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复习过程
第15 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练习+中考真题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电流和电路综合复习一、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二、电流的强弱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1A=103mA 1mA=103μA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要使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最大量程(如无法确定电流大小,应先选用大量程)。
④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3.电流表读数时要注意:读数时,要看清电流表使用的量程;看清每大格、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
三、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即I a=I b=I c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a=I d=I b+I c例1.下列用电器中,工作电流为0.1 mA的可能是( )A.半导体收音机 B.普通照明灯泡C.家用电冰箱 D.液晶显示的电子计算器例2.使用电流表时应注意:(1)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___联,不允许将电流表与用电器____联;(2)电流表接进电路时,应当使电流从其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接线柱流出;(3)注意观察电流表的_______,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______;(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______上,否则会将电流表_______.例3.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接在电路中的电流表表盘,它的量程是 A,每一大格表示 ___A,每一小格表示 A,刻度盘上电流表的各次示数分别为:(1) ;(2) ;(3) .例4.若上题图中使用“一”接线柱和“3”接线柱,每一大格表示 _____A,每一小格表示 A,电流表各次示数分别为:(1) ;(2) ;(3) .例5.如图所示,a、b、c、d为电路中的四个接线点,若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的M、N接线柱与电路中各接线点的连接关系为 ( )A. M接a,N接b B.M接c,N接dC.M接b,N接a D.M接d,N接c例6.如图所示,两个小灯泡是联的.A1测量的电流,A2测的电流,A3测的电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复习 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教学案一、目标与要求本次复习的目标是巩固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包括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基本元件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电路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复习内容1.电流的概念和单位。
2.电流的方向和电荷的流动方式。
3.电路的基本元件:导体、开关、电源、电阻、电容等。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复习步骤步骤一:复习电流的概念和单位(约15分钟)回顾电流的概念:电荷的流经导体的速率称为电流。
它的单位是安培(A)。
小结:•电流是电荷的流动,是量度电荷流动快慢的物理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步骤二:回顾电流的方向和电荷的流动方式(约20分钟)复习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的流向确定的。
在金属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动方向相反。
复习电荷的流动方式:在金属中,电子是自由流动的,正电荷是束缚在原子核中的。
所以,在金属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步骤三:复习电路的基本元件(约30分钟)回顾电路的基本元件:1.导体:能够传导电流的物质,如金属、电解质等。
2.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3.电源:提供电流的能源,如电池、发电机等。
4.电阻: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在电路中起到调节电流的作用。
5.电容:储存电荷的元件,可以在电路中提供瞬时电流的能力。
步骤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约30分钟)复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1.串联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流动,电流强度相等,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2.并联电路:元件并排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流动,电流强度分担,电压相等,电流之和等于电源电流。
步骤五:练习题解析(约30分钟)提供一些练习题,对学生进行练习,并进行解析和讲解。
四、复习反思通过本次复习,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和加深。
但需要注意的是,还存在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需要加强理解和记忆。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电路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

15电流与电路一、摩擦起电1、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注意:这些实验应在枯燥的环境中进展,实验时要带上枯燥的橡胶手套并用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做实验。
2、摩擦起电的概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2〕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那么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二、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正电荷用“+〞号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负电荷用“-〞号表示。
2、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异种电荷间的互相吸引不同。
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互相作用。
三、验电器1、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验电器的构造如下图〔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挤。
〔4〕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假如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那么说明物体带电。
〔5〕验电器能粗略的比拟物体带电的多少。
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6〕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的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
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那么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规律总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互相作用的规律判断;〔3〕利用验电器检验。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复习课件(共40张PPT)

