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docx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4篇)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本报告制度。
第二条:本报告制度适用于全校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意外发生的疾病、感染或其他突发性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事件。
第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准确。
第五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应注重隐私保护,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
第二章报告对象第六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以下对象应主动报告:(一)教职工:包括校领导、教师、辅导员等。
(二)学生:包括同班同学、宿舍舍友等。
(三)家长:家长需要主动向学校报告与学校管理相关的事件。
(四)社会单位:如社区、医院等应及时向学校报告。
第三章报告内容第七条: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点:(一)报告对象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级、班级、联系方式等。
(二)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的描述等。
(三)事件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包括疾病名称、症状、流行趋势等。
(四)应对措施和处理结果:包括学校采取的隔离措施、卫生防护措施等。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包括与事件相关的补充信息。
第四章报告时限第八条:报告时限应尽量减少,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
第九条:教职工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2小时内向学校报告。
第十条:学生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内向班主任报告。
第十一条:家长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2小时内向学校报告。
第十二条:社会单位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2小时内向学校报告。
第五章报告形式第十三条:报告形式可为以下几种方式:(一)口头报告:当面或电话告知相关人员。
(二)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应包含报告内容要点,并加盖学校公章。
(三)电子报告:通过电子邮箱等方式向相关人员发送报告。
第六章报告责任第十四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责任由以下人员负责:(一)校领导: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体协调和决策。
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
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为了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应对中心小学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此报告制度。
二、报告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心小学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疫情、学生聚集性疾病、食品中毒等。
三、报告程序1. 事件发生后,任何一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相关负责人包括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等。
2.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人员伤亡情况等。
3. 相关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
应急小组成员包括各科组长、医务室负责人、后勤保障人员等。
4. 应急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评估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必要时,应立即上报区教育局和卫生健康部门。
5. 应急小组应及时向全体教职员工通报事发情况,确保全校人员都能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6. 同时,应急小组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通报相关信息,并指导家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7. 应急小组应建立和更新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追踪受影响人员的进展情况,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四、报告内容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需包含以下内容:1. 事件名称:明确事件的名称,如:某学生感染流感。
2. 发生时间和地点:具体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3. 报告人:报告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
4. 事件描述: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和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情况、传播途径、传播速度等。
5. 已采取的应对措施:详细说明已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疫情监测、隔离措施、卫生消毒等。
6. 还需采取的措施:分析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提出下一步需要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7. 参与人员:列出参与处理事件的人员名单,并注明各自的职责。
8. 相关文件:附上与事件相关的文件、照片等资料。
五、报告流程1. 报告人提交书面报告或口头报告给相关负责人。
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
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一、报告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流程,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为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安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心小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报告工作。
三、报告原则1. 及时报告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经发生,相关人员应立即启动报告流程进行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通知。
2. 准确报告原则:报告人员应准确、详细地描述事件的发生及相关情况,确保上级和相关部门了解事态的真实情况。
四、报告流程1. 事件发生阶段(一)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判断事件的严重性及紧急程度。
(二)应立即联系中心小学领导或主管部门,向其汇报事件发生情况。
(三)同时,应联系医务室相关负责人,协助处理事件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援。
(四)若事件涉及多个教室或多个年级,应联系相关年级组长或班主任,协调相关人员配合处置。
2. 报告内容报告人员应提供以下内容:(一)事件的具体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影响等相关情况。
(二)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初步推测,如存在可疑病例、传染源等。
(三)已采取的措施及处置情况。
(四)人员伤亡情况、治疗情况等相关数据。
(五)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3. 报告方式报告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报告:(一)电话报告: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向中心小学领导或主管部门、医务室等进行口头报告。
(二)书面报告:在口头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人员提交书面报告,包括事件的详细描述、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需要进一步处理的事项等。
4. 报告的接收、处理与反馈(一)接收:中心小学领导或主管部门、医务室等接收到报告后,应认真记录报告内容,并及时进行初步评估。
(二)处理:相关部门根据报告内容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调动相关资源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与控制。
(三)反馈:中心小学领导或主管部门、医务室应及时向下属部门、教职员工等反馈处理情况,并指导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工作。
202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为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现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如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一、学校报告人职责制度1、校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2、学校卫生老师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主要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3、学校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学校传染病报告卡》,在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内上报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协助上级安监、卫生部门对学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5、负责组织开展对全体师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6、定期对学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二、监测与报告学校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学校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一)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学校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卫生老师。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进行登记。
