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配伍现状及合理使用
175
活血化瘀 类 中成药合理 配伍现状及合理 使用
曲海 珍 (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医院中药房 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 类 中成 药的合理 配伍现状及使 用。方法 :将 我院 2014年 5月~2016年 5月的 100例 应用活血化瘀类 中 成 药患者 作为研 究对 象 ,参考《中国药典》,统计 、分析 用药情况 ,观 察重复 用药、联合 用药、符合 适应症 用药以及 不 良事件发 生情 况。结果 :联合 用药概 率为 63.00%,多联 用药概 率为 23.00%,二联 用药为 40.o0%;重复用 药所 占比例 为 28.o0%;用药符合适应症 概率为 84.00%;在 不 良事件发 生情 况方面 ,应 用丹参 滴注液为 4.44%,血塞通 冻干为 2.56%,疏血 通注射液 为 6.56%,注射用血塞 通冻干为 6.82%,注射 丹参冻干为 9.52%。结论 :活血化瘀类 中成药在使 用过程 中,严格按说 明书 ,根据 中医辨证合理应 用 ,可有效 避 免 不 良反 应 。 关 键 词 :活血 化 瘀 中成 药 合 理 配伍 使 用
『61冯 小权 ,丘振 文 ,蔡 庆群 ,等 .我 院 1546张膏方 处方综合信 息
3 讨 论
统计分析fJ].中国药业 ,2014,23(5):45—46.
膏滋药属于一种 膏剂 ,临床又可称为 煎膏 、膏方 等 ,属于 中 『71田爱平 ,张 洪利 ,何 鹏 ,等.膏方联 合穴位贴敷治疗 支气管哮喘
『41王永 ,颜 以坚,戴江 东,等.中药膏方制作与临床应用分析[J].中
医药 临床 杂 志 ,2014,33(1):62—63.
【5】何金颖.基层 中医院膏方发展 态势 的统计分析【J].中国当代 医
浅析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临床 常 用活 血化 瘀 类 中成药 已占 了医院常 用 中
IU 医 治 疗 手 段 ,凡 能 通 利 血 脉 、 祛 瘀 通 成药 的六 分之一以上 ,且剂型齐全 ,包括注射剂 、片 滞 ,用 于治 疗 瘀血 证 的药 物统 称为 活血 化 瘀药 。瘀 剂 、胶囊 剂、 口服液剂 、颗粒剂 、丸剂 ( 含滴丸 )、 血 证证 见痛 如针 刺 、 固定 不移 ,症 瘕积 聚 ,闭经 , 涂膜剂 、气雾剂 、外用 膏剂、栓剂 、搽 剂等十余种 ,
d si aig b o d sa i. eho s isp t l o tss M t d :Ba e n i u r n o dto ,t e atce m a e o u g sin n h w n s d o t c re tc n i n h ril k ss me s g e to so o s i
Di , o dS e i s 劬eBlo tss
CHE Ho g me N n - i Ha g h u Ch n s e i i eHo p t l Ha g h u 31 0 7 n z o i e eM d c n s i , n z o 0 a 0
t r p ry u e Chn s ae tme cn o ciai g bo d cr uai n a d d si aig blo tss Re ut: o p o el s ie e p tn dii e f ra t tn lo ic lto n isp tn o d sa i. s ls v
痛 经 ,产后 恶露 不 尽 ,出血 紫 黯 ,中风 半 身不遂 ,
治疗领域涉及 循环 系统 、呼 吸系统 、运 动系统 、神经
肢体 麻木 ,关 节 痹痛 ,跌 打 损伤 ,痈 肿 疮疡 等 。活 系统 、生殖 系统 、泌尿 系统 等 ,几乎成 了应 用覆盖面 血 化 瘀 的 机 理 用 西 医 理 论 解 释 即抗 凝 、 改 善 微 循 最为广泛 的中成药 。由于使 用药物的临床 医师西医 占 环 。现代 医学 证 明 ,许 多致病 因子所 造成 的 全身 或 多数,在辨证论治、合理配伍、辨别药性等方面存在
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解析
18 18
第十八页,共58页。
破血溶栓类
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 赤芍、冰片等
19 19
第十九页,共58页。
防治脑血栓及其后遗症中成药
通心络胶囊 ---- 通络破血力强 ,药性偏温
水蛭 、全蝎 、 土鳖虫、 蜈蚣 、蝉蜕、 人参、 赤芍、 冰片等
生脉饮
【成 分】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 心悸气短
新药
川芎+丹参+冰片 川芎+丹参+水蛭+蟾酥
28 28 第二十八页,共58页。
中药针剂
• 葛根素
• 红花 • 灯盏花 • ---
29
29
第二十九页,共58页。
葛根素片
32 32
第三十二页,共58页。
现代机理研究只能作为 佐证,一定要结合中医 辨证!!!