7、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所 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断__开___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闭合开关 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 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 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甲、乙、丙所 示,可读出:I1=0.5A,I2=______A, I=______A。根 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 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采用了更换不同灯泡 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五:电流的强弱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选择
量程前需要先估测被测的电流;如果无法估测,可 用__试_触___法选择,读数前要认清电流表的 _量_程___和__分__度_值)
④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 在电源两极上。
3、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如图3-3,
A.IA=2IC
B. IA=IC /2
C. IA=IC
D.无法确定
4、两个学生用电流表测量同一电路中的电流时,一位同学
接入电路的是0~0.6A的量程并 能正确读数,而另一位
学生却按0~3A的量程读数,读得1.8A,那么实际
测量的电流应该是 ( A. 1.8 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知识点总结第1节 两种电荷知识点一、原子及其结构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有一个原子构成。
但原子也不是最小微粒。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进一步结构的秘密。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得多。
原子核由带正点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知识点二、摩擦起电及原理(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
记忆口诀:玻正橡负。
(3)摩擦起电原因: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4)摩擦起电本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知识点三、两种电荷(1)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的现象。
(梳子上面粘有头发)。
(2)大量的事实及实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负电荷)。
(3)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
记忆口诀:玻正橡负。
(4)电荷之间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带负电 核外电子带正电原子核中子 电中性原子不带带正质子有可能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但是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那么一定带异种电荷。
(5)电量:物体带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用符号Q 表示,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复习(25张ppt) (共25张PPT)

冰箱、电视机等之间是并联的。 9.电流:表示电流 强弱 的物理量,用 I 表示,单位安培(
符号: A );规定 正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 正 极经过用电器流向
负 极。
10.电流表:专门测量电路中 电流大小的仪器。电流表有
典例3:串、并联电路的判断
例3 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将开关闭合后,正确的是( D ) A.若两盏灯同时发光,则两灯一定是串联 B.若两盏灯同时发光,则两灯一定是并联 C.若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 D.若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
解析: D 利用定义法进行判断,两灯的连接方式只有串联 和并联两种,闭合开关后两灯同时发光,开关在串联电路上 或并联电路的干路上都可以控制所有的灯,A、B错误;若开 关闭合后只有一盏灯亮,另一盏灯不亮,表明两灯的工作互 不影响,可以肯定两灯是并联,选项C不对,D正确。
(2)如图15-12所示 (3)如图15-13所示
图15-12 图15-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8日星期五2022/4/82022/4/82022/4/8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82022/4/82022/4/84/8/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82022/4/8April 8,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两个量程:一个是 0~0.6 A,分度值为0.02 A;一个是 0~3 A, 分度值1是1.0电.1流A。表的使用:在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时,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A.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D.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答案:AA.若两个带电,即一个带正电荷、另一个带负电荷,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知,两两相互靠近时,一定是相互吸引的,故A符合题意;B.若两个带负电荷,若两两靠近时,会出现排斥的情况,故B不符合题意;C.若两个带正电荷,若两两靠近时,会出现排斥的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D.若两个带正电荷,若两两靠近时,会出现排斥的情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是四种模拟病房呼叫电路的设计图,其中设计最佳的是()A.B.C.D.答案:CAC.两电路图开关闭合后,灯都亮,且不同的开关控制不同的灯泡,可以区分不同的呼叫病号,但C有电铃提示,A没有提示,设计最佳的是C,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B.开关S1在干路上,闭合后L1会持续亮,电铃会持续响,故B不符合题意;D.串联电路,各个用电器互相影响,且无法区分是哪个病号呼叫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到校了,早读和第一节课后,物理老师登场啦!老师先出了一道辨别导体和绝缘体的题目,下列物品常温下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板B.陶瓷碗C.橡胶鞋D.金属勺答案:DABCD.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玻璃、陶瓷、橡胶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图所示,医用外科口罩由口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口罩体采用三层工艺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C.口罩体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D.佩戴口罩时,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说明鼻夹材料具有很好的弹性答案:CA.