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阳关三叠》是明清时期的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老舍,书中讲述的主要是官场政治风云及其内部人物的活动及拉锯战,主题是神化红尘励志抗争,反映了中国政治和文化及历史的变迁。
此次教学内容以《阳关三叠》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在小说中表达的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解读文本,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等目标。
二、教学步骤(一)预习1.让学生阅读文本,并在阅读的同时注意文本中的细节;2.安排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文本的理解;3.安排让学生总结材料,并编写文本对应的思考题;(二)全文讨论1.布置学生抢答,让学生以问答形式回答全文中的特定问题;2.安排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总结体现的主题;3.让学生综合材料进行论述;(三)小说解析1.安排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对应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2.安排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将其他作品和老舍的小说作一个较为详细的分析;3.安排学生进行论证,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论证小说中提出的问题;(四)综合评价1.安排学生论述他们对小说中的思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2.安排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状况进行深入分析;3.安排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就小说中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性格加以比较和讨论;4.安排小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和应用;三、教学总结本次《阳关三叠》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老舍在小说中表达的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解读文本,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等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综合性训练的方式:预习,全文讨论,小说解析,以及综合评价等步骤,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最后,学生们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深入的理解小说,也对正确的政治观点有了更深的认知。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对古代诗歌的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已经学习了《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古诗,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外,他们还了解了一些关于古代诗歌的背景知识,如作者生平、诗歌的创作背景等。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白板、计算机、打印机、音响设备等。
2.课程平台:在线教学平台,如ClassIn、UMU等。
3.信息化资源:《阳关三叠》的相关课件、视频、音频、图片等教学资料。
4.教学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阳关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这首诗在教材中的位置是“古代诗歌欣赏”,属于文学欣赏类课程。
2.视频资源:《阳关三叠》的朗诵视频、歌曲演唱视频等。
3.音频资源:《阳关三叠》的配乐朗诵、古筝演奏等。
4.图片资源:阳关古迹的图片、古代边塞风光的图片等。
5.网络资源:《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作者王维的生平等。
(二)拓展建议
1.阅读拓展:阅读《阳关三叠》相关的文学作品,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阳关三叠的初中教案
阳关三叠的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并能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感情。
2. 通过学唱歌曲、观看老师演奏、欣赏歌曲录音、分析歌曲要素等教学手段,学唱歌曲《阳关三叠》。
3. 了解琴歌这一艺术形式,用连贯、流畅、饱满的声音表现古曲的韵味和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阳关三叠》的歌曲背景和歌词含义。
2. 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阳关三叠》。
3. 掌握《阳关三叠》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1. 理解古曲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2. 演唱时如何把握歌曲的韵味和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音响设备。
2. 乐谱和歌词。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图片,交流图片内容。
老师:同学们,这幅图展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学生:xxxx 的场景。
”2. 提问学生关于图片上的诗和作者。
老师:这幅图上有一首诗,大家知道这首诗的原名及作者吗?”学生: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3. 介绍《阳关三叠》的背景和意义。
老师:在古代的时候,诗与歌是紧密相联,密不可分的,在《史记》中也记载: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
我们今天就以这首诗为歌词,学唱一首古韵十足的古代琴歌《阳关三叠》。
”二、了解歌曲(5分钟)1. 讲解《阳关三叠》中“三叠”的含义及古代琴歌这种艺术形式。
2. 出示歌曲完整的歌词,理解“三叠”的含义。
三、学唱歌曲(15分钟)1. 老师范唱《阳关三叠》,学生跟随哼唱。
2. 分组学唱,互相交流演唱心得。
3. 老师指导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阳关三叠》。
4. 学生独立演唱,老师点评并指导。
四、欣赏与分析(5分钟)1. 欣赏《阳关三叠》的录音,感受歌曲的韵味和情感。
2.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学唱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 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阳关三叠》,感受古曲的魅力。
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设计
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设计引言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音乐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培养。
本文将探讨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和表现能力。
一、教学目标在高一音乐课程中,阳关三叠是一个复杂的音乐形式,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巧要求较高。
因此,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阳关三叠的基本了解,包括其历史背景、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等。
