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doc

合集下载

4.1从问题到方程

4.1从问题到方程

4.1从问题到方程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一天小明与同学来到张老师的实验室,看到张老师正在称某种蓝色小球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如何求每个蓝色小球的质量呢?解:设蓝色小球的质量为x.结论:方程是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 .二、新知探究篮球联赛规则规定: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篮球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1)枚举法:胜的场次负的场次得分12011 11098…x(2)方程法:相等关系:胜场数+负场数=12场胜场得分+负场得分=20分设该队胜了x 场,那么该队负(12-x )场, 由题意得方程 .变化1:某篮球队赛了24场,共得37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 变化2:某篮球队赛了49场,共得87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 想一想:我国古代问题: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四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1. 我们知道,按图中的方式搭n 条“小鱼”需要 根火柴棒. 搭n 条“小鱼”用了140根火柴棒,怎样用方程来描述其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2. 今年小红5岁,爸爸32岁.(1)用代数式分别表示x 年后小红与爸爸的年龄; (2)如果x 年后小红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14,怎样用方程来描述其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定义:观察列出的方程:215x +=,2(12)20x x +-=,114134x x -=-,86(1)140n +-=,15(32)4x x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像这样 ,并且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你能说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吗?小明想:我也可以用这个方程2x +(12-x )=18来设计一些问题,于是就思考了起来……三、当堂反馈用方程描述下列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1.一头半岁的蓝鲸体重22t,90天后体重为30.1t.设蓝鲸体重平均每天增加xt,可得方程: .2.把50kg大米分装在3个同样大小的袋子里,装满后还剩余5kg,设每个袋子可装大米x kg,可得方程 .3.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经过技术改造后,列车在两城市间运行速度从100km/h提高到120km/h,运行时间缩短了2h.设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为x km,可得方程 .4.小亮买5本练习本和2枝圆珠笔一共用了5.5元,圆珠笔每枝1.5元,设练习本每本x元,可得方程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课堂后测】1.小丽从出版社邮购3本同样的书,包括邮费的总价为37.5元,邮费6元,设每本书x元,可得方程 .2.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为8元,起步里程为3km(3km以内按起步价付费),3km后每千米收2元. 某人乘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费16元. 设甲乙两地间的路程为x km,可得方程 .3.甲乙两人分别用20元和10元买了一本同样的书,甲找回的钱是乙找回钱的6倍. 设这本书的价格为x元,可得方程 .【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在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远程研修培训班期间,我认真观看了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感到更加贴近了课改的课堂;使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

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应该抛弃,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认真的研修和自己的学习,开阔了眼界,使我在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校园网络维护和管理及教师的课件培训和计算机使用培训,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这篇文章共743字。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反思一: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求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围绕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来设计,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来有效地呈现猛教学内容。

1.问题情洱境的创设要有鲜明的指意向性问题情境要结搭合课堂,有目的的选择白和设计,既要关注学习怔内容、学习对象的引出帐与揭示,更需要从学生瓢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珠的认识和认同,为学生峪有效的自主建构提供时嗓间和空间。

选择合理的新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勾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怔这也是新课程的价值追茨求。

本节课创设用掌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这砒一情境引入课题比较合方适,因为从天平的平衡摹学生可以直接获得相等额关系,直观、形象、易泡懂。

在有效地激发学生供兴趣的同时,又揭示了疯方程是表达数量之间相埃等关系的天平。

方程是榨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泽具。

1 / 7从而引入课题:从鸦问题到方程。

2.课堂壁活动的设计要有多样性轻、层次性本节课三判个活动层次分明,安排除的三个活动环环相扣,盆既相互独立又自然形成蜂一个整体。

活动一用数囚学语言诠释天平平衡的喧道理,使学生初步体会乙到方程可以描述天平所踏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吩关系;活动二使学生体飘会到运用方程来表示实薛际问题中相等关系的一呸般性和优越性;活动三柏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永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危提升从问题到方程的认郧识,从而完成整个建构惹活动。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从算式到方程的转化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一些困惑和难点,需要我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思路理解不够清晰。

