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双性化现象
双性人格综述
双性化人格研究的综述摘要: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 它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改善一、双性化的概念和历史概念:双性化的心理学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如“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珍妮特·希伯雷·海登,B·G·罗森伯格,1980)、“男女两性正性特征在个体身上的混和”(Elle Pile Cook,1985);另一种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两性心理气质的社会功能的协调,具有动力性和系统性,如J.H.Blovk(1973)就将“双性化”理解为协调能动性(agency)与合群性(communion)两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过程。
历史:1964年A.S.Rossi 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1】 1974年bem编制Ben性别角色调查表(BSRI)开始了双性化的实验研究开,随后十年出现的大量研究主要围绕Ben和 Spence的两种不同理论假设展开。
其中Ben 的研究遵循平衡模型强调两性气质相互调和或相互削弱的作用认为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她后期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2]进一步强调了双性化者具有根据情景客观需要组织和处理信息的特点。
Spence和Helmreich的研究注重个体内部稳定的行为倾向及两性特质的占有水平的差异他们坚持双高模式强调两性特质的独立效应。
国内关于双性化研究开始于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初是对一些理论的探讨后来对双性化的实证研究呈现三种情况一是从性差研究的不同角度证明人格双性化是在对两性性别角色良好的认同基础上形成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Bem的性别图示理论。
二是注重双性化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者具有最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3】三是有关双性化的发展受外部环境、年龄影响的问题,在双性化的人格结构方面国外研究了许多不同年龄组样本后发现,在有关双性化的许多研究性量表中BSRI的结构具有高度一致性。
双性化现象解读及其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启示
双性化现象解读及其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启示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于1977年提出“向双性化”的概念。
双性化是指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具有此种人格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备男女两性的能力、性格、兴趣、动机等,在心理特征上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共同优点和长处。
本文将对双性化现象进行阐释,并将对由双性化现象引起的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些冲击和反思进行讨论。
一、关于双性化的阐释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双性化的研究最早始于西方。
最早关于男女角色可塑性的报道,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于1935年对三个邻近的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他发现人精神上的双性化比生理上更不明显。
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
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
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是提出男女兼性的主要代表人物’她于1977年提出“双性化”的概念。
“双性化”又可称为性别角色双性化、双性化人格、两性化人格、男女兼性或心理双性化,它指的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具有这种人格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备了男女两性的能力、性格、动机、兴趣等,尤其是在心理特征方面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某些优点和长处。
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表现为自信、独立、合作、沉稳、敏感、热情、成熟等男女两性都具有的特征。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性别角色的双性化不等同于所谓的男性缺乏男子气、女性缺乏女子气,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别错位和一些生物属性上的缺陷和疾病。
自从“双性化”这个名词被提及,心理学界出现了一股双性化研究的高潮,那么,双性化究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人类没落的标志呢?对此,有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同一个单一维度的两极,而男性或者女性仅仅属于两极中的一端。
而且人们通常将具有男性气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气质的女性这两个人群看做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为什么某些社会可能不太接受同性恋和跨性别?
为什么某些社会可能不太接受同性恋和跨性别?在当今社会,同性恋和跨性别人群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包容,但在某些社会中,这些群体仍然遭受着歧视和排斥。
下面我们从心理、文化和社会等角度来解析可能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心理角度1. 传统观念对性别认知的限制。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中,他们接受到的关于性别的认知一直都是男女、阳刚与美丽的二元对立。
如果有人打破了这种传统理念,那么就会被认为是“反常”的存在,进而遭受到该社会的歧视。
2. 过度的自我意识。
在某些社会中,有些人意识过于强烈,认为自己所处的价值观或文化观念是唯一正确的,因此会对异于他们的观点进行排斥和歧视。
3. 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未知的事物都会产生畏惧,进而导致其对该事物的不理解和排斥,这也是同性恋和跨性别群体在某些社会中遭受歧视的原因之一。
二、文化角度1. 宗教信仰。
在许多宗教中,同性恋和跨性别被视为犯罪、反道德的行为,这启示了人们的价值观,因此在某些与宗教相关的社会中,这种观念非常普遍。
2. 社会文化历史背景。
在某些社会中,同性恋和跨性别被视为是“外来文化”的一部分,这与它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有所抵触。
这种认知可能经历了几百年或上千年的时间,只有当整个社会对文化的认知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才能慢慢消除这种歧视。
三、社会角度1. 社会准则的传递。
在某些社会中,同性恋和跨性别群体由于不符合社会准则而遭受歧视。
这反映了这些社区的价值观,即人们应该符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否则就会被强制排斥。
2. 社区认知。
在某些社会中,同性恋和跨性别人群认识的不足,或者没有机会与这些人接触和了解,这也导致了人们对这些群体的歧视和抵触。
结论尽管同性恋和跨性别群体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但在一些社会中,他们仍然遭受着排斥和歧视。
