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11册中国古代漆器.doc 精品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https://img.taocdn.com/s3/m/c373072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c.png)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玉器的起源、发展及特点2.中国古代漆器的起源、发展及特点3.中国古代织绣工艺的起源、发展及特点4.制作简易的玉器、漆器和织绣作品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组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历史背景。
2.讲解与讨论(1)玉器a.讲解玉器的起源、发展及特点b.展示不同时期的玉器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造型、纹饰等方面的特点c.讨论玉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漆器a.讲解漆器的起源、发展及特点b.展示不同时期的漆器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的特点c.讨论漆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织绣工艺a.讲解织绣工艺的起源、发展及特点b.展示不同时期的织绣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图案、色彩、工艺等方面的特点c.讨论织绣工艺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工艺(玉器、漆器、织绣),设计一个简易的作品。
(2)根据设计图,分组进行制作。
(3)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作品完成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2)反思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后作业2.收集有关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图片、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能否独立完成作品,掌握制作工艺。
3.学习效果:学生对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认识程度,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能否按时完成作业,论文和手抄报的质量。
六、教学资源1.图片资源: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的代表作品图片。
中国漆器教案
![中国漆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8b561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2.png)
中国漆器教案漆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
漆器的制作工艺繁复,所用材料极为珍贵,而且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本文将探讨中国漆器教案,以期在教育中弘扬中华文化精髓,让更多人了解漆器文化的魅力。
一、漆器历史漆器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漆器一直被视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工艺品。
在历史上,漆器曾是宫廷、贵族、文人雅士的专属物品,并因此成为了一种标志身份地位的文化符号。
从汉唐时期开始,漆器逐渐进入了寮庙、府第、民居等生活场所,并走向大众,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工艺品。
漆器文化经过千年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漆器的制作工艺漆器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首先需要选择最优质的漆树,采取特殊的方法提取漆汁。
然后,在木制器具表面涂上数十层砂纸涂漆,进行烘烤、磨光等工序。
最后加以彩绘、雕刻等装饰制作,形成漆器的独特外观。
漆器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轮反复磨光和烘烤,才能达到精美的效果。
在漆器制作中,关键步骤十分重要,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工艺才能完成。
三、漆器的种类漆器种类繁多,可以根据用途、形状、样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按照用途分,漆器可分为餐具、茶具、医具、文玩等;按照形状分,漆器可分为盆、桶、碗、盘、杯等;按照样式分,漆器又可细分为灵芝、牡丹、莲花、山水、龙凤等众多图案。
每一种漆器都有着不同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样式,使得漆器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四、漆器文化的传承中国漆器文化的传承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居装饰也向着更为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漆器文化逐渐丧失了传统的市场优势,尤其是年轻人对漆器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日益降低。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漆器文化,需要弘扬漆器文化的精华,将其融入教育体系中。
针对漆器文化传承的对策,我国已经开始对漆器技艺进行保护和传承。
中国古代漆器
![中国古代漆器](https://img.taocdn.com/s3/m/3369103a0975f46526d3e1d6.png)
中国古代漆器一、新石器时代古朴的漆器艺术新石器时代的漆工艺,从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二千年,经过了长达三千年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漆器,目前已发现两处:1974年发现的距今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和1973年发现的距约五千五百年的江苏常州圩墩马家滨文化遗址。
河姆渡遗址出土两件漆器:朱漆瓜稜碗和緾藤篾朱漆筒形器。