他们往往仅仅看到了算式的表达形式,但未能理解其中隐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并学会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求解。

其次,我的教学方法可能欠缺启发式和探究性学习的元素。

我往往会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将算式转化为方程,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应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

同时,还应该让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他们亲手解决问题,从中积累经验和体会。

此外,我还应该注意在教学中减少学生的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

一些学生可能只是简单地记住算式和方程的模式,而不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和原理。

我应该通过举例和实践演练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方程的本质,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同时,还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我认识到我在教学中过于关注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他们的内在动机,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同时,还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总结起来,从算式到方程的转化需要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采用启发式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减少学生的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调整,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从问题到方程说课

从问题到方程说课

8 (4)当该球队胜___场时,该队共得20分。
设计意图:






活动二把教科书提供的第二个问题进行了变式,增加 了三道填空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排球比赛得分规则,为 问题的解决做了一定的铺垫,便于学生思考。利用这个题 目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在 活动过程中老师组织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使 学生学会倾听,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大胆 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算术方法、方程法、 枚举法等)。经历多种方法的交流、对比,使学生体会到 运用方程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相等关系的一般性和优越性, 引导学生乐于用方程来表示这种相等关系。



3、教材的使用要有创造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对课本素材的充分利用,即每一个活 动都是在课本所提供的基础上,或挖掘内 涵,或利用变式,或改变题型,体现了数 学课程标准中创新使用教材的要求。同时 这样的设计,也使得每一个“活动”中的 问题之间具有了一定的“逻辑联系”,这 就使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 连续的过程,可以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回味 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 知识的整体建构。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哪些收获和困惑?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语言表达及
概括能力,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 础。

作 业:
课本: 第94页习题4.1 1、2、3题


4.1从问题到方程

4.1从问题到方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例评选教案设计4.1从问题到方程灌云县初级中学姓名:马继波通讯地址:灌云县初级中学电子邮件:majibo123@2、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教学准备: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从问题到方程”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有关“从问题到方程”的多媒体课件(PPT),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教学方法:《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求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围绕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来设计,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来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

采用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归纳总结从问题到方程的规律和方法。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升了观察归纳的能力,进而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导入:首先,同学们猜猜老师的年龄!我能猜出你们的年龄,相信吗?如果你告诉我你的年龄以2减1得数是多少,我就能说出你的年龄,试一试。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引入课题】天平演示:【百度视频】/special/index_2655250.html【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

】【百度视频】/app/p?id=96038444【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辨证关系】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排球赛问题【百度视频】/home/post_read.asp?lei=3&newsid=19004(1)若该队负了2场,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2)若该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怎样求该队胜了多少场?(3)若得分规则改为: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该队赛了14场,负了5场,共得13分,你认为怎样求该队胜了多少场?胜的场次平的场次负的场次得分9 0 5 2×9+1×0+0×5=188 1 5 2×8+1×1+0×5=17…………x 14-5-x 5 2x+ (14-5-x) +0×5=13【设计意图:猜测、列表尝试法,是解决问题一种重要的策略和方法。