分子的运动是微观的,肉眼是看不到的,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不是分子运动,故A错误;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空隙比较小,故B错误;C.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口罩体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正确;D.佩戴口罩时,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说明鼻夹材料具有很好的塑性,故D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汇总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一、两种电荷 1、正负电荷 (1)电荷的定义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另外带电物体会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可能是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2)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作用: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只能检验是否带电,不能检验带何种电荷和电荷量】2、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且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相同,所以原子整体不带电。
(2)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
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用小写字母e 表示,C 101.6e 19-⨯=(3)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大写字母C(4)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或者得失,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这个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的电荷】3、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绝缘体不是绝对不导电,绝缘体也可以导电,只是比较难导电】(2)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1)电流的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2、电路(1)电路的构成将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就组成电路。
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断开和闭合。
导线:一种导体,电阻很小。
(2)电路图①常见的元件符号电源开关灯泡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动机电流表电压表②电路图作图规则a.整个电路图的导线要横平竖直b.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③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以下图为例】a.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方向找分支点和汇合点,并做好标记b.每条分支上经过的元件视为串联,画在同一行里,相同元件应该标上备注【例如L1和L2】,并用导线串联起来,如下图所示:c.在同一行内画出干路【含电源】上的所有元件【视为串联】,并用导线连接起来。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子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子
知识点全面总结
本文档将对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子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以下是该章节的主要内容:
1. 电流的概念
-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多少,单位为安培(A)。
2. 电流的计算
- 电流(I)可以通过公式 I = Q/t 计算,其中 Q 表示通过导体的电荷量,t 表示通过导体的时间。
3. 电流的表示
- 电流可以通过示波器、电流表等仪器来测量和表示。
4. 电阻的概念
- 电阻是指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单位为欧姆(Ω)。
5. 电阻的计算
- 电阻(R)可以通过公式 R = U/I 计算,其中 U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
6. 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电阻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即 U = I * R。
7.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 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相同,电压可分配。
- 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元件并排连接在一起,电压相同,电流可分配。
8. 电功率的概念
- 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的大小,单位为瓦特(W)。
9. 电功率的计算
- 电功率(P)可以通过公式 P = U * I 计算,其中 U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
以上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子的主要知识点
总结。
希望本文档对您研究相关知识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优秀课件PPT

是 A ;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 (μA). 2. 单位换算:1 mA= 10-3 A,1 μA=10-6 A. 3. 电流的测量 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用 电流表 测量.
4. 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的连接:第一,必须将电流表和被 测的用电器 串联 .第二,必须让电流从正 (或标识“+”号)接线柱流进,再从负(或标 识“-”号)接线柱流出.第三,必须正确选择 电流表的量程 .第四,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 连到电源的两极!否则,电流表将被损坏. (2)电流表的读数:第一,明确所选电流表的
C 两个均示的电路,要使灯泡 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 S1 ,其它 开闭关合断开开 关;S要2、使S灯3,泡其L它1、开L关2并断联开,.应
3、如图3所示, 只闭合开关S2,R1与R2为 串 联;断开开关S2,且闭合开关S1和S3, R1与R2为 联.并
知识点梳理四 实物图和电路图
2、驾驶员不系安全带记4 分,罚“100 元.汽车上设置 了( 安全带指示灯),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当安全 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安全带 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图中符 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B )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二课时
知识点梳理六 电流的测量
1. 电流的强弱: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 电流 ;通
2. 电路的构成
(1)电池这类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
电源
.
(做2)用将电灯器泡、.电动机、蜂鸣器等这类消耗电能的装置叫
(3)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组成
了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 — 电路.只有电路 闭合 时,电
路中才有电流.
