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坛八大武术冠军 and 中国功夫电影拳谱
盘点国宝级武林大师,最后一位无人能敌,李小龙也无缘得见

盘点国宝级武林大师,最后一位无人能敌,李小龙也无缘得见本文导读: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 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
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李小龙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也是世界上武功最好的人。
他的全部生命就是武术,再也找不到象他这么棒的人了。
李小龙浑身每块肌肉是如此结实,击出的力量是如此地可怕,他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人。
他一拳打出去的力量有400公斤,跟重量级拳王阿里是一样的,但李小龙的体重只有阿里的一半,他的寸劲可以把离自己拳端只有几厘米远的外国大汉打飞几米之外,垂直起跳一脚踢烂两米多高的灯泡。
第九名:杜心武杜心五(1869一1953),名慎媿,清同治八年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
是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
“中华第一保镖”杜心武:曾将大内高手打到吐血那天,杜心武在门外发现三个中国人行踪诡秘,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们三个人身上都有铁器,能够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吗?”那三个打手说:“对不起,没有值得一看的!”杜心武说:“你们不借,我会自己取出来!”话音刚落,杜心武一个转身,用手在他们三个人身上一摸,动作快如闪电,等到三个打手清醒过来时,身上的手枪,全到了杜心武的手中。
那三个打手恼羞成怒,挥拳向杜心武打来。
杜心武不慌不忙,只在中间走圆圈,一边走一边用手招架,身子像泥鳅一般滑溜,令那三个人只是看得见,却又摸不着。
最后,杜心武使出他的神腿绝招,飞起右腿横扫一周,那三人应声倒地,爬起来后,拔腿就逃。
第八名:黄飞鸿本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
黄飞鸿小名和姜子牙的道号一样,当时有一个很厉害的武术大师,叫郑大雄,因黄飞鸿抢了他的买卖,心中不服,于是向12岁的黄飞鸿发起挑战,黄飞鸿以洪家四象标龙棍完胜郑大雄的左手钓鱼棍法,从此,佛山的老百姓都记住了一个少年的名字,黄飞鸿,得了一个“少年英雄”的美名。
[中国十大经典武侠电影]被遗忘的10大经典武侠电影
![[中国十大经典武侠电影]被遗忘的10大经典武侠电影](https://img.taocdn.com/s3/m/4b1dd1c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9.png)
[中国十大经典武侠电影]被遗忘的10大经典武侠电影篇一: 被遗忘的10大经典武侠电影1、《八百罗汉》导演:王星磊主演:刘振岭、高鸿萍可以认为,《八百罗汉》生不逢时,本片在80年代中期上映,当时国内流行的武侠功夫片基本以《少林寺》《少林小子》等比较轻松的喜剧类型为主,而《八百罗汉》的主题则很沉重,影片讲述了峨眉山报国寺僧众在忍无可忍之下奋起抗击金兵的故事,全片一直处于1种压抑的氛围当中,而且相当的血腥暴力,全片充斥着撕裂飞鸟饮其血、撞石碑脑浆崩裂、挑断筋脉、砍断人腿等血腥残酷场面,至于僧侣苦行、和尚遭金兵殴打等和上述场景相比就更不算什么了。
记得当时在影院看此片时,第一场打斗就接连出现人被踢到撞穿墙壁和被踢到飞起等极具视觉震撼的镜头,而当时国内的功夫片观众是没有在大银幕上见过这些镜头的,于是影院里引起一片惊呼之声。
影片全程在四川峨眉山及周边取景,场景壮观;演员全部选用国内的武术高手和有武打功底的戏曲演员,这些人全都身手敏捷;武指黄哈刘家班出身,也算是香港知名的武术指导,设计的动作既残酷激烈,又有功夫片打斗的美感;动作戏既有单打独斗,也有山石飞落、群猴纷至以及最后僧众群起反抗金人的大场面。
尤其是当僧众们醒悟之后开始反抗的时候,观众压抑了1个小时的心情终于被释放出来,其实这刚好证明了影片的剧情能打动人心。
其实,《八百罗汉》可以说是王星磊导演的呕心沥血之作,他在影片拍摄临近尾声时,由于过度劳累导致癌症复发而猝逝,于是《八百罗汉》便成了他的遗作,影片最后的男女主角大战金国亲王这场BOSS战是别人代替补拍的,和王星磊前面的整体风格稍显不合。
王星磊以执导谭道良主演的功夫片《潮州怒汉》而成名,又以功夫片《八百罗汉》谢幕,也算是有始有终了,虽然他在导演生涯里拍片类型繁多,但是人们认识他还是从功夫片开始。
在20多年后的今天重看《八百罗汉》,其凌厉的影像风格依旧可以带给人震撼,其宣扬的保家卫国的精神依然激动人心!虽然当年《八百罗汉》在香港取得了700多万的票房,但在内地却为人忽视,个人认为,《八百罗汉》在武侠功夫片影史上是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
少林大洪拳 康熙大红拳

少林大洪拳 [康熙大红拳]演练:张结果动作名称: 第一段1、预备姿态2、海底捞月3、十字手 4、霸王硬上弓5、捅捶 6、撑捶7、抹手斩捶8、花子箭手9、裙拦势 10、挎腿三箭手11、雀地龙 12、托天掌13、背扫腿 14、勾手坐盘15、弹腿包脚 16、撼肩17、海底炮 18、双飞燕19、提膝大吊20、捅捶21、海底双飞燕22、白鹤亮翅23、右虚步托掌 24、左虚步托掌25、林里括笋26、虎抱头27、平顺肘28、反背捶29、撑补捶30、左包脚31、左虚步托掌 32、右虚步托掌33、林里括笋 34、虎抱头其次段35、左平肘 36、弓步塌掌37、退步撩阴掌 38、上步撩阴掌39、单片 40、兔子蹬鹰41、二起 42、抹手43、打虎势 44、裙拦势第三段45、左弓步扌朋 46、背扫掌47、左倒扫48、右蒲篮腿49、弓步捅捶 50、冲天炮第四段51、虚步塌掌 52、丁捶53、弓步丁捶 54、鬼扯站55、震步正踢腿 56、燕子却泥57、斩手撑补捶 58、花子裙拦势第五段59、云手60、虚步挑掌61、弓步靠62、弓步撩阴63、坐盘击肘 64、旋风腿跌叉65、左倒扫右蒲篮腿66、抹手捅捶第六段67、击步左撑拳 68、击步右撑拳69、斩拳托天掌 70、弹踢背扫掌71、二起72、虎抱头73、五花十字腿 74、分心掌75、右弓步左包头 76、撑拳77、花子裙拦势 78、三操手79、十字手 80、收势(三)动作说明第一段1、预备姿态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目视前方。
(见图1) 要点:头要端正,颏微收,挺胸,塌腰,收腹。
2、海底捞月双掌贴腿两侧,向下,上体前俯,双掌贴地向前撩起与肩同高与肩同宽。
(见图2)要点:上体前俯要收腹挺胸,双掌贴腿。
3、十字手双掌交叉与腕部,左上右下,双掌上挑成侧立掌推出。
(见图3)要点:双掌高于眉齐。
4、霸王硬上弓双掌向两侧分掌,与肩同高,翻掌心向上双把握拳收于带口。
(见图4、5)要点:分掌心向两侧5、捅捶左拳向左侧冲拳与肩同高,同时向左摆头。
近代武术名人