遵循认识规律提升数学素养——“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实录与反思

遵循认识规律提升数学素养——“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实录与反思

2019年第7期中学数学月刊・1・運循认识规律提学素养——“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实录与反思刘洪超(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学校222003)作者简介:刘洪超,江苏连云港人,1978年出生,教育硕士,江苏省第14批初中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连云港市“港城名师",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校长.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在教学中一直努力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氛围,主张以生为本、快乐学习、思维育人.1基本情况!1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代数式之后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和符号意识,而且小学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方程,为此节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教材分析所用教材为《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苏科版),课题“从问题到方程”为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及其应用•这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工具'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作为本章的第1节其作用和意义主要凸显在让学生体会方程的岀现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程是刻画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感受由问题抽象为方程过程中所蕴含的建模思想」教学目标(1)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工具,体会模型思想;(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设置未知数,并列岀方程,建立符号意识.教学程是刻画世的有效工具;利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教学根际问题建的数学模型.2教学过程2.1问题情境T:同学们见过天平吗?天平如何测量物体质量的?S1: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当两边物'了.问题1如果在天平左侧放一袋质量为8g 的食盐,右侧放3个质量分别为1g,2g,5g的舷码,此时我们发现天平两侧是的•你能个数学表?S2:8=1+2+5.(教师板书)问题2如果在天平左侧放一袋质量为8g 的食盐和质量为a g的小球,右侧放3个质量分别为2g'5g'10g的不去码,此时天平两侧是平衡的,表?S3:可用式子8+q=2+5+10表t K.(教书)T:左边可以用代数式8+a表示,右边可以表为2+5+10,问题3如果在天平左侧放一个质量为15g 的小球和2个质量未知的小球,右侧放2个质量分别为10g和20g的舷码,此时天平两侧是平的,1)表问题的?S3:15g小球质量+2个未知小球质量= 10g+20g,・2・中学数学月刊2019年第7期(2)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S4:若设一个未知小球质量为乂g,则两个小球质量可表示为2#g,用等式15+2#%10+20表示.(教师板书)T:同学们认识这个式子吗?S5:在小学学过,叫作“方程%T:方程可称为“数学天平%方程可以表示数学问题中的程,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算书《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是年编定的一有传本的+的数学作.书中了246问题和其他问题的,分为「方程”是其中的•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注释《九章算术》说,程,课程也•二物者二程,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2.2活动探究•活动1问题1学校排球联赛规定胜一场得2分,七年级1班胜了6场,负了3场,共得15分,问负分?问题2七年级6班参加学校排球联赛赛了12场,共得分20分,比赛规定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问该班级胜了几场?•活动2问题3小明买5本笔记本和3支铅笔共用18元,其中笔记本每本3元,则铅笔的单价为多少?问题4在一块长原为5m,宽为3m的花园:一条小路(图1)・花园面积增加到18m2,问小路宽为多少?图1•动3问题5今年小红5岁,爸爸32岁.如果#年后小红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四分之一,程来表示问题中的?T&问题了一些方程,同学们观察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S6:方程中只有“#%T:请大家观察未知数的次数(指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S7:未知数的次数都为1.T:只含有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一次方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时期.法国数学家韦达提岀母表示数,方程有了雏2.3拓展延伸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鸡兔同笼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和兔[一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请学生谈一谈“对从问题到方程”的感受.2.4课堂小结(1)说一说用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的步骤和关键.(2)你能说岀一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可以用方程3#+2%8来表不吗?3回顾与反思3.1设计思路本节课基于一元一次方程概念,通过学生对际问题的数分'岀程'学生感受建模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计了四个环节:问题情境、活动、拓展延、课堂小结.“问题情境”中用天平引入课题,充分利用教头图,并且非常形象直观.让学生充分会特点,先用算式表;接着增加 为a g的小球,引入字母,再让学生用表,此已经包母,实际就是方程了,而教师没有直岀,给学生充分思考感悟的时间・《问题放入2知的小'如表其的'问题要多知数的环节,此时学生感问题程就更加深刻了・《际生活测是数学程表的'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与数学息息•《增2019年第7期中学数学月刊•3•加了关于方程的历史,让学生体会数学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也增添民族自豪感.在“活动探究”中设置了3个活动,活动1的两个问题来自课本,进行了适当变式,增设新问题,让学生体会问题中的相等关系不变,而其他量发生变化,方程也会随之改变•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引导列出方程2(12—#)十#=20,让学生感受对于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另一个等量关系.活动2的两个问题设计,让学生感受同一个方程也可能表示不同的实际问题,从不同的实际问题也可能得到相同的方程,加深学生对从问题到方程的理解•活动3是将课本中的问题“用代数式分别表示#年后小红与爸爸的年龄”去掉了,少了这一铺垫问题,部分学生解决起来可能会有困难,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再适时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从问题到方程的步骤和方法•在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从而得出概念,并适当介绍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历史.在“拓展延伸”部分采用了“鸡兔同笼”问题,该问题是中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学生在小学时可利用算术方法解决,但比较难,多数学生理解不了;而现在用方程就比较容易解决,让学生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便捷•在"课堂小结”中给出一个方程让学生说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感受从方程到问题•从以上几个环节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感受和认识从问题到方程.3.2教学反思(1)理解学生,提升教学的适合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不能依靠讲题解题,而应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参与数学活动,积累活动的经验•为此在“问题情境”设计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所设置的三个问题依据生活中的天平为背景由浅入深,由学生熟悉的算式到用代数式再发展到简单的方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体会从问题为什么到方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点出发逐步引导学生从问题到方程,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2]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刻理解•(2)理解教材,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笔者考虑到本节课是本章的起始课,整体统摄此章节的内容•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在充分尊重教材、依据课标的基础上,灵活地使用教材,课本所给的际问题基础,其,适当变式,让所有问题围绕一条主线“问题到方程”,让学生体会方程的出现源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渗透模型思想.(3)理解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学情和教材的教学活动其有效性必然提高,教学的着力点不仅关注由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感受建模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问题情境环节中,学生操作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出现两边不平衡的状态,学生问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吗?笔者抓住这个生成点,引导学生思考是,表•课后笔者再反思“由问题一定到方程吗?”教是为了教,之而是之,课堂引学生历问题程的学程,充分体会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了解用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的基本步骤.学生数学素养培育是而的,入每一节数学课中,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和问题设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聚焦每个教学元素,充分提升学生数学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进入数学思考的过程,从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参考文献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杨裕前,董林伟.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上)教师教学用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2018,。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3.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同学们,大家小时候一定都说过儿歌吧?那么这一首儿歌你一定说过(屏幕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说儿歌”(屏幕出示)。