33 33
第三十三页,共58页。
速效救心丸 发明人— 章臣桂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师从第一位留法博士——田少林
“剂型是为疗效服务的”
34
34
第三十四页,共58页。
速效救心丸(滴丸 )
丹参、三七、冰片
温 微寒
偏凉
6
第六页,共58页。
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性温。
“血中之气药” “上达巅顶,下通血海, 中开郁结,旁达四肢”。
丹参:活血化瘀,凉血除烦。性微寒。
“降而行血,由热而滞宜之”。
7
第七页,共58页。
主要两方面区别
升降浮沉 寒热温凉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分析摘要:针对目前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现状,对其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予以把控,再通过针对性措施的施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规范使用,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成药;合理使用中医学理论中,将瘀血认定为气滞、血虚引起血行不畅或凝滞等现象,个别情况下还可在外伤、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内出血难以消散或排出,少部分患者因寒邪入体内引起的血脉或血凝,也可称为血淤,而能够祛瘀通滞、通利血脉的药物均可称为活血化瘀药。
也正因如此,活血化瘀类中成药逐渐成为医疗机构救治的首选,但由于使用量的增加,使之面临滥用的现象。
对此,笔者依据自身工作经验,对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体会总结如下:1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现状、原则、常见类别1.1使用现状目前,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极为普遍,且销售金额和使用数量均远超于其他类药物,是目前使用面最广,最为常见的中成药,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类疾病、骨科疾病等。
但是医疗机构中使用中成药西医医师较常见,往往在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即按照西医学的角度,对中成药予以使用,甚至在缺少医理和辨证论治的状态下,为其使用效果埋下隐患。
另外,个别医师仅依据药名、药物功效对患者予以用药,但却和患者自身病情出现矛盾,不仅会为患者带来身体机能的损伤,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1]。
1.2使用原则中医治疗中,讲究的是“辨证论治”、“随证治之”、“随症用药”、“同病不同药”等原则,即核心点为“辨证论治”。
例如:气滞血瘀类患者,在中成药使用中应以活血、化瘀和通脉为主导;若存在体质虚弱的症状,可使用益气活血化瘀类药物;若存在血寒滞瘀血的症状,则可使用温阳、活血、化瘀类药物。
虽上述三种疾病均可化为瘀血证的范畴,但致病机理的不同,决定其治疗药物的差别。
对此,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中,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患者病症寒热、虚实和缓急等症状予以辨别。
内科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内科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叶凌云【摘要】目的分析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内科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通过调取2014年内该院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该院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包括临床使用率、药物不良反应和花费金额,该研究选取了3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血塞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及银丹心脑通进行临床效果比对.结果在选取研究的3种活血化瘀药物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复方丹参滴丸,其次为血塞通注射液、银丹心脑通,血塞通注射液日平均花费金额最高,为(74.64±5.48)元,银丹心脑通是最为经济的药物,其日平均花费金额为(28.34±4.55)元,银丹心脑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22.73%.结论该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较规范,高花费、高致毒性的药物使用最少,没有出现滥用药导致高额消费的现象.【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4)010【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用药分析【作者】叶凌云【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药剂科,广东珠海519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主要应用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组织上的变化类疾病,该类疾病的共同致病原因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者因为外力使局部血脉不通,导致在人体某一部位血行不畅,进而引起疼痛形成肿块等[1-2]。
中药活血化瘀是一种通过疏通血脉达到综合调理脏腑功能和消除疼痛的作用,使病变部位恢复正常[3]。
目前临床内科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心脑血管等方面。
随着我国医药事业和中药提纯工艺的突飞猛进,用于治疗活血化瘀的药物品种越加繁多,各式药物鱼龙混杂,在临床应用上使用频繁,用药不合理性发生率也逐渐升高。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药物在活血化瘀上的使用情况和安全性并进行评价,为评估本院在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上的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整理分析在2014年内来本院进行治疗活血化瘀的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和临床资料,患者605 例,男 342例,女263例;年龄 34~93岁,平均(59.3±8.6)岁;病程 0.9~16.0年,平均(7.3±1.1)年。
血府逐瘀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血府逐瘀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功能主治
