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新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典型题例

新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典型题例

新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典型题例【考纲要求】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小说的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2.小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因美国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小说复习: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知识清单与练习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小说复习: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知识清单与练习

【知识体系建构】小说叙事艺术一、人称和视角(第一二三人称、全知视角、有限视角、特殊视角)二、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三、情节安排技巧(悬念、抑扬、伏笔、照应、对比、衬托、铺垫、线索、突转等)四、某一篇章独特的叙事技巧(历史/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场景集中、某种描写特别突出如心理描写或侧面描写或对话,由……切入、蒙太奇等)五、基于文体特征的艺术特色(散文化、诗化、故事与新编等)一.叙述角度也称叙述视角,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1)全知视角(上帝视角、全知叙述者、零视角)叙述者无所不知,可以不出现,也可以使用第三人称。

效果是叙述全面、灵活。

叙述者拥有全知全能的禀赋,不但通晓事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且可以来往于故事的任何空间;可以进入任何人物的内心,洞悉一切不管是人物自己已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的内心活动。

同时,叙述者总是把他自己插进读者和故事之间,把他对事件、人物、背景的感触、分析和议论自由地介入到作品中。

这样,作者完全是通过叙述者的叙述把故事传达给读者的。

(2)有限视角(角色叙述者、限知视角)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中的傻子视角、儿童视角等。

小说的叙述者以角色的形式参与到小说中去,比如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他始终是作品中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人,他只是在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他的叙述视野被限制在人物自己的感官世界——他作为观察者所能发现、感受到的东西。

(3)儿童视角儿童视角要求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

之所以要用儿童视角,是因为儿童视角有着许多成人视角无法达到的优越。

总结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儿童纯洁的心灵和简单的阅历使得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②儿童贫乏的词汇和特有的语句使得叙事语言更加平易亲切;③儿童丰富的想象和无知的状态使得叙事效果更加“陌生化”;④儿童的好奇心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儿童视听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⑥用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对比成人世界的丑恶,审视人性,凸显主题,直扣人心。

九年级语文上册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

九年级语文上册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一、小说的概念和三要素1.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简称人物、情节和环境。

其中,人物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

(1)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

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来自作者的虚构,但这种虚构又往往借助一个或多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

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法有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外貌(肖像)描写反映一个人的大致性格,语言描写凸显人物性格,动作描写透视人物思想感情,心理描写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本质特征。

(2)小说的故事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它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在具体作品中,这四个部分的布局不一定能够完全分清,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以颠倒或交错,目的是要做到紧凑、新颖。

为了使小说引人入胜,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会同时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如在《孔乙己》的开头,作者对鲁镇咸亨酒店的描写,介绍了酒店的布局,描写了短衣帮、穿长衫的两种喝酒人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等,艺术地展现清末年间社会上的贫困知识分子的生活。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以及场景,用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等。

如《孔乙己》一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要么渲染咸亨酒店冷清、压抑的气氛,要么烘托孔乙己出场时悲凉、凄惨的气氛,并暗示了孔乙己必然的悲剧命运。

知识清单小说、修辞

知识清单小说、修辞

一、小说的环境1.环境的分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体现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做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2)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场面描写指对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或者可以说是人物描写的综合形式。

二、小说的艺术手法(含语言)1.记叙的人称及作用人称的种类作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2.叙述方式及作用(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如《林黛玉进贾府》就是运用了顺叙的方法,眉目清楚地介绍了林黛玉的行程。

(2)倒叙: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使小说波澜起伏。

如《祝福》的开头先交代祥林嫂的死,就是运用此法。

鉴赏时须说明倒叙情况,指出强调的内容,分析倒叙的好处。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4)补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3.几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小说阅读的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的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的知识清单一、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注意概括介绍)B、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3.“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4、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定性+定量)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1)勤劳,朴实(淳朴),善良,真诚,守信,爱国,执著,乐观,豁达、勇敢,坚韧,顽强,倔强,自信,正直,仁厚,安分守己,温顺,节俭,聪明,机智,精明,干练,伶俐,踏实,谨慎,细腻,吃苦耐劳,有生活情趣,有平常心,有文化,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主见,有魄力,通情达理,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从容淡定,胸怀宽广,经验丰富,热心体贴,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大而无私,无私奉献,乐观开朗,自尊心强,刻苦勤奋,粗犷豪迈;(2)狡猾,自私,自卑,自傲,虚伪,粗鲁,冷漠,暴躁,贪婪,泼辣,卑鄙,无耻,圆滑,世故,敏感,逆来顺受,卑劣吝啬,忍辱苟安,委曲求全,谨慎多虑,自主意识薄弱,趋炎附势,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善于逢迎,伶牙俐齿,阴险狡诈,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爱慕虚荣,损人利己。