2.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奏演奏提升整体演奏效果。
二、教学内容在高一阳关三叠的音乐教学中,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1. 音乐理论知识:介绍阳关三叠的起源、历史发展和音乐特点等相关知识。
2. 歌曲演唱和舞蹈:通过学习阳关三叠的主题曲和相关舞蹈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乐器演奏:鼓励学生学习阳关三叠中的传统乐器演奏,如二弦、三弦、扬琴等,提升学生的音乐技巧。
4.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在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奏或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阳关三叠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音乐演奏,并最终合奏整个曲目。
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和舞蹈示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4. 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分享个人的音乐理解和表达,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以下是一些评估方法:1. 个人表现评估:通过听课评价、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阳关三叠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第一篇:阳关三叠教案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阳关三叠》2.讲述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阳关三叠》的欣赏、学唱,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珍惜同学朋友见的友情,和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2.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乐曲《阳关三叠》的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2)以看、听、想、说的实践活动形式,感受并表现音乐,学生自创情景剧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表现音乐的乐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绪。
2)认识民族乐器——古琴3)了解并复述《知音》的故事。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和欣赏《阳关三叠》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体验音乐的情绪和内涵2.掌握“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在音乐中开始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1、课堂开始时,展开一张图片,提问学生:这张图片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古代离别时的场景,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假如老师给你两首诗,你将会选择哪首诗作为对此画面的写照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那么我们常说诗和歌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这个场景大家说还需要什么?(音乐)同学们太棒了,下面老师同样给你两段音乐让你选择,并说出理由。
4、以音乐为背景共同朗诵古诗,让学生体会音乐。
二、新课1、首先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阳关三叠》,(听后问学生听后感)2、领学生分析歌曲:《阳关三叠》的歌词用了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所作,原名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原诗中有渭城(今陕西渭水)、阳关(今玉门关)两个地名,又叫《渭城曲》和《阳关曲》,又因当时王维反复咏唱三次,故称“三叠”。
目前我们所见的《阳关三叠》是一首著名的古代琴歌。
琴歌是随古琴边弹边吟唱的一种音乐形式。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4篇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4篇《阳关三叠》教学设计11、本课的引入部分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并成功地引入到课题;确实激发了学生想对古琴做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2、在感受与体验这一部分,两次对比鉴赏层层深入:通过吟唱上阕,对琴歌中上阕与下阕的音乐要素对比,学生可以感受到歌曲情感的递进,深刻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比如:课堂上学生讨论到八度大跳所表达的情感起伏;反复吟唱所表达的无限眷恋与依依不舍之情等;接下来是合唱版与琴歌版的对比,通过对音色、速度、力度、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对比鉴赏,学生能体会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并由此关注现代的合唱作品是如何传承古代音乐文化的。
3、在创造与活动这个环节,学生积极性被调动,参与面也很广,几乎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部分都积极参与,场面活跃。
辩论赛上,两组学生都能很准确地阐述自己对古代音乐文化传承的'认识,并很具说服力。
在创造性的改编活动中,学生结合所学,新的创意层出不穷,让人大吃一惊。
整个后面的环节,可以说课堂里学生妙语连珠,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4、不足之处在于对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的背景等介绍还不够。
还有吟唱的部分还可再加强一点。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2《阳关三叠》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而改编的歌曲。
为了让“友情”这根主线贯穿于整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几个环节:一、激情导入二、诵读古诗通过对古诗的讲与诵读,去了解、体会诗人王维与元二之间的深厚友情三、释疑、解决难点1、讲解“阳关三叠”的含义。
2、同音相连、八度大跳、切分音、强音记号。
四、新歌教学1、通过视唱、模唱旋律,感受音乐情绪。
2、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词,来体会诗人对元二那种伤感、悲凉、惜别、期待的内心世界。
3、通过齐唱、接龙唱、同桌深情对唱等形式的演唱,让学生熟悉歌词的同时,引导他们珍惜友情、师生情、同学情。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3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苏少版)九年级音乐《阳关三叠》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利用百度搜索唐代诗人王维及《送元二使安西》(2)利用百度搜索古代乐器图片:编钟古琴古筝埙等二、教学课题《阳关三叠》教室前方投影背景幻灯三、教材分析这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琴歌,编入教材第三单元―悠远古风。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阳关三叠》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阳关三叠》的作者及背景;2.能够理解《阳关三叠》的主题和意境;3.能够背诵《阳关三叠》,并理解其中的意思;4.能够进行朗诵并表达个人对《阳关三叠》的感悟。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阳关三叠》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先感受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导读:(10分钟)3.课文理解:(20分钟)教师逐句解释《阳关三叠》的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情感。