要求是:以这样的速度说(师说一段),不能说错或停顿,如果停顿或者说错了就立即停止。

规则是:每一大组各派一名代表,看谁说得又快又好;第一大组,谁来?其他同学可听仔细了。

(进行比赛)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永远也说不完的儿歌,你能不能想个方法用一句话把这首儿歌说完呢(屏幕出示)?(根据学生回答,说出“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x声扑通跳下水”)(屏幕出示)这样,我们用字母x代替了具体的数,就用一句话代表了所有情况,使问题变得方便、简捷。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同学们都挺喜欢吃巧克力吧!假如你妈妈从县城买了42颗你最喜欢吃的巧克力,你准备怎么处理呢?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对吧?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一人一半,你分得多少呢?我们也不能忘了孝敬长辈,假如分给奶奶的是分给你的2倍,那么你分了多少颗?如果还要分给爷爷,且分给奶奶的不变,还是你的2倍,分给爷爷的比分给你的1.5倍少3个。

此时你又分得多少颗?(让学生自己回答出两种解法——代数方法和算术方法)2、刚才解决这个问题时,两位同学一人用了列算式的方法,一人用了列方程的方法(屏幕出示)。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总结的过程。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从问题到方程教学中的一些反思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时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清晰的认识,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重视教学目标的设定。

首先,我会对每一堂课的目标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告知学生这些目标。

其次,我会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实际例子的引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进行个别化的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达到预设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是一个学生需要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合学生能力水平和兴趣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时我选择的问题并不是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首先,我会通过调研和观察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水平,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问题和例子进行教学。

其次,我会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我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时我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2023年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

2023年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

2023年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2023年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1这节课的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

课后,我对本节课从四方面进行了如下反思:一:对选择引例的反思在小学学生已接触过方程,但没有过多的研究。

而本节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开篇课,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节课既要让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又要让学生体验到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这些目标的实现谈何容易!课本上的例题虽然能很好的.体现方程的优越性,但难度较高。

