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大纲)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它涵盖了职工与服务对象、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业、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多重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是在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
某种社会关系中应当普遍遵循的具体的行为准则。(P.48)
和信念时,及内化为良心时,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地实施。
(教师良心:是教师对自己在教育劳动中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觉认识和评价。教师的良心能够使教师超越个人利益,忠诚并献身于教育事业)
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P.54)
1)热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劳动对象——学生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2)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把热爱和严格教育统一起来的。(讲稿)
是人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活动和过程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人为什么要活着?回答的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人应当怎样活着?回答的是人生的态度和活法。) (讲稿)
(讲稿)
(P.144)
需要的事实和客体对自己需要满足状况的评价。(P.142)
11、人生理想人生理想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P.139) (讲稿)
倾向。(讲稿) (P.140)
(讲稿)(P.39)
(P.143)
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不断实理自我改造以完善自身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突出地表现为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反省活动以及通过这种反省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所达到的道德境界。(P.171)
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二、简答题:
答: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其主要特点有:
(1)崇高性。一方面教师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对提高新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太阳底下再也
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2)奉献性。教师职业是最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一方面,教师职业劳动的根本目在于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他们授业无私,甘为人梯。另一方面,教师职业劳动价值实现的间接性——他们的劳动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学生来表现,因而教师的工作一般总是默默无闻的。(3)示范性。教师对学生的示范性教育,一种是知识的传授,是一种有声的、有形的教育;另一种是品德的培养,是无声的、无形的教育。
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着示范的作用。(4)主导性。教师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获得知识、经验、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发展。(讲稿)
答:(1)教育劳动对象的多样性——是具有思想、情感、有个性的青年。青年大学生的特点:
①文化层次比较高;
②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中;③自主性比较强;④成才欲望强烈;⑤社会经验比较缺乏。(2)教育劳动内容的丰富性——教学与科研并举。(3)教育劳动过程的往复性——教育劳动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和发展性。(4)教育劳动对象、内容、过程的发展性。教师劳动内容主要是自己所承担课程的内容;劳动过程的传递和双向性。(讲稿)(PP.22-25)
答:(1)道德提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大纲)(2)道德作为社会规范的特征(和法律、纪律相比较):“软”——非强制、不成文;“广”——调整整的范围和内容广;深”——成为人们自觉自律的内在要求,深入到思想、灵魂。(3)道德作为个人品质的特征(和政治、个性、心理等品质相比):“情”——道德就是从之常情,就是怜悯之心、同情之心、恻隐之心,就是相互关心、友爱、帮助,这是和政治品质的原则性、坚定性,心理品质的成熟性,个性品质的鲜明性、独立性是不同的。人们所说的情商主要是指道德。“稳”——即稳定性。道德品质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整体中表现出的稳定倾向。它表现在一个人在各个领域和各个活动时期的一系列行为结合起来构成
的行为整体。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受文化、传统等方的影响,道德是人类文化系统中最具有惰性的文化因子,人的道德品质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俗”——相对于政治的原则性、宏大型和宗教追求超凡脱俗的神圣性而言,道德具有日常性、平常性、生活性、细微性,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答:道德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成的特殊的稳定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它的变化速度较慢:一是与政治法律等思想和规范相比,道德思想和规范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关系并非是最直接的,因此不会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而立即改变。二是道德本身存在的广泛性影响的内化性,也决定了道德不可能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完全同步;三是一定社会关系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的变革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没有完成这个变革过程之前,道德自身也不会完全改变。5、道德的社会和个体功能有哪些?应如何理解道德的这两类功能?
答:(1)道德的社会功能:①认识功能。道德能够反映自己的特殊对象——个人同他人、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为人们指出与现实世界的价值关系中的方向,提供进行行为选择的指示。
②调节功能。道德具有通过评价方式,来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行动,以协调人们之间、个人同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能力。③稳定功能。道德可以调控人们的行为,来维持社会的有序、稳定。
④教育功能。道德能通过评价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来感化和培育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境界、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2)道德的个体功能:
①启智功能——开启人的潜能;②协调功能——协调人际关系;③保健功能——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④慰籍功能——情感慰籍;⑤导向功能——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⑥升华功能——人生价值的升华。(讲稿,大纲)
答:⑴.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道德品质。(大纲,讲稿).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