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线法在鸟类数量调查中的运用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eab8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6.png)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1. 计数法:最直接的方法是直接对种群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种群密度较低、个体较为分散的情况,例如大型哺乳动物、鸟类等。
计数可以通过目视、人工标记或使用特定设备(如红外线感应器、声音记录器等)进行。
2. 面积法:对于大量、分散的个体而言,计数可能非常困难和耗时。
面积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计数方法。
通过确定样方的面积,并对其中的个体进行计数,然后据此推算出整个研究区域的种群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植物、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
3. 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对动物种群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捕获一部分个体,给它们打上标记(如环、号码标签、芯片等),然后将它们释放回野外。
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个体,并记录捕获的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的数量。
根据已标记个体的再捕获率,可以通过马尔可夫链模型等方法推算出整个种群的大小。
4. 样线法:样线法适用于一些固定分布的群落或丛生植物。
在研究区域内设置一条线路,沿着线路进行采样和记录,数量多少可以通过统计记录的个体数目来推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
5. 粪便调查法:适用于难以捕捉和观察的野生动物,可以借助其粪便数量和分布来推测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根据粪便的特征和季节变化,通过在研究区域采集粪便样本,统计样本数量和分布情况,再据此进行种群数量估算。
6. 网络调查法:适用于一些难以直接观测的特定种群,如深海生物、稀有植物等。
通过建立大范围的网络调查系统,利用公众的参与和反馈来统计种群的分布和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大大提高调查效率和范围。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
在进行种群数量调查时,应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数据的准确性、统计方法的正确性,以获得可靠的调查结果。
野外鸟类调查方案
![野外鸟类调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5e3dc63169a4517723a3eb.png)
野外鸟类调查方案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类调查目的:调查特定区域鸟类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及其所处的生境特征。
调查方法:样线法工具和设备:皮尺,手持式GPS,地图,望远镜,鸟类图鉴,记录板,记录表格(详见附录),铅笔方法原理:样线法是在较大面积上进行动物统计的基本方法,此方法较为节省人力物力,可用较少人员调查较大的面积。
该方法在动物栖息地中设计样线,并按照该路线匀速行走,记录遇见的被调查动物来计算动物在整个区域内的分布情况。
样线相当于区域的一个样本,因此在选取样线时应根据动物栖息地的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线。
对于该方法有效的前提假设是:①被调查动物不因调查人员存在而进出样带;②样带内的被调查动物均能够被的识别和记录;③动物距样线的距离能够被准确测量;④每次调查相互独立;⑤动物在区域内随机分布。
调查步骤:1.样线-样带选取进行预调查,熟悉被调查区域内的生境状况,整体了解区域内鸟类的分布情况。
结合环境、行走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数条样线-样带。
2.样线法调查按照之前确定的样线-样带行走,记录所观察到的鸟类的种类、数量、所处生境、行为及距离。
定期定时进行多次调查,及时整理所得资料。
3.总结根据所选择的特定样线法计算鸟类在区域中的种群密度。
根据记录到的鸟类种类,估算区域内的鸟类多样性。
根据记录的鸟类所在生境,总结鸟类的生存情况。
注意事项:1.调查要求调查人员有较强的鸟类观察和识别能力。
2.调查时间应注意避开季节变化,季节不同可能会造成区域内鸟类的种类不同。
3.天气变化对鸟类活动情况及其可观察情况有影响,应注意予以考虑。
4.进行调查时,同一只鸟不应被重复记录,可通过只记录迎面行走方向前方的鸟类来近似达到这一目的。
附录:。
天坛公园鸟类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报告
![天坛公园鸟类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872ea7580216fc700afda1.png)
天坛公园鸟类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报告天坛公园自然之友观鸟组(李强杨萌付建平高武等)二零零五年十月天坛公园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和孟春祈谷等国家祀典的场所。
1961年天坛公园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天坛公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公园座落在北京市的南城,不仅矗立着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而且还是北京城区面积最大的绿地,具有保护北京市内环境、净化空气和改善小气候的功能。
1.项目背景此次天坛公园鸟类调查项目是“天坛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课题的组成部分,由天坛公园牵头,“自然之友”观鸟组具体实施。
自2003年春季开始至今,为期两年。
本调查主要是在春、夏、秋、冬各季节,进行连续观察和分析,摸清天坛公园各种野生鸟类的种类、数量、居留类型的本底情况,为天坛公园植物保护和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关的科学数据。
2.环境概况天坛公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祭祀园林的代表,占地约20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60万平方米,占公园总面积的80%。
其自然环境较为单一。
天坛公园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
内坛乔木主要有侧柏、桧柏,以及油松、国槐等。
外坛为公园生产用地,有果树地、苗圃地和花卉生产用地。
全园缺乏天然水源和大量复杂的植物群落,特别是灌丛较少。
公园绿地中,乔木占地约49万平方米(30.89%),主要有柏树(20%),油松(5.6%),毛白杨(1.6%),国槐(1.3%),核桃树(1.9%),柿树(0.49%)。
人工草坪占地71万平方米(44.4%),其中,冷季型草坪(早熟禾)占地30万平方米(18.8%),丹麦草占地41万平方米(25.6%)。
此外,还有一些花卉用地。
3.调查概况3.1 调查方法此次天坛公园鸟类调查采用线路法和样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把天坛公园划分为六个区(见附图),即:1#(外坛西北地区),2#(包括双环亭和百花亭),3#(内坛丹陛桥东边区域),4#(皇穹宇和神厨),5#(斋宫及其东边区域),6#(祈年殿西边及月季园)。
海洋鸟类监测标准
![海洋鸟类监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fbeb4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5.png)
