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我与社会
(部编)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教案1.1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
年级:初一主备教师:授课老师:
章节名称(课题)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我与社会
计划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周第1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认识社会生活,参与并奉献社会。
2.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3.明白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享暑期生活,感受社会的绚丽多彩,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活动三】根据情境介绍自己
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与他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需要自我介绍的情况。
情境一:做客同学家,向同学的奶奶介绍自己。
(业缘关系)
情境二:到姑姑家玩,向姑姑的朋友介绍自己。
(血缘关系)
情境三:在国外碰到两个说新疆土话的帅哥(美女)。
(地缘关系)
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一、感受社会生活
丰富多彩
需要我们献计献策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作业
待定
教学反思
2019年8月9日
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二】校园生活OR社会生活?请你来选择
Q:和校园生活相比较,你更喜欢社会生活还是校园生活?为什么?
生:略(社会生活的好,或者不好)
师:走进社会,我们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让人流连忘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可能也会发现一些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
2.通过模拟不同场合的自我介绍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人教部编版《第1课时 我与社会》公开课教案
道法核心素养包含道法抽象、逻辑推理、道法建模、道法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道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
第一,道法学科教学活动是道法学科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道法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在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教育等五个阶段的内涵、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表现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要仔细推敲,准确把握,切实贯穿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道法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正在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与环节的应用上,设计都非常适合学生初学。
这一点在分层教学中也有体现。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课时我与社会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鲁滨逊漂流记》情境视频(片段))初到孤岛的鲁滨逊是绝望的,慢慢地,他不再整天沉浸在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
大家想一想:流落孤岛的鲁滨逊是真的与世隔绝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1课时:我与社会。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一)基于生活经验,认识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性活动一:图片欣赏(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典型画面的描写呈现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横切面,意在让学生在直接或间接的在生活经验中体味生活、认识社会。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二)基于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活动二:小华的暑期“大事”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华暑期的“大事”为参照,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将暑假生活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通过探究认识到,如果生活是一个圈,每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的过程。
我与社会教案(精选15篇)
我与社会教案(精选15篇)我与社会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己周边大人们学习的情况,感受当今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2、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学习就会落伍。
3、在观察中找到身边的榜样,并从大人们“学而不厌”、“学习不止”中受到鼓舞。
二、教学重点:通过看图,让学生知道当今社会,不论男女老少,都不断地学习,接受新鲜事物。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大人们“学而不厌”、“学习不止”的精神。
教学关键点:通过学习,启发学生珍惜时间,抓紧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和本领。
三、前准备:a)教学课件。
b)要求学生做好调查,家里的人近两年来新学到什么知识和本领,现在又在学什么?四、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检查调查结果。
(学生都说出家里人近两年新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教师以一个学生小明家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一下。
)2、电脑出示课本40~41页的八幅图,每幅图都有旁白说明3、小组讨论:他们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学习?4、引出课题:大家都在学5、师说:小明爷爷是一位种田能手,很多事情都干,是村里有名的能人。
现在,爷爷遇到了新问题。
电脑出示书中42页的三幅图。
6、教师小结:通过过去是劳动能手,今天却遇到了新问题,说明了社会进步真快呀!天天都有新变化。
大人们在抓紧时间学习。
我们要和他们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我与社会教案第2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3、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二、教学重点认识、了解规则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教学关键点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三、课程准备(a)教学课件(b)搜集有关规则作用的典型正面反面事例(c)课堂游戏所需的'三个小球四、教学过程(一)导入(a)介绍一位新朋友扬扬,并和他一起唱《文明用语》这首儿歌。
2023八年级上册道法第1课时 我与社会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课时我与社会测试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2022河北乐亭期中)2021年暑假,一些即将升入初二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
以下你认为可取的方式有()①每天去小区健身场地锻炼两个小时,与小区居民交流②每周二走进农村、工厂或参观博物馆、展览馆③每天晚上可以一直玩手机,累了正好休息④每周一、三、五参加社会公益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2022山东泰安泰山区期末)关于右面漫画中宅童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这样不利于他延展自己的社会生活空间②这样不利于他感受多彩的社会生活③这样不利于他承担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④这样有利于他避免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22贵州贵阳第一实验中学期末)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小亮去遵义会议会址旅游、在社区做义工、参观“無界2021乡村振兴公益展”领略非遗跨界之美。
参加这些活动()A.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B.能够开阔眼界,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C.过于复杂,中学生不接触社会为好D.消耗精力,不必关注社区中的小事4.(2022河北乐亭期中)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的感受会越来越丰富、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下列是林林对社会的感受,其中正确的有()①听到“美航母编队驶入南海,其军舰强闯西沙”时,感到愤怒②在某农业园参与劳动实践,感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③看到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新闻后,认为与自己无关④觉得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认为其充满危险,应少接触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5.(2022安徽潜山期末)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正是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得到成长的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③小明和小美是同学,又在同一个小区居住,他俩的社会关系既有地缘关系,也有业缘关系④我们应该积极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学校的课堂学习是我们了解社会的最好方式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6.(2022福建罗源二中期中)初中生浩浩每天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动态,他也经常和爸爸一起交流社会热点问题,并时常为社区发展提出好的建议。
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17张PPT)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新知讲解
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新知讲解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新知讲解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新知讲解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相关链接
B
当堂训练
2.下列身份与社会关系的确立不匹配的是( )A.子女——血缘关系B.邻居——地缘关系C.同学——业缘关系D.网友——亲情关系
D
当堂训练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新知讲解
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身份?