3. 电路图 (1)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梳理与汇总

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1、电荷: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6.25×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1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件,24页)

公式:I=I1=I2 3、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公式:I=I1+I2
巩固提升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甲、乙的示数如
0.2
图所示,则电流表丙的示数是______A。
巩固提升
2、根据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乙图中的实物图, 闭合开关后,A1的示数为0.9A,A2的示数为0.4A, 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__0_.5__A。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知识梳理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
D
结果甲被排挤、乙被吸引,由此可以判定____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C、甲带负电、 ,乙带 不正 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思维导图
2.电流和电路
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和接通的电路
3、电流的方向: 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4、电流的单位:
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1A=103mA=106μA,1mA=103μA。
知识梳理
巩固提升 1、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产生的现象
是_B_、__C___
A、L1被烧坏 B、L1、L2均不发光 C、电池被烧坏 D、L2被烧坏
巩固提升 2、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灯 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产生 _______
A、电源短路 B、电流表破坏
C、L1不亮 D、L2的灯丝烧断
2、根据现象确定故障是什么?
故障原因: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笔记-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一节 i两种电荷一、两种电荷1、电荷的概念: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3、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4、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5、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 C。
库仑是一个较大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一片雷雨云多带的电荷也不过只有几十库仑。
7、验电器: (1)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8、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三种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3)利用验电器。
二、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模型: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原子核中有1个正电荷(其电荷量与电子电荷量相等),核外有1个电子;氦原子核中有2个正电荷,核外有2个电子。
2、元电荷:电子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符号:e,e=1.6×10⁻¹⁹C。
氢原子与氦原子的结构3、摩擦起电的实质(1) 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束缚能力弱失去电子带正电;束缚能力强得到电子带正电。
(3)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保持不变的,即电荷守恒。
归纳: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b、互相摩擦的两个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 c、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起电三、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分类定义原因常见物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导体中的大量自由电荷可以移动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中缺少自由电荷,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有移动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特别提醒: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可能导电,变为导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电流与电路15.1 两种电荷一、摩擦起电1、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注意:这些实验应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要带上干燥的橡胶手套并用两种不同物质制成 的物体做实验。
2、摩擦起电的概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2)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 则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 带上了电。
二、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正电荷用“ +”号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负电荷用“- ”号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异种电荷间的相互吸引不同。
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够吸引 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使用方法: 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 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 5)验电器能粗略的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三、验电器1、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 (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 金属箔张开6)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 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 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 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
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规律总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 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2)利用电荷间 相互作用的规律判断;( 3)利用验电器检验。
2、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电荷量通常用符号 可简称电荷。
( 2)单位:库伦,简称库,符号是 C 。
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 荷量大约只有 10-7C 。
四、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结构: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 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
是氢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 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2)电子: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 1.6 ×10-19C 。
2、摩擦起电的原因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相同的,相互摩擦时不会出现电子的得 失,所以不会带电。
规律总结:正确区分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1)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不同的物体带电。
摩擦起电 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而且是等量的。
( 2)接触带电: 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 不带电的物体就会带上与带电体所带电荷一样的 电荷。
接触带电 实质上是电荷的转移 。