海洋鸟类监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内容:主要监测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栖息地利用、繁殖习性、迁徙规律等。
其中,种类和数量是监测的基本信息,分布情况可以帮助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和迁徙规律则是了解种群动态的重要信息。
2. 监测方法:常用的鸟类监测方法包括观察、摄影、雷达等。
观察法是最基本的方法,需要监测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摄影法可以通过照片或视频记录鸟类的情况,但需要注意不干扰鸟类的正常生活;雷达法可以远程监测鸟类的活动,但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持。
3. 调查区域环境概况、鸟类种类组成、数量、居留型及食性;主要迁徙鸟类的种类、数量、迁徙行为、飞行模式等;鸟类优势类群及其生境选择;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受保护鸟类的种类与数量。
邻近区域鸟类、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群资源群落统计分布情况。
4. 调查方法:使用海上样线法调查,样点法作为样线法的补充。
在项目区域范围内,设置样线和样点。
同时收集项目海域已有鸟类生态环境信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标准可能因地区和组织而异。
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当地有关部门。
生物多样性调查 鸟类 样线法、样点法
![生物多样性调查 鸟类 样线法、样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8de2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5.png)
(1) 鸟类密度 (2) 群落(样线)之间物种相似性系数 (3) 不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Shannon-Wiener 指数应用较为广泛,其计算公式为:
——
1.目的
2.方法要点 3.主要用具 4.操作步骤
5.数据统计分析 6.简明报告
在调查区域内,每个组选择3-5条样线,每条样线长度1km以上。 样线间隔100米以上。每条样线设置不少于5个样点,每个样点间 距离200米。
完成鸟类样线调查表记录,同时照相(以反映样线生境状况、 工作状况、鸟类情况)。
(3) 调查结果包括不同生境(样线)的鸟类物种组成相似性、多样性、密度。
鸟类样线调查记录表需记录生境状况,鸟 种数量,观察距离,栖息层次,活动状况等内容。
(1) 鸟类密度 (2) 群落(样线)之间物种相似性系数 (3) 不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样线鸟类密度计算公式:
式中:
D ——表示密度; K ——表示单位面积; N ——表示在W宽度内所记录到的鸟类个体数; L ——表示样线长度; W ——表示单边样线宽度。
线、样点位置、长度等内容。 一些观鸟app可以辅助
识别鸟类。
2
拥有详细的鸟类形态、分布等文字
介绍以及较为准确的手画图鉴和鉴别特征,可以对
一种鸟有初步的了解。
3
样线记录表、记录夹板、铅笔等。
(1) 确定调查样线。 (2) 样点调查。 (3) 鸟种识别。 (4) 户外记录表。
稀疏曲线
样线应包含该区域的主要生境类型, 样线长度1-2千米,宽度50米, 一般沿道 路或林间小路设置。鸟类样线调查一般在 日出3小时内调查完成,样线调查速度1-2 千米/小时。 不同季节调查、重复调查以 保证调查的充分(稀疏曲线)。
校园鸟类群落调查及多样性研究分析
![校园鸟类群落调查及多样性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d551c3804d2b160a4ec09f.png)
校园鸟类群落调查及多样性研究一、实验目的1 、学会鸟类群落调查及多样性研究的方法2 、调查校园内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鸟类物种多样性现状二、实验方法1、调查方法采用样线法。
根据校园地形、植被等因素,布设一定数量和长度的样线,样线涵盖了整个校园的所有生境类型(生活区、教学区和农田)。
样线调查以班级为一小组,可借助望远镜,在有效距离内作观察确认,并在样线上记录物种、生境等内容,调查时间以半天野外工作日为准。
2、统计方法采用Shannon-Wiener 指数式计算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表达式为:i i LnP P H ∑-='均匀度指数采用Pielou 指数式计算,表达式为: max /H H E '= 其中,Hmax =ln S 。
式中H ′为物种的多样性指数,Pi 为物种i 的个体数占群落中全部鸟类个体数的比例。
E 为Pielou 均匀度指数,Hmax 是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最大值,它在各个物种种群个体数相等时达到,S 为群落内的生物物种数。
三、实验结果(一)组别1时间段:上午8:40-9:43;路线:生技楼门口至文汇路校区东门(橘黄色路线); 物种数:12种; 总数量:61只;标号i 物种名数量特征描述1 乌鸫7 全身黑色,嘴黄色,眼睛黑色,黄色眼圈。
2 白头鹎12 头黑色,从眼至枕部有一条宽阔的白色斑纹,耳羽后部还有一小白斑。
上体灰绿色,喉白色,下体灰臀白,脚灰黑色。
3 灰椋鸟 5 体羽大部分灰褐色。
头顶和后颈黑色,前额和头侧白色,带有黑纹。
喉和上胸灰黑飞羽外翈端部白色。
尾长、呈凸状具白色端斑,下体灰白色。
外侧尾羽较短不及中央尾羽之半。
(二)组别2时间段:上午10:00-10:40;路线:瘦西湖校区南门至南门;物种数:10种;总数量:64只;标号i 物种名数量特征描述1 灰喜鹊19 嘴、脚黑色,额至后颈黑色,背灰色,两组别3:时间段(上午11:04-11:24)路线:东门至生技楼物种数:9种;总数量:50只;标号i 物种名数量特征描述1 麻雀7 头顶至后颈栗褐色,颈背具完整的灰白色领环。
鸟类观测方案
![鸟类观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32e6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a.png)
2.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观测报告。
3.建立鸟类观测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流。
六、人员培训与分工
1.对观测团队进行专业培训,包括鸟类知识、观测方法等。
2.明确分工,设立观测组、数据分析组、报告编写组等。
3.加强团队协作,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任务:
1.设立鸟类观测站点,开展定期观测。
2.建立鸟类观测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3.组织专业培训,提高观测团队的业务能力。
三、观测方法
1.线路调查法:
-在鸟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设置观测线路。
-确定线路长度、方向及观测时间,充分考虑地形、植被等因素。
-按季度进行定期观测。
2.定点观测法:
-在鸟类栖息地、觅食地等关键区域设立观测点。
2.分工明确,设立观测组、数据整理组、分析组等,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观测期间注意事项
1.尊重鸟类生活习性,避免干扰鸟类正常活动。
2.保护生态环境,不破坏鸟类栖息地。
3.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观测活动合法合规。
八、项目预算
根据观测方法、观测内容、人员培训等因素,合理制定项目预算。
九、项目总结与成果
-观测点数量:根据观测区域大小和鸟类分布特点,设置若干观测点。
-观测时间: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观测。
3.卫星遥感与无人机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观测鸟类栖息地、迁徙路线等。
-数据获取:定期获取遥感影像,分析鸟类栖息地变化。