学生很少有利用方程解应用题的经历,能否理解和接受?斟酌再三,还是放到后面再讲。

那么哪个题既简单又能明显地承载着从算术到方程的进步呢?几乎翻阅了所有的有关资料,无独有偶,在新课标教案126页的一道数学名题“啊哈,它的全部,它的一半,其和等于19。

”让我眼前一亮,我为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例题而兴奋不已,立刻拿去和我们数学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交流一下我的想法,他们觉得这个例子倒挺好的,可是也提出了一个让我深思的问题,这个题不是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从算术到方程的进步,因为题很简单,方程的优越性体现的不够明显。

刚才的新奇和兴奋迅速冷却了下来,陈老师的一句话彻底点醒了我,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例题,不妨就用这个题,通过这个题从语言和方法上突破它,可以先让学生感知方程的优越性,后面学习中再不断地渗透方程的优越性。

听完陈老师的一席见解,我顿时豁然开朗,增加了以这个题作为引例的信心。

事实证明,这个引例既富有创新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既符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对选题的反思我在备课中【活动3】最初选用的题是:(1)21+2=23(2)5x+4(3)6x+2=8(4)9x+2>3(5)6y+2y=4修改后的题是:判断下列各式是方程的有:(1)(2)(3)(4)(5)考虑到学生初对方程概念的研究,不在数字上人为的设置障碍,因为是否是方程与数字的大小根本无关,于是把数字全部统一成了6、2、8三个数,利于学生从未知数和等号的角度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从算式到方程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从算式到方程 》教学反思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一、尽量体现“从算式到方程”的发展过程,体现符号表示的优越性。

本节内容是小学里学过的基础知识,也是中学阶段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用算式表示出来,体会代数式比算式具有优越性。

再通过分析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出方程的概念,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优越性。

二、尽量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都是学生小学里学过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时不能只注重细枝末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时,要尽量让学生自己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在引导学生由具体实例建立方程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方程比算式更具有优越性;在安排练习时,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实用价值。

三、尽量体现“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在例题的选择上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

开始安排了两个简单的例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算式的优越性;然后安排一个难度较大的例题,旨在通过分析具体数量关系引出方程的概念,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优越性;最后再安排一个例题,旨在让学生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由简单到复杂,步步深入,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自然地得出新知识。

四、尽量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时,先让学生用一个字母表示数,再让学生用多个字母表示数;在引导学生由具体实例建立方程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用一个未知数表示未知量,再让学生用两个未知数表示未知量;在安排练习时,先安排只有一个未知数的练习,再安排有两个未知数的练习。

这样由特殊到一般,步步推进,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自然地得出新知识。

最新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反思通用

最新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反思通用

最新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反思通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反思通用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苏科版初中初一数学上册《从问题到方程》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科版初中初一数学上册《从问题到方程》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科版初中初一数学上册《从问题到方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掌握问题到方程的转换方法;•熟练运用问题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方程的意义和解的含义。

1.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法简单的方程;•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解的含义。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2.1 教学重点•掌握问题到方程的转换方法;•熟练运用问题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和解的含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法简单的方程。

三、教学设计3.1 思路设计3.1.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方程,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

3.1.2 正式教学环节分析问题,转化为方程式,解题思路的演示,如何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式,解方程的步骤与方法的讲解。

3.1.3 课堂练习环节通过教师出题和学生互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1.4 课堂总结环节由教师进行环节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2 教学内容3.2.1 问题到方程的转换方法1.阅读题目,理解问题;2.找出未知数,用字母代表未知数;3.列出方程式,用已知数和未知数表示问题的关系;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答案检验,用解答案是否正确。

3.2.2 实际问题的解法1.阅读题目,理解问题;2.找出未知数,用字母代表未知数;3.列出方程式,用已知数和未知数表示问题的关系;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分析答案是否符合实际问题,对答案进行解释。