在克服这种偏见和歧视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尝试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推广包含、尊重和带有爱心的社会观念。
心理学上双性化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上双性化的名词解释双性化是心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特质的现象。
与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不同,双性化突破了传统的二元分割框架,使得性别不再被简单地定义为男性或女性。
双性化并不是一种疾病或异常,相反,它是性别表现的一种连续性特征。
在双性化的个体中,心理和行为特征与他们的生理性别并不完全吻合。
他们可能同时展现出传统意义上被视为男性特质的坚强、决断和理性,以及传统意义上被视为女性特质的温和、敏感和情感表达。
这种综合特征使得双性化的个体在性别角色表达上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双性化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儿童时期就开始显现。
研究发现,双性化的儿童常常在玩具、兴趣和行为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符合传统性别角色的特点。
例如,一个双性化的男孩可能会喜欢玩娃娃、穿裙子,对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女性兴趣的艺术和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一个双性化的女孩可能会喜欢玩汽车、对科学和技术领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这种跨越传统性别界限的行为表现可能与遗传、生理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双性化的存在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或接受。
长期以来,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和性别二元制度的强调使得双性化个体常常遭受歧视和偏见。
他们可能在学校、工作场所或家庭中遭受负面评价,被误解为“不正常”或“性别有问题”。
这种偏见不仅给双性化个体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也限制了整个社会对性别多样性的认知和接纳。
然而,近年来,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社会对双性化的认可和尊重也在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性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认识到个体在表达性别上的灵活性。
许多组织和教育机构也开始致力于创造一个包容和尊重性别多样性的环境,为双性化个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在心理学中,双性化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研究者们试图探索双性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他们致力于消除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个体产生的限制,进一步促进性别平等和性别多样性的认同。
同时,心理学也提供了一系列的治疗和咨询方法,帮助那些双性化个体处理他们的心理困扰,提高他们的自尊和幸福感。
心理学视角下的性别差异和性取向
心理学视角下的性别差异和性取向性别差异和性取向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性别差异可以从生物、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性取向则是指个体对于性对象的吸引、兴趣和偏好,包括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等不同的性倾向。
下面将从心理学角度详细探讨性别差异和性取向。
一、性别差异的生物基础:1. 性别差异的起源:性别差异在生物层面上起源于性染色体和性激素的作用。
男性携带XY染色体,而女性则携带XX染色体。
2. 雄激素的影响:雄激素在男性身上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影响男性的体格特征,如肌肉发达和胡须生长等。
3. 雌激素的影响:雌激素在女性身上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影响女性的体格特征,如乳房发育和月经周期等。
4. 性别差异的遗传学研究:研究表明,某些性格特质和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与遗传有关,如性格稳定性、外向性和婚姻稳定性等。
二、性别差异的认知差异:1. 注意力差异:男性在注意力分配上更注重细节和空间信息,而女性更广泛地分配注意力。
2. 学习差异:研究显示,男性在数学和空间能力方面表现更好,而女性在语言和记忆方面表现更好。
3. 社交差异:男性更倾向于竞争和支配,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而女性更倾向于合作和亲和,更容易表现出为他人着想的行为。
三、性别差异的情感表达:1. 情绪表达:女性更擅长情感表达,并且更容易表达内心的感受,而男性在情绪表达上通常较保守。
2. 情感处理:女性在处理情感时更倾向于寻求支持和交流,而男性更倾向于通过行动来解决问题。
四、性取向:1. 异性恋:异性恋是最普遍和传统的性取向,指个体对异性的吸引和兴趣。
2. 同性恋:同性恋是指个体对同性的吸引和兴趣,性取向的理论解释包括遗传、性别认同和环境因素。
3. 双性恋:双性恋是指个体对于异性和同性的吸引和兴趣,表明个体在性取向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五、心理学对于性别差异和性取向的解释:1.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性别差异和性取向主要受到社会角色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论同性性心理
论同性性心理姓名:程欢(部分摘抄)摘要:“同性恋”这一名词出现在你的眼前,你首先想到什么?调查表明大学生百分之百都知道同性恋的含义,其中30%的大学生有过与同性恋爱或产生好感的的经历。
虽然大多数人都明白同性恋的意义,但这并不代表全部都能理解或接受同性恋人群,同性恋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非常尴尬,在对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面前同性恋者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
关键字:同性恋成长差异心理社会压力目录:1 史料分析2 社会调查3同性之性4同性婚姻1史料分析同性恋分男同和女同,在现在社会中男同或女同都分别有自己的称谓,即男同的gay,和女同的les1990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同性恋从国际精神疾病手册中除名。
法国学者Louis-Georges遂发起每年5月17日为国际不再恐同日。
(IDAHO)已经敌对同性恋的歧视。
后来Gay这个隐玮开始流行起来,并被同性恋着广泛接受,通常Gay指男性同性恋者。
女性同性恋者被称作Lesbian,l来自于古希腊一个小岛的名称Lesbos(莱斯博斯)莱斯博斯岛以抒情诗人闻名,其中包括最有名的女同性恋诗人萨福(Sappho)z自萨福以后Lesbian便开始包涵女性同性恋者的含义。
并被广泛使用起来。
在近几年由于日本性文化的大力推动下又衍生出了一些新兴词汇如形容男同的BL(Boy lovs)和形容女同的GL(Girl love)等,还有一类新兴的群体“腐女”腐女一词源自于日语,是由同音的“腐女子(ふじょし,fujoshi)”转化而来,为喜爱BL 的女性的用语。
腐女或腐女子主要是指喜欢BL,GL也就是赞美男男或女女之间爱情的女性。
同性恋一词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讨论这个名词要追溯到19世纪末,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是一位匈牙利作家Karl Maria Kertbeny的一篇文章中,后来这一词被一位德国的精神病学家“理查德·克拉夫特·埃宾”所接受,并将它使用到病理学诊断当中。
心理双性化调查研究
男性化 l 2人 , 3 %, 中 男 生 男 性 化 8人 , 24 ; 占 . 其 6 占 . %
22实验 材料 .