这是目前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漆器。
但是,这两件漆器,已经使用了朱漆,而从本色漆(褐黑色)到色漆(朱色漆)的使用,中间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说明河姆渡遗址的漆器,只是中国漆器的流,还不是源。
常州圩墩遗址出土了漆筒形罐和喇叭形器,这些漆器使用了红黑两色漆,说明漆工艺进步了,但时间上比河姆渡晚了二千五百年,漆工艺在早期的进展是多么缓慢和多么不容易!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漆器发现增多了,主要有江苏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的黑漆陶罐、棕红色漆陶杯,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遗址的嵌玉高柄朱漆杯等,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遗址的彩绘漆鼓、案、豆、俎等。
根据上述考古资料,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很可能是漆工艺的摇篮,此后,逐渐扩展到黄河流域等地。
新石器时代的漆工艺,时间虽然长达三千年,但由于生产力低下,进展缓慢。
这个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简单,主要是用石器作工具,将木料砍制或挖制成胎,再涂漆而成。
胎骨比较厚重。
前期只有木胎一种,后期出现了陶胎漆器。
这个时期漆器艺术的表现手法,无论是造型艺术,还是装饰艺术,均处于古朴的阶段,其特点是朴素、单纯,像天真的儿童,像大树初生只有两片叶子一样,给人以纯真和朴素的美感。
如饰带纹、回纹、云纹等简单的几何纹饰;绘红、黑等并不复杂的色彩;器形则注重实用,几乎没有附加装饰。
值得注意的,是余坑良渚出土的朱漆杯,镶嵌了平平整整一周白玉珠,朱漆与白玉交相辉映,非常美观,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漆器镶嵌工艺,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二、夏商周神秘、威严、庄重的漆器艺术西周漆器突出的成就是蚌泡和蚌片镶嵌技术的广泛采用。
第五讲_第一节_中国古代漆器PPT课件
![第五讲_第一节_中国古代漆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0e535bd0d233d4b04e6968.png)
一、调 漆
为了使颜料溶解 得更均匀,提高附 着力,色漆使用前, 还需加入一定量的 植物油,因此,通 常将调制好的色漆 称为油漆。最早使 用的植物油是从紫 苏草籽中提取的荏 油,大约北宋时期, 开始使用桐油。
二、调 胎
胎体可由简单加工 的天然材料制成,如 木胎、竹胎、皮胎等, 也有通过复杂工序加 工制作的胎体,如陶 胎、铜胎、夹纻胎等。 木头是制作漆器胎体 最常用的材料。早期 漆器使用的多是厚木 胎。
六、中国漆器的传播
在亚洲,中国 漆器流传至朝鲜、 日本。
朝鲜朱漆嵌螺钿木槿花图案长方盒
日本漆器清酒杯
鉴真坐像
六、中国漆器的传播
16世纪,荷兰、英国、 法国商船将中国漆器运 载到欧洲。此外,在康 熙二十六年抵达中国的 法国传教士李明等在寄 回本国的书简上,也描 述了中国漆器的生产技 术情况。所有这些,促 使法国、丹麦、奥地利、 英国等国的漆器在18世 纪有了迅速发展,成为 欧洲漆器历史上的黄金 时代。
元代雕漆大家张成雕漆云纹盘
五、雕 漆
剔红、剔黄、剔黑是指 用于雕刻的漆层分别由红 色、黄色、黑色漆构成。 剔彩时,先在器物胎骨上 以不同颜色的漆分层涂饰, 每层各涂若干道,使各颜 色漆层都有一定的厚度。 然后雕刻,每一部分都剔 除其他色彩的漆层,只保 留或露出所需要的色彩漆 层,并在上面雕刻花纹。
三、彩 绘
战国至西汉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漆器发展的第 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 漆器基本上都采用彩绘 的方法进行装饰。彩绘 是中国出现最早、应用 最广的一种漆器装饰手 段。从彩绘手法看,基 本采用单线勾勒加平涂 的方式,以毛笔着色。 从颜色上看,有黑、红、 褐、蓝、绿、黄、白、 金、银等多种颜色,但 以黑、红两色为主。
西汉漆器
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_0630文档
![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_0630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3f5920fa45177232e60a240.png)
2020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_0630文档EDUCATION WORD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_0630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织绣、玉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1.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录象带、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引入新课: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除了陶器和青铜器工艺外,成就最突出、而且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玉器、漆器和织绣工艺。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出示课题)1.玉器工艺:以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为原料而制作的工具、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
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xx年的新石器时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是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其中比较美丽的、有光泽、有色彩花纹的石头,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
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玉就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中国古人对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性――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外,还赋予它以“德”的含义。
