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 班级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三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的概念

1、概念。班级是学校培养目标,把年龄特征和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组合起来,分成不同的级别,再分有一定人数的班,以便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组织。

2、历史。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519)。而从现代意义上对班级进行系统论证的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3、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班级的结构特点:

(1)班级不是孤立的,它是学校系统中的一个次级系统,是学校和社区是其外部大系统,当然班级内也还有小系统。

(2)班级是一个开放系统,可进可出,奋斗目标可以更新,与社会其它系统保持联系。

(3)班级的结构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学生中有小团体、帮派和意见领袖,有显性和隐性课程等,有校园等物质环境和校风舆论等精神环境。

(4)构成班级的元素是互动的,良性的,互助互利;恶性的,相互排斥。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初建期:松散群体阶段

2、形成期:合作群体阶段

班级凝聚力开始出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成熟期:集体阶段

有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

形成了坚强的核心

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三、班级管理知识要点

(一)班级和班集体。

1、班级。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直接环境;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2、班集体的形成一般经历三个过程: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同学间新奇,班主任处于观察期,也最忙碌的时期。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形成小团体,指定班干开始发挥核心作用,学生开始形成归属感,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同学们认可班级奋斗目标,彼此熟悉,班干部主持班务工作,全班有凝聚力,班主任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3、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1)有共同的奋斗上标。

(2)有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3)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4)有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4、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1)班级目标建设。立意高远、内容全面、表述简洁、可行可评,要求具有渐进性、持之以恒、多元激发。

(2)班级组织建设。主要包括以班委会、团支部和小组长为班级骨干的选任和培养,选拔班干部、培养班干部、实行定期轮换制。

(3)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有目的地、及时地强化正确,利用舆论阵地树立榜样。

(4)关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以个人好恶兴趣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正确认识和评价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型、中间型和消极型,对于积极型的支持、保护和使用,对于中间开进的加强引导,保其向积极型转化,对于消极型的,坚持正面教育,尤其是其中的领袖人物。

(二)班级管理

1、概念。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3、班级管理的对象。包括班级活动中的人、事、物、时空、环境等。

4、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组织的建设和制度建设,其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

(2)班级日常管理,包括思想管理、纪律管理和学习常规管理。

(3)班级活动管理,如班务活动、学习活动、文娱活动、竞赛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劳动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

(4)班级教育力量管理,包括学校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力量、社会教育力量等。

(三)班级管理的功能

1、社会化功能,包括:

(1)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3)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2、个体化功能,包括:

(1)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2)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

(3)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四)班级常规管理

1、班规的制订与执行。

(1)班规是为达到班级目标而制订的行为准则。

(2)班规的制订要明确,通过全班同学的“头脑风暴”并逐条表决,张贴于醒目处,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3)班规执行时要注意让学生熟悉内容,教师以身作则,让家长知道,处理学生一视同仁,前后一致,对不对人,正向引导,奖多罚少。

2、生活管理与指导。

(1)集体物质生活管理与指导。使用并保管好班级公物,明确着装要求。

(2)学生时间管理。对于班集体时间管理核心是课堂时间,学生个人时间要教给学生管理方法。

(3)集体社会生活管理。做好集会活动的管理工作,指导学生搞好人际交往。

3、学习的管理与指导。

(1)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

(2)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的方向,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四、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怎样?

1、教师角色由“领导者”向“引导者”过渡;

2、教师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力性影响过渡;

3、教师的管理方式由“专制型”向“民主型”过渡;

4、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和提高。

五、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哪几种?

1、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2、平行管理。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实质是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

4、目标管理。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德鲁克。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从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