着还是避开, 以身体语言拒绝他人。

(二)小齐表现出语言沟通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是一种质的、全面的损害, 主要表现是语言发展延迟、语言应用能力障碍、语言的重复及使用语言时在音调、速度、节律等方面的。

1. 小齐的语言障碍非常明显。他通常是沉默不语, 极少说话, 就算有, 也只是一两个字词, 发音时间很短。

2. 小齐毫不注意周围的环境, 有自己的“小天地”,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并以此为乐。身边的人在嬉戏或吵架, 他都完全不理会他们究竟在说什么, 在做什么。他会表现出随心所欲地翻开自己喜欢的画本,或者就是静静的呆在一个地方玩手中的物品不会厌烦。

3. 出于自我刺激地使用语言。小齐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尖叫, 突然变得很兴奋, 露出笑容; 有时会自言自语, 面部表情丰富, 看上去非常的自得其乐, 当仔细分辨他自言自语的内容时, 却完全听不懂。自闭症儿童所发出的别人不能听清或不可理解的“话”, 常称“自我中心语言”。

(三)小齐表现出兴趣狭隘及刻板、重复的行为障碍

刻板、重复、单一不变是自闭症儿童异常行为的典型特征。自闭症儿童对玩具不感兴趣, 但对不是玩具的东西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兴趣和迷恋;在接触方式上表现出刻板、重复的特殊性, 并且对环境的要求刻板甚至固定不变。

1. 小齐对音乐有特殊爱好, 特别喜欢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如果在放音乐时看到有跳舞的场景,也会随之起舞。

2. 小齐也很喜欢画画,但是所画的图象杂乱无章、千奇百怪,外人无法看懂。

3. 小齐有时也会出现攻击行为, 推打父母或身边的人。

4. 小齐有时候会坐不住, 表现出无目的活动或活动过度, 注意力分散, 习惯东张西望, 或作

伸颈、装相等怪异姿态。

4.心理问题的病因及心理诊断

小齐患自闭症的主要原因分析

儿童自闭症的起因尚不太清楚, 病因也尚无定论。儿童自闭症不是由任何单独的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因素引起的, 它的发病与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医学及社会的、心理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是多种生物、社会学原因引起的广泛性心智发育障碍所致的行为异常综合症。但最近有调查显示, 自闭症与脑部生理结构或神经病学有关, 是几种?原因#的结果, 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

自闭症患儿的同胞发生本病的发病率较其他人为高, 单卵双生子的发病率较高, 41%患儿为长y染色体。在小齐的家族中, 并未有自闭症患者。至于基因染色体, 现无证可查。

(二)器质性因素

据了解, 小齐的母亲在孕期曾吃过感冒类的药物, 小齐出生时间延误,有脸色青紫之兆。并且小齐有酗酒的喜爱,都可能对小齐产生影响。

(三)环境因素

很多人认为, 自闭症是后天产生的, 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缺乏关爱、缺少同伴、父母不关心、环境孤独单调等会导致自闭症的发生。小齐的家庭条件较好, 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较多家庭成员非常疼爱小齐。母亲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父亲平常工作较忙, 疏于对小齐的照顾。由此推断, 可能小齐缺乏一定的家庭温暖, 也许会对其患自闭症有一定的影响。虽然, 研究者们已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 但迄今为止, 仍未能阐明儿童自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其发生原因,是病毒, 还是代谢失调, 目前尚无定论。环境因素对其只有小部分的影响。

小齐症状的心理诊断

对自闭症的早期诊断能够帮助我们尽早发现自闭症症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其他治疗,但2 岁以前诊断出的自闭症案例很少。因为2 岁以前儿童的行为类型和发育尚未定型,决定性的诊断依据还不明确。自闭症的诊断标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目前国际上一般以美国的《精神疾患的分类与诊断DSM第四版》(1994) 中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来诊断。其诊断标准主要有4 条:(1)症状在3 岁以前出现。如在3 岁以后出现,就不能定为自闭症;(2) 有语言障碍。卡勒教授最早发现自闭症儿童不会使用人称代词、语法混乱。有些自闭症儿童说话声调异常,没有节奏,发声有些奇怪。也有些儿童出现语言暂时消失的情况;(3) 有社会人际交流障碍。和他人没有感情交流,很少和他人进行视线交流,对他人的拥抱没有反应或反感;(4) 行为刻板、反复、机械,带有强迫性,有时有固定仪式。如一直盯着旋转的东西看,玩具要按固定顺序排列等,不能容忍变化。