血府逐瘀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以下功能主治: - 祛瘀活血:血府逐瘀丸能够通过调节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动,祛除血液中的瘀血,对血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消肿止痛:血府逐瘀丸能够消除瘀血引起的肿胀疼痛症状,对于疼痛和症状明显的肿胀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 改善微循环:血府逐瘀丸还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够促进小血管的扩张,增加血管壁的弹性,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起到增进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
- 调节免疫功能:血府逐瘀丸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用量
血府逐瘀丸的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3粒,每日3次。
使用时可以将药丸用温开水送服,也可以将药丸咀嚼后用温开水冲服。
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血府逐瘀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血府逐瘀丸一般疗程为1个月,但对于病情较重或复杂的患者,需要延长使用时间,具体用药时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使用血府逐瘀丸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1. 遵医嘱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量和使用时间。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通风、清洁的环境。
3.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4. 忌烟、酒。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向医生咨询建议。
以上是关于血府逐瘀丸的功能主治和用量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具体使用血府逐瘀丸的时候,还请咨询医生的指导。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配伍及合理用药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配伍及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配伍及合理用药分析。
方法:实验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82份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处方进行调研,总结与探究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结果:本次调研所纳入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物处方共计82份,其中三联用药共计59份,构成比为59/82(71.95%);二联用药共计11份,构成比为11/82(13.41%);单一用药共计12份,构成比为12/82(14.63%)。
结论: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中,应严格遵照合理配伍原则进行用药,能够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配伍;合理用药;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物是临床常用的药物种类,此类药物主要用作淤血类疾病,淤血疾病的发生和气滞血虚而诱发与导致血行不通畅,又或是因外伤、撞击等外界因素而导致病人出现内出血且无法排除或消散等症状。
就目前临床用药情况来看,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物种类繁多,此类药物用于多个领域、多个系统,其药物使用量较大,临床滥用情况也十分明显,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我科室为了合理配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以及合理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82份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处方进行调研,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82份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处方进行调研,82份使用人数为82例,其中男者/42例、女/40例,年龄在35岁至6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0.62岁。
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在服药期间均未服用其他类药物,也无哺乳期女性或妊娠期女性,病人无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也无痴呆类疾病,病人在半年内未服用抗炎类药物。
本次实验均在病人以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情况下进行,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结合病人临床检查、诊断疾病,统计病人基本资料,详细记录中成药物名称以及在用药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人就诊科室,依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处方管理方法,对纳入调研的82份处方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
活血化瘀药的合理使用
活血化瘀药的合理使用活血化瘀药具体指的就以通畅血行、消散淤血,以及治疗与血症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也可以将其称作为活血祛瘀药,简称化瘀药或活血药,活血力强者,则被称做为破血药。
活血化瘀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通常被应用于内科、外科、儿科等多科病症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中。
通过对活血化瘀药的研究,也为一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拓展了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合理的应用活血化瘀药,确保活血化瘀药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也成为了如今医学研究者所重点研究的内容。
如果盲目扩大活血化瘀药的作用,则势必会产生误导,严重的情况下也容易引发其他不良后果,为此本文特对活血化瘀药的合理使用进行分析。
一、活血化淤药物的疗效众所周知,在中药学中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非常多,在对这些药物进行界定时,主要就是根据其畅利血行、消除淤血症为主要作用进行界定。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则主要针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作为判定标准和药理指标,但是一味中药往往具有多种功效,其作用机理也非常复杂,一些药物不仅具有活血作用,而且还同时具有其它功效,所以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多以复方为主。
