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二第三课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节(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它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根底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不仅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时机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开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
其逻辑顺序如下: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依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倍的概念、除法的含义〕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边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根底。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根底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是比较快的,多数学生思维生动,特长提问。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42例3,完成教科书P43~44“练习九”第4、6题。
▶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用的信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课件出示习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一)”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唤醒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经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教科书P42例3。
◎教学笔记32÷8=◎教学笔记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一个玩具鹿6元,一个计数器8元,一个皮球9元。
玩具车的标价被遮住了。
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小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需要知道总钱数和计数器的单价,我们知道一共有56元,一个计数器8元。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一个计数器8元,求56元能买几个计数器,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应该用除法计算。
师:如何列式计算呢?【学情预设】56÷8=7(个)。
丹凤县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四 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步构建“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分析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设置背景问题时留出很大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用已初步构建的解题思路来分析、推理。
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教学时,应通过让学生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
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这类问题,并学会验算。
2.熟练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应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K【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学得真不错。
假日里,小明来到商场,他在柜台前愁眉不展,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去帮帮他吧!(出示课件:教材第42页情境图)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从画面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呢?猜一猜,小明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探究新知】1.教学例3。
(1)说说他遇到了什么问题?(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有56元钱,每个地球仪8元)(3)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说说你的想法。
第3课时 回顾整理—表内除法
小小宇航员——回顾整理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2—97页。
教学目标:(1)熟练应用乘法口决求商,能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提高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除法的两种意义(2)倍的知识的两种类型(3)口诀求商教学难点:(1)对除法意义的理解;(2)倍的知识的两种类型教具、学具:课件、练习题过程设计: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做了个小调查,谁能说说目前为止我国共有几位宇航员登上太空?都是谁?师:他们都是我国的航天英雄,同学们想当一名宇航员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当一名小小宇航员,一起到太空去敖游好吗?(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出示主题图)1、师:太空美吗?你发现了太空中的哪些信息?(学生纷纷举手)师:看来同学们的眼力真好,好的眼力需要仔细观察,“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将它放入智慧锦囊。
2、小组交流信息。
3、指生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发现的信息?1.24人乘坐“飞天一号”去太空,每次乘载6人。
2.6个星球上播下了54粒种子。
3.在7个新发现的星球上插了42面中国国旗。
4.有18名男生,6名女生。
5.28瓶饮料,每天喝4瓶。
其他同学根据他发现的每组信息思考应该提出一个什么样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注“说一组信息,就提一个问题)小结:通过仔细观察,大家发现这么多的数学信息,又通过认真思考,大家又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思考”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也将它放入智慧锦囊。
我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到右面图板上。
(出示图2)1.24人乘坐“飞天一号”去太空,每次乘载6人,几次载完?2.6个星球上播下了54粒种子,平均每个星球播下多少粒种子?3.在7个新发现的星球上插了42面中国国旗,平均每个星球上插几面国旗?4.有18名男生,6名女生,男生是女生的几倍?5.28瓶饮料,每天喝4瓶,可以喝几天?(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整体读图、读题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2.教学难点:除法算式的书写和除法运算规律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黑板3.纸质卡片4.练习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那么什么是除法呢?除法有什么作用呢?2.讲解表内除法的概念(1)介绍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2)讲解除法算式的组成:被除数、除数和商。