以上四点全都有,可以定为典型的自闭症,如果只具备一部分,可能是轻度的、边缘性的自闭症或其他障碍。

小齐的症状符合上述的描述,并且在小齐四岁时到相关医院就医,其症状已经确诊为自闭症。5.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案

心理咨询方案

(1)咨询目标

○1通过分析和讨论解决小齐的症状,可先从社交障碍开始解决,使小齐学会接纳身边的人。

○2增加身边人的热闹气氛,多给予小齐一些关爱,使小齐融入到热闹的气氛中。

○3综合起来,让小齐与身边的人接触时说话或拥抱不低于3次。

(2)建立信任、温暖的关系

(3)咨询时间安排

○1整个时间安排为三个月

○2平时的日常生活给予及时的调节

○3每周2次行为训练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1咨询过程

1)咨询者与家长之间的预先沟通,做到对小齐的相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处理意见一致

2)确定咨询的方法,利用其喜欢音乐和画画,确定选择正强化,惩罚和代币致的方法。

○2咨询方案的具体实施

1)自闭症儿童也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个体,在咨询的过程中,和咨询者和孩子之间处理好关系至关重要

2)日常生活的调节,分阶段逐步调节完善

心理治疗相关方案

1、心理治疗方法之行为疗法

该疗法主要采用行为分析,简称ABA。ABA采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自闭症儿童各

项能力的发展。其核心部分是任务分解技术,包括四个步骤,训练者发出指令、儿童的反应、对儿童反应的应答、停顿;具体地说包括①任务分析与分解②分解任务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分解任务

的训练③奖励(正性强化)任务的完成,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强化,强化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或姿势表扬,强化随着进步逐渐隐退④提示和提示渐隐,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所学内容的熟练又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⑤间歇,在两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需要短暂的休息。训练要求个体化、系统化、严格性、一致性、科学性。要保证治疗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度,每周20、4-小时,每天1-3次,每次3小时。

运用ABA 对小齐进行治疗(以老师给小齐上课的流程为例)

( 1)坐的训练是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行为干预的第一步训练要从最简单的行为动作开始, 这样比较容易成功, 可以为以后更为复杂的训练打好基础。

a. 在正式上课之前, 老师会让小齐与老师面对面坐下。小齐在接受老师较长时间的训练之后, 已经养成习惯, 会很配合地坐好。这时, 老师就会及时给予表扬, 说: 小齐坐下了, 真好!

b. 在上课过程中, 小齐有时会坐不住, 想要离开椅子, 这时候, 老师就会将小齐带回椅子上, 并用手摁住小齐的手放在膝盖上, 用脚轻轻固定住小齐的脚, 帮助他坐好。

2、心理治疗方法之游戏疗法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自然获得肌肉协调与动作练习,可以松弛并缓解压力;还可以借助游戏化解现实

与幻想之间的内在冲突;透过游戏,儿童可以了解人我之分,学习到人际交往的技巧;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还可培养社会适应力,等等。

游戏疗法依据理论可分儿童分析、关心疗法、非指导式疗法和现实疗法等四大类。无论采用何种疗法,其治疗过程需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⑴对儿童进行游戏疗法的同时,须对家长进行咨询

⑵导入阶段:若亲子分离的不安现象发生,家长也进入治疗;该现象消失时,才可让亲子分别进行活动。

⑶初期阶段:治疗者须采取接纳、容许及同理心的态度。

⑷第二阶段:儿童开始自由地游戏时,治疗者要跟随儿童。

⑸第三阶段:确定治疗者与儿童之间建立亲密的信赖关系,此时儿童常在游戏中出现攻击性的表现。

⑹应该让儿童明白在治疗过程中只容许其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范围,如游戏时间的限制、禁止携带玩具回家、禁止破坏物品等限制。

⑺第四阶段:儿童在此阶段多由攻击性的感情表现,转变为否定与肯定两极端的感情表现。

⑻第五阶段:此时肯定的感情表现相对于否定的感情表现出现得比较多。

⑼从治疗理论上来说,治疗者在第三阶段以后使用的技巧,依据理信纸会有所分别,如采用儿童分析法给予精神分析解释,现实疗法则给予自由关系的创造空间等。

3、心理治疗方法之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应用在自闭症儿的临床实例首推法国音乐治疗家法兰西等人成立儿童研究小组,使用音乐与韵律的治疗,能引起自闭症儿的注意以改善其人际关系。其疗效有以下几点:协助受疗儿(者)集中注意力并促进机能的协调;培养想象,并能稳定情绪;促进社会化与语言互动;促进参与团体活动的动机。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⑴确定音乐治疗的形式,按个人的参与方式,可以分为:欣赏、演奏和创作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多具有移情和顿悟效应;第二种形式多具有抒发效应;第三种形式多具有投射效应。按一次参与人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个人与小组团体两种形式。后一种方式有助于参与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增进治疗,尤为合适于增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⑵了解背景资料,确定治疗用的乐曲,汉疗师用音乐对当事人进行汉疗前,应对当事人的性格、病患的性质和历程、家庭背景、个人爱好等个人资料要有必要的了解。选择适合当事人的背景和符合治疗目的的音乐作品或歌曲。