5、如何判断谁是主人公?①主人公应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

②主人公的表现及其性格决定小说的主题。

6、各类形象的作用(1)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高考语文小说情节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小说情节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小说情节知识清单一、情节结构(一)单线结构1.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如何展开的2.倒叙:将小说的高潮或结尾部分前置示例:《祝福》在结构上采用什么记叙顺序?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3.插叙:在叙述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示例: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中“林教头沧州遇故旧”的叙述方式及作用。

4.补叙:补充与之相关的事情示例:《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作者使用什么叙述方式解释“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并分析其妙处。

答案:插叙,造成叙事的波澜,也让读者在惊异与顿悟的情感呈现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5.平叙:同时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故事,又叫“分叙”示例:在《水浒传》,《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长篇小说中都有精采的运用。

(提示:一般地说,平叙也只有在写较长的文章时才用得上)(二)复线结构1.明线与暗线:明线叙故事,暗线写主题示例:分析鲁迅小说《药》的明线和暗线,并提炼主题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

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

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

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结成双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夏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就自然而然地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2.蒙太奇结构:镜头组合,立体感,省去交代与过渡示例:先秦作品《弾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使用了什么叙事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类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类的劳动过程。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一、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小说自古代故事、传说和神话中衍生而来,其发展历程千姿百态。

古代小说最早起源于中国,以神话、传说、寓言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了不同的发展和演变。

二、小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小说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按题材可分为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按叙事手法可分为纪实小说、奇幻小说、悬疑小说等;按读者对象可分为青少年小说、成人小说等。

根据不同的分法,小说的类型多种多样。

三、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括情节结构、人物结构和语言结构。

情节结构是小说故事情节的组织和安排;人物结构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发展;语言结构是小说语言的运用和表现。

一个优秀的小说应当在这些结构上有着合理的安排和丰富的表现。

四、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其艺术表现手法有很多,如写实手法、夸张手法、象征手法等。

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风格来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

五、小说的价值小说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的文学形式,它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优秀的小说可以激发人们思考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丰富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生活。

小说是文学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它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

它的起源、发展、分类、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和价值都是我们学习和了解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小说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的魅力,拓展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知识清单一、小说基本构成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1)小说塑造是典型形象,即个性+类型(共性)。

在微型小说中,一般塑造的是共性(类型)人物。

典型形象:个性化和概括化高度统一的形象。

个性:指创造的艺术形象,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品质特征。

共性:形象具有概括性,揭示人物所共有的普遍性的本质。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1)描写方法:①正面描写或直接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主要包括环境烘托和其他人物的烘托)。

(2)情节设置:误会、巧合、矛盾等。

(3)第三者叙述、议论、介绍等。

注意: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3.小说的情节结构(1)构成: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2)情节的特点:①完整,②紧凑集中,③自然推动发展,④一波三折,⑤将情节推向高潮。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都有不少的作用。

二、小说的一般要求: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小说各要素作用:角度一般是4+1:人物、主题、情节、结构+读者(引起阅读兴趣、感染力强,引起共鸣、发人深思、使人身临其境、留白,留下想象的空间等)(一)分析重要情节(细节)的作用(角度4+1)①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打印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打印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一、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二、题目1、题目的作用①交代小说的主要情节;②交代小说的主要对象(人物、事物);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③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如:象征、比喻、双关、借物喻人,或象征手法(标题一般为物等)。

④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提供社会背景⑤暗示小说主题,作为情感载体,抒发作者感情。

(内容上)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结构上)[特别提醒]理解小说以“××”为标题(题目)的原因或以“××”为标题(题目)的深层意蕴这一类的题目在回答时一定要从“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方面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2、题目含义:应注意关键词、修辞手法(双关、借物喻人、象征等)例如:以“祝福”为题有什么好处?①是小说的线索,贯串起祥林嫂一生的遭遇。

②交代了小说的情节(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几次写到祝福)。

③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④暗示了主题。

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而祝福是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集中体现,以“祝福”为题,表现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试分析标题“最后的常春藤叶”在文中的作用。

