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硅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的制备工艺研究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Methyl Vinyl MQ Resin)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硅合成材料,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耐候性和电气绝缘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中的关键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原料配制是制备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的第一步。

所需原料主要包括甲基三氯硅烷(MTS)、乙烯基三氯硅烷(VTS)、四氯化硅(TCS)、氢气(H2)、碳氢化合物和助剂等。

其中,MTS和VTS是主要的有机硅单体,而TCS是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反应的催化剂。

接下来是反应聚合步骤。

该步骤通常在惰性气氛下进行,以避免有机硅材料的氧化、燃烧等不良反应。

首先,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如环己烷、甲苯等),然后逐步加入MTS、VTS和TCS等原料。

在反应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一般在20-40摄氏度之间)、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有机硅单体与甲基和乙烯基基团发生交联反应,生成线性和环状聚合物。

第三步是去溶剂。

去溶剂主要是通过加热和真空处理等方法,将反应溶液中的溶剂去除,以提高硅树脂的固体含量。

在去溶剂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温度和真空度,避免过度加热和过低的真空度对硅树脂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第四步是干燥。

干燥是将去溶剂后的硅树脂进一步除去残余水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真空干燥、热空气干燥等。

在干燥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非常关键,以避免硅树脂在高温下发生分解或脱解。

最后一步是分离。

分离是将干燥后的硅树脂与无机盐、残留溶剂等杂质分离,以得到纯净的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产品。

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溶剂萃取、结晶分离等。

在分离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分离和加热,以避免对硅树脂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制、反应聚合、去溶剂、干燥和分离等步骤。

在制备过程中,温度、时间、溶剂选择、真空度等参数的控制非常关键,可以影响硅树脂的性能和质量。

mq树脂生产工艺

mq树脂生产工艺

mq树脂生产工艺mq树脂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mq树脂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合成方法和后续加工工艺等方面内容。

mq树脂的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

mq树脂的主要原料包括硅烷单体和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硅烷单体可以选择甲硅烷、乙硅烷等,而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选择甲醇、乙醇等。

在原料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料的纯度、稳定性以及可获得性等因素,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接下来是mq树脂的合成方法。

目前常用的合成方法有溶胶-凝胶法、柠檬酸法和水解聚合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硅烷单体和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混合,并加入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形成mq树脂的前驱体。

然后,通过热处理或其他方法,使前驱体发生固化反应,最终得到mq树脂。

这一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的用量等参数,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在mq树脂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加工工艺。

常见的加工工艺包括成型、烘干和表面处理等。

成型工艺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和压延等方法实现,以获得不同形状和尺寸的mq树脂制品。

烘干工艺可以去除制品中的水分,提高制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表面处理可以通过涂覆、喷涂或其他方法,对mq树脂制品进行防水、防尘等处理,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mq树脂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其生产工艺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采用适当的合成方法和控制好加工工艺,可以获得高质量的mq树脂制品。

同时,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mq树脂产业的发展。

mq树脂的生产工艺涉及原料选择、合成方法和后续加工工艺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严格的生产控制,可以获得优质的mq树脂制品,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相信mq树脂的生产工艺将会越来越完善,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MQ硅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MQ硅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2009年第2期广东化工第36卷总第190期 · 13 ·MQ硅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李思东,葛建芳,蒲侠,郭兆钧,张泰发,钟新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摘 要]以正硅酸乙酯(TEOS)、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主要原料,在浓盐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MQ硅树脂。

讨论合成过程中影响MQ硅树脂性能的主要因素,如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

最终确定MQ硅树脂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60~70 ℃,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氧烷、水、乙醇和盐酸(35 %重量浓度)的质量比为40/12/8.8/5/2.4。

[关键词]MQ;缩合;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氧烷[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09)02-0013-03Research on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MQ Silicone ResinLi Sidong, Ge Jianfang, Pu Xia, Guo Zhaojun, Zhang Taifa, Zhong Xinp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225, China)Abstract: MQ resi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lysis of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and hexamethyldisiloxane under acidic conditi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perties of MQ resin, such as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 of raw material, time of reaction and react temperature etc,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MQ resin were obtained as time 3 h, temperature 60~70 ℃, quality proportion of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hexamethyldisiloxane, water, ethanol and hydrochloric acid(weight concentration 35 %) was 40/12/8.8/5/2.4.Keywords: MQ;polycondensation;tetraethyl orthosilicate;hexamethyldisiloxane有机硅聚合物是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一系列的优异性能,品种繁多,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MQ硅树脂成膜剂的性能研究