-无人机应用:在鸟类迁徙季节,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观测。
四、观测内容
1.鸟类种类、数量、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3.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观测方法
备战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 人与环境(原卷版)【选择题集训】
![备战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 人与环境(原卷版)【选择题集训】](https://img.taocdn.com/s3/m/b56463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f.png)
专题二十一人与环境一、单选题1.(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城市公园类型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物种数量41 52 63 38A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2.(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①光盘行动②自驾旅游③高效农业④桑基鱼塘⑤一次性餐具使用⑥秸秆焚烧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3.(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建立,以植物易地保护为重点开展工作。
这些工作不应包括()A.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B.从多地移植濒危植物C.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D.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4.(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生态学中的稳定与平衡,叙述错误的是()A.稳定的种群具有稳定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为1∶1,个体数就达到K值B.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C.相对稳定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平衡的特征D.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5.(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珊瑚生态系统主要由珊瑚礁及生物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丰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珊瑚虫为体内虫黄藻提供含氮物质,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机物质,两者存在互利共生关系B.珊瑚生态系统具有抵抗不良环境并保持原状的能力,这是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C.对珊瑚礁的掠夺式开采会导致珊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D.珊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6.(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方法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1a89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5.png)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方法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直接记录法: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直接记录观察到的个体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比较稀疏的情况,如大型兽类的调查。
2. 标记再捕法:将一部分个体标记,释放到原始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捕获,并记录标记和未标记个体的数量。
通过标记再捕法,可以估算原始种群数量和密度。
3. 样线法:沿着一条线路布置连续的样点,记录每个样点上出现的个体数量,然后根据样点数和总样线长度计算种群密度。
4. 距离法:记录个体到一条固定线路或点的距离,再根据距离的分布和数量估算种群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难以直接观察或捕获的情况,如鸟类或昆虫。
5. 线标记录法:在一个线性样区上,标记个体并记录标记和未标记个体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比较集中的情况,如鱼类或昆虫。
6. 粪便计数法:通过收集样本中的粪便,并通过粪便中的DNA或其他标识物进行个体数量和密度的估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野生动物无法直接观察或捕获的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具体的方法选择要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来决定。
同时,不同的方法也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3d7a9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9.png)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各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因此,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1. 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的一种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它适用于一些数量较少的生物,比如大型哺乳动物、鸟类等。
直接计数法的原理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计数来确定种群数量。
例如,对于一群野生大象,可以通过在它们栖息的区域进行人工计数来确定它们的数量。
但是,直接计数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在一些难以观察到的区域,比如森林深处、海底等地方,直接计数法就无法使用了。
2. 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常用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它适用于一些数量较多的生物,比如昆虫、鱼类等。
标记重捕法的原理是在第一次捕捉时对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然后再次捕捉时,通过观察标记的个体数量来推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
标记重捕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标记的方式和标记的数量。
标记的方式应该尽可能地不对生物造成伤害,并且标记的数量应该足够多,以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3. 样线法样线法是一种调查森林中野生动物数量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在森林中设置一条样线,然后在样线两侧进行观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可以推算出整个森林中野生动物的数量。