⑶地点的选择,音乐应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光线不宜过强,并要有较好的音乐播放设备。被治疗者采取坐、卧、躺舒适的姿态均可,轻轻地闭上眼睛。

⑷音量的控制,音乐的声音应由小逐渐增强,音量恰到好处。以适宜的心情欣赏适宜的乐间就是人乐和谐的境界了。

⑸治疗时间,每次接受治疗时间不应持续过长,一般来说,在30-40分钟之间为宜。

⑹注意事项,在耳痛、头痛剧烈、情绪极度激动的情况下应暂时避免使用音乐治疗。

4、教育治疗

教育治疗是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它不是使用某种单一的治疗技术,而是一种

综合的治疗训练课程。教育治疗的重点是教孤独症儿童学会有用的生活技能,其中包括

社会相互作用、自我保护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三个方面。

①社会相互作用的技能

与他人形成相互关系有困难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他们不能像多数人那样,通过各

种日常生活经验获得社交能力,应该基于发展理论和行为理论,为他们提供指标课程。

②自我保护的技能

教孤独症儿童学会识别和对危险情景特别是威胁生命的情景做出恰当的反应。一些

常见的自我保护技能包括:不让异物进人眼、耳、鼻、口;不能弄电线及插座;拔打紧急求助电话;识别和遵守安全标志;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等。

③日常生活技能

教孤独症儿童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其中包括:饮食起居;保持家中环境整洁等。

孤独症的教育属于特殊教育,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个别化。由于患儿概括

能力差,因此在选择教育环境时应特别注意选择典型的环境,在该环境中使用的技能在

其它环境中也能使用。另外,必须将任务分解,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采取小步走原

则,逐步达到制定的目标,直到患儿学会并固定下来为止。教育训练开始的年龄越小效

用越好。

5、其他疗法

治疗自闭症的其他疗法有:社会技能训练治疗方法和精神统合疗法等。社会技能训练治疗法主要用于打电话、买东西、车、人际交往等行为的培训和塑造;而精神统合疗法,则重视自闭症儿童的主体性,并根据儿童的不同发展状况和成长阶段教育辅导

青少年问题及其矫正实践报告指导老师:何琳琳

学生姓名:杨雯婷

班级:心理1001班

学号:20100499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旅途中特殊的时期,不仅生理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且心理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思考在新的形势下的教育应如何办近几年,我们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点,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青少年在教育者的心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他们成人后才智的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青少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故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倾其心血,人民对青少年投入的最多,希望也最大,学校如此,家庭如此,全社会亦如此。然而,长期以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青少年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对时下青少年问题日益增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都还很不够,其中潜在着许多容易让人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抓好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对头、专业人员训练有素等方面的工作,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证,也就不可能会健康全面的成长,因此,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对策 目前,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对学生、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评价一个学生往往以成绩的好坏为标准,繁重的课业任务、激烈的社会竞争、家庭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由于部分青少年的性格内向,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缺乏开放性,社会又处于转型期,一些浮躁偏激的社会情绪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很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着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社会家长,不能仅仅重视文化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让孩子们具备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改进教育方法上来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们。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之后,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途径、师资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要求,同年还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委员会,委托有关省市和高校进行研究与实验。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强烈“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年9月,教育部又在贵阳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制定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上述种种迹象表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其明确的指出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涵盖面非常广泛。比如,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等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主要有实事求是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以及走广大人民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最近,我们就马克思主义展开了一些实践调查和实践,如下: (一)调查——网络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技术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