别特质类型 , 其大致 比例为 l5 2 :。 同性别在性别特质上存 在 :: 1 不 3
显著差异, 而不 同分科 以及不 同地区在性别特质方面没有差异 。因 此 , 校应该 对大学生进行人 文教育不断地改变 其性度取 向 , 学 改善
其 心 理 品 质 , 进 双性 化 的进 一 步发 展 。 促 关键词 : 格特质; 性 贝姆 量 表 ; 性 化 人 格 双
双 性 化人 格 特 征 是 当代 大 学 生理 想 性 别 角 色 的 发 展 趋 势 。 随 着 社 会 的 进 步 , 们 的 思 想 越 来 越 开 放 , 代 社 会 父 人 现
各 占 1 %,.%; 性化人数分别为 1 . 21 女 2 3人 ,5 , 5 4 人 共 8人 ,
采用经我 国学者修订的贝姆量表 。这是一个 7 量表 , 点 包括 6 0个描述性 格特征的形容词 , 男性化量表 2 0个 , 女性
1引 言
化2 0个 , 中性 化 2 0个 。
23数 据 处 理 .
双性化人格( n rgn ) 心理 学上是指个体既具有 明 A doyy在 显的男性人格特征 , 又具有 明显 的女性人格特征 , 并按不 同
别为 6 4人 ,1人 ,0 6 15人 ,共 2 0人 ,各 占 2 .% ,94 , 3 03 1. %
自从双性 化概念提 出后 , 周内外许多学者就对双性 化和 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 了研究 , 很多认为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 佳的心理健康模式 , 也是一种更典型的 、 吸引力 的 、 想的 有 理 女人 和男人模式 [ 并且认 为双性 化个体 独立性 强 、 3 1 , 自信 心 高。1 目前 国外有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 1 4 尽管 但综 合国内外
双性化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双性化来源于希腊语பைடு நூலகம் 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 在心理学
上, 它是指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 又具有明显的女 性人格特征, 并按不同情况需要而作不同的表现。 双性化理论 模型假设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特质,因此 双性化人格不是两性的混乱、 错位, 也不是异性癖, 而是一种 综合的人格类型, 一种兼有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和 长处的人格类型。 一、 双性化人格的主要观点 ( 一)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发展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传统分类基本上是以人的生理特征为 依据, 对不同性别的人形成一套模式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标 准, 对男女两性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 如认为男性具 有勇敢、 坚强、 进取、 竞争等特征, 而女性则更多表现出温柔、 顺从、 脆弱、 细致、 同情心、 安静等特点。早期, 人们一直认为
相 关。 关键词: 双性化人格
分可能都很高, 要么在一种特质上得分高, 要么两种特质得 分都不高。由于这两种特质是独立的, 因此在男性特质上得
分高不能说明此人的女性特质如何。她还反对适应 良好的人
心理健康
关系
是性别角色与性别类型相匹配的人。相反, 她认为适应最好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 又称两性化人格、 心 理双性化, 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
Sperce等人的研究也表明, 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大学生比 类型化 的同伴自 我评价高、 尊心强, 自 更受同伴欢迎, 适应能力更强。
双性化的女性 比性别类型化的女性更易把她们的成功归 因于
双 性化 人格 及 其与心 理健 康 的关 系
罗 琴 付 亚亚 郑晓边
同性恋心理分析同性恋产生原因
同性恋心理分析_同性恋产生原因*导读:同性恋心理分析告诉我们同性恋的产生并不是欧人的,同性恋有大部分出身于富裕家庭。
同性恋心理分析并不是以歧视同性恋为基础的。
*同性恋10年前,一部电影《男孩别哭》讲述的是一个女子装扮成男人,与另一名女子恋爱;而这一奇妙故事在10年后,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近日英国一名31岁女子为了引诱和性侵十几岁的少女,竟然假扮成14岁男孩作案,之后她被警方逮捕并已认罪。
据报道,这名叫夏洛特的女子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她承认为了和一名16岁的女孩约会,使自己原本就像假小子的外表看起来更可信,她特意把头发剪得很短,装扮成一名叫麦克的男孩和女孩约会。
事后她遭到图谋性侵指控,被判入狱6个月。
据悉,尽管此次案件只涉及一名受害者,但是夏洛特实际上至少愚弄并约会了两名年轻少女。
被强奸、被卖为雏妓等受创经历,可能导致变相同性恋行为这是一个变相的同性恋者。
只是她用了违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同性恋行为。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沈家宏教授向我们解释,同性恋这个词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
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
同性恋曾一度被视为心理变态,自1973年起,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从精神障碍的分类中去除,标志着同性恋不再被视为病态,而视为和异性恋一样,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存状态,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那么,该案例的女同性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相行为,沈家宏教授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行为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从小就生活在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与父母关系不和;其次,曾经有过情绪受创的经历,例如被强奸或被卖为雏妓,认为自己无法与男性相处、缺乏安全感,认为自己和男性相处会不胜任、不相信男人、或痛恨男、女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女权运动者也有因敌视男性而出现变相同性恋行为的例子;最后,母亲曾经让她有畏惧做女性的感觉,或父母强烈希望她是男性,并安排明显的男性性别社会化经验。
双性化人格是什么意思
双性化人格是什么意思!~性别是最基本的一种分类标准,它把人分为两大阵营——男性和女性。