1、晨检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1、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包括。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外泄,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多例相同症状不明原因死亡等有关情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模版(3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模版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旨在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应对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背景介绍学校作为一个集中人群的场所,存在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风险。
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爆发、食物中毒等,必须优先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健全的报告制度对于及时、准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关重要。
三、报告范围和对象本报告的报告范围为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涵盖所有在校的学生、教职员工以及其他相关方。
报告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学生、教职员工、家长和管理人员。
四、报告的内容和要求1. 报告的时间要求:(1)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要求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和负责人;(2)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情况,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初步报告;(3)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应对措施,要求及时提交完整的报告。
2. 报告的内容要求:(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况,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人数等基本信息;(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和影响范围,如疫情、食物中毒等;(3) 已采取的措施和应对情况,包括疏散、隔离、紧急救助等;(4) 相关资源和支持的需求,如物资、人力等;(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续计划和预测,如疫情防控措施、救助和善后工作等。
3. 报告的形式要求:(1) 报告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重复的内容;(2) 报告要准确客观,避免主观臆测和夸大事实;(3) 报告要语言清晰,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和抽象的表达。
五、报告途径和渠道1. 报告途径:(1) 学生和教职员工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向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学生也可以通过学校内部平台或线上平台提交报告。
2. 渠道:(1) 报告的接收部门为学校保卫部门和卫生保健中心;(2) 接受报告的负责人为保卫部门和卫生保健中心的相关负责人。
六、报告处理和跟进1. 报告接收后,保卫部门和卫生保健中心负责人应立即进行确认,并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应对工作。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本报告制度。
第二条:本报告制度适用于全校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意外发生的疾病、感染或其他突发性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事件。
第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准确。
第五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应注重隐私保护,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
第二章报告对象第六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以下对象应主动报告:(一)教职工:包括校领导、教师、辅导员等。
(二)学生:包括同班同学、宿舍舍友等。
(三)家长:家长需要主动向学校报告与学校管理相关的事件。
(四)社会单位:如社区、医院等应及时向学校报告。
第三章报告内容第七条: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点:(一)报告对象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级、班级、联系方式等。
(二)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的描述等。
(三)事件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包括疾病名称、症状、流行趋势等。
(四)应对措施和处理结果:包括学校采取的隔离措施、卫生防护措施等。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包括与事件相关的补充信息。
第四章报告时限第八条:报告时限应尽量减少,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
第九条:教职工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2小时内向学校报告。
第十条:学生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内向班主任报告。
第十一条:家长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2小时内向学校报告。
第十二条:社会单位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2小时内向学校报告。
第五章报告形式第十三条:报告形式可为以下几种方式:(一)口头报告:当面或电话告知相关人员。
(二)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应包含报告内容要点,并加盖学校公章。
(三)电子报告:通过电子邮箱等方式向相关人员发送报告。
第六章报告责任第十四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责任由以下人员负责:(一)校领导: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体协调和决策。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五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为及时了解和处理学校安全事故,加强对学校安全事故的监察力度,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教育部____加强学校事故报告工作____》的精神和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具体要求如下:一、建立学校事故报告及处理机制。
1.事故报告时限。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应在____小时内向县教育局和镇教育组及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报告。
2.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
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校内或校外)、中毒人数、中毒原因、主要症状等。
传染病流行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开始流行的时间、地点、感染人数、主要症状、卫生医疗机构的初步诊断等。
安全事故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
3.事故跟踪及处理。
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在获息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伟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后,应详细了解情况,在积极协助卫生等有关部门对师生进行救治的同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造成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追踪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情况,并应将相关情况及时报告镇教育组。
学校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等得到控制后,必须将该事件的有关情况、处理结果及改进措施报告镇教育组。
4.事故分析。
学校应对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情况、原因进行汇总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切实有效的学校卫生与安全工作整改措施。
二、严格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要把及时、准确地报送学校事故信息放在信息工作的首位。
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满报问题由哪一级负责。
对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和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必须严肃追究有关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建立学校事故整改制度。