这也就说明在某一病理状态下,究竟何种功效发挥主导作用,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比如在治疗免疫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红斑狼疮疾病,中医学认为该疾病本属正气不足,而致风热毒邪内侵,长此以往就会累及脏腑,导致血瘀,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以扶正祛风、活血化瘀和解毒清热为主,所以,常用药物有川芎、当归、红花、丹参,这些药物虽然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是也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养血和补血的作用,以针对本虚,在上述几味药材中,有一些药物同时还具有止痛的功效,这样也能够达到改善疼痛症状的效果,经过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药物同时还具备调节免疫的作用,因此是多方作用的综合性体现。
再比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主要的治疗原则为祛风除湿通络,在此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这样一来往往会选择延胡索、当归、川芎和牛膝等药物配合使用,实际上这几味药材不仅具备活血的功效,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活血化瘀药品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活血化瘀药品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活血化瘀药品是中医药中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通,消散瘀血,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其适应症广泛,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阶段的辅助治疗。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品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一、适应症1. 血液循环不畅:活血化瘀药品可用于改善血液循环,例如对于经常感觉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症状的人群,可以选择适当的活血化瘀药品进行调理。
2. 瘀血症状:瘀血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常表现为瘀血瘀阻、血液凝滞等情况。
活血化瘀药品可用于消散瘀血,改善瘀阻症状,治疗和缓解瘀血引起的相关疾病如瘀血性疼痛、瘀血性皮肤病等。
3. 创伤恢复期:活血化瘀药品对于伤口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加速组织修复和恢复,对于各种创伤恢复期的患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4. 妇科疾病:在妇科领域,活血化瘀药品常常应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治疗,通过活血化瘀,调节血液循环,缓解相关症状。
5. 皮肤问题:活血化瘀药品对于皮肤问题也有一定的疗效,如瘀斑、瘢痕、痤疮等问题,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可以帮助皮肤康复和修复,提升皮肤健康。
二、使用说明1. 用药方法:根据医生建议和药品说明,正确使用活血化瘀药品。
一般来说,活血化瘀药品可以分为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两种类型。
口服药物可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外用药物要先清洗患处,然后用适量药物涂抹于患处,注意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口腔等敏感部位。
2. 注意事项:在使用活血化瘀药品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遵医嘱使用,切勿自行增减用药剂量。
(2)避免过敏反应,对于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3)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患者使用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药物在保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潮防潮,注意药品的保质期。
(5)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告知医生,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我院骨伤科门诊是一个繁忙的科室,每天接诊大量的骨伤患者。
在患者就诊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中包括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式,其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在骨伤科门诊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我院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以期为医生提供参考,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我们对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常用的中成药包括活血化瘀类、活络止痛类、温经止痛类、驱风除湿类等。
这些中成药常用于治疗骨折、扭伤、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在具体的处方中,常见的中成药包括逍遥丸、活血化瘀丸、荆芥痛经胶囊、川芎茶调颗粒等,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对这些常用的中成药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它们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加速骨折愈合和软组织修复。
活络止痛类中成药可以舒筋活络,镇痛止痛,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温经止痛类中成药可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舒缓疼痛症状。
驱风除湿类中成药可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减轻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症状。
这些中成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为骨伤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效果。
我们还对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总结。
我们发现,这些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治疗时,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反应,且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较小。
