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全球气候变化教学提纲
地理教学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地理教学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教案:地理教学全球气候变化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原因和影响2. 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常见表现形式及其区域分布3. 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减缓与适应策略二、教学内容本课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3.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区域分布4.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5. 全球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策略三、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相关知识。
2. 教师讲解:教师对本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原因和影响,讲解其表现形式及其区域分布等。
3. 组织讨论:教师通过组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减缓与适应策略。
4. 组织实践:教师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为:1. 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原因和影响。
2.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区域分布。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1. 学生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出减缓与适应策略。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加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 教师引入:介绍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及其意义。
自学相关知识。
3. 教师讲解:通过PPT讲解的方式,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原因和影响,讲解其表现形式及其区域分布等。
4. 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相应的减缓与适应策略。
5. 教师组织实践活动:教师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本课的教学评价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的课前自学情况2.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3. 学生在讨论和实践环节的表现4. 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水平5. 学生对减缓与适应策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七、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本教案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如下:1. 教学资源1)PPT课件2)相关教材、网络资源等3)实践活动场地及相应器材2. 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记录2)讲解时的提问与互动3)讨论和实践环节的记录4)课后作业5)期末考试等八、教学反思和完善经过本次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完善:1.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全球气候变化》 讲义
《全球气候变化》讲义一、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简单来说,就是指地球的气候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大规模、持久性的改变。
这种变化可不是像今天热明天凉那样的小波动,而是涉及到气温、降水、海平面、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的重大调整。
过去的几十万年里,地球的气候其实一直在变化。
有时候特别冷,出现了冰河时期;有时候又比较暖和。
但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幅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让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1、气温升高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表现。
根据科学观测和研究,地球的平均气温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上升了不少。
特别是最近几十年,升温的速度更是加快。
这就导致了极端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夏天变得更加酷热难耐。
2、海平面上升随着气温升高,冰川和冰架融化,大量的水流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
这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可是个大威胁,很多美丽的海滩可能会被淹没,一些岛屿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3、降水模式改变有的地方雨越下越多,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增加;而有的地方则变得越来越干旱,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
4、极端天气增多飓风、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这些极端天气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1、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比如,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农业生产中的化肥使用会产生甲烷;工业生产中的一些过程也会排放各种温室气体。
2、森林砍伐森林是地球上的“碳库”,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但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大降低,反而增加了碳排放。
3、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许多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它们可能无法适应新的气候条件,导致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全球气候变暖学习提纲
全球气候变暖思维导图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大尺度)——波动大尺度变化是小制度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小尺度是大尺度的细节。
1、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 气温降低—冰期(海面下降);气温上升—间冰期(海面上升)近一二百年气候变化(小尺度)——波动上升气候变化与气候变暖是不是一回事?气候变暖是不是全球每个地方,每个时期都变暖,-----变暖是平均状况,是趋势。
2、 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A 、 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经济受影响,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水质变坏、影响农业、盐业、渔业、生态环境被破坏。
B 、 影响农业:C 、影响水循环:D 、影响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
E 、 影响人体身体健康——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加大,传染性疾病可能扩散。
F 、 北极地区海上通航便利。
3、 气候变暖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主要是:排放多,吸收少排放多——厂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等燃烧矿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
吸收少——人类大肆砍伐树木。
4、 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A 、 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B 、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C 、加强国际合作,D 、制定相关法律,E 、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第四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 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圈层。
海洋水占地球上水体的___________.地球淡水中,_________是主体2.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
3.河流特征分析①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河流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
②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决定河流流向;影响汇水区域;影响河道状况;影响水文特征。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教案标题:全球气候变化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案内容和活动:活动一:介绍全球气候变化(适用于小学和初中)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2. 讨论:与学生一起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如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等。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研究并呈现一种全球气候变化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活动二: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适用于初中和高中)1. 概念解释:向学生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研究案例:让学生选择一个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生物物种,进行研究并呈现其受威胁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3. 辩论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环境保护者,一组代表经济发展者,就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展开辩论。
活动三: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适用于高中)1. 学习案例:通过学习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成功案例,向学生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3. 呈现和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并进行讨论和反馈。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于问题的理解与回答。
2. 小组呈现:评估学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应对措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书面作业:布置一篇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文,评估学生对于主题的综合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境保护项目或机构,增加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实际体验和认识。
2.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社区服务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教案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案的内容和活动形式,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全球气候变化》 讲义