MQ硅树脂成膜剂的性能研究

MQ硅树脂成膜剂的性能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2)三、文献综述 (3)四、实验材料与方法 (5)4.1 实验材料 (5)4.2 实验设备 (6)4.3 实验方法 (8)五、MQ硅树脂成膜剂的合成与表征 (8)5.1 合成工艺 (9)5.2 结构与性能表征 (10)六、MQ硅树脂成膜剂的物理性能研究 (11)6.1 粘度分析 (13)6.2 稳定性研究 (14)6.3 固化行为研究 (15)七、MQ硅树脂成膜剂的化学性能研究 (16)7.1 耐化学腐蚀性能研究 (18)7.2 耐候性能研究 (19)7.3 抗氧化性能研究 (19)八、MQ硅树脂成膜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21)8.1 在涂料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22)8.2 在胶粘剂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23)8.3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性能研究 (24)九、结果与讨论 (26)9.1 实验结果分析 (27)9.2 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9)9.3 结果讨论与对比 (30)十、结论与展望 (31)10.1 研究结论总结 (33)10.2 研究不足之处与改进建议 (34)10.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35)一、内容综述随着先进传感器、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微纳米加工技术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薄膜材料的制备过程至关重要,而MQ硅树脂成膜剂作为一种新型的薄膜材料制备技术,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潜在应用,近年来备受关注。

MQ硅树脂成膜剂的组成与结构:分析MQ树脂的分子结构及其对成膜性能的影响。

成膜机制及成膜参数对膜层性能的影响:阐明MQ硅树脂成膜机理,探究不同成膜参数对膜层厚度、致密度、表面粗糙度等性能的影响。

MQ硅树脂膜层的理化性质:采用多种表征技术对MQ硅树脂膜层的结构、组成、化学状态、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等进行表征。

MQ硅树脂成膜剂在特定应用领域的性能评估:考察MQ硅树脂成膜剂在传感器、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MQ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有机硅压敏胶中的应用_何敏

MQ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有机硅压敏胶中的应用_何敏

第31卷第3期固体火箭技术Journal of S olid Rocket Technol ogy Vol .31No .32008M Q 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有机硅压敏胶中的应用①何 敏1,张秋禹1,国际英2,陈 明2,李 芳2(1.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西安 710072;2.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 710025) 摘要: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和正硅酸乙酯合成了MQ 硅树脂,使用FT 2I R 、29Si 2NMR 和GPC 对MQ 硅树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用FT 2I R 对采用该硅树脂制备的有机硅压敏胶结构进行了分析,用TG 法对有机硅压敏胶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Q 硅树脂与端羟基的甲基硅橡胶进行了缩聚反应,该树脂的结构特性适用于有机硅压敏胶的制备,所制得的有机硅压敏胶有较好的初粘性能、剥离强度和耐高温性能。

关键词:MQ 树脂;有机硅压敏胶;缩聚反应中图分类号:T B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793(2008)0320288203Synthesis of M Q sili cone resi n and its appli cati on i nsili cone pressure sensiti ve adhesi veHE M in 1,Z HANG Q iu 2yu 1,G UO J i 2ying 2,CHE N M ing 2,L I Fang2(Depart m ent of App lied Chem istry,School of Science,North 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an 710072,China;2.Xi’a n Xiangyang Aer os pace M aterials Company,LT D,Xi’an 710025,China )Abstract:The MQ silicone resin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chl or otri m ethylsilane and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MQ silicone resin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Fourier transf or m infrared s pectr oscopy (FTI R ),29Si 2nuclear magnetic res onance(NMR )and gel per meati on chr omat ography (GPC ).The structure of silicone p 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was characterized by FT 2I R,and ther mal p r 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r mogravi m etic analysis (T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MQ resin has con 2densati on poly merizati on reacti on with methyl silicone rubber ter m inated with hydr oxyl gr oup,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Q silicone is suitable f or p reparing silicone p 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the p repared p 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ossesses better initial cohesive 2ness,peel strength and high te mperature resistance .Key words:MQ silicone resin;silicone p 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condensati on poly merizati on1 引言有机硅压敏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质压敏胶,能在-73~260℃的温度范围内广泛使用,又能粘接各种材料甚至像聚四氟乙烯、未处理的聚烯烃等低表面能的难粘材料。