石天龙
• 曾任中华民族团结友好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国家一级协会)、中国武警北京总队体育工作 大队搏击、跆拳道、拳击、散打四个队总顾问、中国 武术培训中心训练部主任兼总教练、东西方艺术家协 会(美国纽约)影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并同时兼任 香港多家电影公司艺术总监和全国近百家武术馆校顾 问。
袁小田
• 袁小田,长北派武术的袁小 田1912年生于北平(北京), 1937年,袁小田应粤剧红伶 薛觉先之邀赴港,在粤剧中 负责北派武打场面。两年后, 袁小田正式踏入影坛,在武 侠片中担任武打、替身的工 作。在袁小田的七个儿女之 中,袁和平、袁顺义、袁祥 仁、袁日初、袁振威均为有 名的武术指导和演员。袁小 田1912年出生于北平(北 京),自幼跟京剧武师习武, 他精心揣摩、刻苦研练,终 于成为一位功夫高深的北派 高手。 • 十八岁时正式登台演出,主 要担任京剧中的武丑角色, 就显示出其敏捷的身手。 1937年,袁小田应粤剧红伶 薛觉先之邀赴港,在粤剧中 负责北派武打场面的指导; 1939年,袁小田挟技进入影 坛发展,从事武侠片中的武 打替身工作。他的首部影片 《关东大侠》,就是担任著 名女影星邬丽珠的替身; 1960年,袁小田以粤语片 《铁臂金刚》成为中国电影 史上的第一位武术指导
刘家辉
• 刘家辉,香港著名功夫 • 由于刘湛是洪拳名家林 片演员,70、80年代叱 世荣(师承黄飞鸿)的 咤影坛的武打巨星,他 弟子,刘家辉自小便接 主演的《少林三十六房》 受严格的正统武术训练, 创造了一个传奇,把少 奠定后来成为武打明星 的基础。 林寺功夫片推向巅峰, 当年刘家辉与汪禹的双 生搭档撑起了刘家班的 大半江山,俨然成为邵 氏最耀眼的两颗明星。
。
1957年,获香港校际拳击赛冠军
1967年,在美国创立跨越门派限制的、世界性的现代中国 功夫——“科学的街头格斗技”——截拳道(Jeet Kune Do),时年 二十七岁
中国十大功夫电影

4
《英雄》
2002年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
导演:张艺谋 编剧:李冯 张艺谋 武指:程小东
5
《杀破狼》
2005年
陈达志 黄柏高
导演:叶伟信 编剧:叶伟信 司徒锦源 吴炜伦 动作导演:甄子丹
表
市场地位
一部电影能让世人认识了中国功夫,甚至是中国 文化,我想也只有它了。它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功 夫电影。
1982年
香港中原电影公司
导演:张鑫炎 编剧:张鑫炎 李连杰 武术指导:袁和平
李连杰 计春华 丁 岚 于 海 于承惠
4
《黄飞鸿之 男儿当自强》
1992年
嘉禾(香港)有限公司
导演:徐克 编剧:徐克 陈天璇 张炭 武指:袁和平
李连杰 关之琳 莫少聪 甄子丹
5
《笑傲江湖之东风不败》
1992年
金公主电影制作公司 龙祥影业有限公司
导演:徐克 武指:元奎
赵文卓 惠天赐 于荣光 熊欣欣
3
《卧虎藏龙》
2000年
哥伦比亚电影制作公司 纵横国际影视股份公司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导演:李 安 编剧:王度庐 王蕙玲 武指:袁和平
周润发 杨紫琼 章子怡 张 震 李连杰 梁朝伟 张曼玉 陈道明 章子怡 甄子丹 甄子丹 任达华 洪金宝 吴 京 廖启智
览
市场地位
《精武英雄》是写实类动作片中无法超越的巅峰 。
由元彬、董玮设计的刀法也正是把“一寸短,一寸 险”的凶险意境表现得酣畅淋漓。
浪漫武侠风格及山水意境,传达出一种飘飘欲仙 的梦幻美感。
李连杰与甄子丹的比武过程中,没有使用过多的 剪辑,而试图以放慢速度的单一镜头表演中国武 术套路的细节和美感,同时配以京剧的鼓点,力 图营造一种京剧式的介于虚实之间的韵律感。
中国武打演员大全

1.李小龙,精湛的武功。
发千斤于一点,冲极限于苦炼,集所有搏击武功之大成,创造截拳道,使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威震搏击界,并首次将“功夫”做为影片的中心构成因素,发中国功夫片之韧,并成功打入世界.2.成龙:今年50岁从影42年拍了80多部影片在拍摄过程中重伤29次足迹遍布5大洲演戏唯一一个不用替身的艺人!唯一一个在好莱坞留下鼻印,脚印手印的中国艺人!成龙是个真的英雄,他排戏的冒险精神是无人可比的,他不服输也只有他能真正振兴香港演艺事业的那段黄金岁月,没有他,香港电影不足以对世界影坛产生震撼。
3、洪金宝:香港武打电影的“大阿哥”还在李小龙阶段就已经受器重,后来集导演、武术指导、演员于一身制作出许多相当卖座的影片。
他在香港影坛有很大影响力。
到好莱坞排过《过江龙》系列,具备一定影响。
4、李连杰:连续六届中国武术大赛冠军虽然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但他的对战动作之快,令所有与他排对手戏的演员无不叹服他所展现的是更正宗的中国功夫,曾看过《龙之吻》的版碟(在美国影院盗拍的)当片中的他展现李连杰式快拳打倒所有对手时可听到影院现场画外音,喝采之中夹杂着整洁的齐呼----“Jet--Jet--”5.甄子丹,母亲在美国开武馆而他又曾到北京武术队进修过,与李连杰曾是相差几届的师兄弟。
武功无庸置疑,所以导演找高质量电影中的武功高强者的扮演者,常以他为首选,如《新龙门客栈》《英雄》。
6.刘家良:身兼导演、武术指导、演员三职可以说是香港影视界最德高望重同时武功最高的影星成龙的《醉拳2》的导演就是他,他在该片中还出演和黄飞鸿一起护国宝的晚清武状元吴京主演的《醉猴》里打不死的老英雄文彪也是他演的,他还和洪金宝出演过《香港超人》和钱嘉乐出演过《蝎子战士》,全都出演武功顶硬的角色。
7.刘家辉,刘家良亲弟,武功精湛,最辉煌时期是在美国,美国观众都称他是“光头英雄”他出演过许多电影、电视剧,提示: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中的金轮法王就是他扮演的。
中国十大经典动作片