(3)举例说明除法的运算方法。
3.演示表内除法的运算过程(1)用小黑板展示除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除法运算的步骤:先算除数与被除数的商,再算余数。
(3)演示几个表内除法算式的运算过程。
4.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第二课时:表内除法的应用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那么它有什么应用呢?(2)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表内除法的应用(1)讲解除法在购物中的应用:如计算单价、总价等。
(2)讲解除法在分配物品中的应用:如平均分配、按比例分配等。
(3)讲解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如求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
3.演示表内除法的应用实例(1)用课件展示几个表内除法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每个实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表内除法的应用。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第三课时:表内除法的运算规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那么它有什么规律呢?(2)引导学生思考除法运算的规律。
《表内除法二》教案
《表内除法二》教案•相关推荐《表内除法二》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表内除法二》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表内除法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运用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的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先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这个小朋友叫小聪,这个小朋友很聪明,也很好学,他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希望你们能喜欢他!他想先考考大家,看他带来的两个问题:1、12里面有几个6?2、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要求学生将算式和得数写在答题纸上,点名学生回答,说说这两个小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1题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2题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
这两个题都是用除法计算。
这两个小题都是用除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就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情景引入,明确问题小聪觉得大家都特别聪明,所以想买一些玩具奖励大家,但是在买玩具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聪明的你们能帮他解决吗?(教师展示42页的主题图)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们知道了什么?预设:看到了有娃娃6元,地球仪8元,皮球9元。
图片里提出一个什么问题?预设: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预设:需要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解读)-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表内除法(二)”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一学段”的“内容要求”提出“探索乘法和除法的算理与算法,会简单的整数乘除法。
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合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在“学业要求”提出“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也提出了“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标还给出了教学提示:“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关注学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单元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的总目标是: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并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内容分析“表内除法(二)”的内容是“数与代数”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是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学习2〜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所获得的丰富的知识经验、动作技能、矩形模型,利用知识的迁移、比较、推理,让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解决问题方面,本单元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购物经验,通过购物活动,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通过用乘法验算,进一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除法的现实模型,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内除法(二)》课时教学设计
《表内除法(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要求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使学生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3.通过主题图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教学重点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乘法口诀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教师出示乘法口算卡片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口算卡片,男生读题,女生说得数,再女生读题,男生说得数,轮流交换.2.有15块点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点心?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电脑课件显示教材第48页主题图“欢乐节日”.同学们,你们看,“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有序地准备着装扮节日的彩旗、五角星和彩球呢!