商周时代,作为玉器,有用于祭祀(si)和礼仪的“礼玉”,有用于服装佩饰的“佩玉”,以“佩玉为尚”,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
中国漆器 教案
![中国漆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7f2b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4.png)
中国漆器教案教案标题:中国漆器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中国漆器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了解中国漆器的独特之处,并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漆器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漆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掌握中国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中国漆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3. 漆器的艺术欣赏和创造。
教学难点:1. 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的理解和运用。
2. 漆器的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2. 中国漆器的实物或图片。
3. 漆器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4. 团队合作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中国漆器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中国漆器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介绍中国漆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介绍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包括漆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特点等。
三、艺术欣赏(15分钟)1. 展示不同类型的中国漆器作品,解读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发表个人对漆器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实践活动(3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漆器制作工艺进行实践。
2. 漆器制作过程:提供漆器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按照制作工艺进行操作。
3. 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一件漆器作品。
五、成果展示(1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漆器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困难。
2. 全班共同欣赏和评价各组的漆器作品,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中国漆器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设计 第11册中国古代漆器.doc 精品
![教学设计 第11册中国古代漆器.doc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e93390d866fb84ae55c8d04.png)
教师引导:虎座飞鸟,以虎为座,为死者除恶辟
邪;立凤展翅,昂首挺立,欲为导引亡者魂灵上天
成仙;鹿角插饰,更添祥瑞之风格。
3、分析体会形式美感的——“壮、美、奇”
这件漆器的色彩有什么变化?(加入了黄、白等
颜色)
漆器的装饰上有哪些变化?
形的变化、线的变化
创作上还运用了许多的对比手法。
这种实用价值的深层却烙印了内在楚文化的审
美价值。
虎座飞鸟不仅是典型的随葬艺术品,更是
典型的楚审美文化的代表。
虎座飞鸟,作为结合虎,
凤,鹿三种楚最具特色动物形象的组合艺术形式,
是典型的楚器物,它的造型特点把楚文化那种秀外
慧中,柔中见刚的“美”表现地淋漓尽致:虎本身
的威仪和表现的低落,虎的卑微和凤的张扬,凤的
灵动和鹿的温柔,鹿的柔美和鹿角的锐硕,全部矛
盾地交织在一起。
刚中有柔,柔中又寓刚。
奇特的
鹿角再配以凤纹,虎斑纹的“适用纹样”,红,黄,
金突出的色系,打造出了一件超凡脱俗的艺术品,
它展开的正是一个充满奇崛和生命力的楚文化的世
界,让人羡慕,神往。
4.楚文化探究
凤鸟是楚文化鼎盛时期的象征,凤、虎、鹿角
的超现实组合赋予了作品神秘的象征含义,为什么
要这样去组合、这样创作呢?
虎座立凤造型生动别致,色彩艳丽,文化内蕴
丰富。
这类器物仅见于湖北楚墓中,是楚文物中最
赋特征的器物之一。
凤是楚文化艺术的母体,楚人
先民以凤为图腾。
虎背上的立凤气宇轩昂,昂首振
翅,欲飞欲鸣,既显示了动物本身的生命力,又显
引导去欣赏其他的
漆器作品。
中国漆器教案
![中国漆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5babcb76a20029bd642df6.png)
篇一:五年级下美术教案-中国漆器_浙美版2014秋中国漆器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漆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1. 感受漆器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单介绍漆器工艺。
(图片展示)漆器工艺: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但这里所说的漆,是指一种天然漆,一般称为生漆,俗称大漆,系漆树身上分泌的液汁,呈灰乳色,接触空气氧化,成栗壳色,干固后成褐黑色。
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
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对日本等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漆器工艺的种类有哪些呢?请同学回答。
这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二、主要作品赏析:(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口径10.6×9.2厘米, 1.《木胎朱漆碗》高5.7厘米,底径7.6]×7.2厘米。