1.精武英雄武指:袁和平表演者:李连杰、仓田宝昭如果把武侠电影中的动作场面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的话,那么[精武英雄]就应该是写实类动作片中无法超越的巅峰。
因为本片是李小龙[精武门]的翻拍片,所以影片力图再现的,也正是李小龙自由无羁的武学思想,虽然全片未提“截拳道”三字,但引领全片的那种精神的确来自李小龙,在对截拳道的演绎上也大大地超越了李小龙。
武迷们都希望看到能不同武种之间的打斗,[精武英雄]是唯一做到这点的动作电影。
在日本课堂上的第一场武打中陈真使用的是中国武术里分筋错骨的擒拿技巧。
陈真踢馆一段展现了截拳道的快攻魅力与截击意识。
与芥川的比武体现的是中国武术以小胜大,四两拔千斤的思想。
与霍廷恩的比武旨在批评国术中华而不实的部分。
最后的一场打斗则是一次智慧胜于强力的示范。
但最为精彩的还数李连杰与仓田宝昭比武一段。
动作之外,[精武英雄]的成功更在于他的包容性,没有被狭隘的民族主义吞没,仓田宝昭扮演的黑龙会总教头船越代表武者的最高境界,这个角色的出现使得影片的思想性及对武术的阐释彻底地超越了李小龙的版本。
年轻的陈真坚持“技击的目的是要打倒对方”,而船越则告诉他“要打倒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枪”。
两次论武,陈真对武学的理解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从比武中可以看出,陈真的拳法几乎涵盖了世界所有著名拳种的优点,拳击的跳步,跆拳道的踢法,泰拳的膝肘,中国武术的擒拿和小腿法,甚至有黑人武术中的倒钩踢,这正是截拳道的思想:包容万物,而不为万物所包容。
最后船越用了同样的拳法和他对打。
两人蒙眼之后的打斗,则出现了很多贴身格斗的场面,陈真用中国武术的擒摔对抗船越的日本柔术。
最后船越告诉陈真,只有野兽才会决斗。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武术由博斗发展而出,但真正的武者,看重的是却对自身的超越。
史上最经典功夫片排行榜前50位推荐分享

功夫片,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它是很多中国影迷的电影启蒙课。
从令万人空巷的《霍元甲》、《少林寺》掀起功夫热开始,这个神奇的片种迅速在大银幕、电视荧屏和80后们年少时流连的录像厅流行起来,令热血男儿们如痴如醉。
我们惊讶于成龙的凌空一跃,李连杰的板凳身法,甄子丹的佛山无影脚,当然还有李小龙那嘹亮的啸叫和神乎其神的双截棍技巧。
功夫片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华夏大地千千万万的观众,让我们对那个拳来脚往的不羁世界心驰神往。
这种东方气息浓厚的独特片种,在老外眼中肯定和我们不同。
功夫片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类似于科幻片一般的以神奇的人物设定和夸张的打斗方式为卖点的幻想电影;也许是对中国人个个身手不凡、好勇斗狠、飞檐走壁的荒唐印象的认知来源;或者,也可能是表达一种挣脱束缚、突破极限、在银幕上传达出可视的梦幻与信念的作品,无比真诚并值得崇敬。
功夫片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和成就,就像修炼绝世武功一样,绝非一日之功。
今天,就让我们回溯历史,通过Total Film评选出的西方人眼中的最佳五十部功夫片,一起从老外的视角来看看他们眼中的功夫片经典。
还是那句话,入选只是偶然,排名仅作参考,如果你认真,那就输了。
《上海滩十三太保》(1981)导演:张彻抗战期间,各怀绝技的上海滩十三太保奉命保护爱国人士,但因部分太保被汉奸收买,在沿途引发连串生死恶斗。
影片是武侠类型片的开山之作,影响了张彻之后的《大上海1937》以及近年众星云集的《十月围城》。
招牌场面:当时刚出道的刘德华一袭白衣,饰演的“学生”手持双拐,独斗多名杀手,虽是配角,却给人印象深刻。
上海滩十三太保《上海正午》(2000)导演:汤姆·戴伊大清公主被前御林军首领绑架,成龙饰演的朝廷高手王冲不得已千里迢迢来到美国西部营救,与印第安人、西部枪手、阴谋分子斗智斗勇。
影片将成龙式的动作喜剧和美国西部片格局结合起来,中西合璧的效果使其在全球都大受欢迎。
招牌场面:成龙卷入一场酒吧混战,大展身手,是其将谐趣武打融入西部片元素的最佳例证。
十大经典武侠动作电影排行榜