这些中成药制剂形式多样,包括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等,满足了不同患者的用药需求。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剂型,提高用药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我们对优化骨伤科门诊中成药处方提出了一些建议。
建议医生在开具中成药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中成药种类和剂型,避免盲目使用。
医生应在处方中合理搭配中成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从整体上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合理配伍及使用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合理配伍及使用【摘要】目的促进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配伍及使用。
方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配伍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议。
结果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配伍及使用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
结论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时应关注辨证论治、合理配伍以及使用规范等问题。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成药;合理配伍;使用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9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33-02传统医学认为瘀血的形成多由于气滞或血虚使得血行不畅和凝滞,亦有因外伤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内出血不能消散和排出,也有因寒在血脉、血凝而成,而瘀血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全身气血运行。
因此在临床上,凡能通利血脉、祛瘀通滞治疗瘀血证的药物均称为活血化瘀药物。
该类药物种类较多,现就其与行气药、温经散寒药、舒经活血药物的合理配伍及使用作一探讨。
1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行气药的配伍及应用传统医学认为,气属阳,血属阴。
气为血之帅,即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即血能载气、血能生气。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凝久则成瘀。
所以在临床上,活血化瘀类药物与行气药则经常配伍,可以进一步增强活血化瘀类药物的功效[1]。
如:11川芎配乌药川芎具有辛散温通,活血行气之功效,其上行头目,下走血海,具有“血中之气药”之称,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头痛、风湿痹痛。
古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是治头痛的要药。
乌药具有温通辛开、行气散寒之功效,其上可走脾肺之脏,下可通达于肾脏。
二者配伍应用,则使川芎的活血行气之功效加强,临床常应用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如血瘀、气滞所致之头痛、胸胁胀痛、闭经、痛经、月经不调等。
但川芎辛温升散,用之太过则恐其耗气伤阴,故阴虚气弱、气逆呕吐、月经过多、肝阳头痛、劳热多汗、出血性疾病都不宜使用。
12延胡索配郁金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归肝、脾、心经,善于消散血结,具有活血行气止血之功效,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
聊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
聊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活血化瘀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指的是通过激活血液循环和促进瘀血消散来改善身体的状况。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活血化瘀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中成药中,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也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然而,由于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药理作用复杂、用药范围广泛,因此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要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下面我们来聊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一、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药理作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主要包括丹参类、川芎类、桃仁类、红花类、血竭类等。
这些中成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丹参类中成药。
丹参是一种著名的中药,由于其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成为了中成药中最常见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之一。
丹参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等,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作用,从而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消散,达到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
另外,川芎、桃仁、红花等中成药也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
川芎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川芎嗪、川芎素、川芎内酯等,这些成分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桃仁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桃仁酸、桃仁甙等,这些成分具有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红花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花青素、花糖苷等,这些成分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抗氧化等作用。