如我们前面介绍,男性与女性在智力、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既来自脑生理方面的影响,也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而值得重视的是,男女之间的差异并不能说明二者孰优孰劣。
事实上,男性与女性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
他们各自的特点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
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可能取得成就,女人绝非是天生的弱者。
也许有人说,既然男女两性各有所长,那么,如果将两性的优势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岂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游刃有余了吗?这种想法看似异想天开,但如果我们审视一下日常的生活,就会发现,男性与女性的特点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些女人在建筑、工程方面颇有建树,有些男人在言语方面有惊人的才华,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她)可能兼具传统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的特点。
因此,根据生物学的特征简单地将人分为两类有一定的局限性。
罗西在1964 年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认为人身上既可能有男性化特征,也可能有女性化特征,当男性化特征高时称为男性化型个体,女性化特征较多称为女性化型个体。
如果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在一个人身上都表现得较多时,就称为双性化个体;而当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表现得都比较少时称为未分化个体。
这种男性化或女性化特征的划分,不是考虑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而是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依据体质、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来区分。
从行为表现上来讲,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男性和女性,男女的性格特征是混合交织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而不再是非此即彼的排他关系。
这一观点为理解和认识两性的性别差异开辟了新的视野。
双性恋人是什么心理
双性恋人是什么心理文章目录*一、双性恋人是什么心理*二、双性同性恋的比率*三、同性恋的注意事情双性恋人是什么心理1、双性恋人是什么心理通常来讲。
心理学里,人的性取向分为五种,男偏男,女偏女,女偏男,男偏女,最后一种就是所谓来讲的双性恋。
那就是中性就是对男女的感情都是一样的。
外表上来讲是没什么特征的。
心理上来讲。
对待男女没什么好与坏都是同等的。
双性恋,又称双性向,指对男女两性皆会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是性取向分类之一,与单性恋(异性恋、同性恋)取向齐列。
男双性恋者和女双性恋者的行为也有性别差异。
其中,男双性恋者更偏向与素不相识的男性发生同性性行为,完事之后即各奔东西,而且在与同性交往的同时还可能和异性保持关系。
男双性恋者往往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女人,所以在男性身上发泄欲望,并且男双性恋者更倾向于建立性关系,而不是伴侣关系。
女双性恋者则不然,她们要先与性伙伴建立感情基础,然后才会萌发性欲望和性行为,并且更倾向于建立长久的伴侣关系。
2、双性恋的表现出生前,若大脑中某些关键部位没有被男性化,日后他们在儿童少年时期将不会对血中已有的睾丸酮作出应答反应。
女性易性症者的雄性激素分泌过多,这也是在出生之前的关键期形成的;动物实验表明,胚胎期接受大量雄性激素结果所生的雌性,行为就很像雄性,提示可造成性身份障碍,到出生后,雄性激素仅能加强成年女性的性能力并且使躯体男性化,而不能改变女性的性身份和性指向。
3、双性恋倾向的人的情感尚未确定自己性倾向的青年,同时尝试两种经历。
与某一性别的人发生性关系,但心里想的是另一性别的人。
出于个人成长经历及教育的原因,忽视性别因素的重要性。
以强烈的感情关系为中介,具有同时喜爱两性的积极倾向。
无法决定自己的性取向,总是在两性之间摇摆不定。
通过比较与选择,理智地决定双性恋是最能满足自己感情与性方面的要求的性取向。
双性同性恋的比率从总体上来说,现代中国同性恋者的平均文化程度较高,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9.8%,而一般居民还不到50%;他们的职业层次也较高,年龄则以中青年为主。
双性恋的原因有哪些
双性恋的原因有哪些双性恋对两种性别的被吸引力并不一定是相等的。
一个双性恋者可能同时保持与两种性别的性爱关系。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析双性恋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双性恋的原因1.双性恋在成因学角度是性心理层面上双性恋在成因学角度是性心理层面上,性爱对象或满足性欲的方式与常人不同。
如性欲活动不指向异性,或者不采取男女双方性器官交合方式达到性满足。
一、双性恋在成因学生物因素:从胚胎发育学的观点来看,胎儿性腺结构的早期倾向于形成女性器官。
只是由于Y染色体的作用,才引起男性性腺。
在缺少胎儿雄性激素刺激的情况下,胎儿会自动发育形成女性表徵。
如要发育成男性,必须通过激素来转变发育模式。
如果脑的发育中通过激素而接受男性信息的部位出现不同,在男性躯体里将保留女性成分。
这不仅能说明性身份障碍和性指向障碍的男性大大多于女性的原因,也解释了为何从幼年起就可以看出会否发展成男性或同性恋。
也可解释为什么成年男性易性症者和同性恋者血液中性激素水平与正常男性无异的原因。
即出生前,若大脑中某些关键部位没有被男性化,日后他们在儿童少年时期将不会对血中已有的睾丸酮作出应答反应。
女性易性症者的雄性激素分泌过多,这也是在出生之前的关键期形成的;动物实验表明,胚胎期接受大量雄性激素结果所生的雌性,行为就很像雄性,提示可造成性身份障碍,到出生后,雄性激素仅能加强成年女性的性能力并且使躯体男性化,而不能改变女性的性身份和性指向。
脑部轻度损害也是一种生物因素,这种损害多在3岁以前发生,往往由于产伤、脑炎或脑膜炎引起,经CT检查可获得佐证。
二、双性恋在成因学心理因素:按弗洛伊德的看法是,如果性心理发展过程遇到了挫折而走向歧途,那么就有可能产生双性恋。
双性恋母亲对婴儿目光的对视,皮肤的接触,温柔的声音,慈爱的笑容都会使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起特殊关系。
母亲形象占据了婴儿的整个心灵,一种女性化的倾向就会在婴儿身上,不管是男婴或女婴的身上建立起来,这个过程称为“母子结合”,实际上早在胎儿时期就已开始了,这是一种认同过程,也是男孩性别认同紊乱的潜在危险。
分析同性恋的心理现象