有机酸催化合成MQ硅树脂的研究@@

有机酸催化合成MQ硅树脂的研究@@
Vo l 38 No 11 72
化 工 新 型 材 料 N EW CH EM ICAL M A T ERIA L S
第 38 卷第 11 期 2010 年 11 月
有机酸催化合成 MQ 硅树脂的研究
周魏华1 徐镇田1 沈星星1 陈义旺1, 2*
( 1. 南昌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 南昌 330031; 2. 南昌大学化学系 , 南昌 330031)
第 11 期
周魏华等 : 有机酸催化合成 M Q 硅树脂的研究
73
1 2
MQ 硅树脂的合成
在带有机械搅拌、 温度计、 回流冷凝管 和滴液 漏斗的 四口
2. 2
M/ Q 值的影响
M Q 硅树脂的性能 主要 取决 于 M 和 Q 单元 的含 量。从
瓶中加入一定 量的 T EOS 和 封端 剂 ( M M 或 M M Vi ) , 开动 搅 拌 , 从滴液漏斗滴加适量的硫酸 或对甲苯磺 酸的水溶 液 , 升温 至 70 以 上 进 行 水 解 反 应。 反 应 结 束 后 加 入 一 定 量 NH 4 H CO 3 中和至 pH= 6 ~ 7, 加入 适量 的甲 苯进 行溶 解 , 倒 入分液漏斗中 , 分 去下 层水溶 液 , 上层水 洗至 中性 , 减 压蒸 馏 除去甲苯和低沸物 , 得到 M Q 硅树脂。
不同 M / Q 值对 M Q 硅树脂产率与性能的影响 *
催化剂 H 2 SO 4 形态 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 白色固体 CH 3 C 6 H 5 SO 3 H 产率 / % 37. 2 38 39. 7 凝胶 形态 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 白色固体
外谱图。可 以 看 出 , 不 含 乙 烯 基 的 M Q 硅 树 脂 在 2900 和 1250cm - 1 处 出现 了特 征吸 收峰 , 分 别 归属 于 CH 3 和 Si CH 3 的振动吸收。引入乙烯 基后 , M Q 硅树 脂在 3030cm- 1 处出 现 了特征吸收峰 , 且随乙烯基含量 的增大 , 吸收峰的 相对强 度也 有所增加。进一步采用核磁共振谱对 M Q 硅 树脂的结构 进行 了表征 , 如图 2 所示。可以看出 , = 6ppm 附近的 3 个峰 归属 于 CH = CH 2 上的 3 个氢 , = 3 8 和 1 2ppm 为 OCH 2 CH 3 上 氢的化学位移 , 而 = 1 5~ 3 0 ppm 之 间为 Si OH 上氢的 化 学位移 , 受其位置的影响 , 该氢的化学 位移变化 较大。认 为所 合成的 M Q 硅树脂中除了 甲基 与乙 烯基外 , 还 含有 硅羟基 和 乙氧基。

MQ硅树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MQ硅树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热固性树脂Thermosetting Resin 第25卷第6期Vol.25No.62010年11月Nov.2010MQ 硅树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向洪平,葛建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225)摘要:介绍了MQ 硅树脂的结构和性能,综述了MQ 硅树脂的制备研究进展及其在硅橡胶、有机硅压敏胶以及消泡剂,封装材料,UV 光固化涂料等领域的应用技术进展。

关键词:MQ 硅树脂;制备;硅橡胶;有机硅压敏胶;应用中图分类号:TQ3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32(2010)06-0048-05【收稿日期】2010-03-01;修回日期:2010-04-11【作者简介】向洪平(1986—),男,重庆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高分子。

*通讯联系人,E -mail :ge650704@Research progress i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Q silicone resinsXIANG Hong -ping ,GE Jian -fa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Zhongkai University of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China )Abstract :The str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Q silicone resins were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prepa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silicone rubber ,silicon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defoamers ,packaging materi-als ,UV curable coatings and other fields of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MQ silicone resin ;preparation ;silicon rubber ;silicon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pplication0引言有机硅材料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性质,呈现出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无毒无味、耐候、电气绝缘、耐氧化、低表面能、生物惰性、阻燃、憎水性等,已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工、能源开发、轻工食品、纺织、电子电气、机械、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医药、日常生活等领域[1]。

乙烯基mq硅树脂_大分子量的_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乙烯基mq硅树脂_大分子量的_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乙烯基mq硅树脂大分子量的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乙烯基MQ硅树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潜在的商业价值。

它是通过将三甲氧基硅烷与聚甲基硼烷氮碱反应制得,并通过乙烯接枝反应进行表面改性。

乙烯基MQ硅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耐候性和电绝缘性能等特点,所以在多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乙烯基MQ硅树脂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

其次,第二部分将详细探讨乙烯基MQ硅树脂的理论说明,包括其理论基础、合成方法以及特性和应用等方面。

第三部分将重点关注大分子量的乙烯基MQ硅树脂,讨论其特点和优势,并介绍制备大分子量乙烯基MQ硅树脂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应用领域和前景展望。