血竭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血竭酸、血竭甙等,这些成分具有收敛止血、促进瘀血吸收等作用。
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适应症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适应症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血栓等。
2.疼痛疾病:如痛经、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
3.外伤及手术后恢复期:如跌打损伤、骨折、手术后的瘀血等。
4.皮肤疾病:如瘀血性皮肤病、瘀血痤疮等。
5.其他疾病:如贫血、月经不调、血瘀症、脱发等。
我院2007-2009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应用分析
品种越来越多 , 院应用基本合理, 该 疗效确切 、 价格适 中的活血化瘀类 中成药在临床应用 中占有优势。
【 关键词】 活血化瘀 ; 中成药 ; 应用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R28 【 8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4— 2621 )8 05 — 2 6 39 (00 1 — 04 0 7
b h o ig o t ain r s rpin rn o y Re u t T e c n u t n s m fd u s u e ra t ai g b o d cr u ain t y c o sn u p t t e c t a d ml . s l e p i o s h o s mp i u o r g s d f ci t l o i lt o o o v n c o
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法和药物经济学分析 , 对活血化瘀类 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 、 用药频度 、 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 析。同时 随机抽取 门诊
处方 , 统计活血化瘀类中成药 的应用情况。结果 名前 1 5位药 品中应用 于骨伤科的颇 多, 片剂 、 胶囊等 固体剂型所 占比例大且增加 较多。结论
20 0 7—2 0 F i , C ieeMe iieHoptl n Wu iWu iJa g u2 4 0 C ia 09 EIY一 . hn s dcn si x , x ,in s 1 0 0, hn a i
【 bt c】 O j t e o nl eh dus s r cvtg l d iu tno ii tb o a sn u hs — A s at r be v T a s t r e f tan b o r li sp e l d t iior o i c i a y e g u do a i i o cc ao td s a o s s p
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活血化瘀治疗瘀血症状
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活血化瘀治疗瘀血症状活血化瘀是中药领域中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瘀血症状。
中药活血化瘀的适应症和使用说明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活血化瘀的适应症并提供使用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治疗方法。
一、活血化瘀的适应症:1. 血瘀证:主要症状包括疼痛、淤血、肿胀等,常见于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等妇科疾病,以及外伤、瘀血性皮肤病等。
适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有红花、当归、川芎等。
2. 淤血证:多见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气血淤滞导致的各种疾病。
适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有桃仁、赤芍、丹参等。
3. 瘀血症候群:瘀血症候群是指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瘀血症状的综合表现,如心脑血管疾病、气血瘀滞等。
适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有桃仁、红花、三七等。
4. 内科瘀血:内科瘀血包括肝胆疾病、脾胃疾病等内脏瘀血。
适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有桃仁、红花、丹参等。
二、使用说明:1. 用法用量: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疾病选择中药进行活血化瘀治疗,一般采用口服剂型。
用量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一般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15-30克,一日2-3次。
儿童用量应适量减少。
2. 注意事项:a.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五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b. 对特定中药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c. 如出现过敏反应、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d. 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常用中药活血化瘀的制剂:1. 芪苈活血片:主要成分有当归、桃仁、红花等。
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2. 血瘀康胶囊:由川芎、赤芍等中药组成。
适用于血瘀证引起的关节疼痛、淤血等症状。
3. 当归活血胶囊:主要成分有当归、乳香等。
适用于血瘀所致的闭经、痛经等妇科疾病。
4. 桃红四物汤:由桃仁、赤芍、当归、川芎等组成,适用于治疗瘀血证引起的各种疾病。
四、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中药活血化瘀治疗瘀血症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聊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
聊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现今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包括川芎嗪、桃仁、红花、当归、牛膝等。
这些中成药在治疗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合理使用中成药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其安全和疗效。
一、准确的应用指征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主要适用于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血栓形成、血液淤滞等。
在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程、症状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同时,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并发症等因素,以便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时,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科学的证据和临床经验来选择合适的药物,确保应用指征的准确性。