①作为线索,贯串全文。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常春藤叶展开。

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③象征了贝尔曼舍己为人的崇高牺牲精神。

④是琼珊的精神支柱,象征了生命和希望。

⑤暗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贝尔曼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对生命对希望对友情(苏艾对琼姗的照顾和鼓励)的礼赞。

三、人物1、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2、考查人物的题型(1)考查塑造人物的手法(此类题也可以以“赏析句子”的形式出现)(2)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

高考小说重点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重点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重点知识清单•人物o手法作用▪外貌描写•①刻画人物的外表形象;②显示人物的职业、身份;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某一特定时刻的心态;④表现人物的遭遇、命运;⑤表达作者对人物的爱憎。

▪语言描写•①表现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②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某种特定时刻的心态;③语言中的生活气息;④语言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⑤交代故事情节或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展示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动作描写•①表现人物的职业、身份特点;②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③表现人物在某种情况下的心理活动;④推动情节的发展▪心理描写•①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从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②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侧面描写•对比•环境烘托•物象烘托o次要人物▪①牵线搭桥,推动情节;②烘托人物,个性鲜明;③暗示社会环境,渲染气氛;④揭示主题;⑤叙述人称本身所起的作用。

(叙述人称为第一人称“我”时,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情节o情节运行模式▪基本形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特殊形式•欧·亨利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增强故事的戏剧性)•摇摆式(即一波三折)•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或心理的发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的希望完全破灭)•横截面式(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点进行呈现,常有以小见大的效果)o某一情节作用▪内容上•①表现人物性格或某时刻特定的心态。

②突出表达某种意思。

③渲染某种氛围,提供某种背景。

④表现小说主题。

▪结构上•①首尾呼应和前后照应。

②欲扬先抑,先抑后扬。

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欲望。

④过渡,引出下文。

⑤戛然而止,留下回味的余地。

⑥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⑦既交代了与主要故事情节有关的背景,又使情节安排集中。

⑧铺垫、伏笔、对比。

o情节安排技巧▪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抑扬•使故事曲折多变,出乎读者意料,产生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对比•突出事物或人物的特征;表现主题▪突转•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增强小说的戏剧性,突出主题▪照应•情节连贯,脉络清晰;▪伏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衬托•突出形象或主题;▪铺垫•积蓄气势,突出主题•环境o自然环境o人文环境•结构模式o单线结构▪形式•主要情节运行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特点•故事常有比较明显具体的线索(人、事、物等),围绕线索层层展开o双线结构▪形式•双线并行,同时展开,两条线会在某一点上交叉▪作用•能容纳更丰富的生活,能更全面地刻画人物,使其更加立体可感;明暗两条线互相映衬对照,多角度表现主题。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小说阅读知识清单考点分析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

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小说的涵义:小说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它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具体描写,用来形象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

(小说的基本特征:人物刻画、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定义要点:四种文学体裁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二、小说鉴赏内容和技巧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小说的人物形象(1)、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抓肖像;抓语言;抓动作(所做的事);抓神情;抓心理;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答题思路: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5)、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2、情节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

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1——情节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1——情节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1——情节一、情节结构(一)单线结构1.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倒叙:将小说的高潮或结尾部分前置3.插叙:在叙述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4.补叙:补充与之相关的事情5.平叙:同时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故事,又叫“分叙”(二)复线结构1.明线与暗线(主线与副线):显隐结合,摇曳生姿明线叙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行文更加集中简洁暗线写主题,表现人物性格发展过程,丰富小说主题2.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纵横交织,更加全面地表现人物性格,丰富文章主题,全面展现社会风貌平行并列,交替展开,既相互对照又相互衬托,使作品内容丰满,启人深思(三)蒙太奇结构镜头组合,立体感,省去交代与过渡,情节叙述更简洁(四)意识流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用不确定的意义表现了这个世界的复杂多变、难于捉摸。

二、情节手法(一)叙述视角1.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客观真实,利于叙事2.有限视角(1)内在视角:第一人称“我”参与其中,利于评论抒情。

(注意儿童视角的运用)a.主人公视角 B.见证人视角(2)外在视角:叙述者对其所叙述的一切不仅不全知,反而比所有人物知道的更少。

极富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二)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事亲切,给人以真实感,便于抒情2.第二人称:拉近距离,便于交流3.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叙写自由灵活提示:高中阶段所学小说大多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比如《百合花》《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复活》《老人与海》等。

