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__地壳运动规律和地理分异规律讲解33页PPT
高三地理地球运动规律PPT课件

方向
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 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 轨道面成66°34′夹角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 时针
(1)轨道为黄道,是一近似圆 的椭圆轨道 (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 上,地球位置有近日点(1月初) 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
A.
B.
C.
D.悉尼(约34°S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
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第21页/共80页
解析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和与地球运动相关的知
识,是高考命题的永恒热点和难点,本组题综合能
力强,难度大。(1)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最低
第14页/共80页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 减。如下图中D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 减。如下图中C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下图中E折线所示。
第15页/共80页
(2 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下图A
第23页/共80页
知识点三 晨昏线与光照图 1.
(1 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顺着 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 线部分为晨线;反之,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 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第24页/共80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①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由于晨昏线是太阳光线与地 球的切线,所以晨昏线所在的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 垂直;同一晨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是相同的,都等 于0°;太阳高度在昼半球大于零,在夜半球小于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图示
岩层变化 地形及举例 向上拱起 高大山地:阿
尔卑斯山
向下凹陷 谷地
相对上升 块状山地:华
山、庐山
相对下降 狭长凹陷地带:
渭河平原
12
构造地貌实践意义
地壳运动和变化
构造 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及依据
修建工程隧道
结构稳定,利于防止水渗漏
背斜 石油、天然气储藏区
岩层封闭,不易挥发,利于储藏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05江苏文综卷)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
、
等。
-
3.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4.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5.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5
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图中滦河 三角洲的成因。(6分
在滦河河口附近, 流速减缓,泥沙 堆积,形成三 角洲。
-
6
-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地壳的运动规律(共31张PPT)

第5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Hale Waihona Puke 【必备知识】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变质
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2.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挤压
谷地
山岭 向斜
张力
背斜
3.不同河段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侵蚀
减弱 沉积
侵蚀
4.两类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山口
洪(冲)积扇
顶托 三角洲
考点一 流水、风力作用与地貌
(2016·浙江高考)如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 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 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 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 (1)~(2)题。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 和风力沉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 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 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沉积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 崖和海滩等地貌。
2.沟谷的发育过程:
4.该地区( ) A.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C.岩石层理构造明显,多含有化石 D.地壳比较稳定,气象灾害多发
3选D,4选B。
(2015·全国卷Ⅰ)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
不同年份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
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裁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
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读图完成1~2题。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地球运动规律ppt课件

重点要点探究
7.日晷
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 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 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 仪器。
8.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 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 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坡得 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 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 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 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
A.北京>①>② B.②>①>北京 C.①>②=北京 D.①<②=北京 D
点拨
➢ 昼夜长短是指在一个太阳日内,昼长和夜长的对比关系。 ➢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是产生昼夜的前提,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
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根本。 ➢ 计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关键是看其所在纬线昼弧或夜弧的长短。
04
太阳视运动的判读
重点要点探究
1.太阳运行轨迹图判读。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 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 西落下。日出日影朝西,日 落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各地 (极地除外)太阳从东北方 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日 影朝向西南,日落日影朝向 东南。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课堂检测
某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30°N)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读图完成1~2题。
注:tan35°≈0.7 tan45°=1,tan 60°≈1.732
1.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
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该房子
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有 C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D.y=48-n
4.夏至日乙地日出日落时分别为
A.y x
专题五 地壳运动规律和地理分异规律

专题五地壳运动规律和地理分异规律本文由lingao5510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10—2011届高三地理学科届高三地理学科二轮知识突破和技能提升砀山铁路中学第一部分自然地理专题五地表变化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砀山铁路中学安徽考试说明解读变化:位置后移,变化:位置后移,增加关键词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内部物质循环、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3、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4、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的作用。
5、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的整体性。
的整体性。
6、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知识体系构建要点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例1(2010年高考江苏卷年高考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月以来,年高考江苏卷年月以来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问回答问题。
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岩石圈A图5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
据图回答第2 示意图。
据图回答第2题。
2.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B A.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B.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大气圈、大气圈生物圈、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阅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