接着,在第四部分我们将通过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评估乙烯基MQ硅树脂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最后,我们在结论与展望部分对主要发现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乙烯基MQ硅树脂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乙烯基MQ硅树脂以及大分子量的特性和优势。

通过理论说明、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我们将对乙烯基MQ硅树脂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指导,为工程技术创新做出贡献。

2. 乙烯基mq硅树脂的理论说明:2.1 理论基础:乙烯基MQ硅树脂是一种以含有甲基和苯乙烯基侧链的三氧代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主要单体合成的有机硅高分子化合物。

其结构中同时存在着甲基(M)和苯乙烯基(Q),因此得名MQ。

乙烯基MQ硅树脂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其中甲基可以提供较好的耐温性能,而苯乙烯基则赋予了其良好的光学透明度和机械强度。

这些特性使得该树脂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2 合成方法:乙烯基MQ硅树脂的合成主要通过水解缩聚法进行。

一般来说,首先需要选择合适比例的甲硅醇和苯乙烯二醇作为原料,在助剂催化下加入相应溶剂中反应。

MQ硅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MQ硅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MQ硅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MQ硅树脂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硅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及机械性能。

它由四甲基硅氧烷(TMS)、甲基丙烯酸酐(MMA)和有机硅化合物(M)组成,其中有机硅化合物可以是有机硅烷、有机硅醇或有机硅氢。

在MQ硅树脂的合成中,一般采用溶剂法或水相乳液法。

溶剂法是将TMS、MMA和有机硅化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过逐步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水相乳液法则是将TMS和MMA乳化后,再加入有机硅化合物进行反应。

目前,也有一些新的合成方法,如微乳液法、原位共聚法等,能够获得更高的分散度和更稳定的乳液。

MQ硅树脂具有很多独特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作为气体分离材料,具有高气体选择性和较好的渗透性能。

其次,它可以应用于表面涂层领域,提供优异的抗污性、耐候性和耐磨性,同时还能提高涂膜的硬度和耐化学腐蚀性。

此外,MQ硅树脂还可以用于电子封装材料,可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导电性和抗电磁干扰性。

另外,它也可用于高性能胶水的制备,具有优异的粘接性和耐高温的特点。

除了以上几个应用领域,MQ硅树脂还有其他诸多应用,如纳米领域、阻隔膜材料等。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MQ硅树脂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综上所述,MQ硅树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有机硅聚合物材料。

其合成方法虽然多样,但都能获得较高质量的材料。

在应用方面,MQ硅树脂已经在气体分离、表面涂层、电子封装和胶粘剂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MQ硅树脂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和产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的制备工艺研究(1)

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的制备工艺研究(1)
[J]. 粮食与油脂,2003,(8):41-42.
!!!!!!!!!!!!!!!!!!!!!!!!!!!!!!!!!!!!!!!
(上接第 115 页)单体配比 M/Q 不仅影响产物的收率,更重要 的是影响硅树脂的分子量及交联度,从而影响硅树脂的物理 化学性质。
3结论
用正硅酸乙酯法制备的甲基乙烯基 MQ 树脂,其工艺条 件比较温和,产品质量较好且稳定。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催 化剂(35 ̄38 %盐酸浓盐酸)、去离子水、乙醇的用量分别为 1.1 %、11 %、22 %(体积百分数),水解反应时间 1 h,反应温 度在 75 ℃ ̄80 ℃之间。
[6] 王仰东,刘国.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新型固体酸催化剂研究[J]. 现代化工,2007,27(11):45-47.
[7] 赵建宏,申赵明.固体超强酸 TiO2/SO42- 催化合成二甲基硅油[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4,14(8):21-24.
[8] 张萍,刘占荣,牛辉.SO42-/MxOy 型固体超强酸的形成机理及研 究趋势.河北化工,2004,5:21-23.
2009 年 37 卷第 2 期
3结论
通过对微波辐射下固体超强酸 TiO2/SO42- 催化葵花籽油 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寻找到最佳转酯化反应条件为:当醇 油摩尔比 12:1,催化剂用量 2 %,反应时间 25 min,微波功率 300 W 时产率最高可达 94.3 %。
微波加热能促进酯交换反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操作 简便,无污染环境,不腐蚀设备,因此,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 的能量方式,为酯交换制取生物柴油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乙烯基;MQ 树脂;制备;收率
Research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Vinyl-substituted MQ Silicone Resin