为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强化学校的卫生与安全意识,学校对发生的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等情况进行通报。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2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引言:本学校为了落实国家公共卫生工作的要求,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订了本《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
该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内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程序,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关应对措施,以及危机管理。
通过本制度,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一、报告基本原则1. 信息互通:各相关部门之间要积极互通信息,保证信息的实时传递。
2. 报告及时: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相关各方能够即时了解情况。
3. 报告准确:报告内容要准确、客观,避免夸大或淡化情况,确保各级部门能够全面了解事件的紧急程度。
二、报告流程1.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生、教职员工、访客等在学校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 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汇报情况。
2. 部门负责人报告:- 在接到报告后,所在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向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员受影响情况、事件的初步判断、所需资源和应对措施等。
3. 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会商,确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 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向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员受影响情况、已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需要外部协助的情况等。
4. 教育主管部门与相关政府部门报告:- 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应立即向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已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需要外部协助的情况等。
三、应对措施和危机管理1. 事件初步判断:- 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在收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件初步判断。
- 初步判断包括: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可能影响到的人员等。
(完整word版)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特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好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工作是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
要充分认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
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建立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
对未履行报告人职责,造成疫情扩散和危害进一步加大追究其责任。
二、报告的时限和要求当发生学校食物中毒或患病学生异常增加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该及时将情况报告给当地卫生疾控部门。
(一)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者,并有相似病症(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发现食物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校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报出相关信息。
(5)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1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即时通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提供留样食物,以便检验。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1)初次报告。
学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在第一时间(事发后2小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卫生主管部门进行初次报告。
(2)进程报告。
在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处置中,学校应当每天将事件变化情况报告主管教育部门。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二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发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疾病、灾害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威胁。
该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社会秩序紊乱以及经济损失。
学校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场所,必须制定一套科学且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以及时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制度目的1. 确保学校能够及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2. 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3. 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 为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有效参考和支持。
三、报告机制1. 学校设立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 学校各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报告机制,确保信息传递畅通;3. 学校制定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表格,规定报告的内容、形式和时限;4. 学校应建立24小时报告热线和网络平台,提供多种渠道供学生和教职工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报告流程1. 学生和教职工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第一时间报告相关负责人或拨打报告热线;2. 相关负责人接到报告后,需立即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3. 如情况属实,负责人应与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领导小组联系,并填写完整的报告表格;4. 报告表格上的信息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发生地点、伤亡情况、病因分析等;5. 报告表格需按时提交至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领导小组,并抄送给各相关部门。
五、应急响应1. 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领导小组收到报告后,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2. 将事件分级,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和处理;3. 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病因分析,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4. 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资源调配,组织力量投入事件处置;5. 组织学校内部的宣传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防控知识。
六、信息公开1. 学校应及时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新进展和应对措施;2. 公布事件的基本情况和病因分析结果;3. 提供学生和教职工的防控指南和健康建议;4. 对外界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要进行及时回应和澄清。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加强对学校师生的保护和管理,特制定本报告制度。
一、报告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传染病疫情:如流感、手足口病、肺炎等;2. 食物中毒事件:如食品不洁、食品过期等;3. 环境污染事件:如化学品泄漏、有毒气体泄露等;4. 其他可能对师生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意外或突发事件。
二、报告渠道1. 学校教职员工:任何学校教职员工在发现或得知学校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向所属院系负责人或行政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相关信息。
2. 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在得知学校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向学生的班主任或行政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事件经过等相关信息。
三、报告内容任何报告,无论是来自教职员工还是学生家长,都应包含以下信息:1. 事件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类型;2. 事件发生时间:报告事件的具体发生时间;3. 事件发生地点:报告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4. 事件经过: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包括事发原因、受影响人数等;5. 相关照片或证据:酌情提供相关照片或其他证据以支持报告。