(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问题,寻找信息数据.你们收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2)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法尝试:从图上看,他们有三个小组,做彩旗的小组说:我们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可以提问“每行挂几面彩旗”?做五角星的小组说:我们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可以提问“每个小组分几颗”?做彩球的小组说;我们带来了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可以提问“可以摆几行”?](3)小组汇报,相互交流.(4)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像刚才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除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教学例1.(1)电脑课件显示例1的画面,引出问题.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几面?(2)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会吗?(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学法尝试: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很简单,我是这样想的:要把56面小旗挂成8行,求平均每行几面,就用56÷8,56÷8我用8的乘法口诀可以求出商.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面)](4)小组汇报,相互交流,教师板书:56÷8=7口诀:(七)八五十六(5)变换条件,引出除数是7的除法.有56面彩旗,要是挂成7行,每行挂几面?(6)学生自主学习,尝试练习.练习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56÷7=8口诀:七(八)五十六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1.有49颗五角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几颗?2.有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自主学习,独立完成.3.“做—做”.(教材第49页)练习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每组的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有什么关系,再独立完成.[学法反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且知道了求商就是在解决问题,而求商就必须要用到乘法口诀.所以我们一定要背熟乘法口诀.]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五、课后作业,辅助消化练习十一的第1题.教练创新课后作业指导练习十一第1题: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一大组完成左边的9题,另一大组完成右边的9题,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对又快.然后再对换做题,再次比胜负.补充习题及解答1.2.平均每条龙舟上有几人?3.一本书有48页,小红每天看8页,几天可以看完?4*有60颗糖,最少拿出几颗后,剩下的糖正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解答:2.81÷9=9(人)3.48÷8=6(天)4*.7×8=56(颗)60-56=4(颗)]表内除法(二)·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课.教学要求1.进一步巩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2~9的乘法口诀.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二、课堂练习,巩固旧知1.练习十一的第2题,小兔过河采蘑菇.(1)引导学生看题.(2)说明题意,小兔身上的号码与河中每块石头上算式的商、河对岸蘑菇的号码一致时,小兔才能过河采蘑菇.(3)开展活动:每3人为一组,每人说一组得数,其余两个当评判员.2.练习十一的第3题,小鸟回家.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后小组交流订正.3.练习十一的第4题,吹泡泡.学生独立作业,将每题的得数直接写在小猪吹泡泡的算式中.三、深化练习,拓展思维1.3×□=214×□=3245÷□=528÷□=440÷□=554÷□=62.如果:○÷3=△□×△=32 ☆×□=28那么:○=()△=()□=()☆=()这一道题要引导学生推理,□×△=32,☆×□=28,这两个积的因数各是多少,从乘法口诀中可知:四八三十二,四七二十八.这两句口诀中都有四,那么就可以确定□为4,△为8,☆为7,○为24.四、课后作业,辅助消化练习十一的第5、6题.教练创新课后作业指导练习十一第5题:练习时,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题:“4和几相乘等于36?”通过指导学生读题,使学生具体地、早期地感受方程的思想.第6题: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逻辑地分析思考:要比较算式的大小,就是要比较算式的结果(积或商)的大小,因此应先求出各算式的积或商,然后再来填空.补充习题及解答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鸽子送信.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45 2×□=16 42÷□=624÷□=3 28÷□=4 4×□=36 4.把下面的大象按要求排一排.5*.如果:○÷5=△□×△=42☆×□=48那么:○=()△=()□=()☆=()[解答:1.(1)21 7 3(2)32 8 4(3)45 9 5(4)42 7 6 3.9 8 7 8 7 9 4.54÷9<21÷3<32÷4<45÷5 5*.○=35△=7□=6☆=8]表内除法(二)·第三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课.教学要求1.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口算.2.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导入新课1.口算.老师拿着许多口算卡片,由学生抽签答题.2.听算.老师说题,学生直接说得数.3.一支钢笔6元钱,田老师拿了54元钱,可以买几支钢笔?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二、课堂练习,巩固旧知1.练习十一第8题.学生独立作业,将得数直接填写在课本的表格里.做后小组评比,谁做得又对又快.2.练习十一第10题.练习前,先让学生看一看题,想一想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这道题是商一定,而被除数变了,当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变化.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去独立完成,将得数直接填在课本上.三、深化练习,拓展思维1.练习十一第7题.(1)电脑课件显示第7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画面.(2)让学生根据图中已有的信息数据提出问题.问题一:二年级电脑小组共有24人,如果3人用一台电脑,需要几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练习,小组讨论)问题二:如果现在有6台,你打算怎样安排?第二个问题中的总人数没有变,仍然是24人,有6台电脑,问题是几人合用一台电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讨论,互相学习.2.练习十一第11题.