MQ硅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MQ硅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 M Q 硅树脂的合成及 其应用研究。 关键词: M Q 硅树脂, 聚硅氧烷 中图分类号: TQ 26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4369 ( 2010) 00- 0107- 06
MQ 硅树脂是由单官能链节 ( R3 SiO1 /2即 M ) 和四官能链节 ( S iO4 /2即 Q ) 组成的、结构比较 特殊的有机 /无机杂化聚有机硅氧烷 ( 结构见式 1) 。一般认为, MQ 树脂为双层三维结构紧密球 状体, 球心部分为以 Si) O 链连结、密度较高、 聚合度为 15~ 50 的笼状 SiO2; 球壳一部分被密 度较小的 R3 SiO1 /2层所包围 [ 1 ] 。MQ 硅树脂主要 用作有机 硅压敏胶 [ 2- 7] 、液体 硅橡胶 [ 8- 12] 、个 人护理品 [ 13- 14] 及其它助剂 [ 15 - 17] 等。
L1N1L ew is等人在 L1J1T yler工作的基础上, 将硅酸钠水溶液用水稀释, 搅拌下加入到盐酸水 溶液中, 然后加入异丙醇, 再加入三甲基氯硅烷 和甲苯的混合液, 加热回流反应一定时间后搅拌 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甲苯; 分液漏斗分离出下层 水, 将有机层水洗至中性, 蒸馏除去甲苯 - 水 异丙醇共沸物, 得到甲苯 MQ 硅树脂溶液, 经过 稀释后的硅酸钠水溶液可以减少凝胶的产生 [ 8 ] 。
先用酸催化水解, 然后碱催化进一步缩合的 方法, 可以较好地避免凝胶形成; 但仍然存在废 液处理的问题 [ 28 ] 。废液处理 用硫酸、对 甲苯磺
酸等含磺酸基化合物作为酸催化剂。此法的反应 产率高, 烷氧基、羟基含量和摩尔质量也可以用 反应条件方便地加以控制, 但得到的树脂羟基含 量过高 [ 29] 。
周玲娟等人以 MQ树脂为补强填料, 制成加 成型液体硅橡胶。当 S Hi 与 SiV i的量之比为 112 ~ 114、乙烯基质量分数为 01007% 和 0102% 的 乙烯基硅油的质量比为 7B1, MQ 树脂用量为 25 份时,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 电绝缘性能 [ 38] 。

水玻璃法制备MQ硅树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水玻璃法制备MQ硅树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硅树脂 结构较 明确 ,M/Q的比值 比较容 易控制 ,收 率 相对 较 高 ,但 此方 法 原 料 价 格 较 昂贵 ,后 续 水 洗 工艺 较 复杂 ,不利 于推 广 。而水 玻璃 是 非常 普通 易 得的无机材料 ,价格 比正硅酸乙酯便宜几十倍 ,因 此 将 其 直 接 用 于 合 成 MQ硅 树 脂 具 有 重 要 的研 究 推广 价值 。本文综 述 了近 年来水 玻璃 法制 备 MQ硅 树脂 的研 究 和应 用进 展情 况 ,为 水玻璃 法 制备 MQ 硅树 脂 的深入 研究 和广 泛应用 提供 参考 。
pared by water glass and industfialization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were summ ar ized.
Key words:water glass method;MQ silicone resins;preparation;application
化 学 工 程 师 Chemical Engineer
2013年第 1O期
;嗣 一---
文章编号 :1002—1 124(2013)10—0037一o5
水玻 璃 法制备 MQ 硅 树 脂 的

研 究及 应 用进展
崔贵银 ,明 大增 ,李志祥 ,李 沪萍
(1.昆明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天化 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113)
Abstract:MQ silicone resins aye special kind of polysiloxane resins,with good cohesiveness,heat resistance,

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

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

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一、引言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是一种特殊的有机硅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其化学结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化学结构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是以硅氧键(Si-O)为主链,甲基(CH3)和乙烯基(CH2=CH-)为侧基的有机硅聚合物。

其中,M代表单官能团硅氧单元(R3SiO0.5),Q代表四官能团硅氧单元(SiO4/2),R主要为甲基或乙烯基。

这种结构使得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既具有有机材料的柔韧性,又具有无机材料的耐高温、耐氧化等特性。

三、性能特点1.耐高温性:由于硅氧键的高键能和稳定性,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可在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而不发生显著的性能退化。

2.耐候性:该材料对紫外线、臭氧等自然环境因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3.电气性能: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介电性能,可用于制备电气绝缘材料。

4.疏水性:由于甲基和乙烯基的疏水性质,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可用于防水涂料等领域。

5.粘附性: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对多种基材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可与多种材料形成牢固的粘合。