四、报告流程1. 接到报告后,行政部门负责人或所属院系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小组进行紧急处置工作,并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初步评估。
2. 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需及时报告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部门,协助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学校应及时向师生家长发出通知,并组织卫生和医疗部门进行全面的卫生检查和隔离工作。
4. 学校行政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紧急卫生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和责任,及时汇总、统计和上报相关疫情防控及治疗工作。
五、保密与保护1. 所有报告信息应保密处理,不得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或机构。
2. 对积极主动报告事件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学校应予以保护和表彰,并及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或防护措施。
3.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增强师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和报告意识。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师生安全健康,制定本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和责任,以便能够迅速进行控制和处理。
二、报告对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
三、报告内容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和发生时间;2. 事件发生地点和范围;3. 事件涉及人员及相关情况;4. 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防控措施;5. 相关联络人员信息。
四、报告流程1.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直接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或安全保卫部报告;2. 部门负责人或安全保卫部收到报告后,立即评估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确定事件级别;3. 部门负责人或安全保卫部将报告向学校领导层报告;4. 学校领导层接到报告后,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制定应对措施和相关任务分工;5. 学校领导层将报告上报给相关政府部门或其他相关机构。
五、责任分工1. 学校领导层负责组织应急响应和决策;2. 学校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报告流程的执行;3. 校医院和学生事务部门负责协助应急处置和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4. 安全保卫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报告流程,保障信息畅通。
六、教职工和学生的责任1. 教职工和学生要做到关注公共卫生安全,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2.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听从学校的安排和指导,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做好防控工作;3. 学生要树立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宣传活动。
七、制度执行与监督学校领导层要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各部门负责人要保障报告流程的畅通和执行情况的跟进,安全保卫部门要加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学校相关纪律进行处理。
以上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4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保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化学物品泄露等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
第四条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及时报告,相关责任人员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做到及时、准确、全面、科学的报告。
第五条学校所有师生员工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要求,按照规定履行报告义务。
第六条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报告制度的培训,提高报告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第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流程第一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流程分为初报、完报和确诊报告三个环节。
第二条初报环节是指当学校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时间,负责人立即进行初步报告,简要介绍事件的基本情况、现场的情况和可能的影响。
第三条完报环节是指负责人对初报情况进行更为详细的报告,包括事件的起因、目前的处理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四条确诊报告环节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确诊后,负责人对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报告,并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五条报告流程如下:(一)初报:负责人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立即联系上级单位并向上级单位初步报告;(二)完报:在初报后,负责人进行更为详细的报告,并将报告内容传达给相关人员;(三)确诊报告:在事件确诊后,负责人立即向上级单位及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内容第一条初报内容:(一)事件名称;(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和影响;(三)伤亡人数、治疗情况;(四)已采取的控制措施;(五)需要上级支持的要求。
第二条完报内容:(一)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和趋势预测;(二)目前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三)可能出现的后果和影响;(四)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第三条确诊报告内容:(一)疫情的确诊及确诊依据;(二)采取的应对措施;(三)相关部门的要求;(四)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三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加强对学校师生的保护和管理,特制定本报告制度。
一、报告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传染病疫情:如流感、手足口病、肺炎等;2. 食物中毒事件:如食品不洁、食品过期等;3. 环境污染事件:如化学品泄漏、有毒气体泄露等;4. 其他可能对师生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意外或突发事件。
二、报告渠道1. 学校教职员工:任何学校教职员工在发现或得知学校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向所属院系负责人或行政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相关信息。
2. 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在得知学校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向学生的班主任或行政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事件经过等相关信息。
三、报告内容任何报告,无论是来自教职员工还是学生家长,都应包含以下信息:1. 事件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类型;2. 事件发生时间:报告事件的具体发生时间;3. 事件发生地点:报告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4. 事件经过: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包括事发原因、受影响人数等;5. 相关照片或证据:酌情提供相关照片或其他证据以支持报告。
四、报告流程1. 接到报告后,行政部门负责人或所属院系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小组进行紧急处置工作,并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初步评估。
2. 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需及时报告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部门,协助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学校应及时向师生家长发出通知,并组织卫生和医疗部门进行全面的卫生检查和隔离工作。
4. 学校行政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紧急卫生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和责任,及时汇总、统计和上报相关疫情防控及治疗工作。
五、保密与保护1. 所有报告信息应保密处理,不得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或机构。
2. 对积极主动报告事件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学校应予以保护和表彰,并及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或防护措施。
3.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增强师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和报告意识。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预案及报告制度(可编辑).doc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预案及报告制度(可编辑)精选资料南坳明德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报告制度学年第一学期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及报告制度。