3.3 教学活动3.3.1 导入环节1.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打折、买菜换算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师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和解决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简单的应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构建与运用、技能的形成与巩固,也包含了生活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学习策略的完善,情感的丰富和价值观的形成。

在本次教学中我能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采取合作交流的探究式进行学习,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不断出现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使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得到提高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成功之处1、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

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有价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一基本理念。

所以我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动机,将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中。

比如在引入课程时,从生活实际情景引入,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这些连续的阶段性问题持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知识的兴趣,促使学习达到最佳境界,对于后面的问题和习题我都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方式。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来。

本节课的所有题目均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合作独立的写出解题过程。

让学生口语表达或板书,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动口,以达到教学要求并借助多媒体展示来指导学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教学问题。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和总结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能在不同的角度去探求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1一、从课堂反思1、这堂课从简单问题入手,由浅至深,比较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性,学生了解了概念后马上让他们开启自己的智慧大门,并让学生自己找到符合概念的条件,加深印象。

穿插式的练习,让学生能够趁热打铁,更加熟练的掌握和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些概念。

在上课的过程中更重视的是学生的探索学习,以及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3、在课堂的第二个环节中,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动起脑来,阶梯型问题的设置使得一些后进生也投入到课堂中来,体现了差异性的教学。

在学生慢慢列出方程的同时其实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体会到了列方程它与算式相比较之下的优点,合作式的学生活动增进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我并通过一些激励性的话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的兴趣,在列完方程的最后让学生归纳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学会标准的数学用语。

二、从教学方法反思本节课本着“尊重差异”为基础,先“引导发现”,后“讲评点拨”,所以再讲解前面概念的时候,我稍稍放慢速度让后进生听的明白,因为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基础,抓住基础知识再去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后进生是十分重要的。

三、从学生反馈反思这堂课学生能积极思考,认真学习,课后作业都能及时完成。

作业质量较好,但是对于稍难点的实际问题得列式还是有一些问题。

在应用题的列式方面是所有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这是我后面课堂要注意的地方:如何去教会学生找到数量关系去列方程。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反思2本节课的重难点都是从实际于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从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点,在教学过程中着力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突出问题的应用意识。

首先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突出问题引入课题,然后运用算术方法给出答案,在各环节的安排上都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能围绕问题开展思考、讨论,进行学习。

2、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问题分析到方程教学反思

问题分析到方程教学反思

问题分析到方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所进行教学活动的观察、评估和总结,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

反思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在方程教学中,我也进行了反思并得出了以下几点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

第一,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

在方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解题的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和思维方法。

这样会导致学生只关注结果,缺乏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因此,在今后的方程教学中,我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告诉学生,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方法。

改进措施:设置探究性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规律。

例如,在引入方程的概念时,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二,教学内容不生动有趣。

方程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有些学生甚至对方程教学感到厌烦,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方程教学中,我要注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改进措施:通过举例和应用案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讲解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通过方程模拟物体的运动,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方程的实际使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方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采用讲解和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忽略了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在方程教学中,我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改进措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巩固和复习不足。

在方程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注重解题过程而忽略了巩固和复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往往不牢固,容易遗忘。

因此,在方程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的巩固和复习。

3 1从算式到方程 1 案例与教学反思

3 1从算式到方程 1 案例与教学反思

3 1从算式到方程1 案例与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教学内容:.1一元一次方程二、教学目标:1、初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係,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资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係,列出方程。

四、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先学后教五、教学手段:多**课件。

六、教学过程:1、什幺叫方程?(提问学生)2、学习课本第81页例1。

多**显示: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24釐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3)某校女生佔全体学生的50%,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让学生讨论(3)小题设不同的未知数得到的方程不同,但本质是一样。

4、当堂训练:第82页练习1、2、3、(学会设未知数列方程)5、从课本中找出什幺叫一元一次方程?6、解决课本第79页问题,让学生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体会用方程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方便之处。

多**显示:问题:汽车匀速行驶途径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下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

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提出问题:(1)怎样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2)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怎样列出方程?①用x的式子表示关于路程的数量:王家庄至青山________千米,王家庄至秀水________千米。