6.可调性:通过调整M单元和Q单元的比例以及侧基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实现对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性能的调控,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四、制备方法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水解缩聚法、开环聚合法和平衡反应法等。

其中,水解缩聚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水解含有甲基和乙烯基的硅烷单体(如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形成硅醇,然后在酸性或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

开环聚合法则是通过开环聚合含有硅氧环的单体来制备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

平衡反应法则是利用含有不同官能度硅氧单元的低聚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重排反应,得到所需结构的甲基乙烯基MQ型硅树脂。

mq树脂生产工艺

mq树脂生产工艺

mq树脂生产工艺MQ树脂生产工艺简介MQ树脂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氟橡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MQ树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步骤。

原料准备1.硅油:选用纯度高的硅油作为主要原料,需要进行过滤和脱气处理,以确保其纯净度和稳定性;2.氟化剂:根据配方确定所需的氟化剂种类和比例,以保证树脂的性能;3.增塑剂:选择符合要求的增塑剂,用于调整树脂的硬度和柔韧性;4.其他辅助物质:如催化剂、稳定剂等,用于控制反应速度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生产工艺流程1.原料混合:按照一定配比将硅油、氟化剂和增塑剂等原料加入反应釜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2.反应: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加热反应釜中,通过加热和搅拌反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使原料发生反应生成MQ树脂;3.冷却:将反应结束后的树脂放置在冷却器中进行冷却,使其固化并降低温度;4.筛选:使用筛网将固化的树脂进行筛选,去除杂质;5.切块:得到符合要求的MQ树脂后,对其进行切块处理,以方便后续加工和使用;6.包装:将切块的MQ树脂进行包装,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7.检验: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其外观、尺寸、性能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8.存储:将合格的MQ树脂进行分类和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关键步骤1.硅油的纯净度:硅油作为MQ树脂的主要原料,其纯净度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硅油进行严格的过滤和脱气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气泡。

2.反应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是影响MQ树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合理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并且能够调控树脂的硬度和柔韧性。

3.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通过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和成品的合格率,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以上详细介绍,我们了解了MQ树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合理控制每个步骤的参数和质量要求,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MQ树脂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2期广东化工第36卷总第190期 · 13 ·MQ硅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李思东,葛建芳,蒲侠,郭兆钧,张泰发,钟新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摘 要]以正硅酸乙酯(TEOS)、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主要原料,在浓盐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MQ硅树脂。

讨论合成过程中影响MQ硅树脂性能的主要因素,如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

最终确定MQ硅树脂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60~70 ℃,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氧烷、水、乙醇和盐酸(35 %重量浓度)的质量比为40/12/8.8/5/2.4。

[关键词]MQ;缩合;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氧烷[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09)02-0013-03Research on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MQ Silicone ResinLi Sidong, Ge Jianfang, Pu Xia, Guo Zhaojun, Zhang Taifa, Zhong Xinp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225, China)Abstract: MQ resi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lysis of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and hexamethyldisiloxane under acidic conditi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perties of MQ resin, such as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 of raw material, time of reaction and react temperature etc,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MQ resin were obtained as time 3 h, temperature 60~70 ℃, quality proportion of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hexamethyldisiloxane, water, ethanol and hydrochloric acid(weight concentration 35 %) was 40/12/8.8/5/2.4.Keywords: MQ;polycondensation;tetraethyl orthosilicate;hexamethyldisiloxane有机硅聚合物是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一系列的优异性能,品种繁多,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机硅树脂一般为网状体形结构的有机硅高聚物,属于硅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2]。

有机硅树脂的性质介于普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无机高分子化合物之间。

作为树脂使用可以获得一般树脂难以达到的耐高温、憎水、耐化学品性能。

此外,它还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机械性能、耐热性和耐候性。

以它为基料做成的电绝缘漆、涂料、模塑料、层压材料、脱膜剂、防潮剂等各类产品在电机、电器、电子、航空、建筑等部门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3-4]。

MQ硅树脂是由四官能度硅氧烷缩聚链节(SiO2即Q)与单官能度硅氧烷链节(R3SiO1/2即M)组成的结构比较特殊的聚有机硅氧烷产品,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低温性、成膜性、柔韧性、抗水性和粘接性能,主要用作硅氧烷压敏胶的填料、增粘剂及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补强填料[5-6]。

以TEOS为主要原料,合成电子敷料专用MQ树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实验部分[收稿日期] 2008-10-10[基金项目]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737)[作者简介]李思东(1986-),男,广东揭阳人,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合成。

