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理质量通病活动实施方案总则
1.成立组织机构
根据文件精神,编制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首先在项目部成立治理质量通病活动领导小组,机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工作程序:由质检负责人编制质量管理办法,落实质量检查,组员进行现场控制。
2.治理实施计划
把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纳入平常施工质量管理的一部份,加强自检,互检和报检制度,建立质量验收管理体系,严格实施。
质量验收流程图
第一篇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1. 填方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1 土方路基碾压时成为“弹簧土”
1.1.1现象
在碾压过程中,路基呈现受压下陷,去压回弹的现象,表层起皮,无法压实,成为“弹簧土”。如继续碾压,因“弹簧”的抽吸作用,使底部和四周分的水分往上积聚,严重时碾压层顶面泌水,“弹簧土”的面积会越来越大。
1.1.2 原因分析
出现“弹簧土”后应立即停止碾压,查找原因。原因可能为:地下水位高;地上毛细水渗透作用;填筑前积水未排除;填筑前淤泥未清除;带泥水回填;土料中杂物多;腐殖土填筑;土体含水量过大等原因。
1.1.3 防治措施
(1)因地下水位高或地上毛细水渗透而造成较大面积土体弹簧时,应采取在路基两侧开挖截水沟截断地上地下水;将水位将至路基50cm以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严格控制土体含水量,如工期容许可晾晒后在进行碾压,还可以采取掺加生石灰和原土耕拌后再进行碾压;
(2)雨季施工时应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出积水、输干土体;根据工期要求及天气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必要时进行换土吃力;也可掺入5%—8%的生石灰拌匀、回填压实,或采用梅花形灰桩吸收水分。应连续作业,随摊随碾压,边坡防护及时跟进。
(3)路基填前必须清除杂物,对回填土中的树根、石块等人工挑拣,禁止使用有机土进行回填,对过湿的回填土可掺入生石灰处理,工期允许时可进行晾晒,达成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方可进行回填碾压,并严格控制摊铺厚度;
(4)对粘性土质,在沟槽地段回填时必须排除积水,清除杂物,在池塘等位置填筑时应清除淤泥,再进行分层夯实;
(5)对粉质土在沟槽回填时可利用轻型井点进行水密法施工,但回填厚度不能超过60cm,其密实方法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实,在水密法过程中保持井点降水,每层取样试验,达到密实度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回填,待回填土全部碾压夯实完成后,密实度试验全部合格后在停止降水,拆除井点降水;
(6)路基填料要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的土,一定要注意不能使用
两种不同性质的土进行混填施工,特别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
1.2.填石路堤平整度差
1.2.1.填石路堤因填料等原因,铺筑层呈波浪状,致使路基平整度达不到规要求。
1.2.2.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铺筑层下层平整度不符合规要求,造成当前填筑层厚度不均,影响平整度;同作业段搭接处未按规要求进行处理,填料最大粒径超出规要求;填筑工艺不符合规要求。
1.2.3.防治措施
(1)填石路堤当前层填筑前,应对下层的平整度进行检验,平整度超限时,应采取措施处置合格后再填筑当前层;
(2)严格控制同一水平层相邻作业段搭接高度,提高平整度;
(3)填石路堤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压实厚度的2/3,且表面用小料嵌缝。
1.3.填石路堤压实不足
1.3.1.现象
填石路堤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设计和质量标准要求。
1.3.
2.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分层松浦厚度超厚;填料最大粒径超标;铺填工艺不符合规要求;压实机具选择不合理;填料粒径梯度较小,形成不良好的级配,孔隙较大,不利压实;所填料和试验报告中所用不符。
1.3.3.防治措施
(1)填石路堤分层松铺厚度要符合规要求,不宜大于50cm;
(2)填石路堤倾填之前,应用较大石块码砌一定高度且厚度不少于2m的路堤边坡;
(3)填石路堤填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4)填石路堤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的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块,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放平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人工填筑块径25cm以下的石料时,可直接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5)填石路堤碾压应优先选用25—50t轮胎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凸块式振动压路机压实;
(6)填料要及时送检出具试验数据,以供现场检测使用。
1.4.路基有效宽度不足
1.4.1.现象
整修路基时,出现路基宽度不足,边坡过陡,工后潜伏有滑坡隐患。
1.4.
2.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路基坡脚放线不到位、亏坡;路基碾压宽度不足;路基施工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力、路基防护工程不及时,遭受自然灾害所致;平时检查、验收时对边坡比,尤其是桥头处检查不严。
1.4.3.防治措施
(1)认真控制路基坡脚放线,严禁亏坡和工后二次贴补现象;
(2)路基施工每一填筑层两侧均应超宽30—50cm填筑,确保路基碾压密室;
(3)路基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护,预防潮汐、风浪侵袭,雨水冲刷等,防治路基坡脚损失,损害路基宽度;
(4)路基完工后,防护工程及时开工,缩短路基裸露时间,减少自然侵害;
(5)施工中间检查,验收时要严格边坡比(尤其是桥头处)。
1.5.土路床干燥无法碾压密实
1.5.1.现象
土路床含水量太小,粉质土颗粒松散,粘性土结硬块。
1.5.
2.防治措施
当土路床干燥时,应进行洒水湿润,直至路床土层0—30cm全部湿润,待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后在进行碾压密实。
2.路基下沉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1.现象
深填、高填、半挖半填路基、桥头引道高填土,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
2.2.原因分析
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季施工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基变形、开裂或下陷。
2.3.防治措施
(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高度,按实验路基填土厚度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