(三)叙述线索1.人物线索“我”:串联故事,映衬主要人物2.事物线索:便于组织材料,串联故事3.时空线索:结构清晰,顺序条理,利于叙事4.某句话、某种情感: 便于凸显情感,彰显主题(四)叙述技巧1.悬念:使情节波澜起伏,吸引读者2.抑扬:避免平铺直叙,一波三折,扣人心弦3.伏笔:为下文的描写叙事做准备,凸显因果关系4.照应:前后相合,脉络清晰,情节完整连贯,结构紧凑谨严5.铺垫:为下面叙事蓄势,利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6.突转:使情节陡转,出乎读者意料,突破阅读预期7.对比: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8.衬托: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三、情节作用(一)开头情节1.写景开头(1)交代环境、背景(2)渲染气氛,酝酿情感(3)展示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4)推动情节的发展(5)主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打铺垫;酝酿诗情画意,深化作品主题2.设悬开头(1)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引起下文,为下文做埋伏3.故事开头(1)映衬主要故事(2)暗示小说主题的普遍性(二)中间情节1.情节上:展现小说的主要矛盾2.人物上: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3.结构上:与前文照应,为下文蓄势,承上启下4.主题上:表现小说主题(三)结尾情节1.写景结尾(1)渲染气氛,强化背景(2)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3)照应开头,深化主题(4)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2.大团圆结尾(1)符合大众心理预期和审美需求,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2)有利于彰显小说主题中美好人性(3)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耐人寻味3.欧•亨利式结尾(1)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3)突出人物形象(4)突出文章主旨4.戛然而止式结尾(1)引入思考,留下想象的空间5.悲剧式结尾(1)深化主题(2)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3)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及悲剧根源的关注与思考四、情节技巧新考点(一)叙述方式1.人物交叉: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 主题思想 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 主题思想 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主题思想知识清单主题思想是指作品通过描写人物、事件等来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在阅读小说时,理解和把握主题思想是解答阅读题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说主题思想的知识清单和答题技巧:1. 阅读前的准备在开始阅读小说之前,建议先对小说的作者、背景和题材有所了解。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观察标题和封面小说的标题和封面通常都能给我们一些关于主题思想的线索。

观察标题和封面的字体、颜色、图片等元素,尝试推测作者想传达的信息。

3. 分析人物形象和行为主题思想与人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观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行为,思考他们的动机、冲突和成长过程,从中找出作者希望表达的主题思想。

4. 注意背景描写和情感表达作者通常会通过对背景描写和情感表达来传达主题思想。

细致观察小说中的背景描写和人物情感描写,思考它们与主题思想之间的联系。

5. 阅读并分析对话小说中的对话可以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思想。

仔细阅读对话,思考人物之间的互动和言辞间的隐含意义,从中挖掘出主题思想。

6. 寻找隐喻和象征作者常常利用隐喻和象征来表达主题思想。

留意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解读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有助于理解主题思想的深层含义。

7. 总结每个章节或小节的主题将每个章节或小节的主题进行概括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

以上是关于小说阅读题答题技巧之主题思想的知识清单。

希望这些技巧和方法能对您在解答小说阅读题时有所帮助。

高考小说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知识清单

环境描写的方法及角度:1.正侧面描写2.细节描写2.从形、声、色的角度3.感官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4.观察角度(俯仰)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表现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

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背景的,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④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⑤暗示社会环境。

优秀的作者,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

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被当作社会环境的暗示。

⑥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小说中社会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有: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3.交代生存环境、时代背景。

不同位置情节的作用一、开头的作用1.一般开头2.设疑开头(1)造成悬念,引出下文;(2)引起读者的思考或阅读兴趣。

3.写景开头(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情。

二、结尾的作用出人意料的结局:1.结构安排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1.主题上,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表现人物性格上,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此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1..从表达效果上看,喜剧性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清单(速记)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清单(速记)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清单(速记) 01概括形象类知识储备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

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1. 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2. 借助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表现人物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是封建礼教的坚决捍卫者,他思想僵化,反对新党,反对一切变革。

已经是民国时代了,而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时代。

对于祥林嫂,他起初只是因为她是寡妇,觉得很不吉利罢了,但还能容忍;后来祥林嫂改嫁回来,他实在无法容忍,因为在他的封建伦理观念里,改嫁是女子最大的罪恶,他害怕玷污了祖先。

