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所有权及其保护的教案
2023年拥有财产的权利政治教学设计
2023年拥有财产的权利政治教学设计拥有财产的权利政治教学设计1一、财产属于谁1、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1)财产的含义(归属):属于国家、集体或个人全部权的物质财宝。
公民的财产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权利。
财产权包括财产全部权、准物权、债权及学问产权等。
(2)公民的的合法财产的含义:公民正值的、合法的途径获得的财产。
教化学生能辨别哪些是合法财产?哪些是非法财产?结合教材P68——70页来学习。
(3)财产全部权的含义:教材P70分别说明:占有权、运用权、收益权、处分权2、法律爱护合法财产全部权(1)为什么要爱护?P71(2)怎样爱护?①宪法爱护②民法爱护③刑法爱护3、当财产全部权受到侵害时(1)确认财产全部权的归属(2)刚好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拥有财产的权利政治教学设计21、学问目标⑴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全部权的含义。
⑵明确公民合法财产全部权的法律规定和爱护。
⑶明确遗产必需具备的三个条件继承权的含义及实现方式。
⑷明确智力成果的含义,依法爱护智力成果权。
2、实力目标⑴知道法律爱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全部权。
⑵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扰。
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⑴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遵守法律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⑵爱护智力成果权,要树立维权意识。
课时:3课时。
第一框为1课时,其次框为1课时,第三框为1课时。
拥有财产的权利政治教学设计3一、导入新课“拾金不昧”。
老师:哪位同学说明一下这个成语?(学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老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老师:的确正犹如学们说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赐予他们特别的嘉奖。
我们看看这张图片。
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⒎2维护财产权教案(精选3篇)
⒎2维护财产权教案(精选3篇)⒎2维护财产权篇1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1.了解宪法和法律对公民财产权利的规定,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
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他们尚未参加劳动,没有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们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同样具有财产权,3.学习法律常识,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应有的合法财产。
第一课时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一、导入揭题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请同学们说说1、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他该不该在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2、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应?如果到法院状告会告赢吗?要解决大家头脑中的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从公民的财产所有权问题说起,从而引入课题。
板书: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二、学习目标1. 了解我国保护财产权权的基本法律。
2. 了解我国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3. 认识未成年人的财产权主要是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的;我国法律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会判断生活中财产权是否被侵犯的行为。
4. 理解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是受到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
教学重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不受非法侵害、如何理解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是受到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㈠学习“探索园”,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自学“探索园”p58“情景研讨”,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下面的问题:1、女儿不能继承遗产的说法对吗?为什么?2、不尽赡养义务可以继承遗产吗?为什么?3、张老伯可以立遗嘱把遗产捐赠吗?为什么?4、城堡的荔枝树能作为遗产吗?为什么?㈡请同学们自学“法律导航” p60第一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即含义)?私有财产主要包括那些方面?2、我们如何划分财产归属的种类呢?(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财产、集体所有财产和国家所有财产)。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知道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让学生掌握财产所有权的特征,包括财产所有权的独占性、排他性和绝对性。
3. 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保护,知道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措施。
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2.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三、教学难点1. 财产所有权的独占性、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理解。
2. 财产所有权保护的法律依据和具体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2. 采用讲授法,讲解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和法律依据。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引出财产所有权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2. 新课导入:讲解财产所有权的定义、特征和保护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独占性、排他性和绝对性。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尊重财产所有权的价值观。
六、教学拓展1.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2. 邀请法律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和保护措施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尊重财产所有权的方法和观点的合理性。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提交,检查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维护财产权教案(公开课)(2)
维护财产权教案(公开课)教案:维护财产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法律与生活》教材,第五章第三节“维护财产权”。
具体内容包括:财产权的定义、种类和保护,以及我国法律对财产权的规定和保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概念和种类,理解财产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财产权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财产权的概念、种类和保护。
难点:财产权的法律规定和实际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财产权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财产权的定义:财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依法享有并对某种动产或不动产行使的所有权。
b. 财产权的种类: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
c. 财产权的保护:我国法律对财产权的规定和保障,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自己的财产权。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与财产权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财产权的理解和看法。
六、板书设计1. 财产权定义2. 财产权种类3. 财产权保护4. 法律保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财产权的概念和种类。
b. 分析一个与财产权相关的案例,阐述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财产权。
2. 答案:a. 财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依法享有并对某种动产或不动产行使的所有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
b.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甲乙双方因为财产权发生了争议。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甲乙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具体解决方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财产权的概念、种类和保护,以及法律的规定和实际运用,使学生了解了财产权的重要性,提高了法律素养。
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教案
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的财产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
3.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公民财产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财产权的概念、重要性和法律保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五、教学内容1. 公民财产权的概念:介绍公民财产权的定义、特点和内容。