分析同性恋的心理现象导读:近年来人们对同性恋渐持宽容态度,但这一社会现象毕竟有悖常理,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尤其在传统文化的中国人观念里,同性恋毕竟是某种程度上的心理缺陷。
在接诊的心理咨询案例中告诉我们同性恋之中的不少人对现实中的自己及其心理状态也还不能完全接受,就他(她)们常常在生活中采取若明若暗的、并不公开的态度,以及行为表现。
和有些同性恋者的心理冲突中,我们可以看到陷于同性恋之中者,也有其苦衷难以启齿。
有些男孩与大学同学相爱多年,也有过多年性生活。
因为工作、事业发展需要,他们俩人因一些生活中的事和异地工作的事激烈的争吵而宣告分手。
男孩来到易地时,面对工作、事业上的种种压力,孤独无助的他最终选择了上网消遣。
出于好奇,他拜访了“朋友”论坛,出于寂寞,他根据网上的信息找到了“朋友”们聚会的场所。
刚开始,那些“朋友” 热情及真诚深深打动了他,后来不知不觉也就成为其中一员。
这使得他觉得不再孤独,有了爱的温馨体验,随之而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烦恼和焦虑。
他每当孤独时,便会不自觉地进入那种场所,可是随即出现后悔与担心,甚至是恐惧。
他越来越不明白,自己一个伟岸的男人,怎么变成了其他男人的爱人?心理咨询案例:一个在读博士、国家厅级领导干部的女儿。
上学时因品学兼优吸引了不少男孩追求,可那时的她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能因为一场恋爱而受影响,在爱情的问题上一直采取退缩与回避。
工作后,业绩显赫,权重位高,优秀的男人也不断在她的身边缭绕不知是她的亮丽还是太耀眼,这些男士从未对她有过亲热的表示,更谈不上示爱。
一般男士的追求,她在内心又大加排斥,不愿勉强接受。
从她内心又十分渴求有男女情爱的生活。
不久,有一位跟她一样优秀的女性走近了她的生活,进入了她的情感之中,从没想到的同性恋发生了。
起初,她只是认为这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似曾感到一种没有过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友爱。
逐渐发展到肌肤之亲、同性恋行为后,这个事业中曾经辉煌过的女孩陷入了现实生活的困境之中。
理想文化之四-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双性同体”
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双性同体”冷东①“双性同体”(androgyny),又称“双性共体”、“雌雄共体”和“雌雄同体”等,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在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中,“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参见拙文《双性同体的历史衍变及文化含蕴》,《文艺争鸣》1999年5期;《妇女解放运动与“双性同体”观念的衍变》,《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2期;《寻觅理想的宗教期待—“双性同体”》(待刊);《文艺创作中的“双性同体”》(待刊))。
除涉及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也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范畴,。
本文仅列举中外部分有关成果,为目前的研究状况勾勒一个简单的轮廓。
一、“双性同体”中涉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概念陈晓兰《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反思》(《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2期,页167-172)一文认为,“双性同体”是“阐明一种非僵化地派分两性特质和本能的情境,而设法将个人由理教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是“两性间水乳交融的精神,它指的是一个宽广的个人经验的范畴,允许女人具有侵略性,也允许男人温柔,使得人类可以不顾风俗礼仪来选择他们的定点。
”在“双性共体”的起源和发展上,是人类未压抑、未分割前的性别混饨状态,也是完整和完美状态。
“双性共体”有其人类学和心理学基础,并摈弃了生物学意义,引伸到人际关系、政治统治及事物的本质之中,即一切对立面友好相处、结合一体,以此象征理想的心理和社会模式,得以消除人类处境的对立面两极:阴与阳、男与女、乾与坤、肉体与灵魂、公与私、社会与家庭、感性与理性、混饨与区别等二元的对立与分离,从而结束男女两性的对立不平衡关系,代之以相互补充的伙伴关系和可变换的、非恒定化的文化性别。
韦澍一《从两性关系重组谈实现男女平等的途径》(《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2期)的文章,论述了西方关于心理双性化的研究。
试析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双性化(精)
试析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双性化论文摘要:在当前我们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常常出现性别角色概念过度延伸的状况,即性别刻板化。
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性别刻板化中获益,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双性化人格教育,并建议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来促使儿童形成双性化的人格。
论文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性别刻板化;双性化一、引言性别角色是在某一社会文化中众所公认的男性或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发展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无论古今中外,一个社会对人最基本的分类标准就是性别,并且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期待男性和女性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因此,任何儿童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获得有关不同性别的知识,以及他(她所生活的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社会角色期望等方面的知识,即获得性别角色知识、形成性别角色行为。
有鉴于此,从孩子一出生、知道孩子性别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就会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所期许的性别行为方式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