样线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样线的长度和设置的位置。
样线的长度应该足够长,以覆盖整个森林的范围。
同时,样线的位置应该选择在森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以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4. 红外相机法红外相机法是一种新兴的调查野生动物数量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在野外设置一些红外相机,然后通过观察相机拍摄的照片来推算出野生动物的数量。
红外相机法的优点是可以在不干扰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进行调查,同时可以记录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和行为习惯。
但是,红外相机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低温环境下,红外相机的拍摄效果会受到影响。
5.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或航空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技术。
生物估算法常用的方法
![生物估算法常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da44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7.png)
生物估算法常用的方法生物估算是一种通过统计和建模技术,对生物群体数量、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等进行预测和估计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和监测自然界中的生物群体变化,对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系统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生物估算中常用的方法:1.点位调查:点位调查是最常用的生物估算方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位置设置调查点位,对目标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密度进行直接观察和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或易于观察的生物种群,如鸟类、爬行类动物等。
在调查时,可以采用人工记录或摄像机等技术,通过统计和分析获取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信息。
2.样线法:样线法是一种通过在一条直线上进行生物调查,从而估计生物种群密度的方法。
调查人员沿着样线进行观察和记录,统计各样点上的个体数量或活动痕迹等,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推算和估算。
样线法适用于较大的生物群体和需要较大空间范围的调查,如大型哺乳动物和树种等。
3.样方法:样方法是一种通过设置样方进行生物调查和估算的方法。
样方可以是一个固定的面积或体积,在样方内进行生物个体数量或活动痕迹等的观察和统计。
通过在不同的样方上进行调查和统计,可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生物群体估算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或稀疏的生物种群,如昆虫、微生物等。
4.捕获-再放方法:捕获-再放方法是通过捕获和标记个体,然后再次捕获并记录标记后的个体数量,从而估算种群数量和密度的方法。
调查人员在第一次捕获时对个体进行标记,之后再次进行调查时,通过统计标记和非标记个体的比例,进行种群数量和密度的估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且行动范围不大的生物种群,如小型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等。
5.建模和统计方法:建模和统计方法是通过收集生物群体相关的观测数据,应用统计和建模技术进行推测和预测的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获取的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和推断,可以获得种群数量、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等相关指标。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如鱼类、昆虫等。
综上所述,生物估算方法种类繁多,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生物种群和环境条件。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b7aa4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0.png)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许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了解和掌握种群数量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一、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种群数量较少、分布范围较小的野生动物。
比如,在进行鸟类调查时,可以通过望远镜观察鸟类的飞行和活动情况,然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是对于分布范围较大、数量较多的野生动物,效果并不理想。
二、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常用的调查野生动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野生动物身上打标记,然后再进行重捕,统计标记和未标记的数量,从而计算出野生动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种群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的野生动物,如鱼类、爬行动物等。
标记重捕法的优点是精度较高、可重复性强,但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成本较高。
三、线路法线路法是一种适用于森林、草原等大面积调查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定一定的线路,沿着线路进行野生动物的调查和记录。
线路法的优点是能够覆盖大面积的调查范围,反映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四、样线法样线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调查野生动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定一定的样线,沿着样线进行野生动物的调查和记录,然后通过统计样线中野生动物的数量,推算出整个调查区域的种群数量。
样线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精确地调查野生动物的数量,但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五、红外相机法红外相机法是一种新兴的调查野生动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置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拍摄和记录,然后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统计野生动物的数量。