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ຫໍສະໝຸດ 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新知讲解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在家庭
子女
在学校
学生、同学
在小区
业主、邻居
在社会
行人、观众、顾客……
感受社会生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关系不同,身份不同。
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八年级道法1 我与社会教案与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南学校李友峰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课时我与社会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依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体味随着自身成长,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知识目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力目标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鲁滨逊漂流记》情境视频(片段))初到孤岛的鲁滨逊是绝望的,慢慢地,他不再整天沉浸在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
大家想一想:流落孤岛的鲁滨逊是真的与世隔绝了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1课时:我与社会。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一)基于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性活动一:图片欣赏(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典型画面呈现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横切面,意在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的在生活经验中体味生活、认识社会。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二)基于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活动二:小华的暑期“大事”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华暑期的“大事”为参照,回顾自己的暑生活,将暑假生活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
通过探究认识到,如果生活是一个圈,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的过程。
1.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将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2.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还可以参与哪些社会生活?(学生讨论回答)提示:到敬老院做志愿者;旅游;参加兴趣班;参加夏令营等。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1我与社会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2.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二、能力目标1.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2.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三、知识目标1.理解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2.明确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知道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难点:理解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图片,讨论问题。
结合以上情境,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教师总结: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一课时《我与社会》,共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了解“我与社会”的关系。
【讲授新课】一、感受社会生活(一)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活动一:1.阅读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
2.讨论问题:(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是通过哪些活动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3.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鼓励引导。
4.教师归纳总结:走进农村,我们看到村村通道路越来越平坦,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了,美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来到工厂,我们感受到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伟大;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观看阅兵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二)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活动二:1.PPT展示教材P3~4探究与分享。
2.讨论问题:(1)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参与社会生活?3.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能力目标: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谈论与分析,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课件: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社会吗?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体味生活的美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新课学习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活动(一)了解社会生活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他们发现公园新增了些健身器材,健步道上也铺上了塑胶,跑步可舒服了。
情景二上午8点20分,李铭的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他们发现蔬菜品种多了,蔬菜可新鲜了。
情景三下午3点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情景四晚上7点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有关《大国工匠》的新闻,交流关于新闻的看法。
(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2)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身实践,与人交流,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来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2.合作探究:出示材料“中学生小华的日记节选”,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7月16日我今天到科技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7月25日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1.1我与社会课时教案
学生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教师总结: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我们的社会空间不断延展。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思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课时案
第1课时
课题:1.1我与社会
时间:2023.9
学习目标
1.通过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了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的特点,学会关注国家大事。
2.通过梳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知道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有着不同的身份,能够清楚自己的社会关系。
3.通过谈述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强融入社会生活的自觉性,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请2名同学展示分享。思考3个问题并交流。
教师讲授法
教学反思: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二、课堂小结
四、分层作业
教师对新学期学科学习提出相应要求:1.上课要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划好课本基础知识。2.作业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3.学习方法指导:基础知识背诵与学科素养提升。
(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
(2)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师讲授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A+B+C:背诵本课基础知识
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一课:我与社会
课时教学设计学段: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活动三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展示图片:出示一组“小丸子”在不同情景下的图片:1、在学校里,“小丸子”是学生2、在奶奶面前,“小丸子”是孙女3、在邻居面前,“小丸子”是好邻居思考并回答:(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时、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2)你知道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吗?引导学生理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并且能够辨别几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活动四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绘制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完成课本第6页的拓展空间思考并回答: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2.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绘制网络图,认识到我们的社会空间不断延展,我们要关注社区,关注国家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课间,有同学在交流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的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也有同学在讨论3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的内容。
这表明()A.我们的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一成不变的D.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关心社会发展2、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以下不能体现参与社会生活的是()A.孝敬父母,承担全部家务劳动B.去农村参与劳动,创造物质财富C.按时到校上课、认真完成作业D.参观博物馆、增长见识3、2020年12月17日,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中学生小明在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后,感到非常自豪,对探月工程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第1课
以上材料都说明了什么?