十大经典武侠动作电影排行榜第一名:〈醉拳〉2成龙的武侠电影其实很多,早期的〈醉拳〉,〈少林木人巷〉,〈蛇鹤八部〉等等,但是堪称经典的还是那部〈醉拳〉2。
刘家梁在此片设计了一套虽然不是很正统,但是很有新意的“醉拳”。
从纯拳术的角度来讲,李连杰在〈铁鸡斗蜈蚣〉中的醉拳既有醉的意境,拳法也有力量感,可惜招式设计特点不鲜明,甑子丹在〈武状元苏乞儿〉中最后的醉拳强调: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招式设计的倒还是有板有眼,可惜甑的身子骨太硬,醉拳打的过于刚猛而显得醉意不足。
综合比较之下,还是决定让〈醉拳2〉入选,成龙也是唯一一次饰演黄飞鸿,片子中满清最后一个武举人就是刘家梁演的。
早在70年代刘家梁就演过〈疯猴〉,就是将猴拳与醉拳结合的一种拳术,可以说他在醉拳上还是颇有点心得的,比袁和平的醉拳设计要好一点。
特别要提的是此片的配乐和主题曲〈醉拳〉被很多人传唱。
经典场景:成龙vs刘家梁在火车底,成龙vs终极boss第二名:《东方不败》如果说《精武英雄》是写实动作电影的最好作品,那么〈东方不败〉就是写意派动作电影的最优之作。
鬼才程小东在此片营造了一个最符合大众想象的江湖。
无论是服装还是音乐都很贴切。
在看到此片以前,我们无法想象〈独孤九剑〉居然能被程小东在屏幕上表现的如此到位。
李连杰演的令狐冲也比较符合小说中的个性和形象,还有林、李、关三大美女;有那首“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如江湖岁月催……”;那句豪迈的“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那句沧桑的:“有人就有江湖,人心就是江湖。
”第三名:刀徐克向大师张彻的经典武侠片《独臂刀》致敬之作。
虽言致敬,却充满徐老怪个人风格——狂,与此前人物角色上天入地、飘来飞去,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场面不同,《刀》走的完全是一种拳拳到肉的写实一路。
这样的江湖,大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江湖,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绝对的强者与弱者之分,有的只是为生存而搏命,为现实而隐忍......洗尽铅华的徐克,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雄性世界。
八大功夫之刘家班——功夫世家

香港功夫武侠片几十年历史里,衍生了大大小小不少武术班底,小的先不说,大的成家班、洪家班、袁家班等,其掌门人都是北派出身,武打功底延承于舞台。
唯独一个刘家班是例外……刘家班简介:当年薛觉先请袁财喜袁小田(袁和平父)等北派师父从上海到香港,出于种种原因,中间其实有让一个功夫头去上海护送前来,那个功夫头便是刘湛。
刘湛师父什么来头呢?他师出外号“猪肉荣”的林世荣,而林世荣的师父是黄飞鸿,也就是说刘湛正是黄飞鸿的徒孙。
属于洪拳正宗。
明清时,中央政府禁武严重,但由于粤桂一带山高皇帝远,为了防匪患、起义革命,习武之风其实一直很盛。
各门各派的武功就这么流传承袭着。
民国时,洪拳在两广地区发展不错,去香港设馆授徒的大有人在。
从广东来到香港的刘湛到了林世荣的武馆拜师学艺,得到林世荣言传身教后,后来自己也设馆教了不少徒弟。
五六十年代,与洪拳一派息息相关的武侠片“黄飞鸿”系列热映香江,十余年间拍了好几十部,刘湛做为黄飞鸿嫡传有份参与其中(大多是饰演其师父猪肉荣)。
当时在电影行里做武师还是比较好赚的,刘湛在电影界立足后,慢慢的也拉了一些弟子入行,大家一齐“揾食”,如神仙、陈全,儿子刘家良、刘家荣等等,而刘家良后来又带刘湛的干儿子刘家辉、自己的侄儿刘家勇入行……这也为刘家班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
其中最出息的要数刘家良,他跟父亲在《黄飞鸿》系列里拍过戏做过武师,在武行如鱼得水的他后来自己独立出来,做起了武术指导。
60年底他与袁小田徒弟唐佳一起搭档(两人在胡鹏电影里就是相识的武师、演员),引入新技术,设计出新颖的武打动作,深受当时电影老板武侠片导演的欢迎,两人逐渐也成了香港最吃香的武术指导,事业做大,手下武师一时云集。
在他们手下做过武师的大明星姜大卫后来就回忆,说当时香港众多武师就以刘唐两人手下的质素较好。
期间,两位大佬手下的武师拉帮结派搞派系,一派拥护唐佳,一派拥护刘家良。
逐渐,在默契中便形成了两派——尽管刘唐两兄弟依旧合作无间,尽管手下的武师依旧共同在“十九号”(刘唐手下武师联络处)聚首会面。
盘点功夫明星:谁的咏春拳最厉害?

盘点功夫明星:谁的咏春拳最厉害?作者:少侠游来源:《人生与伴侣·极品》2017年第06期在功夫明星里,很多明星都出演过关于咏春的电影,在甄子丹把《叶问》拍火之前,也有不少关于咏春的电影,虽然反响平平,但是却很经典,现在我们盘点一下,会咏春的功夫明星里,谁打得最好。
第十位:樊少皇樊少皇绝对是一位有实力的功夫明星,在两部《叶问》里出现并没有使用咏春,在《叶问前传》里用的是咏春拳,但是有点现学现卖的感觉,动作比较僵硬。
第九位:杜宇航杜宇航其实演了三部《叶问》的电影,《叶问》第一部第二部都在其中,只是《叶问前传》时才演了主演,杜宇航武术功底很扎实,在电影中,和叶问之子叶准的打斗很精彩,也很真实。
第八位:杨紫琼做为华语功夫电影的女性代表人物,杨紫琼的功夫片是很卖座的,早年拍摄了一部《咏春》,功夫很是了得,当时甄子丹也在其中,不过那时的甄子丹还不会咏春。
第七位:张晋张晋近几年很火,出色的功夫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在《叶问3》中,演了一位咏春高手,但是打法和甄子丹完全不同,是传统的咏春打法,不过也相当精彩。
第六位:伍允龙伍允龙也是真功夫,他的咏春师父是叶问的大弟子黄淳梁,在电视剧《咏春》里,和谢霆锋有过交手,人不是特别红,但是功夫一点不差。
第五位:甄子丹甄子丹为了拍摄《叶问》,先是苦练了9个月咏春,而这部系列片拍了三部,这一练也长达9年时间,现在的甄子丹咏春水平可以说很高了,在《极限特工3》里,宇宙丹的武打动作全是咏春,可见已经根深蒂固了。
第四位;元彪元彪很早就开始练习咏春了,拍摄的第一部咏春电影便是《败家仔》,这部也是咏春电影的经典之作,元彪后期也拍过不少咏春的电视剧和电影,如今出来俨然一副一代宗师的风范。
第三位;洪金宝洪金宝早年也开始练习咏春,也拍过不少咏春的电影,也在《败家仔》里出演,元彪问洪金宝,咏春对咏春谁厉害,洪金宝说同门竞技看身材,越壮越有优势。
第二位:林正英林正英出名的是僵尸片,但是他的咏春打得也非常好,在僵尸片里的打斗,几乎用的都是咏春,在《败家仔》里很多动作都是他设计的,如果英叔没去世,现在也是一代宗师。
中国的十大武术电影