对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给予强化,对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塑造出符合社会规范的男性和女性。
很显然,这种性别角色教育在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们在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过度强化了儿童的性别角色,导致了性别刻板化现象。
也就是说,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僵固不变的性别观念,造成了男性必须如何如何、女性必须如何如何的固有印象,由此形成了性别刻板观念。
性别观念的刻板化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着重从家庭、学校、社会传媒三个方面陈述性别刻板化的具体成因,并进而分析性别刻板化在健康、职业选择、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弊端,从而提出进行双性化的性别教育这一建议。
二、性别刻板化的成因性别刻板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穿衣戴帽、大到职业选择,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浅析双性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实践
浅析双性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实践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幼儿园敖青梅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肤色、种族各不相同的人,单从性别上都可以划分为男人或者女人。
从婴儿呱呱坠地来到人间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因为生理上的差异而决定了他们的性别,这既是一个生物学的事实又是一个社会现实。
因此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从孩子们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
婴儿出生后,他们的父母便开始以与特定性别相适应的方式对待他们,从姓名、服饰、玩具到日后的行为要求、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
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就会受到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朝着各自的性别角色发展,并形成能够被社会承认和接纳的符合社会标准的性别角色行为。
可见儿童一出生就被分别纳入到由社会划分好的两个性别范畴,我们仿佛已经隐约地看到了这个男孩或女孩的一幅远景图画,大到家庭分工、社会分工,小到言谈举止、性格特征,这个孩子从出生起就被限定了。
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人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在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性知识教育渐渐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非常关心和重视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性别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性别角色教育。
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主体主要是由幼儿教师、家长和大众的传媒构成的,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以及大众传媒的共同影响下,孩子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性别角色观念。
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适宜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有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本文在对美国双性化教育理念的理解基础之上,对比我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探索适合在幼儿园中双性化教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一、双性化教育理念的一般解读(一)双性化教育理念“双性化”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1964年,罗西(A.S.Rossi)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
心理双性化调查研究
心理双性化调查研究摘要:为了解本科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对来自不同地区的400 名大学理科和文科的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性别特质分布进行问卷测试。
结果表明,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4 种性别特质类型,其大致比例为1:5:23:1。
不同性别在性别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分科以及不同地区在性别特质方面没有差异。
因此,学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断地改变其性度取向,改善其心理品质,促进双性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性格特质;贝姆量表;双性化人格1引言双性化人格(Androgyny)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并按不同情况需要作不同的表现。
[1] 在1964 年罗西(A.Srossi)最早提出双性化概念后,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Sandra Bem)1974 年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m’s Sex Role Inventory 简称BSRI),使得对性别角色的测查变得更加可操作。
她用此量表对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75名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调查,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并将人的性别角色分成四种: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和中性化人格。