此碗由一块木头镟挖而成,碗壁较厚,口部微内收,腹部弧线较深。
碗底圈足较高且略外撇。
碗表面呈朱红色,略有光泽。
整段木头镂挖而成。
外壁雕刻成瓜棱形。
敛口,扁鼓腹,矮圈足。
斑驳的红色涂料经鉴定为有机漆,据测定应是掺有朱砂一类颜料的漆。
2.《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战国)战国,座长87.8厘米,高104.2厘米,宽15.9厘米,此器是1965年在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出土时虎座、双鸟及鼓均已分散,并有残缺,拼合后经复制成了现在所见之物。
它的造型新颖巧妙,极富想象力,运用漆、雕、绘三种工艺手段,创造了一个十分实用同时又非常美观的乐器,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9课 中国漆器丨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9课 中国漆器丨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20ec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9.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9课中国漆器丨浙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漆器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掌握漆器制作的常用材料和工具;3.能够使用漆器制作的技法表现画面。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不同的技法完成漆器表面的纹饰;2.能够制作一件具有美感的漆器作品;3.能够通过漆器制作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漆器的发展历史和特点(1)漆器的发展历史漆器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到了唐代,漆器的制作达到了顶峰,成为宫廷、寺庙和达官贵人的必备品之一。
宋元明清四个时期也都留下了大量精美的漆器作品。
(2)漆器的特点漆器一般采用木质器皿为基体,涂上多层漆料,经过磨光、彩绘等工序制作而成。
其特点是:外观华美、光泽度高、色彩丰富、质感良好。
2. 漆器制作的常用材料和工具(1)常用材料漆器的基底通常选用桑木、梧桐、槐木等轻质材料,因为这些材料质轻坚韧,不易开裂变形,容易成型,且不含大量的树脂分泌物。
漆器的漆料通常分为生漆、腰漆、半生漆和加工漆四种类型。
(2)常用工具漆器制作的工具主要有漆刀、砂纸、刮刀、毛笔、烘烤灯、瓷碾、石磨等。
3. 漆器制作技法和表现画面漆器制作技法有刻、划、雕、削、掐、堆、榫等,此外,还有涂漆、磨光、加金、彩绘等工艺。
表现画面有仿生、花鸟、山水、人物、几何等多种形式。
三、教学过程1. 学生自主观看漆器制作视频在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些漆器制作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漆器制作的流程、材料、工具和精美程度有一个初步了解。
2. 讲解漆器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老师简要介绍漆器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们对漆器的背景有一个总体认识。
3. 漆器制作技法示范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示范漆器制作技法,让学生们知道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漆料,完成漆器表面的纹饰。
浙江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中国漆器》教案2
![浙江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中国漆器》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3d8ca198dd3383c4ba4cd220.png)
《中国漆器》教案教学目标:本课题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一个分支,以漆器单体研究其分类、制作工艺、时代性特点等。
以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了解,提高其鉴赏能力。
本课程是比较偏的理论知识鉴赏,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闪光点,较为抽象。
所以能够清晰描述漆器工艺的概念和其审美价值,令学生了解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教学重难点:区别明清7种漆器工艺的特点。
教学准备:准备漆器工艺现代作品,以便直观展现。
多媒体课件PPT。
课前了解古代文明起源直至明清时期的思想价值观,以便更轻松展开本课程的造型特点。
教学过程:1、提问:同学们有谁了解中国古代的漆器工艺?我国古代漆器工艺是用漆涂在器物表面上所制的日常器具及工艺美术品等。
一般称为漆器。
漆器的主要成分是生漆。
(也叫中国漆)还有一些矿物填料。
没有听说有什么放射性,除非填料有放射性。
漆器对人体无害。
可以做生活用品。
2、提问:漆器是一种工艺美术,在中国古代有什么作用呢?又有什么特点呢?漆器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物品;由于漆有耐酸、耐碱、耐热、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们利用。
我国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韩非子•十过》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
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
”原始社会晚期遗址中发现了漆制实物。
在古代种植漆树相当普遍,战国大哲学家庄子就曾担任过管理漆园的官职。
早期漆器一般在简单木、竹胎上髹涂,既可防腐,也可用于装饰。
随着漆工艺的发展,逐步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彩绘、描金、戗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图案的作法,还有的在漆器上镶嵌金、银、铜、螺钿、玉牙及宝石,以组成华丽的花纹,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