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我们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72份,有效问卷557份。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网络中应该完全遵守显示道德的占有41.8%,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的占95.2%。道德观念隐藏在染指结构的黑箱里面,难以直接评价、判断。具体在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上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有: 一,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中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的认识。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路作为一种无国际、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收到网上想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母语”文化遭受强烈的冲击。互联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占90%以上的信息时英文文化在网络上取得霸权的地位,从而导致西方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长期沉溺于互联网的青年学生由此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甚至产生排斥。 二,青年大学生网络不文明的行为普遍。调查显示:86.3%的同学看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同学见过网络不文明的现象比如谩骂和恐吓。35%的大学生曾经在QQ或论坛上对别人的进行恶意的攻击和散步虚假的信息。 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知识群体,是中国新世纪的希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及分析1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性意识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一女生喜欢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她自己也知道并非是交男朋友。但她仍然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同时,她不知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被笑话。她很迷茫,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老师为她解答。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我国青少年儿童性意识萌发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1、12——16、17岁,近几年来还有提前的趋势,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又因为对两性知识的缺乏而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他们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慢慢长大,但在异性面前却显得很拘谨腼腆。到后期出现一种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一些男女同学虽然感情很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但却害怕它会招来大部分同学的议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喜欢一个人包括异性并没有错,这都是人很正常的想法。 2.当你对一个人有强烈的喜爱念头时,就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会逐渐消失的。 3.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拜他并且希望能得到他的关心和保护,如果不敢面对面的说也可以间接接触,例如可以采用写信或者让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愿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 5.当有人评论时,要理直气壮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各种猜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要因此而气愤。 6.为了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则应该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成绩搞好,从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二、社会性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二女生来询问,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吵架,她不知道两人还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谊,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与错,甚至在她的好友有偷盗自己东西的行为时,也不敢多说,近来,好友还被一群品行不良的人恐吓威胁着让陪着他们玩玩,而且让好友去干坏事,她们两个都害怕不服从会招到报复,而服从了又害怕自己变坏。因此,徘徊不定,也不知道怎么办。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少年由于缺乏辨证而全面的看事物的经验,往往会把朋友之间的友谊神圣化。他们会把小集团中的一些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标准。常常为了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

篇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范本 日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以及应对措施调查报告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网络化作为这次革命的显著特征,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随著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的影响日益扩大,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副米啊你效果、如网络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虚拟空间,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摆脱了现实社会里诸多规范的约束,造成隐形角色失去规范,侵犯知识产权、制作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违法行为以及恶意攻击他人、散布虚假信息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 【正文】 ; 一、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技术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我们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557份,有效问卷472份。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网络中应该完全遵守显示道德的占有41.8%,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的占95.2%。可见,虽然显示生活的多样化使得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发泄情绪、恶作剧的园地之一,但大学生对网络保持了理智清醒的认识态度,对网络环境的不良现象有着充分、足够的额认识,对整个网络环境在心理上也有较好的准备。 心理学告诉我们,道德认知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不同于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它并不必然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而有待于上升为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的外在表现,是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观念隐藏在染指结构的黑箱里面,难以直接评价、判断。具体在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上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有: (一)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中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的认识 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路作为一种无国际、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收到网上想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母语”文化遭受强烈的冲击。互联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占90%以上的信息时英文文化在网络上取得霸权的地位,从而导致西方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长期沉溺于互联网的青年学生由此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甚至产生排斥。此外,超过半数的青年大学生由于自制力较弱,会出于好奇心了冲动心理可以去搜索一些宣传西方生活理念、意识形态以及色情、暴力等与社会主义文化相背的内容(见题一)。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虽然不少的学生只是抱着“看一看,不会对自己产生坏影响”的态度,但是,因为自制力较差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对滞后,从而造成网络上大量的不健康信息和内容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传播。 题一:你或者你身边的同学访问过宣传西方生活理念、意识形态的网站(包括黄色、暴力等)吗?(单选)(%) 经常访问偶尔访问没有访问过 文史类 16.3 33.7 50 理工类 13.5 29.4 57.1 (二)青年大学生迷恋网络以及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青少年犯罪案例及对策