同时,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并分析这首诗的核心内容。
4.课文背诵:(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阳关三叠》的背诵,并让每组选派一名学生进行朗诵,展示给全班同学。
5.个人感想:(20分钟)在学生朗诵完毕后,让每位学生表达自己对《阳关三叠》的看法和感悟。
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或者口头表达。
6.活动设计:(15分钟)设计一些小活动,例如学生自己创作一首类似《阳关三叠》的诗歌,或者以这首诗为主题进行一场小型朗诵比赛等。
7.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诗歌朗诵和小活动的参与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及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来评估他们对《阳关三叠》的理解和领悟程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同时可以结合其他相关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开展更加深入和丰富的学习。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七年级《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七年级《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七年级《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思考、分析,使学生明白“三叠”的含义2、通过情景表演,让学生体会友人离别之情知识与技能:1、学生知道中华民族调式“五声调式”中的商调式和羽调式2、熟悉《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教学重点:熟悉歌曲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了解五声调式一、导入:1、配乐诗朗诵a、作品: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b、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简介作者,作品,并解释诗歌大意2、用音乐来表达诗意教师自弹自唱歌曲《阳关三叠》前四句。
3、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感受诗歌和音乐的不同渲染力,导入新课《阳关三叠》二、新授(一)欣赏全曲,感受思考:1、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2、歌曲为何取名为《阳关三叠》?有什么含义?(二)分段赏析:欣赏一叠1、聆听一叠,分析、感受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效果2、教师弹唱,学生模唱(唱歌谱)a、上阕:五声音阶商调式b、下阕:五声音阶羽调式3、教师弹琴,学生填词演唱4、歌唱一叠(分角色表演)欣赏二叠、三叠1、感受二叠、三叠,找出与一叠旋律不同之处,并试唱。
2、试唱歌曲高潮乐句:“载驰骃,载驰骃“一句、3、说说三叠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感(三)、分别欣赏埙、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1、说一说:合唱版和演奏版的《阳关三叠》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2、认识吹奏乐器“埙”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3、认识弹拨乐器“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优质课教学设计《阳关三叠》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优质课教学设计《阳关三叠》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培养学生感受古琴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情感表达歌曲,提高演唱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阳关三叠》,理解其音乐特点。
难点:掌握古琴演奏技巧,用正确的情感表达歌曲。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阳关三叠》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古琴音乐的美感。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古琴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歌曲分析(1)教师简要介绍《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
3.学唱歌曲(1)教师示范演唱《阳关三叠》,让学生跟随演唱。
(2)针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情感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情感表达歌曲。
(2)学生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古琴演奏(1)教师简要介绍古琴演奏技巧,如右手指法、左手指法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古琴演奏,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进行古琴演奏展示,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引导学生对古琴音乐进行拓展学习,推荐相关曲目。
四、作业1.学生回家后,复习演唱《阳关三叠》。
2.搜集古琴音乐的相关资料,了解古琴音乐的历史和文化。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古琴吗?它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琴名曲《阳关三叠》。
先来听听这首曲子吧。
(播放《阳关三叠》音频)生1:老师,这首曲子听起来很悠扬,有一种宁静的感觉。
生2:我觉得它有一种古老的味道,让人感觉很宁静。
(2)歌曲分析师:很好,你们都感受到了曲子的特点。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改编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重叠的旋律,所以叫做“三叠”。
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
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一、授课课型:歌唱综合课二、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能够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2、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指导琴歌的艺术形式,感受古曲韵律。
3、理解“三叠”的含义,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阳关三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抒发的对友人的无限关爱的诚挚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琴歌《阳关三叠》,演唱时如何变现歌曲中的忧伤、惜别的真挚情感。
四、教学准备:古琴、古曲《阳关三叠》的音频、视频、钢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教师提问: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古琴)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2、了解古琴。