唐代的金银平脱,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百宝嵌,清代的脱胎漆器等,都是各代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五篇模版)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b6991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5.png)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五篇模版)第一篇: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杭师院附高罗雪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成就的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本课重点是介绍青铜艺术的种类、用途和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二)内容结构本课教学内容分成玉器、青铜器和漆器三部分。
各部分分别叙述有关欣赏玉器、青铜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识。
全课共分以下18个自然段落:第一段是本课的引言。
说明为什么选择玉器、青铜器和漆器,作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的主要内容。
第二段说明玉、石的关系。
第三段说明玉器在中国古代的主要用途,以及商周至汉代玉器工艺的演变和发展。
第四段说明玉器的设计创作的主要特点。
第五段分析周代玉器《玉佩垂饰》的艺术特色,进一步说明工艺美术设计所遵循的法则。
可惜本课图版中未能刊出这一作品的图片。
第六段说明青铜的特点以及青铜工艺产生的时间和它的鼎盛时期。
第七段说明青铜器的范围以及如何欣赏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第八段说明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特征,并以著名的商代青铜器《司母戊方鼎》、《四羊尊》、《虎食人卣》为例。
由于图版限制,前两件作品未能刊出图片。
第九段说明西周青铜器的主要特征,并以西周早期的《盂鼎》为例。
第十段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征,并以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和战国时期的《十五连盏树形铜灯》为例。
第十一段说明秦汉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征。
第十二段分析著名汉代青铜器《长信宫灯》的艺术特色。
第十三段分析著名汉代青铜器《虎牛形祭案》的艺术特色。
第十四段说明中国古代漆器的特点和它产生的年代,以及它的发展演变。
第十五段分析战国时期漆器《彩绘透雕小座屏》的艺术特色。
第十六段分析汉代漆器《漆耳杯套盒》的艺术特色。
第十七段分析明代漆器《牡丹纹剔红盖碗》的艺术特色。
(完整版)中国古代漆器剖析.doc
![(完整版)中国古代漆器剖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165eb5ada8114431b80dd80c.png)
一、新石器时代古朴的漆器艺术新石器时代的漆工艺,从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二千年,经过了长达三千年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漆器,目前已发现两处: 1974 年发现的距今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和 1973 年发现的距约五千五百年的江苏常州圩墩马家滨文化遗址。
河姆渡遗址出土两件漆器:朱漆瓜稜碗和緾藤篾朱漆筒形器。
这是目前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漆器。
但是,这两件漆器,已经使用了朱漆,而从本色漆(褐黑色)到色漆(朱色漆)的使用,中间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说明河姆渡遗址的漆器,只是中国漆器的流,还不是源。
常州圩墩遗址出土了漆筒形罐和喇叭形器,这些漆器使用了红黑两色漆,说明漆工艺进步了,但时间上比河姆渡晚了二千五百年,漆工艺在早期的进展是多么缓慢和多么不容易!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漆器发现增多了,主要有江苏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的黑漆陶罐、棕红色漆陶杯,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遗址的嵌玉高柄朱漆杯等,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遗址的彩绘漆鼓、案、豆、俎等。
根据上述考古资料,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很可能是漆工艺的摇篮,此后,逐渐扩展到黄河流域等地。
新石器时代的漆工艺,时间虽然长达三千年,但由于生产力低下,进展缓慢。
这个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简单,主要是用石器作工具,将木料砍制或挖制成胎,再涂漆而成。
胎骨比较厚重。
前期只有木胎一种,后期出现了陶胎漆器。
这个时期漆器艺术的表现手法,无论是造型艺术,还是装饰艺术,均处于古朴的阶段,其特点是朴素、单纯,像天真的儿童,像大树初生只有两片叶子一样,给人以纯真和朴素的美感。
如饰带纹、回纹、云纹等简单的几何纹饰;绘红、黑等并不复杂的色彩;器形则注重实用,几乎没有附加装饰。
值得注意的,是余坑良渚出土的朱漆杯,镶嵌了平平整整一周白玉珠,朱漆与白玉交相辉映,非常美观,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漆器镶嵌工艺,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二、夏商周神秘、威严、庄重的漆器艺术里所的夏周三代,是指我国史上的夏、商、西周和春秋四个期,从公元前二千年到前四百七十五年,是我国史上的奴隶制代,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器代。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40d1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8.png)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教案: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玉器、青铜器和漆器三种艺术品的特点、制作工艺以及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2.了解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案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文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2.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品吗?有哪些种类?步骤二:讲授(15分钟)1.讲解中国古代玉器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介绍不同种类的玉器,如玉璧、玉琮、玉盘等,并简要介绍其象征的意义和使用场合。