提示:材料说明我(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 1、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2、每个人都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 的力量。 3、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 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学习目标
认识与了解
1.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 2.懂得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从而顺利适应社会 生活。 3.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我 与 社 会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感受社会生活
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对 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 定的
1、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 A、越来越分离 B、与任何人都无关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A
6、某学校在开展热心助人的活动中, 许多同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变热情了,变 坚强了。可见( ) A、人是无法独立完成活动任务的 B、我们应该多了解自己 C、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D、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
C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研究水稻的高产,不断探索 反复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在 成就和荣誉面前,他从不满足,永不止步。2001年2月, 他荣获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而稻米目前是世界 大约30亿人的主要食物。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称袁隆平为 “世界水稻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专家之一”,“在世界上 率先培育成功并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引发了一场 水稻生产革命,使水稻产量在一个世纪中增加了2倍。 杂交水稻这一育种途径由此从亚洲、非洲到美洲广泛传 播,养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 从这个事例中你能谈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
以上这些活动说明了什么?
以上这些活动说明了: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1单元第1课 第1课时《我与社会》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1单元第1课第1课时《我与社会》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第1课《我与社会》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社会规范,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对自我和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社会规范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社会行为习惯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提高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社会规范。
2.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提高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2.准备相关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准备实践活动材料,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社会现象,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排队加塞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自己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与社会互动的,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社会规范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遵守社会规范。
八年级上册道法第1课 第1课时 我与社会
会关系是基于( C )
A.法律关系
B.血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地缘关系
提示:从区分社会关系类型的角度作答。
【易错易混】 误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与社会无关。 解析: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 定的。
【知识脉络】
【知识拓展】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 进、对立统一的关系。
生。这说明( B )
①人的身份是单一的
②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提示:此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 分来分析解答。
【例 3】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认的。2020 年寒假期间,初
中生小寒与小学同学组织了一次聚会。小寒与小学同学确立的社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课时 我与社会
核心研讨
名师讲坛
夯实基础训练
素养提升精练
目标导读
课标要求 1. 明 确 社 会 生 活 是 丰 富 多 彩 的 , 了 解 感 受 社 会 生 活 的 意 义 。 2.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把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 关系中确定的。
【考点必记】 1.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3.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知识点 感受社会生活
1.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生活,感受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下列了解
社会生活的方式不恰当的是( B )
A.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B.躺在床上胡思乱想
C.暑期参加夏令营
D.上网看新闻
1-1 我与社会(教案)-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教案(部编版)
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活动一】说说你的暑假生活:
教师:无论我们是否情愿,暑假生活已经和我们说再见了。在暑假,你有哪些不同于学校的生活经历。请选择其中的一两件和大家分享。
PS.可以直接分享,也可以四人小组先相互分享,推选出一位在全班分享。
学生分享:略
教师总结:在暑假,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我与社会有了更深的交融。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丰富的暑期生活,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感知我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讲解新课
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二】选出你的最爱
Q:和校园生活相比较,你更喜欢暑假的社会生活还是校园生活?为什么?
生:略(社会生活的好,或者不好)
师:归纳一下,我们的暑假生活之所以令人更加留恋,因为暑假不仅有学习,更有走亲访友和游玩。
追问:通过这三方面的体验,说说你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生:略
师:在暑假我们有机会走进社会,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可能也会发现一些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网上的一个点,我们通过社会关系确定自己的身份。
【活动四】名言赏析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我与社会》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课时我与社会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鲁滨逊漂流记》情境视频(片段))初到孤岛的鲁滨逊是绝望的,慢慢地,他不再整天沉浸在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
大家想一想:流落孤岛的鲁滨逊是真的与世隔绝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1课时:我与社会。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一)基于生活经验,认识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性活动一:图片欣赏(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典型画面的描写呈现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横切面,意在让学生在直接或间接的在生活经验中体味生活、认识社会。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二)基于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活动二:小华的暑期“大事”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华暑期的“大事”为参照,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将暑假生活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通过探究认识到,如果生活是一个圈,每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的过程。
1.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2.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学生讨论回答)提示:例:敬老院做志愿者;旅游;参加兴趣班;参加夏令营等。
3.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教师总结: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图片展示:社会关系网2.思考:我们该如何理解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提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行和新的通信技术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呈现网络化的权势,其特点是人们虽然属于若干群体,但可以通过熟人在不同的社交圈子与他人联系,由此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更多人,这种联系类似于计算机结点间的互相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太阳早起一个小时,让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和太阳一
同升起。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能使我们感受到
A.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B.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社会生活千篇一律 D.国家发生巨大变化
( A)
7.从以前的“同砚”“窗友”“同门”“同窗”“同席”,
到 今 天 的 “ 同 学 ”“ 学 友 ”“ 书 友 ”“ 校 友 ”“ 学 长 ”
9.下面是小萍在双休日的生活片段,据此回答问题。 片段一:周六上午,小萍在家里做作业,做完作业后听了 一会儿音乐和广播。 片段二:周六下午,小萍和同学到附近的公园爬山,欣赏 自然美景。 片段三:周日上午,小萍去社区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打 扫卫生,给老人剪指甲、讲故事,还教老人用智能手机。
片段四:周日晚上,小萍和爸爸一起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 会。 (1)小萍是怎样了解社会生活的?