(1)电脑课件显示第11题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2)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4)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课后作业,辅助消化练习十一第9、12题.教练创新课后作业指导练习十一第9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寻找信息数据,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再解决问题.第12题:可以让学生将得数直接填在书上,要求学生在 1.5~2分钟的时间完成.补充习题及解答1.被除数36 63 16 14除数9 6 3 8 9商8 9 8 2 52.3.4.5.(1)如果只买帽子,可以买几顶?(2)如果只买鞋,可以买几双?[解答:3.36÷4=9(个)4.45÷9=5(排)5.(1)36÷6=6(顶)(2)36÷9=4(双)]表内除法(二)·第四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学要求1.通过实践活动,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的意识和能力.4.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教学难点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电脑课件出示下图:观察上图,两人为一组,相互说一说“一个数的几倍”是什么意思?然后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唤起学生对“倍”概念的回忆,知道“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4的3倍也就是3个4根”.同时使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2.(1)电脑课件显示教材第54页例2情景图.(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寻找信息数据,指名说一说.小红摆一架飞机用了5根小棒.小丽用10根小棒摆了2架飞机,用了2个5根,是小红的2倍.小强摆了3架飞机,小强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3)小组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飞机,边摆边思考,相互说一说.[学法尝试:我也照着他们的摆了一个1架,摆了一个2架,又摆了一个3架,并且每架飞机都是用的5根小棒.我这样想:摆一架飞机用5根小棒,是1个5根,摆2架飞机就需要2个5根,也就是5的2倍,5的2倍是10.也可以说摆2架飞机用的小棒根数是一架飞机的2倍.我摆3架飞机用了15根小棒,也可以说摆3架飞机是一架飞机的3倍,或者说15是5的3倍,我这样想也不知道对不对.](4)小组派代表,说说各小组的想法.(5)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对,那么小强摆了3架飞机,他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6)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法尝试:我这样解决:从小强摆的3架飞机和小红摆的一架飞机所用的小棒来看,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小强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3倍.我还可以这样想:小强用的根数和小红用的根数比,小红用的是1份,小强用的是小红的3份,所以小强是小红的3倍.这个问题我想干脆用除法计算:15÷5=3.] (7)小组讨论,汇报交流.(8)教师归纳: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板书:15÷5=3谁能说一说“15÷5=3”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15÷5=3”,这里表示的意思是求15是5的几倍,这里的3是表示倍数,“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计算时得数后面不需要写单位.2.尝试练习.(教材第54页“做一做”)(1)让学生亲手摆一摆,数一数红△有多少个,蓝△有多少个,红△是蓝△的多少倍?(2)填一填.三、深化练习,拓展思维1.练习十二第1题.(1)电脑课件显示第1题情境图.(2)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3)解决问题,独立完成.(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小组交流.2.一双皮鞋56元,一双布鞋8元.买一双皮鞋用的钱是买一双布鞋的几倍?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交流.[学法反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并且学会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五、课后作业,辅助消化练习十二第2、3题.教练创新课后作业指导练习十二第2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后再解答.答案:49÷7=7.第3题:题中给出了多个信息,让学生弄清题意后再解决.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完成“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的练习时,只要求提出一个问题并解决.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引导学生挖掘题意中提供的一切素材,提出两个以上的问题并解决.答案:56÷8=7补充习题及解答1.(1)小丽摘的西红柿是小明的几倍?(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1.(1)3.4.[解答:1.(1)48÷6=8 2.27÷9=3 3.14÷7=2 4.32÷4=8]表内除法(二)·第五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学要求1.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教学难点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学具准备小圆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摆一摆.(1)第一行摆两根小棒,第二行摆3个两根.想一想:应该怎样摆?看一看:6里面有几个2?那么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2)现在老师在第二行添上1个两根,第二行有几个两根?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如果要使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5倍,还要怎样摆?一共要摆几个两根?10里面有几个2?2.填一填.8里面有4个2,8是2的()倍.12里面有()个6,12是6的()倍.15里面有()个3,15是3的()倍.24里面有()个4,24是4的()倍.今天我们继续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3.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到了,你们准备怎样庆祝?你们看,小朋友们为庆祝自己的节日,特地编排了一些节目,在举行文艺演出.瞧,多么精彩!多么热闹呀!(1)电脑课件依次显示:先出示舞台上35个唱歌的学生.数一数:唱歌的有多少人?再出示7个跳舞的学生.问:跳舞的有几人?最后出示台下5人观看的情境.问:观看表演的有几人?(2)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你们能不能根据这幅图中的信息数据,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比一比,看哪个组提出的问题最多,解决的办法最好.(3)小组汇报,相互交流.大家真聪明,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那么怎样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个问题?