红外相机法的优点是无需人力干预,能够自动完成野生动物的调查,但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综上所述,调查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作,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域鸟类多样性调查与技术规定
![域鸟类多样性调查与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3fbd0f5102de2bd960588ed.png)
附件4县域鸟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定1 适用范围本规定规范了县域鸟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估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县域鸟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2016)《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鸟类》(2014)3 术语和定义3.1 样线法沿一条预设的样线行走,调查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出现的鸟类,并估算种群数量的方法。
3.2 样点法按预定的规则布设样点,记录样点周围一定半径范围内出现的鸟类,并估算种群数量的方法。
3.3 直接计数法采用单筒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对水鸟直接统计数量的调查1方法。
3.4 红外相机自动拍摄法利用红外感应自动照相机,记录在其感应范围内活动的鸟类的调查方法。
3.5 鸣声录音回放法将某些重点关注鸟种的鸣叫或鸣唱录音在野外进行播放,吸引同种鸟类反应并据此来推算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3.6 重点关注鸟种指《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15年)中的受威胁(易危、濒危、极危)鸟种和数据缺乏的鸟种。
4 调查与评估原则4.1 科学性原则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应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布设调查点,并采用标准、统一的技术方法评估县域鸟类多样性现状、受威胁状况以及保护状况,提出针对性保护措施或者建议。
4.2 全面性原则(1)调查样线或样点原则上应覆盖县域内各种生境类型(见附录A表A.1中“层次2”所包括的生境类型)以及不同的海拔段(以县域最低海拔起,每100 m一个海拔段);(2)调查样线或样点应覆盖尽可能多的工作网格(见附录B)。
4.3 重点性原则(1)调查样线或样点应覆盖县域内所有重点网格(见附录B);2(2)重点关注鸟种可能分布生境应增加调查的强度。
4.4 可达性原则调查线路应根据调查区域实地情况、安全与保障条件合理规划。
5 调查与评估内容5.1 调查内容县域内鸟类的物种组成、分布、生境、受威胁因素。
5.2 评估内容(1)县域鸟类多样性现状;(2)县域鸟类受威胁状况;(3)县域鸟类多样性保护状况。
鸟类的统计方法
![鸟类的统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066a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0.png)
鸟类的统计方法鸟类的统计方法是研究鸟类种群数量和分布的科学方法。
鸟类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脊椎动物群体之一,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了解鸟类的数量和分布对于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鸟类统计方法。
1. 样线法样线法是一种常用的鸟类统计方法,适用于较为开阔的环境,如草原、湖泊和河流等。
该方法通过在地面上划定一条直线,然后沿着这条线进行鸟类观察和记录。
观察者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记录经过样线上的鸟类数量和种类,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鸟类的密度和多样性指数。
2. 点数法点数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鸟类统计方法,适用于各种生境类型。
该方法将观察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方格或小圆圈,然后在每个方格或圆圈的中心点观察并记录经过的鸟类数量和种类。
观察者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观察,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最后,通过对各个观察点的统计分析,得出鸟类的相对密度和种类多样性。
3. 样方法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鸟类统计方法,适用于各种生境类型。
该方法将观察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相同大小的方形区域,称为样方。
观察者在每个样方内进行鸟类观察和记录,包括记录鸟类的数量和种类等信息。
观察者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的地点进行观察,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最后,通过对各个样方的统计分析,得出鸟类的密度和种类多样性。
4. 线路法线路法是一种常用的鸟类统计方法,适用于较为封闭和复杂的生境,如森林和山地等。
该方法通过设定一条固定的观察线路,在线路两侧进行鸟类观察和记录。
观察者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记录经过观察线路的鸟类数量和种类,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鸟类的相对密度和种类多样性。
5. 鸟鸣点数法鸟鸣点数法是一种专门用于统计鸟类鸣叫活动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鸟类鸣叫是鸟类之间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可以通过鸣叫的频率和强度来推测鸟类的数量和种类。
观察者在一定时间段内记录每种鸟类的鸣叫次数和鸣叫时长,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鸟类的相对密度和种类多样性。
总结起来,鸟类的统计方法包括样线法、点数法、样方法、线路法和鸟鸣点数法等。
样线法在鸟类数量调查中的运用
![样线法在鸟类数量调查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bf8d225901020207409c78.png)
3 样线法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11 样线法的基本原理 种群密度 (density) 是通过绝对数量调查或者取
样调查某特定研究地区的个体数量而得到的[14 ] 。 样线法正是基于统计学中样本反映总体的思想 ,通 过对样线条带内的个体进行绝对数量调查 ,来反映 整个地区的种群数量或密度 。因此 ,所有的样线调 查方法一般都要包括样线布设 、数量调查和密度计 算这 3 个相关方面的内容 。其中 ,布设样线的数量 、 位置以及特征 (包括样线长度 、宽度甚至形状等) 需 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地区和调查对象的特点 ,按照随 机 取 样 、系 统 取 样 或 者 分 层 取 样 的 原 则 来 进 行[4 ,19 ] 。
根据以上数量调查的结果 ,如果能够得到样线 条带内鸟类个体数量 ,通常可以选用条带最大记数 法的密度计算方法来计算鸟类种群密度[17 ] 。除此
之外 ,若还能够获得鸟类个体距样线的垂直距离 ,则 可以选用 Gates 截线法[12 ] 、Fourier 截线法[9 ] 和距 离取样法[6 ] 等不同的密度计算方法来计算种群密
Key words birds , census , line transect met hods.