《全球气候变化》讲义一、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严峻问题。
地球的气候不再像过去那样稳定和可预测,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从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趋势来看,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地球的平均温度已经升高了约 1 摄氏度。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变化。
冰川和冰盖的加速融化是最为直观的表现之一。
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大量的海冰消失,高山冰川不断退缩,导致海平面逐渐上升。
同时,降水模式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一些地区面临着越来越频繁的暴雨和洪涝灾害,而另一些地区则陷入了长期的干旱,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但人类活动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驱动因素。
首先,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为我们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都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其次,森林砍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森林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碳库,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和开垦,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不仅减少了碳吸收的能力,还导致了大量的碳排放。
此外,农业活动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也不可小觑。
例如,牲畜的养殖会产生大量的甲烷,而化肥的使用则会释放氧化亚氮。
三、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
在生态方面,许多物种面临着生存危机。
由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它们的栖息地受到破坏,食物链被打乱,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
珊瑚礁因为海水温度的升高而出现大面积的白化现象,许多海洋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对于经济而言,气候变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农业、渔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农作物歉收、渔业资源减少、旅游景点受损,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
《全球气候变化》 讲义
《全球气候变化》讲义一、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简单来说,就是指地球的气候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
这可不是指一天两天的天气变化,比如今天下雨明天晴天,而是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地球的气温、降水、风等气候要素的总体趋势和规律发生了改变。
气候的变化会对地球上的生命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气温升高可能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和人类居住环境;降水模式的改变可能引发干旱或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飓风、暴雨、高温热浪等,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活动的变化、火山喷发等。
太阳活动的强弱会影响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从而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火山喷发时,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进入大气层,可能会阻挡阳光,导致地球表面气温下降。
然而,在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中,人为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来获取能源,这一过程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同时,农业活动、垃圾填埋等也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
森林的砍伐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
当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原本被储存的碳就会释放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冰川和极地冰盖开始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对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和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许多沿海城市可能会面临被淹没的风险,一些岛屿国家甚至可能会消失。
2、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飓风、高温热浪、干旱等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这些极端天气会给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带来严重的破坏,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4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概念解释:首先,为学生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帮助他们建立基本概念。
2.原因分析:其次,通过图表、实例等方式,详细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如温室气体排放、地球运动等,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层级式布局,清晰展示知识结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概念、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板书风格简洁明了,关键词突出,辅以图表和箭头表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3.影响阐述:接着,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认识。
4.应对措施:最后,介绍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和途径,如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惑,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2.生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等问题展开探讨;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分析问题,促进思维碰撞。
2.课堂互动可能不够充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大纲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影响、应对策略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培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并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包括温室气体的作用、气候系统的组成和运作。
掌握气候变化的历史演变和当前趋势,能够解读相关的气候数据和研究成果。
认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粮食安全等。
2、技能目标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评估气候变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不同的气候变化观点和应对策略进行评价和讨论。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项目和课堂讨论等活动。
3、态度目标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激发学生对气候变化研究和行动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
三、课程内容1、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气候系统的组成和运作机制温室气体的来源、种类和作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等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气候变化的观测与监测地面气象观测站、卫星遥感等观测手段全球气温、降水、海平面等主要气候指标的变化趋势古气候重建的方法和意义3、气候变化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破坏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水资源分布变化、水质恶化对农业的影响,如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变化、农业病虫害加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传染病传播、高温相关疾病增加对能源、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影响4、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减排措施,如能源转型、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适应策略,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国际气候协议和政策,如《巴黎协定》5、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成本增加、市场波动气候政策对企业和行业的影响气候变化与公平正义,包括不同地区和人群在气候变化中的脆弱性差异6、气候变化的公众认知与传播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现状和误区气候变化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效果提高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和途径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传授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和理论。
《全球气候变化》 讲义
《全球气候变化》讲义一、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指的是在长时间尺度上,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显著变化。
这不仅仅是气温的升高或降低,还包括降水模式的改变、海平面的升降、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变化等等。
气候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多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成。
当这些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时,都可能引发整个气候系统的连锁反应。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方面,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火山喷发时释放的大量火山灰和气体进入大气,能够阻挡阳光,导致短期内气温下降。
此外,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变化也会导致气候的长期波动。
然而,在当今时代,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愈发显著。
首先,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积聚,就像给地球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难以散发出去,从而导致气温升高。
其次,森林砍伐也是一个重要的人为因素。