古琴,亦称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古琴,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把古琴。
3、知识交流教师提问:古琴有几根琴弦?教师提问:琴面上的白点名字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教师提问:古琴面和古琴底分别是什么形状?他们分别象征了什么?教师介绍琴名与音色: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右手弹拨琴弦、左手按弦曲音,就可以发出悠扬的琴声。
古琴音色有泛音、按音和散音。
古琴形制崇尚自然,面圆而底平,象征天圆地方;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古琴的十三个徽,代表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弹奏古琴,即是面对天地日月;古琴的两个音孔,称为“龙池”和“凤沼”;琴弦的支撑称为“岳山”和“龙龈”,岳山代表高山,琴弦代表流水。
(二)欣赏乐曲:在古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了大批的琴歌和琴曲、(琴歌---在古琴演奏下吟唱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
)琴歌,是指记载在古琴谱中以古琴弹唱的形式演唱的歌曲。
《阳关三叠》就是其中的一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琴歌《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阳关三叠》的背景与作者。
2.理解《阳关三叠》中的意象与意义。
3.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阳关三叠》的背景与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阳关三叠》中的意象与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杨洪基的歌曲《阳关三叠》。
2.观看杨洪基现场演唱该歌曲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兴趣。
二、讲解背景1.介绍《阳关三叠》的作者王之涣,讲解他是唐代文学家,曾任长安宰相。
2.简要介绍《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即贞观时期的边塞战争。
三、品味意象1.学生们分组进行课文解读,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2.归纳《阳关三叠》中的意象,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四、探讨意义1.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他们思考《阳关三叠》的意义。
2.提问学生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五、拓展讨论1.引导学生对比《阳关三叠》与其他具有边塞题材的文学作品。
2.让学生表达他们对于边塞题材的感悟与思考。
【教学反馈】1.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表观点。
2.小组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对于《阳关三叠》的理解和感悟。
3.书面反馈: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阳关三叠》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拓展】1.播放其他以边塞为题材的音乐或影视作品,开展相关艺术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真实的边塞风貌。
3.鼓励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拓宽对边塞题材的理解。
【板书设计】《阳关三叠》教学内容:导入-《阳关三叠》介绍-背景讲解-意象品味-意义探讨-拓展讨论-反馈【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音乐视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启发学生对于《阳关三叠》的兴趣。
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和意象,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通过小组展示和书面反馈,检测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在拓展讨论中,拓宽了学生对边塞题材的认识和了解。
唱歌课《阳关三叠》教案.docx
唱歌课《阳关三叠》教案【教学年级】初中二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琴歌《阳关三叠》第一叠【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琴歌的演唱学习中,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并能正确感受古曲的情绪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交流古琴知识、观看教师古琴演奏、欣赏歌曲录音、分析歌曲要素与情感表达,视唱歌曲旋律、对比欣赏歌曲等手段,学唱琴歌《阳关三叠》。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
2、知道琴歌这一艺术形式。
3、体验古曲韵味和情感。
【教学重点】学唱并表现歌曲《阳关三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旋律、速度、力度、歌词情感内涵等音乐要素入手,唱出曲中忧伤离别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琴歌(一)展示古琴交流古琴知识1、教师提问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我们中国古代非常珍贵的乐器,这件乐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是什么乐器呢?生:古琴2、交流知识教师请一位同学来到古琴桌前帮老师立起古琴。
(1)了解琴弦师:古琴有几根琴弦呢?生:数数7根。
师:对,七根琴弦,因此古琴也叫七弦琴。
琴弦由外置里,由粗到细依次为一弦二、三、四、五、六、到七弦。
(2)了解琴徽师:琴面上的白点,同学们知道叫什么吗?叫徽。
同学们数数一共几个?一位同学起立数古琴的徽点。
生:13个。
师: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中国农历的12个月及闰月。
(3)了解琴的结构师:我们再来看古琴立起来像不像一个“人”啊?生:(略)师:琴有头颈、肩、腰、尾,翻过来琴的背面有2个孔叫什么呢?这是古琴的出音孔一个叫龙池,一个叫凤爪、还有雁足。
古人赋予了它们诗意的名字。
师: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什么形状的?生:是弧形,师:弧形代表着天,师:琴底呢?生:琴底是平的,象征着地。
师:又有“天圆地方”之说。
(4)了解琴名与音色师: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就可以发出悠扬的琴声。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讲解,学生将能够:1. 了解阳关三叠的来源和背景;2. 熟悉阳关三叠的内容;3. 掌握阳关三叠的演唱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阳关三叠的副歌部分;2. 理解阳关三叠中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3. 掌握阳关三叠的呼吸和发声技巧。
三、教学准备1. 电子音箱;2. 播放音频的设备;3. 学生合唱表演视频。
四、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老师播放阳关三叠的演唱视频,为学生带来音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背景知识讲解老师向学生讲解阳关三叠的来源和背景。
阳关三叠是中国传统民歌,最早流传于西域地区,后来发展成为一首有四个不同版本的合唱曲。
这首歌歌颂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Step 3:学习副歌部分老师分发阳关三叠的歌词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副歌的歌词和旋律。