1 引 言
鸟类色彩艳丽 ,鸣声婉转 ,而且主要在白天活 动 ,无论是种群还是群落水平上 ,鸟类都是最容易观 察和调查的动物 ,同时也是环境监测的非常有效的 指示物种[4 ,19 ] 。而且 ,在鸟类生态学研究中 , 对研 究地区鸟类的数量调查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 作 ,它对鸟类的资源评价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都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期的鸟类数量调查多采用简 单的路线调查法 ,所获得的往往是鸟类的相对数量 。 近 20 年来 ,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绝对数量的方 法[1~3 ] 。其中 ,鸟类常用的数量调查方法有标图法 ( spot mapping met hod ) 、样 线 法 ( line t ransect s met hod) 和样点法 (point count s met hod) [4 ,20 ] 。由于 样线法不受季节的限制 ,灵活多样 ,因此已成为目前 鸟类生态学中被广泛使用的数量调查方法之一 。
鸟类调查方案
![鸟类调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5aec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9.png)
鸟类调查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鸟类调查的详细方案,包括调查目标、调查方法、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等内容。
鸟类调查是了解鸟类种群分布、繁殖情况及其生境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鸟类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目标鸟类调查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1.确定鸟类物种分布和区域差异;2.了解鸟类繁殖地和迁徙路线;3.评估鸟类的种群数量和动态变化;4.分析鸟类的生境利用和栖息地要求;5.为制定鸟类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调查方法鸟类调查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调查内容和目的灵活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3.1 定点观察法定点观察法是最常用的鸟类调查方法之一,通过在确定的调查地点连续观察一段时间,记录所观察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
该方法适用于调查鸟类的分布情况、迁徙路线以及繁殖地选择等。
3.2 样线法样线法是一种系统调查方法,通过在预先设定的样线上依次记录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以了解鸟类的物种组成和密度。
样线可以设置在不同生境类型之间,包括林地、湿地、草地等。
3.3 诱捕标记法诱捕标记法是通过设置鸟类诱捕设备(例如网箱、捕鸟网等)捕捉鸟类,并进行标记,然后再次观察是否捕获到标记鸟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研究鸟类的迁徙、繁殖地要求和个体生存状况等。
3.4 聆听录音法聆听录音法是通过录制鸟类的声音,以识别不同鸟类的鸣叫或叫声,进而了解鸟类的分布和活动范围等。
该方法适用于调查夜行性鸟类或者高难度辨识的物种。
4. 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是鸟类调查中需要事先确定的重要因素。
4.1 调查地点选择调查地点的选择应根据调查目标和需求,选择具有较高鸟类活动密度和多样性的地区。
通常可以选择具有不同生境类型的地区,如森林、湿地、草地等,并考虑野外条件的安全性和可达性。
4.2 调查时间安排调查时间的安排应考虑鸟类活动的季节性和日活动规律。
通常选择春季和夏季是较为适宜的,因为这个时期是鸟类的繁殖季节,鸟类活动相对较为频繁。
鸟类的野外观察方法
![鸟类的野外观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c9f4630b1c59eef8c7b4e1.png)
鸟类学野外调查统计和观察方法
鸟类的统计技能的训练
小群鸟类的计数 大群鸟类的计数
常用鸟类学生态学统计
1、样线法 对于某一生境中鸟类数量的统计,由于受 到地形的限制,必须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进行 采样统计,才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鸟类的真实 的情况。样线法(transect census methods) 是目前鸟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鸟类数量统计方 法之一。样线法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固定距 离样线法(fixed-distance line transect)和可变 距离样线法(variable-distance line transects) 两种方法。由于前一种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操 作,所以我们将重点介绍固定距离样线法。
• 高大乔木上层:白头鹎、三宝鸟、鹟科 • 高大乔木中上层:发冠卷尾、啄木鸟、 黑枕黄鹂、红翅凤头鹃、乌鸫 • 高大乔木下层:大山雀、红头长尾山雀、 • 灌木丛:画眉、短翅树莺、山树莺、麻 雀 • 草地:麻雀、紫啸鸫 • 电线或电线杆:棕背伯劳、三道眉草鹀、
鸟类观察记录 通过上述观察,用非常简笔 画形式,将你所见鸟类的特征通 过绘图法记录在笔记本上。由于 不是每一个鸟类观察者都精于绘 画,所以鸭蛋绘图法是一个比较 易学和实用的方法之一。
鸟类的发情
红隼悬停
鹗排泄
扇尾沙锥觅食
黑翅长脚鹬繁殖
青背山雀
悬木雀
栗臀
红喉歌鸲 白鹡鸰 褐耳鹰
鸟类的站立姿势
鸟类的生态位分析
每一种鸟类都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异种 个体如果同一空间,觅食同类食物,往往 会造成种间竞争。经过自然选择,不同种 类的鸟类往往选择不同的空间,这表现在 有的鸟类习好在树冠顶端,有的喜欢在高 大乔木的中层或下层,有的鸟类喜欢停栖 在灌木丛,有的则常常出现于低矮的草丛 间。因此,对于鸟类出现的生境类型的描 述,将有助于我们对鸟类的识别。
公众观鸟和传统样线法调查应用于鸟类多样性监测的比较_以南京老山为例
![公众观鸟和传统样线法调查应用于鸟类多样性监测的比较_以南京老山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dff9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b.png)
公众观鸟和传统样线法调查应用于鸟类多样性监测的比较_以南京老山为例公众观鸟和传统样线法调查应用于鸟类多样性监测的比较:以南京老山为例引言: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鸟类多样性监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的样线法调查一直是进行鸟类多样性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近年来,公众观鸟逐渐兴起,并在一些地方得到了广泛应用。
那么,公众观鸟和传统样线法调查应用于鸟类多样性监测究竟有何不同?以南京老山为例,本文将对二者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优缺点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公众观鸟公众观鸟是指通过吸引公众参与观测鸟类活动,倡导保护鸟类、了解鸟类多样性及其分布区域的一种方法。
公众观鸟旨在鼓励人们对鸟类进行观察,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栖息地需求等,借此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公众观鸟的优点:首先,公众观鸟能够吸引大量的参与者,包括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等,进而提高对鸟类多样性的监测效率。
其次,公众观鸟将鸟类多样性监测从专业人士领域扩大到了大众范围,有助于普及相关知识,促进保护意识的普及。