森林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碳库,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但当森林被砍伐后,不仅失去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且被砍伐的树木在腐烂或燃烧过程中还会释放出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再者,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排放,如甲烷、氟利昂等,也是强有力的温室气体。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使用、牲畜养殖等也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这些影响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
对生态系统而言,许多物种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
气温和降水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栖息地缩小甚至消失,从而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一些动植物可能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气候条件,导致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损害。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气候系统的组成和气候变化的原因。
2. 使学生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2. 气候系统的组成3. 气候变化的原因4.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气候系统的组成、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气候系统的组成、气候变化的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4. 实践活动法:设计环保标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气候系统的组成。
3. 分析气候变化原因: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4. 案例分析: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极端气候事件、海平面上升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如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6. 实践活动:设计环保标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8.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气候系统的组成、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的参与度等。
《全球气候变化》 讲义
《全球气候变化》讲义一、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简单来说,就是指地球的气候在较长时间内发生的大规模的改变。
这种变化不是局部的、短暂的气象波动,而是全球性的、长期的气候趋势的转变。
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明显感觉到四季的温度、降水模式、极端天气事件等都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规律。
比如,夏天变得更热,冬天的气温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稳定寒冷,暴雨、干旱、飓风等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增大。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包括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降水模式改变、生态系统失衡等。
这些变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1、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工厂、汽车、发电厂等在运转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从而向大气中释放出巨量的二氧化碳。
除了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
农业活动中的牲畜养殖会产生大量甲烷,而农业土壤中的氮肥使用则会释放氧化亚氮。
2、森林砍伐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然而,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使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树木的减少意味着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机器”变少了,而同时被砍伐的树木腐烂或燃烧又会释放出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3、工业活动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不仅排放温室气体,还会释放出其他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可能会影响大气的组成和物理化学过程,间接对气候产生影响。
4、人口增长与城市化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导致了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量的土地被水泥、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改变了地表的热力和水分平衡,影响了局部和区域的气候。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许多动植物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因为它们的栖息地环境发生了快速变化,无法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使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3.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4.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候变化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气候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
2. 讲解: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气候变化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
2.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自己身边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的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能力、合作精神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
2. 气候变化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新闻报道等。
3. 网络资源,如气候变化相关的网站、博客等。
4. 图片资源,如气候变化影响的照片、图表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
教学难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复杂性。
《全球气候变化》 讲义
《全球气候变化》讲义一、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指的是在长时间尺度上,地球气候系统的状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气温上升或下降,而是包括了大气环流、降水模式、海平面高度、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复杂变化。
我们通常所说的气候变化,主要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砍伐森林等行为,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浓度增加,从而引发的全球气温升高现象。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1、温室气体排放人类的工业活动、能源消耗以及交通运输等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例如,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等都含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散失,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2、土地利用变化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地表的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方式。
森林是重要的碳汇,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而森林的减少意味着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同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3、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压力。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由于气温升高导致冰川和冰架融化,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不断上升。
这对沿海地区和低海拔岛屿构成了严重威胁,可能导致洪水、海岸侵蚀和淡水资源受到污染。
2、极端天气事件增加气候变化使得暴雨、干旱、飓风、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这些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对农业、水资源和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
3、生态系统破坏许多物种因为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气候条件而面临灭绝的危险。
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不仅影响了生态服务功能,如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等,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4、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改变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包括温度、降水和光照等。
这可能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影响粮食安全。
同时,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也可能加大。
高一地理课程教案了解全球气候变化
高一地理课程教案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高一地理课程教案: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引言: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对策,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并深入探讨这一课题。
一、背景知识准备在开始学习全球气候变化之前,首先需要学生对地球的气候系统、大气层、温室效应等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为此,我们将进行以下教学活动:1. 气候系统游戏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气候系统游戏,每个小组扮演地球的一部分,模拟地球的气候系统运行。
通过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气候因素的相互作用,加深对气候系统的理解。
2. 大气层剖析通过实验或观察资料,展示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层的功能与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大气层在维持地球气候平衡中的作用。
3. 温室效应探究组织小组讨论或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和机制,并与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讨论。
通过实验或模拟绘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温室效应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二、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分析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对于深入探究其影响和制定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将通过讲解和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1. 人类活动讲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如工业排放、森林砍伐等。