二、合理的用药剂量合理的用药剂量是保证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低的用药剂量可能无法发挥药物的疗效,而过高的用药剂量则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合理的用药剂量。
一般情况下,在开始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在用药剂量上也会有所差异,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的剂型选择合适的剂量。
三、恰当的用药时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治疗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时,用药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中成药应在餐后或餐间服用,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而对于不同的剂型,用药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丸剂和胶囊剂可在餐后或餐间服用,而口服液剂则通常需要在餐前半小时服用。
因此,在合理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时,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的剂型规定用药时间,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四、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在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定期进行患者的监测和评估,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监测内容可以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相关化验指标等。
通过定期监测,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也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中成药合理应用-韩卫平
病例分析
心可舒成份:丹参、葛根、三七、山楂、木香 银丹心脑通组成:丹参、银杏、灯盏细辛。 复方丹参片、滴丸:丹参“降而行血”,同理。 心血宁由葛根、山楂。葛根主要是黄酮类成分,具有一 定抗动脉硬化等作用,但葛根以“解肌”为特点 —— 解除肌肉拘挛,一般用于颈项肌肉发硬的患者比较好 。但其“上达巅顶”的作用远不及川芎 所以以上药物对于明显伴有心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没有 发挥作用,甚至丹参适得其反。
破血溶栓类
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 赤芍、冰片等
治疗缺血性中风及其后遗症中成药
通心络胶囊 ---- 通络破血力强 ,药性偏温 水蛭 、全蝎 、 土鳖虫、 蜈蚣 、蝉蜕、 人参、 赤芍、 冰片等 步长脑心通胶囊 黄芪、丹参、桂枝、当归、川芎、赤芍、红花、乳香(炙)、 没药(炙)、全蝎、地龙、水蛭 等 脑血栓片 ---- 活血散瘀,醒脑通络,潜阳熄风 红花、当归、水蛭(制)、赤芍、桃仁、川芎、丹参、土鳖 虫、羚羊角、牛黄
八、气郁质
九、特禀质
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在人群中仅占32.75%,其 它8种偏颇体质占到了67.25%。对于全科医生来说,掌 握中医体质学说以及懂得如何应用简单的中成药调理机 体,减少疾病发生至关重要,也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
预言
慢病 “井喷”
口服药物是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 口服中成药在慢病治疗中应用广泛
活 血 化 瘀
其 它 抗心肌缺血 抗脑缺血 抗动脉硬化,抑制血栓和栓塞形成 抗病毒、抗炎 抑制组织增生(良性、恶性) 调节免疫功能 其 它
袪其 瘀滞
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老人脑出血风险
荷兰2009-4-13,美国《神经病学文献》
日常服用阿司匹林、卡巴匹林钙等血小板聚集抑 制剂的老人在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时,脑部出 现可见微出血的状况更普遍,而且剂量越大,微 出血的可见程度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5T13:33:41.3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黑娥杏
[导读] 针对目前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现状,对其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予以把控,再通过针对性措施的施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黑娥杏
云南省大理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针对目前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现状,对其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予以把控,再通过针对性措施的施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规范使用,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成药;合理使用
中医学理论中,将瘀血认定为气滞、血虚引起血行不畅或凝滞等现象,个别情况下还可在外伤、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内出血难以消散或排出,少部分患者因寒邪入体内引起的血脉或血凝,也可称为血淤,而能够祛瘀通滞、通利血脉的药物均可称为活血化瘀药。
也正因如此,活血化瘀类中成药逐渐成为医疗机构救治的首选,但由于使用量的增加,使之面临滥用的现象。
对此,笔者依据自身工作经验,对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1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现状、原则、常见类别
1.1使用现状
目前,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极为普遍,且销售金额和使用数量均远超于其他类药物,是目前使用面最广,最为常见的中成药,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类疾病、骨科疾病等。
但是医疗机构中使用中成药西医医师较常见,往往在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即按照西医学的角度,对中成药予以使用,甚至在缺少医理和辨证论治的状态下,为其使用效果埋下隐患。
另外,个别医师仅依据药名、药物功效对患者予以用药,但却和患者自身病情出现矛盾,不仅会为患者带来身体机能的损伤,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1]。
1.2使用原则
中医治疗中,讲究的是“辨证论治”、“随证治之”、“随症用药”、“同病不同药”等原则,即核心点为“辨证论治”。