[学法尝试:我是这样想的:要求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就是求35是7的几倍,也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昨天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所以,我可以列式为:35÷7=5.这里的“35”是表示一个数,“7”表示另一个数,“5”表示倍数.我这样想对吗?](4)小组派代表汇报解决的方法,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求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就是求35是7的几倍,也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5)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唱歌的人数是观众的几倍?列式:35÷5=7)2.尝试练习.(教材第55页“做一做”)(1)课件出示“做一做”情境图.(2)观察画面,寻找信息数据.(3)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法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讨论,使我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又加深了理解,进一步地知道了“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成倍数的关系.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要解决这类问题,用除法计算.真是太简单了.]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1.练习十二第4题.(1)是封闭型的,让学生数一数红○有多少个?蓝○有多少个?蓝○的数目是红○的几倍?独立列式计算.(2)是开放型的,请学生给下面每一行的○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再根据涂的颜色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意提醒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两种颜色的倍数关系.2.看图填空.(1)小鸭有()只.□○□=□()(2)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倍.□○□=□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哪些知识?五、课后作业,辅助消化练习十二的第5、6、7、8题.教练创新课后作业指导练习十二第5题:可以做成卡片,让学生抽签口算,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第6题:让学生自读题意,根据题中出示的问题独立分析解答.学生作出答案以后,删去“一共摆了多少盆月季花”的中间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求月季花的盆数是蝴蝶花的几倍呢?”答案:4×9=36(盆)36÷6=6第7题:先让学生看清条形统计图,明确每格表示2个单位,然后再填统计表,最后让学生解决题中给定的问题.补充习题及解答1.的只数是的几倍?2.(1)小方踢的个数是小兰的几倍?(2)小方踢的个数是小华的几倍?3.4.图书角有数学故事书45本,成语故事书9本,动物故事书36本.(1)数学故事书的本数是成语故事书的几倍?(2)动物故事书比数学故事书少多少本?(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解答:1.12÷4=3 2.(1)24÷4=6(2)24÷6=4 3.36÷9=4 4.(1)45÷9=5(2)45-36=9(本)]表内除法(二)·第六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学要求1.学会用已掌握的表内乘法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3.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逐步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4.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用具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妈妈买回3盒巧克力,每盒装了8块,一共有多少块巧克力?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8=24(块)2.如果把这些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可分到几块巧克力?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4÷4=6(块)3.如果我们把中间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块巧克力”去掉,那又该怎么去思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如何去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学习例4.(1)电脑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例4的情景图.(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先观察第一幅图,再观察第二幅图.(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从这两幅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4)讨论后,小组派代表汇报:第一幅图中先告诉我们有6条船,每条船上坐4人;第二幅图中告诉我们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5)要解决“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这个问题怎么想?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学法尝试:我这样想:要解决“这么多人要坐几辆,首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根据第一幅图中告诉我们的有6条船,每条船上有4人,列式:4×6=24(人),所以一共有24人.再来解决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根据第二幅图中的人数一共是12人,我这样列式:12÷3=4(辆);我又这样想:“我们这么多人”应该指的是第一幅图中坐船的24人,所以应该这样列式:24÷3=8(辆);我想还可以这样列式:我干脆用一个两步计算的算式:4×6÷3=8(辆),这不也是得8辆吗?两种结果是一样的.我也不知道这种方法行不行?](6)指名汇报,说说解答思路,合作交流.4×6=24(人)24÷3=8(辆)(7)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你们能将“4×6=24,24÷3=8”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两步计算的算式吗?引导学生列出:4×6÷3怎样去计算这样的两步计算式题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像这样的乘、除法两步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先算第一步,再算第二步.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1.2.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解答思路.[学法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了,并会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还掌握了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体会?