组织小组研讨,让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如何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和总结。
2. 天然因素介绍自然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如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
通过展示相关数据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天然因素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十分必要。
本节课将进行以下教学活动:1. 影响分析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就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展开研究。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撰写一份报告汇总各组研究成果。
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气候变化
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气候变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3.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4.掌握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1.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和短期气候变化,其中长期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短期变化主要由于自然变化因素导致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2. 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复杂,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火山喷发、海洋循环等等。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等。
3. 探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日益显著。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等都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探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对于制定控制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4.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包括全球气温升高、气候现象异常、海平面上升等等。
这些趋势不仅仅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也会对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5. 研究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对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减缓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包括减排温室气体、发展清洁能源、增加碳汇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6. 课堂讨论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课堂讨论和总结。
通过讨论和总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
同时,课堂讨论和总结也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对应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可以运用问答、作业、小测验等方式。
四、教学资源为了便于教学,可以准备一些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视频,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五、教学延伸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教学延伸,例如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来讲解气候变化的问题,参加气候变化研究的实践训练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4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和现状。
(2)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及国际合作。
2.教学难点:
(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分析,尤其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
这些互动方式旨在营造一个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利用时事新闻:以近期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作为切入点,如某地区发生的洪水、干旱或热浪等,引起学生的关注。
2.提问引发思考:通过提问“你们认为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气候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数据解读:展示相关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理解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4.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就气候变化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思考。
5.知识整合: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
(3)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15-1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对全球气候变化这样的现实问题充满好奇心。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学习规律,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依赖性强、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
地理教学教案了解全球气候变化
地理教学教案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地理教学教案:了解全球气候变化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和原因;2.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3.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策略。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2. 世界地图:用于讲解全球气候变化分布的情况;3. 学生练习册:包含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练习题。
三、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拍摄自太空的地球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随后提问学生对地球的气候有哪些了解,以激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
核心内容:1. 定义全球气候变化:教师在PPT中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并强调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地球长期气候状态的变化。
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教师利用世界地图向学生展示各地不同的气候类型,并解释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和火山喷发)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化排放和森林砍伐)。
3.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教师通过PPT展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例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具体意义。
4. 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教师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和加强环境保护等。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写下来。
拓展探究: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或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四、课堂讨论1. 教师与学生进行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对你所在地区有哪些可能的影响?- 你认为个人能做些什么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个人的行为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五、课堂练习教师发放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使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系统的组成气候变迁与气候变化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球运动等)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3.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冰川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人类社会的影响(如极端天气事件、农业生产变化等)4.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国家政策与国际合作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5. 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角色与责任我国气候政策与发展战略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与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候事件,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调查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角色与责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章节。
2. 课件: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3. 视频资料:典型气候事件视频片段。
4. 调查问卷:用于学生调查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角色与责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
3. 小组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对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角色与责任的认识。
4. 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程度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气候变化的极端事件图片,引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系统的组成、气候变迁与气候变化。
3. 分析原因:讲解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地理教学设计认识全球气候变化
地理教学设计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地理教学设计:认识全球气候变化1. 引言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解决全球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地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2. 目标和背景知识在开始教学设计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背景知识。
