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的解释》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美国历史的解释》有感

前些时间,有幸阅读了格兰德N.吉尔伯的《美国历史的解释》,阅读之后感慨颇深。在此,就对于这本书的几大写作的特色谈谈我的看法。

一、以事件切入点的史学史的写作

这本书主要是以美国历史中的主要事件为切入点,然后从史学史的角度梳理各个时期的史学家对于此事的看法。这本书上下两卷共同有20个主题,包括了美国历史中的主要事件。其中包括:清教徒、内战、独立战争、宪法、联邦政府、奴隶制等重大问题。

这些主题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基本上谈及美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因此,从内容上,这本书是完整的。在文章的内容上,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各个时期的历史学家对于此事的看法和解读。因此这样的写法具有很清晰的脉络,便于读者对于事件的把握,同时还可以大致了解美国史学史的发展。其中在谈及美国内战,作者首先从经历过内战的历史学家对于内战的解读,然后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学派对于内战的看法,接下来叙述了美国进步主义学派的研究成果,接下来的学派包括马克思主义学派、修正主义学派、新政治史学派。这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的史学史的写法。除此之外,文章主题的选择也是具有时间上的内在逻辑。这就是两个时间上的线索。这对于史学研究的入门者来说,更好把握美国历史的两种脉络。作者写作此书的初衷就是作为他的学生的教科书,重在梳理。在文章中,作者介绍的各

个历史学家的看法的同时,也提到了历史学家的著作,在作者每篇文章的结束之后,作者都会附上相关史学家的论文,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对于话题深入研究。因此这种以事件为切入点的史学史的写作手法,能做到有血有肉,方便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史学史脉络。

二、史学观点的原因探析

《美国历史的解释》这本书的第二大特色在于作者对于史学观点的出现的原因的分析。虽然美国的历史只有几百年,但是对于一个历史事件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了解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的分析,更有利于读者清楚掌握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史学观点的出现是和相关的社会背景有关的。以内战为例,内战结束之后不久,并且美国内战的原因就是在于南北两种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对立。因此对于美国内战的看法,南北双方的史学家的地区色彩十分浓厚,南北的地区的差异比较明显并且存在对立。到了19世纪的末期,这个时期的历史学家的没有经历过战争和十九世纪的末期的民族主义的思潮的影响、和解进程的加快,除此之外的美国历史学的职业化和科学化进程的影响下,对于内战的看法出现了转变。这个时期的历史学家摆脱了认为战争是痛苦的、少了党派性的特征、认为内战是因祸得福、战争的结果比原因更重要。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写作手法。这种写法的优点就是史论结合,读者可以更加清

楚的了解作者论点的原因与背景,使得论点的出现不会孤立和突兀。

三、问题式的结尾

《美国历史的解释》这本书的结尾都是问题的提出。这本书的是以主题的板块,一共由20个主题。作者在梳理了关于这个主题的各个时期的史学家的观点之后,在文章的结尾都是作者罗列了一系列的问题。这种方法,摆脱了传统的作者对一个问题的总结性的陈述。这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问号式、启发性的结束,带着这些问题,可以引发读者去思考或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除此之外,从作者的初衷出发,这也体现了美国式的教育的特点,在于启发式的教育而不是灌输式的填充。

四、语言的通俗易懂

这本书是语言相对通俗。由于作者这本书是写给自己的学生的教科书式的读本。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生词量比较少,都采用相对常用的词汇,并且文章的语句没有复杂的难句、从句。

五、局限性

这本书除了具有之前提到的特征外,还是具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局限主要包括关于一个话题的描述的观点的前后缺少一定的分析和比较、文章后面附上的文章比较难懂生词量非常大、对于一个话题的重要性的提出的论述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