2. 公民财产权的重要性:阐述公民财产权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介绍我国宪法和法律中关于公民财产权保护的规定。
4. 典型案例分析:分析涉及公民财产权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5. 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的意识培养: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公民财产权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公民财产权的概念:详细讲解公民财产权的定义、特点和内容,让学生理解公民财产权的含义。
3. 阐述公民财产权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公民财产权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公民财产权的重要性。
4. 介绍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讲解我国宪法和法律中关于公民财产权保护的规定,让学生了解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保障。
5. 分析典型案例:分析涉及公民财产权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并提出改进措施。
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教案
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知道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
3.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财产权的概念和意义。
2. 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
三、教学难点1. 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财产权的保护和侵犯财产权的行为。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
五、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
2. PPT课件。
第一章:财产权的概念和意义1.1 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财产权。
1.2 讲解:财产权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1.3 案例分析:分析财产权被侵犯的案件,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重要性。
第二章: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2.1 引入:讲解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
2.2 讲解:财产权的保护措施和途径。
2.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案例。
第三章:侵犯财产权的行为3.1 引入:让学生了解侵犯财产权的行为。
3.2 讲解:侵犯财产权的行为的表现和后果。
3.3 案例分析:分析侵犯财产权的案例,让学生提高警惕。
第四章: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的意识4.1 引入:讨论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
4.2 讲解: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权。
4.3 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财产权的建议。
第五章:财产权的法律保护5.1 引入:讲解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5.2 讲解:财产权法律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5.3 案例分析:分析财产权法律保护的案例。
六、财产权的行使与限制6.1 引入:讨论财产权行使的正确方式。
6.2 讲解:财产权的合理行使与非法行使。
6.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情况下财产权行使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财产权的行使可能受到限制。
七、财产权的继承与赠与7.1 引入:讲解财产权的继承与赠与概念。
7.2 讲解:财产权继承与赠与的法律规定。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知道财产所有权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维护社会公共财产的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财产所有权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财产所有权的定义: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财产所有权的特征:独占性、排他性、永久性、可继承性。
3. 财产所有权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财产所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
4. 财产所有权的行使:公民在行使财产所有权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5.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予以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财产所有权的定义、特征、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难点:财产所有权的行使和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地位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财产所有权纠纷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类似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财产所有权的行使和保护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财产所有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关注。
2. 讲解财产所有权的定义、特征、地位和作用。
3. 分析财产所有权的行使和保护,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财产所有权问题及解决方法。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正确处理财产所有权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财产所有权概念、特征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财产所有权案例时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以及对财产所有权问题的思考。
七、教学拓展1. 财产所有权的其他形式:介绍知识产权、物权等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概念。
维护财产权教案
维护财产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概念、类型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维护财产权的方法和途径。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财产权的类型和法律规定。
维护财产权的常见方法。
2、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判断和维护财产权。
理解财产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财产权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财产权维护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财产权的概念,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财产吗?财产权又包括哪些方面呢?”2、知识讲解(约 20 分钟)介绍财产权的定义: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
讲解财产权的类型: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
强调财产权的重要性:财产权是保障个人和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是个人自由和尊严的重要体现。
3、案例分析(约 20 分钟)展示一些关于财产权纠纷的案例,如房屋产权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等。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思考如何维护当事人的财产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发表观点。
4、方法讲授(约 15 分钟)介绍维护财产权的法律途径,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强调在维护财产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证据的收集、法律程序的遵守等。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财产权保护意识,注意防范财产权受到侵害。
5、课堂总结(约 5 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财产权的概念、类型、重要性以及维护方法。
强调尊重他人财产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念。
6、布置作业(约 5 分钟)要求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财产权维护的实际案例,并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法。
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并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财产权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在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政治教师资格面试《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教案
政治教师资格面试《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以及自己的财产。
【能力目标】能够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难点】辨别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
三、教学方法案例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多媒体:出租车司机捡钱捐助的故事。
法院判决,司机把钱退回失主。
思考:如何评价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和法院的判决行为?总结:主体——出租车司机,乘客王某。
客体——钱,患病学生。
结果——退钱。
这个问题涉及到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公民的合法财产举例:(1)建筑工人在施工场地捡到金元宝,私自带回家;(2)小明在路上捡到钱包据为己有;(3)小王的父亲是私营业主,年终缴税后,获得35万元收入;(4)某市长受贿310000元,视为家产。