中国的十大武术电影小编今天盘点了中国的十大武术电影,欢迎来阅读。
一、电影《师父》咏春拳法动作设计打造武林传奇由金像奖编剧徐浩峰亲自编剧并执导,曾获得国内外武术锦标赛枪术、Spochan剑道中国冠军赛冠军赵英龙共同担纲武术指导,柏林影帝廖凡、金鸡影后宋佳领衔主演,多栖影后蒋雯丽、剧场泰斗金士杰、新晋小生宋洋、实力演员黄觉倾情加盟的民国功夫片《师父》将于12月11日全国上映。
电影《师父》讲述廖凡扮演的南派宗师陈识北上开武馆,由此触发的一段民国武林传奇故事,真实展现出一段乱世武林风云。
近日,片方发布了一款“攻心”版剧照,天津武林的主要角色悉数上场,“武行老大”蒋雯丽频频亮相,廖凡一一过招,不动武力,眼神交流间杀伤力十足,与其上演了一场武馆无间道。
电影《师父》用真实的笔触描摹了一方乱世之中的江湖,刀兵祸乱的时代背景,赋予了武人别样的使命和荣辱。
被网友评为“2015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的同时,廖凡也被网友点赞为“完美展现了宗师风骨与杀气外露的武林传奇人物”,武术指导赵英龙与导演徐浩峰所秉承的武学信念与唯真唯信的一招一式,为凸显咏春拳法可看性,“刀背藏身”的动作设计咄咄逼人,“咏春绝密八斩刀”,力求真功夫的武术境界。
期待即将刷新观众对以往功夫电影的刻板印象,将描画出一个充满变数的江湖新纪元,12月11日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甄功夫《叶问》一刚一韧,一莽一稳现咏春电影《叶问》是由叶伟信执导,甄子丹、熊黛林、任达华、樊少皇主演的动作电影。
影片讲述了19世纪广州佛山武痴叶问在一场场比拼中,扛起振兴中华的大旗的故事。
电影《叶问》做到了打戏多而不杂。
影片细致展现了咏春拳等拳法的制敌手段,使人能赏心悦目地领略搏击套路。
全片十余场打戏赢得满堂彩。
咏春拳那雨点般的拳法让观众目瞪口呆。
叶问与南下“踢馆”的金山找应战那场戏,引爆了观众的掌声,南北两派功夫的对决,彰显中华武术的美感,刚猛强劲对决沉着稳健,武夫的生硬比拼宗师的灵动。
八式太极拳拳谱

八式太极拳拳谱字手十六式太极拳拳谱挥琵琶通背二十二、 手三十二式太极拳拳谱 预备式、 起式二、左右野马分 鬃三、白鹤亮翅四、 左右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壬王 琶六、左右倒卷肱七、 左揽雀尾八、右揽雀尾九、单鞭十、 云手十一、单鞭十二、高探马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十五、转身左蹬脚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左下势独立 海底针 十八、 立十九、 臂十七、右下势独十八、左右穿梭 二十、闪通01卷肱势 02 .搂膝拗步03 .野马分鬃04 .云手05.金鸡独立06.蹬脚07 .揽雀尾08 .十01起势02 . 左右野马分鬃03 .白鹤亮翅04 . 左右搂膝拗步05.进步搬拦捶06 .如封似闭07 .单鞭08 .手09.倒卷肱10 .左右穿梭 11 .海底针12 .闪13.云手14 .左右揽雀尾 15 .十字手 16 .收转身搬拦捶二十三、十字二十四、收势如封似闭第一段1、起势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第二段8、右单鞭2、右揽雀尾7、搂膝拗步9、右云手通背13、右揽雀尾第三段14、转体撇身捶15、捋挤势3、左单鞭4、左琵琶势10、野马分鬃11、海底针12、闪16、右拍脚21、肘底捶17、左分脚18、右蹬脚19、进步栽捶20、左右穿梭第四段22、倒卷肱23、右下势24、金鸡独立27、退步跨虎28、转身摆莲29、弯弓射虎30、左揽雀尾25、左下势26、上步七星31、十字手32、收势四十式太极拳拳谱1.起势鞭4.提手上势步(3次)7.手挥琵琶闭10.斜飞式(2次)13.左右穿梭次)16.单鞭右蹬脚19.双峰贯耳蹬脚22.退步海底针吐信25.右拍脚势28.左右独立式31.单鞭步七星34.退步跨虎37.进步搬拦锤2.上步揽雀尾5.转身白鹤亮翅8.进步搬拦锤11.转身肘底看锤14.左右野马分鬃17.高探马20.左分脚23.闪通臂26.左右披身伏虎29.进步指裆锤32.左下势35 .转身摆莲38.如封似闭3.单6.左右楼膝拗9.如封似12.左右倒卷肱15.云手(318.21.转身右24.转身白蛇27.右下30.上步揽雀尾33上36.弯弓射虎39.十字手40.收势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42式太极拳拳谱(国际竞赛套路):四十二式太极拳融合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太极拳等动作精华,并且以杨式太极拳为主线,动作严谨规范,气势舒展宏大,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独具综合性的特点。
武派太极拳108势 拳谱