例如:气滞血瘀类患者,在中成药使用中应以活血、化瘀和通脉为主导;若存在体质虚弱的症状,可使用益气活血化瘀类药物;若存在血寒滞瘀血的症状,则可使用温阳、活血、化瘀类药物。
虽上述三种疾病均可化为瘀血证的范畴,但致病机理的不同,决定其治疗药物的差别。
对此,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中,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患者病症寒热、虚实和缓急等症状予以辨别。
例如:益心舒胶囊,存在祛瘀和益气活脉的效果,多在气阴体虚型冠心病患者中使用;复方丹参滴丸作为丸剂类药物,包含冰片、丹参和三七等中药,存在镇痛和活血化瘀的效果[2]。
1.3常见类别
包含水蜜丸华佗再造丸、滴丸(复方丹参滴丸)、片剂(血府逐瘀片)、颗粒剂(颈舒颗粒)、胶囊剂(血塞通软胶囊)、散剂(云南白药散)、口服液(通天口服液)、气雾剂(云南白药气雾剂)、搽剂(骨友灵搽剂)、膏剂(消痛贴膏)、注射剂(注射用血塞通)等。
2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临床使用合理性分析
2.1 欠缺中医辨证、药证不符
目前,在施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中,西医医师开具医嘱处方较常见,存在欠缺中医辨证、药证不符现象较普遍。
其辨证用药是制约治疗效果、用药安全的关键,否则会在药证不符的状态下滋生患者不良反应。
由此可见,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中,应以“辨证用药、辨病辨证给药”的原则为准绳。
2.2 超功能主治用药
注射剂作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中较为突出的代表,多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面临超功能主治用药的问题。
例如:注射用血塞通,具有活血祛瘀和通脉活络的功效,主治中风偏瘫;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症。
若从主治功能上来讲,该药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但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和关节炎、颈椎病等疾患中也较为常见,属超功能主治用药。
2.3 大剂量或长期使用
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中,医师未依据说明书剂量、给药方式予以开具,擅自增加剂量和给药频次,易导致出血的风险。
另外,临床上活血化瘀类注射剂使用疗程相对较长,例如注射用血栓通使用疗程>15d,有些甚至从入院使用到出院,严重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2.4 注射剂使用不规范
(1)溶媒不合理,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要依据注射剂本身的酸碱性等特点来选择适宜的溶媒稀释。
如说明书规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缓慢滴注,但临床经常见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由于中药注射液的成分复杂,如溶媒选择不当,溶液的pH改变,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包括、澄明度变化、絮状物或沉淀出现、颜色改变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2)滴速过快、配制溶媒剂量不足等现象,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
该种现象的存在,会使药物浓度相对较高,不溶微粒超标,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
为避免此问题的滋生,则可依据药品说明书,对溶媒、用量和配制浓度进行把控。
2.5 重复用药
诸多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虽药名存在差别,但其主治功效却相似。
例如:伤科接骨片,主治功效为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和舒筋壮骨;痛舒胶囊,主治功效为舒筋活络、化痞散结和消肿止痛、活血化瘀。
但在骨科治疗中,往往将二者予以联合给药,活血作用增强,但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风险也增加。
再如:个别处方中还存在3种以上活血化瘀类给药的现象,即银杏叶片、血塞通片和通心络、复方丹参滴丸及益脉康胶囊等5种药物联用,既出现药物浪费的问题,还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叠加的问题。
2.6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抗血栓化学药联用
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将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抗血栓化学药联用。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本身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
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药理作用,如该类药再与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抗凝药华法林片联合使用,可能在凝血系统多个环节和靶点相互作用,使疗效增强,但出血的风险也伴随增加。
临床如确需联用时,应严格掌握剂量、疗程,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3 体会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作为活血行气之品,若在长期使用、祛瘀过猛、给药剂量不合理的状态下,则会滋生耗血伤正等问题,导致机体面临气血两亏的状况。
而在中药注射剂使用中,由于不良反应相对较高,更应对其使用合理性予以控制。
总之,为保证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警惕该类药物使用中潜在出血的风险。
则可在增强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的同时,预防药证不符、超功能主治用药、大剂量、长疗程、重复用药及注射剂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江华,曹磊磊.2016年启东市人民医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9):1780-1784.
[2]陈水清.2013—2015年厦门市第五医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8):1091-1093.
[3]王新晓.本院2011~2013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应用调查[J].当代医学,2015,21(23):140-141.
[4]张华.门诊处方使用口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90-291.
[5]简俊会.内科住院患者活血化瘀中成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6):20-20. 作者简介:黑娥杏(1975年9月—)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主管药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