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分析及对策 ——法制专题教育月材料 中学生违法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它本身的特点。下面结合几起青少年违法行为的案例,简要的分析下青少年犯罪的一些特征 案例1:今年暑假三位初中女生因无聊到某舞厅玩,碰到年龄相仿的一群青少年,为首的是女孩A某,因一言不合,A某指使随她来的几个男少年,劫持三位女生到某宾馆进行轮番殴打折磨,其中一女生在A某的同意下还遭到了强暴,手段令人发指。 这一案例突出了青少年犯罪的突发性、团伙性、动机单一性和手段残忍性。追溯他们犯罪的原因,A某父母离异,她曾混入社会后受骗失身。随后破罐破摔,成为害群之马中的为首分子,称王称霸,惹是生非。三位受害女生也开始出入舞厅,追求高档消费,她们有的缺乏家庭温暖,有的缺少管教,自我保护意识差,到舞厅寻刺激,嘴巴不饶人,终因势单力薄而受害。从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差,在心理尚未成熟的前提下,受到外界不良的因素侵蚀之后,意志颓废,又有虚荣心理作祟,想在同伙面前“扎台型”,往往容易不计后果,做出令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案例2:某一中学生在上学路上骑自行车撞倒一老太,他开始表现不错,即送老太进医院,并表示愿赔偿医药费。经交通警察处理,裁定赔偿经费后,老太的丈夫逼他再增一倍赔偿费。该生的父母是瞎子,经济拮据,他被逼后想不通,用酒把自已灌醉,产生了“杀死老头”的想法,借着酒胆,他冲到老头家用榔头砸死了老头。 上述案例纯属突发事件。该男生平时并无劣迹,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也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偶发事件中,他们往往意气用事,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容易想不通而走极端。 案例3:某高一女生与邻居海员谈恋爱,当海员出海后又遇到另一俊男追求,她沉迷这一男子,不听父母劝告,并逃学。该男青年把她带到表哥嫂处过夜,当晚,男青年翻出表哥家的2万多现金,她未作阻止,第二天逃离后挥霍游玩。回家被抓后男青年推说自已有前科,要女生顶罪。审判时,男青年把全部责任推到该女生身上,致使女生重判,二审时,女生才说出实情而改判。 此案可以看出,由于受年龄、文化水平的制约,未成年女性认识客观事物往往凭自已的主观愿望片面地认识问题,有时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女生的心理,尤其是早恋的女生往往执迷不悟,对劝告无动于衷,又表现出对异性的盲目崇拜,依赖性强,缺乏辨别能力,她们涉世未深,容易受骗上当。 案例4:少年犯B某原是重点中学的初中生,几分之差未考取重点高中常受到父亲的讽刺、挖苦。虽然他向父亲表示,一定考取大学,但父亲仍多次训斥。B某在又一次受到父亲奚落之后,忍无可忍进行反驳,被父亲打了一记耳光。B某负气出走,一周后被拉入偷窃团伙犯罪。父亲的“一记耳光”把他打入了监狱。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本(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965-91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优秀 范本(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本(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在今年的七月份,我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身于社会的工作。虽然,我只是做暑期工,虽然,我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一切都是那么难忘,也令我受益终身。 回想找暑期工的那段时间,我觉得可谓一波三折。因为我要经过多处地方的寻觅,才找到那份工作。不过静下来想想,我之所以陷入那种境地,其实与我没有把握时机有关。因为在我放假的头几天,我都只顾着休息和等待消息,却没有主动去找工作,结果到了后来,有招暑期工的地方都已经招满人了,我才开始行动。这正与马克思哲学观点中,提出的“不失时机,促成飞跃”不谋而合。它教会我们要把握好时机,促

成事情发展的成功。假如我们没有在条件充分时立刻抓紧时机,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而去。这也恰恰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总是想找份适合自己去做的暑期工,这时候其实是在一种量变之中,但光是想,又没有实际的行动,结果还是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还是找不到工作。 面对了几次找工作的失败,我却没有放弃,我还是四处打听,哪里还会招人。而且我发现光是自己一个人去找的力量实在太单薄,于是我就请求亲戚,朋友一起来帮我留意一下,这也反映出,人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面对困难时,要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所在,并要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不是轻易地放弃。 最终,我还是来到了一家商店做“理货员”。这时候,我是觉得有种成功感,因为我觉得,我的不放弃是有价值的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挥阻碍事物的发展。”它要求我们要拥有正确的意识来对

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之厌学 【案例呈现】:有一位母亲很苦恼,儿子从小就懂事听话,和同学关系融洽,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但自从上了初中就开始情绪不稳定,正在上初二,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一拿到书本,就哈欠不断。做作业时也磨磨蹭蹭,拿块橡皮也能拿半天。妈妈让他把第二天的书看一看,他就冲妈妈说一句:“没什么好看的。”妈妈追问了半天,他才冒出一句:“学习真没意思,真累!” 【案例分析】:对于这位初二学生的这种对学习的反应,我认识这实际上是厌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学生对学习烦躁、厌烦、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于是出现了消极应付的情况,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速度和质量下降。厌学主要分为三个程度。轻度厌学,学生不喜欢学习,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课后作业偷工减料等;中度厌学,学生开始将情绪付诸行动,经常性逃课,逃避学习,不想面对学校老师、同学。重度厌学,从心理问题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厌学症,将学习中的问题夸大泛化,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极度自卑心理等。由案例中这位学生的表现来看,他目前属于轻度厌学状态。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些。 第一,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有些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第二,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正常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第三,学生自身的因素,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2篇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2篇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2篇 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