武派太极拳108势1.无极势2.左懒扎衣3.右懒扎衣4.单鞭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8.左手挥琵琶势9.左迎面掌10.右搂膝拗步11.右手挥琵琶势12.右迎面掌13.左搂膝拗步14.上步搬揽捶15.如封似闭16.抱虎推山17.退步懒扎衣18.单鞭19.提手上势20.回身白鹤亮翅21.肘底看捶22.左倒撵猴23.右倒撵猴24.左倒撵猴25.右倒撵猴26.提手上势27.白鹤亮翅28.左搂膝拗步29.左手挥琵琶势30.舒身按势31.青龙出水32.风摆荷叶33.三涌背34.单鞭35.左纭手36.右纭手37.单鞭38.提手上势39.左高探马40.右起脚41.右高探马42.左起脚43.转身蹬脚44.践步打捶45.翻身二起脚46.左伏虎势47.右伏虎势48.巧捉龙49.披身踢脚50.转身蹬脚51.喜鹊登枝52.上步搬拦捶53.如封似闭54拗步飞仙掌55.斜单鞭56.左野马分鬃57.右野马分鬃58.右野马分鬃59.左野马分鬃60迎门靠61.右懒扎衣62.单鞭63.上步飞仙掌64.左玉女穿梭65.转身玉女穿梭66.上步玉女穿梭67.回身玉女穿梭68.退步懒扎衣69.单鞭70.左纭手71.右纭手72.单鞭73.下势74.左更鸡独立75.右更鸡独立76.左倒撵猴77.右倒撵猴78.左倒撵猴79.右倒撵猴80.提手上势81.白鹤亮翅82.左搂膝拗步83.手挥琵琶势84.俯身按势85.青龙出水86.风摆荷叶87.火焰钻心88.单鞭81.左纭手90.右纭手91.单鞭92.扑面掌93.高探马94.对心掌95.十字腿96.上步指裆捶97.右懒扎衣98.白蛇吐芯99.回身下势100.上步七星101.退步跨虎102.转身摆腿103.弯弓射虎104.双抱捶105.拴马势106.退步懒扎衣107十字手108.合太极武派太极拳108势(面南背北)1.无极势(正南)2.左懒扎衣(东南)3.右懒扎衣(西南)4.单鞭(正东)5.提手上势(西南)6.白鹤亮翅(西南)7.左搂膝拗步(东北)8.左手挥琵琶势(正东)9.左迎面掌(东北)10.右搂膝拗步(东南)11.右手挥琵琶势(正东)12.右迎面掌(东南)13.左搂膝拗步(东北)14.上步搬揽捶(东南—东北)15.如封似闭(东北)16.抱虎推山(正西)17.退步懒扎衣(西北)18.单鞭(正东)19.提手上势(西南)20.回身白鹤亮翅(西南—东南)21.肘底看捶(正东—东北)22.左倒撵猴(东北)23.右倒撵猴(西南)24.左倒撵猴(西北)25.右倒撵猴(东南)26.提手上势(西南)27.白鹤亮翅(西南)28.左搂膝拗步(东北)29.左手挥琵琶势(正东)30.舒身按势(正东)31.青龙出水(正东)32.风摆荷叶(西南)33.三涌背(西南—西北)34.单鞭(正东)35.左纭手(东南—西北)36.右纭手(东北—西南)37.单鞭(正东)38.提手上势(正东)39.左高探马(正东)40.右起脚(正东)41.右高探马(正东)42.左起脚(正东)43.转身蹬脚(正西)44.践步打捶(正西)45.翻身二起脚(正东)46.左伏虎势(东北)47.右伏虎势(东南)48.巧捉龙(东南)49.披身踢脚(正东)50.转身蹬脚(正东)51.喜鹊登枝(正东)52.上步搬拦捶(东北)53.如封似闭(东北)54拗步飞仙掌(西北)55.斜单鞭(东南)56.左野马分鬃(西南)57.右野马分鬃(西北)58.左野马分鬃(西南)59.右野马分鬃(西北)60迎门靠(西北)61.右懒扎衣(西北)62.单鞭(正东)63.上步飞仙掌(正西)64.左玉女穿梭(西南)65.转身玉女穿梭(东南)66.上步玉女穿梭(东北)67.回身玉女穿梭(西北)68.退步懒扎衣(西北)69.单鞭(正东)70.左纭手(东南—西北)71.右纭手(东北—西南)72.单鞭(正东)73.下势(东北)74.左更鸡独立(正东)75.右更鸡独立(正东)76.左倒撵猴(东北)77.右倒撵猴(西南)78.左倒撵猴(西北)79.右倒撵猴(东南)80.提手上势(西南)81.白鹤亮翅(西南)82.左搂膝拗步(东北)83.手挥琵琶势(正东)84.俯身按势(正东)85.青龙出水(正东—正西)86.风摆荷叶(西南)87.火焰钻心(西北)88.单鞭(正东)81.左纭手(东南—西北)90.右纭手(东北—西南)91.单鞭(正东)92.扑面掌(正东)93.高探马(正东)94.对心掌(正东)95.十字腿(正南)96.上步指裆捶(正西)97.右懒扎衣(西北)98.白蛇吐芯(正西—东北)99.回身下势(东北)100.上步七星(东南)101.退步跨虎(正东)102.转身摆腿(正东)103.弯弓射虎(东北)104.双抱捶(东南)105.拴马势(东南)106.退步懒扎衣(东南)107十字手(正南)108.合太极(正南)。
香港八大腿王

香港功夫片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是最能代表华语电影的一个片种。
几十年来涌现出了无数的功夫片明星,其中的大多数具有真功夫,现将以腿功见称的八位明星开列出来,与诸同道共赏。
1、李小龙(1940---1973)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的代名词,尽人皆知,所以这里不必对其本人做过多介绍。
李小龙的功夫以实用为宗旨,即使他在银幕上的打斗加入了表演的成分,但看起来仍然非常真实,就如同高手间真正的比武过招。
他在拍片时尽量减少翻腾、跳跃的动作,以最大限度还原功夫的本来面目。
他的腿法快速、凌厉,处处体现着他所创截拳道所讲求的“速度、力量、准确性”的特点。
他在返港后的第一部影片《唐山大兄》中表演的连环三脚在当时引起轰动,在《精武门》踢馆一场中的连环八腿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而他与美国空手道大师罗礼士在《猛龙过江》中罗马斗兽场的表演被公认为世界功夫片史上的最佳打斗场面。
只可惜天妒英才,英雄早逝,没有给我们留下更多的作品。
代表作:《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2、梁小龙(1948---)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电视局《霍元甲》和《陈真》中的陈真一角让梁小龙在内地家喻户晓,他塑造的陈真粗豪、忠正,有情有义,更兼有干净利落的身手,所以倍受欢迎。
其实梁小龙进入影视圈很早,16左右就开始为武打片做武师和武术指导,后来主演了几十部影片。
到八十年代初几部电视连续剧让他的演艺事业再攀高峰。
梁小龙的身手确实了得,他开始学习中国传统功夫,后来成为日本刚柔流空手道宗师山口刚玄的弟子。
(山口刚玄可非同小可,曾和李小龙等人一起被美国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选为世界七大武术家。
)梁小龙的腿功幅度很大,威猛有气势,尤其腾空腿法迅捷有力。
当年《霍元甲》、《陈真》播出后,梁小龙的腿功极为功夫剧迷们所津津乐道。
记得他有一个在空中单腿连踢两次的动作,当时真是叹服至极。
代表作:电影《神龙小虎闯江湖》、《生龙活虎小英雄》、《香港小教父》、《鹤拳》电视剧:《霍元甲》、《陈真》、《四大名捕》3黄正利黄正利是出生于日本的韩国人,14岁开始学习跆拳道,后达到黑带七段,曾担任韩国特种部队格斗教官,上世纪70年代中期跟随武打片名导演吴思远到香港拍片,开始了一代腿王的星路历程.黄正利是真才实学的跆拳道大师,他在银幕上展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美轮美奂的腿法。
功夫电影标题大全