②找时间:王家庄至青山行驶________小时,王家庄至秀水________小时。

③根据车速相等列出方程:(x-50)÷3=(x+70)÷5,方程中(x-50)÷3的意义是________。

(x+70)÷5的意义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途径,学生便自然地想到了数量关系,那列方程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展开思考和研究,并要求学生把方程解法和算术方法进行比较,寻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组交流中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列。

像学生在解答中出现144÷X=1.5这样的方程,教者应给予肯定,但也要向学生讲清这类方程用我们现在所学的等式性质解决有一定困难,只有以后进一步学习新的本领才能很容易解决这类,在这里既有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肯定,也有善意的提醒和无声的激励,为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天地。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求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围绕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来设计,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来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鲜明的指向性
问题情境要结合课堂,有目的的选择和设计,既要关注学习内容、学习对象的引出与揭示,更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认识和认同,为学生有效的自主建构提供时间和空间。

选择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这也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2.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多样性、层次性
本节课三个活动层次分明,安排的三个活动环环相扣,既相互独立又自然形成一个整体。

活动一用数学语言诠释天平平衡的道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方程可以描述天平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活动二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方程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相等关系的一般性和优越性;活动三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从问题到方程的认识,从而完成整个建构活动。

3.教材的使用要有创造性
对课本素材的充分利用,即每一个活动都是在课本所提供的基础上,或挖掘内涵,或利用变式,或改变题型,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创新使用教材的要求。

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使得每一个“活动”中的问题之间具有了一定的“逻辑联系”,这就使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可以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回味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建构。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认识数学、形成能力的场所,也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认识,学会设计建构性活动,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化水平,防止用简单的解题训练,替代数学化认识。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线,关注学生的数学化认识,体现直接经验形成所经历的认知过程,变简单传授为理解而教。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三)
这是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上要求会分析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会设合适的未知数并列方程;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学生反馈上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认识方程概念时有一个误区:代数式与方程的区别误认为是代数式的值不确定而方程的值确定。

分析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代数式与方程的本质区别,方程是等式而代数式不含等号,这主要还是在教学代数式时没有特别强调代数式的形式特征。

我的解决办法除了再次巩固概念以外还有举一个例子说明方程的解也可以是不确定的:比如x+y=3的解既可以是x=1,y=2也可以
是x=2,y=1,不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确定的。

2.学生的计算能力偏弱,对于简单的合并同类项比如:判断2x+1-2x+2=3是不是方程的时候学生想不到要去合并同类项,有学生想到了却算错了。

分析其原因在于合并同类项本身是才学过的新知,体会和感受不深,解决方案是需要在这一章进一步强化训练。

本节课标题是“从问题到方程”,主线应当是:实际问题-
无法直接解决-
抽象为数学问题(用方程来描述)。

在此之前我听了一节同课题的课,上课的老师给出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一审、二找、三设、四列、五解、六验、七答,这个想法我在备课中思考过,最终还是没有在第一节课上全部用上。

在这节课当中,我强调先找等量关系,利用找到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更一般也更实际的思路,并且也符合审找设列这四个基本步骤的要求。

由于学生尚未接触到解方程,所
以解、验、答三步留作4.3节补充说明。

在找相等关系中也出现一个问题,学生不愿意找相等关系而可以直接列出方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不鼓励这样的做法,但并未禁止,我认为学生不愿意找相等关系是因为题中的相等关系比较明显,不需要写出来也可以顺利地列出方程。

这个我在备课中有所准备,应对的办法是拿出一些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书上练一练第3小题),先让学生尝试自己列方程,学生不分析相等关系往往很难列出正确的方程,进而带着他们一起分析,列出方程。

这时候学生对于先分析的好处有所了解再出现一道复杂问题练手,很快就可以解决。

这样做可以促进其遇到问题用“先分析”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尤其是面临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先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我想学生会用严谨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应该是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最高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