老师可以逐句教唱,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Step 4:演唱技巧训练老师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并进行训练。
重点关注呼吸和发声技巧,让学生意识到这对演唱的影响。
Step 5:合唱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每个小组中可以有不同的声部,让学生互相配合,形成和谐的整体声音。
Step 6:合唱表演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合唱表演,并录制视频。
老师可以在结束时播放学生的表演视频,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果。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学习阳关三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学生不仅学会了阳关三叠的副歌部分,还掌握了演唱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阳关三叠合唱表演视频;阳关三叠歌词。
以上是关于阳关三叠教案的简要内容。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能够了解和学习传统民歌阳关三叠的背景、内容及演唱技巧。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合唱练习和表演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演绎阳关三叠这首美妙的合唱曲目。
教案阳关三叠
教案阳关三叠教案标题:教案阳关三叠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习阳关三叠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3. 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阳关三叠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阳关三叠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3. 阳关三叠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1. 讲解PPT或教学课件。
2. 阳关三叠的实物或图片。
3. 视频资源或实地观摩机会。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阳关三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阳关三叠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探究:1. 分组让学生自主探究阳关三叠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 学生观看阳关三叠的表演视频,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3.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学习阳关三叠的动作和技巧。
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阳关三叠的小组表演,展示所学习的技巧和动作。
2. 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阳关三叠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拓展:1. 邀请专业阳关三叠表演团队到校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探究和学习,拓宽文化视野。
评价:1. 通过观摩和点评,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技巧运用、团队合作等方面。
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进行阳关三叠的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可以参加阳关三叠的比赛或演出,展示自己的成果。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阳关三叠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掌握其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表演展示来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生还能够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阳关三叠》的基本内容;
2. 熟悉《阳关三叠》中人物的形象、细节和特点;
3. 把握《阳关三叠》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
1. 把握《阳关三叠》的基本情节;
2. 了解《阳关三叠》中人物的形象、细节及特点;
3. 感受《阳关三叠》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 让学生先通过课本读、研究《阳关三叠》,采用讨论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阳关三叠》的基本情节;
2. 引入学生读《阳关三叠》时可以尝试思考和对比作者如何描写不同人物,以及比较各个人物性格之间的异同,分析出不同人物的形象、细节和特点;
3. 通过押韵训练,加深学生的文字阅读体验,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阳关三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4. 结合课文知识,让学生从自身的思想感情出发,对课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加以对比,从而对《阳关三叠》有一定的把握。
四、教学材料
《阳关三叠》文字课本
五、教学方法
1. 讨论研究 +
2. 押韵训练 +
3. 对比分析
六、监督考核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材料中总结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特点及主题,检验考核学生对文学作品把握的情况,看看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
一、课题:阳关三叠
二、教学内容
本课时我们将学习阳关三叠,阳关三叠素有“中国第一曲”之称,是中国最负盛
名的传统古典曲目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传统技艺的精华。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阳关三叠的内容:介绍阳关的历史背景,演奏场景,变奏形式,以及古典音
乐特点。
2. 掌握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学习各项古典乐器的演奏技巧,理解乐曲的构成,掌
握竹笛的演奏技法,并练习演奏。
四、教学准备
本课时准备古筝、笛子、板弦、丝弦等乐器,另外还有音乐厅、变奏谱、练习谱等。
五、教学过程
1. 了解阳关背景:
介绍阳关的历史背景,描述元代司马相如与原部将唐高祖刘邦的故事,形象地展现阳
关的景色。
2. 演奏场景:
演奏场景安排在大厅,让学生使用乐器模拟故事发生的地点,穿插介绍阳关三叠的特点:主旋律、副旋律、变奏等。
3. 变奏形式:
学习各项古典乐器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体验阳关三叠技巧性强,所使用的音乐元素多
样多彩,采用不同种类古典乐器的演奏技法制作出多种变奏形式。
4.理解古典音乐:
理解古典音乐的核心概念,对比古代古典音乐的特点,例如节奏的抑扬、服从谱乐等,让学生深刻体会艺术的意义。
六、检测
本课时主要结合视听、讨论、练习等形式,学生可以认真练习乐曲,通过练习竹笛、古筝、古箏等乐器,学会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明白古典音乐的特点。
把握乐曲的情感变化,以及演奏古典音乐时的注意事项。