五、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和绝缘体①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②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Q ”表示。
为了方便起见,电荷量也如图所示,摩擦起电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3、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的原因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实质上是电子的得失,相互摩擦的2、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可见,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注意:①导体与绝缘体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棒,如干燥的木是绝缘体,而潮湿的木棒就变成了导体。
②“导电”与“带电”的区别: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③绝缘体内并非不含有电荷,而是缺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导体内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另外要注意一些字眼的区别。
例如,电荷与电子。
笼统的说导体导电时要用电荷,而说金属导电时可以用电子。
易误易混警示易误点:物体互相吸引时,对带电性质的判断易出错易误点辨析: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有“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所以一提到“互相吸引很多同学就认为两者一定带异种电荷,而忽略了带电体也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15.2电流和电路一、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如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就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按照这个规定,当电池、导线、小灯泡组成的回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沿着“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的方向流动的。
二、电路的构成1、电路的概念:电路就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
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种电路元件,缺一不可。
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电路。
三、电路图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2、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① 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
② 要注意所画符号和实物的对应性,如符号中的开关的状态应注意与实物一致。
③ 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中,元件符号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④ 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力求把电路图画的整洁美观,大小比例适中。
⑤ 画电路图时, 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 沿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出元件符号 注意不能遗漏元件,元件次序不能颠倒。
3、对电路图应做到“三会”。
① 根据实物图会画电路图。
② 根据电路图会连接实物图。
③ 根据文字描述电路的连接和控制情况会画电路图或连接实物图。
在实物电路的连接中,则要注意:①导线一定要连接到元件的接线柱上;②导线不能有交叉。
四、通路、断路、短路1、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并用导线连接起来。
电路的状态定义电路(实物图)特点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工作断路电路中某处被切断的电路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用电器不工作,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层,引起火灾2注意:用电器被短接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用电器不工作。
3、常见的两种电路故障电路故障产生原因结果断路开关未闭合、导线断裂、接头松动等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电源短路--- 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起来轻则引起电路故障,重则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用电器被短接---- 当电路中有多个用电器时,把其中部分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被短接的部分用电器不能工作易误易混警示:易误点:对电路状态的分析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短路和断路,短路又包括电源短路和用电器被短接。
通路时用电器可以工作,而断路时该电路中的用电器不能工作;电源短路时,所有的用电器都不能工作,电源还可能被烧坏;用电器被短接时,该用电器不能工作,但用电器不会损坏。
15.3串联和并联一、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在电路中。
并联电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并联电路中两个小灯泡共用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单独使用的那部分叫支路。
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①定义法:若用电器是逐个顺次连接的,则此电路是串联电路;若用电器“首首相连,尾尾相接”并列的连在电路中的两点间,则此电路是并联电路。
②拆除法:串联电路中出现一个断点或去掉一个元件,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会停止工作;并联电路中断开支路上的一个用电器的开关或去掉这个用电器,其他支路中的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
③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对于较复杂的电路用此法判断较为快捷。
④电流法:所谓“电流法”就是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如果电流始终是一条路径,则这些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且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就是并联。
三、生活中的用电器电路中的用电器只要能不同时工作,则电路一定时并联的;若用电器能同时工作,则电路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
易误易混警示:易误点:串、并联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最基本的电路。
要想正确地识别电路,就要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结合题目(电路图)的特点,正确选用四种常用的电路识别方法(定义法、拆除法、节点法、电流法)来分析得出结论;对于实际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首先要认真审读题意,对照出现的现象,根据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互不影响这一特点,分析得出结论。
15.4电流的测量、电流的强弱1、在物理学中,用电流表来表示电流的强弱,通常用字母 注意: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 法的科学思想。
电流的三种效应及其应用:①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②电流的磁效 应,如电铃等;③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点解、电镀等。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 -3 -6 mA )和微安(μ A )。
它们的换算关系: 1mA=10-3 A ,1μA=10-6A 。
1、认识电流表① 作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② 符号: ③量程:学生实验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0-0.6A , 0-3A )当左端标有 “-”号的接线柱和中间标有 “ 0.6”的接线柱连入电路中时, 电流表的量成为 0-0.6A , 此时电流的大小要按指针所在位置表盘下排的数值读取;当左端标有“—”号的接线柱和右端标有 “ 3”的接线柱连入电路中时,电流表的量成为0-3A ,此时要按表盘上排的数值读数。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使用规则违反使用规则造成的后果必须将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如果误将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电流表指示的就不是流 过该用电器的电流,而且很容易损坏电流表,此时被测得用电 器不工作必须让电流从红色(或标识“ +”号)的 若将电流表的“ +”“—”接线柱接反了,电流表的指针将反向常见用电器的电流 电流的大小 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 约 100μ A家庭用普通照明灯泡的电流0.2-0.5A47cm 彩色电视机的电流 约 200mA 70W 家用电风扇的电流约 320mA 家用电冰箱的电流 约 1A 家用空调器电流约 5A 500W 家用电熨斗的电流约 2.3A 雷电电流可达 2× 105A3、常见的电流二、电流的测量I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