正是这种歧视,才彻底地毁灭了祥林嫂想要活下去的希望,她被扫地出门,悲惨而死,还要被骂一句“谬种”。

3. 借助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必须从情节入手。

4. 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现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

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可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作者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点清单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点清单
审答指津
设问
方式
1.小说以“××(物象)”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小说多次写到“××(物象)”,分别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3.“××(物象)”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用不少笔墨写“××(物象)”,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答题
思路
分析物象作用五方面
1. 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描写手法
具体分析
正面描写
类别
特点、作用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入手,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甚至内在性格。小说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是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也可以是对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鲁迅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的眼神的三次描写
【答题规范】
答题
思路
主要人物形象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三考虑”
考虑对情
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如果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就要考虑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考虑对主
题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考虑对社
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次要人物形象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五考虑”
从“自身作用”考虑

高中语文新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典型题例,收藏备考!

高中语文新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典型题例,收藏备考!

⾼中语⽂新⾼考⼩说阅读知识清单典型题例,收藏备考!新⾼考⼩说阅读知识及典型题例(⽂末打印)【考纲要求】阅读和鉴赏中外⽂学作品。

了解⼩说、散⽂、诗歌、戏剧等⽂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法。

阅读鉴赏⽂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理和⼈⽂精神。

⼀、⼩说的情节结构1.⼩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潮、结局、尾声。

⾼潮往往是⽭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林教头风雪⼭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寻敌——看管草料场——⼭神庙复仇。

4)按线索:⼈、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度概括⽰例:《枪⼝下的⼈格》从主⼈公贝尔蒂的⾓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2.⼩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相辅相成——《最后⼀⽚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明⼀暗(⼀显⼀隐)两条线索,交织在⼀起(交叉推进,平⾏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物形象;突出⼩说……的主题。

(3)⼀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多数⼩说情节运⾏并不呈现为⼀条直线,⽽往往会在发展或⾼潮处横⽣枝节,使情节发⽣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说更为摄⼈⼼魄的魅⼒。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在情理之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小说的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的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方法
(1)角度与内容:
视觉(形状、色彩);听觉(声响)触觉(质地)嗅觉(味道)(2)层次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观察角度的变化
(3)技巧与手法
正侧、动静、虚实、细节、白描、工笔
作用
★从情节结构的角度
(1)开头:
交代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
渲染故事氛围,奠定情感基调
(2)中间:
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转折
(3)结尾
照应开头、标题或上文,营造余韵,升华主题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
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或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从主题主旨角度:
自然环境体现时代社会特征,影响人物行为性格,有助于表达主题★从艺术效果的角度:
营造意境,渲染氛围,感染读者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人物方面:
展示人物活动及成长的时代背景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
(2)主题方面
表现社会本质特征。

如《祝福》鲁四老爷的书房
揭示作品的主题。

如《林教头》中的行进路线
第2节:小说的人物形象
一、特征概括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1、从情节角度概括(性格精神思想)特征或变化过程;
2、从细节角度概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其他细节;
3、从环境角度概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人物关系;
4、从文中坐作者的评价角度提取;
二、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
1、正面描写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其他细节;
2、侧面描写
(1)通过环境场面的描写烘托人物(性格、思想情感、态度)
(2)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3)通过他人的语言(评价)、其他事物(书信)来表现主要人物;
★侧面描写的作用
(1)委婉含蓄,丰富了作品内容
(2)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分满真实,具有立体感
(3)揭示(暗示)了作品主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
(1)人物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一类社会群体
(2)主要人物的活动,折射出某种社会现象
(3)带给人某种启示,引发关注思考
(4)表达了某一主题
2、次要人物的作用
(1)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表现主要人物的某一特征)
(2)起到叙述者、参与者、旁观者、评论者、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感(特别是第一人称“我”)
(3)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暗示、凸显)主题
3、线索人物的作用
(1)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第一人称“我”),使情节更加紧凑(2)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作用。