广 东 化 工 2009年 第2期 · 14 · 第36卷 总第190期1.1 实验试剂及原料实验试剂及原料见表1。

表1 实验试剂及原料 Tab.1 Reagent and raw materials原料名称 分子式 规格 来源 六甲基二硅氧烷(MM) (CH3)3SiOSi(CH 3)3 工业纯 四川化工有限公司 四乙氧基硅烷(TEOS) Si(OCH 2CH 3)4工业纯 四川化工有限公司 无水乙醇 C 2H 5OH 分析纯 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 甲苯C 6H 5CH 3分析纯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浓盐酸 HCl 分析纯 广州化学试剂厂 碳酸氢钠 NaHCO 3分析纯广州新成精细化工厂 氯化钠 NaCl 分析纯 广州化学试剂厂硝酸银溶液 AgNO 3 0.01mol/L 自配 氨水溶液 NH 3·H 2O 1︰1 自配 无水硫酸铜 CuSO 4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1.2 MQ 硅树脂的合成实验流程见图1。

图1 实验流程 Fig.1 Experimental process在带有冷凝器和搅拌器的三口烧瓶中,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乙醇、浓盐酸、MM 和TEOS ,加热升温至60 ℃,反应3 h 。

用定量的MM 萃取MQ 硅树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去除酸水层,水洗至中性,得中间产品——溶于MM 的MQ 硅树脂。

减压蒸馏,回收MM ,随后逐渐升温加热并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得MQ 树脂。

MQ 硅树脂的重量(W 1)占投料中正硅酸乙酯Q 单元重量(W 2)和封端剂MM 重量(W 3)的百分比即为MQ 硅树脂的相对产率,可按下式计算:产率(%)=W 1/(W 2+W 3)×100 %2 结果与讨论2.1 投料比例的影响硅树脂最终加工制品的性能受有机基团的含量(即M/Q 的比值)影响较大。

投料比不同,制得MQ 硅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呈现出从粘性流体到粉末状固体的不同状态,其物理性质,如密度、透明度、粘度、软化点、增粘性及亲油亲水性等均会随之改变。

一般有实用价值的硅树脂,其分子组成中M/Q 的比值在0.6~0.9之间。

相对产率/%投料比图2 相对产率与投料比的关系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yield and weight ratio ofMM to TEOS在TEOS 加料量和反应工艺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随着MM 加料量的增加,MQ 物料比增大,MQ 硅树脂的产率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图2)。

这是由于当MM 的加入量不够多时,生成的封端单元M 严重不足,封端率较低,所合成的MQ 硅树脂亲油性不强,水洗时大量的MQ 硅树脂跑到水层,造成MQ 硅树脂的流失,产率也较低。

另外,MM 加入量不够多时,TEOS 自缩聚反应激烈,常产生凝胶或沉淀。

随着MM 的增加,可生成更多的封端单元M ,从而使M 单元与TEOS 自缩聚产物间的缩合封端反应能更为充分地进行,合成的MQ 硅树脂端羟基含量相应降低,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透明度,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产物的产率也较高。

当产率达到一定值后,随着MM 用量增大,TEOS 水解后与MM 水解的M 单元发生缩合几率增大,降低了Q 单元缩聚几率,导致MQ 产率降低。

另外,随着封端剂MM 的用量增加,实际参与封端反应的MM 单体的转化比率有所下降,也可能是导致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2.2 反应时间水解-缩合过程是非热力学平衡态,控制反应时间很重要。

MM 与TEOS 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的时间也会影响MQ 硅树脂的分子量,从而改变其结构,影响所合成的MQ 硅树脂的性质。

固定MM 、TEOS 、水、乙醇及盐酸的用量和反应温度,改变反应时间,讨论反应时间与相对产率的关系(图3)。

相对产率/%反应时间/h图3 相对产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yield and reaction time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MM 的水解反应未能达到平衡,生成可供封端的M 单元有限,封端不够彻底,得到的产物含有较多的羟端基;TEOS 的水解同样不完全,自缩聚反应进行有限,得到的MQ 硅树脂分子量较小,产率也较低。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MM 水解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得到了足够多的封端单元M ,M 与羟端基的产物发生羟基缩合封端反应,从而使封端进行得较彻底,产物间难再缩合,分子难以长大。

反应时间越长,封端反应进行得越彻底,产物的分子量就越小。

但反应时间的延长,也使水解缩合反应得以彻底进行,因而最终得到MQ 硅树脂的产率则增大。

反应时间达到3 h 后,再延长反应时间,产率增大空间不大,而且时间过长容易引发胶凝现象,所以反应时间可以控制在3 h 左右。

2.3 反应温度的影响反应温度对MM 、TEOS 的水解速率、水解度、硅醇基的缩聚均有一定影响。

水解过程是吸热反应,缩合过程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所以整个体系是放热的[7]。