同学们说得很对,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时,要反复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解决.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且体会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五、课后作业,辅助消化练习十三第1、2题.教练创新课后作业指导练习十三第1、2题;让学生在认真解读题意的基础上,尝试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乘(或加)、除的含义确定每一步的算法,正确计算出结果.学生做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答案:1.4×2×3=24答案不唯一.2.18÷3÷3=2答案不唯一.补充习题及解答1.2.3.如果每条船坐3只,需要几条船?4.(1)买3双袜子的钱可以买几块香皂?(2)买2支牙膏和一袋奶糖一共要多少钱?(3)买7双袜子的钱可以买几支牙膏?(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解答:1.3×4÷2=6(个)2.3×8÷6=4(排)3.4×6÷3=8(条)4.(1)3×5÷3=5(块)(2)2×7+12=26(元)3.7×5÷7=5(支)]表内除法(二)·第七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要求1.通过巩固练习,提高学生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通过理解图意,让学生用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两个步骤,然后正确计算出结果.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使每一个学生从他人的解法中感悟思考问题角度的多样性,不断拓宽学生解题的思路.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教学重点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乘、除法混合运算和加、减法混合运算一样,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教学难点通过组织交流,使学生从他人的解法中感悟思考问题角度的多样性,不断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导入新课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男生读题,女生说得数;再女生读题,男生说得数.2.直接写得数.2×3×4=36÷4×2=4×6÷3=72÷9×8=2×4×5=48÷6÷4=3.如果把这些柿子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到几个?二、课堂练习,巩固旧知1.练习十三第6题.(1)电脑课件显示第6题情景图.(2)观察画面,寻找信息.(3)自主探索,提出数学问题,思考解答方法.(4)解决问题,相互交流.2.练习十三第8题.(1)电脑课件显示第8题情境图.(2)观察情境图,寻找信息.教师提示:有几个蛋糕?有几个小朋友?(3)自主学习,思考解题的方法.(4)解决问题,相互交流.3.练习十三第5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直接在课本上连线)三、深化练习,点拨难题1.(1)买3辆小汽车的钱能买几个魔方?(2)买6个皮球的钱能买几个魔方?(3)买4辆小汽车的钱能买几个皮球?(4)买6个魔方的钱能买几个皮球?2.练习十三的思考题.答案:(1)2×2=4 16÷4=4(米)(2)2+2=4 16÷4=4(米)(3)16÷4=4(米)(4)16÷2=8 8÷2=4(米)四、课后作业,辅助消化练习十三第3、4、7题.教练创新课后作业指导练习十三第3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结果,保证人人参与,做到计算正确、熟练.第7题:要培养学生整体读图、读题的习惯,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可列分步式,也可列综合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两种以上方式进行解答.答案:6×8÷8=6 补充习题及解答1.。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解读)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教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法”“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
同时提出“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理解数学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
通过举例说明、实际应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掌握利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渐提高除法运算的技巧和速度。
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
二、单元目标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1.使学生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7-9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除法,能应用学会的乘、除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况和简单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编制7、8、9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详解-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人教版
计算 56 ÷ 8 时ꎬ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ꎬ想 8 乘几等于 56ꎬ根据乘法
口诀“ 七八五十六” ꎬ可以求出商:56 ÷ 8 = 7( 个) ꎮ
验证计算是否正确:一个地球仪 8 元ꎬ7 个地球仪一共花了多少钱?
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7 × 8 = 56( 元) ꎬ56 元正好是 7 个地球仪的总钱数ꎬ
前面学习的用 2 ~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分析ꎬ除数是 7ꎬ可以想 7 乘几
等于 56ꎬ根据口诀“ 七八五十六” 可以求出能挂 56 ÷ 7 = 8( 行) ꎮ
已知总数 和 每 份
数ꎬ 求 份 数ꎬ 用 除 法
计算ꎻ 已 知 总 数 和 份
数ꎬ 求 每 份 数ꎬ 用 除
(3) 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二:56 面旗子挂成 8 行ꎬ平均每行挂几面?
56 ÷ 8
56 ÷ 7
勤于反思:用乘法口诀求商时ꎬ除数是几ꎬ就想几的乘法口诀计算商ꎮ
42 ÷ 6
64 ÷ 8
45
2 用 9 的乘法口诀求商
( 教材第 39 页例 2)
27 ÷ 9 =
口诀:( ) 九二十七
27 ÷ 3 =
口诀:
已知条件:图上一共有 27 个彩色气球ꎬ平均每行摆 9 个ꎬ一共摆了 3 行ꎮ
根据除数是 9ꎬ商是 3ꎬ想乘法口诀“ 三九
思路提示
1.(2018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王亮在做一道除法题ꎬ已知除数是 9ꎬ马虎的王亮把被除数十位
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ꎬ结果除得的商也是 9ꎬ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2.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ꎬ把除数 6 看成了 9ꎬ结果商是 2ꎬ正确的商是多少?
要求问题: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课件
4.56÷7=8和56÷8=7你们又分别用的哪句口诀 呢?