2.讲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介绍不同种类的青铜器,如鼎、觚、铜镜等,并简要介绍其象征的意义和使用场合。
3.讲解中国古代漆器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介绍不同种类的漆器,如漆盒、漆雕等,并简要介绍其象征的意义和使用场合。
步骤三:案例欣赏(15分钟)在此步骤中,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欣赏一些精美的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引发学生对传统艺术品的兴趣。
步骤四:讨论(10分钟)1.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让学生就他们最喜欢的一件玉器、青铜器或漆器进行介绍,并说明其特点和象征意义。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想象,展开关于这些艺术品的讨论,例如制作工艺、制作材料以及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等。
步骤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在历史和艺术上的重要地位,并鼓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步骤六:拓展(10分钟)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拓展相关内容。
例如,介绍中国古代瓷器的特点和制作工艺,或者介绍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形式。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参与情况。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中国漆器》教学设计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中国漆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38e7b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8.png)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中国漆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漆器》是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漆器艺术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漆器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和欣赏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漆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传统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漆器艺术作为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漆器。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漆器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学会欣赏漆器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漆器艺术的认识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漆器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学会欣赏漆器艺术。
2.难点:漆器制作工艺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创作具有个性的漆器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漆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漆器作品,分析其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漆器作品,提高创作能力。
4.欣赏法:学生欣赏经典漆器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漆器作品图片、视频资料,准备漆器制作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工具,提前了解漆器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漆器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漆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漆器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漆器艺术的价值。
[教学设计]汉代漆器
![[教学设计]汉代漆器](https://img.taocdn.com/s3/m/b0684d3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1.png)
汉代漆器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汉代的髹漆器物,包括鼎、壶、钫、樽、盂、卮、杯、盘等饮食器皿,奁、盒等化妆用具,几、案、屏风等家具,种类和品目甚多,但主要是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
另外漆器还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壶、漆钫等,并出现了漆礼器,以代替铜器。
汉墓出土还有漆棺、漆碗、漆奁、漆盘、漆案、漆耳杯等,均为木胎,大部为红里黑外,并在黑漆上绘红色或赭色花纹。
汉代漆器的造型比战国更丰富,从实用出发,如漆奁、漆盘、漆案考虑使用的方便,放置的容积以及图案纹样的多样统一,装饰花纹形象抽象化,使人见到的是线的动感。
汉代漆器是实用和美观结合的工艺品典范。
汉代漆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是珍贵的器物。
