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学会归纳体会钱学森对祖国始终眷恋的深情。
2.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并结合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的感情,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用科学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始终眷恋”来体会钱学森对祖国的深情,并理解分析主要词句。
教学难点:
了解选材对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始终眷恋着祖国》这篇文章,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的标题——始终眷恋着祖国。
明确:在这一环节,学生读标题时,肯定读法不一,强调的词语应该也有所不同,提炼关键词“眷恋”、“始终”,并且带领学生解析词语的含义。
始终:自始至终,一直。
眷恋:对某人或某物深切地依恋、留恋、怀念。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读标题的形式,从标题入手,直接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为讲授新课做铺垫。)
二、走近钱学森
问:课文标题是《始终眷恋着祖国》,是谁一直以来都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钱学森。
明确: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他直接领导和参与了我国的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由于钱学森在中国航天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1989年6月,国际理工研究所向他颁发了罗克韦尔奖章;1991年10月,我国政府授予他“杰出科学贡献家”的称号。(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了解有关钱学森简要的生平事迹,体会钱学森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三、读中悟情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思考:文章通过钱学森的哪些事情写出了他对祖国的“始终眷恋”?(多媒体展示)
明确:
(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多媒体展示)
第5段中两个“不止一次”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始终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第一个“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第二个“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则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突出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归心似箭、望穿秋水、魂牵梦萦。
(2)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多媒体展示)
第7段,提出是否能改成客观叙述的疑问。次长的话可看出他不准钱学森回国的态度之坚决,不仅点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暗示着钱学森回国道路的艰难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反衬了钱学森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
(3)钱学森克服了一切困难,为了回国,经历了重重阻挠。
A.美国移民局的阻挠:不准他离开美国,并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
B.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关押:15天的折磨,体重下降了30磅。
C.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他的自由:每月到移民局报到一次,特务监视,信件电话受到检查。
(4)这些种种非人道的迫害,并没有磨掉钱学森夫妇的返回祖国的意志!他们为回国做了哪些准备?
A.总是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
B.租房只签一年的合同,五年中搬了五次家。
C.教育孩子心里装着祖国、装着亲人。
D.写信向祖国母亲求救。(对祖国的信任)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地品读相关语段,抓住中心来理解句意进行概括,因为任何一个重要句子都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刻理解始终眷恋的思想感情,并且解决了课后探究练习一。)
四、讨论解疑
讨论:课文的1—4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些内容似乎与表现他的“始终眷恋着祖国”没有关系,可以把它们删去吗?为什么?
明确:
课文的1—4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写了钱学森的求学经历和他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
首先,钱学森在世界航空科学史上影响很大,要了解他首先要了解他的卓著成就;其二,正是因为钱学森的巨大贡献,是关键人物,“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所以美国才舍不得他的离开,他的归国才困难重重,他最终经历了重重阻挠,从侧面衬托了他始终眷恋着祖国。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适时、适度、适量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五、活动展示
对对联:初一时,我们学习了对联的相关知识,现在让我们尝试用一幅对联归纳钱学森的一生。老师给出下联,概括的是钱学森回国后的辉煌成就,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上联并展示。(多媒体展示)
上联:
下联:献身国防科技,送两弹一星上天耀神州。
示例:放弃优厚待遇,秉忠心赤胆回国振中华。
冲破重重阻挠,弃优厚待遇回国振中华。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笔写作,及时复习巩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学生朗读创作的对联,体会钱学森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
七、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爱国主义的诗歌并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八、板书设计
始终眷恋着祖国
刘敬智
辉煌成就
梦回故土始终眷恋
冲破阻挠祖国情深
时刻准备
胜利归来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反思
《始终眷恋着祖国》是作家刘敬智的一篇人物通讯,被收入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篇课文。
一、教学设想
1.反思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