再次,公众观鸟通过参与者提交的观鸟记录,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科学研究、管理决策等方面,对于了解鸟类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公众观鸟的缺点:公众观鸟可能存在观察者技巧、识别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数据的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公众观鸟还需要依赖于社群力量的汇总和分析,缺乏专业人员对数据的严格监控和审核,因此,公众观鸟数据的可信度较低。
二、传统样线法调查传统样线法调查是一种在特定固定样地上进行的调查方法,通过在样线上设置点位,记录鸟类的物种组成、数量等信息,以获得鸟类多样性的变化情况。
传统样线法调查的优点:传统样线法调查是一种较为精确、科学的鸟类多样性监测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可靠的数据。
通过长期的样线调查,可以掌握鸟类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趋势,对鸟类分布与生境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传统样线法调查的缺点:传统样线法调查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具有较高的成本。
样线法和网捕法在机场鸟情调查中的应用比较
![样线法和网捕法在机场鸟情调查中的应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0fd177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1.png)
样线法和网捕法在机场鸟情调查中的应用比较金麟雨;李舒萌;刘艳艳;张菁;刘泰杉;周聪;赵小英;李东来【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22(42)22【摘要】鸟击事件主要发生在机场范围内,对机场周边生境的鸟类组成进行调查,是制定鸟击防范对策的重要前提。
国内多数机场已经开展了相关的鸟类组成调查,但是选用的调查方法却存在较大差异。
以样线法和网捕法两种常用的调查方法对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周边的迁徙期鸟类进行了研究,旨在比较两种调查方法在机场鸟类群落组成调查中的效果及调查的鸟类群落组成差异。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适合机场鸟类调研,共记录到鸟类97种,网捕法记录的鸟类种数(83种vs.57种)高于样线法,网捕法单独记录的鸟类种数(40种vs.14种)也高于样线法。
尽管两种方法每期(半个月)调查的物种数和目的数量无明显差别,但随调查强度(如调查次数)增加,网捕法累计记录到的鸟类种类明显高于样线法,且较晚达到渐近线。
另外,两种方法调查记录的鸟类群落组成也具有显著的差别,如网捕法记录到较多鹌鹑和鸮形目等夜间迁徙或活动鸟类,而样线法可记录到鹭科和雁鸭类水鸟等。
这说明两种调研方法在鸟类调查中有较好的互补性。
因此,本研究认为机场鸟情调研时应该根据鸟情特点,选择合适的鸟类调研方法,综合采用多种调研方法可更有利于获得科学的鸟情信息。
【总页数】11页(P9348-9358)【作者】金麟雨;李舒萌;刘艳艳;张菁;刘泰杉;周聪;赵小英;李东来【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相关文献】1.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在鳄蜥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比较2.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在鳄蜥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比较3.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在鳄蜥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比较4.样线法在北方基岩性海岛植被调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以北长山岛为例5.网捕法和观察法在夜间迁徙鸟群落调查中的差异——以云南洱源鸟吊山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外 ,若还能够获得鸟类个体距样线的垂直距离 ,则 可以选用 Gates 截线法[12 ] 、Fourier 截线法[9 ] 和距 离取样法[6 ] 等不同的密度计算方法来计算种群密
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3 ,22 (5) :127~130
样线法在鸟类数量调查中的运用 3
许 龙1 ,2 张正旺1 3 3 丁长青2
(1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875 ; 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北京 100080)
样线法在鸟类调查的实际运用中需要满足下列 的前提条件[4 ,5 ] : ①鸟类不因调查人员的存在而进 出样带 ; ②样带内鸟类个体能被及时发现和鉴别 ; ③ 所有鸟类个体不会被遗漏或重复记录 ; ④鸟类个体 到样线的距离被准确测量 ; ⑤每次鸟类样线调查相 互独立 。
应该承认 ,在野外进行鸟类的数量调查时 ,完全 符合上述 5 个条件是比较困难的 。但经验丰富的调 查人员可以通过预查 、复查等各种有效方法尽可能 地减少调查结果的误差 。 312 样线法的主要类型 31211 无 距 离 样 线 法 ( line t ransect s wit hout dis2 tance estimates) 选择鸟类活动频繁的时段 ,调查 人员以均匀的速度沿样线行走 ,统计样线两侧 (包括 前方) 的鸟类数量 ,不设定样带的宽度 ( w) ,也不必 估计鸟类个体到样线的垂直距离 ( x) 。该方法只能 相对地估计鸟类数量的多少 ,由于不涉及样线的宽 度 (也就不涉及面积) ,因此不能计算鸟类种群的密 度。 31212 固 定 距 离 样 线 法 (fixed2distance line tran2
度 。具体的密度计算公式如下 : ①条带计数法[4 ,17 ] :
D
=
N 2LW
式中 , D 为鸟类种群密度 ; N 为鸟类总数量 ; L 为样
线总长度 ; W 为单侧样线宽度 。
条带计数法是最为常用的传统方法 ,简单易行 ,
但是单侧样线宽度需要根据生境和鸟类的特点以及
调查人员的实际观察能力进行经验估计 。
关键词 鸟类 ,数量统计 ,样线法
中图分类号 Q95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4890 (2003) 05 - 0127 - 04
Line transect methods in avian census. XU Long1 , ZHAN G Zhengwang1 , DIN G Changqing2 (1 M i nist ry of Education key L aboratory f or B 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 neeri ng , Bei2 ji ng Norm al U niversity , Beiji ng 100875 , Chi na ;2 Instit ute of Zoology , Beiji ng 100080 , Chi na) . Chi 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3 ,22 (5) :127~130. The line transect met hods are widely used in wildlife population censu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general types of t he met hods were introduced in t his paper. The estimation of densities of bird populations for t he line transect met hods , including t he Merikallio’s , Gates’s , Fourier2series estimator and distance sampling , was discussed. We concluded t hat t he latter of above was advantageous over t he t hree ot hers , if t he distances of birds to transect were available , conve2 nient and precise.