功夫电影标题大全
功夫、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龙形刁手金钟罩、特殊身份、冰封重生之门、功夫小子、功夫北鼻、三界传说之浮屠秘术、醉拳、方世玉之人在江湖、炫武、功夫女神、匹夫江湖之困斗、血染淑女、暴走狂花、功夫联盟、王者归来黄飞鸿、功夫囧星、蛇形刁手、校花之巅峰对决、武生、笑澳江湖、笑澳江湖、功夫美男、螳螂腿、麒麟掌、雌雄双煞、神拳霸腿追魂手、少林寺、南北醉拳、广东十虎黄元申梁小龙、蛇鹤丹心震九州岛、醉八仙拳、、鹤拳广东十虎之一王隐林、小英雄上梁小龙黄元申、四两拨千斤、香港小教父、绝招六式、少林十三棍僧、黄飞鸿四大弟子、武林龙虎斗、师兄师弟齐出马、怪招软皮蛇、功夫皇帝、过江龙独闯虎穴、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精武英雄、醉拳2、卧虎藏龙、叶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坛八大武术冠军and 中国功夫电影拳谱首先看看中国功夫电影拳谱中华武学,博大精深;中国拳术,亦是门类众多,渊源流长。
这篇小文所要介绍的,是我们在功夫电影中最常见的技击术。
在逐一介绍各类拳术之前,有必要简略提一下中国武术的南北派之分。
在功夫电影中,我们经常见识到"南北少林",或者"南拳北腿"这些称谓;其实,南北武术风格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受到南北地域和文化条件影响而形成的。
从地域上说,北方多草原平地,地势开阔,气候寒冷干燥,适合动作幅度比较大的激烈活动。
加上北方游牧民族众多,民风也比较强悍豪放。
这些都使得北方的武术风格比较威猛雄健、舒展大方,同时也比较朴实简练一些。
相对而言,南方多湿地湖泊,人口密度大,个人活动空间较小;而充沛的雨水和丰富的物种,保证了南方人民生活比较优裕,因而民风机巧敏慧。
这些都使得南方的武术风格偏重灵活多变一些,整个身体的动态不像北派那么大。
所谓"南拳北腿",也就是将南北武术的区别抽象为外部的动作特征了,南方拳法多变,想象力丰富,腿法扎实;北方腿法凌厉,矫若天龙,直接有效。
当然,南北武术这种风格上的差异,只能是非常笼统的,原因不仅在于两派武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融合、相互借鉴,更在于南北武术理念的根源,都是中华文明独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无论是"南拳",还是"北腿",追求的都是法自然之道,行圆空之法,以突破自身,达到与宇宙形神合一的境界。
从中国功夫电影的表现范围来看,南北派武术基本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我们最熟悉的香港功夫片中--特别是古装戏--从表现内容来看,基本上都是以南派武术为主的(例如许多以洪拳和咏春拳历代宗师为主角的电影)。
这与香港置身南方、和南方民风习俗密不可分的地理文化特征有关。
但是武指界的袁家班、元家班(泛指洪金宝、成龙、元奎等从"七小福"中出来的人物)和程家班多是北派功底,只有刘家良师父的刘家班是纯粹的南派功底,所以从功架基础来说,其实是北派打基础的影片居多。
当然,具体每一部电影表现什么功夫、如何表现功夫,那就是各有不同的。
下面仅就几种最常见的拳术及其相关电影作一个简单介绍。
【少林拳】天下武功出少林。
谈论武术,不能不谈少林。
相传少林武功是由达摩祖师传下来的,虽然历史学家很难考证达摩祖师究竟武功如何出神入化,但少林寺僧人历史上长期习武,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僧侣习武,多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佛学原理,在追求"天人合一"的过程中,也积累领悟佛学智慧。
少林寺武功本不传外人,但随着中国佛教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佛门清净地"与"滚滚红尘"之间的交流渠道也越来越宽松,少林寺在历史上也多次卷入政治社会风波。
因此,随着这种交流以及俗家弟子的出现,少林武术也扩散到民间,并形成蔚然大观。
所谓"少林拳",并不是单一一种拳术,而是"少林功夫"的总称。
在这一名号之下,其门类之丰富,流派之繁多,实在是难以计数。
加上又存在"南少林"与"北少林"之分,想分析清楚"少林拳"究竟为何物,实在是件不可能的任务。
甚至可以说,在所有国术类别的功架里,都能找到少林功夫的影子。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
有鉴于此,功夫电影中少林拳的正宗性似乎也很难考证。
不过,相对来说,本篇还是以为香港导演张鑫炎赴大陆拍的一系列少林片,是比较纯粹地表现少林拳精要的功夫电影。
《少林寺》中众僧演武的场景,看得人目眩神驰,恐怕正是体现少林拳博大精深之处吧。
既然少林分南北,南少林的武功也在功夫电影中频繁出现,其中尤以香港著名动作指导兼导演刘家良师傅的一系列影片为代表,如《少林三十六房》系列,就将南少林内练功的详细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电影中描绘未必完全属实,但以刘师父洪拳嫡系传人的身份,以及洪拳与南少林的极大渊源来看,"刘家班"操作的南少林功夫更具有权威性。
【太极拳】武侠小说中,素有少林武当为泰山北斗的说法,而武当派的招牌功夫,就是"太极拳",相传为张三丰所创。
关于张三丰本人的传奇经历,也是众说纷纭,一说他曾为少林弟子,后出寺自创门派。
这些古代的传奇都已很难考证了,目前在全世界被广泛习练的"太极拳",都是现代分支。
有史可察的太极拳,最早演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陈姓家族成员中。
相传陈氏先人陈王廷,在明亡后无心功名,在家潜心造拳,结合家传拳艺和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配以阴阳开合之理和《黄庭经》中的导引、吐纳之法,创出了一套内外双修的拳术。
太极拳在内讲究意气流动循环,在外讲究肢体动作的圆融连绵,是极讲究形神高度的一门功夫。
太极拳目前主要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派别,在具体动作特征上有所区别。