、防控工作领导组学校成立防控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防控工作。
组长:李志远对学校防控工作负总责具体落实人员分工、资金保证、部门协调、信息报告。
副组长:邵建英协助组长做好相关事务工作。
成员:王娟文王聪王玉郭雪芳李慧田春娇冯利丽毛杰焦丽媛具体负责本班的卫生知识教育、学生晨、午检及缺勤统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及报告。
二、工作目标、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三、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组织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发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疾病、灾害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威胁。
该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社会秩序紊乱以及经济损失。
学校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场所,必须制定一套科学且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以及时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制度目的1. 确保学校能够及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2. 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3. 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 为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有效参考和支持。
三、报告机制1. 学校设立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 学校各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报告机制,确保信息传递畅通;3. 学校制定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表格,规定报告的内容、形式和时限;4. 学校应建立24小时报告热线和网络平台,提供多种渠道供学生和教职工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报告流程1. 学生和教职工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第一时间报告相关负责人或拨打报告热线;2. 相关负责人接到报告后,需立即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3. 如情况属实,负责人应与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领导小组联系,并填写完整的报告表格;4. 报告表格上的信息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发生地点、伤亡情况、病因分析等;5. 报告表格需按时提交至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领导小组,并抄送给各相关部门。
五、应急响应1. 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领导小组收到报告后,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2. 将事件分级,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和处理;3. 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病因分析,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4. 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资源调配,组织力量投入事件处置;5. 组织学校内部的宣传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防控知识。
六、信息公开1. 学校应及时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新进展和应对措施;2. 公布事件的基本情况和病因分析结果;3. 提供学生和教职工的防控指南和健康建议;4. 对外界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要进行及时回应和澄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
7.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应经常对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5.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
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
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
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由后勤主任:马义为我校专职报告人。
小学学生晨检制度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及教育部、卫生部对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要求,依照省、市、区、旗教育主管理部门的工作部署及文件精神,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晨检制度。
一、晨检人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值周校领导、安全、卫生管理人员二、晨检等级我校每日晨检(常规)和(疫情流行期)两级,平时、疫情流行期或特殊时期由学校通知家长及时带学生到旗医院就诊。
1、常规每日晨检,实行有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班级由其班主任报告卫生办公室。
2、疫情流行期每日晨检,实行零报告制度(无病例也要报告卫生办公室以利统计、上报)。
三、晨检报告、操作细则1、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处理学校卫生工作。
2、常规晨检“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日统计报表”报告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统计并报告学校卫生办公室,班主任每天早晨8;00前(重大情况第一时间)送旗医院,实际情况汇报校领导、并按照“奋斗小学突发卫生事件防控应急预案”应急处理。
3、班主任出差时晨检相应工作由学校临时指定的教师代理(具体由教导处安排)。
4、师生发现学生身体不适,通知其到医院检查,并立即通知其家长送医院就诊。
5、学生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凭病愈证明经校医复查后回班级上课。
6、学生患有气管炎、胃肠炎等常见病、慢性病在发病时期,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主,应劝其回家休息治疗,坚决不带病上课,以免贻误病情。
7、晨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一看: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红润,尚可,一般,差)、精神状态(好,较好,一般,差),发现学生面色和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通知其到医务室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附近的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二听:听患病学生、其家长和同学的阐述;三问:每天了解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家庭情况,家中有无成员发热,是否有疫情接触(不可隐瞒),有疫情接触学生(有医疗和家长证明)要在家观察两周才可到学校上课,并上报;四联系:对没来校的学生,班主任要打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如有发热学生要及时和医务室联系。
8、每日晨检情况要做好记载,班主任早读时间要检查本班人数及学生身体情况,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异常情况纪要等。
9、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制度。
实行追踪随访制,由班主任分别对患病的学生进行每日追踪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
居家隔离病人做到“三不”即不上班、不上课、不外出。
10、行政值周领导督促各班级的常规晨检及“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日统计报表”工作。
11、安全办公室每天统计学校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加强疫情报告,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程序,确保有疫情立即报告。
同时要及时通知总务处做好清洁消毒、切断传染途径,及时对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
12、安全办公室要加强对学校小卖部、饮用水卫生安全检查。
13、教导处做好学生预防重大疾病教育工作,督促年级、班级做好晨检工作;做好任课教师的预防重大疾病的教育工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情况要及时通知班主任。
15、安全办公室严格按照学校消毒制度按时消毒。
16、本制度自发布起实施,做到经常、安全,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学校突发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由后勤主任:马义为我校专职报告人。
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为防止传染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1.校长为学校疫情总责任人,各班主任老师为疫情第一排查人,学校确定信息员为疫情报告人。
2.严格按照晨检制度规定认真做好晨检工作,班主任早晨对到校的每个学生应仔细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3.班主任在晨检时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在学生请假时认真登记,并将存在以上可疑症状的学生及时报告给疫情报告人。
4.班主任应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如学生没有按时到校,班主任应向家长询问缘由,如是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病情,补办请假手续。
5.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