7×8=56 8X7=56
56÷8=7 56÷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的是 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七八五பைடு நூலகம்六” 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三)运用规律,练口诀
7×4= 28 28÷4= 7 28÷7= 4
8×2 = 16 16÷2 = 8 16÷8 = 2
8×6 = 48 48÷6 = 8 48÷8 = 6
问题:1. 谁能用乘法口诀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 并说出你用的是那一句口诀!
小结: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
三、运用口诀,巩固练习
2. 小猴摘桃子。
同桌比赛,看谁 先摘到桃子。
问题:(1)哪些同学先摘到了桃子? (2)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计算结果? (3)都有哪些同学算对了?
小结:我们在口算的时候,不仅要算得快,更要算得对。
三、运用口诀,巩固练习
3. 看谁算得都对。
42÷6= 7 63÷9= 7 18+9=27
表内除法(二)
我会做: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7×6= 7×7= 8×8= 8×7= 24÷6= 12÷3= 15÷5= 20÷4=
1. 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 信息?谁能说一说?
1. 这幅图一共有多少片树叶?你会列式吗? 7×8=56 8x7=56
2. 7×8你们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口诀:七八五十六
小结:在口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我们要根据算式想所对应的 乘法口诀,也就是先看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解决问题》说课稿(两篇)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中的第三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
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1~9的乘法口诀求商,大多数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已知总价、数量,求单价或已知总价、单价,求数量的应用题转化为以前学会了的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的应用题,需要学会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并学会验算。
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并掌握简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并学会验算。
熟练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交流讨论完成练习。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熟悉解题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请大家完成下面两个题。
12个笑脸,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8颗红心,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2.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3.小结。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或者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4.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3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商场吗?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明去商场里看一看吧!2.出示主题图,请你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球9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辆小汽车?元3.小明要帮地理老师采购一些地球仪,就在这时遇到了一个难题,请看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列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题目。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灵活掌握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列竖式计算,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步骤。
教学难点1.在计算中注意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2.通过列竖式理解和掌握多余位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学PPT、教案、教学案例。
2.学生准备好笔、纸,可以带小算盘方便计算。
3.教室应预留空间,方便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出一个题目:“143 ÷ 7 = ?”请学生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答案,并简单讲解列竖式的作用。
二、讲解基本运算方法(15分钟)1.首先通过口算的训练,引导学生熟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操作方法。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退位。
三、列竖式计算实例演练(20分钟)1.讲解列竖式的结构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列竖式计算演练。
四、小组合作训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设计一道题目并用列竖式解答,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互相帮助。
五、操练与拓展(20分钟)1.老师出一些类似题目,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解题过程。
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思路、方法,拓展解题视野。
六、课堂讨论与总结(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讨论解题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共同找出解决方法。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2.设计一个自己编写的除法题,用列竖式解答,并写下解题思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在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除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运用表内除法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表内除法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2.学生能够对于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1.针对性强化练习法:通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基本应用技能;2.合作探究法:通过分组合作,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涵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2. 讲解(15分钟)1.带领学生回顾表内除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2.通过范例解决一道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表内除法运用在解决问题中的便捷性;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信息,提炼问题的解题思路。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1.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若干练习题;2.学生交流讨论答案,分享解题思路;3.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并引导学生尝试不同解题方法。
4. 拓展与归纳(10分钟)1.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2.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强化学习。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解决问题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运用竖式进行除法运算;2.掌握除法的计算步骤和技巧;3.能够解决一步除法问题;4.能够利用表内除法进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1.认识除法运算的概念;2.掌握准确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除法的计算步骤;2.能够正确使用表内除法进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或板书设计;2.习题和练习册;3.教学实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与导入1.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包括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了解学生对除法的理解程度。
第二课时:表内除法的运用1.讲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基本步骤;2.给学生讲解表内除法的计算技巧和注意事项;3.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让他们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用。