[2]她的研究为性别角色理论带来新的理论框架。
自从双性化概念提出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对双性化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很多认为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也是一种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3],并且认为双性化个体独立性强、自信心高。
[4]尽管目前国外有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综合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来看,双性化人格特质是理想的心理健康标准,双性化人格特征是当代大学生理想性别角色的发展趋势。
[5]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现代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发生了改变,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双性化现象1.引言双性化越来越成为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并越来越被更多的家长、企业家所接收。
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而且智商、情商均较低。
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偏科现象严重,思考问题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
传统上认为人的性别角色结构是由男性、女性特质所构成的单一维度,并且认为性别角色典型化的个体心理发展更健康。
自从西方心理学界提出性别角色男女双性化概念以来,许多心理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无论是西方的研究还是中国的研究都认为,双性化的个体拥有更多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其它性别角色类型。
今后应注重对双性化人格的负面心理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影响双性化人格形成因素应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2.双性化现象概述性,自古就是人类孜孜探求的一块神秘的领域。
但即使是权威的性研究者,也不敢轻易给“性”作以界说。
而性角色,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因性别差异造成的角色差异,即男女两性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决定的。
“双性化”即是一种与性角色的认同和同一性相关的人格现象。
与易性癖不同的是,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人并不是持续并强烈地认为自己同异性是一致的,而是同时对两种性别角色的特征加以包容和认可。
他们虽然可能进行着没有性感兴奋目标的中性化穿着,但并没有跨过性别界限,也几乎不会渴望通过激素治疗和外科手术来改变性器官。
双性化的人通常在外表、穿衣打扮及行为方式上有异性化的倾向,然而从其本质心理上来说往往是认同自身所具有的生理性别的。
在现代很多家庭和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的角色关系已经没有很明显的区分了。
“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潜在规律早已被打破。
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到事业之中,照顾家庭生活自然而然地开始由女性一人承担变成双方共同甚至男性独自承担的责任。
如果说在家庭、婚姻或职场中的双性化人格还具有普遍的隐藏性,那么,在近年,“双性化”这种被社会所无意或刻意忽略的问题,被“娱乐圈”这一弄潮儿活生生的揭露在世人面前。
早期进入中国的韩国及日本男星们,虽然已经在外貌和装束上呈现了双性化的倾向,但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真正使双性化成为一种“现象”并被社会所高度注意的,不如说是在中国如火如荼开展的某某选秀活动。
之后,娱乐圈中的双性化现象以正式的姿态登上舞台,双性化现象也随之彻底地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3.双性化现象形成原因的探索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而性别则需要后天发展。
两者之间虽有连续性,却终究不是一回事。
任何高超的医学技术也无法把一个人彻底地变成异性,而性别却具有灵活性和伸缩性。
性别是一种角色认同的社会分类,它既创造了人群的两性划分,也创造了心灵的两性划分:一方称为“自我”,另一方就是自我的对立面,一种与自身相对的无意识异性情结,即非我(other)。
这个主体性非我将标志着个人人格生长的疆界。
大多数精神分析理论家都是男性中心主义者,他们把男性作为心理健康和能力发展的标准尽度,因此他们的理论大多用缺失性感念来描绘女性。
但荣格认为男女两性是具有截然不同的社会和生物学上的命运,他提出了双性别的概念,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种无意识(或较少意识)的异性人格,这就使我们注意到,对立性人格成分是一个形成心理投射的主要因素。
荣格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学说和对立性别理论,提示了非我性的阴影原本是自我的另一侧面这一精深的道理。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双性人格的情结,即是说这是双性化人格形成的主观原因之一。
儿童约在六七岁才能理解性别的相互排除性,这一智慧发展的成就称为“性别守恒”。
z中华勵志網性和性别的意义逐渐变得明朗起来,儿童开始感受到其自身形体带来的局限,开始理解这种局限对于人的终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旦建立了性别守恒概念,不少儿童开始出现逆反行为,异性所拥有的利益和特权会让我们愤愤不平,让我们感到这真是天下最大的不公平。
在这个时期所产生的这种情绪体验,如果和自身的非我原型产生了负向结合,那么便极有可能在潜意识中埋下日后双性化倾向的种子。
并不是每一个个体的性别认同都是一致的,既是说,一个人在生物学上的性和他或她在心理学上的性别、社会学上的性别有时存在着差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关性别同一性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生物学上的性别自认为是相反的,那么可认为这个人在性别认同上出现混乱。