2 样线法的发展历史
早在 1906 年 ,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鸟类普查中 Gross 就 运 用 了 样 线 调 查 的 方 法[10 ] 。1930 年 King[16 ]首次提出有效宽度的概念 。他用鸟类个体
到样线的垂直距离的平均值作为有效宽度 ,从而得 到有效面积 。直到鸟类的野外调查及相应的密度计 算方法有了相当的发展之后 , Gates[11 ] 才正式提出 有效宽度 ( ESW ,effective half2st rip widt h) 的确切定 义 ,即有效宽度是这样一特定的单侧样线宽度 ,其内 未被发现的动物数量等于其外被发现的动物数量 。 Hayne[13 ]和 Gates[12 ]根据鸟类个体距样线的垂直距 离的实际观测值 ,从数理统计上提出并发展了可以 严格评判的密度估计值以及误差估计值 。1968 年 Eerhardt [6 ]提出了发现函数 (detection f unction) 的基 本数学模型 ,即随着鸟类个体距样线的垂直距离的 增加 ,被发现的概率 (即发现概率) 将逐渐减小 。
129
直距离 ,可以用更为精确的密度计算方法来替代 (如 Fourier 截线法和距离取样法) 。所以 , Gates 截线法 现在已经不被广泛运用 。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2000046805)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资助重点项目 (39830030) 。 3 3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01 - 12 - 30 改回日期 :2002 - 11 - 12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976 年 Burnham 等[6 ]提出了以发现概率的密 度函数来估计种群密度的方法 ,其后的发展主要是 围绕如何模拟发现概率的密度函数或发现函数 。
1979 年 Laake 等开发出基于发现函数的计算机程 序 TRANSECT ,用以求解样线调查的种群密度 。在 此基础上 ,Laake 等[15 ]又研制出了一种功能更完善
②Gates 截线法[3 ,12 ] :
D
=
λN 2L
n
n
∑ ∑ λ =
i =1
n
L
1
,
N L
=
1n n i =1 L i
Hale Waihona Puke 式中 , x i 为鸟类个体距样线的垂直距离 ; n 为样线条
数 ; ni 、L i 分别为第 i 条样线的鸟类个体数量和样线 长度 ;λ为修正因子 。
Gates 截线法实际上是通过观测到的鸟类个体
Key words birds , census , line transect met hods.
1 引 言
鸟类色彩艳丽 ,鸣声婉转 ,而且主要在白天活 动 ,无论是种群还是群落水平上 ,鸟类都是最容易观 察和调查的动物 ,同时也是环境监测的非常有效的 指示物种[4 ,19 ] 。而且 ,在鸟类生态学研究中 , 对研 究地区鸟类的数量调查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 作 ,它对鸟类的资源评价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都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期的鸟类数量调查多采用简 单的路线调查法 ,所获得的往往是鸟类的相对数量 。 近 20 年来 ,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绝对数量的方 法[1~3 ] 。其中 ,鸟类常用的数量调查方法有标图法 ( spot mapping met hod ) 、样 线 法 ( line t ransect s met hod) 和样点法 (point count s met hod) [4 ,20 ] 。由于 样线法不受季节的限制 ,灵活多样 ,因此已成为目前 鸟类生态学中被广泛使用的数量调查方法之一 。
摘 要 样线法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文简要介绍其发展历史 、基本 原理和主要类型 ,并对 4 种常用的种群密度计算方法 ,即条带最大记数法 、Gates 截线法 、Fouri2 er 截线法以及距离取样法进行比较和总结 ,认为在鸟类野外数量调查中应记录鸟类个体到样 线的垂直距离 ,并使用距离取样法来计算鸟类的种群密度 ,以便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
3 样线法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11 样线法的基本原理 种群密度 (density) 是通过绝对数量调查或者取
样调查某特定研究地区的个体数量而得到的[14 ] 。 样线法正是基于统计学中样本反映总体的思想 ,通 过对样线条带内的个体进行绝对数量调查 ,来反映 整个地区的种群数量或密度 。因此 ,所有的样线调 查方法一般都要包括样线布设 、数量调查和密度计 算这 3 个相关方面的内容 。其中 ,布设样线的数量 、 位置以及特征 (包括样线长度 、宽度甚至形状等) 需 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地区和调查对象的特点 ,按照随 机 取 样 、系 统 取 样 或 者 分 层 取 样 的 原 则 来 进 行[4 ,19 ] 。
距样线的垂直距离来计算样线宽度 ,与简单的经验
估计的宽度相比较为客观 ,而且可以估计误差的大
小 。但是 ,如果已经能够获得鸟类个体距样线的垂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许 龙等 :样线法在鸟类数量调查中的运用
12 8 生态学杂志 第 22 卷 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