思考: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总结:(1)根据所有权的不同,社会上的财产应该归属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2)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二)什么是财产所有权1.提问:同学们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压岁钱呢?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存银行一部分,捐款一部分,买自己想买的,放兜里随时能摸到等。
引导:在你处理这个压岁钱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对压岁钱行使所有权。
压岁钱---占有权;用它买东西—使用权;存银行买国债所获利息—收益权;捐款---处分权。
总结: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重新思考课堂开始的案例:法院为什么判决司机归还王某的钱呢?回答:司机没有对钱的使用权。
2.多媒体显示:教材图片——小王父亲合法买车卖车的案例。
提问:小王的父亲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权利?总结汽车—占有权,驾车送人----使用权,驾车经营----收益权,卖掉-----处分权。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知道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使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性质、特征和有效条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判断生活中的财产所有权问题。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性质、特征和有效条件。
2. 难点: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性质。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财产所有权的特征和有效条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设计财产所有权争议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如新闻报道、故事等。
2. 准备财产所有权的相关法律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3. 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财产所有权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兴趣。
1.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财产所有权有什么了解?财产所有权是什么意思?2. 案例分析2.1 教师呈现一个关于财产所有权的案例,如家庭财产纠纷等。
2.2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涉及到的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2.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知识讲解3.1 教师讲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性质、特征和有效条件。
3.2 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相关条文,加深对财产所有权的理解。
4. 课堂互动4.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展开课堂讨论。
5. 情景模拟5.1 教师设计一个财产所有权争议的情景,如邻居之间的财产纠纷。
5.2 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财产所有权争议。
5.3 各小组表演情景模拟,教师点评并总结。
维护财产权教案(公开课)
维护财产权教案(公开课)《维护财产权》第一课时财产所有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了解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保护的相关规定。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分析财产所有权,懂得维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提高维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法律观念,提高维权意识,并以此观念指导行动,做到知行统一。
二、学情分析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他们尚未参加劳动,没有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们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同样具有财产权,这些权利都得到了国家相关法律的认可和保护。
但由于这些学生年纪尚轻、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并不是都能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应有的合法财产。
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教学难点:怎样运用法律来维护财产所有权不受侵害。
四、教学方法1、情境探究法2、案例教学法五、学法指导在本课的教学中,将通过“情景——问题——探究”的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新闻图片和文字资料——中国最贵钉子户(造房花百万补偿逾千万)提问:蔡珠祥、张好莲夫妇为什么这么“牛”?新课教学:出示:学习目标第一、什么是公民的私有财产?(范围)第二、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第三、国家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当自身的财产受到侵犯时怎样保护自己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带着学习目标阅读教材。
说一说:什么是公民的私有财产?出示:情境1公民张某承包了村里的一片果林和几口鱼塘,由于经营有方,不几年便赚了一大笔钱,于是他在镇上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添置了家具、电器等,为了销售方便,还购买了一辆小货车,剩下的钱存入银行,每年还获得一笔利息。
说一说:哪些是张某的私人财产?(钱、房屋家具、电器、小货车、存款及利息)哪些不是张某的私人财产?(果林、鱼塘)为什么?出示:法律导航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知道财产所有权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行使和保护,学会正确处理财产所有权方面的纠纷。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二、教学内容1. 财产所有权的定义: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地位:财产所有权是我国法律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
3. 财产所有权的行使:所有人行使财产所有权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4.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所有人有权依法请求保护。
5. 处理财产所有权纠纷的方法: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途径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法律地位、行使和保护。
2. 教学难点: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地位和行使。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法律地位、行使和保护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财产所有权纠纷案例,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类似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财产所有权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财产所有权的定义,引起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兴趣。
2. 讲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地位: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在我国法律中的重要性。
3. 讲解财产所有权的行使:引导学生正确行使财产所有权,遵守法律法规。
4. 讲解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5. 分析财产所有权纠纷案例:让学生学会处理财产所有权方面的纠纷。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财产所有权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写心得等方式,加深对财产所有权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作业完成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教学设计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财产权的观点和意义,理解财产权受法律珍爱的原因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珍爱自己的财产权,增强自我珍爱认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珍爱自己的财产权,如财产继承、赠与、买卖等。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法律手段处理财产纠纷,如财产分割、纠纷调解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条文的PPT,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财产权珍爱的相关内容。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包括真实案例和模拟案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
3. 准备教室互动工具,如讨论卡片、小组讨论等,以便学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
4. 准备课后作业,包括相关法律知识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作业,以便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一个案例或一个新闻事件引入主题,让学生认识到珍爱财产权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财产权的观点和意义,以及我国法律对财产权的珍爱。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权。
同时,强调尊重他人财产权的重要性。