因为太极拳强调内外双修,外在动作柔密圆转,没有特别刚猛的动作,加上套路发展完备成熟,因此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修生养性的首选拳术。
功夫电影中对太极拳的表现也很多,这其中以袁和平导演的《太极张三丰》成就最大。
这并非其中的太极拳演练最正宗,而在于袁和平以最有神采的方式,表现了太极拳的精髓。
片中由李连杰扮演的张三丰,在领悟并开创"太极拳"的那一段场景,都将太极拳的基本拳理,讲得非常通俗易懂。
在招式设计方面,虽然该片有很多高来高去的极端夸张的镜头,张三丰初演太极拳那段也被渲染得很有神奇效果,但李连杰那舒展绵密、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还是深得太极拳"以柔克刚"的个中三昧。
【形意拳】和少林拳一样,形意拳也非单一拳种,乃多种拳法的合称。
传说中形意拳的创始人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这自然是有待考证的。
形意拳总的说来,在内是本着阴阳造化、五行生克的原理,在外是模仿各种凶禽猛兽的扑击特征,以达到强身健体和克敌制胜的目标。
应当说,形意拳从原理上来说,也是内外双修的功夫。
但是,无论是在人们的印象中,还是在功夫电影的表现时,都更注重它的"形"。
经典的形意拳共有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十二形拳,每一形都有一套规定动作,同时,十二形又可以连环使用,借用不同动物的习性,能做到攻守兼备,同时也能使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锻炼。
因此,和太极拳一样,形意拳或其中的单一拳种,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修习的最常见拳术。
然而,在功夫电影中,由于形意拳外在动作主要以各类凶禽猛兽为参考,它几乎成为坏蛋或败类的招牌拳法,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少林寺》中"秃鹰"的鹰爪功,就是十二形中"鹰形拳"的强化版。
香港功夫电影中,还有很多零零碎碎出现的形意拳。
但若轮到形意拳表现的完整性,还是几部国产电影贡献较大。
例如《天国恩仇》和《自古英雄出少年》当中,都有大段的虎、蛇、鹰、熊等形拳演示,在当时的国产功夫片中,还形成为一种很流行的现象。
【八卦拳】八卦拳的祖师是明末清初的董海川,他从游仙道人何道源处学得八卦真传,攻成下山后乃创立八卦门。
八卦拳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四象八卦为原理,具有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意思。
外在的动作形态上,创立了"游走"的攻击与防御方式,通过一定的步法,使得攻守圆转自如,力道层出不穷。
因为"八卦拳"的步法灵活多变,矫若天龙,加上以掌法为主,所以历史上又有"八卦游龙掌"之说。
"八卦拳"在不少功夫电影中都有提及,但是,集中表现它的神妙的,有一部国产电影《武林志》,不少七十年代出生的功夫片爱好者,应当对此片有很深的印象。
从该片中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虽然八卦拳和太极拳一样使用柔劲,但它也很强调刚劲的,确切的说,是以柔劲之意发出刚劲之实。
因此,八卦拳中也有"寸劲"的拳法,即在极短的距离内,激发出很强劲的力道,《武林志》中伸掌李在岸边一掌打死牛二,用的就是"寸劲"。
【通臂拳】通臂拳也是中国古拳法之一了,是一种典型的长击类拳术,攻击时力通于臂,圆抡摔拍,直出穿点;同时又强调力由背而通,因此有时也被称为"通背拳"。
通臂拳最初的创始已经不可考了,近现代流传的,主要有"祁家通背"、"白猿通背"和"劈挂通臂"三种。
虽然具体招式有区别,她们在基本原理上都是相通的。
那就是放松肩关节,使两条臂膀活如灵鞭,硬如钢铁。
招式上多采用摔、拍、穿、劈、钻五种基本拳法,身法则崇尚快捷,其中手抹搓、脚震踏、发出噼啪、踢跶声音的特征,都是其他拳法所没有的。
可以说,通臂拳是北方拳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大开大合,走刚猛简洁的路线。
功夫电影中对通臂拳的描述实在算不上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应当是香港电影《功夫皇帝方世玉》中,由赵文卓扮演的角色使的就是通臂拳。
但见双臂动处,快捷无比,而且无坚不摧,力大招沉,攻击范围很大,很好地突出了通臂拳的特点。
【螳螂拳】从名字来看,螳螂拳应当也属于形意拳的一种,因为该拳法也是取动物之形体动作改造而成。
但是,与虎、熊、蛇、鹰等凶禽猛兽相比,螳螂的动作独树一格,因而螳螂拳在发展中,逐渐脱离经典的形意拳,而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流派。
相传螳螂拳是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王朗观螳螂与蝉搏斗,因而有感所创。
螳螂拳敏捷有力,长短并用,富于攻击性。
而且手足齐动,窜跳迅猛,在外门功夫中算是比较另类的,正因为如此,螳螂拳攻击起来才让对方防不胜防。
螳螂拳具有很形象而特殊的动作特征,它的手形以及门户身形都是模仿螳螂的姿态,并且傍以身形的轻轻摇晃,让对方很难判断攻击方向。
因为这种特殊性,螳螂拳在很多功夫电影中都有出色的表现,最有名的,当然是《少林寺》中由于海扮演的师父的螳螂拳,后来于海还在《南北少林》中继续演练这一拳法。
香港功夫片中,也常拿螳螂拳来作为比较猎奇的招术,例如袁和平导演的《南北醉拳》中,北派醉拳的代表人物千醉翁的绝招就是"醉螳螂",是将醉拳的步法与意念和螳螂的攻守身形相结合,效果很好。
实际上,这也反映出螳螂拳的适应性,因为它主要是一种外家功架,所以可以和很多不同的内核结合形成不同的流派,如太极螳螂拳、六合螳螂拳、梅花螳螂拳等。
【洪拳】洪拳是"南拳"中的一个大系,乃岭南"五拳十三家"中的"五拳"之首,相传为南少林弟子洪熙官所创。
洪拳也并非单一拳术,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五形拳、十形拳等,此外还有相应的兵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