温度过高,会因反应速率太高而出现水解液浑浊,甚至产生沉淀。

选择合适的水解-缩合反应温度,对加快反应的进程和保证反应的平稳进行十分重要。

有学者研究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MQ 硅树脂的分子量逐渐减小。

其中的原因是:反应温度的升高会促进MM 水解反应平衡向右移,从而生成更多的封端单元M 。

虽然反应温度的升高同样也会影响TEOS 的自缩聚反应平衡,使其自缩聚程度变大,从而使硅树脂主体部分的分子量变大,但是在TEOS 的自缩聚还未达到较大程度时,就已经被大量的M 单元及时地比较充分地封端了,因此综合的效果是产物的分子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趋向于减小。

MQ 硅树脂合成的温度高有利于缩合速率的加快,但由于受到溶解沸点的限制(乙醇的沸点为78 ℃),另外,考虑到温度过高时容易产生凝胶甚至沉淀,一般把反应温度控制在60~70 ℃。

2.4 红外谱图分析红外光谱图上的吸收峰位置(波数或波长)取决于分子振动的频率,吸收峰的高低(同一特征频率相比)取决于样品中所含基团的多少,而吸收峰的个数则和振动形式的种类多少有关[8]。

图4为制备的MQ 硅树脂的红外光谱图。

439569607629 694759 7938458679491070 1256141614461636289829673442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50 55 60 65 70T /%500 100015002000 2500 300035004000Wavenumbers/cm -1图4 MQ 硅树脂红外谱图 Fig.4 IR spectrum of MQ silicon resin(下转第51页)[8]Zhang X M,Tong M L,Gong M L,et al.Supramolecular organisation of polymeric coordination chains into a three- dimensional network with nanosized channels that clathrate large organic molecules[J].Eur J. Inorg. Chem.,2003,1:138-142.[9]Wan Y H,Jin L P,Wang K Z,et al.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studies of novel 2-D lanthanide coordination polymers with phthalate acid[J].New J. Chem.,2002,26:1590-1596.[10]Bourne S A,Mondal J,Moulton B.Self- Assembly of Nanometer-Scale Secondary Building Units into an Undulating Two-Dimensional Network with Two Types of Hydrophobic Cavity[J].Angew. Chem. Int. Ed.,2001,40:2111-2113.[11]Moulton B,Lu J J,Hajndl R.Crystal Engineering of a Nanoscale Kagome Lattice[J].Angew.Chem. Int. Ed.,2002,41:2821-2824.[12]Kepert C J,Rosseinsky M J.A porous chiral framework of coordinated 1,3,5-benzenetricarboxylate:quadruple interpenetration of the (10,3)-a network[J].Chem. Commun,1998:31-32.[13]Plater M J,Foreman M R,Howie R A,et al.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polymeric metal carboxylates from benzene-1,2,4,5-tetracarboxylic acid and benzene-1,2,4-tricarboxylic acid[J].Inorg. Chim. Acta,2001,315:126-132.[14]Wu C D,Lu C Z,Yang W B,et al.The structure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zeolite-like nanoporous architecture formed by two different polymeric layers:[Eu2(btc)(H2btc)(H2O)].4H20 [J].Eur. J. Inorg. Chem.,2002:797-780.[15]Cheng D,Khan M A,Houser R P.Novel sandwich coordination polymers composed of cobalt(II),1,2,4,5-Benzenetetracarboxylato ligands,and Homopiperazonium cations[J].Crystal.Growth&Design.2002,2(5):415-420.[16]Li Y G,Hao N,Wang E B,et al.New two-dimensional metal-organic networks constructed from 1,2,4,5-benzenetetracaarboxylate and chelate ligands[J].Inorg.Chem,2003,42:3119-3124.[17]Majumder A,Gramlich V,Rosair G M.Five New Cobalt(II) and Copper(II)-1,2,4,5-benzenetetracarboxylate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s Syntheses,Structures,and Magnetic,Properties[J].Crystal Growth& Design,2002,2(5):415-420.[18]Fabelo O,Pasán J,Lloret F.1,2,4,5-Benzenetetracarboxylate- and 2,2′-Bipyrimidine-Containing Cobalt(II) Coordination Polymers: Preparation,Crystal Structure,and Magnetic Properties[J].Inorg. Chem.,2008,47(9):3568-3576.(本文文献格式:陈文森.芳香羧酸(苯基多羧酸)配合物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9,36(2):48-51)(上接第15页)从图4可见,图谱主要吸收峰的官能团归属比较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