3. 教室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涉及财产权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实践操作(5分钟)给学生安置一个模拟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珍爱自己的财产权。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5. 教室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珍爱财产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课后作业(课后安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分析现实生活中涉及财产权的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知道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特征,包括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3. 让学生掌握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法,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二、教学重点1. 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2.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财产所有权的法律特征。
2.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于财产所有权的案例,如:某人购买了一件物品,但未办理产权登记,后来该物品被他人占有,问该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财产所有权。
2. 讲授新课(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财产所有权的法律特征: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3)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法: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如办理产权登记、签订合同等;在财产被侵犯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起诉、仲裁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导入环节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5. 布置作业1. 财产所有权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3. 遇到财产侵权时,应如何采取措施?六、教学拓展1. 财产所有权的种类:动产所有权、不动产所有权、知识产权等。
2. 财产所有权的转移:买卖、赠与、继承等。
3. 财产所有权的限制:税收、国有化、征收等。
七、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探讨财产所有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保护。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2. 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及其意义。
3.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所有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财产所有权的概念: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财产所有权的特征:财产所有权具有排他性、绝对性、永久性和可继承性。
3.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我国法律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4. 财产所有权的意义:财产所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征、保护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财产所有权的特征、保护及其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2.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及其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所有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财产所有权纠纷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思考。
2. 讲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财产所有权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本质。
3. 讲解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及其意义:教师讲解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以及财产所有权对公民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所有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所有权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财产所有权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财产所有权保护及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尊重和保护财产所有权的认识。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财产所有权案例。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知道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性和法律保护。
2. 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特征,包括独占性、排他性和绝对性。
3. 让学生掌握财产所有权的取得、行使和保护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财产法律意识,提高学生保护自己财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财产所有权的定义与特征2. 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3. 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与行使4.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法5. 学生的财产法律意识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财产所有权的定义、特征、法律保护、取得、行使和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财产所有权的特征、法律保护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所有权的定义、特征、法律保护、取得、行使和保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财产所有权的相关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财产所有权的特征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财产所有权的相关案例,引发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财产所有权的定义、特征、法律保护、取得、行使和保护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财产所有权的相关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财产所有权的特征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5. 总结:总结财产所有权的重点内容,强调财产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6.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以评估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练习题目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目的正确率和解答过程,以检验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交的讨论报告,以考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提供财产所有权的理论知识。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
中学政治教案:《财产所有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知道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三、教学难点:1. 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2. 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的意识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点及其法律保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教学内容:1. 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介绍财产所有权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财产所有权是指个人或集体对某种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性:讲解财产所有权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如保障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
3. 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介绍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如物权法、刑法等,让学生知道财产所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4. 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的意识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的观念,如不侵犯他人财产、正确处理邻里关系等。
5.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侵犯财产所有权或尊重财产所有权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及其意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财产所有权的新闻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财产所有权》。
2. 讲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明确财产所有权的定义,解释财产所有权的四个基本权能。
3. 分析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性:从个人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性。