第三课时:实际问题解决1.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表内除法来解决;2.指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除法进行计算;3.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并与同学互相讨论思路。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1.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包括一步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2.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并相互批改答案;3.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提问。
教学总结1.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3.对学生表现出色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励其他学生。
扩展阅读1.了解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看一些数学启蒙故事,增加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教案以《表内除法二》为单元内容,通过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通过反复练习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课时教案第一课时:平均分(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动手操作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学生操作摆桃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
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小组或全班交流●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
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给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3课
时)》《练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表内除法运算。
2.能够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能够加强对除法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运算步骤。
2.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1.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2.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1.课件:PPT或者看板
2.学生练习册
3.教师解答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出本次课的主题,让学生预习过的内容有所联系。
2. 讲解
结合PPT或者看板上的例题,向学生简单解释表内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步骤,并且让学生跟随计算。
3. 操练
让学生通过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进行练习,师生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4. 知识拓展
在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本运算之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5. 巩固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再次进行巩固和复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同时也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应的练习题,加强对表内除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的内容和安排,请学生们认真复习,争取在下次课上展示更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课标内容解读及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课标内容解读及教学设计2014资料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课标内容解读及教学设计《表内除法(二)》课标内容初稿:吴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修改:吴淑艳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统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表内除法(二)》课标解读2~6的乘12125×□=35,6×□=42,49÷□=7等习题时渗透方程思想;在练习24÷8=□,48÷8=□,16÷8=□,40÷8=□等习题时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视算—听算结合练、分散—集中综合练,使学生对口算的结果逐步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4.通过整理表内除法算式,形成表内除法算式表,巩固表内乘除法,形成口算表内乘除法的技能,初步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二、在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感受除法的现实模型,初步学会用“分析法”解决问题,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1.创设“欢乐的节日”“拔河比赛”“游乐园”等活动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例如,在教学主题图时,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按一定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观察情境图,再引导学生将活动情境图分解成小画面,依次观察、思考,并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
如根据“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这个信息,提出“平均每组分几颗?”的问题;根据“带来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这个信息,提出“可以摆几行?”的问题。
2.创设“购物”“买电影票”“买门票”等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感受除法的现实模型,初步学会用“分析法”解决问题,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
数学人教二(下)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课时3
56元可以买几个
?
如果24元买了6辆
,一辆
多少钱?
已知: 24元买了6辆
求: 一辆
多少钱?
求24元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元?
24 ÷ 6 = 4 ( 元 )
口答:一辆小汽车 4 元。
你还能提出 其他数学问 题并解答吗?
1 看谁算得都对。
9÷9= 1
72÷8= 9 42÷6= 7 36÷9= 4
45÷5= 9 63÷7= 9 27÷3= 9 72÷9= 8
64÷8= 8 49÷7= 7 36÷4= 9 32÷4= 8
71-50= 21 45+6=51 56÷7= 8 81÷9= 9
2 我们有40元,
能买几张票?
你知道怎了样什解么答??
一张电影票8元钱。
2 想:因为一张电影票8元,要求“40
5 故事书原价10元一本,如今六一儿童节有优惠。
〔1〕3本24元,每本多少元? 24÷3=8〔元〕 口答:每本8元。
〔2〕如今每本比原来廉价多少元? 10-8=2〔元〕
口答:如今每本比原来廉价2元。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先找和问题对应的信息, 然后列式,再进展检验,最后答。
1 填空。
〔1〕8个7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8 〕×〔7 〕。
4 6 24
24 6 4
24 4 6
3 在〔 〕里面填入算式。
30÷6
56÷8
8×8
63÷7
30÷6=5 56÷8=7 8×8=64 63÷7=9
36÷6 36÷6=6
〔〕>〔源自〕>〔〕>〔
〕>
〔
〕
4 列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总 结
四、总结
谈谈你们的收获吧!
作业布置
40页1、2、3.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二)
例3. 一个小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
一个排球9元,一辆小汽车10元,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教学札记
课题
表内除法(二)
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4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能力
目标
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情感
目标
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重点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合作探究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拓展应用
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目标导学
一、复习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创境激疑
二、导入新课
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