青少年心理问题8种成因及应对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思维形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地位。好奇心、模仿力强,情绪化较强,情感、理智水平较低,言行易受情绪和情境影响。自我意识发展较快,个人评价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近几年来,在少年儿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些专家调查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无一例外地与少年儿童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这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不安。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民族的素质,如何加强和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家长和所有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处于快速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变化急剧,内心的冲突和矛盾频繁迭出,因此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自卑心理 部分少年儿童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不可救药、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懒、委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少年儿童并不是本身有某些缺陷和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喜欢的位置上,并由此心灵笼罩上愁云。他们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二)逆反心理 很多少年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影响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三)孤独心理 一些少年儿童很少和别人交往,爱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人际关系疏远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郁闷。有人调查少年儿童的孤独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境遇型。由于家庭迁移、升学、转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适应能力较差,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和意向,变成一名孤独者。(2)自我封闭型。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不足,便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天地里。(3)行为方式型。现在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总是以独处的方式生活、学习,难于了解别人,也难于让别人了解,因而感到孤独。(4)性格自傲型。有的学生自高自大、自命清高、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因而滋生孤独。 (四)嫉妒心理 在学校里,一部分少年儿童因漂亮的容貌、优异的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教师的宠爱,也会引发另一部分少年儿童的嫉妒之心。具有嫉妒心理的少年儿童,一旦在学习和其他方面不顺利时,就会怨天尤人,而不能冷静地自我反思。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少年儿童甚至发生人身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五)惧怕心理 就少年儿童群体来说,存在着优等生惧怕同学的竞争、中间生惧怕掉队、后进生感到前途无望等现象;就少年儿童个体来说,存在着惧怕数学或作文、惧怕使父母的希望落空、惧怕记忆力忽然衰退等现象。一旦惧怕惯了,就容易产生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4413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社会观察报告 报告题目: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北京联合 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低头族”现象 指导教师:曲艳老师 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班级:视传设计1503B 姓名(学号):董少纯(20) 张煜(20) 卞玉龙(20) 武壮壮(20) 郭榕(20) 2016年 5月 社会观察计划

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低头族”现象摘要 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便捷沟通同时,也将“手机依赖症”带给了现代人。我们小组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初步的调查,本次研究通过调查大学生“低头族”现象,了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就此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帮助“低头族”抬头。这一研究有利了解“低头族”为何低头,了解“低头”之后对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大学生认识这份现状的危害与隐患,慢慢的抬头。

同时让我们小组学会了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利用低头族依赖手机大学生 背景 每一次,路过或者在地铁、公交车里那些纷纷都做低头看屏幕状的上班族或学生族,他们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紧紧盯住屏幕,打发起零碎的时间。他们的共同的特点是使用大部分手机,他们的视野与智能手机相互交缠直至难以分解。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大城市交通路线拉长,私人时间延长、断裂化,属于自己的“块”时间越来越少,但一个人吃饭、赶路的时候越来越频繁,例如像我这样的大一的学生,一个宿舍的朋友一个星期也可能谈不了话题,每个寝室也就只有一个或两个人守着,导致不少年轻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网络进行娱乐休闲,或依靠手机、虚幻的网络世界、网络游戏来度过无聊,打发时间。从而如痴如醉,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沉迷在虚幻的环境中,忘我精神。 目的 现代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也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发达,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成为了忙碌生活的一个象征。很多大学生由于工作需要或得到精神上的安慰等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一旦来电减少,就觉得失去了什么似的……正如电影《手机》中讲到的“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在是手机,而是手雷” .这个手机,小小的长方形的手机,究竟是我们是手机的“奴隶”,还是手机是我们的奴隶? 调查时间地点及对象 时间:2016年4月16日到2016年5月11日

青少年心理健康_案例分析

少年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裕展希望小学 一、案例描述: 杨某某,女,12岁。父亲常年外出务工,家里只有妈妈和弟弟。一次,我通过日记了解到:她在日记里写到在家里要干很多家务,妈妈、弟弟都欺负她,她感觉只有到学校才快乐,很不愿意回家。在日记的结尾,她写到: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难道这也是爱吗?我讨厌我的妈妈。我看了日记后,心被震撼了,一时手足无措,六年级的孩子竟然如此多愁善感,如此敏感,有如此怪异的想法和心理。 二、问题分析: 1、存在问题: A、该生胆小畏怯,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长存在封闭思想。 B、心理积怨了许多仇恨,心灵得不到释放,想法无处交流,快乐痛苦得不到肯定和分享。 2、原因分析: A、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理解爱是什么?难以体验家庭的温暖,从而陷入失望、怨恨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小学生都有极强的慰藉心理,即小学生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她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但案例中的孩子却缺少这份慰藉,从而产生交往障碍。 B、家庭因素:由于中国传统的男女观念,部分家庭、家长存在重视男孩,忽视女孩的封闭思想,给予女孩关心少,重视少,甚至忽略其存在。这给女孩子心理造成阴影,好像我可有可无,从而否定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逐步形成自卑、压抑心理。要是