所以,《盐铁论•散不足》说“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汉代宫廷多用漆器为饮食器皿。
有些漆器上刻有“大官”、“汤官”等字样,系主管皇家膳食的官署所藏之器;书写“上林”字样的,则是上林苑宫观所用之物。
据新莽时期的漆盘铭文,当时长乐宫中所用漆器,仅漆盘一种,即达数千件之多。
贵族官僚家中亦崇尚使用漆器,往往在器上书写其封爵或姓氏,如“长沙王后家般(盘)”、“侯家”、“王氏牢”等,作为标记,以示珍重。
作为饮食器皿,漆器比青铜器更具优越性,故为汉代统治阶级所爱好,制作极精细。
漆器在各地汉墓中多有出土,一般已腐朽,也有保存较好的。
保存较好的现由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凤凰山和云梦大坟头等地汉墓出土的漆器,而且数量大,种类多。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数量大,品种多,众多的器形说明漆器已在生活各方面广泛使用。
其中尤以内装七只耳杯的“漆耳杯套盒”最为人称道。
漆耳杯套盒”套合严密,充分利用了盒体内的有效空间,是实用与美观相统一的范例。
汉代的崛起对于漆器工艺的发展可以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在东汉时期,道家的上位德行论与儒家的个人修养观大行其道,并受到统治者的接受!从汉代流传下来的工艺品与建筑风格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崇尚的古朴,简约之风,以及其装饰图案的朴素、沉稳,而漆器以其稳重朴实,大气磅礴的红黑色调;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实用特性;以及光彩照人又不失古韵的特殊色泽,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喜爱与推崇!汉之后漆器工业开始走向微衰,漆器质量有所下降,其原因就在于瓷器的兴起,迅速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古代漆器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漆器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4dbf8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0.png)
中国古代漆器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漆器教学大纲漆器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漆器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融合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
为了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传统工艺,中国古代漆器教学大纲应运而生。
第一章:漆器的概述本章主要介绍漆器的定义、历史渊源以及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漆器是用漆涂饰在器物表面的一种工艺,具有防水、耐磨、耐腐蚀等特点。
漆器起源于远古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漆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宗教仪式、宫廷礼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二章:漆器的制作工艺本章主要介绍漆器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选取、基底制作、漆料调配、涂漆、雕刻、打磨等环节。
漆器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精心制作。
其中,漆料的调配和涂漆是制作漆器的核心环节,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第三章:漆器的装饰技法本章主要介绍漆器的装饰技法,包括雕刻、镶嵌、彩绘等。
漆器的装饰是漆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技法和手法,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雕刻是漆器装饰中最常见的技法,通过在漆器表面雕刻出各种纹饰和图案,增加了漆器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第四章:漆器的保养与修复本章主要介绍漆器的保养与修复方法。
漆器作为一种特殊的工艺品,需要特别的保养和维护才能保持其原有的光泽和品相。
同时,由于漆器的特殊性,一旦出现损坏或破损,修复也需要专业的技术和方法。
第五章:漆器的艺术价值与传承本章主要探讨漆器的艺术价值与传承。
漆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研究漆器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渊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漆器的艺术魅力。
同时,为了传承和发扬漆器的制作技艺,需要加强对漆器教学的培训和推广,培养更多的漆器制作人才。
结语:中国古代漆器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漆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引导:虎座飞鸟,以虎为座,为死者除恶辟
邪;立凤展翅,昂首挺立,欲为导引亡者魂灵上天
成仙;鹿角插饰,更添祥瑞之风格。
3、分析体会形式美感的——“壮、美、奇”
这件漆器的色彩有什么变化?(加入了黄、白等
颜色)
漆器的装饰上有哪些变化?
形的变化、线的变化
创作上还运用了许多的对比手法。
这种实用价值的深层却烙印了内在楚文化的审
美价值。
虎座飞鸟不仅是典型的随葬艺术品,更是
典型的楚审美文化的代表。
虎座飞鸟,作为结合虎,
凤,鹿三种楚最具特色动物形象的组合艺术形式,
是典型的楚器物,它的造型特点把楚文化那种秀外
慧中,柔中见刚的“美”表现地淋漓尽致:虎本身
的威仪和表现的低落,虎的卑微和凤的张扬,凤的
灵动和鹿的温柔,鹿的柔美和鹿角的锐硕,全部矛
盾地交织在一起。
刚中有柔,柔中又寓刚。
奇特的
鹿角再配以凤纹,虎斑纹的“适用纹样”,红,黄,
金突出的色系,打造出了一件超凡脱俗的艺术品,
它展开的正是一个充满奇崛和生命力的楚文化的世
界,让人羡慕,神往。
4.楚文化探究
凤鸟是楚文化鼎盛时期的象征,凤、虎、鹿角
的超现实组合赋予了作品神秘的象征含义,为什么
要这样去组合、这样创作呢?
虎座立凤造型生动别致,色彩艳丽,文化内蕴
丰富。
这类器物仅见于湖北楚墓中,是楚文物中最
赋特征的器物之一。
凤是楚文化艺术的母体,楚人
先民以凤为图腾。
虎背上的立凤气宇轩昂,昂首振
翅,欲飞欲鸣,既显示了动物本身的生命力,又显
引导去欣赏其他的
漆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