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解释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2) 讨论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3) 探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地理背景知识,包括全球气候系统的基本组成、季风气候的形成等。
3. 教学设计步骤1:全球气候变化简介在本步骤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使用图片、图表和案例研究等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步骤2:气候变化的原因在本步骤中,教师将介绍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实验或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温室效应,了解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作用机制。
步骤3: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在本步骤中,教师将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包括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大规模森林砍伐等。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如何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步骤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本步骤中,教师将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给世界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步骤5: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在本步骤中,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采取适应性措施等。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小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 结束语通过本地理教学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解决全球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和领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3、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事情(文件,措施,实际目标)
4、以前、现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5、存在分歧的地方
6、最新的研究数据的来源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
全球气候变化是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两个作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气候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还取决于与大气有明显相互作用的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系统。
人类活动不仅对局部地区的区域式气候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全球气候。
这正是当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因素是矿物质的燃烧和森林的毁坏。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只占全球很小的一部分,可能这一小部分的变化可能就会引起CO2和CH4的巨大变化。
从科学的角度看,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涉及 5大科学问题,即: 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事实与证据,气候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机理,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
简言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应基于对事实、机理、影响、预测和策略这五大科学问题的清楚认识。
其中,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观测证据包括气候系统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量、海平面、雪盖和冰盖的变化等) 的变化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等;气候变化的机理(原因) 包括自然和人为驱动因子的变化及其所引发正负反馈过程与相互作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 ,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资源与业(农、林、牧、渔、水) 的影响,发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重大工程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等;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影响的预测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2个主要方面。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生效。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0日正式生效。
2002年第八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德里宣言》。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使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遭威胁,并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但在《公约》中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浓度指标。
《公约》中规定发达国家的义务是率先采取减排行动,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则是编制国家信息通报,制定并实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计划。
其随着对气候变化事实和影响认识的深入,欧盟等国家极力推进国际社会就控制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450-550 ppmv CO2当量水平、全球平均温升不超过2℃的目标达成共识,并建立相应的国际减排制度和承诺机制。
《京都议定书》的制订、通过与正式生效的过程,可以发现处理全人类共同利益问题时,往往采取协调各国利益直至达成共识或妥协。
或者可以说,各国利益协调最优化就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公约关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表述是这一处理方式的直接体现。
《德里宣言》,进一步明确了“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仍然是当前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同时在发展中也要探索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发展道路。
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2014年发布5次报告。
报告是 IPCC 组织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通过合作研究给出的科学结论 ,是人类社会关于气候变化的最新知识 , 具有权威性。
3、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事情(文件,措施,实际目标)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8 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2002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
2007年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方案。
措施: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可以分解为两大问题:第一,减排和为气候变化投资造成的成本和收益问题;第二,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战略和对策问题。
技术可行性:减排的成本和收益;第二部分是经济可行性:为气候变化投资;第三部分是政治可行性: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国际建设和谐世界;第四部分是国际合作可行性: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实现全球气候政治良策。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
增长。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
(摘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具体目标: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到 2010年确定单位 GDP 能耗下降 20% 的目标(相当于减少了 12 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确定了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10%的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减排工作方案中提出了到2010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9. 5亿吨的目标。
(已完成)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的目标“十二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3.4%,实现节能约6.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4亿吨。
(已完成)
4、以前、现在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以前大部分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认识还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现在中国已从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则是编制国家信息通报,制定并实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计划。
变成了制定实际的减排目标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五年规划)。
5、存在分歧的地方
在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对于在全球增温的幅度问题上的不同意见。
认为。
由于热岛效应对增温的影响被大大低估 ,以及参与全球统计的农村站少于城市站,海洋站少于陆地台站等原因,全球增温幅度可能被
高估了。
(举出了一系列的例子,认为IPCC的评估报告存在一些问题)
6、最新的研究数据的来源
在最近的IPCC评估报告中,对关于气候变化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泮勤.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与进展 [J].环境科学.1993.(14):16-23
2、何建坤.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挑战与对策[J].清华大学学报.2007.(5):73-83
3、陈泮勤.全球气候变化的几个关键问题辨析[J].地球科学进
展.2010.(1).69-75
4、胡鞍钢.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四大可行性[J].清华大学学报.2008(6):120-132
5、任国玉.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
究.2005(10):701-716
6、周雅清、任国玉.华北地区地表气温观测中城镇化影响的检测和订正[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743-753
7、《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8、IPCC2013年第五次报告:决策者摘要中文版
不足:时间仓促,虽然准备了一些文献,但只是对少部分进行了阅读,对全球气候变化只能进行比较浅层面的认识。
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其他关于碳排放以及减排方面的知识,只是收集了文献,还没有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