学习不好、表现差的孩子就更严重了。由于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帮助不够,父亲又常年外出务工,还遭到弟弟的欺负,出现了日记里的一幕。 C、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这些同学产生失落感,缺乏自信,背负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从日记里的反映来看,说明我们老师平时很关注她,让她产生了依恋学校,喜欢学校的心理。 小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转折期,小孩子的思想开始慢慢有个性,更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该生家庭情况异常复杂。该生的问题属于心理问题,疏导不好,很容易产生心理偏执的心理问题。 三、辅导方法: 1、询问基本情况,全面了解学生。找孩子谈心,诱导孩子说出她的心里话。从谈话中知道,原来孩子在幼儿时就应母亲不重视自己在邻居旁说不让自己读幼儿园,还说女儿长大了是别人的,只想好好供弟弟读书。于是心理有了结,加之平时处处被母亲忽视和惩罚,自此心里便不想与母亲交流。通过了解得知她的心是如此的脆弱和敏感。了解了孩子心中的苦与闷,找出孩子的心理症结,为接下来要实施的疏导策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准备。 2、与孩子交谈,了解内心世界。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必须站在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当听到她所说的那些生活故事的时候,我的心头一震。我用朋友似的语气与她交流,倾听她的诉说,她是那样的滔滔不绝,我感到我的责任。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积极的处事态度影响她。我鼓励她要摆脱阴影,积极面对,关心父母,与弟弟和睦相处。我跟她分析,弟弟经常打骂她,其实是想跟她玩耍,喜欢她的状况,让她从心里喜欢这个弟弟。 3、家访。与孩子父母交谈。加强对母亲的思想疏导,破除封闭思想,给予关心爱护。家长的思想解决后,孩子的压抑心里得到缓解,母子关系有所缓和。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论文题目: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师范 姓名及学号:方祺祎110121029 李丹阳110121030 黄乐青110121031 尹航110121032 魏江丽110181034 指导教师:毛勒堂职称:教授 2011年 12月 15日

一、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尽管如此,大学毕业生数量仍在逐年上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对身边的同学就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展开了调查。 调查时间:2011.12。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提高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 调查方法:通过网上派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二、本次调查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激烈的竞争,职业活动的竞争尤其突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相对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势在必行。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意义有以下几点:首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而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其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从而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再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并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最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是大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奋斗的动力,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另一方面,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首先,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他们眼高手低,没有看清就业形势,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提高就业市场配置的成功率,降低离职率。大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自我认识不足造成就业市场配置率低。同时,部分大学生盲目就业