(3)揭示作品主题
4、物象的作用
(1)创设(衬托)典型环境,或具有象征意义
(2)反复出现,串联情节,使结构更加严谨
(3)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第3节:小说的情节
一、情节梳理的基本思路
(1)寻:线索
事物线索冲突线索
(2)理:结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时、地、因、人、事)
(3)抓:场面
场面集中了矛盾、场景、事件
二、情节的作用分析
1、开头段的作用
(1)内容情感方面
交代时间地点背景
渲染某种氛围、,奠定情感基调
开门见山,表达对……情感态度
(2)情节结构方面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
总领全文,揭示作者某种情感
(3)表达效果方面
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指出(暗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4)艺术手法方面
与下文做对比、衬托,使后文内容更突出
2、中间段的作用
(1)照应前文或题目,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
(2)使情节曲折,陡生波澜
(3)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过渡自然
3、结尾段的作用
★欧亨利式(出人意料式)结尾
(1)情节结构上:结局出人意料,情节陡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表现手法上:与前文伏笔相照应,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人物形象上:突出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精神、品质)
(4)主题主旨上:突出(揭示、暗示、升华)作品主题
★悲剧式结尾
(1)人物上:突出人物的性格或命运特征
(2)主题上:突出小说主题
(3)效果上: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喜剧式(大团圆式)结尾
(1)从读的情感体验上:符合读者心理预期,能够引发读者心理共鸣,给人欣慰愉悦之感;
(2)主题上:凸显美好的人性,符合大众的审美追求;
★留白式结尾
故事戛然而止,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思考,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情节的结构特点和解构手法
1、线索的作用(双线索的作用)
(1)贯穿全文,使情节发展脉络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加紧凑
(2)明暗双线呼应,推动情节的发展
(3)双线索,丰富作品的内容(具体……)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
(4)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5)突出人物形象特征,使形象更加丰满
2、标题的作用
(1)环境的角度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情节的角度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暗示或概括情节
(3)形象的角度
表现人物形象特征,暗示人物命运
(4)主题角度
揭示主题,暗示(隐含)主题
一语双关,对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效果角度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思考
3、情节的结构特点
(1)从开头看
★倒叙式: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设疑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
★写景式:交代环境,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烘托人物心情
(2)从结尾看
(参见结尾段的作用)
(3)从全文看
★一波三折式:(摇摆式)
情节波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增强作品的戏剧性、可读性;
★首尾呼应式: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情节的结构手法
(1)悬念、突转:
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对主题主旨画龙点睛
(2)对比、衬托:
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3)伏笔、铺垫、照应:
使文章生动,人物形象突出,主题鲜明
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情节具有合理性更严谨
(4)抑扬:
文势曲折多变,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四、情节的叙述视角及手法
1、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
叙述直接、自然
增强真实感和亲切感,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
便于作者抒发思想情感,表达观点态度
(2)第三人称
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
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
2、叙述手法
(1)顺叙
叙述井然有序,文气自然贯通
(2)倒叙
使文章曲折有序、避免平铺直叙。

形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不要的补充说明
使内容更完整充实,结构更严谨,
(4)补叙
对主体内容做补充解释或交代,照应前文。

第4节:小说的语言
一、作品的语言特色
1、语言风格
(1)平实朴素——华丽典雅
(2)冷峻深沉——热烈热情
(3)端庄严谨——诙谐幽默辛辣
(4)简洁明快——委婉含蓄
(5)轻松愉快——沉重悲痛
2、遣词造句
(1)长短句的使用
(2)整散句的使用
3、语言的个性色彩
(1)地域色彩:方言俗语俚语的使用
(2)语体色彩:口头语和书面语的使用
二、人物的语言特色
1、语言具有丰富内涵
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

2、语言具有个性化
显示人物独特性格,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语言的表达形式
语言中多用……修辞
词语的选择呈现……特征
句式具有……特征
第5节:小说的艺术手法
1、环境的描写手法
2、情节的结构手法
3、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
(以上三点见前面相关部分)
4、小说的表达方式
(1)多种表达方式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记叙、议论、描写、抒情)(2)叙述人称的选择有特色(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3)叙述顺序的安排有特色(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4)描写方法的运用有特色:(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5、小说的表现手法
象征与托物言志、对比与衬托、烘托与渲染
6、小说的修辞
(注意答题模式)
7、小说的结构安排
(见“情节的结构特点”部分)
8、小说的选材与剪裁
(1)从材料与中心的关系分析
作品选取的材料符合(寄托/暗示/表现)中心
(2)从材料的安排上看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3)从材料的内容上看
材料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新颖性、有力度
材料具有时代感、历史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