4. 学习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如《物权法》、《刑法》等,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障。
5. 讨论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的意义: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教案
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教案第一章:财产权的概念与意义1.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财产权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财产权的具体表现。
1.2 讲解:解释财产权的定义,阐述财产权在法律中的重要性。
1.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涉及财产权的案例,让学生理解财产权的具体内容和保护方法。
1.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财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第二章:我国法律对财产权的保护2.1 引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财产权的保护体系。
2.2 讲解:详细讲解我国法律对财产权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
2.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我国法律保护财产权的典型案例。
2.4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财产权保护的理解和经验。
第三章:财产权的行使与限制3.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财产权行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2 讲解:讲解财产权行使的原则和限制。
3.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财产权行使与限制的具体案例。
3.4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财产权并避免侵权行为。
第四章:财产权的保护途径4.1 引入:让学生了解在财产权受到侵犯时,如何寻求法律保护。
4.2 讲解:详细讲解财产权保护的途径和程序。
4.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财产权保护的成功案例。
4.4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财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第五章:财产权保护的实践与思考5.1 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权。
5.2 讲解:讲解一些实用的财产权保护技巧和方法。
5.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财产权保护的实际案例。
5.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提高财产权保护意识。
第六章:财产权与公共利益的平衡6.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财产权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6.2 讲解:讲解在公共利益需要时,财产权可能受到的限制。
6.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财产权与公共利益冲突的案例及解决方案。
6.4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平衡财产权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第七章:知识产权与财产权7.1 引入:引导学生了解知识产权与财产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级十一五课题名称是: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主持人:范佩玲
介绍本课题内涵: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是无法包容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的,面对千姿百态、变化幻多的社会生活,学生总会有疑问,因而学生总是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但问题意识能否得以显现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往往抑制了处于萌芽中的学生问题意识的表露,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或者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机会,或者不敢提出胸中悬而已久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影响以后学习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我从知识灌输转向引领认识和辨析,从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从分数至上转向问题为重。
增进了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切忌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和社会现象的认知问题看作个人政治思想品质问题,以免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意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和压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
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同时,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留给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信心,而这种勇气和信心,恰恰是思想政治课所要培养的问题意识的关键。
所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构筑师生间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鼓励学生向教师的知识和见解进行挑战和质疑,树立学生敢于怀疑权威和经典的信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肯定的支持。
研究课名称:《财产所有权及其保护》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2.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情景设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感悟形成理念即大部分问题的提出和结论的总结多有
学生自己思考、感悟、交流而得出.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结合个人生活依法享有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
2.通过课堂教学和探究,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教学难点: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本框题安排2课时,我所讲的是第一课时):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 我在讲课前,做了相应的课件,利用多媒体的环境和资源,和思想品德课进行整合。
搜集了一些资料,和引起同学们思考的与本课时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
2.课前做了简单的调查,同学们在春节时都能收到一些压岁钱,并且自己使用。
为上好本
节课提供了素材。
3.精心设计了一些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案例及能够引起学生思索的问题。
4.对学生看到这样的几个案例,有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做怎么样的回答,作了大致的
估计。
七、板书设计
合占有
法使用民事法律手段
财所有权收益法律保护
处分刑事法律手段
产
八、教案设计的简单说明:
情境一: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目的: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景1.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进入新课.3.为学习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打下了一个伏笔,也奠定了基础。
情境二:怎样安排1000元财产?
目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思考,问题设置简单,学生乐于思考,与自己生活密切,有兴趣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己思考、感悟、交流,从而学生自己学习,逐渐成熟,体验学习的快乐。
通过情境一和情境二:突破本节难点即: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情境三:被告孙某和原告王某是邻居。
孙某砌墙时将其房后已明显确归王某使用的宅基地圈在自己院子里,与王某发生纠纷。
后来,孙某把王某摘在自己家宅基地的树砍了41棵,还将其厕所拆毁。
王某一纸诉状将孙某告到法院,要求孙某予以赔偿。
法院经审理认为,孙某故意毁坏王某财物的行为,是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判决:被告返还所有侵占原告之宅基地,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050元,将原告厕所恢复原状。
目的:让学生自己作一次小法官,动用本节所学的知识,开动脑筋,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而理解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最普遍的法律武器,既:民事法律手段。
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理论的思路。
情境四:播放一动画短片
目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怎样思考这类的刑事案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理解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最锐利的法律武器,既:刑事法律手段。
设置情境三与情境四:很好的解决了本节的重点既: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护手段。
九.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采用正当的合法的方式获得财产,同时,对
于国家的财产要保护,对于他人的财产要尊重,对于自己的财产要珍惜。
我们还明白
了我国法律以不同的形式有效的保护着公民的合法财产。
学生课堂评价表
班级姓名日期
看完同学、老师给我的评价与意见后,我的感想:
注:1、“很好”得16-20分,“好”得10-15分,“一般”得0-9分,
2、总分0-25分为尚需努力,26-50分为合格,51-75分为良好,76-100分为优秀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