最终提交曲谱,由老师根据每位学生的演奏情况,判定给予不同的成绩。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学设计《阳关三叠》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学设计《阳关三叠》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阳关三叠》的背景、结构及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古曲的欣赏能力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学会演唱《阳关三叠》并理解其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阳关三叠》,理解其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古曲的演唱技巧,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阳关三叠》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曲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作品背景介绍讲述《阳关三叠》的作者、创作背景及故事,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分析作品结构分析《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整体框架。
4.感受音乐情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感受《阳关三叠》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古曲的欣赏能力。
5.学习演唱技巧讲解古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咬字、韵味等,并示范演唱。
6.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7.合唱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阳关三叠》的演唱水平。
2.学生对古曲的欣赏能力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五、教学资源1.《阳关三叠》乐谱。
2.相关古曲视频、音频资料。
3.教学课件。
六、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结合作品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古曲的情感内涵。
3.注重实践,让学生充分参与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阳关三叠》,让学生了解了古曲的背景、结构及情感表达,培养了学生对古曲的欣赏能力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感,讲解古曲的演唱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和合唱展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讲解古曲背景时,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讲解效果不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教案标题:阳关三叠教学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学习阳关三叠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要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阳关三叠的基本形式和表演技巧,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阳关三叠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要领;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的背景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阳关三叠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乐理基础讲解(10分钟)解释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并通过音乐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对乐理知识有初步了解。
3.教学练习(15分钟)教师示范阳关三叠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鼓励学生模仿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阳关三叠的基本要领。
4.合作演练(20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阳关三叠的合作演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5.表演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让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6.讨论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阳关三叠表演中的技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7.激发兴趣(10分钟)通过播放阳关三叠的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相关活动的热情。
8.延伸拓展(15分钟)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传统音乐或舞蹈,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组织他们进行小型展示。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2.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和讨论交流的表现,对他们进行评价和反馈;3.学生互评,相互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六、教学资源准备:1.阳关三叠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2.阳关三叠的教材和参考书籍;3.乐器和音乐播放器;4.学生的评价表和反馈表。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根据雷雨声主编的初级中学课本《走进音乐世界》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神州古韵--音乐长河中的故事》中的“吟唱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在本单元学了“音乐故事之三--孔子与诗经”,从诗歌起源初步了解了“诗”与“歌”的关系;另外,学生在初一历史里已学过中国古代史,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和唐朝的历史背景,接触了孔子、王维、王勃等历史文化名人;初二语文课本也讲授了古诗《阳关三叠》、《送杜少府任蜀州》的相关知识。
在此文化理论的基础前提下,我再根据学生喜爱流行歌曲,关注港台明星等特点,设计了本节课
三、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1)准确演唱《阳关三叠》主题
(2)为歌曲《阳关三叠》丰富表演形式
2、情感目标:
(1)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及处理,体会“别”情。
(2)通过对古诗词、古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3、拓展目标:
初步感性认识到“诗”与“歌”的关系,并为古诗《送杜少府任蜀州》谱曲
四、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在立足教材,发展教材的观点上,灵活根据学生情况及具体实践设计的《阳关三叠》。
希望同学们通过语言与音乐节奏的关系--诗词语言与音乐创作的关系--“诗”与音乐
旋律的关系--诗歌谱曲的创作实践这样一个教学脉络,掌握课本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更进一步的扩展课文知识点、培养学生创造力及发挥音乐的美育和德育功能,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性认识古诗词歌曲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语文、历史及音乐的已学知识进行创作
五、教学方法
欣赏法、对比法、创作法、体验法、分组合作法
六、教学教具
多媒体、古筝、各种不同的类似于皇冠的头衔、王维与孔子的脸谱面具等七、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