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及家长应对方式

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及家长应对方式 中学生时代,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影响今后的一系列发展,本应无忧的年纪,也会从此蒙上阴影,种种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都显示,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此记者特别选取青少年中最常见的10大心理问题,希望青少年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早诊治。 考试焦虑症 [个案]“我现在一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小丽从小成绩优异,可进入初三后,成绩一降再降,由于一心想考重点高中,因此她一直都在自我加压的情绪下紧张学习。总复习开始后,她每次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数理化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目现在也不会做了。她说:“我觉得自己无颜面对父母,还不如死了算了。” [应对]每个学生都有考试焦虑,只是程度因人而异,显然小丽是得了典型的考试焦虑症。这时,父母和家长的耐心鼓励很重要。家长应该先接纳孩子的紧张焦虑,听孩子说说他的担心与不安,让他慢慢放弃那些不利的想法,进而改善考试焦虑的情形。孩子也可以找一个亲密朋友,把种种委屈都发泄出来。 [小贴士]所谓“考试焦虑”,是指由考试所引起,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生理上的紧张,诸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头脑一片混乱或空白等;心理上的紧张则大多以担心的形态呈现,例如:担心考试时自己有一大堆题目不会写、担心考坏了被父母责骂等。 强迫症 [个案]自从进入高中后,琳琳觉得学习比以前更紧张了,可是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却是要将家里所有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类。做完了这些事后,才能集中思想做作业。有时放好的东西又会再拿出来重新放。这样的事总要重复几次,最终必须做到全部让自己认可,才终止这一行为。这花费了琳琳许多宝贵的时间,为此她感到很烦恼,但她表示,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 [应对]一般来说强迫症的背后都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比如父母追求完美,对孩子要求很高等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发呆、做功课特别慢、咬指甲、耸肩膀等,就得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这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并及早带孩子去看医生。 [小贴士]强迫症是一种通过仪式化行为来减轻内心焦虑的精神疾病,病患会产生挥之不去的想法,出现不得不做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未来规划之我想处个好对象 2014070912027 王嘉豪 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儿童,青少年,青年的生活也从艰苦的劳动和效率低下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变得更加自由,更加烂漫,更加丰富多彩。爱情,这个从古至今一直为人所惦念,称道,歌颂的伟大名词,也越来越早,越来越常见地出现在我们学生的生活中,给我们的青春岁月增色不少。 然而爱情正如很多好东西一样,它是美丽的,神秘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如今男女比例天平失衡,每一代中国男子都将有千万人注定单身,夫妻年龄有差距也越发平常,而理工科院校则更甚,我校成电个别班级出现10比1甚至30比1的局面,为大学恋爱平添了不少压力。而当今大学生爱情观也是各种各样,让人难以应对,不少男生同学都在慨叹:想拿奖学金难,想耍个好对象更难!而我,作为广大成电单身男性的一员,也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需要爱情,所以特此针对此问题做出规划。 还记得,新生刚入学的校园里大家还都是形单影只的,而今漫步在校园里,常常能看到青青的草坪上和泛黄的树荫下,一对对大学生情侣背靠背地窃窃私语;校园的小路上,也有一对对的情侣手拉手走在一起,更有亲密的则搂在一起;食堂里,也有共餐的一对对情侣,他们边吃边聊,相谈甚欢。总之,校园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们相爱的影子,作为旁观者的我也嗅到了浪漫,幸福的气息。 这浪漫的身影和多情的足迹是发展得如此迅速,然而我知道,当今年的冬风真正刮过之时,这不少的浪漫果实都将随风枯萎,凋零。我看到很多QQ好友的状态都与爱情分不开,结束单身获得幸福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依照往年的经验来看,分手伤感的人也将要,越来越多了。 是情窦初开的我们真的需要爱情的滋润,还是因为寂寞无聊而盲目跟风呢?无论我们恋爱与否,现在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的 行为,整理下头绪,为我们的爱情观把把脉。 一、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 先来看看这样一则报道,据都市快报报道: 2004 年 5 月,成都市九医院急救了一名服 下剧毒砒霜的男子, 该男子一年里 5 次服毒自杀被送进医院, 原来是因为在感情上受到巨大 打击,令他万念俱灰。所以有了要自杀了念头。 美丽凄美的爱情广为流传, 可是因为受到爱情的的伤害而变得不理智, 那么再美的真爱

(完整版)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一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 福建美佛儿学校初中部 案例一:李某,高一女生。初中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进入高中后,学习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十分惨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刚开始,他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他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吃紧,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成绩也每况愈下。 案例二:张某,高女学生,中考成绩大凡。考入高中后,虽刻苦有余,成绩却不理想,在班上处于中下游水平。原因是:数学极差。虽然情况如此,但该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高,尤其上数学课时认真听讲,专心笔记,考试时却手忙脚乱,似是而非,与自己的期望值总是差距很大。寒假考试数学竟不及格,而当时班上只有少数同学不及格,其它科也成绩平淡。本学期情况发生了180度大转变,第一次数学测验破天荒的考了90分,这给了他极大自信和动力。以后他感觉上数学课很有兴趣,听得也很明白了,慢慢的对数学产生了信心,不怕考数学了,而且还带动了其它科的学习。 上述是一组对比案例,但有着共同的特点: 1、两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她们一心想获得好成绩。 2、两位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均陷入了强健的心理压力之中,但结果例外。 从根源上李某需要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动力;而张某通过一次小小的数学测验这一外界因素激发了内在的信心和功力,获得了学习上一种成就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上述两个案例代表了高一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而这种心理压力问题往往导致学生走两个极端。所以,把握和调适这种心理压力,并探索出一种科学的对策是班级管理中的严重内容。 一、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前言 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如何,这事关祖国的前途命运.确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的新一代大学生不仅要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而且还要的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素养。然而当代的大学生是否真的是这样呢?这真是值得我们深思。希望在了解人民对于残羹剩饭的处理方式的同时还可以了解或是提出一些更有创新、更有意义的处理方式。 调查目的: 目前,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调查对象: 大学生就业,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洛阳大学100名同学。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一、厌学 【行为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 【产生原因】 (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

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3)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正常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4)学生自身的因素。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可导致在学习中遭遇失败,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