但是,双性化人格从程度上来讲,并没有出现性别认同的混乱,他们是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的,但同时因为自身非我原型的影响和对异性特权的不平体验使他们同时也认同自己的异性原型的存在,甚至加以强化,形成了主观上的双性化人格。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存压力急剧增大,旧的封建传统观念的破除,男女性别之间的社会性差异日益缩小,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男女平等原则的确立,使得现代社会中的性别角色不再像往日那样泾渭分明。
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竞争的加剧,促使更多女性走向工作的中心位置。
当女性不得不和男性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时,女性性格中的异性原型便不断得到强化;同样,当女性介入残酷的社会竞争,男性必定也开始担当了家庭中一些原本由女性主持的责任,照顾孩子、做家务等活动也同时强化了男性性格中的阿尼玛原型。
同时,流行审美观念发生的转变也不失时机地推动了双性化现象的产生,女性对于男性干练、简约、强势的个性需求,男性对女性温柔、洁净、优雅的社会印象的追求,均通过对自身服饰和外表加以改变得到了满足。
行为上反复强化的结果造成了心理的改变,从客观上为双性化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4.双性化现象的影响4.1双性化对社会文人理念的冲击社会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对人的性别角色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具有“双性化”表现的个人来说,社会舆论的争论甚至谴责必定会伴随其左右。
而这之中又有一个特别的刻板观念,即人们对具有男性化倾向的女性比对具有女性化倾向的男性显然要包容和接受得多。
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个体事实存在。
中外心理学家通过调查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男性和女性中都存在。
贝姆对美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一(27%-32%)的人具有双性化人格,其中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约占27%。
我们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测验,但得出的数据相互间差异较大。
关树文(1995)对蒙汉大学生跨文化研究发现:被测232人中,双性化人格占25%,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占22%,且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汉族大学生双性化人格仅占13%)。
袁立新、卢声达(2002)以355名大学生为被试,其中双性化人格占29%。
王学(2004)对216名大学男生,373名女生的调查中,具有双性化气质类型学生的比率是女性中有4.8%,男性中有11.1%。
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者看来,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一个个体上很好地融合的,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
4.2女性的双性化是社会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中,女子打扮成男子的事件或图画往往从古代开始便有所记载,其中很少有包含贬义的舆论倾向存在。
这样一种传承上的默许到了今天也在影响着人们对于双性化的看法。
女性的男性装束被认为是英姿飒爽的象征,甚至受到了推崇和鼓励,这与长期以来女性权利的被压抑和禁锢有着密切关系。
女性开始具有双性化的特征,不仅在外表同时也在个性上表现出男性的特点,对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也起了标志性的作用。
聪明的职业女性不会在生活的各个场合只表现一种性格特征。
她们会注重表露与环境的吻合,在工作中严厉,是下属眼中令人敬畏的老板和上司;在生活中表现柔情、细腻,是丈夫温柔的妻子、孩子慈爱的母亲。
许多进入工作岗位的女性发现,由于许多规则是男性制定的,要想同男性平起平坐,就要不断地学习、模仿这样的规则,女性的双性化是女性逐渐向“完人”转变。
4.3男性的双性化有待社会接受社会对于双性化的男性则争议非常大。
大多数人反感双性化的男性,“娘娘腔”等形容词所带的绝大多数是贬斥的感情色彩,看到有男子打扮得女性化一点,便怀疑“是不是同性恋?”等等。
对于男性原型的长久崇拜和权威感使女性和男性自身一样无法顺利接受双性化的男性。
同时,在演艺界,越来越多的具有双性化气质的艺人大受欢迎。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有人气的双性化倾向的男艺人和双性化倾向的女艺人中,两者所具有的双性化特点是不相同的。
具有“双性化”表现的女艺人往往人着装打扮到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甚至个性特征上都透出十足的男性倾向,在她们身上,心理学上的性别显然要比生理学上的性别影响要大得多。
另一边,具有“双性化”表现的男艺人往往仅仅在相貌、外表上展现出大量女性化特征,而人性格上来说却仍具有强烈的男性性别的特征,这样的男艺人在女性心中同样成了“完人”一样的存在,因而拥有了绝对高的好感度。
这种现象再现的原因,也和上文提到的社会对“女性双性化”和“男性双性化”区别看待有着高度联系。
5.结论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本着男女平等的精神,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
由于身体和生理上的差异是先天决定的。
所以,人们试图改变社会观念和男女社会角色的方法来提高妇女的地位。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些专业心理学家,一方面十分注重女权运动者的热情,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总想用心理实验的材料科学的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
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
当双性化由个体的主观意向成为了全社会的多发现象,当其中的优势被挖掘,双性化,特别是“女性双性化”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双性化教育已经初出雏形,女孩被要求行为果断、敢想敢干,男孩则要学习家政、艺术等技能。
独生子女政策让许多父母把女孩当男孩培养。
因为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让女孩和男孩一起竞争,这要求女生要有像男生一样的能力和素质,如坚坚韧不拔、刚强、冒险的精神。
而传统的温柔、亭亭玉立、善解人意的特质往往就被取而代之。
正如一切社会现象一样,双性化现象的发展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的产物,也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的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