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人的身份是 通过________确定的。( A ) A.社会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业缘关系
5.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
的社会关系。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地缘关系的是( D )
A.父母
B.顾客
C.同学
D.邻居
6.一年 365 天,被称为“国旗卫士”的国旗护卫队每天都会
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属于地缘关系。
(2)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身份是什么? 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身份是社区的居民或城市的市 民等。
1.下列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②青少年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会更加关注社区各项工作 ③参与社会生活只能通过参与社区治理这一方式实现 ④置身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②个人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就构成了社会 Nhomakorabea④社会是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小红放学后,先听一段古典音乐,接着去写作业,写完作 业以后给奶奶读报纸。小红的做法说明她( ) A.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真情,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B.三心二意,不能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C.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会耽误学习 D.社会交往范围太小,不利于感受社会的美好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相对狭小的单元楼,
涌向大街小巷、公园空地,进行形式多样的养生活动。作 为看似私人却又社会参与感十足的社会活动,养生活动催 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一种看似匿名却能加固社会纽 带的社会关系。
(1)材料中的“新型的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看,属于哪种社 会关系?
2.中学生王怡针对小区门口出现小摊贩乱摆摊的问题进行了 调查,并把调查的结果和建议反映给当地政府。王怡的做
法告诉我们( A ) A.要关注社区的治理,并献计献策 B.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关注社会治理上 C.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之自豪 D.参与社会生活就是给政府提意见
3.下列对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有( C ) ①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点拨】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与社会不可分割, ①错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③错 误。②④是对该图的正确解读,均入选。 【答案】C
6.2019 年国庆长假期间,亮亮去崀山旅游、在社区做义工、 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的展览……参加这些活动( D ) ①有助于主动融入社会 ②更加感受到国家的发展 ③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 ④对国家认识越来越深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等,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D )
A.法律关系 C.地缘关系
B.血缘关系 D.业缘关系
8.“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 C ) A.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社会生活丰富而深刻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 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 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 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训基础·新知巩固 逐点练透
1C
2D
3A
4A
5D
6A
7D
8C
9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练拔高·新题好题 培优提能
1C
2A
3C
4A
5C
6D
7B
8A
9 见习题
学习笔记 必知 1.丰富的社会生活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 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 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 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人的身份是如何确定的?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 确定的。 (2)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 缘关系。
释疑解惑 必会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
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 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 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三种关系:血缘关系、地缘 关系和业缘关系。
核心问题 必记
1.面对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你有何感受和打算? (1)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 的社会生活如此绚丽多彩。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 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易误警示 必明 社会关系就是亲属关系。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
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 关系和业缘关系。 (3)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亲属关系,就是血缘关系,它是社会 关系中的一种。
1.学生读书,农民耕种,工人生产,医生救死扶伤……每个 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都说明( C ) A.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 B.我们的社会生活单调无味 C.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D.每个人都能自觉关心国家发展
【点拨】小红听古典音乐、给奶奶读报纸,能感受到生活的 美好和真情,她的行为也是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的表现,A项 是正确的,B、C、D三项都是错误的认识。 【答案】A
5.观察亲属关系网络图,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任何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只有一种身份 ④人的身份可以通过血缘关系来确定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7.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是( B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山东省要求各地中小学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 划,学校每学年安排集体研学旅行不少于2次。学生参加 研学旅行的意义有( A ) ①会使学生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尽量不要参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节假日里,小丽经常去图书馆看报纸、杂志,了解国内 外重要新闻或有关科技知识。这主要表明小丽( D ) A.没有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 B.学习积极性不高 C.兴趣广,爱好多 D.能主动了解社会生活
3.如果说社会是一张“大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A ) A.“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B.一条线 C.互不相干的个体 D.漏网之鱼
的关系。 (2)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使
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矛盾性。 社会对个人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面发
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个人 对社会具有能动性。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并不意味着个人 只能消极地依赖于社会,个人还能积极主动地认识和改造社 会,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听音乐和广播,到公园欣赏自然美景,做公益活动,看电 视节目等。
(2)随着对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更加关心国家 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